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临界水温度对梭子蟹下脚料萃取物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崔爱秀 张其标 翁武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34-237,286,共5页
目的:为探究亚临界水对梭子蟹下脚料的萃取效果,考察了亚临界水温度对萃取物性质的影响。方法:利用140、170、200、230℃等不同温度的亚临界水提取梭子蟹下脚料萃取物(SCWE),采用凯氏定氮法、苯酚硫酸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SCWE的性质... 目的:为探究亚临界水对梭子蟹下脚料的萃取效果,考察了亚临界水温度对萃取物性质的影响。方法:利用140、170、200、230℃等不同温度的亚临界水提取梭子蟹下脚料萃取物(SCWE),采用凯氏定氮法、苯酚硫酸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SCWE的性质进行分析。结果:当亚临界水温度从140℃上升至230℃,SCWE中的总糖和灰分含量分别从1.86%和9.23%下降至0.27%和6.35%,分子量分布为180~1000 u的组分占比从11.09%增加至74.88%,而蛋白含量却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140℃和170℃亚临界水下获得的SCWE氨基酸组成与蟹肉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但进一步提高亚临界水温度,SCWE中的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含量却出现下降趋势。而且,随着亚临界水温度的提高,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200℃时达到最高值。不管亚临界水的温度是多少,SCWE中的赖氨酸含量都比WHO/FAO模式高。根据蛋白溶解性的结果,发现140℃下提取的SCWE中蛋白存在等电点,而170℃提取的SCWE蛋白溶解度在任一p H下都比其他SCWE高。结论:利用170℃亚临界水萃取梭子蟹加工下脚料获得的SCWE氨基酸不会受到破坏,且蛋白溶解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子蟹下脚料 亚临界水 温度 萃取物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凋落物可溶性有机质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婷 陈宜均 +4 位作者 徐佳文 常梦琦 肖胜生 余林 毛瑢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4,共10页
从生物降解的阶段性特征、主要研究方法、关键影响因素等3个方面综述森林凋落物可溶性有机质(Litter-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LDOM)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生物降解过程中LDOM性质的变化特征;比较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适... 从生物降解的阶段性特征、主要研究方法、关键影响因素等3个方面综述森林凋落物可溶性有机质(Litter-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LDOM)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生物降解过程中LDOM性质的变化特征;比较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景;重点探讨了LDOM化学组成、凋落物性质、微生物分解者、凋落物混合、全球环境变化对LDOM生物降解的影响。基于LDOM降解过程、凋落物性质、森林结构和全球环境变化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1)建立一套统一且科学的研究方法,深入揭示LDOM生物降解的过程机制;(2)研究凋落物不同分解阶段LDOM的生物降解特征,提升对凋落物生物降解和淋溶过程相互关系的认知;(3)探讨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变化对LDOM混合降解的影响,深入阐明LDOM的生物降解动态;(4)探究多个环境变化因素对LDOM生物降解的共同作用,全面揭示全球变化背景下LDOM生物降解的生态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质 凋落淋溶 凋落物性质 微生分解者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古生代沉积构造背景和物源区性质的探讨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曰俊 买光荣 +3 位作者 罗俊成 杨文静 谭泽金 郑多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5-53,共9页
关于塔里木盆地构造类型和基底性质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它是一个具有前寒武纪陆壳基底的复杂的叠合复合盆地;另一种则认为它是一个具有洋壳(大洋岩石圈)基底的残余的弧后盆地(或由昆仑岛弧、塔中残余岛弧和柯坪—库鲁克塔... 关于塔里木盆地构造类型和基底性质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它是一个具有前寒武纪陆壳基底的复杂的叠合复合盆地;另一种则认为它是一个具有洋壳(大洋岩石圈)基底的残余的弧后盆地(或由昆仑岛弧、塔中残余岛弧和柯坪—库鲁克塔格残余岛弧挟持的两个残余弧间盆地组成).和3、和4井位于塔中构造带的巴楚断隆上,取两井的古生界砂岩、粉砂岩样品做主量元素化学分析,用不同方法进行沉积构造背景和物源区性质判别,证明本区志留纪到石炭纪属于稳定的大陆克拉通盆地,沉积物源来自成熟大陆区.这一结果支持关于塔里木具有陆壳基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古生代 沉积构造 源区性质 基底 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物一权原则质疑——兼论关于物权性质的物权绝对原则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保玉 李燕燕 《政法论丛》 2004年第3期35-41,共7页
我国物权法中应确立哪些基本原则 ,为物权立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物权性质的确认 ,是坚持一物一权原则 ,还是改采物权绝对原则 ,抑或将其分解为多项原则 ,学界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对一物一权主义的多种阐释进行分析后认为 ,无论是在宽... 我国物权法中应确立哪些基本原则 ,为物权立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物权性质的确认 ,是坚持一物一权原则 ,还是改采物权绝对原则 ,抑或将其分解为多项原则 ,学界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对一物一权主义的多种阐释进行分析后认为 ,无论是在宽泛的意义上还是在严格的意义上 ,将一物一权作为整个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来定位 ,均有不妥 ;关于物权性质的基本原则 ,应是物权绝对原则 ,一物一权主义中的客体特定与效力排他等内容可以归并于该原则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权原则 性质 权绝对原则 权法 法律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征地补偿阶段完善家庭承包经营权补偿制度的思考——基于家庭承包经营权物权性质的确立 被引量:4
5
作者 丁火平 陈利根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家庭承包 性质 《农村土地承包法》 补偿制度 征地补偿 收益权利 集体组织 自主经营 法律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之异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丁关良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3-46,共4页
按农村土地承包方式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分为家庭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其他方式承包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两大类。对此,《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章"家庭承包"和第三章"其他方式的承包"分别作了规定。为... 按农村土地承包方式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分为家庭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其他方式承包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两大类。对此,《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章"家庭承包"和第三章"其他方式的承包"分别作了规定。为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达到符合"条件、自愿、规范、有序、依法"之客观要求,正确实施两类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真正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对两类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之异同研究尤为重要且具有极强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性质 两类流转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物权的性质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华彬 《政法论丛》 2009年第1期18-24,共7页
物权的性质是物权这一民事权利区别于他项民事权利如债权的标志。从民法发展史上看,物权的性质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实定法上的概念。物权的性质主要包括:权利人直接支配标的物;权利人直接支配标的物而享受其利益;是一种绝对性权... 物权的性质是物权这一民事权利区别于他项民事权利如债权的标志。从民法发展史上看,物权的性质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实定法上的概念。物权的性质主要包括:权利人直接支配标的物;权利人直接支配标的物而享受其利益;是一种绝对性权利;是一种独占性或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不可侵性的权利等等。研究物权的性质,对于正确理解我国《物权法》第2条第3款关于物权定义的规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的性质 绝对性 对世性 不可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Pt--Pt键金属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春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61-1665,共5页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有限场(FF)的方法对一系列含有Pt—Pt键金属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改变共轭配体对Pt—Pt键影响不大.由配体到Pt—Pt金属基团的电荷转移强度随配体增长而...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有限场(FF)的方法对一系列含有Pt—Pt键金属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改变共轭配体对Pt—Pt键影响不大.由配体到Pt—Pt金属基团的电荷转移强度随配体增长而变大.金属配合物静态一阶超极化率随配体的增长而增大,配合物电荷的改变基本不影响这类化合物的二阶NLO性质.具有相对长的共轭配体的配合物IId具有最大的二阶NLO响应.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表明配合物lld的二阶NLO响应来自于混有配体到金属的配体内的π→π*电荷转移跃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金属配合:非线性光学性质: 电子结构 有限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光滑系数抛物方程弱解的双倍性质和唯一延拓性
9
作者 陶祥兴 张松艳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3-864,共12页
对带奇异位势的非光滑系数抛物方程ut-div(A▽xu)+Vu=0进行了讨论,其中A满足一致椭圆条件和Dini连续性,V是Kato型奇异位势.建立了上述抛物方程弱解u的双倍测度性质以及唯一延拓性定理.
关键词 方程 Kato位势 双倍性质 唯一延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权的物权性质与制度建设探析
10
作者 刘江 《中国水产》 CAS 2021年第12期48-51,共4页
本文基于水产养殖权制度历史演变及其理论分歧对养殖业发展造成困境的分析,探讨构建养殖权用益物权体系,提出建立较为完备养殖权制度的建议,以期实现养殖权物权价值,保护渔业生产者根本利益,推进水产养殖业与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健康协调... 本文基于水产养殖权制度历史演变及其理论分歧对养殖业发展造成困境的分析,探讨构建养殖权用益物权体系,提出建立较为完备养殖权制度的建议,以期实现养殖权物权价值,保护渔业生产者根本利益,推进水产养殖业与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健康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权 水产养殖 性质 理论分歧 养殖业发展 渔业生产者 建设探析 历史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含水介质充填水和泥识别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银行 连捷 武毅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59-464,共6页
岩溶含水介质中充填物性质(水或泥)的正确识别是目前制约岩溶水有效勘查与开发利用的主要"瓶颈"之一。充填物为泥或水时,均反映为低电阻率特性,无法区分充填物到底是水还是泥,从而往往造成打井的失败。作者在近几年岩溶区地... 岩溶含水介质中充填物性质(水或泥)的正确识别是目前制约岩溶水有效勘查与开发利用的主要"瓶颈"之一。充填物为泥或水时,均反映为低电阻率特性,无法区分充填物到底是水还是泥,从而往往造成打井的失败。作者在近几年岩溶区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工作初步发现,利用水和泥的极化差异识别含水介质充填物性质具有较大的可行性。本文分别讨论了具有与水和泥极化特性相关的核磁共振找水法、激发极化法、频谱激电法三种物探方法识别含水介质充填水或泥的基本原理、野外试验效果。当岩溶含水介质充填水时,核磁共振找水法就会有核磁共振(NMR)信号反映,激发极化法中的极化率参数、频谱激电法中的时间常数均具有高值特征;当岩溶含水介质充填泥时,NMR信号无反应,激发极化法中的极化率参数、频谱激电法中的时间常数均具有低值特征。上述结论经几个不同类型的含水介质实例得到验证,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介质 充填物性质 极化特性 地球理勘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与偶氮氯膦MK配位反应的光谱性质研究
12
作者 陈运生 吴晓梅 +3 位作者 马胜强 谢莉 宋君瑞 刘旭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361-362,共2页
在 p H1.89溶液中 ,镧 ( )与偶氮氯膦 MK(CPAMK)发生配位反应 ,本文应用光谱修正理论研究配合物溶液性质参数如络合物组成比、逐级摩尔吸收系数、稳定常数等的测定。结果表明 :所生成配合物为 L a(CPAMK) 6 ,在 6 6 8nm波长处真实摩尔... 在 p H1.89溶液中 ,镧 ( )与偶氮氯膦 MK(CPAMK)发生配位反应 ,本文应用光谱修正理论研究配合物溶液性质参数如络合物组成比、逐级摩尔吸收系数、稳定常数等的测定。结果表明 :所生成配合物为 L a(CPAMK) 6 ,在 6 6 8nm波长处真实摩尔吸收系数ε=1.13× 10 5lmol- 1 cm- 1 ,其累积稳定常数 K=3.6 6× 10 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修正理论 配合物性质 偶氮氯膦M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叶凋落物分解的格局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9
13
作者 谢亚军 梁越 +9 位作者 肖红伟 朱仁果 罗笠 郭威 曹彦圣 张忠义 潘媛媛 郑能建 潘春蓉 熊辉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271-276,共6页
分析我国大空间尺度下气候对叶凋落物分解的调控机制,可以为预测中国生物地球循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针对我国大空间尺度下叶凋落物的分解建立数据库,中国叶凋落物平均分解速率为0. 726y-1,其中阔叶>草本&... 分析我国大空间尺度下气候对叶凋落物分解的调控机制,可以为预测中国生物地球循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针对我国大空间尺度下叶凋落物的分解建立数据库,中国叶凋落物平均分解速率为0. 726y-1,其中阔叶>草本>针叶。分解速率与年均温、年均降水、凋落物N、P和K含量正相关,而与凋落物C、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负相关。本研究证明气候可以直接影响凋落物分解,但是并不支持气候通过凋落物性质而间接影响凋落物分解这一观点。年均降水和凋落物养分含量解释了全部叶凋落物分解速率85. 4%的变异,而年均降水和凋落物纤维素含量解释了阔叶凋落物分解速率84%的变异。这些结果表明,大空间尺度下,气候和凋落物性质直接影响着中国陆地叶凋落物分解,且气候比凋落物性质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凋落 分解 凋落物性质 年均温 年均降水 针叶 阔叶 草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型岩石节理剪切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康永水 周秀斌 +3 位作者 刘滨 卢正 耿志 黄友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76-3595,共20页
深部地层断层破碎带分布广泛,通常夹杂断层泥、岩屑等充填物,可显著降低岩体强度,为围岩稳定控制带来严峻挑战。断层破碎带充填型节理的剪切力学特性复杂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岩石类型及力学特性、节理面粗糙度、充填物矿物组分及力学... 深部地层断层破碎带分布广泛,通常夹杂断层泥、岩屑等充填物,可显著降低岩体强度,为围岩稳定控制带来严峻挑战。断层破碎带充填型节理的剪切力学特性复杂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岩石类型及力学特性、节理面粗糙度、充填物矿物组分及力学性质、流体作用(如地下水)。通过回顾充填型岩石节理剪切力学行为的研究历程,对国内外关于充填型岩石节理剪切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从室内剪切试验、数值仿真方法、抗剪强度准则及本构模型理论等方面分析了充填型岩石节理剪切力学特性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进展,并剖析了不同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目前普遍认同充填度、充填物矿物组分及力学性质是区别于无充填节理的最重要特征;地下水作用、法向应力、节理壁粗糙度等因素对充填节理力学特性有显著的影响。目前通过宏观唯象方法建立的抗剪强度理论难以精确应用到工程实际中,未来的研究关键及难点主要包括:多尺度充填型岩石节理剪切力学特性、基于充填节理的剪切破坏形成的细观机制、不同种类充填节理的剪切破坏准则及其对应的数值仿真本构模型及细观参数取值方法等。考虑多场耦合条件下多尺度充填节理的复杂行为将是未来充填型岩石节理剪切行为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带 充填节理 剪切行为 充填物性质 多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滩也缺乏砂-砾过渡粒级的沉积物
15
作者 于谦 贾建军 高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3,共5页
沉积物的粒度是最重要的沉积物参数之一,在河床中,表层沉积物缺乏砂–砾过渡粒级(即1~10 mm)的沉积物,被称为Grain size gap,得到广泛关注。海滩沉积物是否也是如此,是一个基本而又未知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外228处海滩共456个表层沉积... 沉积物的粒度是最重要的沉积物参数之一,在河床中,表层沉积物缺乏砂–砾过渡粒级(即1~10 mm)的沉积物,被称为Grain size gap,得到广泛关注。海滩沉积物是否也是如此,是一个基本而又未知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外228处海滩共456个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数据,发现海滩大概率或是平均粒径几十毫米的砾石滩,或是平均粒径几百微米的砂滩,也缺乏砂–砾过渡粒级沉积物,其粒度范围是−3.5~−1ϕ(2~11 mm),这一结果和河床的情况基本相同。造成砂–砾过渡粒级缺乏的原因应从物源、颗粒磨损和分选以及广义的物质收支分析中去寻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 沉积粒径分布 砂–砾过渡粒级缺乏 性质 输运过程 质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viologen-based Cd(Ⅱ)coordination polymer:Self-assembly,thermochromism,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16
作者 LI Xiaonan HAN Hui +3 位作者 ZHANG Yihan XIONG Jing GUO Tingting YAN Juanzhi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9-1444,共6页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lvothermal synthesis,the viologen ligand 1,1′-bis(3-carboxyphenyl)-(4,4′-bipyri-dine)dichloride(H_(2)bcbpy·2Cl)and KI are coordinated with the metal cadmium ions.A case of thermochromic...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lvothermal synthesis,the viologen ligand 1,1′-bis(3-carboxyphenyl)-(4,4′-bipyri-dine)dichloride(H_(2)bcbpy·2Cl)and KI are coordinated with the metal cadmium ions.A case of thermochromic coor-dination polymer[Cd(bcbpy)I_(2)]·2H_(2)O(1)was constructed.Complex 1 displays a 1D chain structure and exhibits thermochromic behavior.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stimulation,the complex(ground)slowly changed from green to yellow-green,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the color of complex 1 gradually deepened,and finally became orange-yellow.Therefore,complex 1 was prepared as a thermochromic film.In addition,we also performed electrochemical tests on complex 1,which showed that the complex is a semiconductor material.CCDC:23918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VIOLOGEN THERMOCHROMISM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eview o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erived from biochar in soil:Characterizations,interaction with pollutants,and transformation
17
作者 ZHANG Xiu-xiu NAN Hong-yan +2 位作者 LIU Gong-gang SHOW Pau-Loke WANG Chong-q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1期122-148,共27页
Biochar-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BCDOM),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biochar,plays a vital role in regulating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during biochar application.However,the influenc... Biochar-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BCDOM),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biochar,plays a vital role in regulating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during biochar application.However,the influence of BCDOM on soil organisms has not been clearly explained.Hence,this review aims to discuss the factors affecting BCDOM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soil substances including organic pollutants,heavy metals,and microorganisms.Results displayed that the quantity of BCDOM ranges from 0.17 to 37.03 mg/g,which was influenced by feedstock,preparation methods of biochar,and extraction methods.With the decrease in lignin content of feedstocks,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and acidity of extraction solution,the content of BCDOM increased.Through complexation and adsorption,protein-like components in BCDOM interact with heavy metals,promoting the adsorption and immo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s onto biochar.Furthermore,BCDOM enhances the adsorp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by biochar throughπ−πinteractions,hydrogen bonding,and redox processes.More importantly,BCDOM promotes plant growth by enhancing microbial activities,providing nutrients,and improving soil properties.However,the transport and fate of BCDOM in soil have not been well studied,and more researches are needed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s between BCDOM and soil org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HAR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heavy metals organic contaminants SO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sodium-ion battery anode design of Sn_(4)P_(3) nanoparticles loaded on biomass-derived carbon
18
作者 WEI Yu-qian HE Zhen +2 位作者 SONG Yun-fei LIU Jia-ming HAYAT Muhammad 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5期1724-1735,共12页
Tin phosphide(Sn_(x)P_(y))is an anode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resulting from its exceptionally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 in future.Nevertheless,its application will be hindered by significant volume expansion during ... Tin phosphide(Sn_(x)P_(y))is an anode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resulting from its exceptionally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 in future.Nevertheless,its application will be hindered by significant volume expansion during charge discharge cycles and poo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This study employs a Sn-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n-MOF)as a precursor for synthesizing tin phosphide nanoparticles.Then Solidago Canadensis L.,commonly known as Canadian Goldenrod,is utilized as a biomass carbon carrier to form a composite with tin phosphide nanoparticles.The biomass derived porous carbon provides additional sodium ion storage sites and serves as a structural scaffold that constrains the volumetric expansion of tin phosphide,thereby enhancing the material’s stability.The fabricated composite exhibits superior electrod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or sodium-ion batteries.It retains a high capacity(489.5 mA·h/g)after 100 cycles at 0.2 A/g.Even after 500 cycles at a high current density of 2 A/g,it still maintains a stable reversible capacity.This study offers a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 innovative design strategies ess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anode materials,paving the way for more sustainable and efficient sodium-ion-base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_(4)P_(3) sodium-ion battery biomass-derived carbon cycling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东部上古生界物源及山西组构造背景 被引量:10
19
作者 任来义 杨超 +2 位作者 刘宝平 刘二虎 俞天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3,191-192,共5页
依据岩石矿物格架组分特征及岩石化学的环境指示意义,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物源性质及山西组构造背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石含量呈现由本溪组向石千峰组逐渐增多的趋势,是沉积环境由滨浅海—湖—内陆盆地过渡造成的;本溪组—石盒子... 依据岩石矿物格架组分特征及岩石化学的环境指示意义,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物源性质及山西组构造背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石含量呈现由本溪组向石千峰组逐渐增多的趋势,是沉积环境由滨浅海—湖—内陆盆地过渡造成的;本溪组—石盒子组物源区性质为再旋回造山带,而石千峰组物源区性质过渡为陆块和再旋回造山带。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均一致表明山西组物源区总体成分主要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和活动陆缘相关。在盆地北部存在一由于板块间发生碰撞和俯冲作用形成的再旋回造山带,作为山西组沉积的主要供给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性质 构造背景 岩石化学 Q–F–L图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method for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windproof performance of porous windbreaks for high-speed railways based on a physical model
20
作者 LIU Dong-run WAN Yuan +4 位作者 LI Yan-cheng ZHOU Nan-qing WANG Tian-tian ZHANG Lei LIN Tong-t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4期1535-1547,共13页
Following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rosity windbreak,this study suggests a new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method for the wind field of the windbreak based on the porous medium physical model.This method ca... Following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rosity windbreak,this study suggests a new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method for the wind field of the windbreak based on the porous medium physical model.This method can transform the reasonable matching problem of the porosity and windproof performance of the windbreak into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istance coefficient of the porous medium and the aerodynamic load of the train.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the hole type on the wind field behind the porosity windbreak.The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istance coefficient of the porous medium,the porosity of the windbreak,and the aerodynamic loads of the train i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rous media physical model can be used instead of the windbreak geometry to study the windbreak-trai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and the process of using this method is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windbreak windproof performance porous media physical model high-speed tr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