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8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HIV-1感染者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春惠 徐克沂 +8 位作者 陈新月 吴昊 闫惠平 张永宏 伦文辉 徐小宁 ndrew Mc Michael Sarah Rowland-Jones 董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对8例HIV长期感染不进展(LTNP)及病程进展缓慢(SP)患者的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特征进行研究。方法设立队列研究,从中随机选出8例患者(4例LTNPs,4例SP)。通过采用重叠肽技术组建HIV-1B亚型全序列肽段,组建成三维肽库进行ELIS... 目的对8例HIV长期感染不进展(LTNP)及病程进展缓慢(SP)患者的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特征进行研究。方法设立队列研究,从中随机选出8例患者(4例LTNPs,4例SP)。通过采用重叠肽技术组建HIV-1B亚型全序列肽段,组建成三维肽库进行ELISPOT分析8例患者的HIV-1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结果在大多数患者中存在较强的T细胞反应,特别对HIV-1病毒的pol、gag、nef蛋白的免疫反应比其他蛋白强。结论病毒特异性CTL免疫反应在HIV-1 LTNPs有较强并且很广泛的反应,这对于有效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的生存有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很可能是这些LTNPs及SP病程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 HIV-1长期感染不进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血抗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戴丽君 李树浓 +3 位作者 罗绍凯 彭爱华 许多荣 洪文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9-323,I001,共5页
目的:探讨用人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同时扩增对抗EB病毒(EBV)和巨细胞病毒(CMV)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人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通过EBV感染转化成B成淋巴细胞细胞株(BICL... 目的:探讨用人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同时扩增对抗EB病毒(EBV)和巨细胞病毒(CMV)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人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通过EBV感染转化成B成淋巴细胞细胞株(BICL),再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CMV蛋白基因pp65导入BLCL,用这种细胞体外刺激同一供者脐带血的CBMC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CTL),经[51Cr]释放实验(CRA)检测产生的CTL的杀伤功能。结果: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我们获得了同时表达 EBV和CWV特异性抗原的抗原递呈细胞 BLCLpp6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Blclpp65细胞表达CMVpp65抗原的阳性率高达95%。CRA结果证实,用BLCLpp65刺激产生的CTL同时对EBV和CMV都有细胞毒作用。用免疫磁珠法将CD4+和CD8+T细胞分离后再进行CRA,表明特异性的细胞毒性作用主要是CC8+CTL介导的。结论:BLCLpp65是很好的抗原递呈细胞,在体外能同时表达EBV和CMV蛋白抗原,用其刺激血清病毒抗体阴性的CBMC,能够扩增出同时针对EBV和CMV的特异性CTL,其中CD8+CTL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细胞病毒 B细胞 t细胞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经修饰的survivin短肽体外诱导对胃癌细胞系具有限制性杀伤作用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
3
作者 孙婷 魏立梅 丁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9461-9465,共5页
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体外诱导经修饰的survivin短肽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并观察其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选取对HLA-A2分子亲和力更高的survivin短肽(96—104,LLLGEFLKL,HLA-A2限制性)以更有效地诱导特异性T细胞。选取正常志愿者外... 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体外诱导经修饰的survivin短肽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并观察其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选取对HLA-A2分子亲和力更高的survivin短肽(96—104,LLLGEFLKL,HLA-A2限制性)以更有效地诱导特异性T细胞。选取正常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筛选其中HLA-A2+者,利用HLA-A2/survivin短肽有效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Pentamer实验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比率。Elispot实验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IFN-γ分泌能力。选取胃癌细胞系MKN28、SGC7901及KATO Ⅲ,检测其HLA-A2和survivin表达情况。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对三种细胞系的杀伤效果。Pentamer实验结果显示,HLA-A2/survivin短肽刺激之前短肽/HLA Pentamer和CD8双阳性细胞仅为0.06%,接受刺激后双阳性细胞增加到27.5%。Elispot实验结果显示HLA-A2/survivin短肽刺激后IFN-γ分泌细胞比率明显强于阴性对照组。PCR结果显示,KATO Ⅲ为HLA-A2+,MKN28和SGC7901为HLA-A2-。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KATO III和SGC7901为survivin阳性,MKN28为survivin阴性。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结果显示,细胞能有效杀伤KATO III细胞,但对其他两种细胞杀伤效果不明显。p<0.01。经修饰的survivin短肽能够有效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并对胃癌细胞系有HLA-A2/survivin限制性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经修饰肽段 HLA-A2 外周血单核细胞 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 胃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曾明哲 杜嘉辉 +4 位作者 胡嘉豪 贺子芊 乐泽铭 黄静怡 李志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0-1496,共7页
T细胞应答在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T细胞应答的研究离不开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本文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涉及的实验方法包括经体外抗原刺激再活化后,检测特异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或... T细胞应答在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T细胞应答的研究离不开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本文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涉及的实验方法包括经体外抗原刺激再活化后,检测特异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或活化分子的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技术和活化诱导标记(AIM)技术,以及基于已知表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限制性的多聚体检测技术和最新发展的单细胞转录组和T细胞抗原受体(TCR)联合测序技术。利用上述方法,研究者能够全面和深入研究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包括:应答的强度、持续的时间、亚群信息、识别的表位及其HLA-限制性、TCR克隆信息及转录组特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活化诱导标志物 四聚体技术 t细胞抗原受体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5
作者 程平 关军 +1 位作者 冯燕 程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7-783,共7页
目的:报告1例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案及预后,以加强对该罕见类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目的:报告1例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案及预后,以加强对该罕见类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患者为42岁女性,以鼻面部及背部皮肤浸润性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经病损皮肤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影像学等检查,确诊CD8^(+)PCAECTL,T3aN_(0)M_(0)期。予以CHOP/HD-MTX(甲氨蝶呤,6g/m^(2))方案交替化疗,4周期后评估达到完全缓解;DHAP方案(顺铂100mg/m^(2),d1+阿糖胞苷2g/m^(2),q12h,d2+地塞米松40mg/d,d1-4)化疗后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成功采集到足够数量的CD34+细胞。以BEAM方案进行预处理,然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巩固治疗。AHSCT后随访20个月,仍处于无病生存状态。结论:CD8^(+)PCAECTL临床极为罕见,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以亲表皮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增生及侵袭性临床过程为主要特征。目前最佳治疗方案仍无统一标准,预后很差,诱导化疗缓解后行AHSCT巩固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 化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酵母β-葡聚糖载体的口服OVA疫苗(WGP-OVA疫苗)诱导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白煜 戚春建 +2 位作者 夏蕾 何树燕 何流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9-1583,1589,共6页
目的:探讨口服WGP-OVA疫苗对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连续给予C57BL/6小鼠口服PBS、WGP及WGP-OVA 17 d后,使用LEGENDplexTM多因子流式检测试剂盒检测给药后小鼠血清中IgG1、IgG2a、IgG3及IgM的含... 目的:探讨口服WGP-OVA疫苗对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连续给予C57BL/6小鼠口服PBS、WGP及WGP-OVA 17 d后,使用LEGENDplexTM多因子流式检测试剂盒检测给药后小鼠血清中IgG1、IgG2a、IgG3及IgM的含量;HE染色比较各组小鼠脾脏淋巴小结的大小。取小鼠腹股沟淋巴结(ILNs)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淋巴结内F4/80+巨噬细胞及F4/80+SIINFEKL+巨噬细胞比例,分析WGP-OVA对巨噬细胞在ILNs内的浸润及抗原提呈情况;同时通过MHC Tetramer染色检测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明确WGP-OVA疫苗对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结果:与PBS组相比,WGP-OVA能显著诱导IgG1、IgG2a、IgG3及IgM的分泌,增大脾脏内淋巴小结。此外,口服WGPOVA疫苗能促进F4/80+巨噬细胞向淋巴结浸润,诱导巨噬细胞对OVA的抗原提呈,同时增加淋巴结内OVA特异性CD8+CTLs的数量。结论:口服WGP-OVA疫苗能诱导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β-葡聚糖颗粒 鸡卵清蛋白 口服疫苗 免疫球蛋白 抗原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特异性蛋白LSP1:细胞骨架动态与白细胞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
7
作者 祝朴远 顾津伊 +1 位作者 罗悦隽 席亚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0-755,共6页
白细胞特异性蛋白1(LSP1)是一种F-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白细胞中均有表达。LSP1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人LSP1蛋白含有339个氨基酸,在酸性NH2末端含有一个Ca^(2+)结合位点,在碱性COOH末端则包... 白细胞特异性蛋白1(LSP1)是一种F-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白细胞中均有表达。LSP1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人LSP1蛋白含有339个氨基酸,在酸性NH2末端含有一个Ca^(2+)结合位点,在碱性COOH末端则包含多个F-肌动蛋白结合结构域和可被磷酸化的位点。在Ca^(2+)作用下,LSP1的COOH末端结构域与F-肌动蛋白结合,调节细胞运动和信号传导;此外,LSP1在蛋白激酶C(PKC)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蛋白激酶-2的介导下,通过磷酸化激活MAPK信号通路,调节白细胞增殖和趋化性。LSP1对白细胞的影响主要如下:LSP1在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细胞的黏附、极化和运动。LSP1在内皮细胞中也发挥调节作用,影响白细胞的跨内皮迁移。LSP1还通过与肌球蛋白1e的相互作用,调节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此外,LSP1调节白细胞的增殖分化,在白血病等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总之,LSP1通过与细胞骨架和信号转导蛋白的相互作用,调节白细胞的形态、运动和功能,本文对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异性蛋白1(LSP1) 细胞 肌动蛋白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吞噬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评估价值
8
作者 邵丹卉 徐杨 +1 位作者 韩秋峪 孙礼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56-25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2例作为URSA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CTLA4、HMGB1水平,检测两组Th17及Treg水平,并计算Th17/Treg,收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CLTA4、HMGB1水平与Th17、Treg、Th17/Treg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RSA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LA4、HMGB1水平评估URSA发生的价值。结果URSA组血清CTLA4水平低于健康组,HMGB1水平高于健康组,Th17水平、Th17/Treg高于健康组,Treg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CTLA4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负相关,与Treg水平呈正相关(P<0.05)。HMGB1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正相关,与Treg水平呈负相关(P<0.05)。孕次、血清CTLA4水平、血清HMGB1水平、Th17水平、Treg水平、Th17/Treg是URS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CTLA4、HMGB1水平及两种指标联合评估URS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1、0.787、0.908,约登指数分别为0.652、0.491、0.656。结论URSA患者血清CTLA4水平降低、HMGB1水平升高,与Th17/Treg平衡改变相关,血清CTLA4、HMGB1水平对URSA具有辅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
9
作者 唐怡 王国泰 蒋雨涵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8-974,共7页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在HCC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USP是一类关键的去泛素化酶,通过调节蛋白质的泛素化状态,影响多种生物学过程。研究发现,USP通过去泛素化多种肿瘤相关蛋白,参与...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在HCC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USP是一类关键的去泛素化酶,通过调节蛋白质的泛素化状态,影响多种生物学过程。研究发现,USP通过去泛素化多种肿瘤相关蛋白,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过程。此外,USP的异常表达与HC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USP在HCC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USP在HCC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关键作用。深入了解USP在HCC中的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揭示HCC的发病机理,也为开发新的诊断工具和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USP在HCC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泛素异性蛋白酶类 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在评估中-重度颅脑创伤患者伤情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茹德文 严雯娜 +3 位作者 刘猛 汪玉棋 王尔松 颜玉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6-512,共7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急性期脑脊液中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浓度变化及其与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急性期脑脊液中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浓度变化及其与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接受脑室型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的中-重度TBI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TBI患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分为中度TBI组(9~12分,n=48)和重度TBI组(3~8分,n=36);根据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为预后不良组(1~3分)和预后良好组(4~5分);根据ICP监测值分为ICP正常组(ICP≤15 mmHg)、ICP升高组(15 mmHg<ICP<25 mmHg)和ICP难治性升高组(ICP≥25 mmHg)。采集医院同期因患痔疮或泌尿系结石行腰麻手术患者的脑脊液作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蛋白悬浮芯片法检测脑脊液中ESM-1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259.42±37.07)pg/mL]相比,中-重度TBI组脑脊液ESM-1浓度[(305.08±53.3)pg/mL、(345.79±69.11)pg/mL]均显著升高(P<0.01);重度TBI组脑脊液ESM-1浓度显著高于中度TBI组(P<0.01)。脑脊液ESM-1浓度与TBI患者NICU住院天数及总住院天数呈正相关,与入院GCS评分呈负相关。同ICP正常组(n=16)相比,ICP升高组(n=43)和ICP难治性升高组(n=25)的脑脊液ESM-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ICP难治性升高组的脑脊液ESM-1水平显著高于ICP升高组。预后不良组(n=21)患者脑脊液ESM-1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n=63,P<0.01)。脑脊液ESM-1浓度对TBI患者预后不良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17(95%CI:0.713~0.922),截断值为339.25 pg/mL,敏感度为80.95%,特异度为76.19%。结论中-重度TBI患者伤后急性期脑脊液ESM-1水平明显升高,且可能与TBI严重程度、ICP控制难度以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脑脊液ESM-1水平有望作为判断TBI伤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tBI) 脑脊液 内皮细胞异性分子1(ESM-1) 颅内压(ICP)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肽酶21增加FOXM1稳定性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巨噬细胞M2极化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董敏 徐敏 +2 位作者 方德容 陈一源 张明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3-610,共8页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肽酶21(USP21)增加叉头框蛋白M1(FOXM1)稳定性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EM)巨噬细胞M2极化的机制研究。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ESC)和常规健康评估者正常子宫内膜基质细胞(NESC)进行体外培养...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肽酶21(USP21)增加叉头框蛋白M1(FOXM1)稳定性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EM)巨噬细胞M2极化的机制研究。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ESC)和常规健康评估者正常子宫内膜基质细胞(NESC)进行体外培养,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USP21和FOXM1表达水平。将EESC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实时定量PCR检测M1极化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IL-6)、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和M2极化标志物CD206、纤连蛋白1(FN1),流式细胞术检测M2标志物CD206,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免疫共沉淀检测USP21与FOXM1相互作用及FOXM1泛素化水平,放线菌酮(CHX)实验检测FOXM1蛋白稳定性。结果与NESC组相比,EESC组细胞中USP21和FOXM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NESC联合M0组相比,EESC联合M0组细胞中M1极化标志物(IL-6、CXCL10)表达无显著差异,M2极化标志物(CD206、FN1)表达升高,M2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多,细胞上清液IL-6和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IL-10和TGF-β水平升高,以上表明去泛素化酶USP21在EM中高表达,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敲低USP21或FOXM1均能抑制EM巨噬细胞M2极化。EESC中USP21与FOXM1存在相互作用,FOXM1泛素化水平下降,FOXM1蛋白稳定性增强。过表达FOXM1逆转敲低USP21对EM巨噬细胞M2极化的抑制作用。结论去泛素化酶USP21与FOXM1相互作用,增加FOXM1稳定性,促进EM巨噬细胞M2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M2极化 子宫内膜异位症(EM) 泛素异性肽酶21(USP21) 叉头框蛋白M1(FOXM1) 去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特异性TDO2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伟波 陈悦兰 +3 位作者 王燚 程梦 魏伟 常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4-1000,共7页
目的构建巨噬细胞特异性色氨酸2,3-双加氧酶(TDO2)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TDO2调控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基于Cre-Loxp系统构建巨噬细胞特异性TDO2基因敲除(TDO2^(flox/flox)Lyz2-iCre^(+))小鼠。采用PCR和琼脂... 目的构建巨噬细胞特异性色氨酸2,3-双加氧酶(TDO2)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TDO2调控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基于Cre-Loxp系统构建巨噬细胞特异性TDO2基因敲除(TDO2^(flox/flox)Lyz2-iCre^(+))小鼠。采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小鼠基因型;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验证小鼠巨噬细胞中TDO2敲除效果;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主要组织器官是否存在自发病变。结果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flox扩增产物长度在407 bp或408 bp处仅有一条条带且Cre扩增产物长度在543 bp处有一条条带的小鼠即为TDO2^(flox/flox)Lyz2-iCre^(+)小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TDO2^(flox/flox)小鼠相比,TDO2^(flox/flox)Lyz2-iCre^(+)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中TDO2表达降低(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TDO2^(flox/flox)小鼠相比,TDO2^(flox/flox)Lyz2-iCre^(+)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BMDMs中TDO2表达降低。HE染色结果显示,与TDO2^(flox/flox)小鼠相比,TDO2^(flox/flox)Lyz2-iCre^(+)小鼠肝脏、脑、肾脏和脾脏组织内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结论成功构建TDO2^(flox/flox)Lyz2-iCre^(+)小鼠,为后续深入研究TDO2调控巨噬细胞活化在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提供更加精准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O2 异性基因敲除 巨噬细胞 基因型鉴定 CRE-LOX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IL-2对体外诱导肽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培养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桉琪 祁元明 +3 位作者 周哲骏 高艳锋 张震 张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56-762,共7页
背景与目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该研究探讨不同浓度IL-2(50、200和1 000 U/mL)对体外诱导表位肽特异性CTL培养体系培养的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 背景与目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该研究探讨不同浓度IL-2(50、200和1 000 U/mL)对体外诱导表位肽特异性CTL培养体系培养的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的影响,以及高剂量IL-2是否会诱导该体系中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Treg)的富集。方法:选取HLA-A2超型的肿瘤患者和健康供者各10例,取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使用环氧合酶-2(Cox-2)来源的CTL表位肽P321(ILIGETIKI)与不同浓度IL-2体外诱导肽特异性CTL。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Treg细胞亚群的比例,以及CD8^+T淋巴细胞分泌穿孔素(perforin)、颗粒酶B(granzyme-B)、干扰素IFN-γ的能力。使用Elispot实验检测实验组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结果:高浓度的IL-2有利于细胞的增殖。肿瘤患者组的CD4^+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供者组,而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健康供者组低;不同浓度IL-2对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Treg细胞亚群比例以及CD8^+T淋巴细胞分泌穿孔素、颗粒酶B、IFN-γ的能力没有影响。随着IL-2浓度的增高,Elispot实验出现的阳性斑点数越多。结论:不同浓度IL-2条件对体外诱导表位肽特异性CTL培养体系培养出的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没有影响,在50-1 000 U/mL IL-2浓度范围内,高剂量的IL-2不会诱导该体系中的Treg的富集。但高浓度的IL-2可以提高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促进细胞分泌IFN-γ,而高浓度的IL-2可以使培养体系中存在的NK细胞或NKT细胞能够非特异性产生IFN-γ,从而对Elispot实验产生干扰。因此,在体外诱导肽特异性CTL时选用50 U/mL的IL-2浓度可以很好地维持T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并且最大程度地降低对Elispot实验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多肽疫苗 调节性t细胞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诱导的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PD-1的表达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建平 孙克伟 +1 位作者 伍玉南 张茜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926-92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采集30例CHB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白细胞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采集30例CHB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白细胞介素(IL)-4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作用下培养使DC增殖、成熟,培养第4 d加入纯化的HBsAg进行冲击。采同一患者外周血,分离出自体T淋巴细胞,用含重组人白细胞介素(rhIL)-2的培养基维持T细胞的生长,培养第5 d与HBsAg冲击的DC共培养。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TL的PD-1表达,并分析PD-1表达水平与HBV DNA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B组DC诱导的HBV特异CTL的PD-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0)。且HBeAg阳性组PD-1的表达率较HBeAg阴性组明显升高(P=0.000)。CHB患者DC诱导的HBV特异性CTL的PD-1表达率与血清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呈正相关(r=0.53,P=0.008)。结论 CHB患者DC诱导的HBV特异性CTL高表达PD-1分子,为HBV慢性感染过程中CTL功能低下,病毒难以清除提供了另一条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乙型 慢性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肠癌RNA转染mIL-12修饰的树突细胞诱发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褚晓源 王杰军 +5 位作者 陈龙邦 王靖华 管晓翔 耿怀成 张群 宋海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5-19,I0012,共6页
目的:研究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 RNA体外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细胞(DC),观察其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能力。方法:小鼠骨髓细胞体外经rmGM-CSF、rmIL-4诱导培养获取D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293细胞扩增携带mIL-12基因的... 目的:研究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 RNA体外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细胞(DC),观察其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能力。方法:小鼠骨髓细胞体外经rmGM-CSF、rmIL-4诱导培养获取D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293细胞扩增携带mIL-1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DC;Trizol法提取CT-26细胞总RNA,应用TransM essenger体外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DC;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及小鼠血液中mIL-12,LDH释放法检测小鼠体内特异性CTL活性。结果:小鼠骨髓细胞经诱导培养后,获得大量高纯度的DC,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 c+的DC>90%;携带mIL-12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的DC细胞高表达mIL-12;CT-26细胞总RNA体外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DC后,回输小鼠,能明显提高小鼠体内mIL-12的水平,并可诱导体内生成较高水平的CTL活性,而以该RNA转染Ad-LacZ修饰DC后的对照组及RNA转染DC的对照组,可诱导机体生成中等水平的特异性CTL活性,DC、PBS对照组则均无此作用。结论:小鼠肠癌CT-26细胞总RNA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DC后,免疫接种小鼠,可提高小鼠体内m IL-12的水平,并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CTL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2 基因治疗 树突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对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丰 周凯 +6 位作者 车晓玲 傅点 程文 周文泉 张征宇 秦卫军 王龙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是体内杀伤肿瘤的最终效应细胞,但其免疫功能会被肿瘤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所抑制,文中观察靶向阻断TGF-β信号通路对肿瘤特异性CTL的影响。... 目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是体内杀伤肿瘤的最终效应细胞,但其免疫功能会被肿瘤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所抑制,文中观察靶向阻断TGF-β信号通路对肿瘤特异性CTL的影响。方法利用包涵修饰过的TGF-βⅡ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 typeⅡ,TβRⅡ)质粒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经DC激活的小鼠肾癌Renca细胞敏感的CTL(tumor pulsed CTL,TP-CTL),获得对TGF-β不敏感而肿瘤特异性的CTL(TβRⅡDN-CTL),Western blot检测Smad-2的磷酸化情况,观察TGF-β对CTL体外增殖抑制情况,将TβRⅡDN-CTL与未阻断TGF-β信号通路TP-CTL分别与相关及无关肿瘤细胞共同孵育,应用51Cr释放实验测定其细胞毒作用,将已成瘤的动物模型分为TP-CTL组和TβRⅡDN-CTL组分别尾静脉过继性注射TP-CTL及TβRⅡDN-CTL,ELISA法检测小鼠体内IL-2和IFN-γ水平。结果 TβRⅡDN-CTL组对TGF-β增殖抑制率明显低于TP-CTL组(65.96%vs 2.08%,P<0.01);在效靶比为100∶1时,TβRⅡDN-CTL组较TP-CTL组显著提高免疫小鼠CTL的特异性杀伤作用[(50.40±4.48)%vs(17.70±1.42)%,P<0.01],而动物模型血浆中TβRⅡDN-CTL组较TP-CTL组的IL-2、IFN-γ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结论阻断肿瘤敏感的CTL的TGF-β信号通路可以克服肿瘤的免疫抑制作用,提高CTL对肿瘤的杀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肾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与HBV基因型及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顾锡炳 朱银芳 +4 位作者 杨小娟 王栋 汤琴 吴杭源 俞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880-2882,共3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非特异性CTL的关系。方法:86例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B基因型和C基因型各43例),HBV DNA阳性、HBeAg阳性、人白细胞...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非特异性CTL的关系。方法:86例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B基因型和C基因型各43例),HBV DNA阳性、HBeAg阳性、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用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观察1年后的疗效及其与HBV基因型、HBV特异性CTL、非特异性CTL的关系。结果:HBV DNA转阴:B基因型感染者43例(100%),C基因型感染者治疗至9、10个月时各有1例发生YMDD变异加阿德福韦酯治疗,其余41例中HBV DNA转阴28例(68.29%),HBV DNA转阴率C基因型感染者低于B基因型感染者,χ2=16.11,P<0.01。HBeAg转阴:B基因型感染者(19例,44.19%)多于C基因型感染者(8例,19.51%),χ2=5.85,P<0.05。外周血HBV特异性CTL水平:治疗前,B基因型感染者(0.33±0.03)%,高于C基因型感染者(0.12±0.02)%,t=6.51,P<0.001;非特异性CTL水平:B基因型感染者(12.01±1.62)%,C基因型感染者(12.03±1.71)%,t=0.35,P>0.05。治疗后1年:HBV特异性CTL,B基因型感染者(0.44±0.05)%,高于治疗前(t=4.05,P<0.001),也高于C基因型感染者治疗后1年[(0.23±0.04)%,t=5.87,P<0.01];非特异性CTL,B基因型感染者(12.61±1.58)%,C基因型感染者(12.85±1.61)%,t=0.46,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B基因型感染者(41例,95.35%)多于C基因型感染者(29例,70.73%),χ2=9.17,P<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基因型感染者的疗效比B基因型感染者差,其机制可能与C基因型感染者的HBV特异性CTL水平低于B基因型感染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拉米夫定 肝硬化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特异性beta1糖蛋白9 HLA-A3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的鉴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璐 高艳锋 祁元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鉴定来自食管癌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的妊娠期特异性beta1糖蛋白9(PSG9)的HLA-A3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方法:首先运用RT-PCR方法检测PSG9mRNA在食管癌细胞EC9706、EC-1及EC-109中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Bimas和Syfpeithi... 目的:鉴定来自食管癌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的妊娠期特异性beta1糖蛋白9(PSG9)的HLA-A3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方法:首先运用RT-PCR方法检测PSG9mRNA在食管癌细胞EC9706、EC-1及EC-109中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Bimas和Syfpeithi预测,再结合NetCTL1.2选取4条来源于PSG9的HLA-A3限制性的表位。候选表位P336的2位的氨基酸由异亮氨酸替换为亮氨酸,9位的氨基酸由酪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候选表位P378的9位氨基酸由精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候选表位通过标准的Fmoc化学法合成,通过结合力实验检测表位与T2A3细胞表面HLA-A3分子的结合力水平,通过细胞毒实验检测对EC-1细胞毒活性。结果:PSG9在肿瘤细胞EC9706、EC-1以及EC-109中都有表达。候选表位P107、P201和P336-2L9K与HLA-A3分子有弱结合力,P336、P378和P378-9K与HLA-A3分子有中等结合力。细胞毒实验结果显示P336-2L9K、P378和P378-9K对EC-1细胞均有一定的杀伤作用。结论:多肽P336-2L9K、P378和P378-9K能诱导体外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可能成为PSG9阳性肿瘤细胞的共同CTL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异性betal糖蛋白9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HLA-A3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伴侣Tapasin在介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余燕 陈小华 余永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病毒及肿瘤细胞的清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CTL通过T细胞受体(TCR)特异性识别病毒肽段并通过MHC-I类分子提呈引起感染细胞融解,经典MHC-I类分子在内质网内的装配要求有抗原肽配体和β2微球蛋白(β2m)的存... 病毒及肿瘤细胞的清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CTL通过T细胞受体(TCR)特异性识别病毒肽段并通过MHC-I类分子提呈引起感染细胞融解,经典MHC-I类分子在内质网内的装配要求有抗原肽配体和β2微球蛋白(β2m)的存在,而这一过程需要伴侣分子(chaperones)如Tapasin的参与。Tapasin是抗原递呈相关转运体(TAP)相关蛋白的基因产物,与MHC-I类分子同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在介导特异性CTL反应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Tapasin分子结构特征、在介导特异性CTL反应中的作用及与疾病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PASIN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MHC-I类分子 抗原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HPV16抗原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欧荣英 徐云升 +2 位作者 吴玉章 林治华 郑飞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阳性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状况,了解其外周血抗原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水平。方法:采取免疫荧光标染重组MHCⅠ类分子-肽五聚体技术,运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CD8+细胞毒性T细... 目的:初步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阳性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状况,了解其外周血抗原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水平。方法:采取免疫荧光标染重组MHCⅠ类分子-肽五聚体技术,运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CD8+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性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及HPV16抗原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细胞。结果:宫颈癌患者CD8+细胞毒性T细胞计数、记忆性细胞毒性T细胞计数、体内抗原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细胞计数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322),体外经抗原肽刺激后抗原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068)。结论:HPV16阳性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数目减少,表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通过抗原表位有效的诱导是提高患者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途径,运用五聚体技术检测宫颈癌患者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可初步反映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状态并有利于进行复发和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CD8+细胞毒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