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引进猪种与我国地方猪种生产效率及肉质特性比较 |
卜鸿静
岳磊
韵晓冬
吉涛
李文刚
|
《山西农业科学》
|
2014 |
18
|
|
2
|
部分引进猪种α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
吴圣龙
鞠慧萍
孙鹏翔
包文斌
朱国强
李碧春
谢恺舟
陈国宏
|
《中国畜牧兽医》
CAS
|
2007 |
4
|
|
3
|
5个安徽地方猪种和5个引进猪种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
李庆岗
王重龙
杨家军
吴义景
钱坤
|
《养猪》
|
2018 |
7
|
|
4
|
在同一猪场条件下地方品种猪与引进猪种繁殖性状表现的比较 |
吴同山
李岩
王敬军
|
《养猪》
|
2005 |
5
|
|
5
|
关于引进猪种育种规划的建议 |
胡斌清
|
《湖南畜牧兽医》
|
2002 |
0 |
|
6
|
从外地引进猪种应注意哪些事项 |
|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11 |
0 |
|
7
|
19个猪种SLA-DQB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分析 |
包文斌
吴圣龙
曹晶晶
鞠慧萍
朱国强
陈国宏
|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8
|
不同品系长白、大白、杜洛克种猪种质特征及生产性能比较分析 |
颜国华
杨玉增
张秋良
孟宪华
赵志强
刘军峰
|
《北方牧业》
|
2019 |
9
|
|
9
|
政府主导组织育种产业“集群”——有关我国养猪生产中向国外引种问题的思考 |
罗明
|
《中国动物保健》
|
2008 |
1
|
|
10
|
从RYR1基因角度探讨猪种资源的保护与选育利用 |
白改翠
王嵌
兰国湘
孔凡勇
杨培昌
张先勤
鲁绍雄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1
|
揭秘“美系”风暴何以能席卷中国种猪市场——走近美佳育种集团(ABG) |
黄若涵
|
《猪业科学》
|
2011 |
0 |
|
12
|
“川乡黑猪”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
|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22 |
0 |
|
13
|
猪TLR4基因外显子1新等位基因的分离及遗传变异分析 |
潘章源
叶兰
朱璟
杜子栋
黄小国
朱国强
包文斌
吴圣龙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4
|
无公害猪肉的生产质量控制 |
张保军
葛长荣
程志斌
|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
2004 |
0 |
|
15
|
论规模化养猪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郝云民
|
《养殖与饲料》
|
2008 |
4
|
|
16
|
合作社——未来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张献龙
|
《北方牧业》
|
2008 |
1
|
|
17
|
藏香猪的规模化养殖需要掌握哪些技术 |
欧金凤
|
《农家科技》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