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煤颗粒物性及热转化特性随粒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金芝
李海宾
+3 位作者
赵瑞东
武景丽
何涛
王志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7-42,共6页
与常规煤粉(百微米)相比,超细煤粉(<20mm)的颗粒性质与热转化特性均可得到明显改善。本文以神华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粒径煤粉的元素组成、官能团分布及微观表面形貌进行了分...
与常规煤粉(百微米)相比,超细煤粉(<20mm)的颗粒性质与热转化特性均可得到明显改善。本文以神华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粒径煤粉的元素组成、官能团分布及微观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对不同粒径煤样的热解及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C元素含量逐渐增加,煤粉表面变得更加粗糙,煤粉表面羟基官能团增多,而芳烃C=C及CH3官能团减少;煤的热解过程可分为干燥、快速热解和热缩聚3个阶段;随着粒径的减小,热解最终失质量逐渐减小;在煤的燃烧过程中,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着火温度Ti、燃尽温度Tf具有减小的趋势,而最大燃烧速率(dω/dt)max与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具有增大的趋势,煤粉的燃烧特性随着其粒径的减小而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
煤粉粒径
物理性质
热
解
燃烧
特性
热转化特性
热
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污染土壤与飞灰共烧结对重金属稳定化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曾武
董淑玉
+6 位作者
杨如柱
宋树祥
赵之理
李耀晃
陈积源
柯国鹏
刘敬勇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1-208,共8页
采用重金属污染土壤与飞灰共烧结制备陶粒,可实现两类固废的协同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研究探讨了不同污染土壤与飞灰配比、焙烧工艺参数,重点分析了重金属的固定效果。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镍(Ni)、锰(Mn)、锌(Zn)、铬(Cr)和铜(Cu)含量较高...
采用重金属污染土壤与飞灰共烧结制备陶粒,可实现两类固废的协同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研究探讨了不同污染土壤与飞灰配比、焙烧工艺参数,重点分析了重金属的固定效果。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镍(Ni)、锰(Mn)、锌(Zn)、铬(Cr)和铜(Cu)含量较高,而飞灰中锌(Zn)、铅(Pb)和镉(Cd)含量较高。最优配比方案为污染土、焚烧飞灰、硅酸钠、硼砂的质量比为75∶10∶5∶10(D_(1)方案)和80∶5∶5∶10(D_(2)方案)。其中,采用预热温度400℃、烧结温度1100℃的D_(2)方案对重金属的固定效果最佳。在不同烧结温度下,两种方案对易挥发重金属Cd和Pb的固定率均低于15%,对Cu和Zn的固定率为30%~60%;而对难挥发重金属Cr、Ni和Mn的固定率则超过80%。尤其在D_(2)方案中,Cr、Ni和Mn的固定率均超过85%,同时两种方案烧结产品陶粒的重金属浸出浓度均满足《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导则》(HJ 1091—2020)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
焚烧飞灰
烧结
重金属
热转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颗粒物性及热转化特性随粒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金芝
李海宾
赵瑞东
武景丽
何涛
王志奇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
出处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7-4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6019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610254)
中科院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创新基金项目(Y372081100)~~
文摘
与常规煤粉(百微米)相比,超细煤粉(<20mm)的颗粒性质与热转化特性均可得到明显改善。本文以神华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粒径煤粉的元素组成、官能团分布及微观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对不同粒径煤样的热解及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C元素含量逐渐增加,煤粉表面变得更加粗糙,煤粉表面羟基官能团增多,而芳烃C=C及CH3官能团减少;煤的热解过程可分为干燥、快速热解和热缩聚3个阶段;随着粒径的减小,热解最终失质量逐渐减小;在煤的燃烧过程中,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着火温度Ti、燃尽温度Tf具有减小的趋势,而最大燃烧速率(dω/dt)max与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具有增大的趋势,煤粉的燃烧特性随着其粒径的减小而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煤
煤粉粒径
物理性质
热
解
燃烧
特性
热转化特性
热
重分析
Keywords
coal
pulverized coal particle size
physical property
pyrolysis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thermal conversion characteristic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分类号
TQ534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污染土壤与飞灰共烧结对重金属稳定化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曾武
董淑玉
杨如柱
宋树祥
赵之理
李耀晃
陈积源
柯国鹏
刘敬勇
机构
广州环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广州环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1-208,共8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2A1515010825)
广州环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科技计划项目(编号:KYXMHF-2023-002)。
文摘
采用重金属污染土壤与飞灰共烧结制备陶粒,可实现两类固废的协同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研究探讨了不同污染土壤与飞灰配比、焙烧工艺参数,重点分析了重金属的固定效果。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镍(Ni)、锰(Mn)、锌(Zn)、铬(Cr)和铜(Cu)含量较高,而飞灰中锌(Zn)、铅(Pb)和镉(Cd)含量较高。最优配比方案为污染土、焚烧飞灰、硅酸钠、硼砂的质量比为75∶10∶5∶10(D_(1)方案)和80∶5∶5∶10(D_(2)方案)。其中,采用预热温度400℃、烧结温度1100℃的D_(2)方案对重金属的固定效果最佳。在不同烧结温度下,两种方案对易挥发重金属Cd和Pb的固定率均低于15%,对Cu和Zn的固定率为30%~60%;而对难挥发重金属Cr、Ni和Mn的固定率则超过80%。尤其在D_(2)方案中,Cr、Ni和Mn的固定率均超过85%,同时两种方案烧结产品陶粒的重金属浸出浓度均满足《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导则》(HJ 1091—2020)要求。
关键词
污染土
焚烧飞灰
烧结
重金属
热转化特性
Keywords
contaminated soil
incineration fly ash
sintering
heavy metal
thermal convers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煤颗粒物性及热转化特性随粒径变化规律研究
张金芝
李海宾
赵瑞东
武景丽
何涛
王志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污染土壤与飞灰共烧结对重金属稳定化的影响研究
曾武
董淑玉
杨如柱
宋树祥
赵之理
李耀晃
陈积源
柯国鹏
刘敬勇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