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细小病毒2型、3型、6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静 曾威 +1 位作者 朱玲 何启盖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建立同时快速检测猪细小病毒2型(PPV2)、猪细小病毒3型(PPV3)、猪细小病毒6型(PPV6)的方法,本研究根据PPV2、PPV3、PPV6各自的NS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上述病原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 为建立同时快速检测猪细小病毒2型(PPV2)、猪细小病毒3型(PPV3)、猪细小病毒6型(PPV6)的方法,本研究根据PPV2、PPV3、PPV6各自的NS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上述病原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PPV2、PPV3、PPV6的基因组DNA均能有效扩增,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副猪嗜血杆菌(HPS)、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的核酸均无特异性扩增,特异性较强;对PPV2、PPV3、PPV6的重组质粒最低检测限分别为4.32×10^3拷贝/μL、9.62×10^3拷贝/μL、4.25×10^3拷贝/μL,与其他研究者已建立的单一PCR检测结果一致,敏感性较高。利用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25份可疑临床样品检测,同时利用文献报道的单一PCR方法检测,二者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为检测PPV,及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2 细小病毒3 细小病毒6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6型ORF 2基因的截短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2
作者 欧云文 潘琴 +4 位作者 汪洋 代军飞 任绍科 张洋 张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87-2495,共9页
【目的】原核截短表达猪细小病毒6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6,PPV6)ORF 2基因,并制备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材料。【方法】以PPV6分离毒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获得ORF 2截短基因... 【目的】原核截短表达猪细小病毒6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6,PPV6)ORF 2基因,并制备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材料。【方法】以PPV6分离毒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获得ORF 2截短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0a-PPV6-ORF2。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Ni-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纯化后重组蛋白。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匀乳化,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间接ELISA鉴定免疫兔血清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ET30a-PPV6-ORF2重组表达载体,原核截短表达了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大小约为40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蛋白可与PPV6阳性猪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Western blotting间接与ELISA结果显示,纯化后免疫兔血清与PPV6全病毒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抗体效价为1∶25600;IFA鉴定结果表明,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兔源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原核截短表达了PPV6 ORF 2基因并制备了兔抗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多克隆抗体,为PPV6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和PPV6 VP1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6(ppv6) ORF 2基因 截短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6型全基因组克隆及遗传进化分析
3
作者 赵靓 白彩霞 +5 位作者 王小朋 杨侃侃 张达 李永东 孙裴 王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4-1160,共7页
对猪细小病毒6型(PPV6)安徽分离株PPV6 AH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克隆,并进行遗传进化树构建及同源性分析。将病毒基因分10段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用SeqMan进行拼接,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将PPV6 AH株与GenBank中PPV6其他毒株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 对猪细小病毒6型(PPV6)安徽分离株PPV6 AH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克隆,并进行遗传进化树构建及同源性分析。将病毒基因分10段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用SeqMan进行拼接,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将PPV6 AH株与GenBank中PPV6其他毒株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PV6 AH基因组全长6180 bp,与其他国内外15株PPV6全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7.1%~99.5%。基于PPV6全基因、NS1及Cap基因构建的遗传进化树显示PPV6 AH株与PPV6 BJ、BJ2、SC及JS株有着共同的进化起源。NS1基因第708、996、1932核苷酸位点发生突变;Cap基因在第1205、1211、1582、1614核苷酸位点发生突变;Cap蛋白氨基酸在第402和404位点发生突变。本研究首次报道PPV6在安徽省猪群中存在,该研究结果为安徽地区PPV6的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6 全基因组 同源性分析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感染Marc-145细胞后对其分泌白细胞介素6转录时相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彦桃 梁秀丽 +3 位作者 刘芳 李金磊 耿静微 魏战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8-141,共4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猪细小病毒(PPV)感染Marc-145后引起的细胞炎性反应,特别是白细胞介素6(IL-6)的反应,以及探讨宿主与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PPV感染Marc-145细胞后病毒DNA含量的变化和IL-6的分泌水平。结果表... 为了更好地了解猪细小病毒(PPV)感染Marc-145后引起的细胞炎性反应,特别是白细胞介素6(IL-6)的反应,以及探讨宿主与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PPV感染Marc-145细胞后病毒DNA含量的变化和IL-6的分泌水平。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1 h就可以检测到病毒DNA,但病毒量相对较低,在感染48 h达到最高峰,为感染时的170倍左右。IL-6的表达量在感染后1 h、3 h、24 h显著增加,48 h下降至低于对照水平,说明猪细小病毒感染后可引起Marc-145细胞分泌IL-6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C-145细胞 白细胞介素6 细小病毒 转录时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Ⅱ型和巨噬细胞对体外培养仔猪淋巴细胞白介素-6和白介素-10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耿 华利忠 张书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3-998,共6页
选取5头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血清抗体阴性的普通断奶仔猪,无菌取其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后,分设淋巴细胞(L组)、淋巴细胞+PCV2(L+V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L+M组)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PCV2(L+M+V组)4组... 选取5头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血清抗体阴性的普通断奶仔猪,无菌取其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后,分设淋巴细胞(L组)、淋巴细胞+PCV2(L+V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L+M组)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PCV2(L+M+V组)4组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在培养后0 h、6 h、12 h和24 h收获淋巴细胞及其上清液。用ELISA检测上清液中猪淋巴细胞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的含量,用RT-PCR检测淋巴细胞中IL-6、IL-6R、IL-10和IL-10R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与L组相比,L+V组中IL-6的含量在攻毒后24 h显著升高(P<0.05);PCV2在攻毒后12 h对IL-6RmRNA的表达呈显著抑制(P<0.05);PCV2在攻毒后6 h显著促进IL-10的表达(P<0.05)。上述结果表明,PCV2能促进淋巴细胞中IL-6和IL-10的表达;而巨噬细胞能抑制PCV2对淋巴细胞中IL-6表达的上调作用,同时协同PCV2促进淋巴细胞中IL-10及其受体持续性高表达,导致持续的免疫抑制,在PCV2的致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病毒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白介素-6 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的克隆、表达及对伪狂犬病病毒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永涛 李红杰 +5 位作者 王晓雪 贾广敏 陈陆 赵军 王川庆 刘红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9-296,共8页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是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中重要的接头分子,笔者旨在探索猪TRAF6的抗病毒和免疫调控功能。首先利用RT-PCR从猪外周血单核细胞克隆该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其次利用Piggybac转座子系统建立猪TRAF6稳定表达...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是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中重要的接头分子,笔者旨在探索猪TRAF6的抗病毒和免疫调控功能。首先利用RT-PCR从猪外周血单核细胞克隆该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其次利用Piggybac转座子系统建立猪TRAF6稳定表达的PK-15细胞系;最后在细胞水平检测猪TRAF6对伪狂犬病病毒复制的影响以及对猪IFN-β等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猪TRAF6基因为1 623bp;将猪TRAF6基因连接到Piggybac转座子质粒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B-TRAF6,然后将重组质粒转染PK-15细胞,经药物处理和荧光筛选获得稳定表达TRAF6的细胞系;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确定稳定细胞系TRAF6的高效表达;体外抗病毒试验表明,TRAF6稳定细胞系能够显著抑制伪狂犬病病毒的复制;双荧光报告基因法检测发现,TRAF6可以促进poly(I:C)诱导的Ⅰ型干扰素应答。结果提示猪TRAF6具有显著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为研究TRAF6的免疫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干扰素 伪狂犬病病毒 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3株猪细小病毒7型毒株基因组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涵 解长占 +8 位作者 李太元 哈卓 李卓昕 李成辉 李金凤 赵冠宇 郭影成 鲁会军 金宁一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11期71-74,共4页
从东北地区采集的150份猪肺脏样品中,检测出3株猪细小病毒毒株。根据PPV7标准株NCBI登录号KU563733设计3对引物,对3个病毒株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依次进行拼接,获得3个病毒株的NS1和CP基因序列,然后进行序列的同源性比对... 从东北地区采集的150份猪肺脏样品中,检测出3株猪细小病毒毒株。根据PPV7标准株NCBI登录号KU563733设计3对引物,对3个病毒株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依次进行拼接,获得3个病毒株的NS1和CP基因序列,然后进行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3个毒株的NS1基因序列与经典PPV7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4.4%~95.2%、94.1%~95.1%和93.5%~94.3%;CP基因序列与经典PPV7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9.6%~91.8%、89.8%~92.0%和89.6%~91.7%。通过进化树比对分析,确认3株PPV毒株为PPV7亚型。通过对其他病毒进行检测,发现PPV7与PCV2、PPV2的混合感染率较高。该分析结果为我国东北地区猪病防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7(ppv7) 基因组测定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绵阳市猪细小病毒2型病原检测及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尹苗 扶星星 +4 位作者 陈希文 王聪 谢作杰 董鹏宇 邓永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0期21-26,共6页
猪细小病毒2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2,PPV2)是2001年首次在缅甸发现的新型病毒。为深入了解四川省绵阳市PPV2感染及遗传变异情况,使用普通PCR对采自4个地区10个规模化猪场的296份临床病猪血清样本进行了核酸检测,并对其中1份阳性... 猪细小病毒2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2,PPV2)是2001年首次在缅甸发现的新型病毒。为深入了解四川省绵阳市PPV2感染及遗传变异情况,使用普通PCR对采自4个地区10个规模化猪场的296份临床病猪血清样本进行了核酸检测,并对其中1份阳性样品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PPV2检出率为1.69%(5/296);阳性样品(PPV2-11-MY)全基因组长度为5506 bp,与12个PPV2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96%~99.30%,氨基酸同源性为52.50%~73.80%;存在3处氨基酸高变区域,分别位于91~218 aa、513~626 aa和776~1065 aa;该毒株同源性最接近我国江苏省毒株MW853949.1。本研究不仅丰富了PPV2流行病学数据,为后续疫苗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PPV2致病机理及毒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2(ppv2) 流行 全基因组 遗传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利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7年第5期18-20,共3页
根据GenBank中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3种病原体的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3对检测引物。在建立各病毒单项PCR技术的基础上,用这3对引物对人为混合的样品中的PPV、PRV和PCV2的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 根据GenBank中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3种病原体的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3对检测引物。在建立各病毒单项PCR技术的基础上,用这3对引物对人为混合的样品中的PPV、PRV和PCV2的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和多重PCR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3条与试验设计相符的251bp(PPV)、375bp(PRV)和493bp(PCV2)特异性条带。对20份自然感染病猪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检测结果与单项PCR检测对比检测试验的符合率为100%,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快速、准确的特点,可同时鉴别诊断这3种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ppv) 伪狂犬病毒(PRV) 圆环病毒2(PCV2)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猪4型细小病毒的分子鉴定与全基因组分析
10
作者 尹苗 扶星星 +3 位作者 董鹏宇 王聪 陈俊巧 陈希文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10期55-58,共4页
试验旨在查明四川某发病猪场猪细小病毒的基因类型,掌握该地区猪细小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试验采集发病猪场的猪肺脏、淋巴结、血液等病料,进行PCR扩增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试验成功获得1株新型猪细小病毒4型PPV4-MY。全基因... 试验旨在查明四川某发病猪场猪细小病毒的基因类型,掌握该地区猪细小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试验采集发病猪场的猪肺脏、淋巴结、血液等病料,进行PCR扩增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试验成功获得1株新型猪细小病毒4型PPV4-MY。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PPV4-MY全基因组存在一定程度的突变,全基因组前端和末端各序列存在较大差异,中段序列基本一致,差异较小;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分离株PPV4-MY与山东、韩国检出的毒株亲缘性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4(ppv4) 分子鉴定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病防控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胜周 张木果 张俊明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第2期53-54,共2页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等为特征的繁殖障碍类疾病。该病毒基因组为单股线状DNA,无囊膜,抵抗力很强,90℃下5 min内不能使其灭活。根据基因型差异,PPV至少可分为6个亚型,包括PPV1、...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等为特征的繁殖障碍类疾病。该病毒基因组为单股线状DNA,无囊膜,抵抗力很强,90℃下5 min内不能使其灭活。根据基因型差异,PPV至少可分为6个亚型,包括PPV1、PPV2、PPV3、PPV4、PPV5以及猪博卡病毒(PBo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繁殖障碍 病毒基因组 博卡病毒 怀孕母 基因差异 木乃伊 p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诊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代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年第5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圆环病毒2 2004年6 诊治 断乳仔 发病情况 口蹄疫 继发病 死亡率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
13
作者 陈仕平 李前勇 王忠翊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8年第6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细小病毒 肠炎 治疗效果 急性传染病 兽医工作者 病毒感染 6月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保俊 王阶玉 苏超英 《河南畜牧兽医》 2007年第05S期29-29,共1页
犬细小病毒病是临床多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3~6月龄幼犬多发,死亡率高。分心肌炎型、肠炎型和混合型三种,其中心肌炎型死亡较快,但临床以肠炎型多见。
关键词 细小病毒 治疗体会 急性传染病 死亡率 心肌炎 肠炎 6月龄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
15
作者 杨晓明 孙永伟 《中国畜禽种业》 2011年第11期97-97,共1页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各种年龄的犬均可发生,但以1~6月龄犬多发,特别是刚断奶幼犬最易发生,常呈窝感染发病,1月龄以下和5岁以上的犬很少发病。1~1.5月龄的幼犬多呈...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各种年龄的犬均可发生,但以1~6月龄犬多发,特别是刚断奶幼犬最易发生,常呈窝感染发病,1月龄以下和5岁以上的犬很少发病。1~1.5月龄的幼犬多呈心肌炎型,2~6月龄的青年犬多呈肠炎型,两种类型多单独发生,只有少数呈混合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防治 急性传染病 出血性肠炎 6月龄 心肌炎 化脓性 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粤地区PPV7与PCV2的混合感染调查及PPV7 Cap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鑫杰 薛少华 +5 位作者 吕紫欣 黄喜荣 陈羽璇 范克伟 杨小燕 戴爱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91-2297,共7页
【目的】调查闽粤地区猪细小病毒7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7,PPV7)与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的混合感染情况,并掌握两地PPV7 Cap基因的分子遗传特征。【方法】收集闽粤地区69个猪场的432份发病猪血液进行PPV... 【目的】调查闽粤地区猪细小病毒7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7,PPV7)与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的混合感染情况,并掌握两地PPV7 Cap基因的分子遗传特征。【方法】收集闽粤地区69个猪场的432份发病猪血液进行PPV7和PCV2的PCR检测,并对阳性样品的PPV7 Cap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利用DNAStar软件对两地PPV7 Ca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采用Mega 7.0软件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闽粤地区PPV7阳性率为21.99%(96/432),场阳性率为53.62%(37/69),PCV2阳性率为54.17%(234/432),两者共感染率为13.43%(58/432)。应用PCR方法成功扩增出17株PPV7 Cap基因序列。核苷酸相似性分析发现,17株PPV7 Cap基因序列之间相似性在85.6%~100%,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相似性在85.8%~99.0%。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17株PPV7 Cap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7.6%~100%,与国内外参考毒株间的氨基酸相似性为82.6%~98.7%。基于Cap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PPV7可分为PPV7a~PPV7e 5个主要的进化分支,其中9株属于PPV7a进化分支,3株属于PPV7b分支,4株属于PPV7c分支,仅有1株属于PPV7e分支。【结论】PPV7在闽粤地区广泛流行,并且与PCV2有较高的共感染率,可能为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disease,PCVAD)的潜在致病因子。闽粤两地PPV7毒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PPV7a分支毒株为目前的主要优势毒株。本研究为闽粤地区PPV7的防控及疫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7(ppv7) Cap基因 遗传变异 相似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及综合性控制措施
17
作者 付春青 《北方牧业》 2005年第10期13-13,共1页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是一种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的疾病综合征,是由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引起的,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同时PCV2经常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细小病毒(PPV)混合感染,PMWS的发生还常常有其...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是一种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的疾病综合征,是由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引起的,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同时PCV2经常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细小病毒(PPV)混合感染,PMWS的发生还常常有其他细菌如:副猪嗜血杆菌、衣原体、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以及链球菌等继发感染。除此之外,PMWS的发生与猪场的饲养管理、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平衡和霉菌毒素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控制措施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 PMWS 圆环病毒2 嗜血杆菌 PCV2 PRRSV 生产 断奶仔 混合感染 细小病毒 继发感染 饲养管理 霉菌毒素 营养物质 p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