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小型热电发电器建模及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宋瑞银
李伟
+1 位作者
杨灿军
刘宜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4-558,共5页
微小型热电发电器由于尺寸较小,接触内阻以及结构的覆盖层、导流层等对输出功率和热电转换效率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结合上述因素,并考虑到汤姆孙效应,建立了微小型热电发电器输出功率和效率的数学计算模型。并以最大功率或者最大质量(...
微小型热电发电器由于尺寸较小,接触内阻以及结构的覆盖层、导流层等对输出功率和热电转换效率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结合上述因素,并考虑到汤姆孙效应,建立了微小型热电发电器输出功率和效率的数学计算模型。并以最大功率或者最大质量(体积)比功率为目标函数,对最大功率时的负载电阻、电偶臂对数和电偶臂长度等性能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为进一步的设计提出了理论指导,并通过实验进行了性能分析验证。最后分析了微小型热电发电器新的加工工艺和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型
热电发电器
输出功率模型
效率模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穿戴热电发电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斌
徐桂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23,共18页
人体的能量大部分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其与外界的温差平均约5~30℃,因此体热可以很好地作为热电发电器的热源。与传统发电器相比,可穿戴热电发电器将人体所散发的低品位热量转化为有效电能,有可能为一些功率要求小于毫瓦级的无线传感器节...
人体的能量大部分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其与外界的温差平均约5~30℃,因此体热可以很好地作为热电发电器的热源。与传统发电器相比,可穿戴热电发电器将人体所散发的低品位热量转化为有效电能,有可能为一些功率要求小于毫瓦级的无线传感器节点提供足够的能量,同时还具备无污染、轻便、稳定等特性,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柔性可穿戴热电发电器的研究主要聚焦基于块体型热电材料、基于薄膜状型热电材料和基于纺织织物型热电材料的三大类热电发电器。其中,块体型热电发电器的输出功率一般为每平方厘米几十微瓦,热电臂材料主要为室温热电性能较高的碲化铋基合金,研究重点在于提升这类器件的输出性能和柔性。薄膜型热电发电器的输出功率一般在每平方厘米纳瓦和微瓦之间,按结构可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常见的水平型器件包含串联型、堆积与卷起型和折叠型,通常会产生较大的输出电压;而垂直型器件单位面积的热电臂对数增多,会产生较大的功率密度。纺织织物型热电发电器输出功率较小,但是具有优良的拉伸、弯曲和面内剪切性能,可以适应3D变形,更适合在弯曲的人体皮肤表面收集热量。本文综述了以上三大类主流的柔性可穿戴热电发电器的研究状况,并从设计、结构和性能方面分析了各类热电发电器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可穿戴
热电发电器
块体型
薄膜型
纺织织物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磷酸燃料电池-两级并联热电发电器混合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崔祥苏
黄跃武
梁珍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106,共8页
为回收利用磷酸燃料电池(phosphoric acid fuel cell,PAFC)运行中产生的余热以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建立一个由PAFC、回热器与两级并联热电发电器(two-stage parallel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TPTEG)组成的混合系统模型。综合考虑PAFC的...
为回收利用磷酸燃料电池(phosphoric acid fuel cell,PAFC)运行中产生的余热以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建立一个由PAFC、回热器与两级并联热电发电器(two-stage parallel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TPTEG)组成的混合系统模型。综合考虑PAFC的过电势损失、回热损失、热漏以及半导体的主要不可逆损失,通过数值分析得到PAFC的工作电流密度与TPTEG的工作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混合系统中TPTEG的工作电流密度区间,推导混合系统的功率和效率表达式,分析TPTEG对PAFC余热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PAFC-TPTEG混合系统性能优于单一PAFC系统。研究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工作压力,热电元件对数、导热系数、优值系数对混合系统的影响,所得结果可进一步为研究PAFC与半导体热电发电器的混合系统性能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燃料电池
两级并联
热电发电器
数值分析
混合系统
余热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电偶臂构型尺寸对环形热电发电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爱兵
闫文凯
+2 位作者
庞丹丹
王保林
王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7-953,共7页
基于一维稳态热传导理论提出环形热电发电器(ATEG)的数学物理模型,考虑P型和N型热电偶臂的构型尺寸、材料热电性质不对称性以及界面接触阻力对其输出性能的影响.针对理想的环形热电发电器,基于最大能量转换效率原则建立P型和N型热电偶...
基于一维稳态热传导理论提出环形热电发电器(ATEG)的数学物理模型,考虑P型和N型热电偶臂的构型尺寸、材料热电性质不对称性以及界面接触阻力对其输出性能的影响.针对理想的环形热电发电器,基于最大能量转换效率原则建立P型和N型热电偶臂构型尺寸与材料性质间的最优定量关系.考虑界面接触热阻和界面接触电阻效应的影响,给出相对于精确解更方便实用的电流线性简化解,确定环形热电发电器最大输出功率、最大能量转换效率对应的P型、N型热电偶臂圆周角度比.发现界面接触对小尺寸器件的热电偶臂圆周角度比影响显著,但随着器件构型尺寸的增大,比值逐渐趋近于理想器件的结果.当器件尺寸参数sr>2时,可以基于理想模型指导环形热电发电器的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
热电发电器
热电
偶臂构型尺寸
接触阻力
输出功率
能量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柔性热电发电器的关键工艺及其展望
被引量:
2
5
作者
义志涛
何国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332-3337,共6页
热电发电器是固态能量收集器,以可靠和可再生的方式将热能转换成电能。过去几年的研究表明,人体的热量可以很好地被柔性热电发电器转换为电能并加以利用。与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其他传统发电器相比,柔性热电发电器可利用低品位的热能发电...
热电发电器是固态能量收集器,以可靠和可再生的方式将热能转换成电能。过去几年的研究表明,人体的热量可以很好地被柔性热电发电器转换为电能并加以利用。与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其他传统发电器相比,柔性热电发电器可利用低品位的热能发电且环境友好。柔性热电发电器将有可能为任何无线传感器节点提供足够的能量(通常功率要求小于毫瓦级)。本文综述了热电发电器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制造柔性热电发电器的关键工艺,讨论了热电发电器的基本原理、效率、应用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热电发电器
热电
效率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维热电模块的瞬态传热过程研究
6
作者
李新春
王中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6-1831,共6页
建立一维热电模块的瞬态传热模型,考虑赛贝克效应、帕尔贴效应、焦耳热效应和汤姆孙效应,分析其瞬态传热和发电过程特性。模拟热电模块的瞬态传热过程,得到一维热电模块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分布,获得起始与稳定下的温度分布曲线形状。在冷...
建立一维热电模块的瞬态传热模型,考虑赛贝克效应、帕尔贴效应、焦耳热效应和汤姆孙效应,分析其瞬态传热和发电过程特性。模拟热电模块的瞬态传热过程,得到一维热电模块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分布,获得起始与稳定下的温度分布曲线形状。在冷热端条件不同情况下,分析热电模块瞬态传热过程的温度分布,并对热电模块的电动势、闭合回路电流和最大输出功率在瞬态传热情况下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发电器
瞬态传热
温度分布
电流
最大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磷酸燃料电池-两级热电系统性能分析及负载匹配
7
作者
蒋树伟
黄跃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34,共7页
建立一个利用磷酸燃料电池(PAFC)余热驱动两级半导体温差热电发电器(TTEG)的复合发电系统模型,考虑了PAFC电化学反应中的过电势损失、回热损失、热漏以及TTEG中的主要不可逆损失,导出PAFC,TTEG和复合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的一般表达式,...
建立一个利用磷酸燃料电池(PAFC)余热驱动两级半导体温差热电发电器(TTEG)的复合发电系统模型,考虑了PAFC电化学反应中的过电势损失、回热损失、热漏以及TTEG中的主要不可逆损失,导出PAFC,TTEG和复合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的一般表达式,得到PAFC和TTEG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确定系统的优化工作区间,分析主要参数对复合系统性能的影响,给出负载电阻的最佳匹配条件,所得结果可为实际的PAFC-TTEG复合发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燃料电池
热电发电器
余热回收
负载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碱性燃料电池-温差热电制冷混合系统的性能分析
8
作者
焦恺彬
黄跃武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8-635,共8页
建立了由碱性燃料电池(alkaline fuel cell,AFC)、热电发电器、热电制冷器和一组板翅式热交换器组成的混合系统模型。考虑系统的电化学和热力学不可逆性损失,导出了混合系统的等效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表达式,确定了燃料电池电流密度的优化...
建立了由碱性燃料电池(alkaline fuel cell,AFC)、热电发电器、热电制冷器和一组板翅式热交换器组成的混合系统模型。考虑系统的电化学和热力学不可逆性损失,导出了混合系统的等效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表达式,确定了燃料电池电流密度的优化区间,讨论了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热电元件数量、热电元件传热系数、板翅式热交换器传热系数对混合系统的等效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及对应的效率,相比单独的碱性燃料电池分别提高了7.56%和6.40%,相比无板翅式热交换器时分别提高了7.55%和8.04%。所得结果可为碱性燃料电池温差热电制冷混合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
制冷器
碱性燃料电池
热电发电器
板翅式热交换器
等效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小型热电发电器建模及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宋瑞银
李伟
杨灿军
刘宜胜
机构
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4-55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513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02AA404040)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
文摘
微小型热电发电器由于尺寸较小,接触内阻以及结构的覆盖层、导流层等对输出功率和热电转换效率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结合上述因素,并考虑到汤姆孙效应,建立了微小型热电发电器输出功率和效率的数学计算模型。并以最大功率或者最大质量(体积)比功率为目标函数,对最大功率时的负载电阻、电偶臂对数和电偶臂长度等性能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为进一步的设计提出了理论指导,并通过实验进行了性能分析验证。最后分析了微小型热电发电器新的加工工艺和发展动向。
关键词
微小型
热电发电器
输出功率模型
效率模型
优化设计
Keywords
micro-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output power model
output efficiency model
optimal design
分类号
TM61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穿戴热电发电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斌
徐桂英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23,共1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项目“新型功能材料关键特性参数计量标准研究”(2017YFF020470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FRF-MP-18-005)
颠覆性创新(19-163-13-ZT-001-009-19)。
文摘
人体的能量大部分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其与外界的温差平均约5~30℃,因此体热可以很好地作为热电发电器的热源。与传统发电器相比,可穿戴热电发电器将人体所散发的低品位热量转化为有效电能,有可能为一些功率要求小于毫瓦级的无线传感器节点提供足够的能量,同时还具备无污染、轻便、稳定等特性,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柔性可穿戴热电发电器的研究主要聚焦基于块体型热电材料、基于薄膜状型热电材料和基于纺织织物型热电材料的三大类热电发电器。其中,块体型热电发电器的输出功率一般为每平方厘米几十微瓦,热电臂材料主要为室温热电性能较高的碲化铋基合金,研究重点在于提升这类器件的输出性能和柔性。薄膜型热电发电器的输出功率一般在每平方厘米纳瓦和微瓦之间,按结构可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常见的水平型器件包含串联型、堆积与卷起型和折叠型,通常会产生较大的输出电压;而垂直型器件单位面积的热电臂对数增多,会产生较大的功率密度。纺织织物型热电发电器输出功率较小,但是具有优良的拉伸、弯曲和面内剪切性能,可以适应3D变形,更适合在弯曲的人体皮肤表面收集热量。本文综述了以上三大类主流的柔性可穿戴热电发电器的研究状况,并从设计、结构和性能方面分析了各类热电发电器的优缺点。
关键词
柔性可穿戴
热电发电器
块体型
薄膜型
纺织织物型
Keywords
flexible wearabl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block
thin-film
textile fabric
分类号
TN37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磷酸燃料电池-两级并联热电发电器混合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崔祥苏
黄跃武
梁珍
机构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106,共8页
文摘
为回收利用磷酸燃料电池(phosphoric acid fuel cell,PAFC)运行中产生的余热以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建立一个由PAFC、回热器与两级并联热电发电器(two-stage parallel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TPTEG)组成的混合系统模型。综合考虑PAFC的过电势损失、回热损失、热漏以及半导体的主要不可逆损失,通过数值分析得到PAFC的工作电流密度与TPTEG的工作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混合系统中TPTEG的工作电流密度区间,推导混合系统的功率和效率表达式,分析TPTEG对PAFC余热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PAFC-TPTEG混合系统性能优于单一PAFC系统。研究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工作压力,热电元件对数、导热系数、优值系数对混合系统的影响,所得结果可进一步为研究PAFC与半导体热电发电器的混合系统性能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磷酸燃料电池
两级并联
热电发电器
数值分析
混合系统
余热回收
Keywords
phosphoric acid fuel cell
two-stage parallel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numerical analysis
hybrid system
waste heat recovery
分类号
TM911.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电偶臂构型尺寸对环形热电发电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爱兵
闫文凯
庞丹丹
王保林
王骥
机构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河南城建学院
西悉尼大学工程学院基础设施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7-953,共7页
基金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A61015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Y17A020001).
文摘
基于一维稳态热传导理论提出环形热电发电器(ATEG)的数学物理模型,考虑P型和N型热电偶臂的构型尺寸、材料热电性质不对称性以及界面接触阻力对其输出性能的影响.针对理想的环形热电发电器,基于最大能量转换效率原则建立P型和N型热电偶臂构型尺寸与材料性质间的最优定量关系.考虑界面接触热阻和界面接触电阻效应的影响,给出相对于精确解更方便实用的电流线性简化解,确定环形热电发电器最大输出功率、最大能量转换效率对应的P型、N型热电偶臂圆周角度比.发现界面接触对小尺寸器件的热电偶臂圆周角度比影响显著,但随着器件构型尺寸的增大,比值逐渐趋近于理想器件的结果.当器件尺寸参数sr>2时,可以基于理想模型指导环形热电发电器的设计计算.
关键词
环形
热电发电器
热电
偶臂构型尺寸
接触阻力
输出功率
能量转换效率
Keywords
annular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configuration size of thermoelectric couple
contact resistance
output power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TK01+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柔性热电发电器的关键工艺及其展望
被引量:
2
5
作者
义志涛
何国强
机构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广西大学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
广西大学可再生能源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332-3337,共6页
文摘
热电发电器是固态能量收集器,以可靠和可再生的方式将热能转换成电能。过去几年的研究表明,人体的热量可以很好地被柔性热电发电器转换为电能并加以利用。与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其他传统发电器相比,柔性热电发电器可利用低品位的热能发电且环境友好。柔性热电发电器将有可能为任何无线传感器节点提供足够的能量(通常功率要求小于毫瓦级)。本文综述了热电发电器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制造柔性热电发电器的关键工艺,讨论了热电发电器的基本原理、效率、应用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柔性
热电发电器
热电
效率
品质因数
Keywords
flexibl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thermoelectric efficiency
quality factor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维热电模块的瞬态传热过程研究
6
作者
李新春
王中伟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6-1831,共6页
文摘
建立一维热电模块的瞬态传热模型,考虑赛贝克效应、帕尔贴效应、焦耳热效应和汤姆孙效应,分析其瞬态传热和发电过程特性。模拟热电模块的瞬态传热过程,得到一维热电模块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分布,获得起始与稳定下的温度分布曲线形状。在冷热端条件不同情况下,分析热电模块瞬态传热过程的温度分布,并对热电模块的电动势、闭合回路电流和最大输出功率在瞬态传热情况下进行研究。
关键词
热电发电器
瞬态传热
温度分布
电流
最大功率
Keywords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transient heat-transfe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current
maximum power
分类号
TN37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磷酸燃料电池-两级热电系统性能分析及负载匹配
7
作者
蒋树伟
黄跃武
机构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3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8068)。
文摘
建立一个利用磷酸燃料电池(PAFC)余热驱动两级半导体温差热电发电器(TTEG)的复合发电系统模型,考虑了PAFC电化学反应中的过电势损失、回热损失、热漏以及TTEG中的主要不可逆损失,导出PAFC,TTEG和复合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的一般表达式,得到PAFC和TTEG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确定系统的优化工作区间,分析主要参数对复合系统性能的影响,给出负载电阻的最佳匹配条件,所得结果可为实际的PAFC-TTEG复合发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磷酸燃料电池
热电发电器
余热回收
负载匹配
Keywords
phosphoric acid fuel cell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waste heat recovery
load matching
分类号
TM911.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碱性燃料电池-温差热电制冷混合系统的性能分析
8
作者
焦恺彬
黄跃武
机构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8-63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8068)。
文摘
建立了由碱性燃料电池(alkaline fuel cell,AFC)、热电发电器、热电制冷器和一组板翅式热交换器组成的混合系统模型。考虑系统的电化学和热力学不可逆性损失,导出了混合系统的等效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表达式,确定了燃料电池电流密度的优化区间,讨论了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热电元件数量、热电元件传热系数、板翅式热交换器传热系数对混合系统的等效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及对应的效率,相比单独的碱性燃料电池分别提高了7.56%和6.40%,相比无板翅式热交换器时分别提高了7.55%和8.04%。所得结果可为碱性燃料电池温差热电制冷混合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热电
制冷器
碱性燃料电池
热电发电器
板翅式热交换器
等效输出功率
Keywords
thermoelectric cooler
alkaline fuel cell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plate-fin heat exchanger
equivalent output power
分类号
TM911.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小型热电发电器建模及优化设计研究
宋瑞银
李伟
杨灿军
刘宜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可穿戴热电发电器的研究进展
张斌
徐桂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磷酸燃料电池-两级并联热电发电器混合系统性能分析
崔祥苏
黄跃武
梁珍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热电偶臂构型尺寸对环形热电发电器性能的影响
张爱兵
闫文凯
庞丹丹
王保林
王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柔性热电发电器的关键工艺及其展望
义志涛
何国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一维热电模块的瞬态传热过程研究
李新春
王中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磷酸燃料电池-两级热电系统性能分析及负载匹配
蒋树伟
黄跃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碱性燃料电池-温差热电制冷混合系统的性能分析
焦恺彬
黄跃武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