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大斑病菌HT-毒素特异性组分与原生质膜蛋白互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绍新 刘颖超 +1 位作者 李正平 董金皋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9,76,共5页
以玉米叶片原生质为研究对象,以ANS(1-苯胺基-8-萘磺酸)作荧光探剂,用荧光标记法研究了毒素与质膜蛋白的互作.在被ANS标记后的原生质悬浮液中加入不同浓度HT-毒素后,ANS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呈现出了剂量—效应关系,表明HT-毒素与质膜上AN... 以玉米叶片原生质为研究对象,以ANS(1-苯胺基-8-萘磺酸)作荧光探剂,用荧光标记法研究了毒素与质膜蛋白的互作.在被ANS标记后的原生质悬浮液中加入不同浓度HT-毒素后,ANS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呈现出了剂量—效应关系,表明HT-毒素与质膜上ANS某些受体发生了互作.本实验采用2种试剂,从2个角度表明了ANS受体和质膜上存在的毒素受体具有蛋白特性.初步推测HT-毒素特异性组分的原初作用位点在质膜外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特异性毒素 荧光 膜蛋白 作用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格孢毒素化学结构、毒性效应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冉 李欲轲 +1 位作者 乙引 唐明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链格孢(Alternaria sp.)是自然界常见的真菌微生物,也是造成许多农作物、蔬菜和水果病害的病原微生物。链格孢毒素是链格孢产生的多种次级代谢物的总称,其作用机制是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链格孢毒素影响植物宿主亚细胞结构,包括叶绿... 链格孢(Alternaria sp.)是自然界常见的真菌微生物,也是造成许多农作物、蔬菜和水果病害的病原微生物。链格孢毒素是链格孢产生的多种次级代谢物的总称,其作用机制是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链格孢毒素影响植物宿主亚细胞结构,包括叶绿体、线粒体、质膜、细胞核等。根据链格孢与宿主的作用特性,可将链格孢毒素分为宿主特异性毒素(Host⁃specific toxin,HST)和宿主非特异性毒素(Non⁃host⁃specific toxin,nHST)两类。综述了多种重要的HST和nHST的化学结构、毒性效应和检测技术,比较了不同种类链格孢毒素化学结构特征异同、毒性效应靶向位点差异、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劣,为控制链格孢病害和开发毒素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 宿主特异性毒素 宿主非特异性毒素 致病性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内毒素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斌 严玉霖 高洪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4年第3期16-18,共3页
自德国学者RichardPfeiffer(1892年 )发现细菌内毒素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1,2〕,人们对其生物化学特性及生物学作用已有较深入认识 ,它不仅是决定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 (如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 )的主要致病因子 ,也是至今仍在危及人类及动... 自德国学者RichardPfeiffer(1892年 )发现细菌内毒素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1,2〕,人们对其生物化学特性及生物学作用已有较深入认识 ,它不仅是决定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 (如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 )的主要致病因子 ,也是至今仍在危及人类及动物健康的重要病原菌相关模式分子之一。因此抗内毒素治疗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角度出发 ,对近年来研制开发的抗内毒素药物作一综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休克 抗内毒素异性抗体 毒素拮抗剂 炎性介质拮抗剂 抗内毒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新型双价抗虫基因杨树对光肩星天牛及美国白蛾的抗性鉴定(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利艳 孙毅 谢莉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44-848,共5页
为明确双价基因chitinase-BmkIT对鞘翅目害虫光肩星天牛及鳞翅目害虫美国白蛾的抗虫效果,分别以转该双价基因的杨树茎干和叶片为材料,采用室内茎干接虫和叶片接虫方法鉴定其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美国白蛾Hyphantria c... 为明确双价基因chitinase-BmkIT对鞘翅目害虫光肩星天牛及鳞翅目害虫美国白蛾的抗虫效果,分别以转该双价基因的杨树茎干和叶片为材料,采用室内茎干接虫和叶片接虫方法鉴定其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幼虫的抗性。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132-2 ,144-1 ,123-1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致死作用和生长发育影响显著高于取食未转化叶片的处理(P<0.05) ,且对其后代产生了影响,表现为幼虫不能化蛹或化蛹后不能羽化或羽化不正常;但供试的8个转基因株系对光肩星天牛幼虫无明显的致死和生长抑制作用,表现为幼虫死亡率和体重均与取食非转化茎干幼虫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双价基因chitinase-BmkIT可作为杨树鳞翅目害虫的抗虫基因源,并且对延缓害虫抗性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杨树 几丁质酶基因 蝎昆虫异性神经毒素基因 美国白蛾 光肩星天牛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螨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静 韩冬银 +2 位作者 张方平 唐超 符悦冠 《热带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64-67,77,共5页
蒲螨是一类寄生鳞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的外寄生螨,寄生导致寄主麻痹甚至死亡。本文对蒲螨的分类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进展、国内外作为天敌的利用情况以及蒲螨体内提取的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tox34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蒲螨 分类学 生物学 生态学 昆虫异性神经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