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空间分布及发展模式 被引量:33
1
作者 孙枫 汪德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93,共14页
旅游发展导向型村镇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途径,建设特色旅游小城镇是中国未来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住建部公布全国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例,探索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总体分布特征与成因,发现其分布与市场、景... 旅游发展导向型村镇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途径,建设特色旅游小城镇是中国未来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住建部公布全国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例,探索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总体分布特征与成因,发现其分布与市场、景区、交通和人口等有密切联系。基于此,文章根据旅游村镇资源条件、区位特征和经济背景等因素,结合典型案例,提出市场拉动型、景区依托型、交通推动型和人口驱动型4种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优化旅游村镇格局,为中国其他旅游村镇走"特色型村镇"道路提供借鉴,为新型城镇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空间分布 发展模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旅游名镇名村打造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志国 钟儒刚 +4 位作者 刘之杨 张敏 王树婷 熊晚珍 黄莉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5期17181-17183,共3页
介绍了武陵山片区的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等景区,提出了武陵山片区旅游名镇名村打造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旅游镇名 旅游 扶贫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特色文化名村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广西北海市白龙村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曾丽群 朱鹏飞 单国彬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7期4338-4341,共4页
以广西特色文化名村白龙村为研究对象,对其17种物质和非物质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赋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将资源单体划分为核心资源、重要资源和普通资源3个等级。根据资源等级划分,提出了白龙村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结合资源的等... 以广西特色文化名村白龙村为研究对象,对其17种物质和非物质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赋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将资源单体划分为核心资源、重要资源和普通资源3个等级。根据资源等级划分,提出了白龙村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结合资源的等级划分与空间分布,将村落分为核心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和生态环境本底区,并提出了分区控制管理对策以保护南珠特色文化资源及其村落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规划 旅游开发与保护 聚类分析 特色文化 白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的数字化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劲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指出了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开发潜力,论述了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现状,分析了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与数字化的关系,阐述了村镇景观资源数字化的内容与方法,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指出了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开发潜力,论述了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现状,分析了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与数字化的关系,阐述了村镇景观资源数字化的内容与方法,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镇名 景观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乡村语言景观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琛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8期209-212,共4页
乡村语言景观在促进乡村日常活动及提升旅游体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与品质提升,显得尤为迫切且富有现实意义。新文化地理学除了分析景观在地理空间中的布局外,还深入探索那些常被忽视的景观背后的文化内涵。新文化... 乡村语言景观在促进乡村日常活动及提升旅游体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与品质提升,显得尤为迫切且富有现实意义。新文化地理学除了分析景观在地理空间中的布局外,还深入探索那些常被忽视的景观背后的文化内涵。新文化地理学对于深度挖掘乡村语言景观风貌具有不可忽视的实用价值。基于此,文章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的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引入新文化地理学视角,通过田野调查和数据分析,深入探讨乡村语言景观的文化意义,同时构建乡村语言景观传承与发展路径,以期为乡村语言景观保护与地域性传承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地理学 语言景观 中国历史文化 旅游体验 党家 景观构建 数据分析 地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村镇的理论问题与历史变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晓静 刘士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3,共8页
“文化村镇”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特色文化小镇”三种类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村镇的主体功能发生了巨变,表现在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小农生产方式全面萎缩和以实用理性为代表的传统农业文化日益式微。而... “文化村镇”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特色文化小镇”三种类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村镇的主体功能发生了巨变,表现在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小农生产方式全面萎缩和以实用理性为代表的传统农业文化日益式微。而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工业化模式、以乡村旅游业为代表的商业化模式都未能把文化村镇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体系传承下来。在产业重建之路上,中国文化村镇初步形成了两点共识:一是工业产业不如旅游产业,二是旅游产业必须和文化融合发展。深入研究文化村镇的文化资源,把它们融入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中,是解决旅游产业内容供给不足和文化村镇文化无所寄托的重要发展思路。理想城镇的基本特点是既包括城市的繁荣但又不像当今大都市那样喧闹,在像传统乡村一样安静的同时又拥有城市生活的便利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镇名 传统 特色文化小镇 理想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中华名果” 阳关鲜食葡萄 敦煌市阳关镇葡萄专业镇建设纪实
7
《中国果菜》 2015年第9期49-,共1页
甘肃省敦煌市阳关镇地处甘、青、新三省交界处,自古便有东方文明的门户之称。近年来,敦煌市阳关镇依托自然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乡村旅游和水产养殖业,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甘肃省敦煌市阳关镇地处甘、青、新三省交界处,自古便有东方文明的门户之称。近年来,敦煌市阳关镇依托自然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乡村旅游和水产养殖业,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龙勒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关镇 专业镇 中华 文化资源优势 小康 一品 东方文明 特色景观 甘肃省敦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彭水:500年古苗寨生态保护展新韵
8
作者 廖唯(文/摄) 《绿色中国》 2021年第14期70-73,共4页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镇罗家坨苗寨,面积3.4平方公里,是重庆市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家族式苗寨,已有500多年历史。寨内依山而建的苗家木屋有60多栋、250多间,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目前,寨内居住着80多户400多名罗姓村民。...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镇罗家坨苗寨,面积3.4平方公里,是重庆市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家族式苗寨,已有500多年历史。寨内依山而建的苗家木屋有60多栋、250多间,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目前,寨内居住着80多户400多名罗姓村民。这里保留着苗族的生产方式与生活风俗,是国家级非遗文化《鞍子苗歌》的发源地,是"全国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重庆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 旅游扶贫 生态保护 少数民族特色 家族式 苗寨 重庆彭水 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心聚力 倾力打造龙家大院
9
作者 肖杰夫 《湖南农业》 2020年第2期25-25,共1页
龙家大院村位于新田县枧头镇西北部,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7公顷,山林面积322公顷。该村拥有全省现存最有特色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旅游资源独特丰富,先后荣获"国家3A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家大院村位于新田县枧头镇西北部,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7公顷,山林面积322公顷。该村拥有全省现存最有特色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旅游资源独特丰富,先后荣获"国家3A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等荣誉称号。龙家大院村2018年村集体收入达到8.6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05元,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美丽乡村创建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林面积 历史文化 特色旅游 旅游扶贫 荣誉称号 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砖木结构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