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规模化猪场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 1
-
-
作者
张航
-
机构
单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2期147-148,共2页
-
文摘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规模化猪场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为规模化猪场防控该病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及实际临床案例研究,阐述了猪沙门氏菌病的病原特征及流行特点,同时介绍了猪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在诊断方面,临床症状可初步判断,但易与猪瘟等混淆,确诊需依靠实验室诊断,如细菌培养法、血清学检查、PCR检测等。治疗上,通过中西药结合治疗有效减少猪沙门氏菌病的危害。
-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
猪沙门氏菌病
诊断
治疗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一例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及防治
- 2
-
-
作者
匡光文
-
机构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2期42-43,共2页
-
文摘
猪沙门氏菌病又被称为仔猪副伤寒,主要针对仔猪易造成严重危害,通常认为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侵染所引发的,以仔猪腹泻、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本次研究在详细探讨猪沙门氏菌病流行病学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发病情况,对该种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和分析,希望对提高沙门氏菌病的防控成效有所借鉴和帮助。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诊断
防治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中西医治疗猪沙门氏菌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凤中
-
机构
山东省乐陵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
出处
《养猪》
2024年第3期48-51,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猪沙门氏菌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头猪沙门氏菌病患病猪,随机将患病猪分成对照组(n=60例,用西医治疗)和观察组(n=60例,用中西医治疗)。统计两组患病猪治愈率与病死率,记录两组患病猪退烧、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和腹泻以及弥漫性痂状湿疹等情况,统计两组患病猪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呕吐、头昏与步履不稳以及排尿异常等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3.33%,高于对照组63.33%(P<0.05);观察组病死率16.67%,低于对照组36.67%(P<0.05)。观察组退烧时间、食欲不振改善时间、精神萎靡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以及弥漫性痂状湿疹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且恶心呕吐、头昏与步履不稳以及排尿异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比对照组3.33%高(P>0.05)。(结论)猪沙门氏菌病采用中西医治疗的效果显著,治愈率高、病死率低,患病猪症状与体征改善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中西医治疗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治疗猪沙门氏菌病的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冯学慧
-
机构
大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9期149-150,共2页
-
文摘
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发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不仅影响人类健康,而且给养猪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负担。文章对治疗猪沙门氏菌病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疾病的防控工作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
关键词
治疗
猪沙门氏菌病
研究
-
Keywords
treatment
porcine salmonellosis
study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沙门氏菌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刘俊伟
范国英
张海棠
司红英
王天有
王自良
-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143,共3页
-
基金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动物及其制品主要污染物残留免疫快速检测技术"(2010HASTIT026)
-
文摘
为了给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通过剖取经微生物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副伤寒病猪的心脏、肺脏、胃肠、肝脏、淋巴结、脾脏、肾脏等组织材料,冰冻切片,H.E染色,对各器官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急性副伤寒病猪各内脏器官均表现为败血症和急性卡他性胃肠炎,亚急性和慢性副伤寒特征性病变为大肠的坏死性肠炎和肝脏的副伤寒结节。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冰冻切片
组织病理学
-
Keywords
Porcine salmonellosis
frozen section
histopathology
-
分类号
S852.651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7
- 6
-
-
作者
许开云
王权
漆晶晶
孔庆德
-
机构
武威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
出处
《畜牧兽医杂志》
2006年第5期64-64,66,共2页
-
文摘
猪沙门氏菌病是猪霍乱杆菌、猪伤寒杆菌等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亦称猪副伤寒。该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包括健康猪的肠道及粪便中也常发现这些沙门氏菌。当营养不良、气候突变、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机体发病,甚至爆发,造成经济损失。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诊治报告
机体抵抗力
伤寒杆菌
猪副伤寒
营养不良
气候突变
经济损失
-
分类号
S858.285.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沙门氏菌病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 7
-
-
作者
苏丹萍
张艳萍
贺东生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
出处
《猪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42-44,共3页
-
文摘
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多种动物和人的重要病原菌,呈全球性分布。猪可受到多种沙门氏菌的感染,成为许多猪肉产品的感染源。因此,猪的沙门氏菌病备受关注。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疫苗
猪肉产品
感染源
病原菌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沙门氏菌病与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3
- 8
-
-
作者
李波
汤德元
杨泽平
王彬
徐健
黄涛
-
机构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出处
《猪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46-51,共6页
-
基金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黔省专合字(2005)184号]
-
文摘
猪沙门氏菌病目前仍是世界养猪业的一大威胁,常常引起大批猪的生长不良或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猪场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率愈来愈高。因此,猪场中沙门氏菌病的有效控制已成为关注的焦点。然而,在现实生产中,人们往往将猪沙门氏菌病与猪肺疫、猪丹毒、猪瘟、猪痢疾、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等几种常见疾病混为一谈,影响临床诊断而延迟治疗时间。本文主要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实验室诊断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沙门氏菌病和其他几种疾病作鉴别诊断而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几种常见疾病
鉴别诊断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和预防控制
被引量:4
- 9
-
-
作者
郭爱珍
涂玲玲
陈焕春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猪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40-41,共2页
-
文摘
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以肠炎和败血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预防控制能有效地降低该病造成的损失。本文主要就沙门氏菌的临诊诊断、病理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以及预防控制做简要介绍。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诊断
预防控制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沙门氏菌病与易混淆疾病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刘海涛
周栋
陈甜甜
刘永夏
周川
-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出处
《北方牧业》
2010年第22期14-14,共1页
-
文摘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其临床主要表现以顽固性腹泻和回肠及大肠固膜性肠炎为特征,有时会出现干酪性及卡他性肺炎,且此类症状与仔猪黄白痢、梭菌性肠炎、猪痢疾、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病在临床上容易出现混淆。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鉴别诊断
猪传染性胃肠炎
梭菌性肠炎
疾病
猪流行性腹泻
仔猪副伤寒
顽固性腹泻
-
分类号
S858.285.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3
- 11
-
-
作者
李国徽
田兵
-
机构
河北省涿州市农业局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1年第11期69-72,共4页
-
文摘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副伤寒,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该病在各地猪场均有发生,呈地方流行性,且各地的菌种对药物的耐药性又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菌最常侵害幼、青年动物,使之发生败血症、胃肠炎及其他组织局部炎症。对成年动物则往往引起散发性或局限性沙门氏菌病,发生败血症的怀孕母畜可表现流产,在一定条件下亦偶尔引起急性流行性暴发。本病在世界各地发病十分严重,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冬气候寒冷多变时发生最多。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地方流行性
防治
诊断
伤寒沙门氏菌
猪传染病
临床治疗
怀孕母畜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中西医结合治疗猪沙门氏菌病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邢兰君
-
机构
河北省邢台市兽医院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40-40,共1页
-
文摘
猪沙门氏菌病通常称为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2-4月龄断奶仔猪最易感,无季节性,气候骤变,温度变化较大,猪舍拥挤,潮湿,空气不流通,卫生条件不良,饲养管理不当,长途运输,容易引发本病。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致病性沙门氏菌
断奶仔猪
仔猪副伤寒
温度变化
卫生条件
饲养管理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与防制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潘培生
-
机构
河南省濮阳县畜牧局
-
出处
《中国猪业》
2009年第12期36-37,共2页
-
文摘
猪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又称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的一群病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表现为大肠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及肺炎。本病多发生于1~4月龄的小猪,成年猪较少发病,故许多学者乐于将其称为"仔猪副伤寒"。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仔猪副伤寒
防制
沙门氏菌属
纤维素性
传染病
败血症
急性型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沙门氏菌病效果好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邢兰君
-
机构
邢台市兽医院
-
出处
《河北农业》
2009年第11期30-31,共2页
-
文摘
猪沙门氏菌病通常称为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2—4月龄断奶仔猪最易感,无季节性,气候骤变,温度变化较大,猪舍拥挤,潮湿,空气不流通,卫生条件不良,饲养管理不当,长途运输,容易引发本病。发生本病后,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致病性沙门氏菌
断奶仔猪
仔猪副伤寒
温度变化
卫生条件
饲养管理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野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 15
-
-
作者
陶得和
王权
张啸
漆晶晶
-
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畜牧兽医局
-
出处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6期60-60,共1页
-
文摘
2012年8月15日至26日,武威市高坝镇毓新野猪场饲养的育肥杂交野小猪在10d的时间内先后发病,陆续出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黄色水样粪便,寒颤,打堆,尾部、腹部及肢端发紫等病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野猪沙门氏茵病。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报告如下: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治疗
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查
综合性防治
食欲下降
水样粪便
-
分类号
S828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猪沙门氏菌病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 16
-
-
作者
陶得和
王权
漆晶晶
张啸
-
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畜牧兽医局
-
出处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2年第1期67-68,共2页
-
文摘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猪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临诊表现为慢性腹泻,有时以卡他性或干酪样肺炎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1—4月龄小猪,成年猪较少发病,故将其称为“仔猪副伤寒”。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寄生虫病,病程10—30天以上,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附红细胞体病
混合感染
致病性沙门氏菌
仔猪副伤寒
诊治
寄生虫病
坏死性肠炎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育肥野仔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治报告
- 17
-
-
作者
漆晶晶
陶得和
-
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畜牧兽医局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22-23,共2页
-
文摘
2011年10月28日至11月9日,武威市高坝镇毓星野猪场饲养的1.5~3月龄育肥杂交野仔猪在10多天的时间内先后发病,陆续出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黄色水样粪便,寒颤,打堆,尾部、腹部及肢端发紫等病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和实验室检查,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诊治报告
育肥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查
食欲下降
水样粪便
临床症状
-
分类号
S853.5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
- 18
-
-
作者
孙凌志
-
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0年第2期22-23,共2页
-
文摘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坏死性肠炎,慢性病例多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该病在我国很多地方的猪场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饲养管理条件落后的猪场尤为严重,甚至呈地方流行性,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综合防治
致病性沙门氏菌
坏死性肠炎
饲养管理条件
仔猪副伤寒
急性败血症
地方流行性
-
分类号
S858.285.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中西医结合防治猪沙门氏菌病
- 19
-
-
作者
孙凌志
-
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中国猪业》
2010年第3期38-39,共2页
-
文摘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该病在我国很多地方的猪场都有发生,特别是在饲养管理条件落后的猪场尤为严重。笔者近年来在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治猪沙门氏菌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防治
猪沙门氏菌病
致病性沙门氏菌
饲养管理条件
仔猪副伤寒
猪传染病
猪场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方法及防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 20
-
-
作者
黄伟
汤德元
杨泽平
黄涛
徐健
王彬
-
机构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出处
《猪业科学》
2010年第4期76-79,共4页
-
文摘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世界各国沙门氏菌食物污染日益增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而沙门氏菌已被列为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的一个重要对象和一项重要指标,社会各检疫部门也加大了对沙门氏菌的防制及监控力度。1985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已确诊的患病人数显著增加,在一些欧洲国家已增加五倍以上。在我国,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屡居首位。据资料统计,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70%~80%是由沙门氏菌引起,而在引起沙门氏菌中毒的食品中,90%以上是肉类等动物性产品。本文主要从猪沙门氏菌的临床诊断中的病理变化、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常用的涂片检查、细菌的分离鉴定、凝集试验、ELISA和PCR技术诊断等几方面阐述猪沙门氏菌的诊断方法和猪沙门氏菌与其它症状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同时,总结了猪沙门氏菌病的防制研究进展。为以后生产中对猪沙门氏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这一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病
临床诊断
实验室诊断
防制技术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