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犯罪与被害互动关系中被害人过错法定化研究 |
刘丽萍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2
|
无被害人犯罪非犯罪化研究 |
黄京平
陈鹏展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9
|
|
3
|
美国《犯罪被害人权利法》扩张适用及其启示 |
吴大华
邓琳君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4
|
论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人权保障的平衡 |
孙长永
兰跃军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5
|
集资犯罪刑民并行处理模式之提倡——以被害人认定、救济为视角 |
时方
喻玫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6
|
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理由 |
黄华生
闫雨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7
|
暴力犯罪被害人问题的实证研究 |
王志强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8
|
领悟社会支持对犯罪被害人攻击行为的影响 |
张华威
刘洪广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9
|
犯罪被害人地位的变迁及我国刑事立法的完善 |
刘东根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22
|
|
10
|
论性犯罪被害人的被害性 |
骆群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11
|
农民工犯罪被害人的特征倾向分析——以天津市为背景的研究 |
张宝义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2
|
建构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设想 |
孙彩虹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13
|
无被害人犯罪研究 |
张洪成
黄瑛琦
|
《政法论丛》
|
2006 |
4
|
|
14
|
论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及其保护 |
赵国玲
宾亭
|
《政法论丛》
|
2001 |
2
|
|
15
|
论我国足球贿赂犯罪被害人特征 |
康均心
刘莉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6
|
抚慰的正义:犯罪被害人导向刑事政策论 |
宣刚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7
|
刑事政策视野中“无被害人犯罪”的概念界说 |
肖怡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8
|
无被害人犯罪视域下的青年犯处罚依据分析 |
郭研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9
|
无被害人犯罪探讨 |
张爱艳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20
|
论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 |
周建华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
2004 |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