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瓷修复体饰瓷疲劳损伤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刘亦洪 冯海兰 +1 位作者 刘光华 沈志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损伤失效的全瓷修复体的损伤形貌观察,分析全瓷修复体饰瓷疲劳损伤的机制和过程,以及缺陷与饰瓷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断裂或破碎的全瓷修复体,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其断... 目的:通过对临床损伤失效的全瓷修复体的损伤形貌观察,分析全瓷修复体饰瓷疲劳损伤的机制和过程,以及缺陷与饰瓷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断裂或破碎的全瓷修复体,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其断裂面和咬合面微观形貌以及饰瓷的缺陷,X线衍射能谱分析(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饰瓷内不均质部分的化学成分。运用陶瓷损伤形貌分析的方法,分析全瓷修复体的断裂方式和损伤特征。结果:全瓷修复体的最终损伤失效包括完全断裂、饰瓷崩瓷和饰瓷脱瓷3种方式。氧化铝全瓷冠发生了完全断裂,氧化锆全瓷冠发生饰瓷崩瓷或饰瓷脱瓷。饰瓷疲劳损伤包括表面磨损、锥状裂纹和饰瓷脱瓷3种模式。饰瓷表面发现气孔和污染颗粒缺陷。结论:全瓷修复体应设计多点咬合接触,分散咬合应力。饰瓷脱瓷发生于饰瓷层过薄的情况,适当的饰瓷厚度保证饰瓷的抗疲劳损伤能力。临床需严格控制饰瓷烧结过程的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料 工艺学 牙修复磨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全瓷修复体崩瓷的主要原因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肖凌 巢永烈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95-198,共4页
饰面瓷崩瓷是影响氧化锆全瓷修复体临床成功率的重要因素。饰面瓷崩裂与饰面瓷材料强度、残余应力的产生及界面粘接情况有重要联系,但目前对饰面瓷-锆瓷复合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尚缺乏标准试验,其结果受到试样的几何形状、应力加载的方... 饰面瓷崩瓷是影响氧化锆全瓷修复体临床成功率的重要因素。饰面瓷崩裂与饰面瓷材料强度、残余应力的产生及界面粘接情况有重要联系,但目前对饰面瓷-锆瓷复合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尚缺乏标准试验,其结果受到试样的几何形状、应力加载的方向、大小、频率以及口内环境模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试验结果之间的可比性较差,其研究结果也不能完全反映临床现象。明确可以用于双层结构真实强度及韧性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进一步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强度和韧性的作用等是未来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对氧化锆全瓷修复体崩瓷原因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瓷料 修复 牙修复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和通用型复合树脂耐磨性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穆海丽 田福聪 +1 位作者 王晓燕 高学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25,共6页
目的: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评估玻璃体和通用型复合树脂用于后牙充填的耐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48名患者共108颗患牙(每组各54颗),随机分配用玻璃体(BeautifilⅡ,简称BF)或通用型复合树脂(Filtek Z350,简称Z350)进行充填。分别于... 目的: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评估玻璃体和通用型复合树脂用于后牙充填的耐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48名患者共108颗患牙(每组各54颗),随机分配用玻璃体(BeautifilⅡ,简称BF)或通用型复合树脂(Filtek Z350,简称Z350)进行充填。分别于术后1周、6个月、18个月和4年,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标准对充填体进行临床评价并拍照和制取模型。使用激光三维扫描仪扫描模型后,对图像进行配准和计算磨耗深度,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4年回访43名患者,回访率为89.6%。BF组和Z350组各有4例和3例出现脱落、继发龋、充填体折断和牙髓坏死。两组充填体的4年存留率均为95.8%,符合美国牙医协会(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ADA)标准(3年存留率>90%)。0~6个月两组充填体的磨耗速率最快,随后磨耗速率的下降趋于平缓,BF组4年总磨耗深度为(58±22)μm,Z350组为(54±16)μm(P>0.05),耐磨性均符合ADA标准(3年磨耗深度<100μm)。两组充填体均表现为围绕咬合接触区形成凹坑状磨耗(Ⅰ型)和充填体发生均匀磨耗(Ⅱ型)。术后4年,Ⅰ型磨耗充填体中,BF组的磨耗深度大于Z350组(P<0.05),Ⅱ型磨耗充填体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的4年存留率和耐磨性均符合ADA标准,用于后牙牙合面重咬合接触区时,玻璃体的耐磨性略逊于复合树脂,用于非重咬合接触区时,二者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类 牙修复磨损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