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犯罪与被害互动关系中被害人过错法定化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丽萍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77-81,共5页
犯罪与被害关系中,素来存在着犯罪中心主义倾向。但被害人学、被害人过错研究的兴起以及起因于被害人过错的犯罪现象的大量存在,引发了从犯罪与被害互动角度重新审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被害人过错传统意义上属于酌定量刑情节,本文... 犯罪与被害关系中,素来存在着犯罪中心主义倾向。但被害人学、被害人过错研究的兴起以及起因于被害人过错的犯罪现象的大量存在,引发了从犯罪与被害互动角度重新审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被害人过错传统意义上属于酌定量刑情节,本文采用刑法学意义上的被害人过错的含义,并且所关注的是被害人过错在量刑上的影响。基于互动关系,通过论述被害人过错刑法意义与国外(地区)立法现状,对我国被害人过错法定化现状以及问题作思考,并提出被害人过错法定化的可行之路:总则宏观规定与分则具体罪名规定相结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关系 被害人过错 法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被害人犯罪非犯罪化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黄京平 陈鹏展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3-139,共7页
从刑事政策的角度,将无被害人犯罪犯罪化与自由主义冲突,不利于合理划分刑法与道德的界线,违背刑法的谦抑性、法益保护等原则,所以应当将无被害人犯罪以非犯罪化。我国刑法虽然对无被害人犯罪一直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但是现行刑法中聚众... 从刑事政策的角度,将无被害人犯罪犯罪化与自由主义冲突,不利于合理划分刑法与道德的界线,违背刑法的谦抑性、法益保护等原则,所以应当将无被害人犯罪以非犯罪化。我国刑法虽然对无被害人犯罪一直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但是现行刑法中聚众淫乱罪和赌博罪等确有修订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犯罪 犯罪 聚众淫乱罪 赌博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犯罪被害人权利法》扩张适用及其启示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大华 邓琳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169,共8页
《犯罪被害人权利法》标志着美国犯罪被害人保护立法达到了顶峰,但是环境犯罪被害人的出现使该法的适用引起了争议。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基于审判程序的复杂性、被害人的难以确定性和媒体报道所导致的不公正性,然而,支持者认为适用该法... 《犯罪被害人权利法》标志着美国犯罪被害人保护立法达到了顶峰,但是环境犯罪被害人的出现使该法的适用引起了争议。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基于审判程序的复杂性、被害人的难以确定性和媒体报道所导致的不公正性,然而,支持者认为适用该法不仅不会导致审判程序复杂化,而且能够合理地保护环境犯罪被害人的权利并保证审判的公正性。引起争论的深层原因在于环境犯罪被害人的特殊性。美国《犯罪被害人权利法》的扩张适用对我国环境犯罪被害人的保护具有启发意义。首先是扩展传统犯罪被害人的定义;其次是保障环境犯罪被害人的刑事诉权;最后是完善环境犯罪被害人的救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犯罪 被害人权利 保护 犯罪被害人权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人权保障的平衡 被引量:6
4
作者 孙长永 兰跃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37,共9页
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人权保障平衡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我国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与被害人人权保障之间存在失衡的状态,如何在侦查需要与人权保障之间实现动态平衡的大前提下,努力实现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与被害人人权... 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人权保障平衡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我国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与被害人人权保障之间存在失衡的状态,如何在侦查需要与人权保障之间实现动态平衡的大前提下,努力实现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与被害人人权保障之间的动态平衡,仍是一个需要认真加以探讨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程序 犯罪嫌疑人 被害人 人权保障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资犯罪刑民并行处理模式之提倡——以被害人认定、救济为视角 被引量:4
5
作者 时方 喻玫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114,共7页
司法实务在处理非法集资类犯罪过程中往往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刑民交叉问题,不同裁判模式的选择对于被害人救济以及司法公正的实现将产生巨大影响。但是目前各地法院在审理非法集资案件时裁判标准极不统一,既不利于维护司法权威,也难以有... 司法实务在处理非法集资类犯罪过程中往往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刑民交叉问题,不同裁判模式的选择对于被害人救济以及司法公正的实现将产生巨大影响。但是目前各地法院在审理非法集资案件时裁判标准极不统一,既不利于维护司法权威,也难以有效地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法律规定混乱是造成该类犯罪处理乱象的客观原因,非法集资过程中形成的民事合同效力具有独立性,应直接适用相关民事法律,无需依赖于刑事案件的审理,从被害人权利救济角度考察,刑民并行的裁判模式效果优于传统实践过程中刑事优先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资犯罪 刑民交叉 被害人 救济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理由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华生 闫雨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在当今刑事司法领域强化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人权保障的同时,很多犯罪被害人却沦为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20世纪60年代以来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一些国家兴起,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在注重犯罪嫌疑人... 在当今刑事司法领域强化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人权保障的同时,很多犯罪被害人却沦为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20世纪60年代以来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一些国家兴起,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在注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同时,也理应关注犯罪被害人的权益保护。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缺位已经成为我国犯罪被害人权益保护制度乃至整个刑事司法制度的一块短板。我国建立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也具备了立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被害人 国家补偿 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犯罪被害人问题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志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暴力犯罪是以人身加害或心理强制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犯罪。在暴力犯罪中,加害人对被害人的选择既受其加害目的的支配,也为被害人的自身状况和特有的被害情境所影响。从暴力犯罪加害人的加害目的以及被害人自身状况角度分析,加害人对被害... 暴力犯罪是以人身加害或心理强制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犯罪。在暴力犯罪中,加害人对被害人的选择既受其加害目的的支配,也为被害人的自身状况和特有的被害情境所影响。从暴力犯罪加害人的加害目的以及被害人自身状况角度分析,加害人对被害对象的选择与被害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社会角色与社会活动特征、被害人的过错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至于被害情境的出现,更多的则与加害人能否获得犯罪收益和能否逃避惩罚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从这个角度讲,被害人所处的客观情境对加害人具有诱导作用。所以,从被害人方面预防暴力犯罪,必须要树立加害人与被害人一体化的观点,着眼于在加害人与被害人的互动中降低易被害因素在行为人中出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犯罪 犯罪被害人 被害规律 预防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悟社会支持对犯罪被害人攻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华威 刘洪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20,共9页
当前,犯罪被害人恶逆变现象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被害人倾向于采用攻击行为甚至犯罪行为来应对其被害经历。以犯罪被害人的攻击行为为切入点,针对328名犯罪被害人的调查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对犯罪被害人的攻击行为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当前,犯罪被害人恶逆变现象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被害人倾向于采用攻击行为甚至犯罪行为来应对其被害经历。以犯罪被害人的攻击行为为切入点,针对328名犯罪被害人的调查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对犯罪被害人的攻击行为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核心自我评价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犯罪被害人的攻击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对犯罪被害人攻击行为的中介效应受到自我控制的调节。相对于自我控制水平较低的犯罪被害人,自我控制水平较高的犯罪被害人领悟社会支持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对攻击行为产生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应当重视犯罪被害人的心理关怀,强化被害人社会支持系统,关注被害人的核心自我评价,从而减少犯罪被害人攻击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被害人 领悟社会支持 核心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攻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被害人地位的变迁及我国刑事立法的完善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东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8,共9页
犯罪被害人曾是惩罚的执行者,但后被逐渐遗忘。随着刑事司法政策的新变化,被害人的权利又重新受到重视。被害人虽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之一,但在其权利实现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被害人的赔偿权、补偿权和执行参与权更需要制度... 犯罪被害人曾是惩罚的执行者,但后被逐渐遗忘。随着刑事司法政策的新变化,被害人的权利又重新受到重视。被害人虽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之一,但在其权利实现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被害人的赔偿权、补偿权和执行参与权更需要制度方面的完善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被害人 地位变迁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性犯罪被害人的被害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骆群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4-89,共6页
性犯罪被害人的被害性就是性犯罪被害人自身存在的诱使、刺激、强化犯罪行为发生或者易于被犯罪人利用的与人的意识相关的有过错的主客观因素以及与人的意识不相关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概称。其构成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性别、年龄、残疾)... 性犯罪被害人的被害性就是性犯罪被害人自身存在的诱使、刺激、强化犯罪行为发生或者易于被犯罪人利用的与人的意识相关的有过错的主客观因素以及与人的意识不相关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概称。其构成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性别、年龄、残疾)、心理因素(性格弱点、不良心理、侥幸心理、智力缺陷)、行为因素(言行轻佻、行为越轨、犯罪行为)、社会因素(女性身份、社会阶层)。认识性犯罪被害人的被害性的意义主要体现为有利于认识被害人在性犯罪中的作用和有利于性犯罪的被害预防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被害人 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犯罪被害人的特征倾向分析——以天津市为背景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宝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4,共4页
农民工犯罪被害人有较为明显的特征,被害人以男性为主,以青年为多。农民工犯罪由于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针对陌生人的犯罪侵害比例较高。在熟人之间的犯罪中,农民工侵害“同乡”的比例居于首位。面对被害人的过错行为,农民工犯罪人多... 农民工犯罪被害人有较为明显的特征,被害人以男性为主,以青年为多。农民工犯罪由于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针对陌生人的犯罪侵害比例较高。在熟人之间的犯罪中,农民工侵害“同乡”的比例居于首位。面对被害人的过错行为,农民工犯罪人多有“忍气吞声”之嫌,但如果被害人的行为过错危及农民工自身财产,犯罪行为很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犯罪 被害人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设想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彩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2-103,共2页
被害人问题是伴随着犯罪问题而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但长期以来社会对犯罪被害人权利问题一直未引起高度关注,致使被害人成了一个被忽视的群体。随着被害人权利的逐渐受到重视,建构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就成为我国刑事政策... 被害人问题是伴随着犯罪问题而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但长期以来社会对犯罪被害人权利问题一直未引起高度关注,致使被害人成了一个被忽视的群体。随着被害人权利的逐渐受到重视,建构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就成为我国刑事政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被害人 犯罪赔偿 国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被害人犯罪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洪成 黄瑛琦 《政法论丛》 2006年第4期61-65,共5页
无被害人犯罪古已有之,但是作为一个专门的法律术语而纳入犯罪学研究领域却是晚近的事情。无被害人犯罪与伦理道德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是法的泛道德主义的产物。但伴随着现代社会法治文明的不断发展,刑法已经与道... 无被害人犯罪古已有之,但是作为一个专门的法律术语而纳入犯罪学研究领域却是晚近的事情。无被害人犯罪与伦理道德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是法的泛道德主义的产物。但伴随着现代社会法治文明的不断发展,刑法已经与道德严格区分开来,而且当今社会相对宽缓的刑事政策,也使得对无被害人犯罪进行除罪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犯罪 泛道德主义 刑事政策 除罪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及其保护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国玲 宾亭 《政法论丛》 2001年第4期3-7,共5页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应当使我们对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的保护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在对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的特征、被害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保护的措施 ,以期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关键词 知识产权犯罪 被害人 中国 法律保护 司法救济 犯罪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足球贿赂犯罪被害人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均心 刘莉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7-113,共7页
足球贿赂犯罪被害人主要是法人和国家,具有团体性、主动性和被动性特征。被害性也是该类犯罪被害人本身的一种特性,包括易感性、诱惑性和受容性。此外还有犯罪人与被害人的互动性和被害人自身的可责性特征。研究足球贿赂犯罪被害人特征... 足球贿赂犯罪被害人主要是法人和国家,具有团体性、主动性和被动性特征。被害性也是该类犯罪被害人本身的一种特性,包括易感性、诱惑性和受容性。此外还有犯罪人与被害人的互动性和被害人自身的可责性特征。研究足球贿赂犯罪被害人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这类犯罪,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足球贿赂犯罪这一社会现象,从被害人角度寻找到能够有效预防足球贿赂犯罪被害的方法以至于最终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贿赂犯罪 被害人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慰的正义:犯罪被害人导向刑事政策论 被引量:3
16
作者 宣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6-79,共4页
刑事政策具有动态性,犯罪被害人值得刑事政策关注。犯罪被害人导向刑事政策内涵是:哲学根基是被害人的主体性存在;主要内容是理性认识和处遇被害人;本质是一种政策衡平;价值意蕴是抚慰的正义观。犯罪被害人导向刑事政策是对传统刑事政... 刑事政策具有动态性,犯罪被害人值得刑事政策关注。犯罪被害人导向刑事政策内涵是:哲学根基是被害人的主体性存在;主要内容是理性认识和处遇被害人;本质是一种政策衡平;价值意蕴是抚慰的正义观。犯罪被害人导向刑事政策是对传统刑事政策的纠偏和修正,关注被害人并不必然侵害犯罪人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政策 犯罪被害人 导向 抚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政策视野中“无被害人犯罪”的概念界说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怡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61,共6页
随着世界范围内非犯罪化运动的发展,"无被害人犯罪"的研究也相伴而生,而目前国内外刑法学界对无被害人犯罪的概念并没有统一且准确的界定。对"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界定的价值主要是从刑事立法政策层面谈及的。而在刑... 随着世界范围内非犯罪化运动的发展,"无被害人犯罪"的研究也相伴而生,而目前国内外刑法学界对无被害人犯罪的概念并没有统一且准确的界定。对"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界定的价值主要是从刑事立法政策层面谈及的。而在刑事立法政策视野中探讨"无被害人犯罪"概念,它一定是在犯罪学意义上而言的,而不是刑法规范中的"犯罪"概念。那么为什么冠以"无被害人"称谓呢?笔者认为,应结合"无被害人犯罪"概念首次出现的背景和特别指代的行为对象对"无被害人"作限制性的理解,而不能仅就"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的字面表述作绝对逻辑性的解释,事实上这里的"被害人"并没有深入到国家被害和社会被害的认识程度,仅仅是指没有直接的个人被害人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犯罪 刑事政策 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被害人犯罪视域下的青年犯处罚依据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研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103,共5页
在无被害人犯罪视域下,采用《团章》对于青年概念的界定,依据行为人年龄的不同,区分为青年犯与非青年犯。结合我国刑法总则有关犯罪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6-18周岁青年犯应当减轻处罚;18-28周岁青年犯可以减轻处罚;对于犯无被害人犯罪... 在无被害人犯罪视域下,采用《团章》对于青年概念的界定,依据行为人年龄的不同,区分为青年犯与非青年犯。结合我国刑法总则有关犯罪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6-18周岁青年犯应当减轻处罚;18-28周岁青年犯可以减轻处罚;对于犯无被害人犯罪的青年犯,可以按"轻其轻罪"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犯罪 犯罪 青年犯 轻其轻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被害人犯罪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爱艳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被害人犯罪 犯罪 美国学者 自由意志 犯罪概念 司法委员会 社会承认 西方国家 社会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23
20
作者 周建华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5期48-54,共7页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司法保护制度 ,它是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及其遗属给予经济补偿的制度。犯罪被害虽是由犯罪行为人直接造成的 ,但国家对公民的保护不力也是其中的原因。因此 ,国家也应对被害人承担起补偿责任...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司法保护制度 ,它是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及其遗属给予经济补偿的制度。犯罪被害虽是由犯罪行为人直接造成的 ,但国家对公民的保护不力也是其中的原因。因此 ,国家也应对被害人承担起补偿责任。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应当包括补偿的对象、申请补偿的条件、补偿的裁定机构、补偿金额和支付方式、补偿金的减少和不予给付、补偿金的来源与管理、补偿的程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司法保护制度 经济补偿 补偿金 补偿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