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acuta)热休克蛋白HSP70家族特征及进化分析
1
作者 李子若 罗晏杰 +2 位作者 曹政 Chin yaoxian 王沛政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36,共14页
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在生物细胞或组织免受热或氧化应激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是已知高度保守的蛋白质之一。由于全球环境持续升温,珊瑚大面积白化、死亡,珊瑚如何应对持续升温的抗逆机制是科学研究热点。本研究... 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在生物细胞或组织免受热或氧化应激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是已知高度保守的蛋白质之一。由于全球环境持续升温,珊瑚大面积白化、死亡,珊瑚如何应对持续升温的抗逆机制是科学研究热点。本研究从高温胁迫短指软珊瑚测序蛋白序列数据库分析鉴定出了28个HSP70蛋白家族成员,均为酸性亲水蛋白,大部分蛋白质结构较为稳定。亚细胞定位表明HSP70蛋白主要分布在珊瑚细胞核、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内质网上也有少量分布。信号肽预测表明, 28个HSP70蛋白成员中26个没有信号肽,大部分不属于分泌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短指软珊瑚HSP70蛋白家族成员聚成5大类。短指软珊瑚HSP70蛋白家族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中预测到了10条保守基序motif分为5个亚族。短指软珊瑚HSP70蛋白家族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α-螺旋的含量占比大。28个HSP70家族蛋白中有25个预测到了N-糖基化位点,且位点个数在1~9范围内。28个HSP70家族蛋白均预测到磷酸化位点和O-糖基化位点,总个数分别在41~96和1~23范围内。本研究HSP70家族蛋白结果为今后珊瑚在应对全球升温胁迫中的适应机制等方面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指软珊瑚 休克蛋白 HSP70家族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烧伤患者热休克蛋白70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桥灵 张文璇 +4 位作者 杨承祥 高少青 刘洪珍 梁桦 杨智慧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烧伤患者的镇痛作用以及对热休克蛋白70(HSP70)、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下行削痂植皮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P组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PD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烧伤患者的镇痛作用以及对热休克蛋白70(HSP70)、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下行削痂植皮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P组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PD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min和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N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给予生理盐水5ml。检测患者麻醉前、术毕、术后6、12、24h血浆HSP70和IL-6水平。观察患者术后2、4、8、12、24h的VAS评分。结果术后4、8、12、24hP组和PD组VAS评分均低于N组(P<0.05)。术后6、12hP组和PD组HSP70显著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N组(P<0.05)。术后6、12、24hP组和PD组IL-6明显降低(P<0.05),N组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P组和PD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够增加烧伤患者HSP70的浓度,减少炎性因子IL-6的释放,并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烧伤 休克蛋白70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热休克蛋白70家族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表达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林玲 林海静 +2 位作者 王钰 李治 周泽扬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7-623,共7页
热休克蛋白70家族(Hsp70)是非常保守的蛋白家族,每个物种的Hsp70家族都有多个成员,每个成员都可能具有特殊的功能。为了能够对家蚕Hsp70家族各成员进行科学命名和了解其特有的功能,分析家蚕Hsp70家族成员的编码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定位... 热休克蛋白70家族(Hsp70)是非常保守的蛋白家族,每个物种的Hsp70家族都有多个成员,每个成员都可能具有特殊的功能。为了能够对家蚕Hsp70家族各成员进行科学命名和了解其特有的功能,分析家蚕Hsp70家族成员的编码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这些基因在5龄第3天幼虫中肠、脂肪体和丝腺组织中的转录表达情况。家蚕诱导型Hsp70家族成员Bmhsp70A和Bmhsp70B的编码基因集中分布在第27号染色体上,有多个拷贝;组成型Bmhsp70家族成员的编码基因则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一般仅有1个拷贝。家蚕Hsp70家族基因中有10个能转录并翻译蛋白质产物的成员,还有1个能正常转录但不能正确翻译的假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常温(25℃)条件下,组成型Bmhsp70家族基因Bmhsc70-4和Bmhsc70-3的表达水平较高,而其它基因成员的表达水平则相对较低,诱导型Bmhsp70家族基因成员在常温下也有一定程度的基础表达;40℃热激2 h后,Bmhsp70家族所有基因的表达水平都有所升高,其中诱导型Bmhsp70家族基因Bmhsp70B和Bmhsp68的转录表达上升水平远高于组成型Bmhsp70家族基因Bmhsc70-3和Bmhsc70-4。不同表达类型的家蚕Hsp70家族基因成员在5龄幼虫中肠、丝腺和脂肪体中的表达情况不同,热激2 h后的表达变化规律也不完全相同,提示家蚕Hsp70家族成员具有各自特殊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休克蛋白70家族基因 染色体分布 表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6与热休克蛋白60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熊正文 王静波 +2 位作者 黄勇 李宏伟 胡海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987-989,共3页
目的:研究人子宫颈鳞癌组织中CD44v6、热休克蛋白(HSPs)60的表达状态,并探讨它们与宫颈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宫颈鳞癌组织、15例宫颈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D44v6、HSP60的表达。结果:CD44v6、HSP60... 目的:研究人子宫颈鳞癌组织中CD44v6、热休克蛋白(HSPs)60的表达状态,并探讨它们与宫颈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宫颈鳞癌组织、15例宫颈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D44v6、HSP60的表达。结果:CD44v6、HSP60蛋白定位于宫颈鳞癌细胞的胞质中,在正常宫颈组织、癌旁组织及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0%、33.3%、74.0%和33.3%、46.7%、88.0%。CD44v6、HSP60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较癌旁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D44v6、HSP60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D44V6 休克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颈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6型E7与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党育平 王刚 +3 位作者 范雪莉 沈柱 樊建勇 刘玉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构建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HSP)70与人乳头瘤病毒(HPV)6型E7抗原的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和纯化。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结核杆菌HSP70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经测序后,再通过PCR方法扩增HPV6型E7基因片段,测序后插... 目的:构建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HSP)70与人乳头瘤病毒(HPV)6型E7抗原的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和纯化。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结核杆菌HSP70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经测序后,再通过PCR方法扩增HPV6型E7基因片段,测序后插入HSP70基因的5'端,构建HPV6E7与结核杆菌HSP70的N端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GEX-E7-HSP70;在含有该质粒的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诱导表达和分离纯化。结果:成功地构建了pGEX-E7-HSP70原核表达质粒;在含有该质粒的大肠杆菌DH5α中,经异丙醇-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8000的蛋白;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融合蛋白表达系统纯化,得到E7与结核杆菌HSP70的可溶性融合蛋白。结论:成功获得HPV6型E7与结核杆菌HSP70的融合蛋白,为研究该融合蛋白疫苗在尖锐湿疣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6 E7蛋白 结核杆菌 休克蛋白70 融合基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3炎症小体的活化调节与牙周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冷 王骏 +1 位作者 赵蕾 吴亚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0-714,共5页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多蛋白质复合体,由其核心成分感知病原体和宿主危险信号后组装而成,通过激活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酶-1致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成熟...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多蛋白质复合体,由其核心成分感知病原体和宿主危险信号后组装而成,通过激活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酶-1致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成熟与分泌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牙周病是由宿主和微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而IL-1β又是牙周炎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IL-1β的成熟和分泌与NLRP3炎症小体密切相关,且牙周致病菌可调节该炎症小体的表达及活化,因此NLRP3炎症小体对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的生物学功能、活化机制及其在牙周病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小体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3 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 酶-1 白细胞介素 牙周疾病 免疫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并引物在克隆盐藻热休克蛋白70基因家族中的应用
7
作者 姜国忠 袁保梅 +1 位作者 范天黎 薛乐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75-877,共3页
目的 :利用简并引物扩增盐藻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家族。方法 :根据衣藻、矮牵牛花等真核生物hsp70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DIDLGTT ,DQGNRTTP ,PAYFNDS和ATKDAG设计 2对简并引物 ,以盐藻hsp70c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扩增 ,产物经T -A克隆... 目的 :利用简并引物扩增盐藻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家族。方法 :根据衣藻、矮牵牛花等真核生物hsp70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DIDLGTT ,DQGNRTTP ,PAYFNDS和ATKDAG设计 2对简并引物 ,以盐藻hsp70c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扩增 ,产物经T -A克隆转化至JM1 0 9大肠杆菌中 ,经筛选后测序 ,将测序结果推导成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得到 2个分别为 372bp和 35 4bp编码 1 2 6及 1 1 8个氨基酸残基的部分cDNA片段。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衣藻、矮牵牛花、番茄、果蝇和酵母hsp70和hsp70b比较有高度同源性。结论 :所克隆的序列为盐藻hsp70和hsp70b部分cDNA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盐藻 休克蛋白70家族 CDNA 简并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B6中和性抗体对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8
作者 陈惠康 张济明 +4 位作者 李龙标 钱益勇 刘高勤 罗宝根 费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1-1036,共6页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迁移是血管发生的主要环节。新近的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B6(HspB6)可促进多种与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分泌,导致病理状态下新生血管的发生,研究HspB6中和性抗体对人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和管腔形成能...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迁移是血管发生的主要环节。新近的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B6(HspB6)可促进多种与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分泌,导致病理状态下新生血管的发生,研究HspB6中和性抗体对人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对于脉络膜新生血管相关疾病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HspB6中和性抗体对人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对人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株进行培养和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应用逆转录PCR(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spB6mRNA及其蛋白在人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将基质胶铺于96孔板中,凝固后加入细胞悬液,细胞密度为2×10^4个/孔,将不同质量浓度(100μg/L、500μg/L)HspB6中和性抗体分别加入培养孔,未加入HspB6中和性抗体的细胞作为对照组(0μg/LHspB6中和性抗体组),每组设3个复孔。细胞孵育12h后,采用体外三维成型法检测各组完整管腔形成的数量,以评价HspB6中和性抗体对人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能力。96孔板培养人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0、50、100、500μg/L)HspB6中和性抗体孵育24h,然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的增生值。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HspB6中和性抗体作用24h后各组穿过小室膜的“贴壁”细胞数目,以评估人脉络膜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迁移情况。收集HspB6中和性抗体干预后的人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HspB6中和性抗体作用后各组人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人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可表达HspB6分子。0、100、500μg/LHspB6中和性抗体组管腔形成数目分别为(67.25±5.75)、(60.39±6.41)和(39.76±10.73)个/视野,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10,P=0.012),其中500μg/LHspB6中和性抗体组管腔形成数目明显少于0μg/LHspB6中和性抗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随着HspB6中和性抗体质量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对细胞增生和迁移的抑制率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质量浓度=7.485,P=0.002;F时间=16.684,P=0.001)。Transwell小室法检测显示,0、50、100、500μg/LHspB6中和性抗体组细胞迁移数目分别为(14.0±2.5)、(11.1±0.8)、(6.6±0.1)、(6.7±0.2)个,其中100μg/L、500μg/LHspB6中和性抗体干预24h后细胞迁移数目较0μg/LHspB6中和性抗体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发现,HspB6中和性抗体组人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率为(22.73±2.53)%,对照组为(13.33±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7,P=0.008)。结论HspB6中和性抗体对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迁移以及促进细胞的凋亡等途径发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 B6 中和性抗体 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 新生血管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热应激对山羊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彭孝坤 赵天 +3 位作者 黄晓瑜 张宇 邢晓南 张恩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9-1229,共11页
旨在研究急性热应激对山羊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选取5只健康、体况接近的(12±0.5)月龄波尔山羊×关中奶山羊杂交F1母羊,饲养于环控舱内(温度维持20℃,相对湿度60%)... 旨在研究急性热应激对山羊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选取5只健康、体况接近的(12±0.5)月龄波尔山羊×关中奶山羊杂交F1母羊,饲养于环控舱内(温度维持20℃,相对湿度60%),适应5d。第6天利用环控舱对5只试验羊进行38℃急性热应激处理12h,采集热应激前(0h,20℃)和热应激后2、4、8和12h试验羊血样。分别利用比色法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淋巴细胞HSP70家族基因(HSPA1A、HSPA6和HSPA8)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1)热应激时间对血清抗氧化指标有显著影响。与热应激前0h相比,血清T-AOC(P<0.05)、SOD(P<0.05)和GSH-Px(P<0.01)活性均在热应激8h后显著下降,MDA含量在热应激4h后显著增加(P<0.05)。2)热应激时间对血清免疫指标有显著影响。与热应激前0h相比,血清TNF-α、IL-1β、IFN-γ和IL-2含量分别在热应激4、8、8和4h后显著增加(P<0.05);IL-4(P<0.01)、IgG(P<0.01)、IgM(P<0.01)和IgA(P<0.05)含量分别在热应激12、4、4和4h后显著下降。3)热应激时间显著提高血淋巴细胞中HSP70家族基因(HSPA1A、HSPA6和HSPA8)的表达量。HSPA1AmRNA表达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热应激4h时达到峰值,各检测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应激前水平(P<0.01);HSPA6mRNA表达量在热应激2h时显著升高(P<0.01),4h后恢复到应激前水平(P>0.05);HSPA8mRNA表达量在热应激4(P<0.05)、8(P<0.01)、12h(P<0.01)时显著高于应激前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38℃急性热应激能够抑制山羊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提高血淋巴细胞HSPA1A、HSPA6和HSPA8基因的表达量,其中HSPA1A对热应激温度和时间更敏感,可作为山羊热应激早期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应激 山羊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休克蛋白70家族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冷应激对绵羊免疫功能和不同组织热休克蛋白70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彭孝坤 张宇 +3 位作者 黄晓瑜 周广琛 邢晓南 张恩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25-1634,共10页
旨在研究急性冷应激对绵羊免疫功能和不同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8只健康、体况接近的(12±0.5)月龄小尾寒羊×湖羊杂交F1母羊,单笼饲养于保温舍内(风寒温度(-7.14±2.53)℃),适应7 d。第8... 旨在研究急性冷应激对绵羊免疫功能和不同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8只健康、体况接近的(12±0.5)月龄小尾寒羊×湖羊杂交F1母羊,单笼饲养于保温舍内(风寒温度(-7.14±2.53)℃),适应7 d。第8天将母羊移置舍外(风寒温度(-27.40±3.12)℃)急性冷应激12 h,采集冷应激前后试验个体血样和组织样。利用ELISA法测定血清免疫指标(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不同组织(肝、肾、脾、心、背最长肌和十二指肠)HSP70家族基因(HSPA1A、HSPA6和HSPA8)和热休克转录因子1基因(HSF1)的表达量。结果显示:1)与冷应激前相比,冷应激后试验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免疫球蛋白G(IgG)浓度显著下降(P<0.05)。2)冷应激后,试验羊HSPA1A mRNA表达量在肝、肾、心和背最长肌中显著升高(P<0.05);HSPA6 mRNA表达量在心和背最长肌中显著升高(P<0.05);HSPA8 mRNA表达量在背最长肌中显著升高(P<0.05),在脾和十二指肠中显著下降(P<0.05);HSF1 mRNA表达量在肝、心和背最长肌中显著升高(P<0.05),在脾和十二指肠中显著下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急性冷应激能抑制绵羊的免疫功能;HSP70家族基因(HSPA1A、HSPA6和HSPA8)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其中HSPA1A对温度更敏感,宜作为绵羊冷应激的生物标记物;肝、心和背最长肌等组织中HSP70家族基因表达量升高可能与其保护组织细胞维持正常产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冷应激 绵羊 风寒温度 免疫功能 休克蛋白70家族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川牛宰后成熟期间热休克蛋白A6对肉品质变化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旭华 李亚蕾 +1 位作者 罗瑞明 张杏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8,共8页
为探究秦川牛宰后热休克蛋白A6(heat shock protein A6,HSPA6)差异表达对肉品质的影响,以4℃条件下贮藏的秦川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贮藏0、2、4、6、8 d时肉品质变化情况;基于4D-非标记定量(4D-label free quantification,4D-LFQ)... 为探究秦川牛宰后热休克蛋白A6(heat shock protein A6,HSPA6)差异表达对肉品质的影响,以4℃条件下贮藏的秦川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贮藏0、2、4、6、8 d时肉品质变化情况;基于4D-非标记定量(4D-label free quantification,4D-LFQ)蛋白质组学分析宰后秦川牛背最长肌中HSP70家族成员HSPA6及相关差异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延长,HSPA6表达量呈下降趋势,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单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form of nicotinamide-adenine dinucleotide,NADH)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肌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呈上升趋势,剪切力、离心损失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由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HSPA6表达量与ATP含量、NADH含量、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MFI、离心损失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在贮藏过程中HSPA6降解与牛肉能量代谢及保水性有密切联系。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贮藏过程中表达量变化显著的差异蛋白中有24种与HSPA6表达相关,通过碳水化合物衍生物结合、嘌呤核苷三磷酸结合等途径引起蛋白酶体介导泛素依赖性蛋白质分解代谢、细胞蛋白分解等,造成代谢紊乱或者代谢失衡,同时还能够控制蛋白质降解、细胞凋亡等变化,进而影响肌肉结构变化,降低组织能量水平,并通过抗细胞结构蛋白降解最终影响秦川牛肉的嫩度、MFI及保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背最长肌 4D-非标蛋白质组学 休克蛋白A6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烧伤患者血浆热休克蛋白70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辛徳乾 张孟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78-680,共3页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烧伤患者围术期血浆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90例中重度烧伤后行磨痂植皮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K组)、氯胺酮-丙泊酚组(KP组)和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烧伤患者围术期血浆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90例中重度烧伤后行磨痂植皮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K组)、氯胺酮-丙泊酚组(KP组)和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6、12、24h采取外周静脉血,用ELLSA检测血浆HSP70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IL-6浓度。结果与RP组相比,K组和KP组在术毕、术后6、12h血浆HSP70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术毕、术后6、12、24hIL-6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氯胺酮能增加烧伤患者围术期血浆HSP70的含量,降低术后IL-6的产生和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烧伤 休克蛋白70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其受体、热休克蛋白90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的影响及中药干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雪 耿龙 +3 位作者 季永智 周鸿波 葛露 王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07-609,共3页
目的检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激素受体(GR)、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变化及应用中药后对其干预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及地塞米松加中药组的GR、HSP90和HDAC6的mRNA表达... 目的检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激素受体(GR)、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变化及应用中药后对其干预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及地塞米松加中药组的GR、HSP90和HDAC6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地塞米松加中药组GR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塞米松组HSP90β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地塞米松加中药组HSP90β mRNA表达水平比地塞米松组升高,而比正常对照组低。地塞米松加中药组HDAC6 mRN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后GR减少;应用糖皮质激素后HSP90β减少,右归丸对其略有改善;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再应用右归丸HDAC6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休克蛋白90 蛋白去乙酰化酶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HSPA6蛋白特性分析及蛋白互作网络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丽筠 马旭华 +1 位作者 李亚蕾 罗瑞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通过构建牛热休克蛋白A6(heat shock protein A6,HSPA6)序列与其他生物的系统进化树,以及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牛HSPA6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等,并结合蛋白互作网络,探究牛HSPA6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显示,牛HSPA... 通过构建牛热休克蛋白A6(heat shock protein A6,HSPA6)序列与其他生物的系统进化树,以及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牛HSPA6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等,并结合蛋白互作网络,探究牛HSPA6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显示,牛HSPA6蛋白与羊、长江江豚等哺乳动物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牛HSPA6蛋白分子质量为70 570.64 u,理论等电点为5.66,为酸性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可能存在11个得分>0.900的磷酸化位点,与N-糖基化激活位点可能位于后端碱基;牛HSPA6蛋白是一种主要由40.38%的α-螺旋和33.65%的无规卷曲组成的二级结构相对稳定的蛋白质,包含N-端核苷酸结合域和C-端多肽结合域两个主要的结构域,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蛋白质互作网络构建结果显示,牛HSPA6蛋白主要与BAG1、DNAJA4、DNAJB1、DNAJC2等蛋白发生互作,参与腺苷酸交换因子活性、ATP酶调节活性、伴侣绑定等,表明牛HSPA6蛋白在牛机体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潜在生物学功能。这些多重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探讨牛HSPA6蛋白对肉品质的影响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A6 结构特点 功能特性 蛋白质互作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反应对IL-6所致中性粒细胞凋亡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钢 江伟 +1 位作者 王学敏 杭燕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1期891-893,912,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热应激反应对IL 6所致中性粒细胞凋亡障碍的影响。方法将 14例健康人的中性粒细胞分成 6份 ,其中 1份作为对照组 ,其余 5份应用热休克或氯化镉诱导热应激反应后与培养液或IL 6共同孵育 ,分为热休克组、氯化镉组、IL 6组...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热应激反应对IL 6所致中性粒细胞凋亡障碍的影响。方法将 14例健康人的中性粒细胞分成 6份 ,其中 1份作为对照组 ,其余 5份应用热休克或氯化镉诱导热应激反应后与培养液或IL 6共同孵育 ,分为热休克组、氯化镉组、IL 6组、IL 6 +热休克组及IL 6 +氯化镉组。各组于热应激反应诱导后 3、2 0h分别测定中性粒细胞热休克蛋白 (HSP70 )的表达及凋亡率。结果热休克与氯化镉均可诱导热应激反应 ,细胞内HSP70表达增加 ;热应激反应促进凋亡 ,IL 6导致中性粒细胞凋亡抑制 ,IL 6不影响热应激反应对中性粒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论热应激反应促进凋亡并可逆转IL 6对其凋亡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反应 IL-6 中性粒细胞 细胞凋亡 中性粒细胞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G家族蛋白的结构功能及与人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颖 刘红雨 +1 位作者 陈军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917-921,共5页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在基因水平上明确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寻求治疗手段,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肿瘤细胞凋亡障碍及其机制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BAG基因(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是近年发...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在基因水平上明确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寻求治疗手段,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肿瘤细胞凋亡障碍及其机制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BAG基因(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是近年发现的抗凋亡基因家族,其分泌蛋白是已经被确认的多功能结合蛋白,可与Bcl-2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70,Hsc70/Hsp70)结合,并可以与一系列转录因子作用,调节各种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凋亡、肿瘤发生、神经分化、应激反应和细胞周期等。现就BAG家族成员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一些人肿瘤细胞中的表达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结构功能 家族蛋白 肿瘤细胞凋亡 休克蛋白 BCL-2 Hsc70 人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飞 杜芸兰 +1 位作者 卫立辛 李焰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4-307,共4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细胞模型中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 ylase 6,HDAC6)对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野生型pcDNA3.1-α-突触核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稳定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SK-N...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细胞模型中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 ylase 6,HDAC6)对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野生型pcDNA3.1-α-突触核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稳定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并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制作异常蛋白质聚集的PD模型;用不同浓度的选择性HDAC6抑制剂tubacin处理细胞24 h后,使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及HSP27表达水平。结果 Lactacystin组较对照组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寡聚体水平升高(P<0.05)、HSP70及HSP27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Tubacin处理后的lactacystin组细胞存活率进一步降低(P<0.05)、寡聚体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而HSP70和HSP27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在蛋白酶体抑制剂制作的PD细胞模型中,抑制HDAC6可使细胞存活率降低、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水平升高,其机制可能与HSP70和HSP27表达水平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蛋白去乙酰化酶6α-突触核蛋白 寡聚体 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HSPA6蛋白的特性分析及互作蛋白网络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佳栋 刘月琴 张英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06-713,共8页
为了研究山羊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成员HSPA6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特性,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山羊HSPA6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结构、信号肽、可能的磷酸化修饰位点、亚细胞定位,... 为了研究山羊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成员HSPA6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特性,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山羊HSPA6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结构、信号肽、可能的磷酸化修饰位点、亚细胞定位,以及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选取多种生物的同源HSP70蛋白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另外还对HSPA6进行了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山羊HSPA6蛋白序列与哺乳动物(牛、猪)的序列同源性较高;山羊HSPA6蛋白分子质量为70.9 ku,理论等电点为5.78,属于酸性蛋白和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蛋白质功能预测结果显示,HSPA6包含10个分值很高的可能磷酸化位点,这些位点分布在N-端的核苷酸结合结构域(NBD)和C-端的多肽结合结构域(PBD)。经序列分析发现,HSPA6 C-端含有EEVD基序,是HSP70家族蛋白定位于细胞质的保守基序,表明HSPA6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分别占41.52%和33.75%,为混合型蛋白;蛋白互作网络构建结果显示,和HSPA6相互作用的蛋白包括HSP70家族成员,另外也有HSP40、HSP90家族成员,预示着山羊HSPA6可能在细胞内与HSP40和HSP90形成复合体发挥作用。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山羊HSPA6响应环境应激的功能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休克蛋白70 HSPA6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石榴苷对热应激后IEC-6细胞HSPs表达及凋亡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磊 梅晨 +6 位作者 李德银 宫平 吕安 张志聪 张彤 蒋林树 刘凤华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安石榴苷对热应激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HSP27、HSP70、HSP90的mRNA变化;AO/EB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筛选热应激最佳...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安石榴苷对热应激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HSP27、HSP70、HSP90的mRNA变化;AO/EB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筛选热应激最佳时间为42℃6h,安石榴苷预处理细胞低中高浓度分别为2.5、5、10μmol/L;药物预处理细胞后细胞损伤及凋亡程度减轻,能够显著抑制HSP27、HSP70、HSP90的高表达。【结论】安石榴苷对IEC-6细胞热应激损伤具有显著预防作用,HSP27、HSP70、HSP90参与安石榴苷对IEC-6细胞热损伤预防作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苷 IEC-6细胞 应激 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A2和SPATA6在彭波半细毛羊睾丸组织中的细胞定位及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爱文 刘海霞 +5 位作者 德庆卓嘎 韩大勇 格桑加措 闫伟 平措班旦 朱戈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7-974,共8页
热休克蛋白A2(HSPA2)是热休克蛋白HSP70家族重要成员,能够促进睾丸支持细胞增殖;精子发生相关基因6(SPATA6)能够调控肌球蛋白合成的微丝运输系统,影响精子细胞骨架形成。在雄性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两者均起重要作用。为研究HSPA2和SPATA... 热休克蛋白A2(HSPA2)是热休克蛋白HSP70家族重要成员,能够促进睾丸支持细胞增殖;精子发生相关基因6(SPATA6)能够调控肌球蛋白合成的微丝运输系统,影响精子细胞骨架形成。在雄性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两者均起重要作用。为研究HSPA2和SPATA6在雄性彭波半细毛羊生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和细胞定位,以不同年龄阶段(3月龄、12月龄和3岁龄)彭波半细毛羊睾丸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从转录和翻译水平检测了HSPA2和SPATA6在不同年龄阶段彭波半细毛羊睾丸组织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模式,分析预测HSPA2和SPATA6在彭波半细毛羊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2月龄和3岁龄彭波半细毛羊睾丸组织中HSPA2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3月龄(P<0.01);12月龄SPATA6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3月龄(P<0.01),显著高于3岁龄(P<0.05)。不同年龄阶段彭波半细毛羊睾丸组织的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中HSPA2和SPATA6蛋白均有分布。初步推断,HSPA2和SPATA6的表达水平变化在调控彭波半细毛羊精子发生过程和促进精子成熟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波半细毛羊 休克蛋白A2 精子发生相关基因6 睾丸 表达定位 免疫组化 蛋白质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