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和灌水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周奇锦 吕德生 +3 位作者 王振华 李文昊 宋利兵 温越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9,共10页
为探明灌溉水矿化度和灌水量对膜下滴灌玉米农田土壤盐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于2023年在新疆石河子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开展大田试验,玉米品种选用北疆常规中晚期高产品种丰玉33号,试验设置3个灌溉水矿化度水平,分别为0.85 g·L^(-1)... 为探明灌溉水矿化度和灌水量对膜下滴灌玉米农田土壤盐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于2023年在新疆石河子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开展大田试验,玉米品种选用北疆常规中晚期高产品种丰玉33号,试验设置3个灌溉水矿化度水平,分别为0.85 g·L^(-1)(S1)、3 g·L^(-1)(S2)和5 g·L^(-1)(S3),以及2个灌水量水平分别为4500 m^(3)·hm^(-2)(W1)和6750 m^(3)·hm^(-2)(W2),并以当地常规灌溉定额(5625 m^(3)·hm^(-2))、灌溉水的矿化度0.85 g·L^(-1)为对照试验(CK),共设计7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各处理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含盐量随土层深入,呈现出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的趋势,在玉米生育末期土壤表层出现盐分集聚现象。在相同灌水量下,随着灌溉水矿化度增加土壤积盐量逐渐增大;S1处理盐分主要积聚在距滴灌带10~20 cm处,S3处理盐分主要在20~40 cm土层形成积盐区;高灌水量(W2)和低矿化度微咸水灌溉(S2)均能显著增加土壤水分,减少盐分在土壤表层的积聚。S2处理的玉米株高及生物量积累与S1无显著性差异,S3处理对作物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叶片光合特性受到显著削弱。W2S1处理玉米获得最大产量为16999 kg·hm^(-2),W2S2处理为16577 kg·hm^(-2),与其无显著差异(P>0.05),较CK处理分别提高15.07%和12.21%。综合考虑,在淡水资源紧缺,地下微咸水资源丰富的北疆地区,不大于3 g·L^(-1)的灌溉水矿化度、灌水量为6750 m^(3)·hm^(-2)的灌溉方式是利用微咸水灌溉的较优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玉米 灌溉水矿化度 灌水量 生长效应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鄯善绿洲灌溉水矿化度对葡萄叶片黄化、干枯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伊丽米努尔 李宏 +1 位作者 杨璐 阿力木.甫拉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13-1816,共4页
为阐明灌溉水矿化度对葡萄叶片枯萎、干枯的影响,对新疆鄯善县成龄葡萄地的葡萄叶片黄化、褐变干枯、穗粒脱落等现象进行现场勘察,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测试,并结合扫描电镜检测病毒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该地区渠水和井水矿化度均较高;... 为阐明灌溉水矿化度对葡萄叶片枯萎、干枯的影响,对新疆鄯善县成龄葡萄地的葡萄叶片黄化、褐变干枯、穗粒脱落等现象进行现场勘察,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测试,并结合扫描电镜检测病毒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该地区渠水和井水矿化度均较高;两块地葡萄发生的叶缘、叶尖黄化、焦枯,穗粒脱落等现象主要是由于浇灌地下井水引起的盐害所致。葡萄植株受到盐害时生长势减弱,病毒也会引起葡萄叶缘皱缩、褐变向下卷等加重危害。在鄯善县部分葡萄种植区域,以常规灌溉方式,用地下水灌溉1次就会产生1~2级盐害,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叶片黄化 灌溉水矿化度 叶片病毒 新疆鄯善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矿化度咸水造墒灌溉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科江 马俊永 +3 位作者 曹彩云 郑春莲 张苍根 牛英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2-317,共6页
采用裂区设计,灌溉量作为主处理,灌溉水的矿化度作为副处理,研究了播前不同灌溉量下不同矿化度咸水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对棉花出苗时间和出苗率的影响差异较大,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棉花出苗... 采用裂区设计,灌溉量作为主处理,灌溉水的矿化度作为副处理,研究了播前不同灌溉量下不同矿化度咸水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对棉花出苗时间和出苗率的影响差异较大,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棉花出苗速度变缓,出苗率降低,其中4 g·L-1以下的咸水灌溉处理棉花出苗率在90%以上,6 g·L-1矿化度处理平均出苗率仍可达85%左右,但出苗时间推迟。播种前咸水灌溉量以22.5~34.0 mm为宜。灌溉水矿化度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前期大于后期,前期大于4 g·L-1矿化度处理表现出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后期大于6 g·L-1矿化度处理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从产量上看,棉花的咸水矿化度计算阈值为3.38 g·L-1,即在矿化度小于3.38 g·L-1时,咸水灌溉的棉花产量与淡水灌溉产量差异不明显,高于此矿化度阈值时,棉花产量呈直线下降趋势;但低于8 g·L-1咸水灌溉的棉花产量均显著高于纯旱地的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播前灌溉 灌溉水矿化度 灌水量 生长发育和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入渗条件下农田土壤水盐动态简化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妙仙 杨劲松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8,共8页
率先采用线性简化式 ,并引入优先流系数来表示计算土层下边界渗漏水流通量 ;然后导出了计算土层入渗前后土壤储水量变化公式 ,在此基础上又引入淋洗系数 ,导出了入渗前后土壤储盐量变化公式。通过对公式的讨论 ,提出了灌溉水矿化度临界... 率先采用线性简化式 ,并引入优先流系数来表示计算土层下边界渗漏水流通量 ;然后导出了计算土层入渗前后土壤储水量变化公式 ,在此基础上又引入淋洗系数 ,导出了入渗前后土壤储盐量变化公式。通过对公式的讨论 ,提出了灌溉水矿化度临界方程 ,讨论了淋洗系数和优先流系数的物理意义和影响因素。本文所建模型简单适用 ,而且与田间实测灌溉水矿化度临界方程极其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渗 水盐动态模型 灌溉水矿化度 临界方程 优先流系数 淋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优选BP神经网络模型的作物-水盐响应关系模拟研究
5
作者 柴春岭 苏艳超 +1 位作者 刘玉春 杨路华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96-98,108,共4页
棉花在诸多影响因素下,生长过程表现为复杂的非线性,使其水-盐的响应关系难以用传统的数学模型进行精确描述。本研究基于大田棉花膜下咸淡水滴灌试验成果,采用模糊优选BP神经网络模型,对籽棉产量与灌溉水量和灌溉水矿化度的响应关系进... 棉花在诸多影响因素下,生长过程表现为复杂的非线性,使其水-盐的响应关系难以用传统的数学模型进行精确描述。本研究基于大田棉花膜下咸淡水滴灌试验成果,采用模糊优选BP神经网络模型,对籽棉产量与灌溉水量和灌溉水矿化度的响应关系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模拟结果精度良好。模拟得到的连接权重矩阵可良好地表达籽棉产量与各生长阶段微咸水处理水平之间的响应关系,在微咸水灌溉技术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优选神经网络模型 作物-水盐响应关系 棉花 微咸水灌溉 籽棉产量 灌溉水 灌溉水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ltMod模型的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土壤盐分综合调控措施 被引量:3
6
作者 翟中民 史文娟 +1 位作者 郭建忠 刘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4-318,325,共6页
为了探究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土壤盐分的综合调控措施,以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为例,基于SaltMod模型研究了灌溉水矿化度、咸淡水混合比例、排水沟深度以及渠道衬砌水平对作物根层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层土壤盐分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 为了探究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土壤盐分的综合调控措施,以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为例,基于SaltMod模型研究了灌溉水矿化度、咸淡水混合比例、排水沟深度以及渠道衬砌水平对作物根层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层土壤盐分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加,1.0 g/L的地表微咸水较适合本研究区灌溉;淡水(黄河水)和地下微咸水(矿化度为2.2 g/L)混合灌溉比为1∶1时,既增加了地下微咸水的利用且地下水埋深下降到2 m左右的相对稳定平衡状态;当排水深度在1.5~2.0 m,渠系利用系数达到0.7时,根层盐分显著降低,适当提高排水深度和渠系水利用系数可以有效减少高矿化度灌溉水对土壤盐分累积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制定合理的土壤盐分综合调控措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矿化度 微咸水灌溉 渠道衬砌 根层土壤盐分 SaltMo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滴灌对土壤水盐运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郭安安 王梦琴 +2 位作者 王为木 刘鑫娜 胡祺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2期118-121,共4页
目的:研究田间条件下微咸水滴灌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河海大学节水园区内栽培番茄小区试验,对3种滴头流量(2、3、4L/h)及2种灌溉水矿化度(2、4g/L)对微咸水点源滴灌入渗后的土壤水盐运移进行研究。结果:在纵向及水平向距... 目的:研究田间条件下微咸水滴灌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河海大学节水园区内栽培番茄小区试验,对3种滴头流量(2、3、4L/h)及2种灌溉水矿化度(2、4g/L)对微咸水点源滴灌入渗后的土壤水盐运移进行研究。结果:在纵向及水平向距离滴头5~15cm土层,土壤含水率随灌溉水矿化度及滴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和土层深度增加,盐分累积量也越大;滴头流量越小,表层脱盐效果越好。结论:微咸水滴灌最好采用较小的灌溉水矿化度和滴头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头流量 灌溉水矿化度 土壤水盐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