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技术在海洋食物网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于灏 吴莹 张经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2-128,共7页
海洋食物网研究是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中的重要部分。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CSIA)技术是一项研究海洋食物网的新技术,较测定总有机物的稳定同位素技术,为海洋食物网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和丰富的信息。通过脂肪酸、氨基酸等分子的稳定同位素... 海洋食物网研究是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中的重要部分。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CSIA)技术是一项研究海洋食物网的新技术,较测定总有机物的稳定同位素技术,为海洋食物网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和丰富的信息。通过脂肪酸、氨基酸等分子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可以更细致更准确地了解食物网的营养结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该技术在海洋食物网研究中,特别是在海洋热液系统食物网研究之中表现出广泛的适用性。虽然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技术仍有一些局限性有待改进,但在海洋食物网研究的应用中已经显示出很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球化学 稳定同位素 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 海洋食物网 综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Y分子筛对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离及其单体烃同位素测定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汇彤 魏彩云 +2 位作者 张水昌 张大江 王慧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3-516,共4页
利用国产的MOY分子筛对饱和烃组分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柱层析分离研究,结果表明:用正己烷淋洗MOY分子筛填充的柱子可以将除去正构的饱和烃中的伽马蜡烷、甾烷、β-胡萝卜烷依次淋出,说明MOY分子筛可用于分离富集甾烷、伽马蜡烷和β... 利用国产的MOY分子筛对饱和烃组分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柱层析分离研究,结果表明:用正己烷淋洗MOY分子筛填充的柱子可以将除去正构的饱和烃中的伽马蜡烷、甾烷、β-胡萝卜烷依次淋出,说明MOY分子筛可用于分离富集甾烷、伽马蜡烷和β-胡萝卜烷,但藿烷组分丢失。对分离组分的单体烃稳定碳同位素测定研究表明:MOY分子筛在组分分离过程中无化合物的同位素分馏现象出现,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结果很好,但分离的甾烷因基底较高,其单体烃同位素测定重复性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Y分子筛 甾烷 伽马蜡烷 β-胡萝卜烷 生物标志化合物 单体烃同位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噁英类化合物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郑明辉 杨柳春 +1 位作者 张兵 徐晓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94,共4页
介绍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和生物检测法测定二噁英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概述了国际通用的二噁英类标准分析方法体系 。
关键词 二恶英类化合物 分析 同位素稀释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生物检测法 标准分析方法 环境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菊糖苷类化合物的质谱行为分析及定量策略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罗庆云 印敏 《中国糖料》 2022年第2期28-36,共9页
混合体系多组分定量是现代分析科学研究难点,探讨建立利用液质联用(LC-MS)对作物器官所含各化合物进行定量的化学计量方法是化学形态学研究的基础,有利于作物品质育种亲本选配及栽培管理措施评价。本研究以甜叶菊叶片所含12种主要甜菊... 混合体系多组分定量是现代分析科学研究难点,探讨建立利用液质联用(LC-MS)对作物器官所含各化合物进行定量的化学计量方法是化学形态学研究的基础,有利于作物品质育种亲本选配及栽培管理措施评价。本研究以甜叶菊叶片所含12种主要甜菊糖苷类化合物为例,通过考察归属各甜菊糖苷化合物的质荷比≥M/2的初级和次级裂解离子、分子离子、加和离子、双分子及三分子聚合物离子等各组分及其同位素化合物离子的定量检出信息稳定性及各检出峰面积与化合物浓度梯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利用LC-MS方法对混合体系——甜菊叶提取液中各甜菊糖苷组分进行定量的策略。结果表明,LC-MS对归属同一甜菊糖苷化合物的各组分及其同位素化合物的检出受混合体系中甜菊糖苷化合物的浓度影响大,检出峰面积相对占比因甜菊糖苷浓度不同呈不规则波动,以归属同一化合物的各组分及其同位素化合物检出峰面积总和为依据所建立的LC-MS定量体系更适用于化合物浓度差异大的混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甜菊糖苷 化学计量 液质联用 定量分析 同位素化合物 混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纺织品中痕量全氟化合物的测定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慧婷 蒋沁婷 +3 位作者 陈笑梅 郑自强 朱晓雨 应义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101,共5页
采用超声法提取纺织品中的全氟化合物。以C18为分析柱,甲醇-5mmol/L乙酸铵为梯度洗脱淋洗液,13min内即可分离全氟己酸(PFHxA),全氟辛酸(PFOA),全氟壬酸(PFNA),全氟癸酸(PFDA),全氟十一酸(PFuDA),全氟十二酸(PFDoA),全氟丁烷磺酸(PFBS),... 采用超声法提取纺织品中的全氟化合物。以C18为分析柱,甲醇-5mmol/L乙酸铵为梯度洗脱淋洗液,13min内即可分离全氟己酸(PFHxA),全氟辛酸(PFOA),全氟壬酸(PFNA),全氟癸酸(PFDA),全氟十一酸(PFuDA),全氟十二酸(PFDoA),全氟丁烷磺酸(PFBS),全氟己烷磺酸(PFHxS),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癸烷磺酸(PFDS)10种分析物。以313.1/268.9,412.9/368.9,462.9/418.9,512.7/468.9,562.7/518.9,612.8/568.9,298.8/99,399.2/99,498.8/99,599/99分别对PFHxA,PFOA,PFNA,PFDA,PFuDA,PFDoA,PFBS,PFHxS,PFOS,PFDS进行监控和定量分析。利用同位素内标法进行定量,线性范围和添加回收率分别为0.5~10μg/m2、84.6%~111.8%,检出限为0.5μg/m2,低于欧盟指定针对纺织品1μg/m2的限定。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快速,并成功用于20种纺织品实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全氟化合物 痕量分析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同位素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气-质联机和同位素双标记技术对土壤微生物吸收有机氮的研究
6
作者 杨立杰 张丽莉 +5 位作者 陈伟 宫平 武志杰 薛妍 房娜娜 王玲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78-1482,共5页
土壤微生物对小分子有机氮的直接吸收和利用是目前微生物氮素营养研究的新方向。本研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双标记氨基酸(^(13)C,^(15)N)的测定技术探讨土壤微生物对有机氮分子的直接吸收和利用。结果表明:加入土壤中的甘氨酸被... 土壤微生物对小分子有机氮的直接吸收和利用是目前微生物氮素营养研究的新方向。本研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双标记氨基酸(^(13)C,^(15)N)的测定技术探讨土壤微生物对有机氮分子的直接吸收和利用。结果表明:加入土壤中的甘氨酸被微生物迅速利用,半衰期为2.9h。培养4h后在微生物体内检测到最大量的双标记甘氨酸(相当于甘氨酸加入量的10%),说明甘氨酸可以被微生物以完整分子形式所吸收。通过此手段也可检测到土壤溶液和微生物体内的单标记a-酮酸(双标记甘氨酸分解后的产物),但含量极少,说明加入的甘氨酸主要向微生物提供C源供其生命活动。本研究证明专性化合物同位素双标记手段结合氯仿熏蒸技术是检测微生物吸收小分子有机氮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性化合物稳定性同位素分析技术 双标记甘氨酸 a-酮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同位素比质谱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丁博 谢建军 +4 位作者 王志元 陶移文 黄洪波 陈文锐 姚孝宝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7-638,共12页
液相色谱-同位素比质谱(LC-IRMS)是一种特征化合物同位素分析技术,该技术利用LC IsoLink接口设备实现液相色谱与同位素比质谱的联用,通过检测目标物质的稳定碳同位素比(δ13C),实现样品的产地来源与品质真实性鉴定。该文总结了IRMS与LC-... 液相色谱-同位素比质谱(LC-IRMS)是一种特征化合物同位素分析技术,该技术利用LC IsoLink接口设备实现液相色谱与同位素比质谱的联用,通过检测目标物质的稳定碳同位素比(δ13C),实现样品的产地来源与品质真实性鉴定。该文总结了IRMS与LC-IRMS技术的概况,以及过去20年LC-IRMS的发展历程;归纳整理了LC-IRMS在食品安全、生态与环境、生命科学及考古学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评述了LC-IRMS面临的技术局限、挑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比质谱 液相色谱 特征化合物同位素分析 δ13C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同位素^(14)C的应用
8
作者 褚廷夫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25-26,共2页
放射性同位素^(14)C的应用黑龙江虎林县高级中学(158400)褚廷夫自然界中碳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即稳定同位素‘’C和“C;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5730年的“C.“C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考古学中测定生... 放射性同位素^(14)C的应用黑龙江虎林县高级中学(158400)褚廷夫自然界中碳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即稳定同位素‘’C和“C;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5730年的“C.“C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即放射性测年法;一是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 14C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 稳定同位素 生物体 核反应 放射性分析 体外诊断 靶材料 测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鸟坳含银多金属矿床的层控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罗镇宽 胡桂明 关康 《地质与勘探》 CAS 1986年第5期20-26,共7页
在浙东南至闽北的前泥盆系陈蔡(建瓯)群变质岩系中,产有一组多金属或铅锌矿床,以往大都被列为热液型或夕卡岩型矿床。近年来,随着工作的深入和资料的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摆脱传统成矿学说的束缚。提出了层控矿床的观点。本文仅以鸟坳... 在浙东南至闽北的前泥盆系陈蔡(建瓯)群变质岩系中,产有一组多金属或铅锌矿床,以往大都被列为热液型或夕卡岩型矿床。近年来,随着工作的深入和资料的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摆脱传统成矿学说的束缚。提出了层控矿床的观点。本文仅以鸟坳含银多金属矿床为例。谈谈我们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黄铜矿 铜矿物 硫化矿物 方铅矿 铁矿物 黄铁矿 同位素组成 黑云斜长片麻岩 矿石 矿体 单矿物分析 锌矿物 闪锌矿 化合物 硫化物 条带状构造 架状硅酸盐矿物 长石 层控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溯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登 李昆 +3 位作者 李科林 张盼伟 赵晓辉 刘晓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20-1423,共4页
为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污染,科学合理使用溯源方法判断污染来源并加以控制是目前较直接有效的一种手段。系统分析了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特征化合物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受体模型法的基本原理及在POPs溯源方面的相... 为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污染,科学合理使用溯源方法判断污染来源并加以控制是目前较直接有效的一种手段。系统分析了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特征化合物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受体模型法的基本原理及在POPs溯源方面的相关应用,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在线同位素分析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溯源 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 特征化合物指数法 主成分分析 受体模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方法
1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5-320,328,共7页
针对全油色谱分析技术对含量相对较低的支链、环状烃、芳烃类化合物因其容易受到色谱本底干扰,定量准确性不易保证的问题,采用了芳烃组分分离和多内标(氘代系列饱和烃混合标样和六甲基苯系列氘代芳烃类标样)绝对浓度定量分析方法进... 针对全油色谱分析技术对含量相对较低的支链、环状烃、芳烃类化合物因其容易受到色谱本底干扰,定量准确性不易保证的问题,采用了芳烃组分分离和多内标(氘代系列饱和烃混合标样和六甲基苯系列氘代芳烃类标样)绝对浓度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改进帕。同时,加入生物标志物色谱一质谱分析、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和全油、沥青质的总碳同位素分析等分析手段,使原油指纹差异分析更快捷、更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分析技术 同位素分析 烃类化合物 验方 定量分析方法 生物标志物 绝对浓度 组分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发的学问
12
作者 尚昆 《教育学报》 1995年第7期44-44,共1页
头发的学问尚昆头发保护头脑,夏天防晒,冬天保温。一头秀发使人的容貌增色不少。有人把头发称之为“生命的窗口”,因为从这里可以窥见许多十分微妙的生命现象。头发的生物化学代谢十分缓慢,某些微量元素一旦沉积其中就可以保持很长... 头发的学问尚昆头发保护头脑,夏天防晒,冬天保温。一头秀发使人的容貌增色不少。有人把头发称之为“生命的窗口”,因为从这里可以窥见许多十分微妙的生命现象。头发的生物化学代谢十分缓慢,某些微量元素一旦沉积其中就可以保持很长时间。但这些元素含量极少,难以用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发 放射性同位素 砒霜中毒 吸毒者 分裂症 中子活化法 分离提纯 医学鉴定 头发分析 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Metagenome)的基本涵义
13
作者 宏新 《现代渔业信息》 2006年第7期42-42,共1页
宏基因组(Metagenome)是特定环境或共生体内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是一种不依赖于人工培养的微生物基因组分析技术。宏基因组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提取DNA的纯度,大片段DNA的成功克隆也是宏基因组方法的关键。宏基因组的出现,使... 宏基因组(Metagenome)是特定环境或共生体内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是一种不依赖于人工培养的微生物基因组分析技术。宏基因组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提取DNA的纯度,大片段DNA的成功克隆也是宏基因组方法的关键。宏基因组的出现,使海洋天然活性物质在生物医药及疾病防治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宏基因组技术让未培养微生物进入了生物学家和化学家的视野,能够解决生物技术短缺的问题,增强了新活性化合物的发现机率,她将迅速推动海洋药物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分析 基因组技术 涵义 天然活性物质 活性化合物 微生物 遗传物质 特定环境 人工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