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热休克蛋白70-抗原肽复合物对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马杰 蒋春晓 +3 位作者 焦平 陈月 耿学军 颜炜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5-289,共5页
目的:使用以毕赤酵母X-33为宿主菌,重组表达制备的rhHSP70与合成的HER2/neu抗原肽体外结合形成复合物,探讨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在ADP存在的条件下,将rhHSP70与纯化的HER2/neu抗原肽体外非共价结合形成复合物,并分次免疫BA... 目的:使用以毕赤酵母X-33为宿主菌,重组表达制备的rhHSP70与合成的HER2/neu抗原肽体外结合形成复合物,探讨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在ADP存在的条件下,将rhHSP70与纯化的HER2/neu抗原肽体外非共价结合形成复合物,并分次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POT和颗粒酶释放法,检测该复合物诱导特异性CTL的能力。通过检测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情况和肿瘤的组织切片,来观测该复合物对小鼠乳腺癌的免疫治疗作用。结果:rhHSP70-HER2/neu抗原肽复合物免疫小鼠后,可以增加T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诱导出肿瘤特异性CTL,并对小鼠的乳腺癌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在毕赤酵母中重组表达的rhHSP70可以在体外与一定的抗原肽非共价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较强的诱导特异性CTL的能力,可对实验鼠的乳腺癌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休克蛋白70 细胞毒性T细胞 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热休克蛋白70肽复合物的分离纯化
2
作者 方伯言 王大江 +2 位作者 方伟 许德顺 贾建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62-263,共2页
关键词 人脑星形细胞瘤 休克蛋白70 复合物 分离纯化 神经系统疾病 肿瘤 蛋白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细胞株热休克蛋白70肽复合物的提纯及抗肿瘤活性观察
3
作者 周娟 李永欣 +3 位作者 孙战强 李静静 刘光辉 祁元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0-483,共4页
目的:利用抗体亲和层析法从食管癌细胞内提纯热休克蛋白70肽复合物(heatshockprotein70peptide complexes,HSP70PCs),观察其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常规方法造成EC109细胞热休克,偶联HSP70抗体的CNB... 目的:利用抗体亲和层析法从食管癌细胞内提纯热休克蛋白70肽复合物(heatshockprotein70peptide complexes,HSP70PCs),观察其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常规方法造成EC109细胞热休克,偶联HSP70抗体的CNBr-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蛋白,SDS- PAGE凝胶电泳、Westernblot检测获得的蛋白;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纯化过程中收集的蛋白粗提液、PBS洗脱蛋白及解吸附剂洗脱蛋白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细胞经热休克作用,裂解后获蛋白粗提液,经亲和层析柱过柱、洗脱后得到的蛋白经电泳鉴定为相对分子质量在70000左右的单一条带,且经Westernblot鉴定可与HSP70单克隆抗体结合,证实为HSP70;MTT法检测解吸附剂洗脱蛋白诱导的CTL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率为(38.10±2.78)%,明显高于蛋白粗提液(22.22±2.54)%和PBS洗脱蛋白(17.46±3.89)%,P均<0.05。结论:利用抗体亲和层析法,能够简便地从热休克处理过的食管癌细胞株中分离纯化HSP70PCs,且所获得的HSP70PCs具有较强的激活CTL杀伤食管癌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休克蛋白70 分离与提纯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的构建及诱导CTL反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郭爱林 隋延仿 +3 位作者 张立红 曲萍 王小平 叶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构建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的方法,观察其在体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用经43℃热处理1小时的人肝细胞悬液,经过裂解液裂解,60%~80%饱和硫酸铵沉淀,用SephadexG-100柱制备,取分子量为70KD组份,Westernblot进行性质鉴定。... 目的:研究体外构建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的方法,观察其在体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用经43℃热处理1小时的人肝细胞悬液,经过裂解液裂解,60%~80%饱和硫酸铵沉淀,用SephadexG-100柱制备,取分子量为70KD组份,Westernblot进行性质鉴定。应用多肽解离液处理该组份,SephadexG-25柱过滤获得未结合多肽的蛋白分子,使其在体外与肝癌抗原肽SLIVHLNEV结合,构建成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应用此复合物刺激树突状细胞,激活同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产生肿瘤特异性杀伤T淋巴细胞(CTL),应用MTT法检测其对T2细胞及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所得蛋白经电泳及Westernblot进行蛋白分子量及性质鉴定为热休克蛋白70。SephadexG-25柱双分离法证实应用上述方法成功构建了肝癌热休克蛋白70-抗原肽复合物,用该复合物负荷树突状细胞在体外可以诱导出较强的肝癌抗原肽特异性CTL,可以杀伤负荷有该肽的T2细胞及递呈该肽的肿瘤细胞系。结论:体外构建的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可以增强抗原肽诱导CTL反应能力,热休克蛋白是良好的T细胞免疫佐剂,有可能在肿瘤疫苗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 肝癌 抗原 特异性杀伤性T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胞嘧啶/胞嘧啶脱氨酶自杀基因疗法结合热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治疗小鼠胃癌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平 陈志琳 +2 位作者 徐立春 孙振华 施诚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研究氟胞嘧啶 /胞嘧啶脱氨酶 (5 FC/CD)基因疗法与热休克蛋白 多肽复合物 (HSP70 PC)免疫疗法联合抗肿瘤效果。方法 :将携带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注射到小鼠MFC瘤体内 ,腹腔注射 5 FC ,同时皮下接种HSP70 PC。结果 :经联合治疗... 目的 :研究氟胞嘧啶 /胞嘧啶脱氨酶 (5 FC/CD)基因疗法与热休克蛋白 多肽复合物 (HSP70 PC)免疫疗法联合抗肿瘤效果。方法 :将携带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注射到小鼠MFC瘤体内 ,腹腔注射 5 FC ,同时皮下接种HSP70 PC。结果 :经联合治疗后 ,70 %荷瘤小鼠肿瘤体积缩小 ,消退 ,小鼠存活期延长 ,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增高 ,CD+ 4及CD+ 8T细胞浸润明显。结论 :5 FC/CD基因疗法结合HSP PC免疫疗法抗小鼠MFC瘤作用显著 ,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基因 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 MFC胃癌细胞 氟胞嘧啶/胸嘧啶脱氨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瘤B16细胞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的体内外抑瘤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英 李秀娟 +2 位作者 孙祖玥 龚守良 李修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黑色素瘤B16细胞胞浆HSP-抗原肽复合物(HAC)的制备、免疫原性的诱导及其抑瘤作用的研究。方法:采用Tris-HCI提取和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制备B16细胞HAC,通过C57BL/6J小鼠... 目的:黑色素瘤B16细胞胞浆HSP-抗原肽复合物(HAC)的制备、免疫原性的诱导及其抑瘤作用的研究。方法:采用Tris-HCI提取和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制备B16细胞HAC,通过C57BL/6J小鼠体内诱导特异性CTL,再经体内、体外实验检测其抑癌作用。结果:凝胶过滤获得的含60~97kD蛋白的41,47和53管的HAC可以降低肿瘤发生率、延长肿瘤出现时间及降低小鼠死亡率。结论:B16细胞胞浆中的60~97kD的HAC具有免疫原性及抑瘤作用,为制备肿瘤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抗原复合物 黑色素瘤 B16细胞 C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诱导肿瘤特异性免疫的机理
7
作者 时永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A02期58-60,共3页
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组织的热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具有肿瘤疫苗的免疫作用,可诱导动物产生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在诱导免疫应答中,巨噬细胞和B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而发挥作用。
关键词 休克蛋白 肿瘤疫苗 多肽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热休克蛋白gp96肽复合物的纯化和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洋 樊明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建立从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中提取gp96-肽复合物的方法。方法:培养人腺样囊性癌(ACC-M和ACC-2)细胞系,经裂解、盐析、过Con A亲和柱、透析、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后得到目的蛋白,对进行蛋白质浓度、分子量及性质进行鉴定。结... 目的:建立从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中提取gp96-肽复合物的方法。方法:培养人腺样囊性癌(ACC-M和ACC-2)细胞系,经裂解、盐析、过Con A亲和柱、透析、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后得到目的蛋白,对进行蛋白质浓度、分子量及性质进行鉴定。结果:取湿重同为1g的两株细胞,纯化后得到总量分别为77μg和85μg的产物,电泳结果显示纯化蛋白分子量约为96KD,western blot显示产物是gp96-肽复合物。结论:采取上述方法从腺样囊性癌细胞中得到了较高纯度的gp96-肽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休克蛋白gp96复合物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贝多肽对UVB照射HaCaT细胞后NO释放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春波 李金莲 +2 位作者 张正洋 陈雪红 韩彦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观察UVB诱导的HaCaT细胞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释放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动态变化,探究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arreri,PCF)对UVB照射后NO释放、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UVB诱导的HaCaT细胞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释放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动态变化,探究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arreri,PCF)对UVB照射后NO释放、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spin resonance,ESR)技术检测NO的释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NOS、HSP70蛋白表达。结果 2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NO释放明显增多,有3、24 h两个释放高峰期;PCF对各时间点NO的释放均有抑制作用;iNOS蛋白表达在UVB照射后6 h开始逐渐升高,18~24 h达到高峰;iN-OS抑制剂可抑制UVB照射后24 h时NO的释放,对3 h时NO的释放无影响;PCF可剂量依赖性增强UVB照射后HSP70的蛋白表达。结论 UVB照射HaCaT细胞诱导iNOS高表达从而引起NO产生增加,但在照射前期也可通过非iNOS途径生成NO;PCF可能通过增强UVB照射后HSP70的表达,进而抑制iNOS蛋白表达、减少NO的生成而保护HaCaT细胞免受UVB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 HACAT细胞 扇贝多肽 一氧化氮 休克蛋白70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甲胎蛋白抗原表位肽疫苗抗小鼠H22肝癌细胞免疫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胥冰 王巧侠 +5 位作者 王小平 蔺焕萍 马晓军 张鹏飞 赵倩 张克佩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6-49,共4页
分别以AFP多肽、HSP70和HSP70-AFP多肽复合物免疫小鼠,检测各组CD8^+T细胞培养上清IFN-γ、TNF-α、穿孔素、颗粒酶B水平及CD8^+T细胞对H22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甲胎蛋白(AFP)抗原表位肽复合物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 分别以AFP多肽、HSP70和HSP70-AFP多肽复合物免疫小鼠,检测各组CD8^+T细胞培养上清IFN-γ、TNF-α、穿孔素、颗粒酶B水平及CD8^+T细胞对H22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甲胎蛋白(AFP)抗原表位肽复合物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AFP) 休克蛋白70(HSP70) 多肽疫苗 抗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胶原蛋白肽对α-乳白蛋白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聚集行为的影响及所形成三元复合物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伟 陈如炎 +7 位作者 徐响 赵通 李根 郝一博 王文娟 焦梦婷 张浩 李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5-60,共6页
为研究鱼胶原蛋白肽(CP)对α-乳白蛋白(α-La)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聚集行为的影响及其形成的三元复合物的热稳定性,采用浊度法、动态光散射、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四种光谱学手段。结果表明,α-La、EGCG和CP的添加顺序直接... 为研究鱼胶原蛋白肽(CP)对α-乳白蛋白(α-La)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聚集行为的影响及其形成的三元复合物的热稳定性,采用浊度法、动态光散射、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四种光谱学手段。结果表明,α-La、EGCG和CP的添加顺序直接影响所形成的三元复合物的结构特性。在温度为25℃条件下,低浓度的CP促进α-LaEGCG复合物的聚集,聚集体粒径增大,粒径分布不均一,溶液浊度增加;而较高浓度的CP则抑制α-La和EGCG的聚集行为,聚集体粒径较小,粒径分布均一,溶液相对澄清。zeta电位(ζ-电位)结果表明,在澄清溶液中,溶液的ζ-电位接近于0,这可能与CP抑制α-La和EGCG聚集的机理有关。荧光结果表明,CP的加入使三元复合物中α-La的结构伸展,α-La分子中色氨酸的亲水性增强。圆二色谱分析表明,澄清溶液中,CP使三元复合物中α-La的α-螺旋结构增加,而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减小。热处理能够进一步降低溶液的浊度,增加颗粒粒径,使三元复合物中的α-La结构更加伸展,但对溶液ζ-电位和α-La二级结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胶原蛋白 Α-乳白蛋白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三元复合物 聚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多肽复合物修饰DCs疫苗抗胰腺癌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晓娟 董坚 +2 位作者 吴振林 洪敏 邢海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92-796,共5页
目的:探讨负载热休克蛋白70多肽复合物(HSP70-PC)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s)疫苗对胰腺癌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低渗裂解、ConA-Sepharose亲和层析及ADP-Agarose亲和层析法,从小鼠胰腺癌(MPC83)肿瘤组织中纯化HSP70-PC,修饰小... 目的:探讨负载热休克蛋白70多肽复合物(HSP70-PC)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s)疫苗对胰腺癌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低渗裂解、ConA-Sepharose亲和层析及ADP-Agarose亲和层析法,从小鼠胰腺癌(MPC83)肿瘤组织中纯化HSP70-PC,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制备树突状细胞HSP70多肽肿瘤疫苗,用MTT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HSP70-PC致敏DC对CTL的增殖及活化效果;建立MPC83荷瘤小鼠模型,观察树突状细胞HSP70多肽肿瘤疫苗对荷瘤小鼠治疗的效果和小鼠存活期。结果:经上述方法分离、纯化获得了较高纯度的HSP70-PC蛋白质;HSP70-PC在1.5~2.0μg/ml范围内可达到刺激树突状细胞最强效果,用HSP70-PC修饰的DCs能增强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能力;应用树突状细胞HSP70多肽肿瘤疫苗治疗荷瘤小鼠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期。结论:采用低压亲和层析柱可从胰腺癌瘤块中获得较高纯度HSP70多肽复合物,其修饰的DCs疫苗用于荷瘤小鼠免疫治疗有显著疗效,为临床胰腺癌生物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热休克蛋白70多肽复合物 树突状细胞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多肽复合物修饰树突细胞抗胰腺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坚 吴振林 +2 位作者 贾伟 张晓娟 陈明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研究肿瘤热休克蛋白70(HSP70)多肽复合物修饰树突状细胞激活淋巴细胞治疗胰腺癌的策略和方法。方法:采用低渗裂解,ConA-Sepharose亲和层析柱及ADP-Agarose亲和层析柱,从小鼠胰腺癌(MPC83)瘤块中纯化HSP70多肽复合物;纯化出的70KD... 目的:研究肿瘤热休克蛋白70(HSP70)多肽复合物修饰树突状细胞激活淋巴细胞治疗胰腺癌的策略和方法。方法:采用低渗裂解,ConA-Sepharose亲和层析柱及ADP-Agarose亲和层析柱,从小鼠胰腺癌(MPC83)瘤块中纯化HSP70多肽复合物;纯化出的70KD蛋白修饰小鼠骨髓来源诱导树突细胞(DC)并制备树突细胞HSP70多肽肿瘤疫苗,MTT法检测修饰后DC增殖活性;用修饰后DC激活小鼠脾淋巴细胞,MTT法检测激活淋巴细胞在不同效靶比下对MPC83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获得较高纯度分子量为70kD左右的蛋白质;50~100ngHSP70多肽复合物可修饰104树突细胞,每克瘤块能获取HSP70多肽复合物约100μg;来自MPC83细胞瘤块HSP70多肽复合物激活的淋巴细胞能特异性杀伤MPC83细胞。结论:采用低压亲和层析柱可从胰腺癌瘤块中获得较高纯度HSP70多肽复合物,HSP多肽复合物DC疫苗用于胰腺癌细胞免疫治疗能获得体外杀伤效果,为临床胰腺癌生物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热休克蛋白70多肽复合物 蛋白质纯化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acuta)热休克蛋白HSP70家族特征及进化分析
14
作者 李子若 罗晏杰 +2 位作者 曹政 Chin yaoxian 王沛政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36,共14页
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在生物细胞或组织免受热或氧化应激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是已知高度保守的蛋白质之一。由于全球环境持续升温,珊瑚大面积白化、死亡,珊瑚如何应对持续升温的抗逆机制是科学研究热点。本研究... 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在生物细胞或组织免受热或氧化应激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是已知高度保守的蛋白质之一。由于全球环境持续升温,珊瑚大面积白化、死亡,珊瑚如何应对持续升温的抗逆机制是科学研究热点。本研究从高温胁迫短指软珊瑚测序蛋白序列数据库分析鉴定出了28个HSP70蛋白家族成员,均为酸性亲水蛋白,大部分蛋白质结构较为稳定。亚细胞定位表明HSP70蛋白主要分布在珊瑚细胞核、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内质网上也有少量分布。信号肽预测表明, 28个HSP70蛋白成员中26个没有信号肽,大部分不属于分泌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短指软珊瑚HSP70蛋白家族成员聚成5大类。短指软珊瑚HSP70蛋白家族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中预测到了10条保守基序motif分为5个亚族。短指软珊瑚HSP70蛋白家族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α-螺旋的含量占比大。28个HSP70家族蛋白中有25个预测到了N-糖基化位点,且位点个数在1~9范围内。28个HSP70家族蛋白均预测到磷酸化位点和O-糖基化位点,总个数分别在41~96和1~23范围内。本研究HSP70家族蛋白结果为今后珊瑚在应对全球升温胁迫中的适应机制等方面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指软珊瑚 休克蛋白 HSP70家族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热休克蛋白70和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路海棠 赵凤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1期1941-1943,共3页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探讨CGRP的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缺血损伤组(Ⅱ组)和缺血损伤+CGRP组(Ⅲ...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探讨CGRP的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缺血损伤组(Ⅱ组)和缺血损伤+CGRP组(Ⅲ组),应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观察3组大鼠心电图ST段(J点)的变化;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定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NF-κB和HSP70的表达;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Ⅲ组大鼠的心电图ST段偏移程度和血清CK-MB、CPK、TNF-α水平、MPO活性以及心肌组织HSP70、NF-κB表达与Ⅱ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组织结构损伤减轻。结论CGRP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HSP70表达、抑制NF-κ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 心肌缺血 核因子ΚB 休克蛋白70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化螟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克隆及热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崔亚东 陆明星 杜予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41-848,共8页
热休克蛋白70是已知热休克蛋白家族中最重要的一种,它在细胞内的大量表达可以明显改善细胞的生存能力,提高对环境胁迫的耐受性。为探讨热胁迫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 lis幼虫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采用RT-PCR及RACE技术从二化螟血淋... 热休克蛋白70是已知热休克蛋白家族中最重要的一种,它在细胞内的大量表达可以明显改善细胞的生存能力,提高对环境胁迫的耐受性。为探讨热胁迫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 lis幼虫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采用RT-PCR及RACE技术从二化螟血淋巴细胞中克隆了热休克蛋白70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2102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959bp,编码652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为81bp,3′UTR为62bp。从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昆虫的同源序列比较有很高的相似性(73%~97%)。实时定量PCR显示二化螟HSP70基因能被热胁迫诱导表达,幼虫血淋巴细胞的HSP70基因在36℃时表达量最高。流式细胞术研究发现HSP70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变化与在mRNA水平上高度一致,说明二化螟HSP70基因在转录及翻译水平上受到热应激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休克蛋白 HSP70 RACE 表达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中国分离株热休克蛋白Hsp70(Dnak)的全基因克隆及C末端基因的表达与免疫活性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媛 张建华 +2 位作者 王亮 乔祖建 辛九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是猪气喘病的病原。DnaK又称为热休克蛋白Hsp70,具有分子伴侣和免疫的作用。以MHP中国分离株Yin-1为模板,扩增了DnaK基因的全序列,将该序列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测序。测序结果Yin-1株DnaK... 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是猪气喘病的病原。DnaK又称为热休克蛋白Hsp70,具有分子伴侣和免疫的作用。以MHP中国分离株Yin-1为模板,扩增了DnaK基因的全序列,将该序列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测序。测序结果Yin-1株DnaK基因即Hsp70基因全长1 803 bp,编码600 aa,第631~633位TGA在支原体编码色氨酸而不是作为终止密码子。将该序列与多种致病支原体DnaK基因进行分析比较,发现Yin-1株与232株、J株、7 448株等MHP菌株的DNA同源性为99.3%~99.4%,氨基酸同源性为99.2%~99.3%,而与非同种支原体的DNA和氨基酸同源性仅为64.5%~74.4%和59.3%~77%。这表明DnaK基因在种内高度保守,种间差异较大。以pET28a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原核表达DnaK C末端大小为1 kb左右的基因,对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它的免疫活性。原核表达得到大小为41 ku的目的蛋白,经Western blot证实,纯化蛋白可与MHP阳性猪血清反应,具有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猪喘气病 伴侣蛋白DnaK 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肌球蛋白、波形纤维蛋白和热休克蛋白70在肝癌转移亚细胞中表达上调 被引量:14
18
作者 叶丽虹 秦宵然 +5 位作者 张晓东 齐众 钱令嘉 侯志波 王洪辉 徐少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4-249,共6页
建立并应用人H74 0 2肝癌细胞SCID鼠肿瘤转移模型 ,从转移肺组织经原代细胞培养 ,筛选并建立转移亚细胞系M H74 0 2 ,进而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肿瘤转移相关蛋白 .通过二维电泳技术检测 ,比较M H74 0 2细胞和亲本H74 0 2细胞的总蛋白 ... 建立并应用人H74 0 2肝癌细胞SCID鼠肿瘤转移模型 ,从转移肺组织经原代细胞培养 ,筛选并建立转移亚细胞系M H74 0 2 ,进而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肿瘤转移相关蛋白 .通过二维电泳技术检测 ,比较M H74 0 2细胞和亲本H74 0 2细胞的总蛋白 ,从多个差异蛋白质点中选择出 3个在M H74 0 2细胞中表达明显上调的蛋白质点进行ESI QUAD TOF质谱分析 ,并在MSDB公共蛋白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比较和分析鉴定 .初步确定这 3个蛋白质分别为原肌球蛋白 (tropomyosin) ,波形纤维蛋白 (vimentin)和热休克蛋白 70 (heatshock 70protein ,HSP70 ) .这些蛋白质参与细胞骨架构成、蛋白质折叠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等许多正常生理活动 ,并有报道原肌球蛋白和波形纤维蛋白与肿瘤转移有关 .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发现 ,在肝癌转移亚细胞M H74 0 2中 ,原肌球蛋白、波形纤维蛋白和热休克蛋白 70表达明显上调 ,进一步揭示它们在肿瘤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蛋白质组学 肿瘤转移相关蛋白 原肌球蛋白 波形纤维蛋白 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鹅珍珠贝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桂菊 喻达辉 +4 位作者 曲妮妮 郭奕慧 李莉好 杜博 童馨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1,共6页
采用同源克隆和锚定PCR技术,从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中克隆到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的cDNA全序列。cDNA全长2 308 bp,3’非编码区域(UTR)为234 bp,5’UTR为118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956 bp,编码65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0.97 kd,理论... 采用同源克隆和锚定PCR技术,从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中克隆到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的cDNA全序列。cDNA全长2 308 bp,3’非编码区域(UTR)为234 bp,5’UTR为118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956 bp,编码65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0.97 kd,理论等电点为5.24,有2个糖基化位点:NKSI和NVSA,并含有HSP70家族的3个签名序列:IDLGTTYS,DLGGGTFD和IVLVGGSTRIPKIQK,以及C末端的保守序列EE-VD。结合BLAST分析的结果,可以确认获得的cDNA序列为企鹅珍珠贝HSP70的编码序列。与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hsp70的氨基酸序列相比,企鹅珍珠贝多1个糖基化位点NVSA,少1个氨基酸,包括1个氨基酸插入和2个缺失。两者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92%,突变位点52个;两者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高达79%,突变位点416个。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与传统分类相符,然后与太平洋牡蛎等聚合在一起。该基因的克隆和比较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珍珠贝类的抗逆机理、抗性育种及其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 休克蛋白70基因 CDNA克隆 序列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对中暑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耿焱 彭娜 +4 位作者 童华生 潘志国 刘云松 马强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5-300,共6页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加热正常对照组(Sham组)、中暑组(HS组)、中暑加谷氨酰胺处理组(HS+GLN组)和中暑加槲皮素处理组(HS+QU组),每组16只。Sham组大鼠置于温度23℃...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加热正常对照组(Sham组)、中暑组(HS组)、中暑加谷氨酰胺处理组(HS+GLN组)和中暑加槲皮素处理组(HS+QU组),每组16只。Sham组大鼠置于温度23℃,湿度55%±5%环境中,其余3组大鼠置于模拟热气候动物舱(舱内温度39℃,相对湿度65%)内。监测大鼠直肠温度、收缩压和脉率,比较各组大鼠热应激反应的差异。以收缩压从峰值开始下降作为中暑的开始,之后将大鼠移至常温复温。分别在中暑恢复期0h和6h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8只,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后分离肺脏组织行组织学观察。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BALF中的IL-1β、TNF-α和IL-6浓度,以及肺组织匀浆中的HSP70浓度。结果与HS组和HS+QU大鼠比较,HS+GLN组大鼠承受更多的热负荷后才发生HS(P<0.001),起病后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01)。与Sham组比较,HS组大鼠肺组织匀浆HSP70浓度呈时间依赖性升高(P<0.001);HS+GLN组HSP70浓度在各个时点与HS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01),而HS+QU组的HSP70表达则受到明显抑制时点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HS组和HS+GLN组(P<0.001)。与HS组和HS+QU组比较,HS+GLN组大鼠BALF中的IL-1β、TNF-α和IL-6浓度明显降低(P<0.001),病理结果显示其肺损伤更轻(P<0.001),而HS+QU组则相反。结论 HSP70具有保护HS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大鼠热耐受能力和抑制HS大鼠肺部炎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HSP70休克蛋白质类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