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送端无功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昊 仝义 +2 位作者 赵成勇 王志冰 迟永宁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0-218,共9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不断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送端电网强度变弱,送端交流系统可能存在电压质量较差的问题。为提高送端弱交流系统的电压质量,基于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提出了滤波器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不断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送端电网强度变弱,送端交流系统可能存在电压质量较差的问题。为提高送端弱交流系统的电压质量,基于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提出了滤波器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协调参与送端电网调压的无功协调控制策略。分别分析了该级联直流系统的运行特性、滤波器的无功控制原理以及MMC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影响其无功支撑能力的因素。针对MMC在过载的运行工况下对弱交流系统无功支撑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MMC直流电压自适应控制策略,根据MMC传输的有功功率调整其直流电压,以扩大MMC的无功功率极限。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无功协调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支撑送端弱交流系统的电压,提高送端交流系统的电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 MMC 无功功率协调 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鹤滩-江苏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运行特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董芷函 王国腾 +2 位作者 徐政 李建华 丁浩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125,共8页
白鹤滩—江苏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逆变侧由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串联组成。为保证混合级联直流系统投运后安全稳定运行,从混合级联直流系统稳态响应特性、逆变侧LCC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MMC暂时过电压估算... 白鹤滩—江苏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逆变侧由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串联组成。为保证混合级联直流系统投运后安全稳定运行,从混合级联直流系统稳态响应特性、逆变侧LCC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MMC暂时过电压估算以及逆变站出线热稳裕度计算4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种混合级联直流系统运行特性分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分析混合级联直流系统运行特性,定位系统运行薄弱环节。根据分析结果:部分工况下白鹤滩—江苏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的稳态响应特性较差,功率传输能力降低;交流短路故障下,MMC存在暂时过电压问题,从而影响白鹤滩—江苏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换流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混合级联直流系统 响应 暂时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送端频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昊 赵成勇 熊小玲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1,共12页
针对特高压混合直流系统的送端电网由于高比例风电接入带来的频率易越限的问题,提出了风电与混合直流系统协调参与的送端电网频率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混合直流系统的拓扑,其中送、受端均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串联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结... 针对特高压混合直流系统的送端电网由于高比例风电接入带来的频率易越限的问题,提出了风电与混合直流系统协调参与的送端电网频率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混合直流系统的拓扑,其中送、受端均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串联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结构;其次,分别在风机和传统直流换流站中引入考虑一次调频特性与惯性特性的附加频率控制策略,在柔性直流换流站中引入虚拟惯性控制策略;设计了风电与混合直流系统各站协调参与送端电网调频的时序动作规则与各换流站之间的电压协调策略;同时,基于风电与直流并网系统的频率响应模型,定性分析了风电与混合直流系统参与调频的机理,提出了相关控制参数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PSCAD/EMTDC中建立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频率协调控制策略可以提高送端系统的惯量与一次调频能力,有效改善交流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频率稳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混合高压直流系统 频率控制策略 惯量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多级自适应协调交流故障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彦北 赵文强 +3 位作者 侍乔明 姚其新 随顺科 常昊添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可以结合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LCC)和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各自的优势,但也带来了直流侧功率盈余的问题,在受端发生交流故障时,可能导致VSC子模块过压。针对混合级联...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可以结合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LCC)和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各自的优势,但也带来了直流侧功率盈余的问题,在受端发生交流故障时,可能导致VSC子模块过压。针对混合级联直流的拓扑特点,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运行方式和电气量的多级自适应协调控制策略。通过故障阀组负序电压控制、健全阀组辅助电压控制、投入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及送端配合移相、调整送受端换流器直流功率等措施,在站内单VSC内、站内多VSC间、站间LCC与VSC间进行多级自适应协调配合,有效解决了VSC子模块过压问题,实现了混合级联直流的交流故障穿越。基于实际控制保护装置和工程拓扑搭建闭环实时数字仿真试验平台,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该策略已成功应用于白鹤滩—江苏特高压混合直流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混合级联拓扑 多级自适应 故障穿越 子模块过压 消能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后续换相失败机理
5
作者 李欣然 陈海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12,共12页
为明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逆变侧交流故障对控制器间交互作用及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机理,利用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逆变侧暂态换相过程,深入探讨了交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直流电流的恢复速率,以及关断角测量误... 为明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逆变侧交流故障对控制器间交互作用及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机理,利用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逆变侧暂态换相过程,深入探讨了交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直流电流的恢复速率,以及关断角测量误差等关键因素如何单独或协同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故障时刻和故障程度的换相机理。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了不同故障条件下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后续换相失败机理 换相过程 故障程度 故障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特高压直流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6
作者 吕金壮 廖毅 +2 位作者 石延辉 李昭扬 章芳情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7,共12页
针对现有数字孪生在特高压直流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数字孪生技术在解决特高压直流系统规模、数据、应用等方面存在的挑战与问题,并且在基础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和业务运营等方面,系统地展示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场景与功能特点。... 针对现有数字孪生在特高压直流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数字孪生技术在解决特高压直流系统规模、数据、应用等方面存在的挑战与问题,并且在基础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和业务运营等方面,系统地展示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场景与功能特点。根据业务需求构建了数字孪生场景以及数字孪生技术为关键节点的数字电网创新应用技术体系。以电网数字孪生转型为基础,从数据感知、模型构建、模型应用角度探索其应用场景,提高了系统在虚拟世界中的感知预测能力,同时支撑变电站智能化应用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数字化服务需求,为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具体有效的路径与参考,提升了电网互动性、安全性,逐步实现电网业务的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技术 高压直流系统 智能化管理与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配置及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庆武 徐莹 +3 位作者 沈天骄 高子健 肖建民 唐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9-1807,I0104,共10页
该文针对金上直流工程主回路拓扑结构与运行方式的特点,设计了送端分址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配置方案;提出送端分站的高、低压换流器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案,根据送端两站间通信条件,切换采用附加电压平衡控制的触发角协调控制... 该文针对金上直流工程主回路拓扑结构与运行方式的特点,设计了送端分址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配置方案;提出送端分站的高、低压换流器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案,根据送端两站间通信条件,切换采用附加电压平衡控制的触发角协调控制和串联两换流器一个定电压、另一个定电流的控制策略;基于送端分站级联拓扑,研究了其直流保护功能配置方案,并提出针对送端站1内的极区/换流器区故障或者送端两站之间直流线路永久故障的快速清除方法。基于控制保护工程样机的RTDS闭环仿真结果表明,该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可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级联多端高压直流 送端级联直流 控制保护系统 功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牟大林 林圣 李小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70-2178,I0105-I0107,共12页
为探究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对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适应性,结合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3种特殊运行方式下直流系统不同位置故障的故障特性和保护适应性。理论分析发现纵联差动... 为探究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对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适应性,结合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3种特殊运行方式下直流系统不同位置故障的故障特性和保护适应性。理论分析发现纵联差动保护适应性较好。仿真分析发现直流线路分布电容和逆变侧模块化多电平型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converter,MMC)控制特性影响在直流线路故障时直流线路电流延时自减值长时间处于波动状态,导致纵联差动保护长时间处于闭锁状态,此时,系统长时间承受MMC超大故障电流冲击。直流线路区外故障时整流侧与逆变侧直流电流差值的绝对值数值较大且长时间处于波动变化状态,纵联差动保护存在误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纵联差动保护 适应性分析 运行方式 保护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鹤滩-江苏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工程数模仿真平台构建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雷霄 杨立敏 +4 位作者 朱艺颖 黄威博 崔校瑞 庞广恒 杨尚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442,共9页
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上第1个受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commutated converters,LCC)+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MMC)级联结构的实际工程,且受端分层接入4个交流馈入点。根据白江工程... 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上第1个受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commutated converters,LCC)+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MMC)级联结构的实际工程,且受端分层接入4个交流馈入点。根据白江工程设计资料与实际参数,构建了包含与实际工程功能一致的MMC数字阀控系统、小步长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阀体仿真模型、直流实际控制保护装置的白江工程数模混合实时仿真平台,实现对白江工程百纳秒–微秒–毫秒级多时间尺度精准仿真。通过大量的功能性试验,以及与实际工程录波的一致性对比试验,验证了仿真平台的准确性;仿真分析了白江工程特殊结构和控制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受端交流故障的抵御能力,可避免换相失败或降低换相失败的功率扰动,并改善受端故障引起送端交流过电压问题。本平台将继续应用于多回直流馈入华东的大电网数模混合仿真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 高压直流输电 混合级联 换相失败 数模混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系统解/闭锁问题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9
10
作者 唐俊 赵文强 +3 位作者 侍乔明 卢宇 邹强 王永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71-180,共10页
与常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相比,逆变站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混合级联结构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解/闭锁过程中存在诸多新问题。文中分析了一极运行时,另一全压热备用极的LCC因过电压保护动作跳闸的原因,... 与常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相比,逆变站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混合级联结构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解/闭锁过程中存在诸多新问题。文中分析了一极运行时,另一全压热备用极的LCC因过电压保护动作跳闸的原因,提出了优化的准备运行就绪联锁逻辑,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整流站和逆变站之间的协调解锁时序;研究了故障闭锁过程中逆变站MMC出现过电流和LCC出现过电压的原因,提出了LCC优先投入旁通对、再在MMC交流电源切除后投入旁通开关的联合闭锁策略。最后,通过实时数字仿真和工程现场试验,验证了所提优化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混合级联系统 解/闭锁 电网换相换流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抑制逆变站后续换相失败的无功功率调控方法 被引量:16
11
作者 樊鑫 郭春义 +1 位作者 杜夏冰 赵成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43-3452,共10页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在逆变侧采用了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commutated-converter,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串联的结构,其中LCC在逆变侧交流母线发生故障时易发生换相失败。首次换相失败通常难...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在逆变侧采用了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commutated-converter,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串联的结构,其中LCC在逆变侧交流母线发生故障时易发生换相失败。首次换相失败通常难以抑制,为了抑制后续换相失败,文中提出了一种逆变站MMC的无功功率调控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取逆变站LCC关断角变化量,将其转化为无功补偿量补偿至多个MMC的无功外环控制,增加MMC输出的无功功率来支撑交流母线电压,达到抑制后续换相失败的目的。研究了无功功率调控方法控制参数的设计原则,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对所提出的无功功率调控方法在三相故障和单相故障以及不同短路比及故障严重程度下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无功功率调控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减小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发生后续换相失败的概率,而且可以改善故障过程中及故障恢复期间系统的暂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 后续换相失败 电网换相换流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无功功率调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MMC的功率返送现象及有功调控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樊鑫 郭春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037-5046,共10页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在逆变侧采用了多个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并联后与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串联的结构,其中定电压控制MMC在系统运行工况改变或发生故障时会产生功...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在逆变侧采用了多个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并联后与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串联的结构,其中定电压控制MMC在系统运行工况改变或发生故障时会产生功率返送现象。为了避免计划之外的功率返送现象,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有功调控策略来改善功率返送现象,其基本原理为通过调节定功率MMC的有功指令来维持MMC换流站功率平衡。基于PSCAD/EMTDC建立了相应的电磁暂态模型,分别在不同工况下对有功调控策略的功率返送改善效果进行对比,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表明有功调控策略能够有效改善功率返送现象,而且也可以加快故障恢复速度,降低故障过程中及故障后系统主要电气量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 功率返送 直流故障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有功调控策略 过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定功率MMC交流故障穿越策略
13
作者 陆书豪 潘恒毅 +1 位作者 贾秀芳 许建中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0,I0004,I0005,共12页
送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受端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是直流输电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该系统中,各换流站每极均由高、低两个阀组直流侧串联而成。当其受端MMC发生网侧故障时,现有穿越策略或将... 送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受端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是直流输电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该系统中,各换流站每极均由高、低两个阀组直流侧串联而成。当其受端MMC发生网侧故障时,现有穿越策略或将引起定有功功率MMC阀间均压环节失效,从而导致子模块电容过压的问题。针对该现象,首先梳理了系统在故障工况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接着,重点针对阀间均压环节失效的内部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功率限幅值的站间协调穿越策略,此外,为使其能够较好地适用于不对称故障,采用了一种零序电压注入的方法,以平衡不对称故障下相单元间的桥臂电流直流分量;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了相关模型,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本文策略能够兼顾不同受端站的桥臂过流和子模块过压风险,实现交流故障的可靠穿越,并尽可能地提升了故障期间的功率传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稳态均压环节 交流故障协调穿越 零序电压注入 功率限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柳龙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阀控触发异常分析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惠藩 彭光强 +6 位作者 姚传涛 宋阳 徐光虎 黄伟煌 林雪华 陈秋鹏 王杨正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10,128,共8页
昆柳龙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工程是世界首个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工程,较传统两端直流运行方式更加灵活,但也增加了控制保护策略的复杂性。自投运以来多次发生运行异常,其“首台套”控制保护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详细分析了... 昆柳龙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工程是世界首个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工程,较传统两端直流运行方式更加灵活,但也增加了控制保护策略的复杂性。自投运以来多次发生运行异常,其“首台套”控制保护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详细分析了昆柳龙直流“6·9”阀控触发异常事件,全面梳理控制保护功能配置和直流响应情况,提出了增加阀组触发异常检测保护功能并实施应用,该策略能准确迅速检测出阀控脉冲丢失或脉冲延时故障,完善了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对阀组触发异常工况的风险识别和抵御能力,有效提升昆柳龙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工程控制保护系统的功能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柳龙高压直流 混合多端直流 阀控系统 触发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电流瞬时微分的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系统非故障层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渝红 李元琦 +2 位作者 廖建权 陈立维 赏成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2,146,共8页
在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系统中,由于层间耦合作用,某一层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可能导致非故障层换流器发生换相失败。为此,考虑到故障过程直流电流的变化,提出一种基于直流电流瞬时微分的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故障后直流电流的变... 在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系统中,由于层间耦合作用,某一层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可能导致非故障层换流器发生换相失败。为此,考虑到故障过程直流电流的变化,提出一种基于直流电流瞬时微分的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故障后直流电流的变化特性,得到换相电流时间面积控制中触发角修正量,代替原有换相失败预防控制,提高非故障层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的启动精度;同时基于电流预测量和等效直流输入电阻动态调整低压限流控制器的指令值,提高其响应速度。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对不同工况下所提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可降低高低端换流器同时发生换相失败的风险,改善故障后系统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分层接入系统 换相失败 电流预测 换相电流时间面积 低压限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方案设计及动模试验验证 被引量:31
16
作者 刘泽洪 马为民 +9 位作者 王绍武 种芝艺 黄勇 郭贤珊 张进 乐波 田杰 肖鲲 许冬 刘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14-1222,共9页
提出了同站布置的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并设计了该拓扑的直流滤波器、可控避雷器和快速旁路开关等关键设备及混合级联协调控制策略。为验证该技术的工程可行性,搭建了含真实一次和二次系统的低电压等级的动模平台,该动模平台不... 提出了同站布置的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并设计了该拓扑的直流滤波器、可控避雷器和快速旁路开关等关键设备及混合级联协调控制策略。为验证该技术的工程可行性,搭建了含真实一次和二次系统的低电压等级的动模平台,该动模平台不仅包含直流线路、换流阀、换流变、控保装置等常规直流设备,而且包含可控避雷器和快速旁路开关等特有设备,可准确模拟出该拓扑的实际特性。在动模平台上验证了系统的启停、阀组投退、故障穿越特性,动模平台的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级联直流方案启停平滑、运行方式灵活、故障穿越可靠,符合设计指标,具备工程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混合级联 可控避雷器 动模 阀组投退 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中自适应距离Ⅲ段保护原理
17
作者 李永丽 王永欢 刘佳硕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52,共10页
针对整流侧采用LCC结构,逆变侧采用高压阀组LCC换流器与低压阀组MMC换流器相串联结构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为了解决当一个MMC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多个MMC及其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潮流转移,可能引起正常运行的受端交流系统过负荷,... 针对整流侧采用LCC结构,逆变侧采用高压阀组LCC换流器与低压阀组MMC换流器相串联结构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为了解决当一个MMC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多个MMC及其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潮流转移,可能引起正常运行的受端交流系统过负荷,并导致距离后备保护误动作,进而可能发展为连锁故障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距离Ⅲ段保护原理。首先,分析了在受端级联型结构中,逆变侧多个MMC共同承担功率传输任务;其次,研究了系统正常运行时受端出口测量阻抗与MMC功率指令值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一种适用于并联MMC的距离Ⅲ段保护原理。该原理可以随MMC输出功率指令值的变化而自适应调节距离Ⅲ段整定值,并且可以主动识别故障与过负荷,防止距离Ⅲ段保护因过负荷而误动作;最后,基于仿真平台搭建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保护原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距离Ⅲ段保护 交流故障 自适应 过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中多MMC换流器间不平衡电流的均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35
18
作者 郭春义 吴张曦 赵成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6653-6662,共10页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结合了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优势,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该文建立整流侧为双12脉动LCC,逆变侧为一个LCC与3个并联MM...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结合了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优势,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该文建立整流侧为双12脉动LCC,逆变侧为一个LCC与3个并联MMC串联的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针对其逆变站多个并联MMC站之间不平衡电流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不平衡电流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一种基于不平衡电流进行功率补偿的电流均衡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首先获得MMC换流站间的电流不平衡量,再转化为功率偏差量补偿至定有功功率控制MMC站的外环有功功率控制环节中,由此实现对MMC换流器间不平衡电流的均衡控制。基于PSCAD/EMTDC搭建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在逆变侧LCC降压运行和交流侧故障导致LCC换相失败2种工况下,对比研究未投入/投入均衡控制策略时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不仅可有效均衡多个MMC换流器之间的不平衡电流,而且可显著加快系统的恢复速度,因此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 电网换相换流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不平衡电流 均衡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电流源的级联混合直流馈入系统强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遥 张英敏 +4 位作者 李保宏 江琴 刘天琪 王洪耀 张婉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4-1252,共9页
级联型混合直流系统受端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和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系统(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会... 级联型混合直流系统受端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和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系统(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会因馈入点电气距离较近而存在强相互作用关系。为明确级联型混合直流馈入系统中MMC-HVDC对LCC-HVDC系统强度的影响,提出考虑幅值和相位的MMC等效电流源的简化等效方法,基于所提MMC等效原理将级联型混合直流馈入系统等效成单馈入LCC-HVDC系统,分析等效单馈入系统的参数计算方法,并提出等效单馈入短路比评估指标。最后通过该指标分析归纳了不同控制方式、不同电气距离下等效单馈入系统的系统强度变化情况,即为MMC-HVDC对LCC-HVDC系统强度的影响规律。机理分析和基于PSCDAD/EMTDC、MATLAB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等效方法具有有效性且所提指标能很好地反应MMC-HVDC对LCC-HVDC系统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混合直流系统 相互作用关系 系统强度 MMC等效电流源 等效单馈入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C与VSC级联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28
20
作者 彭忠 孙攀磊 +2 位作者 韩伟 李泰 赵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62-172,共11页
受端为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与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s,VSC)级联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能够抑制受端LCC换相失败导致的功率传输中断,系统接线方式和控制方式变得灵活和多样化。针对受端交... 受端为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与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s,VSC)级联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能够抑制受端LCC换相失败导致的功率传输中断,系统接线方式和控制方式变得灵活和多样化。针对受端交流系统故障穿越,提出了基于直流电压与受端交流电压的低压限流控制策略和LCC限压恢复策略。针对多换流器的稳定运行,提出了多换流器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和VSC在线投退策略。针对直流线路故障穿越,提出了基于直流电压偏差控制的穿越策略。基于电磁暂态程序(PSCAD/EMTDC)搭建了LCC与VSC级联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混合直流输电 交流系统故障穿越 功率协调控制 换流器投退 直流线路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