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蒙特卡洛随机采样方法与牛顿-拉夫逊迭代方法的钻锚机器人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雷孟宇 张旭辉 +6 位作者 杨文娟 万继成 董征 杜昱阳 陈鑫 黄梦瑶 田琛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46-456,共11页
钻锚机器人机械臂逆运动学精确求解是实现煤矿巷道自动支护的关键,针对钻锚机器人机械臂这种非传统结构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存在精度低、实时性差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难以收敛的难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蒙特卡洛随机采样方法和牛顿-拉夫... 钻锚机器人机械臂逆运动学精确求解是实现煤矿巷道自动支护的关键,针对钻锚机器人机械臂这种非传统结构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存在精度低、实时性差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难以收敛的难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蒙特卡洛随机采样方法和牛顿-拉夫逊迭代方法的非传统结构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首先,根据钻锚机器人机械臂结构构建运动学模型,建立各个关节坐标系,利用坐标系转换关系实现机械臂正运动学求解;其次,基于蒙特卡洛随机采样方法计算机械臂运动空间,设定步长将运动空间轮廓外接立方体分割为若干个小立方体,构建小立方体内空间点的三维坐标和对应关节变量与小立方体的映射关系,根据给定的目标空间点对应的转换矩阵,通过索引函数确定其对应的小立方体,计算立方体内与目标空间点误差最小的点,将它对应的关节变量值作为初始值;最后,引入牛顿-拉夫逊迭代方法,利用多元函数迭代公式确定各关节变量的变化量,循环往复实现非传统结构机械臂逆运动学的求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随机初始值的牛顿-拉夫逊迭代方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所提方法计算结果对应的平均角度误差分别降低了64.98%和57.34%,平均耗时分别降低了35.90%和22.33%,求解精度和时效性均有所改善,验证了所提融合蒙特卡洛随机采样方法与牛顿-拉夫逊迭代方法针对非传统结构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空间 蒙特卡洛 牛顿-拉夫逊 运动学分析 索引函数 关节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牛顿迭代的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艾朝霞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71-273,共3页
针对传统的分离算法因迭代次数过多而不能满足通信信号分离时对信号实时处理的要求,将最佳权矩阵引入到联合对角化准则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高斯-牛顿"迭代法的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算法(WEDGE),提高了算法的分离性能和收敛速... 针对传统的分离算法因迭代次数过多而不能满足通信信号分离时对信号实时处理的要求,将最佳权矩阵引入到联合对角化准则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高斯-牛顿"迭代法的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算法(WEDGE),提高了算法的分离性能和收敛速度.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二阶统计量 联合对角化 高斯-牛顿 最佳权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御恶意攻击的无线传感网络安全梯度下降安全与牛顿迭代安全定位算法
3
作者 王俊海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1期92-95,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梯度下降和基于牛顿迭代两种安全定位算法,在无线传感网络抵御恶意攻击中的应用策略。基于梯度下降的安全定位算法,采用梯度下降法求最小二乘解,使估计值接近真实值,然后进行异常检测,剔除检测到的恶意锚节点,从而提...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梯度下降和基于牛顿迭代两种安全定位算法,在无线传感网络抵御恶意攻击中的应用策略。基于梯度下降的安全定位算法,采用梯度下降法求最小二乘解,使估计值接近真实值,然后进行异常检测,剔除检测到的恶意锚节点,从而提高定位精度,保证网络安全;基于牛顿迭代的安全定位算法,采用牛顿迭代法缩小定位误差,然后使用差分自适应策略进行异常检测,滤除恶意锚节点后提高定位精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对比实验,将RSSI测量值与两种算法下的仿真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安全定位算法都能较为准确地定位节点,基于牛顿迭代的安全定位算法定位精度更高,在无线传感网络抵御恶意攻击方面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梯度下降算法 牛顿算法 节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顿迭代一致性算法及其在板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魏祖健 李明瑞 黄文彬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79-588,共10页
本文简略讨论了有限载荷增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传统切线刚度法丧失精度和牛顿迭代平方收敛速度的原因,并提出保持牛顿迭代平方收敛速度、保证一阶精度和无条件稳定性的一致性算法.一致性算法具备以下两个特征:1)采用路径无关计算格式;2... 本文简略讨论了有限载荷增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传统切线刚度法丧失精度和牛顿迭代平方收敛速度的原因,并提出保持牛顿迭代平方收敛速度、保证一阶精度和无条件稳定性的一致性算法.一致性算法具备以下两个特征:1)采用路径无关计算格式;2)采用一致弹塑性切线模量。根据一致性算法构造出以弯矩和曲率为基本变量的弹塑性板弯曲有限元NIDKQ元。数值结果表明NIDKQ元具有令人满意的精度,同时验证了有限载荷增量下牛顿迭代一致性算法的平方收敛率特性,而传统切线刚度法随着塑性区的扩展将大大降低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顿 一致性算法 弹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交叉迭代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雷晓燕 吴神花 张斌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4期113-119,共7页
运用有限元法建立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振动分析模型,该模型包含车辆、轨道两个子系统,其中车辆子系统为附有二系弹簧的整车模型,轨道结构子系统为离散的三层弹性梁模型。两子系统通过轮轨非线性接触力和位移协调条件实现耦合。针对... 运用有限元法建立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振动分析模型,该模型包含车辆、轨道两个子系统,其中车辆子系统为附有二系弹簧的整车模型,轨道结构子系统为离散的三层弹性梁模型。两子系统通过轮轨非线性接触力和位移协调条件实现耦合。针对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提出了交叉迭代算法。为加速迭代收敛速度,引入松弛法对轮轨接触力进行修正。为证明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算例验证。同时还给出了CRH3高速动车在有砟轨道上运行时引起车辆和轨道振动的实例,分析中考虑了轮轨线性和非线性接触及不同列车速度对车辆和轨道结构振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交叉迭代算法具有程序编制简单、收敛速度快、用时少、精度高的优点;采用轮轨线性接触模型得到的车辆和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比轮轨非线性接触模型得到的结果要大,其中位移、加速度最大值和振幅增大范围约在15%以内,轮轨接触力最大值和振幅增大范围约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 交叉算法 轮轨非线性接触 轮轨线性接触 松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系统交叉迭代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雷晓燕 王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6-143,共8页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将迹线法融入交叉迭代法求解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模型包含车辆子系统和轨道子系统,其中车辆子系统为31自由度的整车模型...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将迹线法融入交叉迭代法求解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模型包含车辆子系统和轨道子系统,其中车辆子系统为31自由度的整车模型,轨道子系统采用空间梁单元、黏弹性弹簧阻尼元件和三维块体单元模拟,两子系统通过轮轨相互作用实现耦合。轮轨接触几何关系采用“迹线法”与“最小距离法”计算,运用Newmark数值积分交叉求解车辆子系统动力学方程和轨道子系统动力学方程。为验证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算例对比计算。作为应用实例,分析了CRH2高速动车通过CRTSⅡ无砟轨道时引起车辆和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并选择列车速度和轨道不平顺对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进行了参数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将迹线法融入交叉迭代法求解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问题的算法具有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和程序编制容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空间非线性耦合 轨道结构三维模型 交叉算法 轮轨非线性接触 轮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迭代算法求解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方程的收敛性讨论 被引量:9
7
作者 吴神花 雷晓燕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23-31,共9页
运用有限元法建立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该模型将车辆-轨道系统以轮轨接触为界限分成车辆,轨道两个子系统并通过轮轨接触力的平衡和位移协调条件耦合在一起。通过交叉迭代算法分别求解车辆,轨道系统的运动方程,此时每一... 运用有限元法建立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该模型将车辆-轨道系统以轮轨接触为界限分成车辆,轨道两个子系统并通过轮轨接触力的平衡和位移协调条件耦合在一起。通过交叉迭代算法分别求解车辆,轨道系统的运动方程,此时每一步都需要判断使之满足轮轨几何相容条件和相互作用力平衡条件,这样对时间步长的选取要求较高,但是如果时间步长超过某一限值,易于导致迭代失败。引入了修正因子对轮轨接触力进行修正,这不仅可以放宽对时间步长的选取,还能加速收敛,提高计算效率。为验证算法的正确性,不仅进行了算例验证,还给出了引入修正因子的交叉迭代算法求解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算例,算例中考虑了不同的时间步长和不同的修正因子对交叉迭代算法收敛速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引入修正因子的交叉迭代算法具有程序编制简单、收敛速度快、用时少、精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因子 时间步长 交叉算法 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古代的中国算法:盈不足术与牛顿迭代算法的比较
8
作者 何吉欢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255-1260,共6页
详细讨论了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广泛流行的一种中国算法 ,这种算法在西方被称作为双假设法· 强调指出双假设法是中国算法的一种译版· 首次给出了中国算法与牛顿迭代算法之间的联系 ,如果引入了导数的概念 ,中国算法可以非常... 详细讨论了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广泛流行的一种中国算法 ,这种算法在西方被称作为双假设法· 强调指出双假设法是中国算法的一种译版· 首次给出了中国算法与牛顿迭代算法之间的联系 ,如果引入了导数的概念 ,中国算法可以非常方便地转化为牛顿迭代算法·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中国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数学 九章算术 牛顿算法 DUFFING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维-联合迭代算法的大规模MIMO系统能效研究
9
作者 杨静 张丽萍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3期27-32,共6页
针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系统能效降低的问题,同时考虑大规模MIMO系统的上、下行链路,提出一种降维-联合迭代算法。该算法考虑发射功率、发射天线数和终端用户数对系统能效的影响,首先基于迫零预处理和动态的功耗模型推导出系... 针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系统能效降低的问题,同时考虑大规模MIMO系统的上、下行链路,提出一种降维-联合迭代算法。该算法考虑发射功率、发射天线数和终端用户数对系统能效的影响,首先基于迫零预处理和动态的功耗模型推导出系统的能效表达式,然后通过注水算法求得最佳的发射功率,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优化,最后联合迭代发射天线和终端用户数,输出系统最优能效值。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信道状态单小区多用户场景下以及使用不同导频复用因子的多小区多用户场景下,该算法都可以在降低复杂度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系统能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MIMO 降维-联合算法 系统能效 导频复用因子 信道状态信息 注水功率分配 迫零预编码 发射天线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φ-非扩张映像族的公共不动点的复合迭代算法
10
作者 谢宁波 高兴慧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2-14,18,共4页
在Banach空间中设计了一种新的拟-φ-非扩张映像族的公共不动点的复合迭代算法,用于逼近拟-φ-非扩张映像族的公共不动点,并利用所提出的算法证明了拟-φ-非扩张映像族的公共不动点的强收敛定理,所得结果改进了一些最新文献的结果。
关键词 -φ-非扩张映像族 公共不动点 强收敛定理 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牛顿迭代法的改进IEKF及其在UNGM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常国宾 许江宁 +1 位作者 李安 胡柏青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9,共5页
从高斯-牛顿迭代的角度对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IEKF)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牛顿迭代法的改进IEKF算法。该算法通过实时判断每次迭代对状态的逼近程度,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新的迭代值,继而采用卡尔曼滤波框架对状态进行量测更新... 从高斯-牛顿迭代的角度对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IEKF)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牛顿迭代法的改进IEKF算法。该算法通过实时判断每次迭代对状态的逼近程度,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新的迭代值,继而采用卡尔曼滤波框架对状态进行量测更新。新算法较传统的IEKF具有精度高以及对初值不敏感的优点。实例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滤波 扩展卡尔曼滤波 高斯-牛顿 全局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容积卡尔曼粒子滤波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华剑 景占荣 +1 位作者 郑文泉 屈保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85-88,共4页
针对标准粒子滤波算法粒子退化和贫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牛顿迭代思想的容积卡尔曼粒子滤波算法.该算法利用当前量测信息,使用容积数值积分原则通过以一组确定的点集和相应的权值直接计算非线性随机函数的均值和方差,避免了求导运... 针对标准粒子滤波算法粒子退化和贫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牛顿迭代思想的容积卡尔曼粒子滤波算法.该算法利用当前量测信息,使用容积数值积分原则通过以一组确定的点集和相应的权值直接计算非线性随机函数的均值和方差,避免了求导运算,并通过Gauss-Newton迭代方法对容积卡尔曼滤波(CKF)的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进行求解,减小了线性化误差,以此来产生粒子滤波算法的重要性密度函数,使得迭代CKF产生的重要性密度函数更接近于真实后验概率分布,从而改进了滤波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粒子滤波和CPF滤波相比,迭代CKF粒子滤波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粒子滤波 高斯-牛顿 容积卡尔曼滤波 重要性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二维最小交叉熵阈值分割快速迭代算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一全 樊军 周怀春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7-494,共8页
基于灰度级-平均灰度级直方图的现有二维交叉熵阈值分割法的分割结果不够准确,计算最佳阈值时需搜索整个解空间,因而效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二维最小交叉熵阈值选取快速迭代算法,推导了相关的公式.对典... 基于灰度级-平均灰度级直方图的现有二维交叉熵阈值分割法的分割结果不够准确,计算最佳阈值时需搜索整个解空间,因而效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二维最小交叉熵阈值选取快速迭代算法,推导了相关的公式.对典型测试图像进行了大量实验,并与基于灰度级-平均灰度级直方图的方法在分割结果及运行时间上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分割结果更加精确,且计算最佳阈值时只需遍历其中一小部分解空间,运行时间减少到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阈值分割 灰度-梯度共生矩阵 最小交叉熵法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投影反算中求底点纬度值的牛顿迭代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建华 杨志强 王腾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59,共3页
高斯投影反算问题是利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x,y)来求其对应的大地地理坐标系坐标(B,L)的理论和方法。在高斯投影反算问题中,底点纬度Bf是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对底点纬度Bf的计算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而这两种方法在具体应用中不够方... 高斯投影反算问题是利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x,y)来求其对应的大地地理坐标系坐标(B,L)的理论和方法。在高斯投影反算问题中,底点纬度Bf是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对底点纬度Bf的计算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而这两种方法在具体应用中不够方便。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在研究牛顿迭代法应用的前提下,以高斯投影正算中求X0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构造了求底点纬度Bf的牛顿迭代模型。给出了相应的牛顿迭代法程序设计的框图,编写了C语言子程序。通过实例计算,表明相对于求底点纬度Bf值的常用算法,该方法具有方法简便、程序设计简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在大量数据计算中可以满足高斯投影计算对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的双重要求。该方法对实际工作中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顿 底点纬度 高斯投影 反算 平面直角坐标系 程序设计 计算速度 地理坐标系 中间变量 数学模型 模型 实例计算 计算精度 投影计算 数据计算 参考价值 子程序 C语言 应用 框图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标定相机内方位元素的迭代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东杰 张继友 马丽娜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4年第6期74-82,共9页
为优化自标定技术解算内方位元素数学模型,阐述了一种利用自标定技术进行相机内方位元素标定的迭代算法。内方位元素结果优化采用牛顿—拉夫逊迭代算法,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同时能够获得较高的精度。B双空间几何理论建立于正方形在物、像... 为优化自标定技术解算内方位元素数学模型,阐述了一种利用自标定技术进行相机内方位元素标定的迭代算法。内方位元素结果优化采用牛顿—拉夫逊迭代算法,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同时能够获得较高的精度。B双空间几何理论建立于正方形在物、像两空间的射影几何关系,利用二维棋盘格标定图像中点、线、面间固有的几何关系得到迭代算法初值;采用包含3个径向和2个切向畸变系数的畸变模型能够更好地表达镜头畸变情况;标定方法操作过程简单、实验误差小。为与张氏标定法进行比较,对使用张氏标定法的图像数据进行实验,得到与其相同标定精度的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B双空间几何法的自标定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顿-拉夫逊算法 内方位元素 B双空间几何 自标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迭代思想标定砂土三轴试验宏-细观参数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国元 孙元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5-69,共5页
为提高离散元中三轴试验宏-细观参数标定工作效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迭代标定法.利用fish语言编写程序在PFC^(3D)中实现了三轴试验的数值模拟.基于接触黏结模型对砂土三轴试验进行模拟,验证了迭代标定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颗粒刚度... 为提高离散元中三轴试验宏-细观参数标定工作效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迭代标定法.利用fish语言编写程序在PFC^(3D)中实现了三轴试验的数值模拟.基于接触黏结模型对砂土三轴试验进行模拟,验证了迭代标定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颗粒刚度大小和颗粒刚度比都会影响偏应力的大小;颗粒法向刚度会影响初始杨氏模量;细观摩擦系数对偏应力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模型围压的大小;黏结强度对接触黏结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影响较小,但对平行黏结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有较大影响.迭代标定法可以有效标定宏-细观参数,减少"试参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法 算法 PFC3D 三轴试验 -观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双变量Riccati矩阵方程组对称解的迭代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寿升 张凯院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基于求线性矩阵方程组约束解的修正共轭梯度法,讨论了由Nash均衡对策导出的一类双矩阵变量Riccati矩阵方程组(R-MEs)对称解的数值计算问题.提出用牛顿算法将R-MEs的对称解问题转化为双矩阵变量线性矩阵方程组的对称解或者对称最小二乘... 基于求线性矩阵方程组约束解的修正共轭梯度法,讨论了由Nash均衡对策导出的一类双矩阵变量Riccati矩阵方程组(R-MEs)对称解的数值计算问题.提出用牛顿算法将R-MEs的对称解问题转化为双矩阵变量线性矩阵方程组的对称解或者对称最小二乘解问题,并采用修正共轭梯度法解决后一计算问题,建立了求R-MEs对称解的新型迭代算法.新型迭代算法仅要求R-MEs有对称解,不要求它的对称解唯一,也不对它的系数矩阵做附加限定.数值算例表明,新型迭代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cati矩阵方程组 对称解 牛顿算法 修正共轭梯度法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离散时间代数Riccati矩阵方程异类约束解的双迭代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牛婷婷 张凯院 宁倩芝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7-856,共10页
本文研究在最优控制系统中遇到的离散时间代数Riccati矩阵方程(DTARME)异类约束解的数值计算问题.首先对多变量DTARME中的逆矩阵采用矩阵级数方法进行等价转化,然后采用牛顿算法求多变量DTARME的异类约束解,并采用修正共轭梯度法求由牛... 本文研究在最优控制系统中遇到的离散时间代数Riccati矩阵方程(DTARME)异类约束解的数值计算问题.首先对多变量DTARME中的逆矩阵采用矩阵级数方法进行等价转化,然后采用牛顿算法求多变量DTARME的异类约束解,并采用修正共轭梯度法求由牛顿算法每一步迭代计算导出的线性矩阵方程的异类约束解或者异类约束最小二乘解,建立求多变量DTARME的异类约束解的双迭代算法.双迭代算法仅要求多变量DTARME有异类约束解,不要求它的异类约束解唯一,也不对它的系数矩阵做附加限定.数值算例表明,双迭代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类约束解 牛顿算法 修正共轭梯度法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拱架裸拱线形及预抬高值迭代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立永 程俊 +1 位作者 杨晶晶 余晓萌 《公路交通技术》 2014年第3期54-58,共5页
大跨径拱桥主拱圈施工特别是缆索吊装钢拱架现浇主拱圈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保证施工安全,控制施工精度,需要精确确定钢拱架裸拱线形及其吊装过程扣索的控制索力。以某主跨108 m的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为例,对缆索吊装钢拱架现浇主... 大跨径拱桥主拱圈施工特别是缆索吊装钢拱架现浇主拱圈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保证施工安全,控制施工精度,需要精确确定钢拱架裸拱线形及其吊装过程扣索的控制索力。以某主跨108 m的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为例,对缆索吊装钢拱架现浇主拱圈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给出钢拱架裸拱线形及预抬高值的迭代算法及合理的扣索索力,对同类型桥梁仿真计算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拱架 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 裸拱线形 预抬高值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桩承载性状分析的三参数荷载传递函数和迭代算法
20
作者 陈国兴 朱骏 黄广龙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9-35,共7页
介绍了桩身和桩端的三参数荷载传递函数模型,推导了桩顶荷载-沉降关系P-S曲线的迭代算法,讨论了荷载传递函数模型中各参数对桩顶荷载-沉降关系曲线的影响;采用该文所推导的桩顶荷载-沉降关系P-S曲线的迭代算法,计算了南京两个实际工程... 介绍了桩身和桩端的三参数荷载传递函数模型,推导了桩顶荷载-沉降关系P-S曲线的迭代算法,讨论了荷载传递函数模型中各参数对桩顶荷载-沉降关系曲线的影响;采用该文所推导的桩顶荷载-沉降关系P-S曲线的迭代算法,计算了南京两个实际工程中的两根大直径桩的桩顶荷载-沉降关系曲线,计算的曲线与静载试验得到的曲线吻合很好.这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对计算大直径单桩的曲线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利用桩身和桩端的三参数荷载传递函数模型和迭代算法分析大直径单桩的承载性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单桩 承载性状 桩顶荷载-沉降关系 三参数荷载传递函数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