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混醇柴油机的燃烧排放特性研究
1
作者 杨康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1期15-17,共3页
醇类燃料是非常具有开发潜能的清洁燃料,其制备的简易性、排放气体的低污染性,以及其作为燃料的燃烧性能都是非常不错的。而二氧化碳作为其燃烧后的主要成分,是非常容易收集到的常见气体,并且其性质稳定,能与多种热源结合。本文将开展... 醇类燃料是非常具有开发潜能的清洁燃料,其制备的简易性、排放气体的低污染性,以及其作为燃料的燃烧性能都是非常不错的。而二氧化碳作为其燃烧后的主要成分,是非常容易收集到的常见气体,并且其性质稳定,能与多种热源结合。本文将开展有关柴油掺醇燃烧及其排放特性的研究,论文一方面为多种醇类混合柴油的混合燃料提供了燃烧排放特性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能够为S-CO_(2)循环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混合燃料发动机 超临界二氧化碳 动力循环 燃烧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EGR对柴油机燃烧排放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卢小锐 高文志 +2 位作者 高博 王双 张晶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29-1033,1067,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双峰排气凸轮实现内部EGR的方案,并利用AVL FIRE软件对某柴油机的工作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内部EGR对发动机进气过程中缸内气体流场、湍动能分布、O2浓度分布、放热率和燃烧排放物的影响规律,进行了采用与不采...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双峰排气凸轮实现内部EGR的方案,并利用AVL FIRE软件对某柴油机的工作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内部EGR对发动机进气过程中缸内气体流场、湍动能分布、O2浓度分布、放热率和燃烧排放物的影响规律,进行了采用与不采用内部EGR 8个工况的排放对比试验,验证了双峰排气凸轮方案对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效果,为低成本改进柴油机的燃烧排放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内部EGR 数值模拟 燃烧排放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气化温度对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于洪亮 段树林 孙培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69-1375,共7页
为了获得液化天然气(LNG)气化温度对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简述了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CH4排放过高的原因与措施,对双燃料发动机按推进特性在25%,50%,75%,100%负荷下燃用20oC气化温度下的LNG进行了试验,获... 为了获得液化天然气(LNG)气化温度对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简述了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CH4排放过高的原因与措施,对双燃料发动机按推进特性在25%,50%,75%,100%负荷下燃用20oC气化温度下的LNG进行了试验,获得了数值模拟的初始条件及排放数据,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就不同LNG气化温度对发动机缸内湍流强度,近壁温度,燃烧过程,以及排放产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试验测量的压力及排放数据与对应的数值模拟结果较为一致。LNG气化温度降低,引起缸内平均湍流动能峰值上升,近壁区域的对流换热系数增大,近壁温度升高,改善了燃烧效果,有利于降低CH4和CO2的排放,同时NO降低22%,碳烟排放量降低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气化温度 船用双燃料发动机 近壁温度 燃烧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引定时对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于洪亮 段树林 孙培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35-1741,共7页
为进一步掌握主燃料天然气的喷射定时(主定时)以及引燃柴油的喷射定时(引定时)对缸内直喷船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按推进特性在25%,50%,75%,100%负荷下进行了纯燃油模式试验,获得了发动机运行及排放数据,并通过有限容... 为进一步掌握主燃料天然气的喷射定时(主定时)以及引燃柴油的喷射定时(引定时)对缸内直喷船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按推进特性在25%,50%,75%,100%负荷下进行了纯燃油模式试验,获得了发动机运行及排放数据,并通过有限容积法耦合半隐式法分别就不同主/引定时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缸内湍流强度以及排放产物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试验测量的压力及排放数据与对应的数值模拟结果较为一致。主定时比引定时对船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影响程度更大。主/引定时提前都会引起缸内湍流动能峰值降低,缸内最高爆发压力和最大温度增加。NO排放量随主/引定时每提前2°CA分别上升15.4%和3.5%,而CH4排放量随主定时每提前2°CA降低7.6%,随引定时每提前2°CA升高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燃料定时 引燃燃料定时 船用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煤基混合燃料在防爆柴油机上的燃烧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玉峰 朱建军 +2 位作者 吴子龙 郭宇杰 耿新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7-963,共7页
为改善防爆柴油机的燃烧排放特性,以CY25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工况下燃用混合燃料(混合燃料中F-T柴油、聚甲氧基二甲醚、甲醇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4.3%,71.4%,9.5%)时的燃烧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燃用0#柴油相比,燃用混合... 为改善防爆柴油机的燃烧排放特性,以CY25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工况下燃用混合燃料(混合燃料中F-T柴油、聚甲氧基二甲醚、甲醇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4.3%,71.4%,9.5%)时的燃烧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燃用0#柴油相比,燃用混合燃料时,随着压缩比的增大,燃烧压力的最大增幅为14.3%,最大压力升高率的降幅为27.7%,瞬时放热率的最大降幅为32.3%;在高速、高负荷工况下,缸内燃烧温度与压缩比呈正相关;碳烟排放量随压缩比和负荷的增大而增加,压缩比为17时的碳烟排放量是压缩比为15时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爆柴油机 煤基混合燃料 压缩比 燃烧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光声光谱法检测甲醇内燃机燃烧排放气体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施柏煊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9-53,共5页
介绍激光光声光谱法检测以甲醇为燃料的内燃机燃烧排放的气体成分,证明了激光光声光谱气体分析装置是内燃机燃烧诊断的有效工具之一。
关键词 光声光谱仪 甲醇 燃烧排放 内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多孔介质燃烧器二次进气燃烧排放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吕兆华 MatthewsRD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对从中间段——燃烧管中上游段多孔泡沫陶瓷与下游段多孔泡沫陶瓷之间的一段间隙结构 ,引入二次空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的 CO和 NO排放浓度进行了实验测试 ,较系统地研究了化学当量比、混合气流率和不同比率二次空气对天然气 /空气燃烧排... 对从中间段——燃烧管中上游段多孔泡沫陶瓷与下游段多孔泡沫陶瓷之间的一段间隙结构 ,引入二次空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的 CO和 NO排放浓度进行了实验测试 ,较系统地研究了化学当量比、混合气流率和不同比率二次空气对天然气 /空气燃烧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入适当比率的二次空气 ,不仅能够在相当宽的流速范围内使火焰很好地稳定在中间段 ,而且能得到低水平的 CO排放浓度 ,特别对较低当量比效果更为明显。同时 ,当火焰定位在中间段或近旁时 ,在化学当量比为 0 .4 5~ 0 .8范围内 NO的排放值能够低于 6× 10 -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燃烧 燃烧排放 火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规律
8
作者 高青 张纪鹏 +2 位作者 王立君 孙志军 孙济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2-345,共4页
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复合燃烧特性和规律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试验及其分析,具体阐述负荷、转速、替代率、柴油供油特性、引燃油量、进气混合气浓度和供油提前角等因素对双燃料燃烧CO、HC和NO_x排放的影响规律。特别指出天然气/柴油双... 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复合燃烧特性和规律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试验及其分析,具体阐述负荷、转速、替代率、柴油供油特性、引燃油量、进气混合气浓度和供油提前角等因素对双燃料燃烧CO、HC和NO_x排放的影响规律。特别指出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的主要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柴油 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排放规律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喷射条件下非常态燃油的缸内燃烧排放特性研究
9
作者 杨昆 欧阳光耀 +1 位作者 安士杰 刘琦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0-83,共4页
以改善大功率柴油机的燃烧与排放性能为目标,创新性地提出180 MPa以上的超高燃油喷射压力。建立包括进气道和燃烧室在内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AVL FIRE软件对仿真模型进行动网格划分,将燃油喷射系统的喷嘴内流场计算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对燃... 以改善大功率柴油机的燃烧与排放性能为目标,创新性地提出180 MPa以上的超高燃油喷射压力。建立包括进气道和燃烧室在内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AVL FIRE软件对仿真模型进行动网格划分,将燃油喷射系统的喷嘴内流场计算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对燃烧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燃油物性参数的变化以及喷嘴参数对柴油机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燃油的物性参数发生变化之后,喷孔内部空化效应的增强有助于油束获得良好的初始破碎状态,雾化效果好,缸内燃烧过程进行得更加充分;当喷孔直径增大时,油滴初始湍动能增强,运动发展范围较大,喷油持续期短,后期排放物浓度小;随着喷射夹角增大,缸内燃油与空气混合得更加均匀,燃烧性能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喷射 燃烧排放特性 FIRE 非常态燃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轨柴油机燃烧排放性能数值仿真研究
10
作者 秦建文 刘琦 +1 位作者 曹明宇 王鲁峰 《内燃机与配件》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为了研究柴油机燃烧排放性能,建立共轨620柴油机包括进气道和燃烧室在内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FIRE软件划分网格并且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在喷油量一定的前提下分析共轨系统中各参数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油提前角和共轨... 为了研究柴油机燃烧排放性能,建立共轨620柴油机包括进气道和燃烧室在内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FIRE软件划分网格并且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在喷油量一定的前提下分析共轨系统中各参数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油提前角和共轨压力对整机性能的影响较大。增大喷油提前角和共轨压力、减小喷孔直径有利于改善燃烧排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共轨 FIRE 燃烧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气压力对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洪亮 段树林 +1 位作者 孙培廷 隋江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3-401,共9页
为研究扫气压力对缸内直喷船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在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验证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容积法进行燃烧过程方程组的离散,同时采用半隐式法进行多变量耦合数值求解,分别就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不同扫气... 为研究扫气压力对缸内直喷船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在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验证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容积法进行燃烧过程方程组的离散,同时采用半隐式法进行多变量耦合数值求解,分别就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不同扫气压力对发动机缸内压力、缸内温度、缸内湍流和排放产物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扫气压力的提高可导致缸内最大爆压增大,缸内最高温度与缸内湍流动能峰值降低;同时NO和CH^4排放量均随扫气压力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扫气压力每提高0.25 bar,缸内最大爆压平均升高5%,而缸内最高温度平均降低2.5%,缸内湍流动能峰值平均降低6.9%,NO排放量减少7.8%,CH^4排放量减少10.9%,扫气压力对CH^4排放的影响比对NO排放的影响更明显。研究表明,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应在发动机热负荷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采用高的扫气压力,以降低未燃CH^4和NO的排放,从而提升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气压力 双燃料 船用发动机 燃烧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排放特征和控制要求介绍
12
《汽车与驾驶维修》 2009年第11期101-101,共1页
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最大的区别在点火方式上:汽油机采用直接点燃混合气的方式。而柴油机则通过压缩空气所产生的高温使混合气自燃,也就是压燃。柴油机压缩比很高,这使得其热效率和经济性都要好于汽油机,并且在相同功率的前提下,... 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最大的区别在点火方式上:汽油机采用直接点燃混合气的方式。而柴油机则通过压缩空气所产生的高温使混合气自燃,也就是压燃。柴油机压缩比很高,这使得其热效率和经济性都要好于汽油机,并且在相同功率的前提下,柴油机较之汽油机具有低转速、大扭矩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发动机 控制要求 燃烧排放 特征 汽油机 柴油机 点火方式 压缩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焰图像和半监督学习模型的燃烧NO_(x)排放预测
13
作者 王宝华 温武斌 +2 位作者 王建超 韩哲哲 许传龙 《节能技术》 2024年第6期517-522,共6页
燃烧排放监测对于优化燃烧质量、提高燃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燃烧NO_(x)排放的精确预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火焰图像的半监督学习模型。在该模型中,火焰图像的深层特征首先由卷积自编码(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CAE)提取,... 燃烧排放监测对于优化燃烧质量、提高燃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燃烧NO_(x)排放的精确预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火焰图像的半监督学习模型。在该模型中,火焰图像的深层特征首先由卷积自编码(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CAE)提取,然后送至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进行分析,得到燃烧NO_(x)浓度。在重油燃烧炉膛上开展实验研究,利用不同工况下的火焰图像测试CAE-GPR性能。结果证实,CAE可以自动提取火焰图像的关键信息,GPR能够提供NO_(x)点预测及置信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排放 火焰图像 深层特征 卷积自编码 高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预喷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14
作者 徐劲松 刘保含 陈科中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7-236,共10页
针对不同海拔下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预喷的影响作用,在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海拔2~4 km,不同预喷策略下的燃烧与排放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中转速巡航工况下,随着预喷油量占比增加,放热率峰值降低,缸内压力峰值升高,燃烧... 针对不同海拔下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预喷的影响作用,在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海拔2~4 km,不同预喷策略下的燃烧与排放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中转速巡航工况下,随着预喷油量占比增加,放热率峰值降低,缸内压力峰值升高,燃烧始点与燃烧重心提前,燃烧持续期延长,CO,HC与NO_(x)排放均呈升高的趋势;当预喷间隔角增加时,放热率峰值略有升高,缸内压力峰值降低,尽管CO,NO_(x)排放降低,HC排放却是升高的。巡航高度为2 km,3 km,4 km时,采用预喷油量占比4%,预喷间隔角14°CA的方案,相比于单次喷射CO,HC与NO_(x)排放值分别平均降低约7.83%,25.63%与17.04%。在高转速爬升工况下,采用较小的预喷油量占比可以提升发动机输出功率并改善排放,但当预喷油量占比和间隔角增加时,最大燃烧温度、缸内压力与压力升高率均逐渐升高。总之,4%预喷油量占比和14°CA预喷间隔角的方案在不同海拔下均能保持较好的发动机功率输出,还能有效降低CO,HC与NO_(x)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 预喷 燃烧排放 巡航 爬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喷射率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光国 《中南汽车运输》 2000年第3期7-10,16,共5页
燃料喷射率分布是降低直喷式柴油机有害物排放的重要因素 ,文中通过试验研究 ,阐述引燃喷射和喷射率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 ,说明抑制初期燃油喷射率和提高后期燃油喷射率是降低NOx 及烟尘排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直喷式柴油机 燃油喷射 燃烧排放 燃料喷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丁醇和异丁醇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顾小磊 俞建达 +2 位作者 黄佐华 李佳峰 胡林峰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通过一台V6发动机研究了柴油中掺混正丁醇和异丁醇在不同转速、不同EGR率和喷油时刻下对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丁醇-柴油燃料比异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着火滞燃期短,异丁醇缸内峰值压力和预混放热率比正丁醇高.柴油中掺混正丁... 通过一台V6发动机研究了柴油中掺混正丁醇和异丁醇在不同转速、不同EGR率和喷油时刻下对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丁醇-柴油燃料比异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着火滞燃期短,异丁醇缸内峰值压力和预混放热率比正丁醇高.柴油中掺混正丁醇和异丁醇可以明显降低碳烟排放,使得碳烟随着EGR率变化变得平缓.同时掺混正丁醇对碳烟降低的效果更明显,而且掺混丁醇对NOx排放影响不大,一氧化碳与碳氢排放保持在较低水平.最后柴油机燃用丁醇可以达到同时降低碳烟和NOx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正丁醇-柴油 异丁醇-柴油 碳烟 燃烧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溶剂对乙醇柴油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邬齐敏 孙平 +1 位作者 梅德清 叶丽华 《汽车工程学报》 2012年第5期327-333,共7页
采用复配乳化剂OP4/Span80、正丁醇和生物柴油作为助溶剂配制出3种乙醇掺混含量相同的乙醇柴油(R5E10、N5E10和B10E10),并在柴油机上对比分析了柴油与乙醇柴油的发动机性能和燃烧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乙醇柴油的当量油耗... 采用复配乳化剂OP4/Span80、正丁醇和生物柴油作为助溶剂配制出3种乙醇掺混含量相同的乙醇柴油(R5E10、N5E10和B10E10),并在柴油机上对比分析了柴油与乙醇柴油的发动机性能和燃烧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乙醇柴油的当量油耗率要比燃用纯柴油低,其中B10E10和N5E10最低。燃用乙醇柴油后燃烧始点推迟,最大爆发压力、最大压力升高率以及放热峰值升高,但其对应的曲轴转角滞后,其中N5E10的放热峰值和最大压力升高率最高,B10E10次之,而全负荷时R5E10的最大缸内压力最高。与柴油相比,乙醇柴油可同时改善 NOx和烟度排放,但其 HC和CO排放在小负荷时增加。综合来看,生物柴油是制备乙醇柴油的最佳助溶剂,对改善柴油机燃烧和优化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柴油 助溶剂 燃烧排放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燃料燃烧理论与低碳技术
18
作者 潘剑锋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脉冲爆震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engine,PDE)和转子发动机是动力机械的重要分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缸内燃烧不充分是限制其燃烧排放性能提高的瓶颈,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燃烧室内流动和燃烧过程的深入认识。为此,本团队围绕脉冲爆震发... 脉冲爆震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engine,PDE)和转子发动机是动力机械的重要分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缸内燃烧不充分是限制其燃烧排放性能提高的瓶颈,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燃烧室内流动和燃烧过程的深入认识。为此,本团队围绕脉冲爆震发动机和转子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动和燃烧的耦合机理开展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内 动力机械 转子发动机 脉冲爆震发动机 燃烧过程 燃料燃烧 燃烧排放 低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ODE3-4煤基燃料改善汽油/柴油宽馏分燃料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浩业 王志 王建昕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共8页
研究中向汽油/柴油宽馏分燃料(WGD50)中添加体积分数为109/5~30%的PODE3-4配制成汽油/柴油/PODE3-4宽馏分燃料,在一台直喷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烧与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向宽馏分燃料中添加PODE3-4能显著缩短滞燃期... 研究中向汽油/柴油宽馏分燃料(WGD50)中添加体积分数为109/5~30%的PODE3-4配制成汽油/柴油/PODE3-4宽馏分燃料,在一台直喷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烧与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向宽馏分燃料中添加PODE3-4能显著缩短滞燃期,使低负荷时宽馏分燃料的燃烧效率提高,循环波动降低;中高负荷时,添加PODE3-4能够降低宽馏分燃料的压升率和NOI排放,且保持较低的碳烟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宽馏分燃料 PODE3-4煤基燃料 含氧燃料 着火性 燃烧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燃料火花点火辅助均质压燃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忠照 章健勇 +3 位作者 邓家轩 张开强 吕兴才 黄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1-506,共6页
在一台汽油-正庚烷双燃料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上,研究了点火时刻对点火辅助HCCI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火花点火对燃烧的影响程度与燃料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燃料中汽油的含量越高,火花点火在控制HCCI燃烧、减小循环变动、提高热效... 在一台汽油-正庚烷双燃料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上,研究了点火时刻对点火辅助HCCI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火花点火对燃烧的影响程度与燃料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燃料中汽油的含量越高,火花点火在控制HCCI燃烧、减小循环变动、提高热效率和降低排放等方面的效果越明显.此外,点火时刻对HCCI燃烧的影响是与燃烧阶段相关.点火时刻在高温反应阶段,可以降低碳氢化合物(HC)排放、减少循环变动以及同时提高HCCI燃烧指示热效率;点火时刻在低温反应阶段可以造成一氧化碳(CO)排放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 点火时刻 均质压燃 燃烧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