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法富氧进气降低点燃式发动机冷起动排放 被引量:14
1
作者 肖广飞 乔信起 +3 位作者 栗工 黄震 李理光 陈宗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97-1300,1306,共5页
研究了富氧进气对火花点火发动机冷起动排放的影响.试验在一台四行程、空冷125 mL单缸电控喷射火花点火LPG发动机上进行.试验中分别为发动机供应φO2=21%,23%,25%的进气,实时测量发动机冷起动阶段最初60 s内过量空气系数λ及HC、CO和NO... 研究了富氧进气对火花点火发动机冷起动排放的影响.试验在一台四行程、空冷125 mL单缸电控喷射火花点火LPG发动机上进行.试验中分别为发动机供应φO2=21%,23%,25%的进气,实时测量发动机冷起动阶段最初60 s内过量空气系数λ及HC、CO和NOx的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采用富氧进气后,HC和CO的排放量显著降低.与φO2=21%氧浓度进气比较,φO2=23%进气时,冷起动最初60 s内HC与CO排放累计量分别降低46%和54%;φO2=25%进气时,分别降低65%和80%.当进气φO2由23%提高到25%后,HC和CO排放减少量不多,仅为36%和26%,而NOx排放增加明显.因此,使用富氧进气降低冷起动排放时,φO2控制在23%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燃式发动机 冷起动 排放 膜法富氧进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G点燃式发动机冷起动首循环进气富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栗工 乔信起 +2 位作者 李理光 邱冬平 肖广飞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9,共7页
基于循环控制,详细研究了LPG点燃式发动机冷起动首循环进气富氧的燃烧及排放特性。试验在一台电控LPG进气喷射单缸风冷四冲程125 mL发动机上进行,采用膜式富氧方法实现富氧进气燃烧。研究表明:当过量空气系数大于0.7时,富氧进气燃烧缸... 基于循环控制,详细研究了LPG点燃式发动机冷起动首循环进气富氧的燃烧及排放特性。试验在一台电控LPG进气喷射单缸风冷四冲程125 mL发动机上进行,采用膜式富氧方法实现富氧进气燃烧。研究表明:当过量空气系数大于0.7时,富氧进气燃烧缸压峰值与空气相比增加不显著,此后随混合气加浓,富氧进气燃烧缸压峰值开始明显大于常规空气进气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在0.4~0.876时,富氧进气燃烧与常规空气进气燃烧相比,HC排放没有较大降低,在此范围之外,富氧显著降低HC排放;过量空气系数在0.4~0.7,富氧与空气相比CO显著降低;富氧进气燃烧,使得首循环NO排放大幅增加;计算放热率发现,富氧燃烧速度比常规空气进气燃烧更快,放热更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G 点燃式发动机 冷起动 首循环 富氧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式氧传感器在点燃式发动机空燃比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兴虎 张博彦 +2 位作者 韩爱民 金克成 王新征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7-220,共4页
根据点燃式发动机排气中的氧含量推导了计算进入发动机缸内混合气空燃比的公式 ,分析了排气中氧含量的测量误差及燃料组成对空燃比测量误差的影响 ,并把理论公式的计算值与加热式氧传感器空燃比仪的测量值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两者非常... 根据点燃式发动机排气中的氧含量推导了计算进入发动机缸内混合气空燃比的公式 ,分析了排气中氧含量的测量误差及燃料组成对空燃比测量误差的影响 ,并把理论公式的计算值与加热式氧传感器空燃比仪的测量值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两者非常吻合。另外 ,加热式氧传感器空燃比仪在试验用点燃式发动机上的测量结果表明 ,试验用发动机的空燃比变化范围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氧传感器 点燃式发动机 空燃比 测量 测量误差 燃烧 汽油机 稀薄混合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点燃式发动机的代用燃料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光 杨振中 +1 位作者 李清博 路斌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55,共5页
介绍了点燃式发动机的主要代用燃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和醇类,根据其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分析了其作为点燃式发动机代用燃料的主要优缺点,详细介绍了氢燃料在点燃式发动机中的应用,并对这几种代用燃料在提高点燃式发动机性能方面进... 介绍了点燃式发动机的主要代用燃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和醇类,根据其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分析了其作为点燃式发动机代用燃料的主要优缺点,详细介绍了氢燃料在点燃式发动机中的应用,并对这几种代用燃料在提高点燃式发动机性能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燃式发动机 代用燃料 氢燃料 天然气 LPG 醇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涡流对稀燃二次喷油火花点燃式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伍权 李建文 +1 位作者 赵新顺 刘书亮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7-220,共4页
主要研究了火花点燃式发动机采用二次喷油技术实现稀薄燃烧时,可变涡流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负荷和涡流比较大时,采用较小的二次喷油比例可获得较好的燃油经济性。而在缸内不存在涡流运动时,则须采用较大的二次喷油... 主要研究了火花点燃式发动机采用二次喷油技术实现稀薄燃烧时,可变涡流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负荷和涡流比较大时,采用较小的二次喷油比例可获得较好的燃油经济性。而在缸内不存在涡流运动时,则须采用较大的二次喷油比例才能获得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在缸内气体存在一定强度的涡流运动时,发动机的比油耗随二次喷油正时的变化呈波动状变化;当涡流比为0时,喷油正时对发动机油耗率的影响则与有涡流运动存在时的情况明显不同。这说明涡流运动对二次喷油在缸内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燃式发动机 二次喷油 稀薄燃烧 可变涡流 燃油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点燃式发动机应用LPG的微粒排放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振锁 肖宗成 +4 位作者 邓宝清 王惠萍 张永平 刘巽俊 李理光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3-287,共5页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LPG)在点燃式发动机上应用时微粒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试验在一台四行程、水冷125mL单缸电喷式发动机上进行.结果表明,LPG在点燃式发动机上应用时也有大量的微粒排放,但其排放的总颗粒数与使用汽油燃料时基本相同.LPG...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LPG)在点燃式发动机上应用时微粒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试验在一台四行程、水冷125mL单缸电喷式发动机上进行.结果表明,LPG在点燃式发动机上应用时也有大量的微粒排放,但其排放的总颗粒数与使用汽油燃料时基本相同.LPG燃料排放的微粒在粒度分布上有双峰分布的特点,但有时第1个峰的特征不明显,第2个峰对应的粒径大小同汽油机基本相同,发动机中等负荷时的微粒排放量最大,浓混合气的微粒排放量高,微粒的粒数浓度在中等转速时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点燃式发动机 微粒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式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技术新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维 苏岭 +1 位作者 周龙保 蒋德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
在提高发动机经济性的同时,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的关键是降低冷起动过程HC的排放和减少排气富氧条件下NOx的排放。催化转换器快速起活技术与吸收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冷起动暖机过程的HC排放。富氧条件下还原NOx的技术主要有催化... 在提高发动机经济性的同时,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的关键是降低冷起动过程HC的排放和减少排气富氧条件下NOx的排放。催化转换器快速起活技术与吸收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冷起动暖机过程的HC排放。富氧条件下还原NOx的技术主要有催化还原、电化还原、选择性NOx再循环以及低温等离子体等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与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相结合是降低稀燃发动机排放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燃式发动机 排放 排气后处理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式发动机燃用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及循环变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帅 王忠 +2 位作者 赵洋 瞿磊 孙波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9-356,共8页
围绕点燃式发动机燃用汽油、LPG和CNG的燃烧特性及循环变动开展了研究.发动机在最大转矩工况运行,分别从压力参数方面及燃烧参数方面对循环变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汽油的燃烧循环变动系数最小,LPG燃烧过程中循环变动系数增大,CNG燃烧... 围绕点燃式发动机燃用汽油、LPG和CNG的燃烧特性及循环变动开展了研究.发动机在最大转矩工况运行,分别从压力参数方面及燃烧参数方面对循环变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汽油的燃烧循环变动系数最小,LPG燃烧过程中循环变动系数增大,CNG燃烧过程中循环变动系数最大;燃烧阶段循环变动是产生发动机循环变动的主要原因,采用进气道预混的方式燃用气体燃料时,进气阶段变动是造成发动机循环变动的原因之一;汽油燃烧时,火焰发展期与燃烧持续期线性相关,良好的着火决定燃烧过程的稳定,LPG和CNG燃烧时,火焰发展期与燃烧持续期的相关性减弱,着火和火焰的传播共同影响燃烧过程的稳定性;放热率型心与平均指示压力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发动机的平均指示压力受放热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燃式发动机 汽油 液化石油气 压缩天然气 燃烧 循环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控制的LPG点燃式发动机冷起动首循环NO瞬态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栗工 李理光 +2 位作者 刘志敏 邱冬平 李志龙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8-413,共6页
从循环控制的角度,详细研究了LPG点燃式发动机冷起动首循环NO瞬态排放特性。实验在一台电控LPG进气道喷射单缸风冷四冲程125 cm3发动机上进行。通过高速采集系统记录发动机首循环瞬态NO排放、瞬时缸压和转速,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发动机NO... 从循环控制的角度,详细研究了LPG点燃式发动机冷起动首循环NO瞬态排放特性。实验在一台电控LPG进气道喷射单缸风冷四冲程125 cm3发动机上进行。通过高速采集系统记录发动机首循环瞬态NO排放、瞬时缸压和转速,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发动机NO瞬态排放与其他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稀燃工况下NO排放能更准确地反映着火的发生,可以作为首循环着火的判断依据;NO排放和循环缸压都随过量空气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最大缸内爆发压力发生在略浓的混合气浓度,而最大NO排放发生在较稀的混合气浓度; NO瞬态排放随循环缸压在稀燃、过渡和浓燃区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首循环最佳过量空气系数应控制在过渡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G 点燃式发动机 冷起动 首循环 NO瞬态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式发动机燃用不同燃料的冷起动着火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宫长明 苏岩 +3 位作者 邓宝清 王舒 高青 刘巽俊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6-220,共5页
基于循环控制策略,在一台125 mL单缸四行程电控喷射点燃式发动机上,分别燃用汽油、LPG和甲醇3种燃料进行了冷起动瞬态工况着火特性的试验研究.在只喷射一次燃料的情况下,确保汽油、LPG和甲醇发动机可靠起动时,研究循环喷射量和环境温度... 基于循环控制策略,在一台125 mL单缸四行程电控喷射点燃式发动机上,分别燃用汽油、LPG和甲醇3种燃料进行了冷起动瞬态工况着火特性的试验研究.在只喷射一次燃料的情况下,确保汽油、LPG和甲醇发动机可靠起动时,研究循环喷射量和环境温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循环喷射量对汽油和LPG发动机可靠起动影响显著,合适的循环喷射量即可保证汽油和LPG发动机可靠起动;环境温度对甲醇发动机可靠起动影响最显著,循环喷射量次之,环境温度低于16℃时,不采取辅助起动措施,低喷射压力下喷多少燃料都不能使甲醇发动机起动;同一喷射时刻,汽油和LPG发动机可实现"即喷即着"的理想着火,甲醇发动机要比汽油和LPG发动机晚一个循环着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燃式发动机 燃料 冷起动 循环控制 着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式发动机缸内未燃HC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佐华 周龙保 +1 位作者 潘克煜 蒋德明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4-17,共4页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点燃式发动机缸内未燃HC的研究现状,详细总结归纳了缸内未燃HC的生成机理、数值模拟和氧化过程,并展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点燃式发动机 未燃HC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式发动机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兴虎 崔海龙 +2 位作者 张博彦 叶长春 郝亚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测量并分析了C4 98QA1型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在稳定运转工况和过渡工况 (常温起动、热起动、加速、减速等工况 )排气中的有害排放物CO、NO、HC的排放量及CO2 、O2 和过量空气系数随测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 :(1)试验用发动机在闭环反馈... 测量并分析了C4 98QA1型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在稳定运转工况和过渡工况 (常温起动、热起动、加速、减速等工况 )排气中的有害排放物CO、NO、HC的排放量及CO2 、O2 和过量空气系数随测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 :(1)试验用发动机在闭环反馈控制的稳定工况 ,其过量空气系数非常接近 1,其CO、HC都处于较低排放水平。在全负荷开环控制的稳定工况 ,CO和HC的排放出现明显增大。 (2 )常温起动及热起动后 ,CO的排放量存在一个峰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排放控制 点燃式发动机 排气组成 过渡工况 连续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用燃料小型点燃式发动机的性能
13
作者 邓宝清 李理光 +2 位作者 刘巽俊 宫长明 肖宗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14,共4页
介绍了将小型汽油机改造为两用燃料发动机使用的一体式比例混合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台架试验表明 ,应用新研制的混合器使两用燃料发动机在使用汽油燃料时发动机的性能与原机一致 ;使用 L PG燃料时发动机的动力性与原机相当 ,经济性明... 介绍了将小型汽油机改造为两用燃料发动机使用的一体式比例混合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台架试验表明 ,应用新研制的混合器使两用燃料发动机在使用汽油燃料时发动机的性能与原机一致 ;使用 L PG燃料时发动机的动力性与原机相当 ,经济性明显改善 ,HC和 CO排放大幅度降低 ,但稳态 NOx 排放恶化。怠速排放优于北京市地方排放法规的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燃料 小型点燃式发动机 机械性能 LPG燃料供给系统 一体混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式发动机碗形燃烧室的试验研究
14
作者 李继军 武得钰 +2 位作者 周龙保 傅茂林 李建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5-51,共7页
在同1台单缸汽油机试验台上分别采用浴盆形和压缩比不同的碗形燃烧室进行了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排放指标和燃烧过程分析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碗形燃烧室后,发动机的总燃烧期缩短,循环变动率下降,适合采用较高的压缩比,... 在同1台单缸汽油机试验台上分别采用浴盆形和压缩比不同的碗形燃烧室进行了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排放指标和燃烧过程分析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碗形燃烧室后,发动机的总燃烧期缩短,循环变动率下降,适合采用较高的压缩比,在排放指标大致相当的条件下动力性能改善,具有节油10%以上的效果,有着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碗形燃烧室 压缩比 点燃式发动机 燃烧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式发动机缸套壁面油膜HC生成的研究
15
作者 黄佐华 周龙保 +1 位作者 潘克煜 蒋德明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9-43,共5页
本文利用雷诺类比法研究了点燃式发动机缸套壁面润滑油膜中未燃HC的生成和释放过程,研究了结构和运转参数对润滑油膜中未然HC生成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提高缸套壁面润滑油温度,提高发动机转速,燃用较稀混合气以及使用低压缩比等... 本文利用雷诺类比法研究了点燃式发动机缸套壁面润滑油膜中未燃HC的生成和释放过程,研究了结构和运转参数对润滑油膜中未然HC生成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提高缸套壁面润滑油温度,提高发动机转速,燃用较稀混合气以及使用低压缩比等措施均能减少缸套壁面润滑油膜中未然HC的生成或释放量,达到降低发动机未燃HC排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未燃HC化合物 点燃式发动机 汽车排放 雷诺类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式发动机快速燃烧与新型快速燃烧室的研究设计
16
作者 贾元华 宋世忠 姚喜贵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2-44,共3页
论述了提高燃烧速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提供了几种新型快速燃烧室,为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室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点燃式发动机 快速燃烧 燃烧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比例DME/LPG混合燃料对点燃式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晓宁 张武高 +2 位作者 朱磊 张利静 黄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5,共5页
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初步研究了Santana 2000汽油机燃用w=5%-15%二甲醚(DME)的DME/LPG(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时的性能以及排放,分析了混合燃料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用低比例的DME/LPG混合燃料时,发动机的动力性达到甚... 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初步研究了Santana 2000汽油机燃用w=5%-15%二甲醚(DME)的DME/LPG(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时的性能以及排放,分析了混合燃料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用低比例的DME/LPG混合燃料时,发动机的动力性达到甚至略超过燃用LPG时的水平,有效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都有所改善;点燃式发动机燃用DME/LPG混合燃料后,发动机的CO和HC排放降低,NOx排放增加.低比例DME/LPG混合燃料在点燃式发动机中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液化石油气 点燃式发动机 发动机性能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裂解燃料点燃式发动机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冯春晃 高孝洪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甲醇经裂解后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甲醇裂解燃料发动机燃用的是甲醇经部分裂解后的富氢混合气,可实现稀薄快速燃烧、增大压缩比,使发动机的热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其最高有效热效率达38%,较原汽油机提高30%以上。由于采用... 甲醇经裂解后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甲醇裂解燃料发动机燃用的是甲醇经部分裂解后的富氢混合气,可实现稀薄快速燃烧、增大压缩比,使发动机的热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其最高有效热效率达38%,较原汽油机提高30%以上。由于采用了液体甲醇加浓技术,使得其升功率和扭矩达到了原汽油机水平,且排放也大大低于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燃料 发动机 点燃式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停缸技术对缸内直喷点燃式发动机燃烧与排放及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尚升 黄勇成 曹银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74,共7页
为了定量阐明采用停缸(CDA)技术改善发动机部分负荷工况燃油经济性的机理,通过台架试验对CDA发动机在停缸和全缸模式下的燃烧与排放及燃油经济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CDA发动机的能量平衡进行了定量分析,以确定各因素对节油... 为了定量阐明采用停缸(CDA)技术改善发动机部分负荷工况燃油经济性的机理,通过台架试验对CDA发动机在停缸和全缸模式下的燃烧与排放及燃油经济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CDA发动机的能量平衡进行了定量分析,以确定各因素对节油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缸模式相比,在停缸模式下工作缸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缩短,最高缸内压力和最大瞬时放热率增加,燃烧循环变动降低;HC和CO排放降低,但NOx排放增加。在试验工况下,CDA发动机节油率为8.2%~15.8%,其中缸内传热损失和泵气损失减少,两者节油贡献率分别为80%~111.9%和30.3%~37.4%,而摩擦损失和排气能量增加,两者节油贡献率分别为-9.2%^-20.3%和-1.2%^-26.5%。因此,缸内传热损失减少是CDA发动机最主要的节油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燃式发动机 停缸 燃油经济性 燃烧特性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雄波 奉莉宁 +1 位作者 刘敬平 孙志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82-4892,共11页
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对其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影响非常大,且影响燃烧循环变动的参数众多,且参数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耦合,因此,阐述各类影响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参数间的内在联系与关联机制,探索影响燃烧循环变动相... 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对其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影响非常大,且影响燃烧循环变动的参数众多,且参数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耦合,因此,阐述各类影响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参数间的内在联系与关联机制,探索影响燃烧循环变动相互耦合因素解耦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特征参数及其表征方法、燃烧循环变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和燃烧循环变动数值模拟3个方面对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国内外学者对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开展了深入研究;需发展新的考虑真实物理场的循环变动和循环爆震数值模拟方法以及对相互耦合参数解耦分析方法,阐明循环变动和循环爆震与燃料理化性质、控制和运行参数之间的内在关联机理,探索宽工况范围下循环变动和循环爆震参数调控方法及纠偏机制,以便为点燃式发动机高效清洁燃烧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燃式发动机 燃烧循环变动 特征参数 参数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