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香菇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工艺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慧 张裕仁 +4 位作者 杨佳 彭菁 潘磊庆 陈继昆 屠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14-221,232,共9页
本文基于热风-微波分段联合干燥方式,探讨了联合干燥转换点干基含水率(2.00~5.00g/g)、热风温度(50.0~70.0℃)及微波功率密度(6.67~33.33W/g)对香菇营养成分、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较优参数范围并采用Box-Behnken... 本文基于热风-微波分段联合干燥方式,探讨了联合干燥转换点干基含水率(2.00~5.00g/g)、热风温度(50.0~70.0℃)及微波功率密度(6.67~33.33W/g)对香菇营养成分、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较优参数范围并采用Box-Behnken组合设计优化联合干燥工艺,分析干燥工艺对干燥时间及香菇典型品质(色差、收缩率及多糖保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最优工艺为转换点干基含水率4.20g/g、热风温度60.60℃、微波功率密度30.00W/g,此条件下的联合干燥时间为178.33min(其中热风干燥170min,微波干燥8.33min),产品色差ΔE为11.21,收缩率为65.28%,多糖保留率为66.98%,综合评分为0.145。研究结果表明热风-微波联合工艺能够实现对香菇的快速干燥,并保证较好的干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工艺 香菇 干燥特性 品质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莲果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18
2
作者 石启龙 赵亚 郑亚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0-155,共6页
以雪莲果为原料,研究样品厚度、热风温度、微波质量比功率对雪莲果热风和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以热风温度、转换点含水率、微波质量比功率为因素,以色泽变化(ΔE)、干燥时间(t)为指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确定雪莲果热风-... 以雪莲果为原料,研究样品厚度、热风温度、微波质量比功率对雪莲果热风和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以热风温度、转换点含水率、微波质量比功率为因素,以色泽变化(ΔE)、干燥时间(t)为指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确定雪莲果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的最适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雪莲果热风干燥最适工艺参数组合为样品厚度2~4mm,热风温度70℃;雪莲果微波干燥最适工艺参数组合为样品厚度4mm,微波质量比功率2W/g。影响热风-微波联合干燥产品ΔE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微波质量比功率、热风温度、转换点含水率;影响干燥时间的主次顺序依次为转换点含水率、热风温度、微波质量比功率。雪莲果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的最适工艺参数组合为热风温度68.1℃,转换点含水率61.0%,微波质量比功率2.6W/g。在此组合参数条件下,色泽变化ΔE=21.53,干燥时间t=172min,复水比RR=4.12,收缩率SR=8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莲果 热风 微波 干燥特性 联合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芦笋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韩俊豪 杨慧 +4 位作者 谢永康 朱广成 王童 翟辰璐 路风银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88-194,共7页
为优化绿芦笋热风-微波联合干制工艺、缩短干燥时间、提升干品品质,以复水比、色差和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基于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优化热风温度、转化点含水率、微波功率与考核指标的回归模型,得到绿芦笋最佳热风-微波联合干制工艺... 为优化绿芦笋热风-微波联合干制工艺、缩短干燥时间、提升干品品质,以复水比、色差和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基于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优化热风温度、转化点含水率、微波功率与考核指标的回归模型,得到绿芦笋最佳热风-微波联合干制工艺为:前期热风温度55℃、转换点含水率42.00%、后期微波功率300W。在此条件下,得到复水比为2.54,a值为2.07,感官评分为15.16。通过实验证明模型可靠有效,可用于生产预测和控制,试验为绿芦笋干制品的制备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芦笋 联合干燥 热风-微波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黑麦挂面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程丽丽 唐雪燕 +2 位作者 王景炀 王娇 张仲欣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49,60,共7页
以黑全麦面粉为原料制备黑麦挂面,并采用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对黑麦挂面进行干燥处理。以平均干燥速率、抗弯强度、熟断条率、蒸煮损失率和感官评分这5个指标的熵权法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干燥工艺,并将所... 以黑全麦面粉为原料制备黑麦挂面,并采用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对黑麦挂面进行干燥处理。以平均干燥速率、抗弯强度、熟断条率、蒸煮损失率和感官评分这5个指标的熵权法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干燥工艺,并将所制备的黑麦挂面与市售黑麦挂面进行品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干燥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400 W、装载量98 g、热风温度27℃,在此条件下黑麦挂面综合评分为0.901,平均干燥速率为(0.982±0.157)%/min,总干燥时间为(33±1.52)min,抗弯强度为(14.31±0.65)g,熟断条率为(1.67±1.44)%,蒸煮损失率为(5.58±0.67)%,感官评分为92.17±0.45。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方式提高了干燥速率,缩短了干燥时间。制作出的黑麦挂面与市售黑麦挂面相比,熟断条率和蒸煮损失率无明显差异,且具有更好的抗弯曲特性和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挂面 微波热风联合干燥 熵权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小丹 徐怀德 +2 位作者 孙田奎 张淑娟 黄小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8-102,共5页
目的:为提高红枣干制品品质。方法:采用分段热风、微波间歇、微波-热风联合干燥3种方式干燥红枣,并对产品品质进行比较;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结果:利用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方式... 目的:为提高红枣干制品品质。方法:采用分段热风、微波间歇、微波-热风联合干燥3种方式干燥红枣,并对产品品质进行比较;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结果:利用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方式对红枣进行干燥,总VC含量比分段热风、微波间歇干燥产品增加了99.53%、30.99%;褐变系数A420明显低于分段热风、微波间歇干燥产品,3种干燥方式的总黄酮含量接近。微波-热风联合干燥红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投料量305g、119W微波干燥12min、间歇4min、间歇次数7次、然后55℃热风干燥9h、50℃热风干燥12h,红枣总VC含量达36.22mg/100g,总黄酮含量为35.53mg/100g、A420为0.3079,干燥时间为分段热风干燥时间的80%。结论: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是适合红枣的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干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微波 热风 联合干燥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西沟褐煤热风-红外干燥试验及其动力学模型拟合
6
作者 薛韩玲 孙思瑶 +3 位作者 陆泽华 拓雯 杨志远 张增保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4-814,共11页
为探究褐煤热风-红外对流辐射干燥的水分迁移规律,以高西沟褐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热风、单一红外与热风-红外串联干燥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温度、粒度对褐煤单一热风与单一红外干燥特性影响以及不同转换时间对褐煤热风-红外串... 为探究褐煤热风-红外对流辐射干燥的水分迁移规律,以高西沟褐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热风、单一红外与热风-红外串联干燥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温度、粒度对褐煤单一热风与单一红外干燥特性影响以及不同转换时间对褐煤热风-红外串联干燥特性影响,并通过干燥动力学模型拟合,选择适用于热风段与红外段的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单一热风干燥以降速期为主,单一红外干燥存在明显恒速期,而热风-红外串联干燥无恒速期,且转换时间越早干燥效率越高,转换时间为5 min时对应最大干燥速率为0.082 9 g·g^(-1)·min^(-1);热风段和红外段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5.90×10^(-8) m^(2)/s和1.17×10^(-7) m^(2)/s,活化能分别为29.22 kJ/mol和1.439 W/g;Logarithmic模型和Weibull模型分别适用于热风段和红外段的水分比预测,R^(2)分别为0.999 6和0.993 5。研究为褐煤干燥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褐煤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热风-红外联合干燥 干燥特性 工艺优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仙草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工艺及其对仙草凝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唐小闲 何思婷 +4 位作者 段振华 刘艳 段伟文 唐美玲 高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3-211,共9页
以仙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方式,探讨微波功率、微波间歇时间、联合干燥转换点含水率及热风干燥温度对仙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进行优化,并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处理仙草对其多糖提取率及凝胶品质的影响。结... 以仙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方式,探讨微波功率、微波间歇时间、联合干燥转换点含水率及热风干燥温度对仙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进行优化,并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处理仙草对其多糖提取率及凝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最优工艺为微波功率为403 W,微波间歇时间为60 s,转换点含水率为42%,热风干燥温度为74℃,此条件下仙草多糖提取率为13.60%。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仙草的多糖提取率高于热泵干燥仙草的多糖提取率(12.36%)和晾晒干燥仙草的多糖提取率(12.78%),干燥时间仅是后两种干燥方式的1.44%~16.67%,所制作的凝胶样品硬度(516.60±8.54)g、弹性为(0.83±0.01)和回复性(0.33±0.01)均较为适中,凝胶体内聚性(0.48±0.01)稍小,胶粘性(359.68±11.56)g和咀嚼性(285.54±13.21)g较高,凝胶样品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较优。综合比较,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更适合于仙草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草 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 工艺优化 多糖提取率 凝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葱叶片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优化及干燥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肖亚冬 吴海虹 +5 位作者 田震 李大婧 方华 王义祥 刘春泉 冯蕾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4期6-12,共7页
以香葱叶片为对象,研究微波-热风联合干燥香葱叶片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查微波功率、转换点含水率和热风温度对香葱叶片干燥速率、复水比、ΔE值、硫代亚磺酸酯和蒜氨酸保留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微波联合热风干燥香... 以香葱叶片为对象,研究微波-热风联合干燥香葱叶片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查微波功率、转换点含水率和热风温度对香葱叶片干燥速率、复水比、ΔE值、硫代亚磺酸酯和蒜氨酸保留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微波联合热风干燥香葱叶片的工艺条件,同时对微波联合热风干燥香葱叶片的干燥动力学进行研究。微波功率、转换点含水率和热风温度对脱水香葱叶片品质有显著影响,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3000 W,转换点含水率40%,热风温度75℃。联合干燥前期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为Page模型,回归方程为MR=exp(0.03126t1.79815),后期热风干燥为Midilli模型,回归方程为MR=0.30427exp(0.13891t)0.000175419t,R2分别为0.998和0.999。表明2个模型能够良好预测香葱叶片微波联合热风连续干燥过程,可为生产中香葱叶片干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葱叶片 微波联合热风干燥 工艺优化 干燥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果真空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一鸣 陈义伦 +3 位作者 高玲 葛邦国 和法涛 李美筱 《中国果菜》 2020年第12期12-18,共7页
银杏含有丰富的营养及功能成分,有良好的产品开发前景,本文通过真空微波-热风联合干燥银杏果,以降低银杏果在干燥过程中的成分损失。以银杏果的含水量、黄酮含量、色度值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对银杏果的真空微波... 银杏含有丰富的营养及功能成分,有良好的产品开发前景,本文通过真空微波-热风联合干燥银杏果,以降低银杏果在干燥过程中的成分损失。以银杏果的含水量、黄酮含量、色度值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对银杏果的真空微波-热风干燥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真空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干燥时间13 min、微波功率700 W、装载量125 g,热风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10 h。通过真空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制得的银杏果,总黄酮含量为2.176 3 mg/g、含水率6.3%、L~*值为87.587、a~*值为12.103、b~*值为39.253。该工艺下银杏果功能成分溶出率高、品质好,能为银杏果的精深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果 真空微波 热风干燥 联合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热风-红外联合干燥方式优化与物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牛婷婷 薛韩玲 +4 位作者 陆泽华 王楠 拓雯 杨志远 苗宇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褐煤干燥脱水是实现其高效利用、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基于不同热风温度(60℃,80℃,100℃)和煤样粒度(小于2 mm,2 mm~5 mm,5 mm~7 mm,7 mm~10 mm,10 mm~13 mm)对高西沟低阶褐煤单一热风干燥特性进行探讨,依次采用单一热风干燥、热风... 褐煤干燥脱水是实现其高效利用、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基于不同热风温度(60℃,80℃,100℃)和煤样粒度(小于2 mm,2 mm~5 mm,5 mm~7 mm,7 mm~10 mm,10 mm~13 mm)对高西沟低阶褐煤单一热风干燥特性进行探讨,依次采用单一热风干燥、热风-红外串联和热风-红外并联联合干燥方式,通过实验分析了干燥过程褐煤水分比和干燥速率的变化特征,应用比能耗(QSEC)和能效(ηe)对比了三种干燥方式的能耗,采用SEM和FTIR分别分析了煤样表观形貌和官能团。结果表明:单一热风干燥温度越高,煤样与空气温差越大,煤样获得的热量越高,干燥速率越快;煤样粒度越小,煤样水分比下降越快,结束时的水分比越低;热风-红外串联联合干燥转换时间节点越早,所需干燥时间越短,在热风与红外干燥阶段干燥速率各出现一次最大值;并联干燥中褐煤水分比呈指数下降,并以降速期为主要阶段;三种干燥方式按比能耗由大到小依次为单一热风干燥(334.54 MJ/kg)、热风-红外并联干燥(273.89 MJ/kg)、热风-红外串联干燥(121.18 MJ/kg),按能效(ηe)由大到小依次为热风-红外串联干燥(1.91%)、热风-红外并联干燥(0.83%)、单一热风干燥(0.69%),热风-红外串联干燥为较节能的干燥方式,此方式干燥后煤样相较原褐煤表面大面积坍塌,表面裂隙明显增多、增大,并且干燥煤样除水分外的其他官能团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热风-红外联合干燥 能耗 表观形貌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微波真空-热风联合干燥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衡银雪 郑旭煦 +2 位作者 殷钟意 边凤霞 刘丹丹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2-955,共4页
以黄精含水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均匀实验方法,对黄精微波真空干燥工艺进行优化,考察联用的热风干燥温度和时间对黄精多糖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真空-热风联合干燥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 k W、间歇比1.67(75/4... 以黄精含水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均匀实验方法,对黄精微波真空干燥工艺进行优化,考察联用的热风干燥温度和时间对黄精多糖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真空-热风联合干燥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 k W、间歇比1.67(75/45),真空度0.085 MPa,微波真空干燥37 min,再在55℃的热风下干燥约77 min。在该条件下,黄精干制品多糖含量达61.7 mg/g,对O^(2-)的抑制率达24.1%。微波真空-热风联合干燥技术可以应用于黄精的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微波真空-热风联合干燥工艺 黄精多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粒微波-热风联合干燥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湘利 刘静 +2 位作者 侯一超 朱乐乐 马龙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7-244,共8页
为优化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大蒜粒的最佳工艺参数,以大蒜粒为试材,以干燥速率、大蒜素含量、感官评分、白度、复水比和综合得分为指标,比较研究不同微波功率密度、不同热风温度对大蒜粒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并以微波功率密度、转换点干... 为优化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大蒜粒的最佳工艺参数,以大蒜粒为试材,以干燥速率、大蒜素含量、感官评分、白度、复水比和综合得分为指标,比较研究不同微波功率密度、不同热风温度对大蒜粒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并以微波功率密度、转换点干基水分含量、热风温度为试验因素,设计L9(33)正交试验对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大蒜粒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9. 2 W/g微波干燥和70℃热风干燥所得大蒜粒干品的综合得分最高,分别为94. 698、96. 566。微波功率密度对联合干燥大蒜粒的综合得分影响极显著(p <0. 01);转换点干基水分含量和热风干燥温度对综合得分无显著影响(p> 0. 05)。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大蒜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先期采用功率密度9. 2 W/g微波干燥至转换点(干基水分含量1. 200 g/g),后期用热风60℃干燥至干基含水量0. 100g/g;在此条件下,联合干燥所得大蒜粒的大蒜素、复水比、白度、感官评分分别为0. 956 mg/g、2. 699、83. 130、83. 000,干品综合得分为125. 281。因此,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是适合大蒜粒干燥的较好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粒 微波干燥 热风干燥 微波-热风联合干燥 大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特性及对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8
13
作者 刘小丹 张淑娟 +1 位作者 贺虎兰 徐怀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80-286,F0003,共8页
为了提高红枣干制品的品质,在分段热风干燥和微波间歇干燥的基础上,采用微波+高温热风+低温热风的联合干燥方式干燥红枣,研究不同干燥方式下红枣的干燥特性和品质。结果表明:联合干燥方式的干燥时间比分段热风干燥缩短11%以上;分段热风... 为了提高红枣干制品的品质,在分段热风干燥和微波间歇干燥的基础上,采用微波+高温热风+低温热风的联合干燥方式干燥红枣,研究不同干燥方式下红枣的干燥特性和品质。结果表明:联合干燥方式的干燥时间比分段热风干燥缩短11%以上;分段热风干燥的红枣内部温度高于表面温度,微波间歇干燥的红枣温度升高幅度大,干燥速率高。300g红枣在119W下微波干燥12min,间歇4min,重复7次(转换点干基含水率≤99%),然后55℃热风干燥9h(转换点干基含水率≤66%),最终50℃热风干燥12h(干燥方式Ⅳ)的条件下干燥的红枣总维生素C含量最高,褐变系数相对较低,复水效果最好,能耗较低,是较优的红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组合。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是适合红枣干燥的较好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干 品质调控 微波 红枣 微波-热风联合干燥 干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食杏鲍菇热风-真空联合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53
14
作者 陈君琛 杨艺龙 +2 位作者 翁敏劼 赖谱富 沈恒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31-338,共8页
为了充分利用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加工副产物(菇头),对其进行联合干燥开发成即食杏鲍菇休闲产品。选取干燥速率、感官评分、色泽明亮度和硬度的综合值为评价指标,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即食杏鲍菇生产中热风-真空联合干燥工... 为了充分利用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加工副产物(菇头),对其进行联合干燥开发成即食杏鲍菇休闲产品。选取干燥速率、感官评分、色泽明亮度和硬度的综合值为评价指标,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即食杏鲍菇生产中热风-真空联合干燥工艺参数,同时与热风干燥(60℃)、真空干燥(-0.09 MPa,60℃)产品的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温度和真空干燥温度对即食杏鲍菇干燥过程影响极显著(P<0.01),热风时间影响显著(P<0.05),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真空干燥温度、热风干燥温度和时间,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先热风干燥(60℃,20 min)(转换点湿基含水率≤78%),后真空干燥(55℃,-0.09 MPa);联合干燥即食杏鲍菇休闲产品的品质优于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产品的品质,能耗比真空干燥减少57%,但高于热风干燥。研究为实现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干燥 优化 热风-真空联合干燥 品质 响应面法 即食杏鲍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对油菜籽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清 吴美芳 +6 位作者 赵玉强 吴苏喜 易翠平 刘瑞兴 师建芳 娄正 邵广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0-183,193,共5页
通过研究热风、微波以及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对油菜籽水分干燥曲线、酸价、过氧化值及脂肪酸的影响,得到了品质保障下的最佳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工艺。结果表明,热风温度80℃、转换点水分含量15%、微波功率500 W,可以在12min/30s内将油菜籽... 通过研究热风、微波以及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对油菜籽水分干燥曲线、酸价、过氧化值及脂肪酸的影响,得到了品质保障下的最佳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工艺。结果表明,热风温度80℃、转换点水分含量15%、微波功率500 W,可以在12min/30s内将油菜籽水分从18%降低至7.51%,油菜籽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含量较低、发芽率较高且芥酸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热风 微波 联合干燥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风—微波联合干燥油茶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龙婷 吴雪辉 +3 位作者 容欧 杨柳 易志 李扬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81-1186,共6页
【目的】研究油茶籽的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工艺,寻找一种干燥效率高、茶油品质好的干燥方式,为茶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试验优化不同热风温度、转换点水含量和微波功率密度下油茶籽的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工... 【目的】研究油茶籽的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工艺,寻找一种干燥效率高、茶油品质好的干燥方式,为茶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试验优化不同热风温度、转换点水含量和微波功率密度下油茶籽的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工艺,并对比不同干燥方式(自然、热风、微波、热风—微波联合)对油茶籽干燥时间、出油率及所得茶油的理化指标、功能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热风—微波联合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热风温度40℃、转换点水含量35%、微波功率密度1.50 W/g,3个因素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微波功率密度〉转换点水含量〉热风温度。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的干燥时间仅长于微波干燥,为293 min,其出油率最高,为42.09%;4种干燥方式制得茶油的理化指标和功能营养成分的综合评分为: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自然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茶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较小,棕榈酸含量均在11.0%左右,油酸含量在80.1%~81.1%。【结论】采用热风—微波联合干燥油茶籽,既能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出油率,又能保证茶油品质,是一种适合产业化利用的油茶籽干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 热风微波联合干燥 干燥时间 出油率 茶油品质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的微波-热风联合杀青工艺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葛庆丰 张聪 +1 位作者 于海 汪志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96-199,共4页
以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和茶叶失水率为指标,对绿茶的微波-热风联合杀青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投叶量为20g时,在微波功率1200W、热风温度50℃、杀青时间60s的微波-热风联合杀青工艺条件下,绿茶多酚氧化酶活性... 以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和茶叶失水率为指标,对绿茶的微波-热风联合杀青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投叶量为20g时,在微波功率1200W、热风温度50℃、杀青时间60s的微波-热风联合杀青工艺条件下,绿茶多酚氧化酶活性几乎被完全钝化,且杀青叶颜色黄绿、自然卷曲、质地柔软、香气良好,有利于后期揉捻整形,达到了绿茶杀青的品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微波-热风联合 杀青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 失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片的热风与微波联合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艳阳 杜烨 +1 位作者 宋佳 陈佳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9,共7页
为了探索生姜片的快速干燥方法,应用先热风后微波的联合干燥方式对生姜片进行了工艺研究。首先分别考察了姜片厚度、热风温度、转换点含水率、微波功率对姜辣素含量的影响;然后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设计优化热风与微波联合干燥工艺... 为了探索生姜片的快速干燥方法,应用先热风后微波的联合干燥方式对生姜片进行了工艺研究。首先分别考察了姜片厚度、热风温度、转换点含水率、微波功率对姜辣素含量的影响;然后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设计优化热风与微波联合干燥工艺,并建立了描述联合干燥过程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最佳联合干燥工艺条件为姜片厚度4mm,热风温度67℃,转换点含水率36%,微波功率119 W。在此条件下,脱水姜片的姜辣素含量为(2.04±0.031)%,实际测定值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97%。与单独热风干燥、单独微波干燥相比,联合干燥的生姜片中姜辣素含量分别提高了32%和13%。与单独热风干燥相比,热风与微波联合干燥、单独微波干燥的干燥时间分别缩短了55.75%和62.01%,总能耗分别降低了59.76%和98.04%,这些研究结果为生姜的脱水加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片 热风干燥 微波干燥 联合干燥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微波与热风联合干燥蒜片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静 胡秋辉 辛志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80-283,286,共5页
运用正交实验对四种无硫护色液进行复合实验,最佳护色组合为:CaCl2浓度为0.6%、NaCl浓度为0.8%、L-半胱氨酸浓度为0.10%,经此复合护色液护色得到干燥蒜片L*值为86.23。比较了热风、真空微波、真空微波与热风联合干燥三种生产工艺所得蒜... 运用正交实验对四种无硫护色液进行复合实验,最佳护色组合为:CaCl2浓度为0.6%、NaCl浓度为0.8%、L-半胱氨酸浓度为0.10%,经此复合护色液护色得到干燥蒜片L*值为86.23。比较了热风、真空微波、真空微波与热风联合干燥三种生产工艺所得蒜片干制产品的品质,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热风与真空微波联合干燥蒜片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前期采用真空度-90kPa,微波功率375W,微波干燥20min,后期60℃热风干燥60min,干燥总时间为80min,缩短了热风干燥时间,得到了高品质的蒜片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 真空微波 联合干燥 蒜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牛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石启龙 赵亚 王锡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0-322,共3页
研究了牛蒡的热风干燥特性和微波干燥特性,并以样品厚度、热风干燥温度、转换点含水率、微波功率为实验因素,以干燥前后色泽变化、复水比、收缩率为实验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牛蒡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的工艺。结果表明,牛蒡热风-微波联... 研究了牛蒡的热风干燥特性和微波干燥特性,并以样品厚度、热风干燥温度、转换点含水率、微波功率为实验因素,以干燥前后色泽变化、复水比、收缩率为实验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牛蒡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的工艺。结果表明,牛蒡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样品厚度3mm,热风干燥温度75℃,转换点含水率70%,微波输出功率360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热风 微波 干燥特性 联合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