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lotherm的电子电路热仿真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钮冬科 金晓怡 +1 位作者 张向伟 周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9,24,共5页
在阐述电子设备热仿真分析重要性的同时,简单介绍了电子设备传热类型,并对热分析软件的基本理论进行解析。介绍了热分析软件Flotherm的功能特点及应用范围,并以教学机器人PCB控制板为研究对象,用Flotherm软件对其电子电路进行热仿真分析... 在阐述电子设备热仿真分析重要性的同时,简单介绍了电子设备传热类型,并对热分析软件的基本理论进行解析。介绍了热分析软件Flotherm的功能特点及应用范围,并以教学机器人PCB控制板为研究对象,用Flotherm软件对其电子电路进行热仿真分析,详细讲述了计算模型的建立、边界条件设置、网格划分、结果分析及优化处理等操作。通过仿真分析数据与实验结果比较,发现热仿真分析存在一定误差,分析研究误差存在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优化操作的方法减小误差,达到较高的热分析精度,满足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仿真分析 FLOTHERM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式热管群构造CPU散热器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德胜 韩爱龙 李翔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5-488,共4页
为了验证研制出的CPU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CPU散热器进行了散热分析.研究了在室温和自然对流条件下,同等尺寸的普通CPU散热器和热管式散热器的温度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所建议的热管式CPU散热器能有效地降低... 为了验证研制出的CPU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CPU散热器进行了散热分析.研究了在室温和自然对流条件下,同等尺寸的普通CPU散热器和热管式散热器的温度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所建议的热管式CPU散热器能有效地降低CPU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U散 仿真分析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混凝土渡槽结构水化热仿真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永存 李青宁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3,共5页
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水化热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外保(钢模外贴聚乙烯苯板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内降(混凝土结构内部通冷水管散热)相结合的防裂措施可以明显减小混凝土结构内的温度应力,现场实测所得混凝土各典型点的温度变化情况... 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水化热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外保(钢模外贴聚乙烯苯板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内降(混凝土结构内部通冷水管散热)相结合的防裂措施可以明显减小混凝土结构内的温度应力,现场实测所得混凝土各典型点的温度变化情况和仿真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仿真分析结果的可信性和抗裂措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结构 温度应力 水化仿真分析 混凝土抗裂 温度跟踪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用油门控制器热设计仿真分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倪笑宇 佟辉 +1 位作者 徐军 王少雷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32-1635,共4页
为了发现飞机油门控制器热设计的薄弱环节,保证热设计的合理性和产品的安全性,因而对航空用油门控制器进行了热设计仿真分析研究。介绍了油门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内部结构,采用FloTHERM软件对飞机油门控制器建立热模型,分析其在70℃环... 为了发现飞机油门控制器热设计的薄弱环节,保证热设计的合理性和产品的安全性,因而对航空用油门控制器进行了热设计仿真分析研究。介绍了油门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内部结构,采用FloTHERM软件对飞机油门控制器建立热模型,分析其在70℃环境温度条件下,位于地面高度与高空飞行高度时的模型内部温度分布规律,找到热设计的薄弱环节。通过热仿真分析结果,指出产品热设计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避免由于温度过高而造成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门控制器 仿真分析 电子设备 可靠性 FLOTHE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系统封装产品的热仿真分析
5
作者 景麦丽 刘丽川 王更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92-94,共3页
抗恶劣环境计算机是否能够承受温度冲击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可靠性。为了确定某系统封装(SIP)产品在环境 温度急剧变化时的适应性,本文用ANSYS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经过熟分析和热场-结构场耦合分析,找出了 最佳的耐温度冲击的设... 抗恶劣环境计算机是否能够承受温度冲击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可靠性。为了确定某系统封装(SIP)产品在环境 温度急剧变化时的适应性,本文用ANSYS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经过熟分析和热场-结构场耦合分析,找出了 最佳的耐温度冲击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系统封装 仿真分析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耐候性牵引辅助变流器热仿真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宫帅 刘直 +1 位作者 殷振环 宋术全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63,共5页
随着我国高速动车组逐步走向世界,高速动车组面临世界各地巨大的气候差异,要求高速动车组必须具有高耐候性,而作为高速动车组核心部件之一的牵引辅助变流器,亦需要满足高耐候性要求。文中以高速动车组牵引辅助变流器样机为例,利用计算... 随着我国高速动车组逐步走向世界,高速动车组面临世界各地巨大的气候差异,要求高速动车组必须具有高耐候性,而作为高速动车组核心部件之一的牵引辅助变流器,亦需要满足高耐候性要求。文中以高速动车组牵引辅助变流器样机为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oTHERM进行热仿真分析,在软件中建立了相应的仿真计算模型,通过对于样机进行温升试验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的可行性。在环境温度为-50℃和40℃这2种极端温度下,利用建立的仿真模型进行牵引辅助变流器的热仿真分析,得到了极端工况下牵引辅助变流器中功率模块的温升变化,为高耐候性牵引辅助变流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牵引辅助变流器 高耐候性 功率模块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OTHERM热分析软件在星载控制计算机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坤 华更新 +1 位作者 王国良 衣学慧 《控制工程(北京)》 2005年第3期39-45,共7页
本文从阐述热设计对于星载控制计算机的重要性入手,在对热设计验证方法的比较与分析后引出了主题——电子行业热分析软件FLOTHERM,并通过具体示例介绍了使用FLOTHERM软件对星载控制计算机进行分析计算的仿真流程及工作重点。
关键词 星载控制计算机 热分析仿真 分析软件 控制计算机 计算机设计 星载 应用 电子行业 验证方法 分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电子设备热设计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斌 武沛勇 韩凤廷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1年第5期41-43,共3页
随着电子设备热流密度的提升,其散热设计难度越来越大。首先,从总体设计角度提出了设备的结构组成,形成了完整的设计方案;其次,通过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了热设计为关键技术,并提出了设计目标;接着,介绍了整机的散热措施、分析了风... 随着电子设备热流密度的提升,其散热设计难度越来越大。首先,从总体设计角度提出了设备的结构组成,形成了完整的设计方案;其次,通过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了热设计为关键技术,并提出了设计目标;接着,介绍了整机的散热措施、分析了风机的选择过程以及风道的设计理念;最后,通过软件仿真分析、试验验证以及长期的使用,证明了该设计方案有效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设备 设计 仿真分析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仿真的动力电池箱结构紧凑化参数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三川 苗帅宾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1,共5页
为解决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结构的紧凑化设计问题,基于自然冷却风流道面积与流速关系,提出了一种电池模块错位阵列复合凹凸箱体壁的构型,采用热仿真方法研究了电池箱内散热效果随模块间流道几何参数(列距、行距、边距、出入口直径)的演... 为解决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结构的紧凑化设计问题,基于自然冷却风流道面积与流速关系,提出了一种电池模块错位阵列复合凹凸箱体壁的构型,采用热仿真方法研究了电池箱内散热效果随模块间流道几何参数(列距、行距、边距、出入口直径)的演变规律,并通过类比调教函数拟合得到了电池箱布置结构特征尺寸设计式。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对所设计构型结构经局部行距、列矩、边距以及内部直角圆角化优化,获得了行距25 mm、列矩30 mm、最小边距为15 mm的紧凑化电池箱结构,其电池模块最高温度降为34℃,最大温差降为4.31℃,明显优于电池工作温度设计指标;所建立的紧凑化设计式计算结果与热仿真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5%,可用作电池箱结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箱 紧凑化设计 流道参数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模剂喷涂机器人末端喷头的热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稼玮 钱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2-47,共6页
以汽车零部件压铸企业某型号脱模剂喷涂机器人末端喷头为研究对象,使用有限元仿真对若干个压铸节拍内末端喷头进行热特性分析,得到末端喷头的瞬态温度场云图。使用红外线热成像仪记录400个生产节拍内压铸机内部温度特性数据,筛选处理热... 以汽车零部件压铸企业某型号脱模剂喷涂机器人末端喷头为研究对象,使用有限元仿真对若干个压铸节拍内末端喷头进行热特性分析,得到末端喷头的瞬态温度场云图。使用红外线热成像仪记录400个生产节拍内压铸机内部温度特性数据,筛选处理热成像仪温度数据,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结果的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为4.74%。综合实验数据及有限元温度场可得出:脱模剂末端喷头在整个压铸生产中处于周期式的冷热循环中,喷头表面温度的最大温差达9.8℃,喷嘴面板的最大变形量为0.0836 mm,最小变形量为0.0289 mm,末端喷头的喷嘴面板有发生热疲劳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铸机 仿真分析 红外线成像仪 温度场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ETR ECRH系统发射天线的初步结构设计与分析
11
作者 张立元 王晓洁 +3 位作者 吴大俊 汤允迎 王瀚林 刘甫坤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4,共8页
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是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实现科学目标必不可少的辅助加热和电流驱动方式。发射天线是电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为获得等离子体最佳的电流驱动效率,从发射天线的总体方案、波束的传输、波束的汇... 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是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实现科学目标必不可少的辅助加热和电流驱动方式。发射天线是电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为获得等离子体最佳的电流驱动效率,从发射天线的总体方案、波束的传输、波束的汇聚与发射、中子屏蔽、维护方案等方面对ECRH系统顶部发射天线的初步结构进行了设计。ECCD发射天线通过多波束汇聚方式,在CFETR装置紧凑的顶部颈管内,实现了2组9波束微波功率注入至等离子体共振层。发射天线采用颈管插塞式结构设计,有利于中子屏蔽设计和遥操作维护。通过流-热-固耦合仿真分析,为天线发射镜设计了有效的主动冷却方案。本文的分析和设计,为ECRH发射天线进一步的详细工程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ETR ECRH 发射天线 多波束汇聚 流--固耦合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XLPE电缆阻水缓冲层烧蚀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青 焦宇阳 +4 位作者 尚英强 郑天宇 刘明亮 朱梦瑶 李欢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8,共10页
为研究高压电缆阻水缓冲层的烧蚀机理并揭示其临界条件,本文测定不同含水率下阻水缓冲层材料的介电性能参数。通过构建基于重力影响的三维非轴对称皱纹铝护套结构电缆几何模型,开展电-热-流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仿真,并结合恒流模拟烧蚀... 为研究高压电缆阻水缓冲层的烧蚀机理并揭示其临界条件,本文测定不同含水率下阻水缓冲层材料的介电性能参数。通过构建基于重力影响的三维非轴对称皱纹铝护套结构电缆几何模型,开展电-热-流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仿真,并结合恒流模拟烧蚀试验系统进行试验验证,实时监测烧蚀过程中的电压和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接触不良与受潮是引发烧蚀的必要条件,当铝护套与缓冲层接触不良时,接触良好位置附近的空隙处会产生电场集中,含水率达到5%时即可引发局部放电。接触良好区域的缓冲层因容性电流集中产生局部温升,含水率达到25%时局部温度可达烧蚀起始阈值。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烧蚀现象仅在铝电极与缓冲层接触不良时发生,接触良好时仅出现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会产生高阻白色粉末,使得电压和温度稳定上升,伴随局部放电的发生,此时电压最高可达147 V,温度最高可达187.8℃,导致缓冲层部分聚酯纤维熔断,进一步引发电流集中,最终导致阻水缓冲层材料的热击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电缆 缓冲层烧蚀 电--流仿真分析 模拟烧蚀试验 局部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敏感器组件的热设计 被引量:15
13
作者 江帆 王忠素 +2 位作者 陈立恒 吴清文 郭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740-3745,共6页
根据高分辨率卫星上星敏感器的特点和任务需求,通过仿真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星敏感器组件进行热设计。首先,根据热变形分析确定星敏感器支架的热控指标为18±3℃。其次,根据轨道参数及结构布局获得3只星敏感器及其安装支架... 根据高分辨率卫星上星敏感器的特点和任务需求,通过仿真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星敏感器组件进行热设计。首先,根据热变形分析确定星敏感器支架的热控指标为18±3℃。其次,根据轨道参数及结构布局获得3只星敏感器及其安装支架的外热流,同时考虑内热源分布及多层隔热材料表面参数的退化等因素,选用被动热控和主动热控相结合的热控模式。然后,通过仿真分析,得到星敏感器支架在低温工况和高温工况下的温度范围为17.0~19.1℃。最后,通过热平衡试验及在轨温度测试验证热设计,星敏支架在各试验工况下的温度范围为17.3~18.7℃,与分析结果相符;在轨测试星敏支架的温度范围为16.0~19.0℃,满足热控指标要求18&#177;3℃。热设计合理有效,满足任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设计 仿真分析 平衡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遮光罩的低功耗热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江帆 吴清文 +2 位作者 王忠素 刘金国 鲍赫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2-187,共6页
空间相机遮光罩的温度波动直接影响附近光学元件的温度波动,而光学元件的热变形将导致光学成像质量的下降。针对一种高分辨率空间相机的遮光罩,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热控方案并进行了比对分析。首先,介绍了空间相机遮光罩的一般热控措施... 空间相机遮光罩的温度波动直接影响附近光学元件的温度波动,而光学元件的热变形将导致光学成像质量的下降。针对一种高分辨率空间相机的遮光罩,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热控方案并进行了比对分析。首先,介绍了空间相机遮光罩的一般热控措施及效果并分析了影响空间相机遮光罩温度波动的外热流及传导热阻;然后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三种不同热控方案下的温度数据及主动加热功耗数据,经过比对分析后选用了主动加热功耗少、温度波动范围小的热设计方案。最后,通过热平衡试验及在轨数据验证了选用方案的有效性。空间相机遮光罩的在轨温度范围为4.8~9.2℃,次镜温度范围为17.8~17.9℃,与仿真分析结果一致性良好,热设计合理有效,满足任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遮光罩 设计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七号卫星多探头甚高精度星敏感器热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余成武 隋杰 +5 位作者 陈超 童叶龙 程会艳 陈建峰 王晓燕 武延鹏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4-150,共7页
根据高分七号卫星对多探头甚高精度星敏感器高热稳定性的任务需求,对多探头甚高精度星敏感器进行热设计。首先,针对星敏感器光轴热漂移优于0.3(″)/℃的高热稳定性技术指标需求,开展星敏感器的结构和内部热设计,确定星敏感器安装法兰和... 根据高分七号卫星对多探头甚高精度星敏感器高热稳定性的任务需求,对多探头甚高精度星敏感器进行热设计。首先,针对星敏感器光轴热漂移优于0.3(″)/℃的高热稳定性技术指标需求,开展星敏感器的结构和内部热设计,确定星敏感器安装法兰和光学镜头镜筒的热控技术指标,根据轨道参数及星敏感器的结构布局制定星敏感器热控设计方案。其次,通过仿真分析,得到星敏感器俯仰(绕X轴)方向和偏航(绕Y轴)方向的热稳定性均优于±0.3″;通过星敏感器热稳定性试验测得星敏感器绕X轴和绕Y轴的热稳定性分别为±0.223″和±0.168″;通过星敏感器热平衡试验测得星敏感器绕X轴和绕Y轴的光轴热漂移分别为±0.55″和±0.16″。在轨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星敏感器安装法兰和光学镜头镜筒的温度满足热控指标要求,2个多探头甚高精度星敏感器的光轴夹角为±1.8″,星敏感器热设计合理有效,可为其他航天器星敏感器热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七号卫星 星敏感器 设计 仿真分析 稳定性试验 平衡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的LTCC基板微流道散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伟 黄春跃 梁颖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24-1228,共5页
建立了微流道低温共烧陶瓷(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基板多芯片组件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热仿真分析。分析了不同微流道结构、微流道直径和流体流速对其散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表设计了9种不同结构参数水平组... 建立了微流道低温共烧陶瓷(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基板多芯片组件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热仿真分析。分析了不同微流道结构、微流道直径和流体流速对其散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表设计了9种不同结构参数水平组合的多芯片组件模型,获取了9组温度数据并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散热性能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微流道结构、微流道直径和流体流速;在置信度为90%的情况下,微流道结构和微流道直径对微流道散热性具有显著性影响,流体流速对微流道散热性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微流道 有限元模型 仿真分析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舰炮药室测温装置热设计研究
17
作者 惠凯 姚忠 +2 位作者 宋洪震 曹中臣 张晓俊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55,共6页
某舰炮药室测温装置具有体积小、内部热流密度大的特点,导致其在工作时内部发热器件温升较大,CPU计算芯片出现降频现象,影响测温装置整体工作性能与可靠性。以测温装置为研究对象,对其传热过程进行热电模拟分析,提出了热设计优化方案。... 某舰炮药室测温装置具有体积小、内部热流密度大的特点,导致其在工作时内部发热器件温升较大,CPU计算芯片出现降频现象,影响测温装置整体工作性能与可靠性。以测温装置为研究对象,对其传热过程进行热电模拟分析,提出了热设计优化方案。对测温装置传热通路进行设计优化,并基于传热学原理建立其表面散热肋片传热微分方程,对散热肋片传热特性进行数值分析。采用仿真软件对测温装置进行稳态和瞬态传热仿真分析,以验证热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电子设备工作时热分布合理,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仿真分析 肋片 舰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外热流环境及其热控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夏冰 陈厚源 +4 位作者 汪一萍 潘加键 白伟钢 常文博 丁延卫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5,共8页
轨道外热流是影响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结了日心轨道引力波探测卫星和地心轨道引力波探测卫星的β角和外热流变化,分析了外热流的变化特征。引力波卫星采用以被动热控为主,辅以主动热控的热设计原则,对整星和关键载荷(... 轨道外热流是影响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结了日心轨道引力波探测卫星和地心轨道引力波探测卫星的β角和外热流变化,分析了外热流的变化特征。引力波卫星采用以被动热控为主,辅以主动热控的热设计原则,对整星和关键载荷(如空间望远镜)进行热设计,同时采取柔性支撑结构解决结构热变形问题,保证子结构尺寸的稳定性,最后介绍了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热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外 整星设计 柔性结构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fishtail during V-H hot rolling process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旭 王鸿雨 +2 位作者 丁敬国 徐久晶 张殿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184-1190,共7页
The fishtail in head and tail of the slabs was studied during V-H hot rolling proces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NSYS/LS-DYNA, simu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research this process. The various factors which have a gre... The fishtail in head and tail of the slabs was studied during V-H hot rolling proces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NSYS/LS-DYNA, simu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research this process. The various factors which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fishtail shapes were analysed, such as initial width, initial thickness, radius of the edger roll and horizontal roll, edging draught,horizontal reduction rate,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urface. Then the curves that can describe the shapes were obtained. After a certain time of self-learning, the optimized curves were given out. At last, through the fitting of the simulation test results, the math models for the area of fishtail defect changing with the presented factors were receiv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prediction for the fishtail shapes is more than 95%.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ediction for the fishtail shapes and the area of the fishtail defect, the loss rate of the slab is decreased by about 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tail finite element defect area mathematical mod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dynamics simulation on reaction of Al_2O and AlCl_2 with carbon under vacuum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勇 周岳珍 +5 位作者 陈秀敏 李紫勇 郁青春 刘大春 杨斌 徐宝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86-292,共7页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AlCl(g) generated by Al_2O-AlCl_2-C system under vacuum was carried out by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CASTEP package of the Material Studio program which was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AlCl(g) generated by Al_2O-AlCl_2-C system under vacuum was carried out by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CASTEP package of the Material Studio program which was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formalism.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Al Cl and CO molecules can be formed under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1760 K and the pressure of 60 Pa. The interaction of Al_2O and AlCl_2 with C shows that the chemical adsorption of Al_2O and AlCl_2 does take place on C(001) crystal plane, and at the same time, new chemical bond is formed between Al atom in Al_2O and Cl atoms from one of the Al—Cl bonds in AlCl_2. The results, after 1.25 ps dynamics simulation, indicate that adsorbed Al Cl molecules are generated and CO molecule will be formed in this system, and they will escape from C(001) surface after a longer period of dynamic simulation time. It means that the reaction of Al_2O and AlCl_2 with C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given constraint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 carbothermic-chlorination (AlCl2) reaction THERMODYNAMICS INTERACTION Al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