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状态-空间-时间的水产品即时配送调度方法研究
1
作者 陈一泓 周松 +3 位作者 薛冬娟 安相华 禹国旭 谢韶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8-317,共10页
为提升客户满意度,控制水产品企业的配送成本,根据常温、冷冻及冰鲜三类状态下水产品的特点,以客户满意度问题为核心,构建了基于状态-空间-时间多维度的水产品即时配送调度模型。通过引入前景理论构建6个配送时间区间的客户满意度函数,... 为提升客户满意度,控制水产品企业的配送成本,根据常温、冷冻及冰鲜三类状态下水产品的特点,以客户满意度问题为核心,构建了基于状态-空间-时间多维度的水产品即时配送调度模型。通过引入前景理论构建6个配送时间区间的客户满意度函数,并根据帕累托二八定律分别赋予4类客户不同权重,以加入权重后的最大平均客户满意度作为配送目标,在进行路径规划过程中,通过“先下先卸”原则,调用模拟退火算法寻求不同状态水产品货箱的最优三维装箱方案。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冰鲜水产品的两条配送路径总路径相比企业原始配送方案缩短15.56%,平均客户满意度相比企业原始配送方案提高5.88%。该水产品多维配送方法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客户满意度,提升配送企业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户满意度 前景理论 状态-空间-时间多维度 三维装箱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效率提升的状态空间-节点混合暂态仿真研究
2
作者 吴小珊 苏寅生 +3 位作者 周保荣 赵利刚 马骞 姚海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
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效率和求解精度的双重压力,本文研究了基于状态空间-节点混合框架的效率提升算法。首先,在EMTP程序中,基于状态空间节点(state-space nodal,SSN)法设计含开关时变网络的混合仿真算法,通过数值方法的转换... 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效率和求解精度的双重压力,本文研究了基于状态空间-节点混合框架的效率提升算法。首先,在EMTP程序中,基于状态空间节点(state-space nodal,SSN)法设计含开关时变网络的混合仿真算法,通过数值方法的转换阻尼数值振荡,实现EMTP程序的功能扩展。然后,提出基于多区戴维南等值法的混合框架接口仿真算法,各子系统依电路特性自由选择框架并以对等形式联合计算。最后,通过性能测试验证了SSN法在含多开关复杂系统中效率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节点分析混合框架 电磁暂态仿真 多区戴维南等值法 状态空间节点法 仿真效率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间-空间可观性的配电网量测单元优化配置方案
3
作者 贾东梨 靳学斌 +1 位作者 王瑶 刘文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556-4566,I0002,共12页
配电网的量测单元在布点时缺乏指导性原则,且对量测误差考虑不足,导致配置方案的可观性能欠佳。为此,提出一种计及不确定性的量测单元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引入区间数表征量测的不确定性,并构建时间-空间可观性指标用以评估配置方案;然后... 配电网的量测单元在布点时缺乏指导性原则,且对量测误差考虑不足,导致配置方案的可观性能欠佳。为此,提出一种计及不确定性的量测单元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引入区间数表征量测的不确定性,并构建时间-空间可观性指标用以评估配置方案;然后,建立两阶段线性优化的区间状态估计模型,得到状态变量的区间形式;最后,以配置成本为目标、以时间-空间可观性为约束,建立量测单元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引入莱维飞行因子的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通过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考虑时间-空间可观性的优化配置方案提升了状态估计准确性,实现了兼顾经济效益和可观性能的最小化精准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区间状态估计 时间-空间可观性 量测优化配置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PT状态方程在受限空间内CO_(2)-碳氢混合物的相平衡
4
作者 孟展 白恒 赵蕾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0,共8页
为了将状态方程准确应用于限域空间,通过扩展PT状态方程,系统地探讨了CO_(2)及其混合物在限域空间的热物理性质和相行为。通过引入分子与壁面间的相互作用和毛细管效应,对传统PT状态方程进行了修正。结合实验数据和分子模拟结果,开发了... 为了将状态方程准确应用于限域空间,通过扩展PT状态方程,系统地探讨了CO_(2)及其混合物在限域空间的热物理性质和相行为。通过引入分子与壁面间的相互作用和毛细管效应,对传统PT状态方程进行了修正。结合实验数据和分子模拟结果,开发了基于纳米孔径尺寸和分子尺寸的临界偏移模型,以描述临界特性的偏移现象。基于建立的状态方程模型结合临界偏移模型,研究了CO_(2)-nC_(10)和CO_(2)-CH_(4)二元混合体系中,界面张力随温度、压力和纳米通道尺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修正后的PT状态方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高度吻合。扩展后的状态方程在预测CO_(2)和碳氢化合物二元混合体系在纳米通道中的热物理性质和相行为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该新模型为理解纳米尺度下流体的相行为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理论工具,有助于更深入地掌握CO_(2)及其混合物在限域空间中的热物理性质和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空间 状态方程 界面张力 分子-壁面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星间姿态-光程耦合噪声迭代拟合与高精度抑制方法
5
作者 叶磊巧 杜明辉 +1 位作者 徐鹏 高瑞弘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3-595,共13页
太极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采用激光干涉方法测量由引力波引起的皮米尺度距离变化。卫星和可移动光学组件(MOSA)的姿态抖动引起的星间姿态-光程耦合噪声(TTL),将显著降低对引力波信号的灵敏度。为此,需要在数据处理阶段拟合和扣除TTL噪声... 太极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采用激光干涉方法测量由引力波引起的皮米尺度距离变化。卫星和可移动光学组件(MOSA)的姿态抖动引起的星间姿态-光程耦合噪声(TTL),将显著降低对引力波信号的灵敏度。为此,需要在数据处理阶段拟合和扣除TTL噪声。本文针对卫星和MOSA的姿态抖动,提出了一种星间TTL噪声抑制算法。首先,对TTL噪声进行一阶线性近似建模,并引入时间延迟干涉(TDI)组合中,得到它在TDI输出中的表现形式;接着,通过比较TDI数据与TDI组合后的TTL噪声模型,建立似然函数;然后,通过极大似然法初步估计TTL耦合系数,从TDI数据中扣除初步拟合的TTL噪声,可估计出残余底噪的统计性质并重新代入似然函数,再次执行TTL耦合系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将上述步骤迭代10次,可获得精确的底噪模型;最后,通过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得到TTL系数的后验分布,完成TTL噪声的精确拟合,从而实现噪声的有效抑制。结果表明,80%以上的系数估计值都在3个标准差内,80%以上的系数估计与真值相差小于0.1 mm/rad。对于不同水平的TTL系数,抑制后的残余TTL噪声都比次级噪声低一个量级,具有一定鲁棒性,尤其适用于底噪模型未知的实际探测场景,满足空间引力波探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姿态-光程耦合噪声 时间延迟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故障演化过程的内在因素-时间关系研究
6
作者 崔铁军 李莎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研究系统故障演化过程(system fault evolution process,SFEP)内在的因素与时间关系,基于量子力学提出了研究方法。首先论述了SFEP的组成和特征;其次建立了因素-时间坐标空间;最后研究了SFEP的量子态和经典态中因素-时间关系。结果表... 为研究系统故障演化过程(system fault evolution process,SFEP)内在的因素与时间关系,基于量子力学提出了研究方法。首先论述了SFEP的组成和特征;其次建立了因素-时间坐标空间;最后研究了SFEP的量子态和经典态中因素-时间关系。结果表明:SFEP在组成结构和层次结构上适合表示为量子叠加态;因素-时间坐标空间是由时间和因素集合平面构成的;测量使SFEP由量子态转化为经典态,同时产生了时间属性,失去了因素属性。SFEP从因素投影到时间时,具有连续的因果关系,投影为对应测量时刻的系统故障概率分布,为时间的函数;SFEP从时间投影到因素时,具有不连续的相关性,投影为所有时刻的系统功能状态的叠加态,为因素的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安全学 量子力学 系统故障演化过程 因素-时间坐标空间 因素-时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联合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状态下胎儿右心室功能 被引量:5
7
作者 杨丽玲 崔青梅 姜志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联合组织多普勒技术(TDI)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状态下胎儿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75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高血压组),根据高血压严重程度将其分为I亚组(40例)和Ⅱ亚...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联合组织多普勒技术(TDI)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状态下胎儿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75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高血压组),根据高血压严重程度将其分为I亚组(40例)和Ⅱ亚组(35例),另选同期接受常规胎儿产检正常的50名孕妇作为对照组。以STIC采集2组胎儿心动周期图像,获取右室舒张期末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期末容积(RVESV),计算右室每搏心输出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及右室心输出量(RVCO);采用TDI技术分别测量2组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Ea)、舒张晚期峰值(Aa)、收缩期峰值(Sa),并计算Ea/Aa值,比较2组的各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I亚组RVEDV、RVESV、RVSV、RVEF、RVCO及S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Ea、Aa、Ea/Aa值均减小(P均<0.05);高血压Ⅱ亚组较对照组RVEDV及RVESV增大,RVSV、RVEF、RVCO、Ea、Aa、Ea/Aa及Sa峰值均减小(P均<0.05)。结论STIC技术联合TDI可全面、客观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状态下胎儿右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胎儿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交-直流混合导纳建模及交直流耦合作用下的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张海涛 沙子豪 +4 位作者 吴为 韩吉治 张儒锡 王秀丽 王锡凡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05-3415,I0115,共12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大量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展迅速,但宽频振荡问题对系统产生了严重威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导纳模型是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聚焦于... 随着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大量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展迅速,但宽频振荡问题对系统产生了严重威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导纳模型是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聚焦于交直流系统耦合作用下MMC并网系统的宽频振荡问题,该文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直流端口导纳建模为突破口,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提出并建立了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实现对交、直流端口自导纳特性与交直流端口间耦合特性的精准刻画;其次,结合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与矩阵舒尔变换,提出了适用于MMC并网系统的宽频振荡评估与分析方法,显式表征了交流系统侧、直流系统侧以及交直流系统间耦合作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实现了对导致系统失稳不同原因的有效辨识,揭示了一种新型的交直流系统间耦合作用引发的并网系统宽频带振荡的机理。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的准确性、其用于稳定性分析的优越性及所提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直流混合导纳模型 舒尔变换 谐波状态空间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淮河地区降水空间聚类分析
9
作者 周玉良 周磊 +3 位作者 周平 张宇亮 崔毅 金菊良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0-1109,共10页
秦岭-淮河地区受复杂地形与多变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在年际和年内波动较大,空间分布呈明显区域性。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尺度降水量,年降水量丰平枯状态和相邻年份年降水量变化的增平减趋势,对秦岭-淮河地区进行降水空间聚类。结果表明:根据... 秦岭-淮河地区受复杂地形与多变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在年际和年内波动较大,空间分布呈明显区域性。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尺度降水量,年降水量丰平枯状态和相邻年份年降水量变化的增平减趋势,对秦岭-淮河地区进行降水空间聚类。结果表明:根据候降水量指标可将秦岭-淮河地区分为江淮、黄淮、秦岭以南、秦岭以北4个区,据年降水量丰平枯状态联系数指标可将该地区分为江淮、黄淮、秦岭-淮河交界附近、秦岭以北高原和秦岭以南西段4个区,据相邻年份年降水量变化增平减趋势联系数指标可将该地区分为江淮、黄淮、秦岭3个区;融合3个降水指标的区域划分结果,可将秦岭-淮河地区划分为6个区:江淮、黄淮、秦岭以南、秦岭以北西段和高原区、关中区、秦岭-淮河交界过渡区。基于线性矩法的分区一致性检验表明分区内无奇异站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空间聚类 候降水量 年降水量丰平枯状态 相邻年份年降水量变化 集对分析 秦岭-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联合组织多普勒超声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37
10
作者 王媛 赵旭 +2 位作者 杨娅 张翠翠 邱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3-577,共5页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联合组织多普勒(TDI)超声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0例GDM孕妇(胰岛素治疗组40例,饮食控制组62例,血糖控制不良组38例)和211名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应用STI...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联合组织多普勒(TDI)超声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0例GDM孕妇(胰岛素治疗组40例,饮食控制组62例,血糖控制不良组38例)和211名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应用STIC后处理获得M型图像(STIC-M型),测量胎儿左、右心室壁和室间隔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厚度,以TDI测量胎儿心脏房室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收缩期运动速度(Sa),并计算Ea/Aa值,比较4组间参数的差异。结果 4组间胎儿左、右心室壁及室间隔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厚度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DM各组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GDM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间二尖瓣环Ea/Aa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GDM各组二尖瓣环Ea/Aa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GDM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间三尖瓣环Ea/Aa、二尖瓣环Sa、三尖瓣环Sa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DM孕妇胎儿心室壁及室间隔厚度增加,心脏舒张功能降低,血糖控制情况的差异对胎儿心肌厚度和心脏功能改变无显著影响。STIC-M型联合TDI超声技术对评估GDM孕妇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胎儿心脏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及三维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及心外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0
11
作者 王媛 赵旭 +3 位作者 杨娅 何宜静 焦春美 邱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6-350,共5页
背景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HD)的复杂程度及是否合并心外畸形对胎儿预后有重要影响,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对胎儿心脏检查有较好诊断准确性,但关于超声新技术辅助二维超声检查中胎儿预后的研究却鲜见报道。目的探... 背景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HD)的复杂程度及是否合并心外畸形对胎儿预后有重要影响,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对胎儿心脏检查有较好诊断准确性,但关于超声新技术辅助二维超声检查中胎儿预后的研究却鲜见报道。目的探讨超声STIC技术及三维超声在胎儿CHD及心外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11月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共有7707例孕妇行孕中晚期产前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共检出32例CHD胎儿,运用超声STIC及三维超声进行超声容积数据的采集及分析,并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或病理解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胎儿CHD及其合并的心外畸形类型与临床预后。结果 CHD胎儿的检出率为0.4%(32/7707);心脏有1处畸形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检出率为13.3%(2/15),与心脏有2处及以上畸形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检出率[35.3%(6/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32例CHD胎儿中存活14例,心脏有1处畸形胎儿的存活率为86.7%(13/15),高于心脏有2处及以上畸形胎儿的存活率[5.9%(1/17)](P<0.05)。CHD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存活率为12.5%(1/8),与CHD不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存活率[54.2%(13/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产前超声STIC及三维超声结果均与病理解剖结果一致。在1例胎儿心脏多发畸形的病例中,二维超声显示似有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STIC显示胎儿心脏存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结论发生2处及以上心脏畸形胎儿与仅发生1处心脏畸形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检出率间无明显差异,发生2处及以上心脏畸形的胎儿存活率更低。应用三维超声及超声STIC可更全面、立体显示胎儿CHD及其合并的心外畸形,结合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可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准确的超声检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评价正常胎儿心功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微 张颖 +2 位作者 蔡爱露 赵一理 王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203,共2页
时间-空间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是一种专用于胎儿心脏的实时三维成像技术[1]。本研究运用STIC技术测量孕中晚期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容积并计算射血分数,评价其与孕周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 时间-空间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是一种专用于胎儿心脏的实时三维成像技术[1]。本研究运用STIC技术测量孕中晚期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容积并计算射血分数,评价其与孕周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0年4月在我院正常产检的165名孕妇,年龄22~34岁,平均(28.2±3.8)岁,孕周20~32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 胎儿心脏 心脏功能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联合高分辨力血流显像显示胎儿肺静脉系统的可行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鲲 何怡华 +7 位作者 刘琳 王俊兰 谷孝艳 张烨 韩建成 王林林 孙琳 李治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91-1894,共4页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联合高分辨力血流显像(HDF)技术显示胎儿肺静脉系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TIC技术联合HDF技术对20胎正常胎儿的肺静脉主干及肺静脉属支进行显示,评价其显示效果。结果 20胎中,15胎(75.00%)同时显示4...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联合高分辨力血流显像(HDF)技术显示胎儿肺静脉系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TIC技术联合HDF技术对20胎正常胎儿的肺静脉主干及肺静脉属支进行显示,评价其显示效果。结果 20胎中,15胎(75.00%)同时显示4条肺静脉主干。对单支肺静脉的叶静脉、段静脉、亚段静脉以及亚段下静脉显示率分别为100%(20/20)、90.00%(18/20)、75.00%(14/20)及25.00%(5/20)。根据肺静脉与主动脉、房间隔及左心耳的位置关系,对每条肺静脉均定位准确。结论 STIC联合HDF可显示肺静脉的数量、属支的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对肺静脉进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胎儿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高分辨率血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联合高分辨力血流显像对胎儿动静脉循环整体显示的可行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何怡华 刘鲲 +7 位作者 刘琳 王俊兰 谷孝艳 张烨 韩建成 王林林 孙琳 李治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87-1890,共4页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显像(HDF)技术整体显示胎儿动静脉循环的可行性。方法联合应用STIC及HDF对20胎正常胎儿的动静脉循环系统进行扫查,并行任意角度旋转。结果在18胎得到满意结果,2胎因为孕妇及胎儿原...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显像(HDF)技术整体显示胎儿动静脉循环的可行性。方法联合应用STIC及HDF对20胎正常胎儿的动静脉循环系统进行扫查,并行任意角度旋转。结果在18胎得到满意结果,2胎因为孕妇及胎儿原因获取图像失败。对胎儿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脐静脉的显示率均为90.00%(18/20),髂动脉和脐动脉显示率为80.00%(16/20),静脉导管显示率为75.00%(15/20),下腔静脉显示率为50.00%(10/20)。2名医师的图像采集时间及后处理时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STIC联合HDF技术能够整体显示胎儿心脏及大血管的血流形态及各血管空间位置关系,对观察及理解正常胎儿血液循环有较大帮助,对今后进一步研究胎儿大血管先天变异、畸形等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和静脉系统 胎儿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高分辨率血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声波方程数值模拟的时间-空间域隐式有限差分算子优化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东 梁文全 +1 位作者 辛维 杨长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91-1497,共7页
声波方程数值模拟已广泛应用于理论地震计算,同时构成了地震逆时偏移成像技术的基础.对于有限差分法而言,在满足一定的稳定性条件时,普遍存在着因网格化而形成的数值频散效应.如何有效地缓解或压制数值频散是有限差分方法研究的关键所在... 声波方程数值模拟已广泛应用于理论地震计算,同时构成了地震逆时偏移成像技术的基础.对于有限差分法而言,在满足一定的稳定性条件时,普遍存在着因网格化而形成的数值频散效应.如何有效地缓解或压制数值频散是有限差分方法研究的关键所在.有限差分格式分为显式有限差分和隐式有限差分.隐式有限差分能够进一步压制数值频散效应.因此本文提出了给定频率范围满足时间-空间域隐式有限差分频散关系的方法,并根据震源频率、波速和网格间距确定波数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方程确定了相应的隐式有限差分系数,使得差分系数能在更大频率范围符合波场传播规律.通过频散分析和正演模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正演 时间-空间 隐格式有限差分 频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low联合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红梅 蔡爱露 +2 位作者 张颖 孙微 孙佳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评价四维B-flow联合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血管系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6胎孕20~39周正常胎儿,先在二维超声下进行常规扫查,然后进行B-flow显像及STIC数据采集。结果在306胎中,289胎在B-flow显像方式... 目的评价四维B-flow联合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血管系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6胎孕20~39周正常胎儿,先在二维超声下进行常规扫查,然后进行B-flow显像及STIC数据采集。结果在306胎中,289胎在B-flow显像方式下STIC数据采集成功,采集成功率为94.44%(289/306);所采集的容积数据通过重建可获得下列心外血管: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降主动脉、下腔静脉、静脉导管、肝静脉及肺静脉。B-flow联合STIC技术对≥1条、≥2条、≥3条和4条肺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100%(289/289)、97.23%(281/289)、81.31%(235/289)、46.37%(134/289),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显示率分别为100%(289/289)、94.46%(273/289)、44.64%(129/289)、17.65%(51/289),二维灰阶超声显示率分别为100%(289/289)、93.08%(269/289)、40.83%(118/289)、15.92%(46/289)。采用B-flow联合STIC技术对于3条及以上肺静脉和4条肺静脉的显示率明显高于二维灰阶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P均〈0.05)。结论 B-flow联合STIC技术能较好地显示血流速度较低的细小血管,如肺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心脏 B-flow显像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抢修人员调度的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恢复策略
17
作者 张昊辰 陈晨 +3 位作者 钟剑 孙思源 李更丰 别朝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68,共10页
自然灾害发生后,配电网往往面临着馈线自动化设备通信故障影响其有效恢复的挑战,导致负荷恢复过程延长。为此,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抢修人员调度的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恢复策略,相比于传统恢复方法,可以更加快速地生成抢修方案,并通过合理... 自然灾害发生后,配电网往往面临着馈线自动化设备通信故障影响其有效恢复的挑战,导致负荷恢复过程延长。为此,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抢修人员调度的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恢复策略,相比于传统恢复方法,可以更加快速地生成抢修方案,并通过合理调度抢修人员,协同抢修配电网的电力线路和通信链路,实现负荷的快速恢复。首先,介绍了配电网信息-物理耦合结构,并提出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抢修框架。其次,构建基于简化时间-空间网络的交通网络模型,并引入一种基于Floyd算法的交通网络简化方法,以降低交通网络复杂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计及抢修人员调度的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恢复模型,并采用一种新的辐射状拓扑约束提高模型求解效率。最后,在IEEE 33节点配电网测试算例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负荷恢复 信息-物理耦合 交通网络 辐射状约束 时间-空间网络 抢修人员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灰阶二维血流显像联合空间-时间相关成像技术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红梅 蔡爱露 +3 位作者 张颖 孙微 王冰 李婧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6期540-543,共4页
四维超声扩大了胎儿心脏扫描成像技术的能力,不再局限于二维超声成像,为深入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提供了广阔的可能。实时灰阶二维血流显像(B-flow)联合空间-时间相关成像技术(BF-STIC)是近年发展的四维新技术,本文就其在胎儿心血管系统中... 四维超声扩大了胎儿心脏扫描成像技术的能力,不再局限于二维超声成像,为深入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提供了广阔的可能。实时灰阶二维血流显像(B-flow)联合空间-时间相关成像技术(BF-STIC)是近年发展的四维新技术,本文就其在胎儿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脏 空间-时间相关成像 B-flow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评估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心功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应倩 武育蓉 +1 位作者 陈笋 孙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84-1288,共5页
目的应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评价圆锥动脉干畸形(CTD)胎儿心功能。方法选取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39胎CTD胎儿(CTD组)和39胎正常胎儿(对照组)。采用STIC技术评估2组胎儿的心功能,包括肺动脉(PA)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目的应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评价圆锥动脉干畸形(CTD)胎儿心功能。方法选取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39胎CTD胎儿(CTD组)和39胎正常胎儿(对照组)。采用STIC技术评估2组胎儿的心功能,包括肺动脉(PA)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右心室收缩末期内径(RVDS)、缩短分数(F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等指标,并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TD组胎儿PA内径及PA/AO均减小(P均<0.001),LVDD、LVDS、RVDD、RVDS、LVEDV、LVESV、RVEDV及RVE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右心室FS、EF及SV均降低(P均<0.05),LVDD/RVDD明显升高(P均<0.01)。CTD组中,RVEDV高于LVEDV(P<0.05),左心室SV及EF均低于右心室(P均<0.05)。结论CTD在产前即可对胎儿心功能造成影响,右心室功能有代偿性增强表现,而右心扩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 圆锥动脉干畸形 胎儿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空间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模型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果 许黎 +1 位作者 陈庆利 蒲亦非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41-1752,共12页
为了在去噪的同时更多地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和梯度下降流有效结合,提出了分数阶梯度下降流的概念,并证明了能量泛函的分数阶梯度下降流在一定微分阶次范围内是收敛的。在此基础上,将时间因素引入到改进的基于空间分... 为了在去噪的同时更多地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和梯度下降流有效结合,提出了分数阶梯度下降流的概念,并证明了能量泛函的分数阶梯度下降流在一定微分阶次范围内是收敛的。在此基础上,将时间因素引入到改进的基于空间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去噪模型中,从而构建了基于时间-空间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去噪模型,该模型实现了在时间方向上和空间平面内的同时去噪。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时间-空间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模型较基于空间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模型不仅可以提高信噪比,而且可以大幅减少图像获得最大信噪比所需要的迭代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微积分 时间-空间分数阶偏微分方程 分数阶梯度 变分法 泛函极值 图像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