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种樟树叶片基质添加对牛樟芝三萜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影响
1
作者
郑洋群
尹以杭
+3 位作者
余思廷
赵晓雷
石晓龙
郑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8,共9页
比较分析在大米培养基中添加2种樟树不同浓度叶片匀浆对牛樟芝三萜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筛选出最适的培养条件,为牛樟芝人工培养及樟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大米培养基为对照,分别添加0、0.5、1、2、3、4 g共6个浓度的牛樟...
比较分析在大米培养基中添加2种樟树不同浓度叶片匀浆对牛樟芝三萜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筛选出最适的培养条件,为牛樟芝人工培养及樟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大米培养基为对照,分别添加0、0.5、1、2、3、4 g共6个浓度的牛樟和香樟叶片匀浆基质,测量了6种不同处理下牛樟芝的生长特性及三萜含量,并比较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以评价牛樟芝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牛樟和香樟叶片匀浆基质添加均能显著提高牛樟芝的生长和生物活性,各处理分别在9~27 d完成高峰生长。经过生长特性因子综合评价得出,在大米培养基中添加3 g香樟基质显著促进了牛樟芝的生长,较对照提高了4倍,为促进牛樟芝生长的最优处理;添加1 g牛樟基质显著提高了牛樟芝的三萜含量、DPPH清除能力及总还原能力,较对照分别提高了5.2、15.8和23倍,为提高牛樟芝三萜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
芝
牛樟
香樟
三萜含量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牛樟人工林对引种区表层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邢文婷
陈培
+2 位作者
许奕
陈显臻
董晓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73-78,共6页
为探明台湾牛樟人工林对引种区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在海南北部引种2年的台湾牛樟人工林、木棉-台湾牛樟混交林,以及添加天然有机质椰糠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以当地土壤(砖红壤)营造台湾牛樟人工林,0~20、20~40 cm表层土...
为探明台湾牛樟人工林对引种区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在海南北部引种2年的台湾牛樟人工林、木棉-台湾牛樟混交林,以及添加天然有机质椰糠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以当地土壤(砖红壤)营造台湾牛樟人工林,0~20、20~40 cm表层土壤的pH值较造林前下降了0.3个单位,主要土壤营养成分含量整体上增加,引种区土壤肥力提高;与台湾牛樟人工林相比,木棉-台湾牛樟混交林表层土壤速效钾、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分别提高了45.10%、15.84%和45.00%,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效磷含量降低,pH值与造林前相同;以1∶1比例混合红壤和椰糠基质营造台湾牛樟人工林,土壤pH值为3.97~3.99,表层土壤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显著高于对照(砖红壤),其他土壤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低于对照。综上所述,营造台湾牛樟人工林可以提高引种区的土壤肥力,而与其他林分混交或添加有机质对增加引种区林地土壤肥力的效果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牛樟
引种区
表层土壤
林分
基质
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胞分裂素对台湾牛樟腋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邢文婷
陈培
+2 位作者
董晓娜
许奕
杜丽敏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39-42,48,共5页
为探讨台湾牛樟腋芽增殖系数和丛生芽长势的变化情况,分析细胞分裂素对台湾牛樟腋芽增殖、分化的影响,以2年生台湾牛樟为母树,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对腋芽(芽长≥1.0㎝)进行多种激素配比试验。多激素配比试验表明:细胞分裂素与2,4-D...
为探讨台湾牛樟腋芽增殖系数和丛生芽长势的变化情况,分析细胞分裂素对台湾牛樟腋芽增殖、分化的影响,以2年生台湾牛樟为母树,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对腋芽(芽长≥1.0㎝)进行多种激素配比试验。多激素配比试验表明:细胞分裂素与2,4-D组合诱导的台湾牛樟腋芽褐化率较高,腋芽增殖受到抑制;各细胞分裂素对腋芽增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6-BA>ZT>TDZ。6-BA诱导增殖试验表明:增殖系数与腋芽褐化率随6-BA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6-BA 3.5 mg/L处出现最高峰值。6-BA与ZT组合试验表明:以6-BA 2.0 mg/L和ZT 1.5 mg/L组合的增殖系数最高,腋芽增殖系数3.96,腋芽褐化率整体上明显下降。在台湾牛樟增殖培养阶段,细胞分裂素对其影响较大,其中以6-BA影响最大;6-BA与ZT组合可降低腋芽褐化率,整体上增殖系数提高,芽长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牛樟
腋芽
细胞分裂素
增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珍稀药用菌樟芝及其寄(腐)生树种牛樟
被引量:
17
4
作者
陈体强
方忠玉
《福建农业科技》
2003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药用菌
樟芝
牛樟
台湾省
寄生树种
形态特征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氮方式对牛樟苗期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王先棒
周再知
+3 位作者
韩强
潘栋康
王丹薇
黄桂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81-2388,共8页
【目的】苗木质量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研究施肥方式及施氮量对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为培育优质牛樟苗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盆栽试验在温室内进行,供试材料为1年生牛樟组培苗。设置两个常...
【目的】苗木质量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研究施肥方式及施氮量对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为培育优质牛樟苗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盆栽试验在温室内进行,供试材料为1年生牛樟组培苗。设置两个常规施氮处理:集中施氮200 mg/株、常规平均施氮200 mg/株;4个指数施肥处理:200、400、600和800 mg/株;以不施氮肥为对照。每次施肥间隔10天,试验共施肥10次。试验结束后,测定牛樟苗高、地径,根、茎和叶生物量,根系长度、体积和表面积,叶、茎和根的氮含量,分析不同施氮方式下牛樟苗木生长状况、根系生长参数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施肥显著提升了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与常规施肥相比,指数施肥可提高幼苗株高、地径和茎、叶生物量,增加根系长度、体积、表面积、比根长和比根表面积,提升植株氮积累量和叶、茎、根部含氮量。指数施肥方式下,随施氮量的提升,各指标都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施氮量为400 mg/株时最优。【结论】施氮对牛樟幼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指数施氮方式优于常规施氮方式。指数施肥方式推荐是氮总量为400 mg/株,按照3.54、5.30、7.95、11.9、17.9、26.8、40.2、60.3、90.4、136.0 mg分为10次施用,可获得生物学性状较好、氮素积累量较高的优质牛樟苗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
指数施肥
总施氮量
氮肥分配量
幼苗生长指标
幼苗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牛樟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刘荣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4期163-164,共2页
以牛樟当年生幼嫩枝条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4种基本培养基和16种激素浓度组合的试验,研究牛樟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改良的MS+6-BA 2.0 mg/L+NAA 0.5 mg/L,增殖培养基为改良的MS+6-BA 1.5 mg/L+NAA 0.4 mg/L,生...
以牛樟当年生幼嫩枝条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4种基本培养基和16种激素浓度组合的试验,研究牛樟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改良的MS+6-BA 2.0 mg/L+NAA 0.5 mg/L,增殖培养基为改良的MS+6-BA 1.5 mg/L+NAA 0.4 mg/L,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的MS+NAA 0.1 mg/L+IBA 1.0 mg/L,移栽基质为70%无菌的红心土+30%河砂,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植物激素对牛樟扦插生根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3
7
作者
余小琴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6期7-9,共3页
通过开展不同植物激素对牛樟扦插生根和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激素处理总体上对牛樟扦插生根时间、成活率、新梢长度、生物量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以质量分数为0.5×10^(-6)的IAA与质量分数为0.2×10^(-6)的6-BA...
通过开展不同植物激素对牛樟扦插生根和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激素处理总体上对牛樟扦插生根时间、成活率、新梢长度、生物量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以质量分数为0.5×10^(-6)的IAA与质量分数为0.2×10^(-6)的6-BA植物激素组合对牛樟扦插成活率、生根时间和苗木质量最有利,其牛樟生根时间16.50d、成活率83.50%、新梢高度59.47cm,根系生物量1.54g,新梢生物量2.56g,总生物量:5.04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
扦插
生根
新梢长度
植物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种樟树叶片基质添加对牛樟芝三萜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影响
1
作者
郑洋群
尹以杭
余思廷
赵晓雷
石晓龙
郑元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736)资助
云南省农业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重点项目(202101BD070001-020)资助
+1 种基金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101AT070044)资助
“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项目(XDYC-QN-RC-2022-0245)资助。
文摘
比较分析在大米培养基中添加2种樟树不同浓度叶片匀浆对牛樟芝三萜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筛选出最适的培养条件,为牛樟芝人工培养及樟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大米培养基为对照,分别添加0、0.5、1、2、3、4 g共6个浓度的牛樟和香樟叶片匀浆基质,测量了6种不同处理下牛樟芝的生长特性及三萜含量,并比较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以评价牛樟芝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牛樟和香樟叶片匀浆基质添加均能显著提高牛樟芝的生长和生物活性,各处理分别在9~27 d完成高峰生长。经过生长特性因子综合评价得出,在大米培养基中添加3 g香樟基质显著促进了牛樟芝的生长,较对照提高了4倍,为促进牛樟芝生长的最优处理;添加1 g牛樟基质显著提高了牛樟芝的三萜含量、DPPH清除能力及总还原能力,较对照分别提高了5.2、15.8和23倍,为提高牛樟芝三萜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最优处理。
关键词
牛樟
芝
牛樟
香樟
三萜含量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Antrodia cinnamomea
Cinnamomum kanehirai
Cinnamomum camphora
triterpene contcentra-tion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Q939.98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牛樟人工林对引种区表层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邢文婷
陈培
许奕
陈显臻
董晓娜
机构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海南省香蕉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73-78,共6页
基金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KYYS-2015-27)
文摘
为探明台湾牛樟人工林对引种区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在海南北部引种2年的台湾牛樟人工林、木棉-台湾牛樟混交林,以及添加天然有机质椰糠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以当地土壤(砖红壤)营造台湾牛樟人工林,0~20、20~40 cm表层土壤的pH值较造林前下降了0.3个单位,主要土壤营养成分含量整体上增加,引种区土壤肥力提高;与台湾牛樟人工林相比,木棉-台湾牛樟混交林表层土壤速效钾、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分别提高了45.10%、15.84%和45.00%,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效磷含量降低,pH值与造林前相同;以1∶1比例混合红壤和椰糠基质营造台湾牛樟人工林,土壤pH值为3.97~3.99,表层土壤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显著高于对照(砖红壤),其他土壤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低于对照。综上所述,营造台湾牛樟人工林可以提高引种区的土壤肥力,而与其他林分混交或添加有机质对增加引种区林地土壤肥力的效果较小。
关键词
台湾
牛樟
引种区
表层土壤
林分
基质
化学性质
Keywords
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
introducing area
topsoil
forest types
substrate
chem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S79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胞分裂素对台湾牛樟腋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邢文婷
陈培
董晓娜
许奕
杜丽敏
机构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海南省香蕉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39-42,48,共5页
基金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No.KYYS-2015-27)
文摘
为探讨台湾牛樟腋芽增殖系数和丛生芽长势的变化情况,分析细胞分裂素对台湾牛樟腋芽增殖、分化的影响,以2年生台湾牛樟为母树,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对腋芽(芽长≥1.0㎝)进行多种激素配比试验。多激素配比试验表明:细胞分裂素与2,4-D组合诱导的台湾牛樟腋芽褐化率较高,腋芽增殖受到抑制;各细胞分裂素对腋芽增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6-BA>ZT>TDZ。6-BA诱导增殖试验表明:增殖系数与腋芽褐化率随6-BA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6-BA 3.5 mg/L处出现最高峰值。6-BA与ZT组合试验表明:以6-BA 2.0 mg/L和ZT 1.5 mg/L组合的增殖系数最高,腋芽增殖系数3.96,腋芽褐化率整体上明显下降。在台湾牛樟增殖培养阶段,细胞分裂素对其影响较大,其中以6-BA影响最大;6-BA与ZT组合可降低腋芽褐化率,整体上增殖系数提高,芽长势较好。
关键词
台湾
牛樟
腋芽
细胞分裂素
增殖系数
Keywords
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
axillary bud
cytokinin
propaga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S722.3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珍稀药用菌樟芝及其寄(腐)生树种牛樟
被引量:
17
4
作者
陈体强
方忠玉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
福州闽江真菌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3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药用菌
樟芝
牛樟
台湾省
寄生树种
形态特征
生理活性
分类号
Q949.9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氮方式对牛樟苗期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王先棒
周再知
韩强
潘栋康
王丹薇
黄桂华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81-2388,共8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2021KJCX018-03)。
文摘
【目的】苗木质量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研究施肥方式及施氮量对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为培育优质牛樟苗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盆栽试验在温室内进行,供试材料为1年生牛樟组培苗。设置两个常规施氮处理:集中施氮200 mg/株、常规平均施氮200 mg/株;4个指数施肥处理:200、400、600和800 mg/株;以不施氮肥为对照。每次施肥间隔10天,试验共施肥10次。试验结束后,测定牛樟苗高、地径,根、茎和叶生物量,根系长度、体积和表面积,叶、茎和根的氮含量,分析不同施氮方式下牛樟苗木生长状况、根系生长参数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施肥显著提升了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与常规施肥相比,指数施肥可提高幼苗株高、地径和茎、叶生物量,增加根系长度、体积、表面积、比根长和比根表面积,提升植株氮积累量和叶、茎、根部含氮量。指数施肥方式下,随施氮量的提升,各指标都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施氮量为400 mg/株时最优。【结论】施氮对牛樟幼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指数施氮方式优于常规施氮方式。指数施肥方式推荐是氮总量为400 mg/株,按照3.54、5.30、7.95、11.9、17.9、26.8、40.2、60.3、90.4、136.0 mg分为10次施用,可获得生物学性状较好、氮素积累量较高的优质牛樟苗木。
关键词
牛樟
指数施肥
总施氮量
氮肥分配量
幼苗生长指标
幼苗氮含量
Keywords
Cinnamomum kanehirae
exponential fertilization
total N rate
individual N rate
seedling growth index
seedling nitrogen content
分类号
S79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樟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刘荣忠
机构
福建省漳州市林业中心苗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4期163-164,共2页
文摘
以牛樟当年生幼嫩枝条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4种基本培养基和16种激素浓度组合的试验,研究牛樟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改良的MS+6-BA 2.0 mg/L+NAA 0.5 mg/L,增殖培养基为改良的MS+6-BA 1.5 mg/L+NAA 0.4 mg/L,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的MS+NAA 0.1 mg/L+IBA 1.0 mg/L,移栽基质为70%无菌的红心土+30%河砂,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牛樟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Keywords
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
tissue culture
rapid propagation
分类号
S79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植物激素对牛樟扦插生根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3
7
作者
余小琴
机构
福安市瓜溪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6期7-9,共3页
基金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五期项目:樟树良种定向选育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fjlmzmgg2016-6)
文摘
通过开展不同植物激素对牛樟扦插生根和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激素处理总体上对牛樟扦插生根时间、成活率、新梢长度、生物量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以质量分数为0.5×10^(-6)的IAA与质量分数为0.2×10^(-6)的6-BA植物激素组合对牛樟扦插成活率、生根时间和苗木质量最有利,其牛樟生根时间16.50d、成活率83.50%、新梢高度59.47cm,根系生物量1.54g,新梢生物量2.56g,总生物量:5.04g。
关键词
牛樟
扦插
生根
新梢长度
植物激素
Keywords
Cinnamomum kanehirai
cuttage
root
length of new shoots
plant hormones
分类号
S615 [农业科学—园艺学]
Q946.88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种樟树叶片基质添加对牛樟芝三萜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影响
郑洋群
尹以杭
余思廷
赵晓雷
石晓龙
郑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台湾牛樟人工林对引种区表层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邢文婷
陈培
许奕
陈显臻
董晓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细胞分裂素对台湾牛樟腋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邢文婷
陈培
董晓娜
许奕
杜丽敏
《热带农业科学》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台湾珍稀药用菌樟芝及其寄(腐)生树种牛樟
陈体强
方忠玉
《福建农业科技》
200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施氮方式对牛樟苗期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
王先棒
周再知
韩强
潘栋康
王丹薇
黄桂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牛樟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刘荣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不同植物激素对牛樟扦插生根和生长的影响
余小琴
《防护林科技》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