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耕灰漠土棉田钾肥效应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危常州 肖华 +1 位作者 雷咏雯 唐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72-174,共3页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在石河子灌耕灰漠上棉田进行了棉花施钾及磷钾肥配合试验。研究表明,施钾肥可以提高棉花生理活性和抗逆性,表现在提高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量,并提高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但钾肥对棉花产量...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在石河子灌耕灰漠上棉田进行了棉花施钾及磷钾肥配合试验。研究表明,施钾肥可以提高棉花生理活性和抗逆性,表现在提高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量,并提高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但钾肥对棉花产量、经济性状和品质均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耕灰漠土 棉花 钾肥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灌耕灰漠土施钾对棉花钾素营养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冬梅 褚贵新 +4 位作者 李俊华 刘瑜 王国栋 权晓燕 杨长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6-441,共6页
选择新疆北疆棉区具有代表性的灌耕灰漠土,采用透射电镜显微技术和常规分析方法,对棉花的钾素营养和钾肥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钾可提高棉花冠层功能叶的气孔导度,改善棉花生长中后期功能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使基粒片层数量多且... 选择新疆北疆棉区具有代表性的灌耕灰漠土,采用透射电镜显微技术和常规分析方法,对棉花的钾素营养和钾肥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钾可提高棉花冠层功能叶的气孔导度,改善棉花生长中后期功能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使基粒片层数量多且排列整齐致密,而不施钾会导致棉花功能叶片叶绿体过早解体。施钾显著提高了棉花的含钾量,叶和铃壳中钾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3.3%和6.3%。施钾可使果枝数增加11.8%,显著提高皮棉产量,但对纤维品质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耕灰漠土 钾肥 棉花 产量 叶绿体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耕灰漠土施用恩肥对棉花的作用效果
3
作者 孙云秀 袁安群 《新疆农垦科技》 1993年第2期12-12,共1页
恩肥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肥料。在灌耕灰漠土上福种棉花前地表喷施恩肥70ml/亩,对棉花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能使棉花增蕾、保铃、增加铃重、提高衣分半;对棉花增产显著,增产率7.1%~23.8%。
关键词 恩肥 棉花 灌耕灰漠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品种和施用方式对灌耕灰漠土有效磷和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龚会蝶 王雪艳 +2 位作者 王宇莹 盛建东 程军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4-752,共9页
为了灌耕灰漠土合理施用磷肥,通过土壤培养试验,设置不施磷(CK)、重过磷酸钙基施(TSP)、磷酸一铵基施(MAP-B)、聚磷酸铵基施(APP-B)、磷酸一铵一次性滴施(MAP-D)和聚磷酸铵一次性滴施(APP-D)6个处理,研究磷肥品种和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 为了灌耕灰漠土合理施用磷肥,通过土壤培养试验,设置不施磷(CK)、重过磷酸钙基施(TSP)、磷酸一铵基施(MAP-B)、聚磷酸铵基施(APP-B)、磷酸一铵一次性滴施(MAP-D)和聚磷酸铵一次性滴施(APP-D)6个处理,研究磷肥品种和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磷和无机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磷肥基施处理(TSP、MAP-B和APP-B)的0~2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随培养时间显著降低,MAP和APP一次性滴施处理(MAP-D和APP-D)的5~1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随培养时间呈现增长的趋势。不施磷处理灌耕灰漠土中无机磷以Ca 10-P和O-P为主,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47.94%和23.76%。3种磷肥基施处理均提高0~20 cm土层灌耕灰漠土有效磷含量、无机磷总量以及Ca_(2)-P、Ca_(8)-P、Al-P、Fe-P的比例,但以上含量和比例在三者之间(TSP、MAP-B和APP-B)均无显著差异。与MAP和APP基施处理相比,二者一次性滴施处理只显著提高灰漠土0~5 cm土层有效磷含量、无机磷总量和Ca_(2)-P、Ca_(8)-P的比例,显著降低Ca 10-P的比例,提升了0~5 cm土层的供磷能力。综上所述,3种磷肥基施处理均提升了0~20 cm土层的供磷能力,MAP和APP一次性滴施处理仅显著提升了0~5 cm土层的土壤供磷能力,因此生产实践中建议选择价格较低的重过磷酸钙基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品种 施用方式 有效磷 无机磷形态 灌耕灰漠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耕灰漠土棉花施用钾肥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和明 卞秀兰 +1 位作者 燕庆阳 李汉一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1期25-28,共4页
在灌耕灰漠土上对棉花配合施用氮、磷肥,氮、钾肥和氮、磷、钾肥比不施肥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增产效果;由于土壤速效性钾含量丰富,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与施用氟、磷肥相比,无明显的增产作用。
关键词 灌耕灰漠土 棉花 施用钾肥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耕灰漠土春小麦施用涂层尿素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张想平 汤希君 刘强 《甘肃农业科技》 1997年第7期30-32,共3页
灌耕灰漠土春小麦施用涂层尿素的试验研究张想平汤希君刘强(甘肃省农垦科研中心黄羊镇733006)涂层尿素是广州氮肥厂生产的一种新型肥料,它是在普通尿素的外面用涂层液涂上一层薄膜而制成的。涂层尿素具有缓慢释放养分的特点,... 灌耕灰漠土春小麦施用涂层尿素的试验研究张想平汤希君刘强(甘肃省农垦科研中心黄羊镇733006)涂层尿素是广州氮肥厂生产的一种新型肥料,它是在普通尿素的外面用涂层液涂上一层薄膜而制成的。涂层尿素具有缓慢释放养分的特点,同时在涂层中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春小麦 涂层尿素 灌耕灰漠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灰漠土春麦氮磷肥用量及其比例的研究
7
作者 孙云秀 郭峰 师维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2期38-42,共5页
氮磷化肥配合施用对麦具有交互作用;交互作用大小随氨磷用量及比例而变化;氮磷用量及其比例适宜的组合交互作用值大,增产率最高。试验表明,灌耕灰漠上春麦适宜的氮磷用量及比例,氮(N)每亩10—15kg/亩、磷(P_2O_5)5~7.5kg,以氮(N)磷每亩... 氮磷化肥配合施用对麦具有交互作用;交互作用大小随氨磷用量及比例而变化;氮磷用量及其比例适宜的组合交互作用值大,增产率最高。试验表明,灌耕灰漠上春麦适宜的氮磷用量及比例,氮(N)每亩10—15kg/亩、磷(P_2O_5)5~7.5kg,以氮(N)磷每亩(P_2O_5)比为1:0.5时经济效益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耕灰漠土 春麦 氮磷化肥配合 用量 比例
全文增补中
荒漠盐生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6
8
作者 弋良朋 马健 李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0-505,共6页
利用根袋法研究了荒漠盐土和灌耕灰漠土中6种不同荒漠盐生植物根际养分和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根际土全氮含量比非根际土高,但全磷却比非根际土低。根际土有效态养分的变化则与全态相反,6种植物的根际土有效氮含量均显著低... 利用根袋法研究了荒漠盐土和灌耕灰漠土中6种不同荒漠盐生植物根际养分和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根际土全氮含量比非根际土高,但全磷却比非根际土低。根际土有效态养分的变化则与全态相反,6种植物的根际土有效氮含量均显著低于非根际土,除芦苇外,根际土有效磷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6种植物中,钠猪毛菜根际土有效氮亏缺最高,有效磷富集也最少。分析测定了根际土和非根际土转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蛋白酶在两种土壤的植物根际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荒漠盐土中,根际土3种酶的活性均高于非根际土;而灌耕灰漠土的根际土3种酶活性均低于非根际土。荒漠盐土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与几种主要养分含量有很强的相关性,较好地体现了荒漠盐土根际的养分状况,也说明盐生植物对荒漠盐土酶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盐土 灌耕灰漠土 根际 盐生植物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田肥力状况分析及培肥措施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宏烈 《新疆农垦科技》 2010年第1期59-60,共2页
农一师二团位于哈拉铁克山南麓,土质属灌耕灰漠土,含盐量高,耕地面积0.8万hm^2,以种植棉花为主,搭配种植水稻。2007—2009年,棉花平均籽棉单产420kg/667m^2以上。由于棉花连做时间长,出现土壤肥力不均衡现象,为此,进行测土... 农一师二团位于哈拉铁克山南麓,土质属灌耕灰漠土,含盐量高,耕地面积0.8万hm^2,以种植棉花为主,搭配种植水稻。2007—2009年,棉花平均籽棉单产420kg/667m^2以上。由于棉花连做时间长,出现土壤肥力不均衡现象,为此,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肥措施 肥力状况 棉田 测土配方施肥 搭配种植 灌耕灰漠土 地面积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141团土壤条件论述棉花合理施肥
10
作者 郜玉江 《农村科技》 2013年第8期24-25,共2页
141团土壤类型以灌耕灰漠土为主,占团场耕地总面积的63.9%。团场耕地土层以板结土、粘土为主,沙质土壤比例小,分布零星。经调查,土壤普遍缺氮、少磷、富钾,偏碱性,且有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盐渍化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南部142团土壤盐分往... 141团土壤类型以灌耕灰漠土为主,占团场耕地总面积的63.9%。团场耕地土层以板结土、粘土为主,沙质土壤比例小,分布零星。经调查,土壤普遍缺氮、少磷、富钾,偏碱性,且有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盐渍化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南部142团土壤盐分往下排压,随水带到该区;另一方面由于本团渠道渗漏,加上过去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在强烈蒸发作用下,土壤盐分表聚速度快,造成大面积土壤次生盐渍化。经多年耕作和改良,土壤盐渍化面积和盐渍化程度比前几年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条件 合理施肥 土壤盐渍化 土壤次生盐渍化 棉花 地下水位上升 土壤盐分 灌耕灰漠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