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模化猪场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1
作者 张航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2期147-148,共2页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规模化猪场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为规模化猪场防控该病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及实际临床案例研究,阐述了猪沙门氏菌病的病原特征及流行特点,同时介绍了猪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在诊断方面,...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规模化猪场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为规模化猪场防控该病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及实际临床案例研究,阐述了猪沙门氏菌病的病原特征及流行特点,同时介绍了猪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在诊断方面,临床症状可初步判断,但易与猪瘟等混淆,确诊需依靠实验室诊断,如细菌培养法、血清学检查、PCR检测等。治疗上,通过中西药结合治疗有效减少猪沙门氏菌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 猪沙门氏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及防治
2
作者 匡光文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2期42-43,共2页
猪沙门氏菌病又被称为仔猪副伤寒,主要针对仔猪易造成严重危害,通常认为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侵染所引发的,以仔猪腹泻、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本次研究在详细探讨猪沙门氏菌病流行病学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发病情况... 猪沙门氏菌病又被称为仔猪副伤寒,主要针对仔猪易造成严重危害,通常认为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侵染所引发的,以仔猪腹泻、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本次研究在详细探讨猪沙门氏菌病流行病学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发病情况,对该种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和分析,希望对提高沙门氏菌病的防控成效有所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猪沙门氏菌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凤中 《养猪》 2024年第3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猪沙门氏菌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头猪沙门氏菌病患病猪,随机将患病猪分成对照组(n=60例,用西医治疗)和观察组(n=60例,用中西医治疗)。统计两组患病猪治愈率与病死率,记录两组患病猪退烧、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猪沙门氏菌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头猪沙门氏菌病患病猪,随机将患病猪分成对照组(n=60例,用西医治疗)和观察组(n=60例,用中西医治疗)。统计两组患病猪治愈率与病死率,记录两组患病猪退烧、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和腹泻以及弥漫性痂状湿疹等情况,统计两组患病猪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呕吐、头昏与步履不稳以及排尿异常等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3.33%,高于对照组63.33%(P<0.05);观察组病死率16.67%,低于对照组36.67%(P<0.05)。观察组退烧时间、食欲不振改善时间、精神萎靡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以及弥漫性痂状湿疹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且恶心呕吐、头昏与步履不稳以及排尿异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比对照组3.33%高(P>0.05)。(结论)猪沙门氏菌病采用中西医治疗的效果显著,治愈率高、病死率低,患病猪症状与体征改善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中西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猪沙门氏菌病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冯学慧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9期149-150,共2页
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发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不仅影响人类健康,而且给养猪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负担。文章对治疗猪沙门氏菌病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疾病的防控工作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 治疗 猪沙门氏菌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种中药对猪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活性 被引量:24
5
作者 陈希文 王雄清 +3 位作者 代敏 郭晓萍 赵慧灵 李永红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0-182,205,共4页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了金银花、马齿苋、石榴皮等24种单味中药以及12个复方中药对3株猪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和最低抑菌浓度(M IC值)。结果表明,抑菌效果与最低抑菌浓度值随着中药成分与菌株的不同而呈差异,金银花、...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了金银花、马齿苋、石榴皮等24种单味中药以及12个复方中药对3株猪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和最低抑菌浓度(M IC值)。结果表明,抑菌效果与最低抑菌浓度值随着中药成分与菌株的不同而呈差异,金银花、诃子、黄芩等12种单味中药对猪沙门氏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黄芩、黄连、黄柏(三黄汤)为主的复方及含有诃子、苦参、白头翁的9个复方具有良好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中药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沙门氏菌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俊伟 范国英 +3 位作者 张海棠 司红英 王天有 王自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143,共3页
为了给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通过剖取经微生物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副伤寒病猪的心脏、肺脏、胃肠、肝脏、淋巴结、脾脏、肾脏等组织材料,冰冻切片,H.E染色,对各器官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急性副伤寒病猪各内脏器官均表... 为了给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通过剖取经微生物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副伤寒病猪的心脏、肺脏、胃肠、肝脏、淋巴结、脾脏、肾脏等组织材料,冰冻切片,H.E染色,对各器官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急性副伤寒病猪各内脏器官均表现为败血症和急性卡他性胃肠炎,亚急性和慢性副伤寒特征性病变为大肠的坏死性肠炎和肝脏的副伤寒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冰冻切片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沙门氏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任学兵 汤德元 +3 位作者 杨泽平 黄涛 徐健 王彬 《猪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36-39,共4页
近年来,由于各种抗生素在兽医学上的广泛使用,造成猪沙门氏菌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导致部分兽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猪沙门氏菌还发生了多重耐药性,它可能会通过猪肉传播给人。大量耐药菌株的存在和流行,使得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 近年来,由于各种抗生素在兽医学上的广泛使用,造成猪沙门氏菌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导致部分兽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猪沙门氏菌还发生了多重耐药性,它可能会通过猪肉传播给人。大量耐药菌株的存在和流行,使得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断上升,本文主要通过对猪沙门氏菌耐药性的情况,包括耐药性的现状、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产生耐药性的机理及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耐药性的检测、控制耐药菌株产生的方法等进行阐述,为猪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耐药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7
8
作者 许开云 王权 +1 位作者 漆晶晶 孔庆德 《畜牧兽医杂志》 2006年第5期64-64,66,共2页
猪沙门氏菌病是猪霍乱杆菌、猪伤寒杆菌等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亦称猪副伤寒。该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包括健康猪的肠道及粪便中也常发现这些沙门氏菌。当营养不良、气候突变、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猪沙门氏菌病是猪霍乱杆菌、猪伤寒杆菌等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亦称猪副伤寒。该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包括健康猪的肠道及粪便中也常发现这些沙门氏菌。当营养不良、气候突变、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机体发病,甚至爆发,造成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诊治报告 机体抵抗力 伤寒杆菌 副伤寒 营养不良 气候突变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沙门氏菌病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苏丹萍 张艳萍 贺东生 《猪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42-44,共3页
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多种动物和人的重要病原菌,呈全球性分布。猪可受到多种沙门氏菌的感染,成为许多猪肉产品的感染源。因此,猪的沙门氏菌病备受关注。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疫苗 肉产品 感染源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沙门氏菌病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治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芹防 崔尚金 《猪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24-28,共5页
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成员,具有约2500多种血清型。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Paratyphoidof pigs),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感染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经过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有时可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在猪... 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成员,具有约2500多种血清型。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Paratyphoidof pigs),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感染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经过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有时可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在猪副伤寒的病例中,各国分离的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也十分复杂,其中主要致病菌为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ae suis)、猪伤寒沙门氏菌(S.tynhi-suis)。另外,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都伯林沙门氏菌(S.dublin)和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等也常引起本病。沙门氏菌在自然界中十分普遍,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家养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都具有严重的影响。由于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血清型对人、各种家畜和家禽以及其它动物有致病性,而猪也可感染多个血清型,除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外,很少有其他血清型能引起临床发病,但这些对猪非致病性的血清型可造成猪肉产品的感染。因此,它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中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沙门氏菌对养猪业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而且沙门氏菌本身就极易产生抗药性,加上生产中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沙门氏菌耐药性不断增强,耐药谱扩大,加大了对此病原的预防与治疗的难度。本文就猪沙门氏菌病的最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猪沙门氏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病原学 流行病学 诊断及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沙门氏菌病与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波 汤德元 +3 位作者 杨泽平 王彬 徐健 黄涛 《猪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46-51,共6页
猪沙门氏菌病目前仍是世界养猪业的一大威胁,常常引起大批猪的生长不良或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猪场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率愈来愈高。因此,猪场中沙... 猪沙门氏菌病目前仍是世界养猪业的一大威胁,常常引起大批猪的生长不良或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猪场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率愈来愈高。因此,猪场中沙门氏菌病的有效控制已成为关注的焦点。然而,在现实生产中,人们往往将猪沙门氏菌病与猪肺疫、猪丹毒、猪瘟、猪痢疾、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等几种常见疾病混为一谈,影响临床诊断而延迟治疗时间。本文主要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实验室诊断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沙门氏菌病和其他几种疾病作鉴别诊断而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几种常见疾病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和预防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爱珍 涂玲玲 陈焕春 《猪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40-41,共2页
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以肠炎和败血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预防控制能有效地降低该病造成的损失。本文主要就沙门氏菌的临诊诊断、病理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以及预防控制做简要介绍。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诊断 预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沙门氏菌病与猪肉食品安全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弟诗 郭万柱 +1 位作者 陈杨 李雯 《猪业科学》 2010年第2期78-81,共4页
沙门氏菌能引起猪的相关沙门氏菌病,是猪肉产品的严重感染源,人类食源性中毒的主要因素,因而猪的沙门氏菌备受关注。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对猪沙门氏菌进行综述。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肉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沙门氏菌病与易混淆疾病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海涛 周栋 +2 位作者 陈甜甜 刘永夏 周川 《北方牧业》 2010年第22期14-14,共1页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其临床主要表现以顽固性腹泻和回肠及大肠固膜性肠炎为特征,有时会出现干酪性及卡他性肺炎,且此类症状与仔猪黄白痢、梭菌性肠炎、猪痢疾、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病在临床上容易出现混淆。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鉴别诊断 传染性胃肠炎 梭菌性肠炎 疾病 流行性腹泻 副伤寒 顽固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被引量:3
15
作者 奚照寿 唐晨晨 郝福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第8期107-108,共2页
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多种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又名猪副伤寒。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例猪沙门氏菌病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药敏实验、临床指导用药和追踪调查分析等,为今后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分离鉴定 药敏实验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国徽 田兵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1年第11期69-72,共4页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副伤寒,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该病在各地猪场均有发生,呈地方流行性,且各地的菌种对药物的耐药性又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菌最常侵害幼、青年动物,使之发生败血症...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副伤寒,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该病在各地猪场均有发生,呈地方流行性,且各地的菌种对药物的耐药性又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菌最常侵害幼、青年动物,使之发生败血症、胃肠炎及其他组织局部炎症。对成年动物则往往引起散发性或局限性沙门氏菌病,发生败血症的怀孕母畜可表现流产,在一定条件下亦偶尔引起急性流行性暴发。本病在世界各地发病十分严重,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冬气候寒冷多变时发生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地方流行性 防治 诊断 伤寒沙门氏菌 传染病 临床治疗 怀孕母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沙门氏菌病 被引量:2
17
作者 邢兰君 《中兽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40-40,共1页
猪沙门氏菌病通常称为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2-4月龄断奶仔猪最易感,无季节性,气候骤变,温度变化较大,猪舍拥挤,潮湿,空气... 猪沙门氏菌病通常称为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2-4月龄断奶仔猪最易感,无季节性,气候骤变,温度变化较大,猪舍拥挤,潮湿,空气不流通,卫生条件不良,饲养管理不当,长途运输,容易引发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中西医结合治疗 致病性沙门氏菌 断奶仔 副伤寒 温度变化 卫生条件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与防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培生 《中国猪业》 2009年第12期36-37,共2页
猪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又称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的一群病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表现为大肠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及肺炎。本病多发生于1~4月龄的小猪,成年猪较少发病,故许多学者乐于将其称为"仔猪... 猪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又称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的一群病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表现为大肠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及肺炎。本病多发生于1~4月龄的小猪,成年猪较少发病,故许多学者乐于将其称为"仔猪副伤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副伤寒 防制 沙门氏菌 纤维素性 传染病 败血症 急性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沙门氏菌病效果好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邢兰君 《河北农业》 2009年第11期30-31,共2页
猪沙门氏菌病通常称为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2—4月龄断奶仔猪最易感,无季节性,气候骤变,温度变化较大,猪舍拥挤,潮湿,空气... 猪沙门氏菌病通常称为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2—4月龄断奶仔猪最易感,无季节性,气候骤变,温度变化较大,猪舍拥挤,潮湿,空气不流通,卫生条件不良,饲养管理不当,长途运输,容易引发本病。发生本病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中西医结合治疗 致病性沙门氏菌 断奶仔 副伤寒 温度变化 卫生条件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20
作者 陶得和 王权 +1 位作者 张啸 漆晶晶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6期60-60,共1页
2012年8月15日至26日,武威市高坝镇毓新野猪场饲养的育肥杂交野小猪在10d的时间内先后发病,陆续出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黄色水样粪便,寒颤,打堆,尾部、腹部及肢端发紫等病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和实... 2012年8月15日至26日,武威市高坝镇毓新野猪场饲养的育肥杂交野小猪在10d的时间内先后发病,陆续出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黄色水样粪便,寒颤,打堆,尾部、腹部及肢端发紫等病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野猪沙门氏茵病。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沙门氏菌 治疗 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查 综合性防治 食欲下降 水样粪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