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武岩纤维长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杰超 陈洪科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94-3201,共8页
以4种不同长度(3,6,9和12 mm)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掺入混凝土中,固定纤维的掺杂量,研究了短切玄武岩纤维的长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孔结构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切纤维对混凝土流动性的阻碍作用较小,长度超过6 mm的纤维... 以4种不同长度(3,6,9和12 mm)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掺入混凝土中,固定纤维的掺杂量,研究了短切玄武岩纤维的长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孔结构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切纤维对混凝土流动性的阻碍作用较小,长度超过6 mm的纤维在混凝土中易发生团聚形成纤维束,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流动度,削弱纤维对混凝土的增韧效果。6 mm纤维掺杂的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46.8和8.8 MPa,具有更大的延性和韧性。当快速冻融循环次数达到100次时,6 mm纤维掺杂的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最低仅0.29%,相对动弹性模量高达86.94%。通过CT扫描分析得出,6 mm纤维掺杂的混凝土的孔隙率最低仅0.62%,孔隙平均体积最小为0.332 mm^(3)。综合可知,6 mm长度的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提升效果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混凝土 冻融循环测试 力学性能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龚建伍 田富磊 杨泰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9,共8页
以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BF)体积掺量、聚丙烯纤维(PPF)体积掺量和再生粗骨料(RCA)取代率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纤维呈现出正混杂效应,在相应的最优掺量下,混杂... 以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BF)体积掺量、聚丙烯纤维(PPF)体积掺量和再生粗骨料(RCA)取代率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纤维呈现出正混杂效应,在相应的最优掺量下,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劈拉、轴压和抗折等强度指标的最大增幅分别为9.7%、35.2%、10.6%和20.1%。(2)RCA取代率控制在30%内不会显著改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当取代率超过30%时,随取代率增加混凝土强度显著降低。(3)RCA取代率对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BF掺量次之,PPF掺量再次;BF体积掺量为0.1%、PPF体积掺量为0.15%、RCA取代率为30%时,再生混凝土具有相对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4)随着纤维掺量的递增,再生混凝土的破坏特征由脆性破坏逐渐过渡为一定程度的塑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混杂纤维 玄武岩纤维 聚丙烯纤维 力学性能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混凝土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裴强 杨雨航 +2 位作者 钟颖竹 祁鹏飞 张禄玺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65-2473,共9页
本文对掺加玄武岩纤维的3D打印混凝土层间黏结性能进行研究,设计并打印了玄武岩纤维掺量分别为0%、0.3%、0.6%、0.9%、1.2%、1.5%(质量分数)的3D打印混凝土试件。通过流变性能、层间抗拉和层间抗剪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混凝土宏... 本文对掺加玄武岩纤维的3D打印混凝土层间黏结性能进行研究,设计并打印了玄武岩纤维掺量分别为0%、0.3%、0.6%、0.9%、1.2%、1.5%(质量分数)的3D打印混凝土试件。通过流变性能、层间抗拉和层间抗剪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混凝土宏观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并结合SEM和BET对掺加玄武岩纤维的3D打印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讨论了微观结构对宏观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掺玄武岩纤维的3D打印混凝土,掺加玄武岩纤维的3D打印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层间抗拉强度和层间抗剪强度都得到提升;玄武岩纤维能够在水泥浆体中桥接裂缝,抑制界面区微裂缝的扩展,但玄武岩纤维掺量过高则会导致3D打印混凝土孔隙率增加,从而降低层间黏结性能;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6%时,3D打印混凝土的层间黏结性能显著提升,层间抗拉强度和层间抗剪强度分别达到3.51和6.2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3D打印混凝土 纤维掺量 层间黏结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P筋与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与预测
4
作者 陈家豪 刘立 +4 位作者 石浩然 黄海荣 王英彬 薛宇航 韩建军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37,共7页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与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BFRAC)之间的黏结性能,开展中心拉拔试验,制备42个试件以研究筋材直径、筋材表面特征及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对黏结强度的影响。并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黏结强度预...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与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BFRAC)之间的黏结性能,开展中心拉拔试验,制备42个试件以研究筋材直径、筋材表面特征及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对黏结强度的影响。并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黏结强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黏结强度随着BFRP筋直径的增大逐渐增大;黏结强度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逐渐降低;BFRP筋表面特征对黏结强度有较大影响,经表面黏砂处理的BFRP筋的黏结强度高于经表面喷砂处理的BFRP筋。随机森林回归预测模型对黏结强度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预测精度较高。进一步完善了BFRP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机理,为BFRP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RP筋 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 中心拉拔试验 黏结强度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载-动水耦合作用下玄武岩纤维路面混凝土性能衰减及机理研究
5
作者 郭寅川 樊鹏龙 +4 位作者 申爱琴 戴晓倩 姚超 杨雪瑞 李震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6-83,共8页
通过轮载-动水耦合试验、扫描电镜(SEM)和压汞试验(MIP),探究了耦合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演变规律,揭示了玄武岩纤维(BF)抑制力学性能衰减机理,并提出了BF对抗弯强度及相对动弹模量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耦... 通过轮载-动水耦合试验、扫描电镜(SEM)和压汞试验(MIP),探究了耦合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演变规律,揭示了玄武岩纤维(BF)抑制力学性能衰减机理,并提出了BF对抗弯强度及相对动弹模量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呈现“上升-下降”的趋势。BF影响系数显示,BF对力学性能衰减的改善效果在耦合后期最显著。至耦合结束,BFRC抗弯强度和相对动弹模量衰减幅度较基准混凝土降低29.04%和41.7%。耦合0~60000次,孔隙受到轮载补充压实,之后新孔不断产生,加速了混凝土孔结构“粗化”,多害孔占比呈线性上升,无害孔占比呈线性降低。BFRC孔隙率上升幅度较基准混凝土降低了35.91%。BFRC力学性能的衰减受孔隙率及无害孔的影响较大,其孔结构劣化过程分为压实、膨胀和贯通三个阶段。BF通过桥接裂缝以及提高裂缝复杂程度来延缓界面过渡区(ITZ)主裂缝的形成,进而缓解了BFRC力学性能的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路面工程 轮载-动水耦合作用 力学性能 孔结构 界面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和聚乙烯纤维混凝土静动态力学性能
6
作者 颜学渊 罗福斌 +2 位作者 金贤洪 张鸿晖 陈雯晖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25-833,共9页
研究了不同纤维掺量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和聚乙烯纤维混凝土(PEFRC)的静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验参数范围内,PEFRC的静态力学性能优于BFRC;当玄武岩纤维(BF)和聚乙烯纤维(PEF)掺量分别为0.10%和0.20%时,相应纤维混凝土(FRC)的... 研究了不同纤维掺量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和聚乙烯纤维混凝土(PEFRC)的静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验参数范围内,PEFRC的静态力学性能优于BFRC;当玄武岩纤维(BF)和聚乙烯纤维(PEF)掺量分别为0.10%和0.20%时,相应纤维混凝土(FRC)的静态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当BF和PEF掺量均为0.20%时,相应FRC的动态抗压强度提升效果最佳;当PEF掺量为0.15%时,PEFRC表现出最佳动态压缩韧性。基于ZWT(Zhu-Wang-Tang)本构模型构建的动态黏弹性损伤本构模型能较好预测FRC在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聚乙烯纤维混凝土 SHPB试验 动态抗压强度 动态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再生自密实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
7
作者 王连坤 郭一彬 梁锡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470,共6页
本实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长度、再生骨料替代率对自密实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纤维长度的增加,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均提高;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劈裂抗拉强度降低,轴心抗压强度先升后降。最佳... 本实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长度、再生骨料替代率对自密实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纤维长度的增加,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均提高;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劈裂抗拉强度降低,轴心抗压强度先升后降。最佳纤维长度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组合,较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46.02%、56.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再生骨料 自密实混凝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复合盐溶液侵蚀性能研究
8
作者 董玉文 廖志明 +1 位作者 贺洋 谢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87,共4页
为探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在复合盐溶液环境中性能劣化的情况,开展了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在各侵蚀环境中的侵蚀试验,采用表观损伤、质量变化率和抗压强度指标,分析了纤维掺量和侵蚀条件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表观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再结... 为探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在复合盐溶液环境中性能劣化的情况,开展了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在各侵蚀环境中的侵蚀试验,采用表观损伤、质量变化率和抗压强度指标,分析了纤维掺量和侵蚀条件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表观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再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从微观结构层面分析了复合盐溶液影响下的混凝土劣化机理。结果表明,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2%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表观性能的劣化速率和程度均最小;复合盐溶液对混凝土表观和内部的劣化速率和程度比单一盐溶液更高;复合盐溶液中的Cl~-能影响SO_4^(2-)对混凝土内部侵蚀孔隙的形貌,弱化SO_4^(2-)的侵蚀破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混凝土 复合盐溶液侵蚀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唐薇 萧圳坡 +1 位作者 寇世聪 邢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9-255,I0001,共8页
为明确玄武岩纤维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法,对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为0~0.5%的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进行工作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观测,得到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折压比和坍落扩展度等性... 为明确玄武岩纤维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法,对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为0~0.5%的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进行工作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观测,得到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折压比和坍落扩展度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玄武岩纤维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基体的增强机理.结果显示,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显著提升了自密实再生混凝土黏度,减弱其工作性能;由于玄武岩纤维抑制了基体裂缝的发展,含有0.25%(体积分数)玄武岩纤维的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最佳,过高的掺量会降低自密实混凝土的抗离析性能,导致力学性能下降.研究结果可为再生混凝土的高层次应用提供技术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材料 玄武岩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 工作性能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剪作用下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鲍犇 姚华彦 +1 位作者 白冰 张明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6-432,共7页
为研究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压剪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文章以法向应力和纤维体积掺量为变化参数,制备立方体试件进行压剪试验。分析试件压剪破坏形态,获得压剪状态下剪切荷载-位移曲线,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为研究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压剪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文章以法向应力和纤维体积掺量为变化参数,制备立方体试件进行压剪试验。分析试件压剪破坏形态,获得压剪状态下剪切荷载-位移曲线,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短切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减缓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试件的抗剪强度也逐渐提高;相同法向应力下,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试件的抗剪强度先增后降;短切玄武岩纤维在体积掺量为1.0‰时对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提升效果最佳。基于主应力空间的破坏准则可以较好地描述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在压剪作用下的强度规律。提出的抗剪强度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混凝土 压剪作用 抗剪强度 破坏准则 强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尺寸效应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文轩 范美妤 +1 位作者 金浏 杜修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9,共9页
为研究极端低温作用下结构尺寸和纤维体积分数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定量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设计了4种尺寸(边长分别为70、100、150和200 mm)、4种纤维体积分数(分数范围0%~0.5%)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在常温和低温下(... 为研究极端低温作用下结构尺寸和纤维体积分数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定量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设计了4种尺寸(边长分别为70、100、150和200 mm)、4种纤维体积分数(分数范围0%~0.5%)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在常温和低温下(温度范围20~-90℃)进行了静态劈拉破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均随温度降低而线性增大(最大增幅接近130%),呈现出显著的低温增强效应;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略微强化混凝土劈拉强度的低温增强效应。不同纤维体积分数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均呈现出一定的纤维增强效应,并且随体积分数增加而增强;极端低温作用下玄武岩纤维的主导破坏模式由拔出破坏转变为拉断破坏,导致纤维增强效应随温度下降而变强。劈拉强度的尺寸效应随温度下降而更明显,但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减弱尺寸效应(最大削弱程度达25.8%)。本文研究能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材料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大规模工程结构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极端低温 纤维含量 劈裂拉伸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非结构型和结构型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板抗弯试验
12
作者 赖富才 刘霞 +2 位作者 汪昕 李伟涛 吴智深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70,共11页
针对混杂非结构型和结构型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单向板开展四点弯试验,对比单向板的破坏模式、裂缝分布和荷载曲线,理论分析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板的极限荷载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混杂纤维的加入改变了BFRP筋混凝土板的破坏模式,由脆性斜... 针对混杂非结构型和结构型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单向板开展四点弯试验,对比单向板的破坏模式、裂缝分布和荷载曲线,理论分析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板的极限荷载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混杂纤维的加入改变了BFRP筋混凝土板的破坏模式,由脆性斜拉破坏转变为延性弯曲破坏。非结构型纤维限制微裂缝的发展,保证了加载初期混凝土的整体性;混凝土开裂后,结构型纤维承担混凝土开裂面上的部分拉力,有效限制较大裂缝的发展。板底裂缝向上发展到纵筋所在高度前,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板试件跨中截面的中和轴位置基本保持不变,板横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与C-5S8试件相比,HFRC-5S8试件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分别提升35.6%、51.1%、34.8%;与C-5B8试件相比,HFRC-5B8试件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分别提升50.7%、30.2%。钢筋混凝土试件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较为一致;而混杂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试件的计算值比试验值低22%,理论计算方法获得的混杂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试件极限承载力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破坏模式 裂缝发展机制 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 极限承载力 混凝土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爆炸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板毁伤特性研究
13
作者 赵小华 李亚男 +3 位作者 赵浩楠 王高辉 杜雪明 方宏远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9-49,共11页
玄武岩纤维因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掺入混凝土中可以增加材料的抗拉和抗弯强度。通过开展不同长度和体积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板接触爆炸试验,探究了纤维长度和体积掺量对混凝土板抗爆性能和毁伤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LS-DYN... 玄武岩纤维因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掺入混凝土中可以增加材料的抗拉和抗弯强度。通过开展不同长度和体积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板接触爆炸试验,探究了纤维长度和体积掺量对混凝土板抗爆性能和毁伤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板接触爆炸全耦合模型,并通过与现场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数值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仿真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接触爆炸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板的动态毁伤过程,概化了纤维长度、纤维体积掺量、炸药质量对混凝土板毁伤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纤维长度的增加能更好地发挥桥接作用来提高混凝土板的抗裂能力;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大能有效减小混凝土板的毁伤;纤维长度40 mm、体积掺量0.5%是提升混凝土板抗爆性能的最优组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现场试验 接触爆炸 毁伤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环境下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的单轴压缩特性
14
作者 吕国旭 陈波 +1 位作者 周程涛 詹明强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研究密度、纤维掺量及冻融循环对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单轴压缩特性的影响,借助X-CT技术以及Avizo软件对试件的孔隙构造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冻融环境下的多种密度等级(800和1000kg/m3)及纤维体积掺量(0%、0.15%、0.30%、0.45%)的... 为了研究密度、纤维掺量及冻融循环对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单轴压缩特性的影响,借助X-CT技术以及Avizo软件对试件的孔隙构造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冻融环境下的多种密度等级(800和1000kg/m3)及纤维体积掺量(0%、0.15%、0.30%、0.45%)的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的单轴压缩特性,对各因素与抗压强度的关系进行了灰关联度分析,并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对抗压强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掺入玄武岩纤维能有效提高泡沫混凝土抵抗冻融的能力,体积掺入0.15%、0.30%、0.45%的试件冻融80次后强度损失率分别为75.2%、46.2%、37.8%.密度等级与抗压强度关联度最大,灰关联度为0.799;其次是纤维掺量,关联系数为0.723;灰狼算法优化下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对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预测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 单轴压缩 冻融循环 X-CT 灰关联度 长短期记忆网络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钢-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冻寿命
15
作者 张紫键 姚占全 马快乐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9-825,共7页
为探究钢-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asalt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BFRC)的劈裂抗拉性能以及在盐冻条件下的劣化规律,制备了3种类型的钢纤维(端钩型、波浪型、镀铜型)BFRC,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8%,1.0%,1.2%.通过比较试块的劈裂抗拉强度... 为探究钢-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asalt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BFRC)的劈裂抗拉性能以及在盐冻条件下的劣化规律,制备了3种类型的钢纤维(端钩型、波浪型、镀铜型)BFRC,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8%,1.0%,1.2%.通过比较试块的劈裂抗拉强度,筛选出较优组进行盐冻条件下的冻融循环试验;结合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以及核磁共振试验分析混凝土冻融劣化机理;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程建立钢-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模型.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会提高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冻寿命.其中体积掺量1%的端钩型钢-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冻寿命均最高,较基准组分别提高66%和40%.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劈裂抗拉强度、有害孔比例、束缚流体饱和度与冻融循环次数的拟合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仅为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纤维 多元回归分析 核磁共振 抗冻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沙漠砂混凝土柱受压力学性能研究
16
作者 刘凤超 秦拥军 +1 位作者 冯倍森 孟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94,共10页
以玄武岩纤维质量掺量(0%、0.05%、0.1%、0.15%)和偏心距(0、60、120 mm)为主要研究参数,通过静力加载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沙漠砂混凝土柱的受压力学性能;以受压承载力变化率为因变量,提出混凝土荷载压应变指数、钢筋荷载应变指数、荷... 以玄武岩纤维质量掺量(0%、0.05%、0.1%、0.15%)和偏心距(0、60、120 mm)为主要研究参数,通过静力加载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沙漠砂混凝土柱的受压力学性能;以受压承载力变化率为因变量,提出混凝土荷载压应变指数、钢筋荷载应变指数、荷载挠度指数,分析试验承载力对混凝土压应变、钢筋应变、柱中挠度的敏感程度。考虑玄武岩纤维对各项力学指标的综合影响程度,得出基于力学性能平衡发展的最优玄武岩纤维质量掺量。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可以提高沙漠砂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构件破坏时,纤维掺量为0.1%的构件相较其他组构件的破坏程度更小,裂缝延伸较短,破坏形态较好且受压柱力学性能更佳;通过对各项力学性能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最优玄武岩纤维质量掺量为0.1%,其各项力学指标优化更接近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受压性能 力学指标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及其耐久性研究
17
作者 唐薇 萧圳坡 +1 位作者 寇世聪 邢锋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0,共3页
为探究再生骨料与短切玄武岩纤维在再生混凝土中的交互作用,开展了不同体积掺量(0.05%、0.15%、0.25%)的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力学及其耐久性能研究,并将结果与普通混凝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掺量为0.15%时,再生混凝土的... 为探究再生骨料与短切玄武岩纤维在再生混凝土中的交互作用,开展了不同体积掺量(0.05%、0.15%、0.25%)的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力学及其耐久性能研究,并将结果与普通混凝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掺量为0.15%时,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现最佳;玄武岩纤维的掺入提升再生混凝土的早期力学性能,但再生骨料的存在降低了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切玄武岩纤维 再生混凝土 力学性能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冻融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君 张信龙 +1 位作者 郭瑞晋 吕学涛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0,共5页
通过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慢冻试验,研究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0、0.10%、0.15%和0.20%)在冻融损伤条件下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BFRRAC)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及损伤度,对相应试块进一步进行高温(20℃、200℃、400℃和600℃)试验,对... 通过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慢冻试验,研究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0、0.10%、0.15%和0.20%)在冻融损伤条件下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BFRRAC)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及损伤度,对相应试块进一步进行高温(20℃、200℃、400℃和600℃)试验,对冷却后试件进行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及劈裂抗拉强度与纤维掺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历25次冻融循环作用后,BFRRAC质量损失率及损伤度随纤维体积掺量增大而降低,相对动弹性模量随纤维掺量增大而增大;受冻融损伤影响的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高温后质量损失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对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劈裂抗拉强度影响最大的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15%,为最优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 冻融损伤 高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的玄武岩纤维固废混凝土力学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查文华 徐源歆 +2 位作者 许涛 谭雪剑 张晓丽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8-1419,共12页
为探明锂渣替代率、玄武岩纤维长度与掺量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下对锂渣-煤矸石固废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规律并实现多指标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响应面法(RSM)中各因素最佳基准水平,建立了混凝土28 d单轴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二次多... 为探明锂渣替代率、玄武岩纤维长度与掺量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下对锂渣-煤矸石固废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规律并实现多指标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响应面法(RSM)中各因素最佳基准水平,建立了混凝土28 d单轴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确定了材料最优参数。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最优锂渣替代率、玄武岩纤维长度及掺量分别为25%(质量分数)、18 mm及0.16%(体积分数)。响应面试验中锂渣替代率与玄武岩纤维掺量的交互作用、玄武岩纤维长度与掺量的交互作用分别是影响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关键性因素。回归模拟获得最优参数:锂渣替代率22.875%(质量分数)、纤维掺量0.184%(体积分数)、纤维长度18 mm,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平行试验结果的拟合度较高,表明回归模型可为玄武岩纤维-锂渣-煤矸石混凝土力学性能多目标优化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资源化 玄武岩纤维 锂渣 混凝土 响应面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干湿循环耦合侵蚀下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评价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跃文 杨文瑞 +5 位作者 刘利爱 周海 张勋 李成炜 熊小龙 钟勖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3-772,共10页
为了研究盐溶液侵蚀下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混凝耐久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下再生混凝土试块在受到盐-干湿循环耦合侵蚀后耐久性能变化规律研究。基于熵权法建立了综合耐久性指标D值来评价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分析了盐溶液干... 为了研究盐溶液侵蚀下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混凝耐久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下再生混凝土试块在受到盐-干湿循环耦合侵蚀后耐久性能变化规律研究。基于熵权法建立了综合耐久性指标D值来评价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分析了盐溶液干湿循环周期和玄武岩纤维掺量对D值的影响,并构建了GM(1,1)均值模型,用以揭示再生混凝土D值的时变规律,得到了不同条件下再生混凝土的预测寿命。结果表明:D值可以反映出不同盐溶液干湿循环周期及玄武岩纤维掺量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规律。随着盐溶液干湿循环周期的增加,试件D值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变化趋于剧烈,表现为D值下降速率逐渐增大;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D值,改善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玄武岩纤维掺量为1.0%时,耐久性能改善效果最佳;在数据量较少时,GM(1,1)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预测再生混凝土在盐-干湿循环耦合侵蚀下D值的时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再生混凝土 盐-干湿循环耦合侵蚀 耐久性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