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潜伏期膜蛋白2A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彭光勇 姚堃 +2 位作者 许琳 徐江英 谢芳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9,共4页
目的 :克隆爱泼斯坦 巴尔病毒 (EBV)潜伏期膜蛋白 2A(LMP2A)基因 ,进一步研究其基因工程疫苗。方法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出EBVB95 8株LMP2A全部编码蛋白的基因 ,并克隆至载体pGEM T中 ,通过α 插入失活、PCR及EcoRⅠ... 目的 :克隆爱泼斯坦 巴尔病毒 (EBV)潜伏期膜蛋白 2A(LMP2A)基因 ,进一步研究其基因工程疫苗。方法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出EBVB95 8株LMP2A全部编码蛋白的基因 ,并克隆至载体pGEM T中 ,通过α 插入失活、PCR及EcoRⅠ、SmaⅠ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等鉴定重组质粒 ;采用Sanger双脱氧终止法测定c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结果 :克隆出LMP2A第 1个外显子到第 8个外显子的全部编码蛋白的cDNA ,测序结果与EB病毒B95 8原型株LMP2AcDNA作同源比较 ,完全一致。结论 :本实验克隆了LMP2A基因的全部编码蛋白的cDNA全长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潜伏期膜蛋白基因 逆转当-聚合酶链反应 克隆 鉴定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潜伏膜蛋白1的结构和信号转导 被引量:5
2
作者 何迎春 田道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9期837-840,844,共5页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是具有致瘤潜能的疱疹病毒,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近年来,对EBV潜伏感染膜蛋白1(LMP1)的结构、功能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作者就LMP1通过核因子-κB(NF-κB)、活化蛋白1(AP-1)、双...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是具有致瘤潜能的疱疹病毒,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近年来,对EBV潜伏感染膜蛋白1(LMP1)的结构、功能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作者就LMP1通过核因子-κB(NF-κB)、活化蛋白1(AP-1)、双面联胎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TAT)、Ets1、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激活转录因子2(ATF2)途径和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途径等,对细胞的生长、增殖、转化、分化、运动和凋亡的调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潜伏膜蛋白1 结构 功能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和人疱疹病毒6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缪羽 张晓敏 李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17-119,共3页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多因素、炎症性和破坏性疾病,其发病与微生物、宿主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研究显示,疱疹病毒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人疱疹病毒(HHV)-6型均属...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多因素、炎症性和破坏性疾病,其发病与微生物、宿主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研究显示,疱疹病毒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人疱疹病毒(HHV)-6型均属疱疹病毒,本文就EBV、HHV-6以及二者间的关系,EBV和HHV-6引发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机制,EBV与慢性牙周炎,HHV-6与慢性牙周炎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人类疱疹病毒 慢性牙周炎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流式-荧光原位杂交协助鉴别诊断EB病毒感染的淋巴细胞亚群 被引量:3
4
作者 苏虹宇 舒逸 +5 位作者 傅国 柳梓杨 朱丹 曾腊梅 马德禹 邹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7-907,共11页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联用技术(Flow-FISH),探讨Flow-FISH技术在临床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性疾病中感染细胞亚型鉴定的临床前诊断价值。方法:通过Ficoll-paque离心分离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招募的9例EB...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联用技术(Flow-FISH),探讨Flow-FISH技术在临床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性疾病中感染细胞亚型鉴定的临床前诊断价值。方法:通过Ficoll-paque离心分离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招募的9例EBV感染患者的外周血标本中单个核细胞;通过qRT-PCR检测细胞EBER1及EBER2表达;通过荧光标记抗体对细胞表面标志物进行检测,经固定破膜剂对标记后细胞进行固定及破膜处理后与FISH探针37℃条件下过夜杂交,通过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状态、表面抗原染色以及FISH探针与靶mRNA的结合。结果:优化固定破膜剂配方,建立0.2%Tween-20 4℃破膜15 min为破膜条件,此条件对细胞状态及表面抗原影响小,不干扰流式细胞术对细胞亚群判定。优化杂交液配方,探明20%甲酰胺和7%硫酸葡聚糖在37℃过夜条件下杂交为最优杂交条件,此条件下细胞形态及流式分群好,探针杂交效果佳。通过使用Flow-FISH技术能特异性区分各EBV;以及EBV;淋巴细胞系。通过Flow-FISH技术,成功鉴定临床外周血标本中的EBV;淋巴细胞亚群。结论:初步建立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联用检测EBV感染细胞亚群技术,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前实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荧光原位杂交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鉴别诊断 EB病毒编码的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在鼻咽癌细胞株SUNE-1中的EB病毒LMP-1基因的缺失性改变
5
作者 刘鹏 朱振宇 +4 位作者 张清秀 黄必军 李满枝 黄丹云 马涧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22-725,共4页
目的 :研究EBVLMP - 1基因在SUNE - 1细胞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方法 :采用PCR方法检测整合于SUNE - 1染色体的LMP - 1基因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PCR方法初步验证部分LMP - 1基因发生缺失 ;DNA测序进一步确定LMP - 1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 ... 目的 :研究EBVLMP - 1基因在SUNE - 1细胞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方法 :采用PCR方法检测整合于SUNE - 1染色体的LMP - 1基因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PCR方法初步验证部分LMP - 1基因发生缺失 ;DNA测序进一步确定LMP - 1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 :LMP - 1基因在SUNE - 1细胞染色体上的整合有完整与缺失两种情况 ;其缺失发生于其两个内含子部分。结论 :整合于SUNE - 1染色体DNA上的EBVLMP - 1,有部分发生了内含子 1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染色体缺失 鼻咽肿瘤 鼻咽癌 整合 e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研究现状及防治策略
6
作者 熊敏 李小杉 +4 位作者 钱婷 满霖 杨航 陈静瑜 吴波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0-976,共7页
肺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手段,但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相比,肺移植术后生存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肺移植术后并发症众多,其中,感染是肺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肺移植术后感染的重要类型之一,严重影响肺移植... 肺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手段,但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相比,肺移植术后生存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肺移植术后并发症众多,其中,感染是肺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肺移植术后感染的重要类型之一,严重影响肺移植受者术后的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早期识别、提前预防、积极诊治,对降低肺移植术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国内外肺移植术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防治原则以及常见病毒的具体防治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肺移植术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呼吸道病毒 感染 巨细胞病毒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鼻咽癌筛查人群EB病毒感染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窦前 张玉振 周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40-1444,共5页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鼻咽癌筛查人群中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的感染状况,并对EBV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在广州市干部和人才健康管理中心进行EBV抗体VCA-IgA和NA1-IgA检测的鼻咽癌筛查人群的资料,年龄20岁以上,了解...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鼻咽癌筛查人群中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的感染状况,并对EBV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在广州市干部和人才健康管理中心进行EBV抗体VCA-IgA和NA1-IgA检测的鼻咽癌筛查人群的资料,年龄20岁以上,了解EBV感染状况,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研究对象55311例,其中男35429例(64.05%),女19882例(35.95%),总体EBV感染率为8.0%,不同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加,EBV感染率增高,20~39岁感染率7.07%,40~59岁感染率7.86%,60~79岁感染率10.11%,≥80岁感染率10.99%(χ^(2)=85.48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EBV的风险显著增加,40~59岁人群感染EBV的风险较20~39岁人群高10.6%(OR=1.106,95%CI:1.028~1.190);60~79岁人群感染EBV的风险较20~39岁人群高42.2%(OR=1.422,95%CI:1.288~1.569);80岁以上人群感染EBV的风险较20~39岁人群高53.1%(OR=1.531,95%CI:1.230~1.906),有高血压病史的感染风险较无高血压者高10.5%(OR=1.105,95%CI:1.003~1.218);是否有糖尿病史不会显著影响EBV感染结果(P>0.05)。结论广州地区EBV总体感染率为8.00%,年龄增加和高血压病史是EBV感染的危险因素,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EBV易感人群的筛查与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抗体与EBV DNA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陆海英 魏秀琴 +3 位作者 徐小元 于岩岩 吴赤红 刘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66-770,共5页
目的:分析 EB 病毒(EBV)抗体及 EBV DNA 的影响因素及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43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常规、肝功能、EBV 抗体及 DNA 检查结果,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对 EBV 抗体及 EBV DNA... 目的:分析 EB 病毒(EBV)抗体及 EBV DNA 的影响因素及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43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常规、肝功能、EBV 抗体及 DNA 检查结果,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对 EBV 抗体及 EBV DNA 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多个独立样本间比较使用 Kruskal -Wallis H 检验,独立样本间两两比较使用 Mann -Whitney U 检验。结果血清 EBV DNA(r =0.169~0.693,P <0.05)、EBV -VCA -IgM(r =0.153~0.434,P <0.05)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ALT、AST、ALP、GGT、白细胞(WBC)及异形淋巴细胞呈正相关,并且两者也呈正相关(r =0.434,P =0.00);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与血清EBV DNA、EBV -VCA -IgM、AST、ALP、WBC 及异形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 =0.207~0.693,P <0.05)。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阳性率70.6%(101/143),血清 EBV DNA 阳性率32.2%(46/143)。EBV -VCA -IgM阳性率22.4%(32/143),22.5%(25/111)的 EBV-VCA -IgM阴性患者血清 EBV DNA 阳性。血清 EBV DNA 阳性患者 EBV -VCA -IgM阳性率(21/46,45.7%)明显高于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阳性者(29/101,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P <0.01)。结论血清 EBV DNA 和 EBV -VCA -IgM有较强的关联性,并且前者的阳性率高于后者,更有助于 EBV 感染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可提高 EBV 现症感染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ebv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 LMP1和CMVpp65在肾脏疾病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6
9
作者 余晓霞 刘华锋 +3 位作者 陈孝文 陶静莉 杨陈 李尚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 研究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LMP1(EBV LMP1)、巨细胞病毒pp65(CMVpp65)在肾脏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病毒感染与人类肾脏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临床资料齐全的肾穿刺活检标本435例,免疫组化法检测EBV LMP1和CMVpp65... 目的 研究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LMP1(EBV LMP1)、巨细胞病毒pp65(CMVpp65)在肾脏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病毒感染与人类肾脏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临床资料齐全的肾穿刺活检标本435例,免疫组化法检测EBV LMP1和CMVpp65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175例(40.2%)肾组织中EBV LMP1表达阳性,狼疮性肾炎(LN)组及IgA肾病(IgAN)组与非免疫性肾病组及原发性肾炎(PG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0例(39.1%)肾组织中CMVpp65表达阳性,LN组与非免疫性肾病组及PG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GN组初发患者与复发患者肾组织EBV LMP1、CMVpp65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病种则无;(3)合并感染与无合并感染患者EBV LMP1、CMVpp65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肾组织EBV LMP1表达阳性的LN患者血清anti-Sm-Ab阳性率高于阴性组(P〈0.05,OR=6.00,95%CI:1.200~29.998);而CMVpp65表达阳性者血清anti-Sm-Ab阳性率低于阴性组(P〈0.01,OR=0.156,95%CI:0.038~0.643).结论 肾组织EBV及CMV感染可能参与LN及IgAN的发病,其中EBV感染可能以分子拟态方式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关键词:爱泼斯坦-巴尔病毒;人类巨细胞病毒;肾脏疾病;肾组织分类号:R73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99(2011)03-0257-04EBV LMP1 and CMVpp65 in renal tissue of patients with renal diseasesYU Xiao-xia LIU Hua-feng CHEN Xiao-wen TAO Jing-li YANG Chen 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人类巨细胞病毒 肾脏疾病 肾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呼吸道疾病CVB、CMV和EBV感染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凤 蒋瑾瑾 +1 位作者 陈若华 沈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7-468,共2页
目的 :探讨柯萨奇病毒 B组 (CVB)、巨细胞病毒 (CMV)、EB病毒 (EBV)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感染状态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2 90例患儿 ,男 15 8例 ,女 132例 ,年龄 6个月~ 12岁。以 EL ISA法检测 CV B抗原 (CV B- Ag)、Ig M... 目的 :探讨柯萨奇病毒 B组 (CVB)、巨细胞病毒 (CMV)、EB病毒 (EBV)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感染状态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2 90例患儿 ,男 15 8例 ,女 132例 ,年龄 6个月~ 12岁。以 EL ISA法检测 CV B抗原 (CV B- Ag)、Ig M抗体(CV B- Ig M)、CMV- Ig M、EBV - Ig M。 结果 :(1)病毒感染率 :上呼吸道感染 (上感 )、支气管炎、肺炎 CVB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同期住院的非感染组 (P<0 .0 1) ;肺炎组 CMV阳性率高于上感和非感染组 (P<0 .0 5 )。各组 CVB感染率明显高于 CMV和 EBV的感染率 (P<0 .0 1)。 (2 ) 3种病毒交叉感染率 :上感、支气管炎和肺炎存在交叉病毒阳性情况 ,以 CVB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者多见。肺炎患儿交叉病毒感染率高于上感 (P<0 .0 5 )。 (3)肺炎病毒感染状态与临床病程的关系 :单纯 CVB感染性肺炎的病程较全部标志物阴性的肺炎患儿长 (P<0 .0 1) ,但较合并多种标志物阳性的肺炎短 (P<0 .0 1)。多种病毒阳性的肺炎 ,其年龄相对较小 ,发热时间和病程均较单纯 CVB感染的肺炎长。 结论 :CVB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要注意多种病毒阳性的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儿童期 呼吸道感染 柯萨奇病毒B组 巨细胞病毒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相关性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相关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艾亮 张盛 +2 位作者 王强 李夏 成柯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7-772,共6页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是一系列异质性淋巴增生性疾病,也是儿童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超过70%的PTLD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有关,EBV相关性B细胞淋巴瘤也是儿童器官移植术后的主要恶性肿瘤。EBV相关性PTLD在儿童实...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是一系列异质性淋巴增生性疾病,也是儿童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超过70%的PTLD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有关,EBV相关性B细胞淋巴瘤也是儿童器官移植术后的主要恶性肿瘤。EBV相关性PTLD在儿童实体器官移植中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主要由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所致,但具体发生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在EBV相关性PTL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开发生物标志物以实现指导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综述实体器官移植EBV相关性PTLD的发生情况及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诊疗开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 器官移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 B细胞淋巴瘤 生物标志物 免疫抑制 病毒载量 微小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在器官移植受者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春恺 朱一辰 林俊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8-604,共7页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是目前器官移植受者术后常用的免疫抑制药,主要包括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和依维莫司。mTOR抑制剂除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达到免疫抑制作用外,还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抗病毒感染等多种潜在作用。病毒感染...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是目前器官移植受者术后常用的免疫抑制药,主要包括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和依维莫司。mTOR抑制剂除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达到免疫抑制作用外,还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抗病毒感染等多种潜在作用。病毒感染是器官移植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抗病毒治疗的方法较为有限且疗效欠佳。本文对mTOR通路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常见mTOR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mTOR抑制剂在不同病毒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为mTOR抑制剂在器官移植受者的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 西罗莫司(雷帕霉素) 依维莫司 巨细胞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 BK病毒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傅斌生 易述红 +7 位作者 易慧敏 张彤 李华 汪根树 张剑 许赤 杨扬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3年第2期68-74,共7页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772例肝移植受者中发生的1例HP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已经报道的13例肝...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772例肝移植受者中发生的1例HP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已经报道的13例肝移植术后HPS的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45岁,在肝移植术后36d发生持续性高热、全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和血清铁蛋白的水平升高。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骨髓活组织检查结果诊断为HPS。给予积极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大剂量的免疫球蛋白治疗,因病情凶险,患者于术后54d死于颅内出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在14例肝移植术后HPS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发热(14/14)、脾肿大(8/14);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肝脏转氨酶升高(9/14);71%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HPS的发生与病毒感染(8/14)有关。尽管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减量,但仍有9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内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后HPS的发生与病毒尤其是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uirus,EBV)和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有关。临床上疑似HPS时,应反复进行骨髓涂片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尽管早期积极的合理治疗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总体预后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噬血细胞综合征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巨细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鼻咽癌来源潜伏膜蛋白1基因的鼻咽癌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蓝轲 甘润良 +3 位作者 任彩萍 何志巍 谢鹭 姚开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鼻咽癌 (NPC)来源潜伏膜蛋白 1(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NPC来源LMP1的一般性真核表达载体及上皮特异性表达载体 ,并将其转染鼻咽癌细胞系CNE - 2 ,用PCR、RT -PCR及蛋白印迹等检测N -LMP1在...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鼻咽癌 (NPC)来源潜伏膜蛋白 1(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NPC来源LMP1的一般性真核表达载体及上皮特异性表达载体 ,并将其转染鼻咽癌细胞系CNE - 2 ,用PCR、RT -PCR及蛋白印迹等检测N -LMP1在CNE - 2中的整合和表达。结果 :①成功构建了N -LMP1的一般性和上皮特异性表达载体。②N -LMP1基因在CNE - 2细胞中获得了正确表达。结论 :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NPC来源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 ,为进一步研究LMP1在鼻咽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蛋白类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鼻咽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单中心诊疗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静怡 孙丽莹 +5 位作者 朱志军 魏林 刘颖 曾志贵 曲伟 刘思琦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1-718,共8页
目的总结肝移植受者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34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肝移植受者中PTLD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数据及影像学资料;分析PTLD受者的病理学结果与治疗方式;分析PTL... 目的总结肝移植受者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34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肝移植受者中PTLD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数据及影像学资料;分析PTLD受者的病理学结果与治疗方式;分析PTLD受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肝移植受者PTLD发生率为2.2%(16/734),中位术后发病时间为8(3,46)个月。PTLD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淋巴结肿大,部分出现贫血、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和消化系统症状等。16例PTLD受者中,1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异常升高;6例转氨酶升高;14例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DNA载量升高;5例巨细胞病毒(CMV)DNA载量升高。13例受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检查提示相关肿大淋巴结18F-氟代脱氧葡萄糖代谢增高;2例受者颈部及腹部CT检查提示相应区域多发淋巴结肿大;1例受者仅超声提示淋巴结肿大。16例PTLD受者均行病理学检查,其中13例受者原位杂交结果提示EBV编码的小RNA(EBER)阳性。降低免疫抑制剂水平是PTLD受者的基础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病理类型的PTLD可联合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及化学药物治疗;针对肿大淋巴结,给予手术及放射治疗。1例受者因PTLD治疗致移植肝衰竭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增加PTLD的患病风险,PTLD在儿童肝移植受者中发生率高于成人,尽早诊断和合理治疗可极大地改善PTLD受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免疫抑制剂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巨细胞病毒 淋巴瘤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班乐 张稷 +3 位作者 周敏 王红梅 毛文君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7-613,共7页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是肺移植术后可致死性并发症,与年龄、免疫抑制水平、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等密切相关。降低免疫抑制水平、利妥昔单抗治疗、T细胞免疫治疗是其常见的治疗手段。随着肺移植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肺移...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是肺移植术后可致死性并发症,与年龄、免疫抑制水平、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等密切相关。降低免疫抑制水平、利妥昔单抗治疗、T细胞免疫治疗是其常见的治疗手段。随着肺移植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肺移植术后PTLD也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就肺移植术后发生PTLD的危险因素、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做一综述,旨在为肺移植术后PTLD发生、发展的早期监测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慢性移植肺功能障碍(CLAD)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 免疫抑制 利妥昔单抗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