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转移酶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3
1
作者 吕小群 张偌瑜 +2 位作者 徐学文 管云枫 缪朝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获得具有较高纯度和酶活性的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转移酶-1(Nmnat1),为进一步对其功能及调控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进行Nmnat1表达的条件优化,采用Ni-NTA亲和层析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并通过酶联荧光法测定酶活性。结果 B... 目的获得具有较高纯度和酶活性的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转移酶-1(Nmnat1),为进一步对其功能及调控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进行Nmnat1表达的条件优化,采用Ni-NTA亲和层析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并通过酶联荧光法测定酶活性。结果 BL21-CondonPlus (DE3)-RIL为适宜的宿主菌,优化的蛋白表达条件为:在2×YT培养基(37μg/ml氯霉素和75μg/ml卡那霉素)中于28℃、0.5mmol/LIPTG(isopropyl beta-D-thiogalactopyranoside,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8h。纯化获得的Nmnat1蛋白具有较高的纯度和酶活性。结论适宜的宿主菌对Nmnat1蛋白的高效表达至关重要,进行表达条件优化后可获得大量具有较高纯度和酶活性的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转移酶 表达 纯化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发酵生产β-烟酰胺单核苷酸 被引量:5
2
作者 安俊侠 王倩倩 +3 位作者 王昭颖 刘欢 徐庆阳 范晓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58-164,共7页
为实现大肠杆菌高效生产β-烟酰胺单核苷酸(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β-NMN),设计模块化代谢改造策略。首先,对烟酰胺(nicotinamide,NAM)和β-NMN支路代谢涉及的8个酶进行失活,减少底盘细胞对前体和产物的额外消耗。其次,通过引... 为实现大肠杆菌高效生产β-烟酰胺单核苷酸(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β-NMN),设计模块化代谢改造策略。首先,对烟酰胺(nicotinamide,NAM)和β-NMN支路代谢涉及的8个酶进行失活,减少底盘细胞对前体和产物的额外消耗。其次,通过引入NAM输入蛋白(BcNiaP)、β-NMN输出蛋白(BmPnuC)、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5-phosphoribosyl-1-pyrophosphate synthetase,Prs)和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Nampt),敲除调节蛋白PurR,工程菌N12’摇瓶发酵可积累0.34 g/L的β-NMN;此后,比对筛选发现Comamonadaceae bacterium来源的Nampt活性较高且对底盘细胞负担较小;通过进一步强化BmPnuC和Prs的表达水平,工程菌N18摇瓶发酵β-NMN产量提高至1.36 g/L。最后,利用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38 h,β-NMN产量达到10.2 g/L,NAM到β-NMN的摩尔转化率为74.5%。研究构建的β-NMN发酵菌株具有遗传背景清晰、无营养缺陷、无需诱导等优势,工业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烟酰胺单核苷酸 大肠杆菌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 代谢改造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宁宁 马玲君 +4 位作者 康静依 娄烁 梁元晶 翁静 马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31,共8页
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nicotinamide N-methyltransferase, NNMT)利用S-腺苷甲硫氨酸作为甲基供体,将烟酰胺转变为1-甲基烟酰胺。NNMT在肝脏组织、脂肪组织和某些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特定细胞中也呈... 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nicotinamide N-methyltransferase, NNMT)利用S-腺苷甲硫氨酸作为甲基供体,将烟酰胺转变为1-甲基烟酰胺。NNMT在肝脏组织、脂肪组织和某些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特定细胞中也呈现表达增加的趋势,因而国内外对NNMT的关注度上升。本文概述了NNMT在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耐药性、凋亡、自噬等方面的作用,并对相关上下游的分子通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N-甲基转移 S-甲硫氨酸 转移 耐药性 分子通路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在昼夜节律紊乱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帅 彭良玉 +2 位作者 许继岩 夏天娇 顾小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2,共5页
昼夜节律紊乱在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表达及合成NAD^(+)相关的关键酶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受到NAD^(+)的调控,NAD^(+)表达减少可导致昼夜节律明显紊... 昼夜节律紊乱在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表达及合成NAD^(+)相关的关键酶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受到NAD^(+)的调控,NAD^(+)表达减少可导致昼夜节律明显紊乱。补充NAD^(+)的前体物质或者促进NAD^(+)生成在缓解昼夜节律紊乱的同时可以明显缓解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嘌呤二核苷 二磷酸-核糖聚合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枸杞蚜虫的毒力及对三磷酸腺苷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丛 张海珠 +1 位作者 常静 李海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5-240,共6页
为寻找防治枸杞蚜虫的适用药剂,采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了4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枸杞蚜虫的毒力及对其三磷酸腺苷酶( ATPas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杞蚜虫对联苯菊酯最敏感,LC50值为4.34 mg/L;氯... 为寻找防治枸杞蚜虫的适用药剂,采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了4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枸杞蚜虫的毒力及对其三磷酸腺苷酶( ATPas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杞蚜虫对联苯菊酯最敏感,LC50值为4.34 mg/L;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甲氰菊酯的LC50值分别为17.08、40.50和184.84 mg/L。4种杀虫剂对枸杞蚜虫两种ATPase活性均有抑制作用,药剂浓度为1×10-4 mol/L 时,4种药剂对 Na+-K+-ATPase 活性的抑制率均高于对 Ca2+-Mg2+-ATPase的抑制率,其中对Na+-K+-ATPase活性的抑制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联苯菊酯&gt;高效氯氰菊酯&gt;氯菊酯&gt;甲氰菊酯,而对Ca2+-Mg2+-ATPase的抑制率则是联苯菊酯最高(46.41%),高效氯氰菊酯最低(33.04%)。4种药剂对枸杞蚜虫GSTs活性的影响差异较大:联苯菊酯在低浓度时对GSTs具有诱导作用,高浓度时则表现为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对GSTs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达85.02%;而甲氰菊酯处理后 GSTs 的活性则升高了193.07%~24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蚜虫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毒力 三磷酸 谷胱甘肽S-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活性缺陷致高甲硫氨酸血症3例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马艳艳 李东晓 +4 位作者 李溪远 宋金青 刘玉鹏 丁圆 杨艳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缺陷导致的高甲硫氨酸血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例因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缺陷导致的高甲硫氨酸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基因分析,并进行核心家系分析。结果 3例患儿,男孩2例,女孩1...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缺陷导致的高甲硫氨酸血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例因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缺陷导致的高甲硫氨酸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基因分析,并进行核心家系分析。结果 3例患儿,男孩2例,女孩1例,年龄5个月~3岁,来自3个不相关的家系;均无阳性家族史。1例在新生儿筛查时被发现,1例于1个月时病理性黄疸发病,另1例于2岁时因手抖和生长发育落后而就诊。血氨基酸酯酰肉碱谱分析均显示甲硫氨酸显著增高,134.50~790.67μmol/L。患儿均为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编码基因MAT1A突变;1例为复合杂合突变,第3外显子c.274T>C和第7外显子c.895C>T突变;1例为第6外显子c.757G>A纯合突变;另1例为第7外显子c.791G>A纯合突变。核心家系分析示患儿的突变均分别来自父母。结论对于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患儿应考虑到甲硫氨酸代谢障碍性疾病,血氨基酸和基因分析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新生儿筛查是发现此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转移 高甲硫氨酸血症 遗传代谢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转移酶样3对巨核细胞系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的影响和机制
7
作者 张嘉祺 刘雯雯 +2 位作者 王茜婷 陈夏欢 刘梅林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5,共11页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对人成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MEG-01)花生四烯酸(AA)代谢通路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构建METTL3差异表达的MEG-01,分为正常对照(Blank)组、METTL3过表达(OE)组和过表达阴性对照(OE-NC)组、METTL3敲低(KD)组...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对人成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MEG-01)花生四烯酸(AA)代谢通路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构建METTL3差异表达的MEG-01,分为正常对照(Blank)组、METTL3过表达(OE)组和过表达阴性对照(OE-NC)组、METTL3敲低(KD)组和敲低阴性对照(KD-NC)组。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METTL3、YTH结构域家族蛋白(YTHDF1、YTHDF2)以及参与AA代谢的关键基因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环氧合酶-1(PTGS1/COX-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环氧合酶-2(PTGS2/COX-2)、血栓素A合酶1(TBXAS1)、前列腺素I_(2)合酶(PTGIS)和前列腺素I_(2)受体(PTGIR)的表达量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AA代谢产物前列腺素H_(2)(PGH_(2))和血栓素B_(2)(TXB_(2))的水平。采用蛋白稳定性实验和RNA结合蛋白质免疫沉淀(RIP)实验验证YTHDF1与COX-1 mRNA的结合情况。结果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OE组YTHDF1、PTGS1/COX-1的mRNA和蛋白水平较OE-NC组升高,KD组较KD-NC组降低(均为P<0.05)。ELISA测定显示,细胞培养上清中OE组PGH_(2)、TXB_(2)的含量高于OE-NC组,KD组TXB_(2)的含量低于KD-NC组(均为P<0.05)。蛋白稳定性实验和RIP实验证实,METTL3通过YTHDF1参与COX-1 mRNA的翻译调控。结论METTL3可能通过促进N6-甲基腺苷(m6A)修饰介导的COX-1 mRNA翻译效率,调控巨核细胞系的AA代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样3 N6-甲基甲基化 MEG-01细胞 花生四烯酸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转移酶3对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基因表达及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孟晨曦 孙洪英 +3 位作者 张佳 毛戬 杨阳 策乐木格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目的探究甲基转移酶3(methyltransferase3,METTL3)对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humanbra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HBVSMC)基因表达以及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hRNA)干扰技术,构建METTL3基因... 目的探究甲基转移酶3(methyltransferase3,METTL3)对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humanbra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HBVSMC)基因表达以及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hRNA)干扰技术,构建METTL3基因干扰载体并通过腺病毒感染HBVSMC,依据感染情况将其分为空白组(无病毒感染)、对照组(空载病毒感染)和干扰组(METTL3-shRNA病毒感染)。使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eal-timereversetranscriptionalPCR,RT-qPCR)检测各组细胞脑小血管病相关基因锌指蛋白395(zincfingerprotein395,ZNF395)、锌指蛋白548(zinc finger protein 548,ZNF548)、DIS3样外泌体3’-5’核糖核酸外切酶(DIS3-like exosome3’-5’exonuclease,DIS3L)、白细胞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3(interleukinenhancerbindingfactor3,ILF3)和G蛋白偶联受体107(Gprotein-coupledreceptor107,GPR107)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RNA甲基化免疫共沉淀(methylatedRNAimmunoprecipitation,MeRIP)技术检测以上基因mRNA的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水平,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countingkit8,CCK8)、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HBVSM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细胞各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细胞ZNF395(P=0.02)、ZNF548(P=0.03)、DIS3L(P=0.02)和GPR107(P<0.0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及ZNF395(P<0.01)和ZNF548(P<0.01)的m6A修饰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HBVSM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强。结论在HBVSMC中干扰METTL3基因表达可能通过下调靶基因ZNF395和ZNF548mRNA的m6A修饰水平进而增强HBVSM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3 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 N6-甲基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S-腺苷甲硫氨酸依赖的甲基转移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谷劲松 谭晓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1-525,共5页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S-腺苷-L-高半胱氨酸核苷酶(SAHN)和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SRHH)的基因序列,克隆入表达载体,转化宿主细胞,表达纯化得到带有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蛋白,基于SAHN和SRHH重组酶建立了一种酶偶联分析S-腺苷甲硫氨酸(AdoMet)依...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S-腺苷-L-高半胱氨酸核苷酶(SAHN)和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SRHH)的基因序列,克隆入表达载体,转化宿主细胞,表达纯化得到带有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蛋白,基于SAHN和SRHH重组酶建立了一种酶偶联分析S-腺苷甲硫氨酸(AdoMet)依赖的甲基转移酶活性的检测方法.甲基转移酶的共同产物S-腺苷-L-高半胱氨酸(AdoHcy)首先被SAHN酶水解生成腺嘌呤和S-核苷高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被SRHH酶裂解生成高半胱氨酸,最后高半胱氨酸与Ellman’s试剂反应生成5-硫代-2-硝基苯甲酸(TNB).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获取的2种酶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酶偶联反应生成的TNB与初始AdoHcy浓度呈现显著的线性正相关.该检测方法克服了S-腺苷甲硫氨酸依赖的甲基转移酶的共同产物AdoHcy的反馈抑制,使甲基化反应进行完全,从而保证了对甲基转移酶活性准确有效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高半胱氨酸 S--L-高半胱氨酸核苷 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 S-甲硫氨酸依赖甲基转移 偶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转移酶样3通过调控MYC的N6-甲基腺苷水平促进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小爽 何金蓉 +1 位作者 于姗 余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8-314,共7页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增殖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汇编数据集检索METTL3在AM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METTL3在成体造血干/祖细胞髓系分化中的表达情况;在MOLM13细胞中利用慢病毒转导的方...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增殖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汇编数据集检索METTL3在AM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METTL3在成体造血干/祖细胞髓系分化中的表达情况;在MOLM13细胞中利用慢病毒转导的方式抑制METTL3的内源表达,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总mRNA的N6-甲基腺苷(m6A)水平,采用基因特异的m6A RNA免疫共沉淀检测MYC mRNA上的m6A水平,并进一步检测MY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METTL3在AML-M5型患者中有上调趋势;幼稚细胞中的METTL3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成熟的单核细胞(t=4.504,P=0.0098)。抑制内源METTL3的表达后,MOLM13细胞增殖减缓(P<0.001),MOLM13细胞总mRNA的m6A水平降低(t=3.606,P=0.042),MYC上特异的m6A水平显著降低(P<0.01),MYC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 METTL3在MOLM13细胞中可通过增加MYC的表达水平而发挥原癌基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样3 N6-甲基 急性髓系白血病 增殖 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晚枫 厉平 李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NNMT)是一种甲基化酶,在体内能使烟酰胺(NAM)甲基化,生成N1-甲基烟酰胺(MNAM)从体内排出。近来的研究表明NNMT除了能够清除NAM外,还可以通过消耗甲基供体及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参与脂肪及肝脏等组织的多种代谢途径调节... 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NNMT)是一种甲基化酶,在体内能使烟酰胺(NAM)甲基化,生成N1-甲基烟酰胺(MNAM)从体内排出。近来的研究表明NNMT除了能够清除NAM外,还可以通过消耗甲基供体及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参与脂肪及肝脏等组织的多种代谢途径调节。本文对近年来研究发现的NNMT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作用以及治疗干预新途径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N-甲基转移 烟酰胺嘌呤二核苷 烟酰胺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式蛋氨酸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蛋氨酸腺苷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迟淑艳 谭北平 +2 位作者 杨奇慧 董晓慧 刘泓宇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3-16,共4页
试验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不同形式蛋氨酸[晶体蛋氨酸(MET)、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包被蛋氨酸(CAP)、棕榈酸甘油酯包被蛋氨酸(TPA)、树脂包被蛋氨酸(RES)和羟基蛋氨酸(MHA)],评价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蛋氨酸腺苷转移酶活性的影响。配制5种... 试验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不同形式蛋氨酸[晶体蛋氨酸(MET)、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包被蛋氨酸(CAP)、棕榈酸甘油酯包被蛋氨酸(TPA)、树脂包被蛋氨酸(RES)和羟基蛋氨酸(MHA)],评价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蛋氨酸腺苷转移酶活性的影响。配制5种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以晶体蛋氨酸为对照组进行50 d的养殖试验。分别在第28 d和50 d时,取对虾肝胰腺测定蛋氨酸腺苷转移酶活性。结果表明,微胶囊化对晶体蛋氨酸在肠道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以改善晶体蛋氨酸和蛋白质结合态蛋氨酸的吸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蛋氨酸 蛋氨酸转移 凡纳滨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1A/2A平衡与肝细胞癌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子涵 熊婷 +3 位作者 熊晓丽 卢子贤 周志刚 涂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32-1239,共8页
肝细胞癌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癌症,大多数病人发现时已属晚期.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MAT)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关键酶,可以通过催化甲酼氨酸和三磷酸腺苷(ATP)结合,促进生物甲基供体S-腺苷甲酼氨酸(SAMe)的生物合成.正常肝细胞中MAT1A与MAT2A... 肝细胞癌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癌症,大多数病人发现时已属晚期.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MAT)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关键酶,可以通过催化甲酼氨酸和三磷酸腺苷(ATP)结合,促进生物甲基供体S-腺苷甲酼氨酸(SAMe)的生物合成.正常肝细胞中MAT1A与MAT2A存在动态平衡,共同维持细胞内SAMe稳态;肝细胞癌中MAT1A转变成MAT2A,会使SAMe生物合成减少,为癌细胞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故MAT1A表达降低而MAT2A增高.因此,促进MAT2A向MAT1A转化,进而提高MAT1A/MAT2A的比值可能成为治疗肝细胞癌的关键靶点之一.本文就MAT1A/MAT2A平衡在肝细胞癌中的重要作用作一综述,旨在为寻找肝细胞癌防治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氨酸转移1A 甲硫氨酸转移2A 肝细胞癌 平衡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9信号复合体5上调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培一 陈磊峰 +3 位作者 卢虹成 杜栋年 李家娟 邵江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39-1543,共5页
目的研究去泛素化酶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9信号复合体5(CSN5)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CSN5在肝癌和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性。在肝癌细胞转染CSN5干扰片段并采... 目的研究去泛素化酶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9信号复合体5(CSN5)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CSN5在肝癌和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性。在肝癌细胞转染CSN5干扰片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CSN5和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MAT2A)表达的变化,同时用EdU法检测肝癌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CSN5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干扰CSN5后肝癌细胞中CSN5 mRNA及蛋白的水平和肝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01)。在肝癌细胞中干扰CSN5的表达可以明显降低MAT2A蛋白水平(P<0.01)并进而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CSN5可以通过调控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的表达进而调控肝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去泛素化 增殖 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9信号复合体5 甲硫氨酸转移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活化与蛋氨酸腺苷转移酶的表达
15
作者 王惠琴 厉永建 +2 位作者 孙卫民 田野苹 周正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88-991,共4页
目的 :检测人外周血 T细胞 (PBT)在不同刺激时蛋氨酸腺苷转移酶 (MAT) m RNA的表达和细胞内 MAT活性的变化。 方法 :半定量 PCR和 MAT酶活性检测法。 结果 :人 PBT只表达 MAT- 。经 IL - 2、PHA和抗 CD3抗体刺激后 ,人PBT MAT- m RNA... 目的 :检测人外周血 T细胞 (PBT)在不同刺激时蛋氨酸腺苷转移酶 (MAT) m RNA的表达和细胞内 MAT活性的变化。 方法 :半定量 PCR和 MAT酶活性检测法。 结果 :人 PBT只表达 MAT- 。经 IL - 2、PHA和抗 CD3抗体刺激后 ,人PBT MAT- m RNA的表达分别增加 (8.9± 2 .1)、(7.7± 1.9)和 (8.0± 1.8)倍 ,表达高峰分别出现在刺激后 8、4和 8h;MAT- 活性在 48h内持续升高 ,分别是未刺激时的 4、3.9和 3.3倍。 S-腺苷蛋氨酸 (SAM)能低水平增加人 T细胞产生的IL - 2和 IFN,0 .1m g/ ml SAM能反馈抑制 PHA和抗 CD3抗体诱导的 MAT- 的表达和活性 ,以及 PHA和抗 CD3抗体诱导的 IL - 2和 IFN产生 ,但对细胞增殖无影响。结论 :MAT参与 T细胞的活化过程 ,大剂量 SAM可能通过对细胞内物质的过甲基化抑制 PHA和抗 CD3抗体介导的 T细胞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转移 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筛查确诊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Ⅰ/Ⅲ缺陷症5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张志蕾 孙云 +3 位作者 王彦云 马定远 程威 蒋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89-89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Ⅰ/Ⅲ缺陷症的临床和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串联质谱新生儿筛查发现的5例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Ⅰ/Ⅲ缺陷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22万例新生儿筛查中发现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Ⅰ/Ⅲ缺陷5例,发病率为1/4...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Ⅰ/Ⅲ缺陷症的临床和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串联质谱新生儿筛查发现的5例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Ⅰ/Ⅲ缺陷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22万例新生儿筛查中发现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Ⅰ/Ⅲ缺陷5例,发病率为1/44000.5例患儿中,3例血甲硫氨酸在70~150μmol/L之间.基因检测2例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例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例随访至今预后良好,另2例血甲硫氨酸持续>500μmol/L;予以特殊饮食治疗,1例头颅磁共振成像和肝功能异常,1例伴有微缺失综合征,发育落后.结论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Ⅰ/Ⅲ缺陷可通过串联质谱新生儿筛查结合基因检测而早期诊断,需要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质谱 甲硫氨酸转移Ⅰ/Ⅲ缺陷 MAT1A基因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甲基转移酶的发现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琦 张诗雨 +2 位作者 高春玉 郑高伟 许建和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近年来,甲基化反应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合成领域中逐渐引起重视。通过甲基转移酶(MT)引入甲基基团,可以调控分子的生物活性和物理化学性质,为精准设计目标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卤代甲基转移酶(HMT)是一类特殊的MT,它不仅可以... 近年来,甲基化反应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合成领域中逐渐引起重视。通过甲基转移酶(MT)引入甲基基团,可以调控分子的生物活性和物理化学性质,为精准设计目标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卤代甲基转移酶(HMT)是一类特殊的MT,它不仅可以催化产生各种卤代烃,还可以在碘甲烷等廉价非天然甲基供体的存在下实现昂贵辅因子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酶促原位再生。通过HMT的分子改造和同系酶的基因挖掘,可以高效地催化合成或再生SAM及其类似物,为甲基及其他烷基的转移提供更简单的路线。本文主要介绍了HMT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突破性工作:通过引入HMT-MT双酶级联反应,创建简单通用的SAM循环再生系统,提高了反应的原子经济性;挖掘到来源于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家族的新酶(TPMT),很好地解决了甲基供体的环保问题;利用定向进化技术获得HMT优势突变体,能成功实现更长链烷基的转移。这些创新研究为高效生物烷基化提供了新策略,为绿色生物制造带来潜在的技术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甲基转移 辅因子原位再生 S-甲硫氨酸 蛋白质工程 促级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吗啡处理对大鼠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剑凯 洪敏 +1 位作者 张家颖 张莲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7-359,共3页
关键词 大鼠 吗啡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对PC12细胞嘌呤核苷酸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海英 刘英鹰 +1 位作者 刘剑凯 洪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研究吗啡对神经细胞模型PC12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酶与分解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暴露于吗啡不同时间的PC12细胞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腺苷激酶(AK)和腺苷脱氨酶(... 目的:研究吗啡对神经细胞模型PC12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酶与分解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暴露于吗啡不同时间的PC12细胞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腺苷激酶(AK)和腺苷脱氨酶(AD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相应时段对照组相比,PC12细胞暴露于吗啡12及24 h时,HGPRT mRNA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作用48 h时HGPRT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72 h后HGPRT mRNA水平再次升高(P<0.05);吗啡处理的PC12细胞于12和24 h时,AK 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作用48 h时AK mRNA水平升高(P<0.05),72 h后AK mRNA水平恢复正常;ADA mRNA水平均表现为轻度降低,12 h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吗啡影响神经细胞嘌呤核苷酸代谢,使细胞内腺苷酸及腺苷水平增高,这可能是吗啡依赖和耐受形成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PC12细胞 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 脱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冬雪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UGT)是体内最重要的Ⅱ相代谢酶,它可以参与许多内源性物质如胆红素、甾体激素、甲状腺激素、胆汁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等的代谢,在许多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抗惊厥药等的代谢中也发挥着重要的... 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UGT)是体内最重要的Ⅱ相代谢酶,它可以参与许多内源性物质如胆红素、甾体激素、甲状腺激素、胆汁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等的代谢,在许多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抗惊厥药等的代谢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UGT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UGT特别是其基因多态性及其介导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不仅可以指导临床用药,也可以揭示内源性物质代谢紊乱的机制。本文就UGT的分类、组织分布、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基因多态性及其所介导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二磷酸葡醛酸 转移 药物相互作用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