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管换热器间距对相变充填体蓄释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丽 张鹏举 +3 位作者 刘浪 杜研 孙雪花 姬长发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8-679,共12页
为了高效利用高温矿井的地热资源,解决高温环境对开采过程的影响,建立了热管-相变充填体矿井地热开采系统三维非稳态传热数值模型,研究了热管换热器与围岩布置间距对系统温度、相变材料液相分数、循环冷却水温度以及系统蓄热量、释热量... 为了高效利用高温矿井的地热资源,解决高温环境对开采过程的影响,建立了热管-相变充填体矿井地热开采系统三维非稳态传热数值模型,研究了热管换热器与围岩布置间距对系统温度、相变材料液相分数、循环冷却水温度以及系统蓄热量、释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管距离围岩越近,蓄热阶段相变材料熔化越快,蓄/释热共存阶段相变材料凝固越慢;随着热管与围岩间距的减小,热管冷凝端循环冷却水的出口温度和进出口温差增大,当热管与围岩间距从95 mm减小至20 mm时,系统稳定运行时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将由2.50 K增大至4.97 K;蓄热阶段,系统蓄热量随时间推移先逐渐增大,后维持恒定不变,蓄/释热共存阶段,系统释热量将以先逐渐减小,后恒定不变的速率持续增大;当热管与围岩布置间距由95 mm减小到20 mm时,系统总蓄热量提高72.89%,系统释热量提高91.10%,系统能效系数由81.71%增大到90.32%。研究结果可为热管-相变材料耦合系统在矿井地热高效开采与利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热管换热器 集总热阻网络模型 布置距离 蓄/释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换热器在房间空调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鱼剑琳 张华 +2 位作者 王宜义 吴业正 金立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4-69,共6页
针对目前现有房间空调器在潮湿地区使用时,因其除湿量不足而不能很好地创造出室内舒适性环境这一问题,提出在不改变房间空调器原有配置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及毛细管的情况下,加上重力式热管换热器,可以显著地增加空调器的除湿... 针对目前现有房间空调器在潮湿地区使用时,因其除湿量不足而不能很好地创造出室内舒适性环境这一问题,提出在不改变房间空调器原有配置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及毛细管的情况下,加上重力式热管换热器,可以显著地增加空调器的除湿量,并使空调器的出风温湿度适宜,而空调器的制冷量和功耗基本不变;所需的重力式热管换热器换热面积不超过蒸发器换热面积的2倍;重力式热管换热器在空调器上布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换热器 空调 除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热管换热器壳程数值模拟及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涂福炳 武荟芬 +2 位作者 张岭 周孑民 贾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75-1983,共9页
利用FLUENT软件,对同轴径向热管换热器壳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烟气速度、温度及局部对流换热系数沿壳程的变化规律,并寻求换热器结构参数优化值。研究结果显示:换热器壳程,离热管管壁越近,温度梯度越大;烟气流经管束时,在管束尾部形成... 利用FLUENT软件,对同轴径向热管换热器壳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烟气速度、温度及局部对流换热系数沿壳程的变化规律,并寻求换热器结构参数优化值。研究结果显示:换热器壳程,离热管管壁越近,温度梯度越大;烟气流经管束时,在管束尾部形成一个楔形的涡流区,速度在流体出现脱体的地方达到最大;湍流强度在涡流中心区域也达到最大值,中心区域的换热强度明显高于热管两侧边缘处,管束尾部的烟气温度低于管边缘处的烟气温度。将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误差在10%以内。通过改变换热器结构参数,对换热器壳程烟气对流换热进行分析研究,得到径向热管换热器结构优化参数:横向管距为114-120 mm;纵向管距为120-125 mm;翅片高度不应高于26.5 mm;翅片间距为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径向热管换热器 数值模拟 对流换热 结构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C机房用热管换热器节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周峰 田昕 马国远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机房空调能耗约占机房总能耗的40%。在IDC机房节能方案中,使用热管换热器利用自然冷源散热,能够减少空调工作时间,同时可避免室内外空气接触,满足湿度、洁净度的要求。参考北京某IDC机房,搭建试验模型,分析IDC机房内热管换热器和空调各... 机房空调能耗约占机房总能耗的40%。在IDC机房节能方案中,使用热管换热器利用自然冷源散热,能够减少空调工作时间,同时可避免室内外空气接触,满足湿度、洁净度的要求。参考北京某IDC机房,搭建试验模型,分析IDC机房内热管换热器和空调各自的散热负荷和能耗特性,研究围护结构的散热特性,比较设定温度和室外温度对空调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冬季工况下,仅依靠围护结构的散热,无法满足IDC机房的散热需求;围护结构散热量约占IDC机房总散热量的19.5%;空调平均每天耗能3.5~4 kWh;使用热管换热器室内外温差不超过20℃,能耗仅为空调能耗的41%,全年节能约40%;与室内设定温度相比,室外气温对空调能耗的影响较大;室外温度提高1℃,空调能耗平均增加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C机房 能耗 热管换热器 自然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内微层蒸发传热机理的热管换热器传热强化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孙世梅 张红 庄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5-689,共5页
基于微层蒸发强化传热理论,对热虹吸管内部设置分流管结构强化沸腾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分流管强化热虹吸管内部沸腾传热模型,并通过大量试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对热管换热器能量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值模... 基于微层蒸发强化传热理论,对热虹吸管内部设置分流管结构强化沸腾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分流管强化热虹吸管内部沸腾传热模型,并通过大量试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对热管换热器能量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不仅证明强化传热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而且表明热管内部强化传热有利于提高热管换热器传热能力、改善热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及优化热管换热器结构,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换热器 强化传热 优化 数值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热管换热器回收密闭式鸡舍冬季换气中的余热(英文) 被引量:7
6
作者 袁小艳 李保明 俞宏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95,共5页
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且冬季长 ,鸡舍结构上多采用密闭式以保温 ,使得冬季舍内空气质量恶化 ,须强制通风换气以保证空气质量 ,其结果使舍内气温降低。各种鸡舍在通风换气下舍温仅 - 2~ 3℃ (东北地区舍温更低 ) ,导致蛋鸡舍在冬季的... 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且冬季长 ,鸡舍结构上多采用密闭式以保温 ,使得冬季舍内空气质量恶化 ,须强制通风换气以保证空气质量 ,其结果使舍内气温降低。各种鸡舍在通风换气下舍温仅 - 2~ 3℃ (东北地区舍温更低 ) ,导致蛋鸡舍在冬季的生产性能下降 5 %~ 10 %。由于冬季舍内排出的废气与补充的新风温差可达 10~ 2 5℃ ,废气与新风还有湿度差 ,废气余热 (包括显热和极少量的潜热 )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为解决通风换气与保温这一对矛盾 ,该文提出将热管换热器用于回收密闭式鸡舍冬季排出废气中的余热。利用热管换热器可以将废气的 5 0 %以上余热回收以加热由舍外强制送入鸡舍的新风 ,以适当提高新风的温度。文中对热管换热器作了传热及阻力设计计算 ,对一定工况进行了参数优化并编制了通用程序。将热管换热器系统运用在鸡舍中运行 ,热管换热器实测热效率可达 5 0 %~ 6 5 % ,可节能、节省饲料、提高产蛋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换热器 换气余热回收 鸡舍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的CFD模拟及试验 被引量:25
7
作者 孙世梅 张红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62-66,共5页
根据热管换热器结构特点及传热特性,建立了热管换热器壳程流动与传热的三维物理模型。模型中引入了多孔介质模型中的分布阻力和分布热源的概念,通过CFD计算软件模拟研究了热管换热器压力降与温度场分布,模拟研究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根据热管换热器结构特点及传热特性,建立了热管换热器壳程流动与传热的三维物理模型。模型中引入了多孔介质模型中的分布阻力和分布热源的概念,通过CFD计算软件模拟研究了热管换热器压力降与温度场分布,模拟研究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为热管换热器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换热器 多孔介质 数值模拟 CFD 压力降 温度场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流速度分布对径向热管换热器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涂福炳 马士伟 +2 位作者 高晟扬 刘庆赟 毛建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904-3910,共7页
利用FLUENT软件对径向热管换热器壳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烟气入射角和速度均匀度对换热器流场、温度场和单位压降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来流速度均匀时,入射角增大使热管背风侧回流区发生偏移,下游管束被上游管束尾迹覆盖... 利用FLUENT软件对径向热管换热器壳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烟气入射角和速度均匀度对换热器流场、温度场和单位压降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来流速度均匀时,入射角增大使热管背风侧回流区发生偏移,下游管束被上游管束尾迹覆盖,减少烟气与管束的碰撞,降低烟气压力损失,换热效率降低,在同一横截面上烟气温度分布较均匀;当来流速度不均匀时,换热器壳程烟气出现明显的高速区与低速区,使温度场均匀性变差,出现低温区,且不均匀因子τ越大,温度场均匀性越差,低温区范围也越大;单位压降换热系数α/△p随烟气入射角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在45°时达到最大值,此时换热器整体性能最好;此后,随入射角进一步增大,α/△p急剧减小,换热器性能恶化;当因子τ较小时,多股扰流能提高换热器整体性能,而少股扰流将降低换热器整体性能,且因子τ越大,换热器整体性能越差;壳程温度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相比,相对误差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热管换热器 数值模拟 速度分布 入射角 单位压降换热系数 换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式热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苏俊林 陈岚 王震坤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61-162,165,共3页
传统分离式热排管换热管的研究大多数都针对竖直并联型,而对水平排管串联型热管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为此,对高强化传热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换热器冷凝侧及蒸发侧传热系数的经验公式,以及外部通道对流... 传统分离式热排管换热管的研究大多数都针对竖直并联型,而对水平排管串联型热管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为此,对高强化传热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换热器冷凝侧及蒸发侧传热系数的经验公式,以及外部通道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准则方程式。其研究成果可作为干燥系统中此种换热装置设计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分离式热管换热器 试验 充液率 传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全球变暖潜能工质热管换热器性能及可用能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仕杰 李准 +2 位作者 周峰 孙淑芳 马国远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1-46,共6页
针对热管能量回收器特点和环保工质替代要求,研制了充注低全球变暖潜能工质R32的热管换热器,在标准焓差实验室内,对其不同工况下的热工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从能、质两方面对其能量、能效、可用能利用及损失进... 针对热管能量回收器特点和环保工质替代要求,研制了充注低全球变暖潜能工质R32的热管换热器,在标准焓差实验室内,对其不同工况下的热工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从能、质两方面对其能量、能效、可用能利用及损失进行了分析,发现R32工质较为适用于冬季工况,充注R32的热管换热器在温度效率、换热量、能效比、无因次熵产率、可用能损率准则数等指标均是冬季优于夏季;在0~5°倾角范围内,与平置状态相比,倾斜状态的温度效率平均增长11.7%~12.9%,EER提高0.6~3;平置时,室内外温差每增加1℃,无因次熵产率夏季降低0.012,冬季降低0.0024;斜置时,单位温差可用能损率准则数夏季增加0.0159,冬季为0.0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热管换热器 全球变暖潜能 可用能 能量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空间内小型热管换热器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世梅 张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39-1643,共5页
In recent years,miniature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machinical-electronic systems.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in an enclosed space was presented for the design of such a cha... In recent years,miniature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machinical-electronic systems.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in an enclosed space was presented for the design of such a challenging device.Experimental study was made to verif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design,which are in fairly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Engineering basis was provided for volume-productirity of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in an enclosed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空间 热管换热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换热器在汽车尾气采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锋 林贵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7-159,F004,共4页
本文阐述了热管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热管换热器应用在汽车尾气采暖上的可行性,介绍了 热管换热器的设计流程和计算方法,设计并加工制造了针对HS663型大客车用的热管换热器,并进行了试验研 究,提出了有关热管换热器在汽车尾气采暖... 本文阐述了热管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热管换热器应用在汽车尾气采暖上的可行性,介绍了 热管换热器的设计流程和计算方法,设计并加工制造了针对HS663型大客车用的热管换热器,并进行了试验研 究,提出了有关热管换热器在汽车尾气采暖中应用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换热器 汽车 尾气采暖 热管 设计 计算 试验研究 发动机 废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换热器用于木纤维干燥余热回收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伊松林 张璧光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3,共3页
采用热管换热器回收木纤维干燥排气余热为实例,分析计算了回收纤维干燥排废气余热的经济效益。当排气温度为90℃,相对湿度为50%,流量为20 000 m3/h的废气流过热管换热器后,它可使纤维干燥的排气热损失每h减少541.53 kW,实际节能率10.32... 采用热管换热器回收木纤维干燥排气余热为实例,分析计算了回收纤维干燥排废气余热的经济效益。当排气温度为90℃,相对湿度为50%,流量为20 000 m3/h的废气流过热管换热器后,它可使纤维干燥的排气热损失每h减少541.53 kW,实际节能率10.32%。排气余热回收设备总投资预计约204万元,每年可节省标准煤1 152 t,减少煤耗费约92万元,扣除设备折旧费,维修费及运行费用等,投资回收期约3年,从而在理论上论证了采用此节能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纤维干燥 排气余热 热管换热器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试验设计与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四海 张红 +2 位作者 许素雯 陈兴元 庄骏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41,共3页
建立了一套用于测试小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的试验装置,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安排进行试验测试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 热管换热器 散热效能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换热器设计计算的线算图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肖曦 邸玉静 马玉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5-37,共3页
针对热管换热器设计计算公式复杂,计算工作量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线算图法进行气气热管换热器设计计算的方法。将热管换热器设计计算中的对流换热系数、流动阻力和携带传热极限计算公式均以线算图的形式表示,并给出计算实例。线算图法... 针对热管换热器设计计算公式复杂,计算工作量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线算图法进行气气热管换热器设计计算的方法。将热管换热器设计计算中的对流换热系数、流动阻力和携带传热极限计算公式均以线算图的形式表示,并给出计算实例。线算图法与常规计算方法相比,两者的计算结果相差很小,但线算图法更方便、简单,同时可以清晰地表示各参数对热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换热器 设计计算 算图法 对流换热系数 计算公式 换热设计 传热极限 流动阻力 计算实例 计算方法 计算结果 工作量 线算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热管换热器防腐减垢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燕春 张西和 +4 位作者 任伯钧 兰滋畅 周炳宇 唐功麒 黄鑫 《冶金能源》 1996年第5期22-26,共5页
分析研究了煤气热管换热器防腐减垢的机理,利用钛酸脂改进漆酚甲醛环氧树脂,提供一种效果好、使用方便的涂料,用于煤气热管换热器防腐减垢。
关键词 防腐 减垢 涂料 热管换热器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板干燥热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翔 孙军 +2 位作者 徐德良 许广珍 杨牧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4年第12期7-9,共3页
对用于单板干燥余热回收的热管换热器换热特性与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管排数和风速对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有显著影响,换热效率随热管排数的增加明显增加,随风速的增加明显下降,换热器每排管子的阻力损失随风速... 对用于单板干燥余热回收的热管换热器换热特性与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管排数和风速对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有显著影响,换热效率随热管排数的增加明显增加,随风速的增加明显下降,换热器每排管子的阻力损失随风速的增加而明显增加。热管换热器回收单板干燥排放尾气余热(75~80℃)的最佳设置为风速2.5 m/s、8排热管,此时换热效率达69.8%,可得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板干燥 热管换热器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试验设计与多因素分析
18
作者 李四海 张红 +1 位作者 许素雯 庄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共4页
综合利用试验设计、模型拟合与统计学的方差分析方法,考虑多因素的影响,研究热风进口温度、冷风流量与倾角同小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的关系及影响程度。试验对象为采用烧结吸液芯小热管制作的换热器,采用气-气换热方式测试。试验结果表明... 综合利用试验设计、模型拟合与统计学的方差分析方法,考虑多因素的影响,研究热风进口温度、冷风流量与倾角同小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的关系及影响程度。试验对象为采用烧结吸液芯小热管制作的换热器,采用气-气换热方式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增大冷风流量与升高倾角均能提高烧结吸液芯小热管换热器的散热效能;0~20°倾角内,冷风进口温度为15℃,热风流量为70m3/h,冷风流量在30~90m3/h,烧结吸液芯小热管换热器的散热效能在0.27~0.39之间;倾角为20°时,热风进口温度在38~48℃且冷风流量在72~100m3/h可获得较高的散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换热器 散热效能 二阶模型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气热管换热器的传热有效度传热单元数设计方法
19
作者 杨肖曦 许康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5期71-72,共2页
用传热有效度传热单元数法对热管换热器中连续变化的流体温度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和各排热管出口处的流体温度。这种方法物理概念清晰,计算程序简单,计算结果准确,是一种较完善的热管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
关键词 热管 换热 传热 温度 设计 热管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式热管换热器串联组件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邹琳江 段锋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4,53,共3页
提出的新型重力式热管换热器的结构 ,是用以解决在余热回收系统中换热装置低温酸露点腐蚀问题。本技术的核心问题就是采用热管串联组件。这种组件可以使前后热管壁温分布均匀 ,提高在低温下抗酸腐蚀的能力。实验表明 ,即使入口烟气温度... 提出的新型重力式热管换热器的结构 ,是用以解决在余热回收系统中换热装置低温酸露点腐蚀问题。本技术的核心问题就是采用热管串联组件。这种组件可以使前后热管壁温分布均匀 ,提高在低温下抗酸腐蚀的能力。实验表明 ,即使入口烟气温度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式热管换热器 腐蚀 余热回收 低温酸露点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