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谭学莲 满毅 黄定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1-391,共11页
上颌后牙是牙髓根尖周疾病的常见发病部位,在解剖上与上颌窦关系密切,炎症易扩散引发牙髓源性上颌窦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常需联合进行显微根尖手术和上颌窦底提升术,笔者将其命名为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上颌牙-牙槽骨... 上颌后牙是牙髓根尖周疾病的常见发病部位,在解剖上与上颌窦关系密切,炎症易扩散引发牙髓源性上颌窦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常需联合进行显微根尖手术和上颌窦底提升术,笔者将其命名为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上颌牙-牙槽骨-上颌窦复合体是该手术的解剖学基础,本文结合文献回顾及临床经验,详细讨论了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应用场景及优势、适应证与禁忌证、治疗计划制定以及术式选择等关键问题,旨在探讨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在治疗上颌后牙牙髓源性上颌窦炎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其临床操作路径和制订多学科联合管理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槽骨-上颌窦复合体 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 源性上颌窦炎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的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定明 张岚 满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51-262,共12页
上颌后牙缺失需行种植修复时,如果骨量不足,临床上常规采取上颌窦底提升术进行骨增量,以满足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要求。上颌后牙的根管系统非常复杂,出现牙髓根尖周疾病时,根管治疗有可能无法彻底控制根管内感染,治疗后仍可能再度发生慢... 上颌后牙缺失需行种植修复时,如果骨量不足,临床上常规采取上颌窦底提升术进行骨增量,以满足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要求。上颌后牙的根管系统非常复杂,出现牙髓根尖周疾病时,根管治疗有可能无法彻底控制根管内感染,治疗后仍可能再度发生慢性根尖周病变。上颌牙、牙槽骨、上颌窦解剖位置及其功能关系紧密,笔者将其命名为“上颌牙-牙槽骨-上颌窦复合体”。当上颌后牙发生慢性根尖周病变时,牙根进入上颌窦内或者病变扩散至上颌窦可形成牙源性上颌窦炎。采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这类患牙时,常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术建立手术入路。笔者将这种为治疗牙源性上颌窦炎并保存疑难根尖周病患牙而采取的显微根尖手术联合上颌窦底提升术命名为“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该技术与牙种植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不同,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术式。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分析,结合临床开展该技术的经验和认识,从解剖学、病因学和病理学三方面阐述了该技术的生物学基础:上颌牙-牙槽骨-上颌窦复合体是该技术的解剖学基础,牙源性感染引起上颌窦疾病是其病因学基础,根尖周术区和上颌窦黏骨膜的感染性炎症反应是其病理学基础。本文详细解析上述三方面生物学基础,为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临床术式的设计、诊治流程的规范和诊疗路径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槽骨-上颌窦复合体 上颌窦底提升 源性上颌窦炎 感染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上颌窦底外提升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杜良智 冯海楠 +2 位作者 常晓峰 李晓红 刘少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开窗式上颌窦底外提升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9名患者30侧行上颌窦底开窗式外提升术,用超声骨刀开窗,植入种植体共53枚(同期植入47枚,延期植入6枚),6~8月后完成上部修复。修复后3、6及12个...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开窗式上颌窦底外提升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9名患者30侧行上颌窦底开窗式外提升术,用超声骨刀开窗,植入种植体共53枚(同期植入47枚,延期植入6枚),6~8月后完成上部修复。修复后3、6及12个月复查。结果:术前平均剩余牙槽突高度为4.46mm,术后平均提升高度为7.34mm,植入53枚植体,没有发生黏膜穿孔。术后随访3~18个月没有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及种植体松动脱落。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骨结合良好。种植体存留率及手术成功率均为100%。结论:超声骨刀在上颌窦底开窗式外提升术中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上颌窦底开窗式外提升 槽突高度(RB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汪汉池 赵静辉 +3 位作者 刘春影 王楠 王鹞 周延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1-593,共3页
上颌后牙区因其特殊的上颌窦解剖结构,易导致患者缺乏骨量而无法保持种植体稳定。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术,在窦底黏膜与骨板间充填骨移植材料,可以有效增加可用骨高度,便于维持种植体长期稳定。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代替自体骨移植材料的血... 上颌后牙区因其特殊的上颌窦解剖结构,易导致患者缺乏骨量而无法保持种植体稳定。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术,在窦底黏膜与骨板间充填骨移植材料,可以有效增加可用骨高度,便于维持种植体长期稳定。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代替自体骨移植材料的血小板浓缩制品,具有源于自体、成骨作用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本文就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发挥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上颌窦底提升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种植体周围骨改建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星星 孙丽娟 +4 位作者 王悦 丁锋 刘向东 张思佳 宋应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分析牙槽嵴严重萎缩患者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种植体周围骨改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患者41例,根据剩余牙槽骨高度(RBH)分为A组(2<RBH≤4 mm,20例)和B组(4<RBH≤6 mm,21例)。术后1年和3年,用影像学测量技术比较2... 目的:分析牙槽嵴严重萎缩患者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种植体周围骨改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患者41例,根据剩余牙槽骨高度(RBH)分为A组(2<RBH≤4 mm,20例)和B组(4<RBH≤6 mm,21例)。术后1年和3年,用影像学测量技术比较2组种植体周围的骨改建情况,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术后1、3年时,A组的垂直骨增量(VBG)均高于B组(P<0.05);术后3年时VBG与种植体长度(IL)呈正相关(r=0.284,P<0.05),与RBH呈负相关(r=-0.409,P<0.05);方程:术后3年VBG=0.836 IL-1.074 RBH-0.424。结论:RBH和IL是VBG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 剩余槽骨高度 垂直骨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术中囊肿的处理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柳忠豪 周文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9-294,共6页
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术作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通过剥离提升上颌窦底壁的黏膜,形成容纳血液和骨移植材料的空间,从而增加上颌后部骨高度以满足种植体植入的需求。该技术包括经外侧壁开窗入路提升和经牙槽嵴顶入路提升两种术式,受诸如上颌... 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术作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通过剥离提升上颌窦底壁的黏膜,形成容纳血液和骨移植材料的空间,从而增加上颌后部骨高度以满足种植体植入的需求。该技术包括经外侧壁开窗入路提升和经牙槽嵴顶入路提升两种术式,受诸如上颌窦底黏膜厚度、窦底解剖形态、上颌窦病变等的影响,其中上颌窦囊肿的存在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和手术风险。目前对于上颌窦底提升术中是否对囊肿进行处理以及如何进行处理仍存在争议,本文将针对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种植术中遇到的上颌窦囊肿问题的不同处理策略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上颌 上颌窦底提升 上颌窦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微创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于婉琦 杨诗卉 +2 位作者 周哲 周延民 赵静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上颌窦底内提升种植修复在老年患者种植病例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52例上颌后牙缺失伴严重骨高度不足的病例,考虑老年患者耐受力差的具体情况,缺牙区采用经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 目的:观察微创上颌窦底内提升种植修复在老年患者种植病例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52例上颌后牙缺失伴严重骨高度不足的病例,考虑老年患者耐受力差的具体情况,缺牙区采用经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内提升术,联合应用骨代用品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植入种植体。结果:经临床研究及随访观察,此种治疗方法的种植修复效果良好,种植体均获得了稳定的骨结合,种植义齿行使功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操作技巧的前提下,可考虑应用微创上颌窦底内提升同期种植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上颌窦底提升 微创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引导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