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香型系列白酒特征风味化合物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海龙 贾志龙 +3 位作者 乔海军 张卫兵 温得林 贾利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26-334,I0005,I0006,共9页
藏香型白酒是以青稞为主要原料、传承藏家酩醯酒传统酿造工艺、采用藏曲发酵生产的兼具“浓、清”特色的藏酒。为明确藏香型白酒特征香气成分及其感官特征,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 藏香型白酒是以青稞为主要原料、传承藏家酩醯酒传统酿造工艺、采用藏曲发酵生产的兼具“浓、清”特色的藏酒。为明确藏香型白酒特征香气成分及其感官特征,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4种藏香型系列白酒(吉祥、嘉宾、藏圣和良缘)中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利用香气活度值筛选出其特征挥发性化合物,进一步采用偏最小二乘和相关性分析揭示了感官属性与特征风味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吉祥到良缘,其清香风格特征逐渐减弱,而浓香风格特征逐渐增强;所有样品中共鉴定出58种香气物质,其中酯类和酸类物质种类较为丰富、相对含量较高;对藏香型白酒具有香气贡献的特征化合物有28种,其中己酸乙酯和辛酸乙酯的贡献最大,且己醛与青草香呈正相关,己酸乙酯、丁酸乙酯、癸酸乙酯、辛酸乙酯、己酸和亚油酸乙酯则分别与窖香、果香、粮香、花香、酸香和空杯香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该研究解析了藏香型白酒的风味结构特征,为藏香型白酒的质量评价与品质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香型白酒 特征风味化合物 感官定量描述分析 香气活度值 偏最小二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技术在海洋食物网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于灏 吴莹 张经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2-128,共7页
海洋食物网研究是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中的重要部分。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CSIA)技术是一项研究海洋食物网的新技术,较测定总有机物的稳定同位素技术,为海洋食物网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和丰富的信息。通过脂肪酸、氨基酸等分子的稳定同位素... 海洋食物网研究是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中的重要部分。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CSIA)技术是一项研究海洋食物网的新技术,较测定总有机物的稳定同位素技术,为海洋食物网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和丰富的信息。通过脂肪酸、氨基酸等分子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可以更细致更准确地了解食物网的营养结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该技术在海洋食物网研究中,特别是在海洋热液系统食物网研究之中表现出广泛的适用性。虽然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技术仍有一些局限性有待改进,但在海洋食物网研究的应用中已经显示出很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球化学 稳定同位素 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 海洋食物网 综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感官特征分析
3
作者 肖琳 刘倩 +3 位作者 梁会朋 王峣峣 常晓敏 邱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92-300,共9页
为明确不同品种啤酒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感官特征差异,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及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 为明确不同品种啤酒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感官特征差异,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及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analysis,QDA)对德国马革努门(Magnum)、美国芭乐西(Palisade)、捷克萨兹(Saaz)及德国赫斯布鲁克(Hersbrucker)四种不同品种啤酒花进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感官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啤酒花具有柑橘类水果香、非柑橘类水果香、木质香、花香、草本、辛辣及生青味的香气属性,且不同品种啤酒花感官特征存在差异。GC-IMS共解析出79种VOCs,包括萜类、醇类、酯类、醛类及酮类等化合物。GC-MS共解析出140种VOCs,包括萜类、醇类、酮类、酯类、酸类、醛类等化合物,其中萜类和酯类化合物为啤酒花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种类。对不同品种啤酒花VOCs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有效鉴别出啤酒花品种之间差异性。该研究为啤酒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感官特征差异分析提供了参考方法,并为啤酒花在啤酒中的精准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花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感官特征 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定量描述分析(Q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河水、湖水及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建生 彭靖 +1 位作者 詹泸成 张时音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利用鄱阳湖流域同位素按月份呈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将氘氧同位素关系作为示踪剂,研究降水入渗及地下水、河水与湖水之间的转化关系。结果表明:4月中旬湖水、河水、井水的δD、δ18O的均值分别为(-2.32%,-0.42%)、(-2.86%,-0.48%)和(-3.18%... 利用鄱阳湖流域同位素按月份呈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将氘氧同位素关系作为示踪剂,研究降水入渗及地下水、河水与湖水之间的转化关系。结果表明:4月中旬湖水、河水、井水的δD、δ18O的均值分别为(-2.32%,-0.42%)、(-2.86%,-0.48%)和(-3.18%,-0.55%),δ18O~δD关系点都落在全球雨水线GMWL上;湖水最为富集,湖水的补给除河水之外,湖区及周边的降水也占一定比例。7月下旬湖水、河水与井水的δD、δ18O值明显比4月中旬的值贫化,与降水同位素变化趋势相一致,经历干旱高温天气后,湖水、河水与井水的δ18O~δD关系点落在蒸发线(EL2)上。同位素数据表明,井水与河水之间的转化性强,大量降水入渗地下成为潜水,通过地下径流补给河流,降水转化为河水的周期大约经历了1个月。3—6月为雨季,鄱阳湖对长江水的补给较大,影响到长江水中的同位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河水 湖水 井水 稳定同位素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封凹陷区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及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现国 张慧 张娟娟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92,共5页
在分析开封凹陷区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水化学资料对凹陷区内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组分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地热水进行了医疗热矿水质量评价;同时,利用大气降水和地热水稳定同位素资料,确定了凹陷区内热储层中地热水的来源为区外的... 在分析开封凹陷区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水化学资料对凹陷区内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组分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地热水进行了医疗热矿水质量评价;同时,利用大气降水和地热水稳定同位素资料,确定了凹陷区内热储层中地热水的来源为区外的西部山区的大气降水,利用地热水放射性同位素资料估算了凹陷区地热水的年龄,并据此得出各热储层间无明显的水力联系。该研究成果可为开封凹陷区地热流体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水化学特征 同位素分析 开封凹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Y分子筛对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离及其单体烃同位素测定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汇彤 魏彩云 +2 位作者 张水昌 张大江 王慧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3-516,共4页
利用国产的MOY分子筛对饱和烃组分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柱层析分离研究,结果表明:用正己烷淋洗MOY分子筛填充的柱子可以将除去正构的饱和烃中的伽马蜡烷、甾烷、β-胡萝卜烷依次淋出,说明MOY分子筛可用于分离富集甾烷、伽马蜡烷和β... 利用国产的MOY分子筛对饱和烃组分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柱层析分离研究,结果表明:用正己烷淋洗MOY分子筛填充的柱子可以将除去正构的饱和烃中的伽马蜡烷、甾烷、β-胡萝卜烷依次淋出,说明MOY分子筛可用于分离富集甾烷、伽马蜡烷和β-胡萝卜烷,但藿烷组分丢失。对分离组分的单体烃稳定碳同位素测定研究表明:MOY分子筛在组分分离过程中无化合物的同位素分馏现象出现,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结果很好,但分离的甾烷因基底较高,其单体烃同位素测定重复性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Y分子筛 甾烷 伽马蜡烷 β-胡萝卜烷 生物标志化合物 单体烃同位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泗河水流域降水事件中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胡海英 谢雨钊 刘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99,共5页
以珠江泗河水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降水事件中降雨、河水和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降雨、河水和地下水的转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珠江泗河水流域雨季的降水线方程与全球大气降水线相比,斜率和截距偏小,反映其降水过程经... 以珠江泗河水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降水事件中降雨、河水和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降雨、河水和地下水的转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珠江泗河水流域雨季的降水线方程与全球大气降水线相比,斜率和截距偏小,反映其降水过程经历了一定的蒸发。场次降水事件中氘盈余平均值先减小后增加,反映了大气降水形成时水汽来源和运移过程中受环境变化影响导致的同位素分馏不平衡的差异。不同季节降水事件中降雨氢氧同位素组成差异显著,春末夏初降雨氢氧同位素组成较富集,随后同位素值逐渐贫化。单场降水事件中,降雨氢氧同位素值呈现先贫化后富集的现象。不同场次降水事件中,降雨的δD、δ18O含量变化范围较大,河水次之,地下水变化最小。不同水体δ18O~δD关系线斜率的大小为:地下水<河水<降雨,河水和地下水δ18O~δD关系线均偏离大气降水线,反映出泗合水流域河水和地下水经历了蒸发分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监测 氢氧同位素 特征分析 泗合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特征基因及其与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欣 黄聪 姚血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4-490,共7页
目的基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结合LASSO逻辑回归、ssGSEA和WGCNA等生物信息学及统计学方法,筛选与特定免疫细胞浸润相关的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标志物,并分析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与其结合情况。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取正... 目的基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结合LASSO逻辑回归、ssGSEA和WGCNA等生物信息学及统计学方法,筛选与特定免疫细胞浸润相关的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标志物,并分析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与其结合情况。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取正常对照组和RA组基因芯片。利用R 4.3.0“WGCNA”软件包对数据集进行整合分析,识别其中的共表达模块信息,筛选出与RA密切相关的关键模块。基于R软件中“glmnet”包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LASSO回归分析,筛选RA的特征基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用来评估特征基因对RA的诊断价值。通过R中的“GSVA”、“limma”和“GSEABase”程序包对正常对照组和RA组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量化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MS)技术鉴定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黄酮类化合物与特征基因的结合情况。结果LASSO回归算法共筛选出5个特征基因(载脂蛋白D,含锌指和BTB域16,趋化因子C-C亚族受体5,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冠蛋白1A),5个特征基因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5,特征基因与多种免疫细胞呈正相关。通过UHPLC-Q-Exactive/MS鉴定出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共20个,其中Mulberrin和Neobavaisoflavone化合物与5个免疫特征基因均有较好的结合。结论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与RA免疫特征基因有较好的结合,能够为RA免疫调节治疗和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土茯苓 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特征基因 分子对接 黄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比值的不同产地枸杞特征分析及判别 被引量:3
9
作者 连思雨 朱姗姗 +4 位作者 张紫娟 谢瑜杰 范春林 陈辉 王明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1-266,共6页
原产地差异导致枸杞价格悬殊,为促进国内枸杞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该文应用元素分析仪-稳定性同位素质谱(elemental analyzer-stable isotope mass spectrometry,EA-IRMS)测定了来自青海、宁夏和新疆3个地区共97份枸杞样品δ^(13)C、δ^(1... 原产地差异导致枸杞价格悬殊,为促进国内枸杞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该文应用元素分析仪-稳定性同位素质谱(elemental analyzer-stable isotope mass spectrometry,EA-IRMS)测定了来自青海、宁夏和新疆3个地区共97份枸杞样品δ^(13)C、δ^(15)N、δ^(2)H、δ^(18)O和δ^(34)S 5种稳定同位素组成,结合箱线图、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不同产地枸杞中稳定同位素比值分布规律和相关性进行了讨论,应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2种算法建立不同产地枸杞判别模型。结果显示,枸杞样品中δ^(13)C、δ^(15)N、δ^(2)H和δ^(18)O 4种稳定同位素对产地判别贡献率较大,δ^(34)S在判别不同产地枸杞效用较弱,PCA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5.3%。在LDA模型中,验证集和训练集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89.7%和93.9%;在SVM模型中模型验证和模型训练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5.9%和96.9%,相比而言,SVM模型的判别效果优于LDA。研究表明,不同产地枸杞样品中稳定同位素比值存在一定差异,可为实现枸杞产地判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稳定同位素比值 特征分析 产地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噁英类化合物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0
作者 郑明辉 杨柳春 +1 位作者 张兵 徐晓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94,共4页
介绍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和生物检测法测定二噁英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概述了国际通用的二噁英类标准分析方法体系 。
关键词 二恶英类化合物 分析 同位素稀释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生物检测法 标准分析方法 环境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潞西三台山超镁铁岩体Os-Nd-Pb-Sr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储著银 王伟 +3 位作者 陈福坤 王秀丽 李向辉 季建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21-3228,共8页
滇西地区特提斯造山带具有多块体拼合的构造特点,是东特提斯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大地构造演化对理解全球特提斯造山带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在腾冲和保山地块之间的龙陵-瑞丽断裂带中出露超镁铁质岩石,曾被解释为两个陆块缝合的... 滇西地区特提斯造山带具有多块体拼合的构造特点,是东特提斯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大地构造演化对理解全球特提斯造山带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在腾冲和保山地块之间的龙陵-瑞丽断裂带中出露超镁铁质岩石,曾被解释为两个陆块缝合的证据。本文采用高灵敏度高精度超低本底Re-Os、Sm-Nd、Pb和Rb-Sr同位素分析技术,对采自该断裂带潞西三台山的超镁铁岩样品进行了Os-Nd-Pb-Sr同位素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超镁铁岩石具有强烈富集特征。分析的5个岩石样品具有高的初始^(87)Sr/^(86)Sr值(0.71074~0.71444)、低的初始ε_(Nd)值(-6.2~-10.6)、低初始γ_(Os)值(-4.8~-8.8)和较高的初始铅同位素比值,其Os同位素模式年龄值(t_(RD))为0.97~1.71Ga。Nd-Os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三台山超镁铁岩具有古老的富集大陆岩石圈地幔岩石的特征,不能作为腾冲和保山地块的缝合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潞西 超镁铁岩体 同位素特征 地质意义 western Yunnan initial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大陆岩石圈地幔 lithospheric mantle 造山带 特提斯 tectonic evolution 同位素分析技术 high precision understanding 同位素比值 断裂带 大地构造演化 超镁铁质岩石 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菊糖苷类化合物的质谱行为分析及定量策略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庆云 印敏 《中国糖料》 2022年第2期28-36,共9页
混合体系多组分定量是现代分析科学研究难点,探讨建立利用液质联用(LC-MS)对作物器官所含各化合物进行定量的化学计量方法是化学形态学研究的基础,有利于作物品质育种亲本选配及栽培管理措施评价。本研究以甜叶菊叶片所含12种主要甜菊... 混合体系多组分定量是现代分析科学研究难点,探讨建立利用液质联用(LC-MS)对作物器官所含各化合物进行定量的化学计量方法是化学形态学研究的基础,有利于作物品质育种亲本选配及栽培管理措施评价。本研究以甜叶菊叶片所含12种主要甜菊糖苷类化合物为例,通过考察归属各甜菊糖苷化合物的质荷比≥M/2的初级和次级裂解离子、分子离子、加和离子、双分子及三分子聚合物离子等各组分及其同位素化合物离子的定量检出信息稳定性及各检出峰面积与化合物浓度梯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利用LC-MS方法对混合体系——甜菊叶提取液中各甜菊糖苷组分进行定量的策略。结果表明,LC-MS对归属同一甜菊糖苷化合物的各组分及其同位素化合物的检出受混合体系中甜菊糖苷化合物的浓度影响大,检出峰面积相对占比因甜菊糖苷浓度不同呈不规则波动,以归属同一化合物的各组分及其同位素化合物检出峰面积总和为依据所建立的LC-MS定量体系更适用于化合物浓度差异大的混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甜菊糖苷 化学计量 液质联用 定量分析 同位素化合物 混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沉积物碳氮同位素组成特征与环境意义 被引量:23
13
作者 吴敬禄 林琳 +1 位作者 刘建军 高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30,共6页
对太湖不同湖区沉积物有机质δ13C、δ15N分析表明,草型湖区沉积物有机质δ13C、δ15N总体比藻型湖区高。湖泊从贫-中营养水体向中-富营养演化过程中,沉积物有机质δ13C、δ15N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沉积物TP、TN则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在... 对太湖不同湖区沉积物有机质δ13C、δ15N分析表明,草型湖区沉积物有机质δ13C、δ15N总体比藻型湖区高。湖泊从贫-中营养水体向中-富营养演化过程中,沉积物有机质δ13C、δ15N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沉积物TP、TN则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各湖区表现出差异。湖泊演化到富营养阶段,沉积物有机质δ13C、δ15N表现为明显的偏负。近50年来不同湖区沉积物有机质δ13C、δ15N反映的湖泊环境演化过程与实际环境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20世纪太湖水环境存在50年代及90年代两次较明显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环境意义 组成特征 同位素 太湖 Δ^13C ^15N 演化过程 有机质 因素影响 湖泊演化 检测结果 湖泊环境 转化过程 90年代 50年代 湖水环境 20世纪 富营养 湖区 分析 中营养 一致性 上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缘MVT铅锌矿地质和硫同位素特征
14
作者 王国芝 李娜 +1 位作者 付于真 赵甫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193-195,共3页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许多MVT铅锌矿常与古油气藏在空间上密切共生或伴生。MVT铅锌矿床与原油、天然气和其它碳氢化合物的密切关系被认为是一个难以破解的谜(Kesler et al.,1994)。
关键词 MVT铅锌矿床 同位素特征 四川盆地 地质 北缘 碳氢化合物 古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洋中脊热液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特征
15
作者 邓希光 吴庐山 姚会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27-428,共2页
印度洋是地球上的第三大洋,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大洋,面积约为7617万km2,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0%,平均水深8897m。印度洋中脊呈"入"型展布,由西北印度洋海脊、西南印度洋海脊和东南印度洋海脊组成,并在罗德里格斯岛(Rodriquez)... 印度洋是地球上的第三大洋,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大洋,面积约为7617万km2,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0%,平均水深8897m。印度洋中脊呈"入"型展布,由西北印度洋海脊、西南印度洋海脊和东南印度洋海脊组成,并在罗德里格斯岛(Rodriquez)附近连接构成三联点(25o32’5,70o02’E)。印度洋的热液调查集中在中央印度洋中脊和西南印度洋中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中脊 热液硫化物 同位素分析 北印度洋 东南印度洋 海脊 平均水深 三联点 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 同位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牟尼沟水体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宏业 尹观 +1 位作者 杨俊义 范晓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5-258,共4页
运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方法,对牟尼沟各水体中的δD、δ180、T值、氘过量参数(d)和元素化学分析数据进行研究,基本查明牟尼沟内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主要泉水之间的循环和补、径、排关系。珍珠泉和翡翠泉为沟内出露的主要泉水:... 运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方法,对牟尼沟各水体中的δD、δ180、T值、氘过量参数(d)和元素化学分析数据进行研究,基本查明牟尼沟内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主要泉水之间的循环和补、径、排关系。珍珠泉和翡翠泉为沟内出露的主要泉水:二道海沟珍珠泉系地下深循环热水的露头,是由补给高度在3700m以上的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再通过深大断裂循环至地下深部,与深部热流进行热交换后,返回地表出露。作为天然温泉开发具有较大的潜力;矿泉水厂沟的翡翠泉是典型的酸性岩溶冷泉,含水层水的径流较珍珠泉慢且滞留时间相对长些,含有一定的CO2,系一深部含水层地下水的露头。它源自补给高度全区最高(3800m以上)的大气降水。泉水流量大而且稳定,水质好,作为矿泉饮用水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沟内大多数地表径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补给,夏季以大气降水为主,冬季浅层地下水补入到地表径流中的比例相对增加。这种对地表径流的调节作用,对于保持风景区内的景观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水体 大气降水 四川 地表径流 Δ^18O 地下水补给 浅层地下水 分析数据 元素化学 循环热水 深大断裂 深部热流 矿泉水厂 滞留时间 泉水流量 经济价值 调节作用 含水层 地表水 循环和 珍珠 热交换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MS代谢组学技术的枣果皮黄酮类化合物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乐飞 古绍彬 吴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55-161,共7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种类及含量与“三变红”枣果实着色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变红”枣果发育的S1、S2和S3时期,枣皮总黄酮呈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趋势,其含量分别为4.94、0.95、4....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种类及含量与“三变红”枣果实着色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变红”枣果发育的S1、S2和S3时期,枣皮总黄酮呈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趋势,其含量分别为4.94、0.95、4.45 mg/g(干质量),而与之对应时期的果实则经历了由紫红到绿白再到深红过程,枣皮着色与总黄酮含量表现为明显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发现,3个不同发育期黄酮类化合物组成及含量的分布上具有明显差异。其中,槲皮素3-O-芸香糖苷、甲基槲皮素O-己糖苷、木犀草素O-芥子酰己糖苷、羟甲基黄酮5-O-己糖苷、柚皮素O-丙二酰己糖苷、3,4,5-三羟黄酮O-芸香糖苷、6-C-己糖基-木犀草素O-己糖苷、异牧荆素在S1中远高于S2和S3,它们被鉴定为S1期特征性黄酮类化合物,而矢车菊素O-己糖基、芹菜素O-己糖基-戊糖苷、槲皮素5-O-己糖苷-O-丙二酰己糖苷、金圣草黄素O-葡萄糖醛酸(水杨醇)醚O-二葡萄糖醛酸、金圣草黄素被认为是S3期标志性黄酮类化合物。本研究阐明了枣果发育过程中果皮颜色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内在关系,对揭示“三变红”枣果着色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变红”枣 特征性黄酮类化合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镇巴地区二叠系C-O-Sr同位素组成及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升阳 牟传龙 +2 位作者 周刚 王启宇 王秀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7-653,共17页
为认识四川盆地东北部镇巴地区二叠系海平面变化及沉积演化特征,选取陕西省镇巴县杨家湾典型剖面,以岩石学特征研究为基础,结合C-O-Sr同位素组成所反映的古海平面、古盐度、古温度变化来综合分析四川盆地东北部镇巴地区二叠系的沉积演... 为认识四川盆地东北部镇巴地区二叠系海平面变化及沉积演化特征,选取陕西省镇巴县杨家湾典型剖面,以岩石学特征研究为基础,结合C-O-Sr同位素组成所反映的古海平面、古盐度、古温度变化来综合分析四川盆地东北部镇巴地区二叠系的沉积演化特征。C-O-Sr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δ^13C值为-1.67‰~5.85‰,平均值为2.76‰;δ^18O值为-7.26‰^-3.44‰,平均值为-6.24‰;87Sr/86Sr值为0.707147~0.708133。C-O-Sr同位素组成所反映的古海平面、古温度(12.0℃~25.2℃,平均值约为21.0℃)、古盐度(盐度指示剂为120.88~135.90,平均值为129.84)特征表明:研究区处于水体流通较好的温暖—炎热的高盐度区,且全球海平面升降事件对研究区碳酸盐同位素组成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研究区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具有一致性,即栖霞初期的快速海侵后进入相对平稳、缓慢下降阶段,茅口初期经历大规模海侵与茅口末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吴家坪初期经历大规模海侵及中期海退,长兴初期海平面上升。综合分析沉积特征可知,研究区经历了由古海平面变化及构造运动控制的开阔台地→台地边缘→陆棚→缓坡环境的沉积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r同位素 碳酸盐岩 同位素分析 二叠系 古海平面 岩性特征 沉积演化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带状热储水化学与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胜强 刘凯 +1 位作者 孙文洁 郭朝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42,49,共8页
江西省明月山地区位于宜春市西南部,地热资源丰富,揭示其水化学特征有利于地热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收集并检测了39个水样本,采用水化学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法、水化学特征系数法分析了不同类型水样水化学组分含量特征及相关关系、... 江西省明月山地区位于宜春市西南部,地热资源丰富,揭示其水化学特征有利于地热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收集并检测了39个水样本,采用水化学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法、水化学特征系数法分析了不同类型水样水化学组分含量特征及相关关系、水化学类型、钠氯系数、γMg/γCa系数和脱硫系数,同时根据锶同位素比值及浓度特征探明不同类型水的区别,阐明了研究区内水岩作用。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的水样水化学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TDS、pH、K^(+)、Na^(+)、HCO_(3)^(-)、SO_(4)^(2-)、F^(-)在地下冷水与地热水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地表水主要为Ca(HCO_(3))_(2)和NaHCO_(3)型水,地热水以NaHCO_(3)型水为主,泉水以Ca(HCO_(3))_(2)为主,地下冷水两个样品均为NaHCO_(3)型水。②γNa/γCl和γMg/γCa的比值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成因主要受大陆溶滤水演化的影响,脱硫系数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含水层封闭性较差,控制研究区内地热水水化学演化的主要因素为岩石风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地热水 相关性分析 水化学特征系数 同位素 明月山地区 花岗岩体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江流域水化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正 高柏 +3 位作者 林聪业 史天成 刘圣锋 丁燕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8-145,共8页
为探究信江流域水化学特征,揭示流域内主要离子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共采集了82个地表水、地下水样,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水化学组分特征,Piper三线图和舒卡列夫分类法划分水化学类型,Gibbs图法和岩石风化端元模型分析离子来源和影响因素,... 为探究信江流域水化学特征,揭示流域内主要离子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共采集了82个地表水、地下水样,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水化学组分特征,Piper三线图和舒卡列夫分类法划分水化学类型,Gibbs图法和岩石风化端元模型分析离子来源和影响因素,氢氧同位素特征判别水体补给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信江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优势阳离子为Ca^(2+),优势阴离子为HCO_(3)^(-)、SO_(4)^(2-),pH呈中性(7.32)和弱碱性(8.88)。水化学类型均以HCO_(3)·SO_(4)-Ca、HCO_(3)-Ca型为主,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更丰富。水化学成因分析表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岩石风化作用,少量点位受人为因素影响。岩石风化端元模型进一步确定碳酸盐岩风化是研究区岩石风化的主导类型。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信江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均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受蒸发作用影响最强,氢氧同位素分馏效应明显。地表水线和地下水线偏移明显,表明两者水力联系差。海洋性气团是信江流域水体的主要降水控制气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江流域 水化学组分 水化学特征 成因分析 氢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