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的实践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印文宝 徐列 +5 位作者 杨文彪 白金风 王笃全 赵楠楠 王福生 贾楠 《冶金能源》 2020年第1期36-40,共5页
文章介绍了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的发源及其在中国和美国的发展现状。在总结了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的优势和缺陷的基础上,对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中荒煤气发生量和组成以及焦炉传热和结焦时间的计算方... 文章介绍了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的发源及其在中国和美国的发展现状。在总结了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的优势和缺陷的基础上,对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中荒煤气发生量和组成以及焦炉传热和结焦时间的计算方法。在阐述了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存在的争议后,对热回收焦炉炉体结构优化和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基于化产焦炉、卧式热回收焦炉和立式热回收焦炉的经济和技术分析,立式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较另两种焦炉的炼焦技术具有一定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回收焦炉 立式热回收焦炉 卧式热回收焦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节能换热立式热回收焦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2
作者 韩克明 王奇 +2 位作者 薛改凤 韩冬 徐列 《冶金能源》 2022年第5期19-22,共4页
利用高效节能换热立式热回收焦炉技术建设的7孔4.3 m热回收焦炉于2021年3月17日建成投产。经过不断调节优化,已逐步实现了稳定运行,预计年产焦炭可达5.5万t,中温中压蒸汽13.7万t,优于设计值。焦炭生产效率较同类型机焦炉提高10.3%。同... 利用高效节能换热立式热回收焦炉技术建设的7孔4.3 m热回收焦炉于2021年3月17日建成投产。经过不断调节优化,已逐步实现了稳定运行,预计年产焦炭可达5.5万t,中温中压蒸汽13.7万t,优于设计值。焦炭生产效率较同类型机焦炉提高10.3%。同时全炉负压操作,实现焦炭生产清洁高效、低成本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行业 热回收焦炉 立式 应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热回收焦炉红焦输送系统焦炭烧损研究
3
作者 韩克明 石巧囡 +4 位作者 霍海雯 于晓朦 孟德鑫 韩冬 徐列 《冶金能源》 2023年第2期19-21,43,共4页
针对卧式热回收焦炉生产红焦在干熄条件下存在运输效率以及焦炭烧损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卧式热回收焦炉干熄焦装置红焦直接提升技术。通过计算对比分析可知,在红焦输送过程中,直接提升方案产生的焦炭烧损仅为带地坑和二次倒运方案... 针对卧式热回收焦炉生产红焦在干熄条件下存在运输效率以及焦炭烧损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卧式热回收焦炉干熄焦装置红焦直接提升技术。通过计算对比分析可知,在红焦输送过程中,直接提升方案产生的焦炭烧损仅为带地坑和二次倒运方案的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回收焦炉 卧式 红焦运输 焦炭烧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J-96热回收炼焦炉温度场分布的数值计算
4
作者 申峻 王志忠 +1 位作者 宋维杰 阎吉英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49,54,共5页
通过对SJ-96清洁型热回收焦炉传热过程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包括炉侧墙、炉底及煤料的两维传热数学模型,编写可用数值方法进行计算的Fortran程序,根据实际焦面温度测量结果,及结合文献的基础数据,求解了该焦炉在成焦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及... 通过对SJ-96清洁型热回收焦炉传热过程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包括炉侧墙、炉底及煤料的两维传热数学模型,编写可用数值方法进行计算的Fortran程序,根据实际焦面温度测量结果,及结合文献的基础数据,求解了该焦炉在成焦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及结焦时间,结果表明:在成焦4h~64h之间,热量由煤料上部及炉墙、炉底向煤进行传热,到结焦64h,顶部焦面的温度达到最高,整个炭化室中温度也最高,焦炭已接近成熟,到100h,炭化室中全部焦炭已达到1000℃,而后随挥发分释放的减少,整体焦炭温度下降.随炭化时间的延长,炭化室中横向及竖直方向温差进一步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回收焦炉 温度场分布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焦化企业减少至80户
5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27,共1页
日前,从山西省经信委获悉,经过近2年时间的推进,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已经基本结束。全省焦化企业数量从223户减少至80户,减少64%;独立焦化企业(不含热回收焦炉企业)户均产量由70万t/a提升至200万t/a以上。
关键词 焦化企业 山西省 热回收焦炉 兼并重组 焦化行业 企业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