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机器学习的大雾天气背景下特强浓雾本地化诊断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史达伟
李超
+1 位作者
史逸民
张银意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3-199,共7页
低能见度的大雾天气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重要气象灾害。极低能见度的强浓雾预报预测是气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利用连云港地区2014-2016年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选取大雾发生时次,基于机器学习中的多种算法对能见度低于50 m特强浓雾建立...
低能见度的大雾天气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重要气象灾害。极低能见度的强浓雾预报预测是气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利用连云港地区2014-2016年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选取大雾发生时次,基于机器学习中的多种算法对能见度低于50 m特强浓雾建立气象要素诊断模型。结果表明:基于CART决策树算法的诊断模型能够较为直观准确的对强浓雾进行诊断,并且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泛化能力,利用约占研究样本75%的数据进行学习,模型的学习准确率为90.04%,剩余25%左右的样本数据对模型的泛化能力进行测试,测试准确率为82.25%;5种机器学习算法中LSVM算法对于特强浓雾的诊断模型测试效果最好,但算法可理解度较低、复杂度较高,不如CART算法易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特强浓雾
机器学习
本地化
诊断模型
CART决策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北平原冬季连续两次特强浓雾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2
作者
索春男
闫春旺
张敏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4期75-78,共4页
利用2019年2月18—23日河北省国家站地面、高空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从环流形势、温湿场、动力场及边界层特征等方面对2019年2月20日和2月21日清晨河北平原局地出现能见度不足50 m的特强浓雾天气进行特征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2019年2月18—23日河北省国家站地面、高空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从环流形势、温湿场、动力场及边界层特征等方面对2019年2月20日和2月21日清晨河北平原局地出现能见度不足50 m的特强浓雾天气进行特征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雾强度大,能见度低,持续时间短,午后能见度回升明显,主要以辐射雾为主;两次大雾发生在大尺度下沉运动背景下,高空环流形势稳定,中层风速小,地面处于高压前部,有利于冷空气南下造成河北平原大雾天气;大雾发生时温度场1000 hPa以上具有弱逆温或等温特性,1000 hPa与地面气温之差为3℃~6℃,表明200 m以下近地面存在强逆温,大气层结构稳定,边界层高度低,有利于大雾的形成和维持;湿度场具有“下湿上干”特点,“上干”高空无云,有利于晴空辐射降温,“下湿”有利于近地面空气达到饱和;雪后充足的水汽和辐射冷却造成了20日强浓雾的形成;而由于近地面强降温使空气达到饱和形成了21日清晨的强浓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平原
特强浓雾
环流形势
温湿场
特
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机器学习的大雾天气背景下特强浓雾本地化诊断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史达伟
李超
史逸民
张银意
机构
江苏省连云港市气象局
江苏省气象台
出处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3-199,共7页
基金
淮河流域气象开放研究基金(HRM201602)
江苏省气象局2014年现代化项目"江苏海洋气象综合业务平台"
+3 种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项目(BE2011720)
连云港市科技局项目(SH1422
SH1013)
江苏省气象局青年基金(KQ201802)
文摘
低能见度的大雾天气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重要气象灾害。极低能见度的强浓雾预报预测是气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利用连云港地区2014-2016年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选取大雾发生时次,基于机器学习中的多种算法对能见度低于50 m特强浓雾建立气象要素诊断模型。结果表明:基于CART决策树算法的诊断模型能够较为直观准确的对强浓雾进行诊断,并且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泛化能力,利用约占研究样本75%的数据进行学习,模型的学习准确率为90.04%,剩余25%左右的样本数据对模型的泛化能力进行测试,测试准确率为82.25%;5种机器学习算法中LSVM算法对于特强浓雾的诊断模型测试效果最好,但算法可理解度较低、复杂度较高,不如CART算法易于使用。
关键词
大雾
特强浓雾
机器学习
本地化
诊断模型
CART决策树算法
Keywords
Fog
Extra heavy fog
Machine learning
Localization
Diagnosis model
CART Algorithm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P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北平原冬季连续两次特强浓雾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2
作者
索春男
闫春旺
张敏
机构
河北省沧州市气象局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4期75-78,共4页
基金
内蒙古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1800—5195121)。
文摘
利用2019年2月18—23日河北省国家站地面、高空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从环流形势、温湿场、动力场及边界层特征等方面对2019年2月20日和2月21日清晨河北平原局地出现能见度不足50 m的特强浓雾天气进行特征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雾强度大,能见度低,持续时间短,午后能见度回升明显,主要以辐射雾为主;两次大雾发生在大尺度下沉运动背景下,高空环流形势稳定,中层风速小,地面处于高压前部,有利于冷空气南下造成河北平原大雾天气;大雾发生时温度场1000 hPa以上具有弱逆温或等温特性,1000 hPa与地面气温之差为3℃~6℃,表明200 m以下近地面存在强逆温,大气层结构稳定,边界层高度低,有利于大雾的形成和维持;湿度场具有“下湿上干”特点,“上干”高空无云,有利于晴空辐射降温,“下湿”有利于近地面空气达到饱和;雪后充足的水汽和辐射冷却造成了20日强浓雾的形成;而由于近地面强降温使空气达到饱和形成了21日清晨的强浓雾过程。
关键词
河北平原
特强浓雾
环流形势
温湿场
特
征
Keywords
Hebei Plain
extremely strong fog
circulation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ield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机器学习的大雾天气背景下特强浓雾本地化诊断研究
史达伟
李超
史逸民
张银意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北平原冬季连续两次特强浓雾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索春男
闫春旺
张敏
《农业灾害研究》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