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气比例阀的数学建模和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齐亚腾 邓钰才 +2 位作者 胡标 林立春 冯良 《上海煤气》 2015年第5期30-32,39,共4页
为了提高燃气比例阀的性能以便于更好地对其进行推广应用,使用AMESIM软件对燃气比例阀进行仿真建模,并结合动态特性试验对影响比例阀性能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操作阀下方至针阀阀口流动通道(18)直径、腔室q1体积、燃气入口调节器的... 为了提高燃气比例阀的性能以便于更好地对其进行推广应用,使用AMESIM软件对燃气比例阀进行仿真建模,并结合动态特性试验对影响比例阀性能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操作阀下方至针阀阀口流动通道(18)直径、腔室q1体积、燃气入口调节器的弹簧刚度和主切断阀阀口面积对燃气比例阀动态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但是其他的因素也不可以忽略。在模型正确的基础上,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并对原燃气比例阀模型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性能优于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比例阀 全预混燃烧 AMESIM动 态特性 空燃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储能对不同负载下发电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丁泽民 曾祥铎 +3 位作者 叶志成 李月明 夏舸 祝燕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4,共9页
船舶微电网中,发电燃气轮机性能与电力系统储能模式和负载的变化特性密切相关。为研究混合储能对不同脉冲负载下发电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规律,提高燃机运行稳定性与效率,基于100 kW实装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建立包括燃气轮机、同步发电... 船舶微电网中,发电燃气轮机性能与电力系统储能模式和负载的变化特性密切相关。为研究混合储能对不同脉冲负载下发电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规律,提高燃机运行稳定性与效率,基于100 kW实装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建立包括燃气轮机、同步发电机、飞轮储能与蓄电池储能系统的直流微电网模型。通过加载峰值功率20 kW、占空比为60%脉冲负载时系统的仿真和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模型的仿真精度。进一步在不同储能模式(无储能、蓄电池储能、飞轮储能、混合储能)以及脉冲负载不同占空比(40%、60%、80%)条件下,对微型燃气轮机和电网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结合混合储能,相较于单储能模式能有效提高燃气轮机及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且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更适合在高占空比脉冲负载的情况下运行,燃机性能得以发挥且电网系统能够最大限度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燃气轮机 直流微电网 混合储能 脉冲负载 功率分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船用燃气轮机引气加热防冰预测
3
作者 刘晓刚 王萌 +1 位作者 王忠义 范立云 《燃气轮机技术》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随着我国“极地战略”的不断深入,对燃气轮机等舰船动力装置防冰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引气流动控制及仿真,对引气防冰计算和参数研究尚很少涉及。基于进气冷凝结冰原理相关热力学公式分析,本研究首先明确了引气防冰标... 随着我国“极地战略”的不断深入,对燃气轮机等舰船动力装置防冰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引气流动控制及仿真,对引气防冰计算和参数研究尚很少涉及。基于进气冷凝结冰原理相关热力学公式分析,本研究首先明确了引气防冰标准,提出了压气机引气加热计算方法。进而通过某气电厂重型燃气轮机引气加热温升和湿降数据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算法的正确性。最后,选取某型25 MW级船用燃气轮机数据,预测得到了不同压损和湿度条件下所需的引气温升、引气比例和引气热功率。指出极限防冰条件下,最大引气比例在1.1%~2.4%之间、引气热功率在370~770 kW之间。相关研究成果对指导引气防冰系统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进气系统 引气 防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燃气爆炸试验优化TNT当量法预测冲击波超压研究
4
作者 程建华 翁应康 +1 位作者 顿志元 张紫君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29,共7页
为探究不同定点距离下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冲击波超压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采用自制燃气管道爆炸装置进行了不同浓度下冲击波超压随距离变化特性试验研究,选用TNT当量法与TNO多能法分析了不同定点距离下不同浓度甲烷-空气预混气... 为探究不同定点距离下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冲击波超压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采用自制燃气管道爆炸装置进行了不同浓度下冲击波超压随距离变化特性试验研究,选用TNT当量法与TNO多能法分析了不同定点距离下不同浓度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冲击波超压的差异性,并基于TNT当量法对不同定点距离下燃气爆炸冲击波超压公式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冲击波的衰减与冲击波超压成正比,与定点距离成反比;随着甲烷-空气预混气体浓度增加,冲击波超压曲线由介于TNT当量法与TNO多能法之间,逐渐演变为近端高于TNT当量法、远端低于TNO多能法;当甲烷-空气预混气体体积分数为9.5%、11.5%、13.5%时,修正后的冲击波超压随距离变化结果相较于实测值偏差绝对值百分比均低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爆炸 爆燃 TNT当量法 冲击波超压 偏差绝对值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星级产品质量特性分析
5
作者 周伟业 吕昕宇 +1 位作者 李光斌 孙颖楷 《城市燃气》 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
依据CGAC—G1—2022《家用燃气器具星级产品认证规则》,统计非冷凝式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以下简称热水器)的星级产品分布和质量特征指标限值分级占比,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的星级判定规则下,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热水器大部分都是星级... 依据CGAC—G1—2022《家用燃气器具星级产品认证规则》,统计非冷凝式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以下简称热水器)的星级产品分布和质量特征指标限值分级占比,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的星级判定规则下,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热水器大部分都是星级产品。热水器的热效率、水温超调幅度、加热时间还有改进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质量特征指标限值建议值和新的判定规则,按照新的质量特征指标限值和判定规则,五星级热水器和四星级热水器的占比分别是34.18%和51.47%,能够体现星级评定优中选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 星级产品认证 质量特征指标 星级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模型燃烧室富氢燃气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
6
作者 冯珍珍 石小祥 +5 位作者 廉天佑 韩思博 李伟 田晓晶 方宇 李玉阳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7,共8页
为了获得掺氢对常规天然气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燃气轮机模型燃烧室开展了常温常压条件下不同比例富氢燃气的燃烧及排放特性实验研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和激光诱导荧光技术获得了旋流火焰流场与火焰宏观形态特征,同时对其贫燃... 为了获得掺氢对常规天然气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燃气轮机模型燃烧室开展了常温常压条件下不同比例富氢燃气的燃烧及排放特性实验研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和激光诱导荧光技术获得了旋流火焰流场与火焰宏观形态特征,同时对其贫燃熄火边界、出口排放特性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掺氢燃烧会显著改变甲烷旋流火焰的宏观形态、贫燃熄火边界和出口排放特性。研究发现:掺氢有利于提高燃烧强度和稳定工作范围,在当量比为0.5的较贫燃条件下可以较好地控制CO和NO排放,其浓度均不超过10^(-5)。同时,采用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等基础燃烧特性参数可以较好地捕捉燃料特性变化引起的旋流火焰尺寸、熄火边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掺氢 火焰形态 排放特性 激光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衬对燃气发生器纵向振荡燃烧抑制效果的实验分析
7
作者 金丹 刘晓伟 +3 位作者 王化余 汪广旭 丰雪平 刘永兴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针对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在试车过程中燃气发生器出现的一阶纵向高频振荡燃烧问题,在不改变燃气发生器对外接口的前提下,从提高系统阻尼角度提出了在燃气发生器出口段增加声衬结构的改进方案。设计了8种不同结构的声学实验件进行了声学实... 针对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在试车过程中燃气发生器出现的一阶纵向高频振荡燃烧问题,在不改变燃气发生器对外接口的前提下,从提高系统阻尼角度提出了在燃气发生器出口段增加声衬结构的改进方案。设计了8种不同结构的声学实验件进行了声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燃气发生器增加声衬结构后,一阶纵向声学频率升高,响应幅值明显减小。通过声学实验优选出了最佳的声衬结构,并进行了热试车考核。试车结果表明:声衬结构可有效抑制燃气发生器一阶纵向高频振荡燃烧,振动幅值最高可降低97%,振动极值最高可降低93.7%,并且不会对燃烧性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发生器 阻尼 一阶纵向高频振荡燃烧 声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变工况建模仿真及环境条件的非线性影响分析
8
作者 刘鹏 李建强 +1 位作者 郭靖 牛成林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基于模块化建模思想和机理建模的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了西门子V94.3A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计及冷却抽气计算的详细变工况模型,并通过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机组增减负荷的动态性能仿真实验,... 基于模块化建模思想和机理建模的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了西门子V94.3A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计及冷却抽气计算的详细变工况模型,并通过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机组增减负荷的动态性能仿真实验,并深入研究分析了环境条件变化对V94.3A型燃气轮机变工况运行的非线性影响及其主要参数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负荷突变程度越大机组的转速超调量也越高,且合理地降低环境温度能够显著提升机组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94.3A型燃气轮机 模块化建模 变工况模型 动态特性 环境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理修正的小型燃气轮机变工况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9
作者 叶旖茵 韩巍 +3 位作者 李济超 马文静 韩泽鹏 宋新阳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513,共9页
燃气轮机变工况热力性能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点,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计算耗时长且计算误差较大,而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对样本数据数量依赖强且计算过程中没有物理机理上的约束。为了克服这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根据小型燃气轮机压缩和膨胀... 燃气轮机变工况热力性能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点,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计算耗时长且计算误差较大,而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对样本数据数量依赖强且计算过程中没有物理机理上的约束。为了克服这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根据小型燃气轮机压缩和膨胀过程的物理机理,提炼出变工况运行的内外部影响参数与发电效率、排烟温度及排烟流量之间存在的约束关系,并结合神经网络基本框架,提出了基于机理修正的小型燃气轮机变工况神经网络模型(即改进模型)。具体算例的结果表明:利用已知的燃气轮机部件性能和部分数据样本,即可建立高精度的燃气轮机变工况神经网络模型;改进模型对关键参数的预测相对误差在0.941%以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0.583%,其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使用相同样本的基于纯数据驱动的神经网络预测误差的70.122%,为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计算误差的14.9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变工况计算 机理修正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斑在船用燃气轮机高低压涡轮中迁移路径分析
10
作者 牛夕莹 郑群 +4 位作者 林枫 李国强 高春祥 高杰 李翔宇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90,共11页
为了探索船用燃气轮机燃烧室出口热斑在涡轮叶栅内的迁移路径和规律,并为叶片冷却设计、热防护和温度测量提供参考,本研究分析了某船用燃气轮机高、低压涡轮中热斑的迁移路径,并考虑了冷却空气的影响,揭示了高低压涡轮导叶和动叶通道内... 为了探索船用燃气轮机燃烧室出口热斑在涡轮叶栅内的迁移路径和规律,并为叶片冷却设计、热防护和温度测量提供参考,本研究分析了某船用燃气轮机高、低压涡轮中热斑的迁移路径,并考虑了冷却空气的影响,揭示了高低压涡轮导叶和动叶通道内热斑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燃烧室出口的热斑在通过高低压涡轮导叶和动叶通道时逐渐被“切割”,其强度也随之减弱。虽然热斑核心的径向位置基本保持在35%叶高处不变,但其周向沿旋转方向的偏移逐渐增加,在通过高、低压涡轮后,偏移角度约为37°。高、低压涡轮动叶进口最大温差分别达到200℃,150℃,叶片设计时应留有一定的温度裕度。本文的结果不仅为确定燃气发生器涡轮出口处总温热电偶的周向和径向位置提供了依据,也为监测燃烧室的工作情况、评估燃气轮机的总体性能和涡轮叶片冷却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燃气轮机 高低压涡轮 热斑 迁移路径 三维非定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富燃燃气旋转爆轰波传播特性实验研究
11
作者 刘嘱勇 白桥栋 +3 位作者 韩家祥 邱晗 李航 翁春生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本文以乙烯与氧气燃烧产生的富燃燃气作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开展了乙烯富燃燃气旋转爆轰波传播特性实验研究。探究了不同传播模态下旋转爆轰波传播特性以及传播模态的影响因素,对不同模态下的时频特性、传播速度及起爆延迟时间等参数... 本文以乙烯与氧气燃烧产生的富燃燃气作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开展了乙烯富燃燃气旋转爆轰波传播特性实验研究。探究了不同传播模态下旋转爆轰波传播特性以及传播模态的影响因素,对不同模态下的时频特性、传播速度及起爆延迟时间等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乙烯富燃燃气传播模态及工作当量比区间与一次燃烧产物有关。在单波模态中,当量比为0.67时,获得爆轰波最大传播速度为1347.4 m/s。空气质量流量增加,乙烯富燃燃气旋转爆轰波传播模态向多波模态发展,爆轰波波头数目增加会导致爆轰波传播速度下降。同种传播模态下,起爆延迟时间随着空气流量增加而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轰发动机 乙烯富燃燃气 当量比 起爆延迟时间 传播模态 预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非均匀变形作用下埋地燃气管道应力的数值分析及预测
12
作者 徐锋 李英杰 +2 位作者 李旋 储成林 黄家波 《管道技术与设备》 2025年第1期1-8,24,共9页
文中以埋地高密度聚乙烯(PE)燃气管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埋地燃气管道在土体非均匀变形中的应力变化,得到管道在不同土体非均匀变形作用下的最大von Mises应力;然后以所获得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采用BP神经... 文中以埋地高密度聚乙烯(PE)燃气管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埋地燃气管道在土体非均匀变形中的应力变化,得到管道在不同土体非均匀变形作用下的最大von Mises应力;然后以所获得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采用BP神经网络训练得到了埋地管道在土体非均匀变形作用下的应力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准确率为94.47%;最后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埋地管道最大von Mises应力与土体非均匀变形量之间的应力云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燃气管道 应力 沉降 滑移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进气系统阻力特性修正方法
13
作者 刘美伊 杨连峰 +3 位作者 刘家兴 沈启航 李中柱 孙涛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
由于燃气轮机进气系统部件的试验环境、测试方法、进出口边界条件等和整机的试验环境存在差异,导致部件在单独试验条件下获取的工作特性不完全等同于整机环境下的部件工作特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针对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各部件,基于已有... 由于燃气轮机进气系统部件的试验环境、测试方法、进出口边界条件等和整机的试验环境存在差异,导致部件在单独试验条件下获取的工作特性不完全等同于整机环境下的部件工作特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针对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各部件,基于已有部件试验和整机缩比试验数据,采用试验验证和数值仿真的方法,开展了各因素对于部件工作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通过分析单独试验和整机试验环境条件下试验器结构、边界条件和测试方法等因素的差别,总结了各因素对于部件流动特征、阻力损失的作用规律,建立部件在整机环境下的考虑多因素耦合影响的工作特性修正方法。结果表明:燃气轮机进气系统修正模型主要基于进气百叶窗的进气不均匀度、进气蜗壳的雷诺数以及进气风速风向等因素进行修正,修正所得到的阻力特性与整机仿真吻合较好。修正误差基本都在1%以下,修正模型计算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系统 阻力特性 修正方法 燃气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厂燃气瓦斯系统优化调度及应用
14
作者 魏世强 江洪波 +1 位作者 双秀芝 侯立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42,共10页
燃气瓦斯系统是炼油厂公用工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瓦斯系统结构复杂并且稳定性较差,对其优化调度是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难点。详细分析了炼油厂瓦斯系统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了瓦斯产量、生产装置热量需求、火炬排放、燃料补充决策和气柜... 燃气瓦斯系统是炼油厂公用工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瓦斯系统结构复杂并且稳定性较差,对其优化调度是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难点。详细分析了炼油厂瓦斯系统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了瓦斯产量、生产装置热量需求、火炬排放、燃料补充决策和气柜容积调节等因素,遵循分配管线物料平衡、管网物料平衡、工艺约束和操作约束,建立了炼油厂瓦斯系统的多周期优化调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根据工厂实际的生产状况以8 h为时间尺度进行优化调度,优化方案比原方案减少燃料补充60.3%,减少过剩瓦斯排放75.3%,可以为企业节省38.6%的调度操作费用。该模型在满足炼油厂瓦斯系统平稳运行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提升企业瓦斯系统的调度水平和瓦斯的资源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用工程系统 燃气瓦斯 调度优化 多周期优化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装直升机机载空地导弹发射过程燃气冲击效应研究
15
作者 胡可镇 卓长飞 +1 位作者 纪元 蒋显松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为研究武装直升机机载空地导弹发射过程对机体造成的动力冲击效应,采用分块混合网格模型并结合3维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与动网格方法,开展武装直升机机载空地导弹发射起始过程的燃气射流冲击流场的计算,并对比近机身蒙皮发射工况与... 为研究武装直升机机载空地导弹发射过程对机体造成的动力冲击效应,采用分块混合网格模型并结合3维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与动网格方法,开展武装直升机机载空地导弹发射起始过程的燃气射流冲击流场的计算,并对比近机身蒙皮发射工况与近机翼翼梢发射工况下载机使用外挂导轨式结构受流场冲击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2个工况的起始冲击波流场发展过程相似,超压分布均为单峰函数,但近机身蒙皮发射工况下机身处的超压正压峰值与负压峰值明显更大;近机翼翼梢发射载弹对发射架在各方向上产生的最大冲击载荷相对于近机身蒙皮发射载弹的变化率较大,燃气起始冲击波对壁面的超压载荷及各向冲击力与发射方案、发射载弹附近直升机迎气面积、载弹距机身蒙皮距离、载弹距机翼翼梢距离有很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直升机 机载空地导弹 外挂导轨式 燃气射流 冲击效应 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燃气系统运营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价
16
作者 薛琛 胡群芳 +2 位作者 苏展 张昱 杨俊劼 《上海煤气》 2025年第1期21-24,31,共5页
随着我国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建筑内部的燃气系统安全风险问题日益凸显。为探究超高层建筑燃气系统的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价,以某超高层建筑为例,根据其燃气系统关键节点的检测结果,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贝叶斯网络对该建筑内设施端和用... 随着我国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建筑内部的燃气系统安全风险问题日益凸显。为探究超高层建筑燃气系统的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价,以某超高层建筑为例,根据其燃气系统关键节点的检测结果,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贝叶斯网络对该建筑内设施端和用户端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燃气系统安全风险进行评价,最终给出总体风险评价结果及相应的风险管控建议。这些为超高层建筑的燃气系统运营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燃气系统 安全检测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截断奇异值分解的强跟踪平方根卡尔曼滤波估计燃气轮机健康参数的方法
17
作者 房友龙 贺星 +2 位作者 刘东风 刘冲培 周志才 《燃气轮机技术》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燃气轮机健康参数的估计对其健康管理非常重要。在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对燃气轮机健康参数进行估计过程中,针对燃气轮机监测参数少于健康参数而导致系统可观性不足的问题,采用截断奇异值分解降低健康参数估计维数的方法改进系统的可观性... 燃气轮机健康参数的估计对其健康管理非常重要。在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对燃气轮机健康参数进行估计过程中,针对燃气轮机监测参数少于健康参数而导致系统可观性不足的问题,采用截断奇异值分解降低健康参数估计维数的方法改进系统的可观性;针对模型和噪声统计特性的误差和递推过程中计算机舍入误差导致滤波发散和计算发散问题,提出一种强跟踪平方根卡尔曼滤波改善滤波稳定性的方法,并应用于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改善估计系统可观性,提高滤波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健康参数 卡尔曼滤波 截断奇异值分解 强跟踪 平方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领域标准化现状及发展展望
18
作者 徐哲 杜华 《城市燃气》 2025年第3期43-47,共5页
国家能源转型和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使标准化成为燃气行业升级的关键。燃气行业在安全运行、计量等领域已有显著标准化进展。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燃气领域的技术法规标准体系仍需完善,企业参与度也需提升。因此,需对现有燃气标准进行整合和... 国家能源转型和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使标准化成为燃气行业升级的关键。燃气行业在安全运行、计量等领域已有显著标准化进展。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燃气领域的技术法规标准体系仍需完善,企业参与度也需提升。因此,需对现有燃气标准进行整合和升级,并加强新产品、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确保标准与时俱进。在标准化工作中,应强化标准基础,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加强标准化培训和人才培养,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同时,关注新兴领域标准的制修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标准的共建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 标准化 标准体系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市燃气供热锅炉运行现状分析与优化
19
作者 林杉 于吉明 +2 位作者 付东彬 王玉涛 高建民 《节能技术》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为了解决拉萨市以及其他高原地区供热系统运行中的瓶颈和症结,文章以拉萨市某锅炉房为例,通过Vario Plus New增强型烟气分析仪按反平衡测量法分析了锅炉运行负荷率、排烟温度及流量等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锅炉现存的问题及原因,... 为了解决拉萨市以及其他高原地区供热系统运行中的瓶颈和症结,文章以拉萨市某锅炉房为例,通过Vario Plus New增强型烟气分析仪按反平衡测量法分析了锅炉运行负荷率、排烟温度及流量等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锅炉现存的问题及原因,如处理不足、不充分燃烧机能耗高等,最后针对锅炉运行现状及问题,从燃烧器优化设计、氧气富集技术、设备维护及设计方案优化等方面提出优化措施,以此来调整和优化锅炉运行,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燃气供热锅炉 能源消耗 燃烧效率 排烟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燃气数字化转型研究
20
作者 鲍新飞 马瑶 《石化技术》 2025年第1期55-57,共3页
城市燃气行业在数字化驱动下,逐步在中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构建一体化协同工作平台,整合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SCADA)和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了多系统数据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和地... 城市燃气行业在数字化驱动下,逐步在中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构建一体化协同工作平台,整合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SCADA)和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了多系统数据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开发了管网监测、智能巡检和智能客服等一系列应用模块。通过基于一体化协同工作平台的数字化转型,不仅解决了传统城市燃气多系统、数据分散的问题,也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为企业智能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燃气 数字化转型 智能化 一体化协同工作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