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胱甘肽通过组蛋白H3K27去甲基化调控巨噬细胞糖代谢及炎症改善鼠胶原诱导关节炎
1
作者 郝文婷 潘伟 +4 位作者 梁晶 邵思琪 赵松 梅占彪 任义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58-2063,2070,共7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GSH)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建立体内模型:14只雌性DBA/1J小鼠随机分为CIA+PBS组和CIA+GSH组,第50天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分离培养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记为BMDM1。(2)建立离体...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GSH)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建立体内模型:14只雌性DBA/1J小鼠随机分为CIA+PBS组和CIA+GSH组,第50天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分离培养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记为BMDM1。(2)建立离体受损后免疫(TI)模型:分离培养正常小鼠BMDM,给予H3K27去甲基化酶抑制剂GSKJ1及PBS预刺激细胞2 h,然后采用体内模型两组小鼠血清孵育24 h,具体分组如下:(CIA+GSH)+PBS组,(CIA+GSH)+GSKJ1组,(CIA+PBS)+PBS组,(CIA+PBS)+GSKJ组。于第6天以LPS(10 ng/ml)刺激细胞24 h,记为BMDM2。(3)将BMDM1、BMDM2细胞提取总RNA并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得到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差异基因涉及生物学过程,通过qPCR检测糖代谢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PFK)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3g)mRNA水平。收集BMDM1、BMDM2细胞培养上清,ELISA检测上清中TNF-α、IL-6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CIA+PBS组相比,CIA+GSH组小鼠关节肿胀程度减轻(P<0.05),关节炎评分降低(P<0.05);HE染色显示小鼠关节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番红-O固绿染色显示软骨细胞增多,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提示破骨细胞数目减少。(2)在BMDM1中,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结果提示,CIA+GSH组与CIA+PBS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谷胱甘肽衍生物代谢过程、IL-6产生、炎症应答、固有免疫应答、主要代谢过程、糖脂结合等。与CIA+PBS组相比,CIA+GSH组Idh3g mRNA水平升高(P<0.05),PFK表达水平降低(P<0.05);炎症因子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在BMDM2中,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结果提示,(CIA+GSH)+PBS组与(CIA+PBS)+PBS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炎症应答的激活、肿瘤坏死因子产生的调节、IL-6产生的调节、糖酵解过程的调节、1,3-β-D-葡聚糖等。与(CIA+PBS)+PBS组相比,(CIA+GSH)+PBS组Idh3g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PFK表达水平降低(P<0.05),IL-6蛋白水平降低(P<0.05),两组TNF-α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CIA+GSH)+GSKJ1组与(CIA+PBS)+GSKJ1组相比,Idh3g、PFK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IL-6、TNF-α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GSH代谢通过H3K27去甲基化调控BMDM糖代谢关键酶基因及炎症因子表达,缓解CIA小鼠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组蛋白 巨噬细胞 炎症代谢 胶原诱导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成因的新视角:代谢性炎症诱导食物奖赏异常 被引量:2
2
作者 代玉玺 何玉秀 陈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7-1340,共14页
近年来,肥胖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食物奖赏在肥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由于能量过剩引发的代谢性炎症可能通过多种生理途径干扰正常的奖赏信号传递,从而促进肥胖的发... 近年来,肥胖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食物奖赏在肥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由于能量过剩引发的代谢性炎症可能通过多种生理途径干扰正常的奖赏信号传递,从而促进肥胖的发展。基于这一观点,推测产生肥胖的原因可能与代谢性炎症诱导食物奖赏异常有关。因此,深入探讨肥胖、食物奖赏和代谢性炎症之间的关系,总结代谢性炎症诱导食物奖赏异常的可能机制,可为预防和治疗肥胖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食物奖赏 代谢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性炎症新概念及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的联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牛春燕 黄健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25-2529,共5页
“代谢性炎症”由HOTAMISLIGIL于2006年提出,是一种由营养和能量过剩等代谢因素引起的慢性低度炎症,长期维持在亚急性水平。其中多种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浸润,多种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参与,炎症分子的表达或活性增强,引起炎症损伤。近年... “代谢性炎症”由HOTAMISLIGIL于2006年提出,是一种由营养和能量过剩等代谢因素引起的慢性低度炎症,长期维持在亚急性水平。其中多种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浸润,多种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参与,炎症分子的表达或活性增强,引起炎症损伤。近年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深入研究发现,代谢性炎症在NAFLD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中涉及的相关炎症通路为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广阔前景。本文综述了代谢性炎症在NAFLD中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炎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炎症分子 炎症通路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匮要略》探讨痛风“代谢-炎症-免疫”发病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党万太 周京国 谢文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090-2093,共4页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然近几年研究显示痛风的发病同时与炎症和免疫相关。笔者主要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对痛风的...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然近几年研究显示痛风的发病同时与炎症和免疫相关。笔者主要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对痛风的辨证治疗来探讨其对痛风"代谢-炎症-免疫"发病机制的指导作用,以此发挥中西交融的优势,最终为痛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金匮要略 代谢-炎症-免疫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长爪沙鼠模型的转录组检测和代谢性炎症通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月环 毛栋森 +5 位作者 吴旧生 钟宇森 周莎桑 金晓音 柯贤福 应华忠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51-56,I0004,共7页
目的研究饮食诱发的高脂血症长爪沙鼠模型的关键基因及代谢性炎症通路调控网络。方法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正常组与模型组两个RNA池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 De novo拼接后获得有效长爪沙鼠基因47 522个(即≥100 bp的unig... 目的研究饮食诱发的高脂血症长爪沙鼠模型的关键基因及代谢性炎症通路调控网络。方法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正常组与模型组两个RNA池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 De novo拼接后获得有效长爪沙鼠基因47 522个(即≥100 bp的unigene),大小26.9 Mb,与GenBank中现有的基因比对结果表明,约82.53%的序列与基因组上的外显子序列同源;诱发高脂血症动物与正常动物之间共获得21 125个差异基因,其中16 087个下调,5 038个上调,模型组相对于正常组存在显著的下调关系(P<0.01)。其中与长爪沙鼠高脂血症代谢性炎症密切相关的通路有8个(P<0.01),这8个通路所表达的基因中有15个与免疫和炎症相关的基因显著下调(P<0.01)。结论 RNA-Seq测序和生物信息技术可作为研究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整体基因转录的工具,筛选出的关键基因和通路可作为研究的候选基因或操作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高脂血症 二代测序技术 转录组 代谢炎症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性炎症反应与糖胖病的发生发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燕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4-550,共7页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称为糖胖病,临床结局更为复杂严重。代谢性炎症反应是引起胰岛素抵抗并最终导致糖胖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就糖胖病相关代谢性炎症产生的始动因素,如何引起胰岛素抵抗,从“肠菌-免疫-代谢轴”的角度解析糖胖病...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称为糖胖病,临床结局更为复杂严重。代谢性炎症反应是引起胰岛素抵抗并最终导致糖胖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就糖胖病相关代谢性炎症产生的始动因素,如何引起胰岛素抵抗,从“肠菌-免疫-代谢轴”的角度解析糖胖病发病机制,采用减重和降糖双管齐下,探索有效治疗手段,并简要总结介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多学科联合团队“3+N”模式治疗糖胖病及其相关疾病,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综合管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胖病 代谢炎症 免疫 超重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百强 杨娜 +6 位作者 叶博 董杰 杨琦 柯路 童智慧 李维勤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9-724,共6页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总结SAP并发PICS患者的临床特点,对PICS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总结SAP并发PICS患者的临床特点,对PICS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外科ICU住院时间>14 d的214例SAP患者临床资料。依据PICS诊断标准分成2组:PICS组(149例,SAP并发PICS患者)和非PICS组(65例,SAP患者未并发PICS)。比较2组患者全身系统性并发症和胰腺炎特异性并发症,ICU病死率及随访13个月的存活率;并对PICS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PICS组胆源性SAP、MODS发生率较非PICS组明显升高(44.3%vs 29.2%、93.3%vs 55.4%,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24(OR=2.307,95%CI:1.033~5.156)、胆源性病因(OR=4.207,95%CI:1.364~12.974)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OR=4.384,95%CI:1.334~14.405)是并发PICS的危险因素。随访13个月的患者存活率PICS组较非PICS组明显降低(88.5%vs 98.2%,P=0.036)。结论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尤其需要警惕存在肥胖、胆源性病因以及MODS的SAP并发PICS患者。合并PICS可能是SAP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慢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诊疗的新挑战——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34
8
作者 李维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3-677,共5页
"拯救脓毒症运动(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指南的提出,显著降低了脓毒症患者早期病死率,结果确实让人欣慰。然而脓毒症患者的远期预后不容乐观,患者3年内死亡率、精神/生理功能和经济负担等方面均存在严重问题,成为脓毒... "拯救脓毒症运动(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指南的提出,显著降低了脓毒症患者早期病死率,结果确实让人欣慰。然而脓毒症患者的远期预后不容乐观,患者3年内死亡率、精神/生理功能和经济负担等方面均存在严重问题,成为脓毒症治疗新的挑战,当前已明确影响脓毒症远期结局的主要问题为"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文中从PICS概念的提出、发生机制、治疗策略等方面展开系统综述,为脓毒症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 慢性危重症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酯化脂肪酸与代谢性炎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江婧 付力立 +2 位作者 黄逸馨 陶金忠 曹随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90-1393,共4页
代谢性炎症是由多种细胞与细胞因子介导的慢性低度炎症反应,与代谢性疾病的致病机制紧密相关,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NEFA作为机体重要的代谢产物和能源物质,在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肥胖、Ⅱ型糖尿病等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就NEFA与代... 代谢性炎症是由多种细胞与细胞因子介导的慢性低度炎症反应,与代谢性疾病的致病机制紧密相关,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NEFA作为机体重要的代谢产物和能源物质,在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肥胖、Ⅱ型糖尿病等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就NEFA与代谢性炎症相关联的几种慢性炎症机制进行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FA 代谢炎症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性炎症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黎汝楣 胡仁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0-384,共5页
代谢性炎症是一种由营养和能量过剩所促发的慢性低度炎症状态。代谢性炎症综合征(metabolic inflammatory syndrome,MIS)则是一组由巨噬细胞所主导的代谢性炎症性疾病,含肥胖、脂肪肝、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本文将重点阐述巨噬细胞... 代谢性炎症是一种由营养和能量过剩所促发的慢性低度炎症状态。代谢性炎症综合征(metabolic inflammatory syndrome,MIS)则是一组由巨噬细胞所主导的代谢性炎症性疾病,含肥胖、脂肪肝、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本文将重点阐述巨噬细胞在MI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关的抗炎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炎症 代谢炎症综合征 巨噬细胞 抗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与代谢性炎症反应——有氧运动改善机体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鑫愉 牛燕媚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69,82,共5页
最新研究认为,机体脂肪组织除了储存能量之外,还是分泌多种脂肪因子的重要内分泌器官。脂肪组织功能失调常伴发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其原因可能与机体代谢性炎症反应有关。机体在肥胖状态下血液中的单核巨噬细胞进入组织内分化... 最新研究认为,机体脂肪组织除了储存能量之外,还是分泌多种脂肪因子的重要内分泌器官。脂肪组织功能失调常伴发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其原因可能与机体代谢性炎症反应有关。机体在肥胖状态下血液中的单核巨噬细胞进入组织内分化为M1型促炎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并作用于体内胰岛素敏感细胞,抑制细胞胰岛素信号敏感性。同时,血液中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也可通过影响巨噬细胞的迁移及活化而发挥代谢调节作用。因此,巨噬细胞对于发展组织代谢性炎症及维持代谢状态至关重要。本综述总结目前国内外有关运动改变机体组织内多种转录调控因子从而影响巨噬细胞极化及代谢性炎症调控的研究进展,为揭示运动改善机体代谢状态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代谢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性炎症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李鑫 王镁 +2 位作者 佟炟 张雪辰 张殿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3823-3826,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性炎症综合征(MI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16年3—10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 0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MI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MIS组(n=162)和MIS组(n=852)。收集患者一般...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性炎症综合征(MI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16年3—10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 0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MI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MIS组(n=162)和MIS组(n=852)。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MIS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腰围(WC)、空腹C肽(FCP)、餐后2h C肽(2 hC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CRP、高BMI是T2DM合并MI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水平CRP、高BMI是T2DM合并MIS的危险因素,了解其危险因素有利于早期筛查和防治,改善T2DM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炎症综合征 糖尿病 2型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复方抗代谢炎症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肖鑫 涂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12-3718,共7页
糖尿病是我国三大慢性疾病之一,多数(>90%)是2型糖尿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是长期全身系统性的低度慢性代谢炎症,与传统典型炎症"红肿热痛"不同。长期服用降糖西药,易出现低血糖、耐药性、体重增加等副作用和不... 糖尿病是我国三大慢性疾病之一,多数(>90%)是2型糖尿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是长期全身系统性的低度慢性代谢炎症,与传统典型炎症"红肿热痛"不同。长期服用降糖西药,易出现低血糖、耐药性、体重增加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清热中药复方切中肥胖相关2型糖尿病以"热"辨证论治病机,采用清热治则的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减毒增效改善代谢炎症、协同调控糖脂代谢紊乱,延缓2型糖尿病进程。本文从抗代谢炎症角度探讨清热中药复方干预调控机体糖脂稳态失衡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 中药复方 2型糖尿病 代谢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类化合物与肥胖诱导的代谢性炎症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付闯 汤其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7-213,共7页
青蒿素类化合物是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具有高效、速效、低毒和安全的特点。近三十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证明青蒿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哮喘病和过敏反应... 青蒿素类化合物是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具有高效、速效、低毒和安全的特点。近三十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证明青蒿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哮喘病和过敏反应等。最新研究表明,青蒿素类化合物可通过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和增强棕色脂肪功能,起到预防肥胖的作用。作为肥胖过程中免疫细胞和炎症状况变化显著的脂肪组织,青蒿素类化合物是否参与其中的免疫炎症调节以及在该过程中发挥的潜在作用有待进一步实验的验证。本文对已有的青蒿素类化合物在抗炎和免疫调节方面的报道进行总结,并对青蒿素类化合物在改善肥胖诱导代谢性炎症方面的潜在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免疫 肥胖 代谢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婵 梁志海 唐国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82-1390,共9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2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3例因SAP收入重症医学科、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P...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2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3例因SAP收入重症医学科、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PICS诊断标准分成2组:PICS组(65例,SAP发生PICS患者)和非PICS组(98例,SAP未发生PICS患者)。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方差膨胀因子、相关系数矩阵热图评估变量间多重共线性,采用Lasso回归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尿素、肌酐、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APACHEⅡ、SOFA、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AKI)、急性肝损伤、低血容量性休克、脓毒症、腹腔高压、腹腔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在PICS组和非PIC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asso回归筛选的预测变量包括PLR、HCT、APACHEⅡ、SOFA、机械通气、AKI、低血容量性休克、腹腔高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PLR、机械通气、AKI、低血容量性休克是SAP发生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06、4.324、3.432、6.910,P值均<0.05)。将上述因素进行模型拟合,经bootstrap内部验证列线图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74(95%CI:0.822~0.925),校准曲线接近参考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χ^(2)=8.895,P=0.351)。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PLR、机械通气、AKI、低血容量性休克是SAP继发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ICU中非脓毒症患者的常见现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贺能英 严启滔 郭振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多器官衰竭与非脓毒症患者晚期多器官衰竭新概念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区别与联系。方法:观察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入住重症监护室当天确诊为非脓毒症的35例患者,搜集患者相关数据(包括人口统...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多器官衰竭与非脓毒症患者晚期多器官衰竭新概念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区别与联系。方法:观察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入住重症监护室当天确诊为非脓毒症的35例患者,搜集患者相关数据(包括人口统计资料、临床特征、基础疾病、实验室数据、APACHEⅡ评分、临床结局)。对脓毒症多器官衰竭和PICS进行比较。结果 :35例非脓毒症患者入住ICU 14d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衰竭。除了C-反应蛋白[(110.2±71.9)mg/L],其他指标均符合PICS诊断标准。结论:PICS是非脓毒症患者的常见现象。长期滞留ICU患者为PICS的研究提供了好的临床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脓毒症 非脓毒症 多器官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血消脂方含药血清调控自噬干预油酸诱导的脂肪细胞代谢性炎症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蕾 解欣然 +2 位作者 刘欣 林燕 刘卫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95-198,227,共5页
目的研究清血消脂方通过调控自噬干预油酸诱导的脂肪细胞代谢性炎症反应。方法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用油酸刺激脂肪细胞构建代谢性炎症模型。采用清血消脂方水煎剂灌胃大鼠制备含药血清,将不同浓度含药血清作用... 目的研究清血消脂方通过调控自噬干预油酸诱导的脂肪细胞代谢性炎症反应。方法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用油酸刺激脂肪细胞构建代谢性炎症模型。采用清血消脂方水煎剂灌胃大鼠制备含药血清,将不同浓度含药血清作用于脂肪细胞代谢性炎症模型24 h。采用CCK-8法检测脂肪细胞活性;CBA法检测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免疫细胞荧光法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内自噬基因和炎症通路基因表达。结果与同浓度的空白血清比较,清血消脂方含药血清对脂肪细胞活性无影响;清血消脂方含药血清能显著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IL-6、G-CSF、MCP-1及GM-CSF含量(P<0.05,P<0.01),10%清血消脂方含药血清能显著降低细胞IL-6、NF-κB mRNA的表达(P<0.05);10%的清血消脂方含药血清可显著促进自噬相关基因Atg5、Beclin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清血消脂方可抑制油酸诱导的脂肪细胞代谢性炎症反应,其抑制作用是通过激活细胞自噬活性和抑制NF-κB基因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代谢炎症 自噬 清血消脂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S/STING通路在代谢性炎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学英 黄溪 吴斐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98-804,共7页
代谢性炎症由葡萄糖和脂质等物质代谢紊乱造成,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参与心、肝、肾和血管等病理改变。环磷酸鸟苷-磷酸腺苷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是感知细胞内双链DNA的炎症通路。近年来,cGAS/STING通路在... 代谢性炎症由葡萄糖和脂质等物质代谢紊乱造成,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参与心、肝、肾和血管等病理改变。环磷酸鸟苷-磷酸腺苷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是感知细胞内双链DNA的炎症通路。近年来,cGAS/STING通路在代谢性炎症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代谢性炎症的特点以及线粒体DNA泄漏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重点讨论线粒体DNA激活cGAS/STING通路参与代谢性炎症的过程,以及cGAS/STING通路在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调节作用,以期为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酸鸟苷-磷酸腺苷合成酶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线粒体DNA 代谢炎症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制品调控糖脂代谢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路 张蕾 +2 位作者 郑皎碧 王琼熠 范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92-300,共9页
发酵作为一种古老的食品加工技术,不仅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而且具有改变食品特性的功能。随着近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发酵制品的潜在健康价值逐渐显现,在防治糖脂代谢性疾病方面的效应也受到更多关注。该文从调节神经内分泌紊乱、胰岛素... 发酵作为一种古老的食品加工技术,不仅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而且具有改变食品特性的功能。随着近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发酵制品的潜在健康价值逐渐显现,在防治糖脂代谢性疾病方面的效应也受到更多关注。该文从调节神经内分泌紊乱、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代谢性炎症和肠道菌群失调5个方面阐述发酵制品对糖脂代谢性疾病的作用机制,评估其作为保健品或药剂的潜力,为今后将发酵制品用于防治糖脂代谢性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制品 糖脂代谢性疾病 神经内分泌 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代谢炎症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角膜病变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20
作者 万鲁芹 周庆军(综述) 谢立信(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0-684,共5页
糖尿病角膜病变是由异常代谢产物蓄积、氧化应激、异常炎症和角膜神经病变等引起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眼外伤或手术刺激下出现角膜上皮愈合延迟、角膜敏感性下降等表现,给临床医生带来极大的挑战。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 糖尿病角膜病变是由异常代谢产物蓄积、氧化应激、异常炎症和角膜神经病变等引起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眼外伤或手术刺激下出现角膜上皮愈合延迟、角膜敏感性下降等表现,给临床医生带来极大的挑战。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是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因素之一,也是糖尿病伤口延迟愈合的重要影响因素。NLRP3炎症小体相关通路与角膜氧化应激、上皮延迟愈合及角膜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角膜病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糖尿病角膜病变的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角膜病变 炎症小体/代谢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