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LSTM-RNN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继电保护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学友 石永建 +2 位作者 李冀 郭振宇 戴剑丰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4,共8页
为解决传统特高压直流保护对高阻故障检测准确率不高、故障检测时间过长以及故障选极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故障检测... 为解决传统特高压直流保护对高阻故障检测准确率不高、故障检测时间过长以及故障选极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暂态故障特征,使用相模变换和小波变换提取出故障特征量作为输入数据。其次,将输入数据输入到LSTM-RNN中进行前向传播,对系统故障特征进行深度学习,同时使用反向传播方式更新网络参数,将深层的特征量输入到Softmax分类器中进行分类,把故障识别分成区外故障、母线故障和线路故障,故障分类为正极故障、负极故障和双极故障,并输出识别结果。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条件下,搭建特高压直流输电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故障检测、故障选极上具有更好的效果,相比于人工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故障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4.71%、6.57%、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RNN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继电保护 快速傅里叶变换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故障合闸角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控制策略
2
作者 成功 张峥 +2 位作者 王小波 卫泽 李平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52,共8页
【目的】换相失败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的特高压直流输电(LCC-UHVDC)系统中常见故障之一。为了减少直流输电发生换相失败的概率,不少学者已经在换相失败控制策略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换相失败预防控制(CFPREV)策略,研究... 【目的】换相失败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的特高压直流输电(LCC-UHVDC)系统中常见故障之一。为了减少直流输电发生换相失败的概率,不少学者已经在换相失败控制策略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换相失败预防控制(CFPREV)策略,研究发现,该控制策略容易受故障合闸角的影响,使得在某些故障情况下触发角不能及时被触发,进而引发换相失败。【方法】在CFPREV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及故障合闸角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皮尔逊(Pearson)系数实时反应故障前后耗散能量波形变化,可以提高CFPREV启动速度,一定程度上避免换相失败。【结果】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换相失败 故障合闸角 耗散能量 皮尔逊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重庆±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3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2025年6月10日,国网哈密—重庆±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巴里坤换流站,途经甘肃、陕西、四川,止于重庆渝北换流站,采用+800 kV额定电压、800万kW额定容量的“双八百”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仅7 ms便将电... 2025年6月10日,国网哈密—重庆±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巴里坤换流站,途经甘肃、陕西、四川,止于重庆渝北换流站,采用+800 kV额定电压、800万kW额定容量的“双八百”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仅7 ms便将电能从新疆送至2260 km外的重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重庆 哈密 800 k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4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特高压直流输电主要包括传统特高压直流(LCC-HVDC)和特高压柔性直流(VSC-HVDC)两种类型。LCC-HVDC采用晶闸管换流阀,工作电压等级达+800 kV及以上,适用于大容量、远距离电能传输。VSC-HVDC基于电压源换流器,因控制灵活、无换相失败、结... 特高压直流输电主要包括传统特高压直流(LCC-HVDC)和特高压柔性直流(VSC-HVDC)两种类型。LCC-HVDC采用晶闸管换流阀,工作电压等级达+800 kV及以上,适用于大容量、远距离电能传输。VSC-HVDC基于电压源换流器,因控制灵活、无换相失败、结构紧凑等特点,在大规模新能源送出、弱电网接入、系统稳定问题突出等场景应用具有独特优势。随着新能源集约化开发利用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需求,两种技术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相互补充、共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VSC-HVDC LCC-HV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址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低/过电压特性及抑制方法
5
作者 肖然 郭春义 赵东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516-5526,I0016,共12页
为抑制送端分址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换相失败及恢复过程中的暂态低/过电压,该文研究高低压阀组所连不同交流母线低/过电压不平衡的机理,探究不平衡特性对系统低/过电压的影响。然后,分析高低压阀组各电气量的不平衡特征,并提出一... 为抑制送端分址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换相失败及恢复过程中的暂态低/过电压,该文研究高低压阀组所连不同交流母线低/过电压不平衡的机理,探究不平衡特性对系统低/过电压的影响。然后,分析高低压阀组各电气量的不平衡特征,并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系统的暂态低/过电压抑制方法。该方法将直流电压不平衡量转化为直流电流补偿量,通过调控直流电流调节高低压阀组无功功率消耗,进而抑制高低压阀组所连交流母线的暂态低/过电压。基于PSCAD/EMTDC搭建分址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对高低压阀组不平衡特性及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验证所提控制策略抑制交流母线低/过电压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址建设 高压直流输电 高低压阀组 不平衡 低电压 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波模态分解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双端行波测距方法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洪彬 周念成 +4 位作者 王伟 王强钢 于大川 周丹莹 吕元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基于晶闸管换流器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based on 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UHVDC)的故障定位算法对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针对长距离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测距方法精准度低... 基于晶闸管换流器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based on 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UHVDC)的故障定位算法对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针对长距离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测距方法精准度低、快速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法(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Teager能量算子(Teager energy operator,TEO)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首先,研究了LCC-UHVDC线路故障电压行波的传播特性。利用零模电压随线路传播衰减明显的特征,通过VMD算法提取采样点处零模电压行波的时频特性。针对VMD参数选择不当导致的模态混叠问题,利用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对提取的模态指标进行优化。然后采用TEO对分解后信号进行瞬时能量谱提取,精确标定波头到达时间,最后采用双端迭代测距法迭代求解故障距离。在PSCAD/EMTDC搭建±800 kV LCC-UHVDC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故障位置、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变分模态分解 TEAGER能量算子 故障测距 电压行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地故障下特高压直流换流站过电压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宗扬 康超 +3 位作者 王致远 余芳 马子鑫 郭洁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51,共8页
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会在换流站内一些设备上引起过电压,由于运行方式与设备类型的不同,与交流系统内过电压有很大差异。文中基于上海庙—临沂±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研究了直流极线接地、直流母线接地与换流变阀侧接地故... 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会在换流站内一些设备上引起过电压,由于运行方式与设备类型的不同,与交流系统内过电压有很大差异。文中基于上海庙—临沂±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研究了直流极线接地、直流母线接地与换流变阀侧接地故障工况下换流站内不同位置的过电压特性,分析了平波电抗器、滤波电容器与接地极线参数对过电压特性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受端分层接入的直流系统换流站内过电压抑制和绝缘配合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接地故障 换流站 平波电抗器 滤波电容器 接地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牟大林 林圣 李小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70-2178,I0105-I0107,共12页
为探究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对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适应性,结合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3种特殊运行方式下直流系统不同位置故障的故障特性和保护适应性。理论分析发现纵联差动... 为探究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对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适应性,结合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3种特殊运行方式下直流系统不同位置故障的故障特性和保护适应性。理论分析发现纵联差动保护适应性较好。仿真分析发现直流线路分布电容和逆变侧模块化多电平型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converter,MMC)控制特性影响在直流线路故障时直流线路电流延时自减值长时间处于波动状态,导致纵联差动保护长时间处于闭锁状态,此时,系统长时间承受MMC超大故障电流冲击。直流线路区外故障时整流侧与逆变侧直流电流差值的绝对值数值较大且长时间处于波动变化状态,纵联差动保护存在误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纵联差动保护 适应性分析 运行方式 保护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及碳减排效应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马爱清 毕永翔 +1 位作者 陈鑫涛 谢伟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54,共8页
特高压(ultra high voltage,UHV)交流与直流线路同廊道运行时带电作业区域电压高、场强大,交直流混合电场比单一电场更为复杂。为确保作业人员安全,结合实际±1100 kV直流和1000 kV交流线路,建立了包含输电导线、杆塔及带电作业人... 特高压(ultra high voltage,UHV)交流与直流线路同廊道运行时带电作业区域电压高、场强大,交直流混合电场比单一电场更为复杂。为确保作业人员安全,结合实际±1100 kV直流和1000 kV交流线路,建立了包含输电导线、杆塔及带电作业人员的三维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开展带电作业时人员的体表混合场强、电位转移电流及暂态能量,对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作业人员不断接近直流线路,体表场强受交流线路影响越明显,最高可使作业人员体表场强增大约9%,达到1920 kV/m;交流线路的存在将导致电位转移电流增长约7%,但对暂态能量影响较小。通过对特高压线路不停电检修所减少的碳排放量进行进一步计算,验证了特高压带电作业对减少碳排放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直流同廊道 体表混合电场 电位转移电流 暂态能量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作环境中纯铜部件点蚀行为
10
作者 何学敏 王贵山 +1 位作者 李应宏 史美娟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超/特高压输电是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的核心技术。作为应用最广泛的输电系统导体材料,铜及铜合金的耐蚀性被重点关注。在超/特高压直流输电过程中,周围环境存在较大磁场,导致铜部件的服役环境与普通输电环境不同。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 超/特高压输电是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的核心技术。作为应用最广泛的输电系统导体材料,铜及铜合金的耐蚀性被重点关注。在超/特高压直流输电过程中,周围环境存在较大磁场,导致铜部件的服役环境与普通输电环境不同。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纯铜在超/特高压环境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超/特高压环境下,纯铜在3.5%NaCl溶液(质量分数)中的极限扩散电流高于无磁场条件下的极限扩散电流,并且无磁场条件下的反应电阻比施加了0.1 T磁场条件下的反应电阻明显提高。结合电化学阻抗谱、X射线衍射及元素分析可知,0.1 T磁场会使纯铜的耐蚀性降低,主要腐蚀产物为氧化亚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直流输电 磁场 纯铜 耐蚀性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定功率MMC交流故障穿越策略
11
作者 陆书豪 潘恒毅 +1 位作者 贾秀芳 许建中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0,I0004,I0005,共12页
送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受端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是直流输电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该系统中,各换流站每极均由高、低两个阀组直流侧串联而成。当其受端MMC发生网侧故障时,现有穿越策略或将... 送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受端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是直流输电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该系统中,各换流站每极均由高、低两个阀组直流侧串联而成。当其受端MMC发生网侧故障时,现有穿越策略或将引起定有功功率MMC阀间均压环节失效,从而导致子模块电容过压的问题。针对该现象,首先梳理了系统在故障工况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接着,重点针对阀间均压环节失效的内部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功率限幅值的站间协调穿越策略,此外,为使其能够较好地适用于不对称故障,采用了一种零序电压注入的方法,以平衡不对称故障下相单元间的桥臂电流直流分量;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了相关模型,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本文策略能够兼顾不同受端站的桥臂过流和子模块过压风险,实现交流故障的可靠穿越,并尽可能地提升了故障期间的功率传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稳态均压环节 交流故障协调穿越 零序电压注入 功率限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配置及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庆武 徐莹 +3 位作者 沈天骄 高子健 肖建民 唐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9-1807,I0104,共10页
该文针对金上直流工程主回路拓扑结构与运行方式的特点,设计了送端分址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配置方案;提出送端分站的高、低压换流器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案,根据送端两站间通信条件,切换采用附加电压平衡控制的触发角协调控制... 该文针对金上直流工程主回路拓扑结构与运行方式的特点,设计了送端分址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配置方案;提出送端分站的高、低压换流器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案,根据送端两站间通信条件,切换采用附加电压平衡控制的触发角协调控制和串联两换流器一个定电压、另一个定电流的控制策略;基于送端分站级联拓扑,研究了其直流保护功能配置方案,并提出针对送端站1内的极区/换流器区故障或者送端两站之间直流线路永久故障的快速清除方法。基于控制保护工程样机的RTDS闭环仿真结果表明,该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可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级联多端高压直流 送端级联直流 控制保护系统 功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电流瞬时微分的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系统非故障层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渝红 李元琦 +2 位作者 廖建权 陈立维 赏成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2,146,共8页
在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系统中,由于层间耦合作用,某一层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可能导致非故障层换流器发生换相失败。为此,考虑到故障过程直流电流的变化,提出一种基于直流电流瞬时微分的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故障后直流电流的变... 在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系统中,由于层间耦合作用,某一层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可能导致非故障层换流器发生换相失败。为此,考虑到故障过程直流电流的变化,提出一种基于直流电流瞬时微分的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故障后直流电流的变化特性,得到换相电流时间面积控制中触发角修正量,代替原有换相失败预防控制,提高非故障层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的启动精度;同时基于电流预测量和等效直流输入电阻动态调整低压限流控制器的指令值,提高其响应速度。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对不同工况下所提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可降低高低端换流器同时发生换相失败的风险,改善故障后系统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分层接入系统 换相失败 电流预测 换相电流时间面积 低压限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有限体积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稳态温度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哲任 徐政 +2 位作者 徐韬 周志超 沈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8-334,共7页
在接地极计算中,需要计算的不仅仅是接地极附近的电流场,由电流场引发的温度场也需要同时计算。为此,介绍了采用有限体积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稳态温度场计算方法。首先将场域在3维空间内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单元,每个单元用中... 在接地极计算中,需要计算的不仅仅是接地极附近的电流场,由电流场引发的温度场也需要同时计算。为此,介绍了采用有限体积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稳态温度场计算方法。首先将场域在3维空间内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单元,每个单元用中心点代替;然后根据热平衡方程,推导出描述温度场的离散方程组;最后求解方程,得到场域内所有节点的温度,从而获得稳态温度场中的最高温度。在对同1个模型的稳态温度场计算中,通过比较该算法以及MATLAB计算结果,验证了有限体积法的正确性。将该算法用于实际工程中接地极稳态温度场的计算,通过对比若干组计算结果,得到了土壤最高稳态温升与接地电阻的平方、入地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土壤热导率成反相关的结论。最后对于实际工程的应用中,提出通过减小接地极的接地电阻来减小土壤最高稳态温升的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uhvdc)输电 接地极 稳态温度场 有限体积法(FVM) 最高温升 接地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41
15
作者 黄道春 魏远航 +2 位作者 钟连宏 阮江军 皇甫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2,共7页
我国进行±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建设,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包括系统研究、测试、产品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和实施等问题。讨论了我国±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电磁环境、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直流偏磁、控制保护系统、特高... 我国进行±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建设,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包括系统研究、测试、产品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和实施等问题。讨论了我国±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电磁环境、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直流偏磁、控制保护系统、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的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建设、维护和运行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如深入开展高海拔下电磁环境参数的计算和测量及标准制定;高海拔、重污秽、重冰区等典型地理气候条件下绝缘配合和长空气间隙试验;直流偏磁抑制措施和接地极选址;控制保护策略和故障分析能力;特高压混合电网规划和广域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电磁环境 绝缘配合 控制保护 系统 直流偏磁 直流混合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标准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4
16
作者 范建斌 于永清 +4 位作者 刘泽洪 赵杰 宿志一 刘永东 王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6,共6页
论述了建立特高压直流输电标准体系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并据此提出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标准体系,按照通用技术、设计、设备订货技术条件、施工及验收、运行维护、设备试验方法、系统控制与保护等分类逐一介绍了所建立的特高压直流标准体系。
关键词 ±800 KV 高压 直流输电 标准体系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对系统安全稳定影响研究 被引量:137
17
作者 齐旭 曾德文 +4 位作者 史大军 方晓松 黎岚 苏宏田 邬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共6页
以金沙江一期、锦屏梯级水电基地外送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方案为依托,研究了2015年前后大容量直流馈入华东、华中、华北交流同步电网对处于交直流并列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影响。分析了特高压直流发生单一及严重故障时交流输电通道及受端... 以金沙江一期、锦屏梯级水电基地外送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方案为依托,研究了2015年前后大容量直流馈入华东、华中、华北交流同步电网对处于交直流并列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影响。分析了特高压直流发生单一及严重故障时交流输电通道及受端电网承受故障冲击的能力及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送、受端换流站近区交流系统发生单一或严重故障对直流系统的影响及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交流通道加装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系统负荷特性变化、增加直流功率调制功能情况下特高压直流双极闭锁时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并列运行系统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电力系统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家坝至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器的投退策略分析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李新年 李涛 +1 位作者 吕鹏飞 曾南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32-1238,共7页
向上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采用双换流器串联接线方式,为应用单换流器在线投/退这一项新技术,通过向上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调试,研究了特高压直流单换流器正常在线投入/退出及保护退出控制策略。联合控制模式下,控制系统会自动协调两站... 向上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采用双换流器串联接线方式,为应用单换流器在线投/退这一项新技术,通过向上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调试,研究了特高压直流单换流器正常在线投入/退出及保护退出控制策略。联合控制模式下,控制系统会自动协调两站换流器的投退过程;独立控制模式下,两站运行人员通过电话联系,投入换流器时先投入整流侧,再投入逆变侧,而退出换流器时则是先退出逆变侧再退出整流侧,但是保护退出则为例外。研究结果可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运行、维护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vdc 换流器投入 换流器退出 向家坝-上海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系统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差动保护改进方案 被引量:32
19
作者 夏经德 罗金玉 +3 位作者 高淑萍 焦作滨 邵文权 黄新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9-588,共10页
提出一种差动保护改进方案,利用特定电压、电流数据与线路电阻三者间可等效转换的特定电气三角平衡关系,辅以积分算法具有的低通滤波效果,将线路两端突变量差流作为动作量,将线路两端电压突变量差与线路电阻之比作为制动量,构造改进判据... 提出一种差动保护改进方案,利用特定电压、电流数据与线路电阻三者间可等效转换的特定电气三角平衡关系,辅以积分算法具有的低通滤波效果,将线路两端突变量差流作为动作量,将线路两端电压突变量差与线路电阻之比作为制动量,构造改进判据.理论分析表明,当线路发生区外故障时,动作量明显小于制动量;线路内部故障时,动作量大于制动量,判据设置清晰、明确.该方案对采样频率要求不高、整定简洁、结果清晰且不受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以我国±800 kV特高压工程为参照搭建仿真模型,设置3种典型故障对保护判据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荐方案具有可靠性高、判别灵敏的特点,能准确、快速地识别区内、区外故障,具有较好的工程运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uhvdc) 差动保护 突变量 积分滤波算法 电气三角平衡 电压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边界频率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陈仕龙 束洪春 +2 位作者 谢静 蔡子龙 张文英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4-139,153,共7页
根据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实际参数,建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以及由平波电抗器、直流滤波器和PLC滤波器所构成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边界的频域模型,分析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线路边界的频率特性。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及其边界对故障... 根据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实际参数,建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以及由平波电抗器、直流滤波器和PLC滤波器所构成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边界的频域模型,分析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线路边界的频率特性。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及其边界对故障暂态信号高频量的衰减作用,以及故障位置对保护安装点所检测到的故障暂态信号高频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边界和线路对暂态信号高频量的衰减作用大小和故障与保护安装点的距离有关,当故障发生点与保护安装点的距离大于-ln G(jω)/α时,线路对频率为ω/(2π)高频量的衰减作用将大于边界的衰减作用。建立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实际参数仿真模型,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及其边界对故障暂态信号高频量的衰减作用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高压输电 直流输电 线路边界 频率 故障暂态信号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