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序列特异扩增区域标记的栗疫菌巢式PCR检测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麻文建 郑磊 +2 位作者 张静 刘洋 朱天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3,共9页
为建立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对不同来源地的栗疫菌和其他真菌分离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出栗疫菌的RAPD特异片段SCQ494。将特异RAPD片... 为建立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对不同来源地的栗疫菌和其他真菌分离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出栗疫菌的RAPD特异片段SCQ494。将特异RAPD片段SCQ494进行分离、回收,与载体pMD19-T载体连接,转化至大肠埃希菌进行培养,对目标片段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用Primer 5.0软件设计了序列特异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CAR)引物CQ1/CQ2和巢式PCR引物CR1/CR2。利用引物CQ1/CQ2通过常规PCR对不同来源地供试栗疫菌可扩增出1条约1 420bp的条带,对其他供试菌株DNA的PCR产物均无此条带,检测灵敏度为3pg/μL的基因组DNA;而以引物CQ1/CQ2为外圈引物和引物CR1/CR2为内圈引物进行的巢式PCR可从栗疫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1条大小约875bp的条带,灵敏度达到30fg/μL,是常规PCR的1000倍。验证实验表明巢式PCR可以从发病程度不同的栗树枝干和在自然感染的栗树枝条中检测出栗疫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疫菌 随机多态性DNA技术 序列特异区域 巢式PCR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表达序列标签(EST)的新型目标分子标记技术——保守区域扩增多态性(CoRAP) 被引量:3
2
作者 熊发前 唐荣华 +5 位作者 庄伟建 蒋菁 钟瑞春 韩柱强 贺梁琼 李忠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CoRAP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基于表达序列标签的目标分子标记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该分子标记的原理是:根据表达序列标签来设计1个固定引物,根据大多数内含子内部的一段保守序列设计另1个随机引物,在退火温度... CoRAP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基于表达序列标签的目标分子标记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该分子标记的原理是:根据表达序列标签来设计1个固定引物,根据大多数内含子内部的一段保守序列设计另1个随机引物,在退火温度为52℃的常规3步法PCR程序下,扩增产生偏向表达序列标签附近区域的显性或共显性标记。该分子标记可以作为SRAP、TRAP标记有效补充的目标分子标记新技术,在生物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标记、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守区域多态性(CoRAP) 目标分子标记 表达序列标签(EST) 内含子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酿酒酵母的特征区域序列扩增标记
3
作者 方维明 杨智 +2 位作者 杨振泉 孟庆阳 汪志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共4页
以23株不同来源的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试用50条随机引物对其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筛选到两条具有菌株鉴别能力的随机引物。P09可以从2.412,ST—01,SK—26,ZD—01四株酿酒酵母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长度为433bp的Sc... 以23株不同来源的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试用50条随机引物对其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筛选到两条具有菌株鉴别能力的随机引物。P09可以从2.412,ST—01,SK—26,ZD—01四株酿酒酵母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长度为433bp的Sc—433片断Sc—433;P46可以从2.1882,ST—01,NJ—02三株酿酒酵母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长度为665bp的Sc—665片断,其中仅有目的菌株ST—01能稳定的扩增出这2个标记。把这2个片断分别克隆到pUCmT质粒载体中,经过酶切鉴定后测序,根据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把RAPD标记转化为特征区域序列扩增标记,为酿酒酵母菌株的分子鉴别提供了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随机多态性DNA分析 特征区域序列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扩增多态DNA的序列特异性扩增标记法对乌苏里貉食毛症的分析
4
作者 魏来 付晶 +1 位作者 杨春山 白秀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3,共3页
貉(Nyctereutes)在动物分类上属食肉目(Carnivora),犬科(Canidae),貉属(Nyctereutes genus),别名貉子,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皮是制做皮大衣、皮领、皮帽的高级原料。食毛症是笼养貉的常见病,该病导致貉被毛粗乱,轻者造成针毛、... 貉(Nyctereutes)在动物分类上属食肉目(Carnivora),犬科(Canidae),貉属(Nyctereutes genus),别名貉子,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皮是制做皮大衣、皮领、皮帽的高级原料。食毛症是笼养貉的常见病,该病导致貉被毛粗乱,轻者造成针毛、底绒参差不齐,尾根裸露;严重者皮肤外露,甚至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貉 随机多态DNA 食毛症 特异 标记 序列 动物分类 毛皮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APD特异扩增片段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永飞 马三梅 +2 位作者 张鲁刚 王鸣 郑学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利用RAPD技术从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的DNA中得到1个特异扩增片段CMSO-PL01670,进一步以该片段为探针进行Dot和Southern杂交证实了该片段为不育系所特有。回收该特异扩增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测... 利用RAPD技术从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的DNA中得到1个特异扩增片段CMSO-PL01670,进一步以该片段为探针进行Dot和Southern杂交证实了该片段为不育系所特有。回收该特异扩增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673bp,其碱基组成为A+T=67.16%。通过与GenBank+EMBL+DDBJ+PDB中的455972个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均小于30%,表明该片段为一新发现序列。并且该序列的+4~+216的区域内含有1个可编码70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架。上述结果为今后从分子水平进一步研究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RAPD特异 克隆 序列分析 开放阅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CR技术体外扩增牛Y染色体特异DNA序列的研究
6
作者 高运东 仲跻峰 +2 位作者 王文英 张爱军 冯敏燕 《山东农业科学》 1997年第6期37-38,共2页
本实验建立了用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体外扩增牛Y染色体特异DNA序列的方法。根据牛的SRY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两条引物均为23bp,对公牛194bp序列进行体外扩增。从屠宰的公、母... 本实验建立了用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体外扩增牛Y染色体特异DNA序列的方法。根据牛的SRY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两条引物均为23bp,对公牛194bp序列进行体外扩增。从屠宰的公、母牛肝和血液中提取DNA,用作PCR模板,PCR仪内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公牛个体样品显示清晰可见的特异DNA扩增带,而母牛个体样品无扩增片段出现,与预期的结果完全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Y染色体 特异DN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春化相关特异性PCR扩增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董爱香 任江萍 尹钧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05-207,共3页
以小麦幼苗DNA为模板 ,采用小麦春化相关特性Verc2 0 3序列设计合成的春化特异引物 ,进行PCR扩增。通过对扩增体系中引物浓度、Taq酶浓度、Mg2 + 、退火温度以及扩增程序的选择优化 ,确定了PCR扩增的最佳条件 。
关键词 小麦 幼苗DNA 春化特异序列 PCR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个SNP位点多重PCR扩增和芯片分型技术的建立及其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莉 李荣宇 +5 位作者 李成涛 柳燕 林源 阙庭志 孙美倩 李瑶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对SNP基因分型芯片在个体识别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根据SNP不同等位基因的序列设计探针,制成分型芯片。采用4个复合PCR体系,用末端标记了Cy5的引物进行复合PCR扩增,产物与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根据杂交产生的荧光信号值确定... 目的对SNP基因分型芯片在个体识别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根据SNP不同等位基因的序列设计探针,制成分型芯片。采用4个复合PCR体系,用末端标记了Cy5的引物进行复合PCR扩增,产物与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根据杂交产生的荧光信号值确定样品在各SNP位点的基因型。将这一方法应用于109份样本的分型,根据基因型分布统计分析31个SNP位点的法医学应用价值。同时,进行家系调查和方法灵敏度分析。结果方法的灵敏度为1ng;所检测的31个SNP位点的累积个体识别率为0.9999999999979(偶合率为2.13×10-12),二联体亲子鉴定中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609,三联体亲子鉴定中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70。家系调查的结果表明,这些位点等位基因由亲代向子代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结论上述31个SNP位点为中高信息量位点,适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可作为当前STR系统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位点 PCR 法医学应用 分型技术 芯片 非父排除率 多重 寡核苷酸探针 等位基因 应用价值 个体识别 家系调查 亲子鉴定 复合PCR 灵敏度分析 基因型分布 序列设计 基因分型 末端标记 统计分析 方法应用 光信号 l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质雄性不育白菜叶绿体ndhJ-trnF区域序列发生变异
9
作者 蒋明 曹家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7-502,共6页
以来自Polima胞质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源转育获得的不育白菜'Bpol97-05A'和其回交亲本即保持系'Bajh97-01B'为材料,利用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cDNA-AFLP)技术获得一条长约330bp的特异片段P1708,RT-PCR验证确认该序列... 以来自Polima胞质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源转育获得的不育白菜'Bpol97-05A'和其回交亲本即保持系'Bajh97-01B'为材料,利用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cDNA-AFLP)技术获得一条长约330bp的特异片段P1708,RT-PCR验证确认该序列为不育白菜材料所特有,经测序和BLAST比对,发现该片段除54bp的插入序列外,其余部分与大白菜和甘蓝叶绿体ndhJ-trnF基因之间的一段序列完全一致.根据基因区域两端的保守部位设计引物,以Polima不育白菜DNA和可育甘蓝型油菜的DNA为模板,分别获得了长约1900bp的序列,比较序列发现:不育白菜与可育白菜、甘蓝型油菜的DNA序列存在一定差异,'Bpol97-05A'中除多个位点发生变异外,另有108bp的插入序列,该插入由2个长度为54bp的重复序列组成,重复序列中除5′端3个碱基CTT外,其余部分均与trnF基因3′端51bp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cDNA片段长度多态性(cDNA-AFLP) ndhJ-trnF区域 序列变异 细胞质雄性不育 叶绿体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甘蔗AP85-441和R570基因组参考序列的微卫星位点鉴定和SSR标记开发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志军 赵胜 +3 位作者 胡小文 孔冉 苏俊波 刘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2-729,共8页
分子标记缺乏是制约甘蔗分子标记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甘蔗AP85-441和R570基因组参考序列,使用MISA软件分别鉴定出512835和97839个微卫星位点,分别占割手密基因组(AP85-441)和甘蔗基因组(R570)高质量参考序列的0.32%和0.35%。... 分子标记缺乏是制约甘蔗分子标记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甘蔗AP85-441和R570基因组参考序列,使用MISA软件分别鉴定出512835和97839个微卫星位点,分别占割手密基因组(AP85-441)和甘蔗基因组(R570)高质量参考序列的0.32%和0.35%。在2个基因组序列中,优势重复单元均为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各重复单元均以AT富集的基元为主。割手密和甘蔗基因组序列中分别有472117和89748个位点可以开发SSR标记。对割手密、甘蔗与高粱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分别鉴定出16691个和13271个对应到高粱1~10号染色体上的同源基因,利用基因序列中的SSR位点,开发出13224和7624对SSR引物。对开发的引物分别以割手密和甘蔗基因组为模板进行e-PCR检测,这些引物在割手密基因组中以多位点扩增为主,在2个基因组中的有效标记比例分别为79.35%和36.13%、79.01%和93.36%。部分SSR引物在基因组中表现出特异性扩增,有1368对仅在AP85-441中单扩增,有1420对仅在R570序列中单扩增,共有752对SSR引物可在2个基因组中单扩增,且这些SSR的扩增位点和来源基因均分布于所在基因组的全部染色体上。在禾本科作物基因组中e-PCR检测表明,开发的单扩增SSR标记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本研究鉴定的SSR位点,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甘蔗的分子标记;开发的3540对SSR引物对于栽培种甘蔗遗传图谱构建中遗传来源区分和同源连锁群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微卫星序列 同源基因 SSR标记 特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球小奥德蘑白色菌株特异性标记开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玉进 荣成博 +5 位作者 高琪 董永强 宋庆港 刘宇 宋忠娟 王守现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11期70-75,共6页
丝球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apalosarca)菌株JZB2115081是一株颜色洁白但菇柄短、易开伞、产量低的菌株;而丝球小奥德蘑菌株JZB2115055是一株产量高,菇型好但子实体整齐度不高的菌株。目前生产上除出菇试验外,缺乏快速区分鉴定2种菌株... 丝球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apalosarca)菌株JZB2115081是一株颜色洁白但菇柄短、易开伞、产量低的菌株;而丝球小奥德蘑菌株JZB2115055是一株产量高,菇型好但子实体整齐度不高的菌株。目前生产上除出菇试验外,缺乏快速区分鉴定2种菌株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杂交育种工作进程,因此试验采用27个ISSR引物同时对2个菌株的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回收菌株JZB2115081的特异性扩增条带,通过克隆、测序获得7条特异性条带的DNA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最终筛选得出2对特异性扩增丝球小奥德蘑菌株JZB2115081的扩增标记(引物对8071F/R、8122F/R),从而可快速区分菌株JZB2115081与菌株JZB2115055,为后期选育具有JZB2115081菌株特性且兼有菌株JZB2115055优良性状的杂交新菌株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球小奥德蘑 杂交育种 序列特异标记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小麦SSR标记追踪大赖草染色体Lr.2、Lr.7、Lr.14及其片段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彬 周波 陈佩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共6页
定位于小麦 7个部分同源群上的 337对SSR引物中有 113对SSR引物可检测到大赖草与普通小麦基因组间多态性 ,对小麦大赖草Lr 2、Lr 7和Lr 14的异附加系和易位系的进一步分析表明 ,小麦 7BL上的SSR引物 gwm112在大赖草染色体Lr 2上具有特... 定位于小麦 7个部分同源群上的 337对SSR引物中有 113对SSR引物可检测到大赖草与普通小麦基因组间多态性 ,对小麦大赖草Lr 2、Lr 7和Lr 14的异附加系和易位系的进一步分析表明 ,小麦 7BL上的SSR引物 gwm112在大赖草染色体Lr 2上具有特异扩增位点 ,可用来追踪Lr 2 ;5AS上的SSR引物 gwm2 0 5、 5AL的 gwm15 6和 5DL上的gwm2 12在Lr 7和Lr 14中均有特异扩增产物 ,可用于追踪Lr 7和Lr 14 ;而 7AL上的SSR引物 gwm6 3仅在大赖草染色体Lr 7上具有扩增位点。这不仅揭示了Lr 7可能存在第 5和第 7部分同源群染色体重排 ,而且也表明将引物gwm2 0 5、gwm15 6、gwm2 12与 gwm6 3相结合可分别追踪大赖草Lr 7和Lr 14染色体及其片段。利用这些SSR引物可追踪同一植株中不同的大赖草染色体 ;与簇毛麦染色体 6V上的SCAR标记相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赖草 簇毛麦 简单重复序列 特异序列扩增区域标记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瓠瓜品系‘J083’白粉病抗性基因连锁的SCAR分子标记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玲平 吴晓花 +2 位作者 汪宝根 徐沛 李国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4,共6页
以瓠瓜抗白粉病品系‘J083’和感病品系‘J73’及它们的F1代和F2代分离群体为试验材料,经接种鉴定和抗性遗传规律分析表明:瓠瓜品系‘J083’对白粉病的抗性受单隐性基因控制;从100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引物组合中获得稳定的多态... 以瓠瓜抗白粉病品系‘J083’和感病品系‘J73’及它们的F1代和F2代分离群体为试验材料,经接种鉴定和抗性遗传规律分析表明:瓠瓜品系‘J083’对白粉病的抗性受单隐性基因控制;从100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引物组合中获得稳定的多态性引物组合1对,即E-ATG/M-CTC;经回收、测序,特异片段全长为105 bp,并成功将其转化为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经连锁分析,该SCAR标记与白粉病抗性基因的连锁距离为9.6 cM,将其命名为GPDSATG/CTC75.此标记可用于瓠瓜抗白粉病品种的辅助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瓜 白粉病 序列特征性区域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标记技术 被引量:26
14
作者 刘明 王继华 王同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67,共3页
综述了不同类型的DNA分子标记技术 ,对各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关键词 DNA分子标记技术 限制性 片断长度 多态性 随机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子实体颜色基因的分子标记 被引量:10
15
作者 谢宝贵 刘维侠 +1 位作者 王秀全 江玉姬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3-368,共6页
用群体分离分析法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S375,其扩增片段与金针菇子实体白色基因连锁.对S375扩增片段两端测序,以该序列为依据合成一对特征序列扩增区域(SCAR)引物,它能对带有白色基因的菌株扩增出单一片段,多聚酶链反应(PCR)产物不... 用群体分离分析法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S375,其扩增片段与金针菇子实体白色基因连锁.对S375扩增片段两端测序,以该序列为依据合成一对特征序列扩增区域(SCAR)引物,它能对带有白色基因的菌株扩增出单一片段,多聚酶链反应(PCR)产物不需电泳、加EB后可在紫外灯下直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子实体颜色 基因 分子标记 RAPD标记 特征序列区域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棉花ESTs数据库中筛选微卫星标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华盛 范术丽 沈法富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1-216,共6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含有94709条棉花EST序列的数据库中进行微卫星标记筛选,共发现微卫星序列4396个,占整个EST数据库的4.64%。其中双碱基重复序列1282个、三碱基序列2411个,分别占在EST数据库中发现微卫星序列总数的29.27%和54.8%。...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含有94709条棉花EST序列的数据库中进行微卫星标记筛选,共发现微卫星序列4396个,占整个EST数据库的4.64%。其中双碱基重复序列1282个、三碱基序列2411个,分别占在EST数据库中发现微卫星序列总数的29.27%和54.8%。根据筛选到的微卫星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25对,其中24对引物有扩增产物,17对产物条带比较清晰,对这些条带比较清晰的产物作了一系列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ESTS 棉花 EST数据库 微卫星序列 EST序列 生物信息学 标记筛选 重复序列 碱基序列 序列设计 产物 引物 清晰 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香型优质粳稻新种质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志鹏 李刚 +5 位作者 施标 李茂柏 王新其 吴书俊 曹黎明 张建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5期1-5,共5页
为选育香型优质粳稻新种质,以粳稻‘武香075'为香味基因供体,优质水稻‘金丰'为受体,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KOH香味检测法对杂交分离后代进行香味基因与香味鉴定筛选。经世代综合优良性状选择,最终选育获得优质... 为选育香型优质粳稻新种质,以粳稻‘武香075'为香味基因供体,优质水稻‘金丰'为受体,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KOH香味检测法对杂交分离后代进行香味基因与香味鉴定筛选。经世代综合优良性状选择,最终选育获得优质高产香型粳稻种质纯合株系‘香粳1305'。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香粳1305'稻米品质优良,达到国标二等食用粳米标准。两年多点试验结果显示,‘香粳1305'实割产量9 487.50—9 685.50 kg/hm^2,较对照有显著或极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3.97%—7.23%,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可快速获得香味性状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香味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等位基因特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菜自由丝状体SCAR标记的获得 被引量:7
18
作者 柳波 孙彬 +5 位作者 金德敏 翁曼丽 许璞 段德麟 王斌 马家海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8-92,共5页
应用RAPD技术对27个紫菜自由丝状体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获得7个紫菜材料的7个特异标记。对这7个特异片段进行了回收、克隆,对其中5个片段已完成了序列测定,根据这5个序列的两端顺序合成了5对SCAR—PCR引物,经过优化PCR反应条件... 应用RAPD技术对27个紫菜自由丝状体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获得7个紫菜材料的7个特异标记。对这7个特异片段进行了回收、克隆,对其中5个片段已完成了序列测定,根据这5个序列的两端顺序合成了5对SCAR—PCR引物,经过优化PCR反应条件成功地将紫菜材料Porphyra tenuipedalis的RAPD扩增片段OPZ-19140和P.yezoensis qd-8的RAPD扩增片段OPJ-18488转换成两个SCAR标记。因为这两个标记的序列已全部测通,故又称为STS标记。这两个SCAR标记(STS标记)可以作为紫菜P.tenuipedalis和P.yezoensis qd-8自由丝状体材料种质鉴定、优良品系选育和产权保护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R标记 紫菜 STS标记 丝状体 优良品系 特异片段 遗传多样性分析 RAPD PCR反应 PCR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其保持系的RAPD分析及分子标记的筛选 被引量:8
19
作者 邓晓辉 张蜀宁 +1 位作者 侯喜林 陈沁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2,共4页
对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及其保持系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共使用了386条随机引物,其中有346条引物在两系之间都得到了扩增产物,64条引物扩增结果在两系之间表现出了遗传多态性。在其不育系中获得了1条稳定扩增的片段OPAY10... 对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及其保持系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共使用了386条随机引物,其中有346条引物在两系之间都得到了扩增产物,64条引物扩增结果在两系之间表现出了遗传多态性。在其不育系中获得了1条稳定扩增的片段OPAY1000,序列测定结果表明,OPAY序列全长为1 053 bp,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DQ320101。根据序列测定结果设计了1对特异引物,将OPAY1000转化为更稳定的SCAR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RAPD 序列特定区域(S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丽娜 张赛群 +2 位作者 张丽芳 陈德海 周涵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140-143,共4页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inter简单重复序列(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对5组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和对应的自交亲和系的基因组进行指纹差异分析.采用10个10mer随机引物和5个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分子量在0.3~5kb...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inter简单重复序列(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对5组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和对应的自交亲和系的基因组进行指纹差异分析.采用10个10mer随机引物和5个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分子量在0.3~5kb之间,指纹图谱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经过3次以上重复发现,ISSR4引物扩增图谱中,自交亲和系比不亲和系多扩增出3800bp片段;ISSR6引物扩增图谱中,除第3组外,不亲和系比亲和系多扩增出1100bp片段.结果表明,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与自交系基因组DNA之间存在差异,扩增出的差异片段与花椰菜自交不亲和性相关,并可作为自交不亲和系和自交亲和系育种筛选的分子标记.初步探讨了花椰菜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机制及RAPD和ISSR技术在自交不亲和系选育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性 花椰菜 随机多态性DNA(RAPD) 自交不亲和系 分子标记技术 简单重复序列 基因组DNA 图谱 PCR SSR引物 SSR技术 随机引物 差异分析 片段 指纹图谱 选育过程 遗传机制 分子量 重复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