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濒危状况评估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文光 储嘉琳 +1 位作者 张耀广 李家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6-751,756,共7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同时参照IUCN红色名录等级与标准使用指南(10.1版)和IUCN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地区水平应用指南(4.0版),对489种中国苦苣苔...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同时参照IUCN红色名录等级与标准使用指南(10.1版)和IUCN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地区水平应用指南(4.0版),对489种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评估结果表明,绝灭1种,野外绝灭1种,极危12种,濒危16种,易危45种,近危86种,数据缺乏54种.评估重点为特有种.207种特有种和其它6种苦苣苔科植物需重点关注及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苔科 濒危状况 特有种 受威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撒拉语的濒危状况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马伟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50,共12页
本文根据在撒拉族地区的田野调查,对撒拉语的濒危状况及濒危原因作了分析,以期能对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撒拉语 濒危状况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濒危状况与保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崔家宝 周爱光 陈小蓉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5-29,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依托扎根理论对我国国家级体育非遗项目申报书进行编码分析,剖析体育非遗濒危的现状及缘由,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研究发现:体育非遗项目濒危的原因包括项目依存的文化环境逐渐消亡、传承主体保护缺乏整体性、传承主体...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依托扎根理论对我国国家级体育非遗项目申报书进行编码分析,剖析体育非遗濒危的现状及缘由,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研究发现:体育非遗项目濒危的原因包括项目依存的文化环境逐渐消亡、传承主体保护缺乏整体性、传承主体流失、档案保护缺乏连续性、项目经济自生能力不足、经费扶持缺乏针对性。提出我国体育非遗保护的改善路径: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改善文化环境;注重传承人的积极性与梯队建设,以校园传承方式补偿改善传承主体“断代”;政府经费资助加强针对性,经费来源提倡多元化;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改善档案保护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非遗 濒危状况 保护措施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状况及保护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洁 阎平 +4 位作者 杨淑萍 徐文斌 刘鸯 黄刚 杜珍珠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8,共9页
采取线路调查法,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数、习性、分布特征及濒危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共有珍稀濒危植物67种,隶属31科40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2科2属13种,被子植物28科37属53种;被子植物... 采取线路调查法,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数、习性、分布特征及濒危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共有珍稀濒危植物67种,隶属31科40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2科2属13种,被子植物28科37属53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25科32属48种,单子叶植物有3科5属5种。景天科(Crassulaceae)的红景天属(Rhodiola Linn.)和麻黄科(Ephedraceae)的麻黄属(Ephedra Tourn ex Linn.)种类均较多(10种以上)。从习性看,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种类较丰富(分别为31和26种),乔木、寄生植物和一年生草本种类依次有7、2和1种。从垂直分布看,该区域珍稀濒危植物的海拔分布范围为1 500~5 600 m,种数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从水平分布看,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叶城县为中心向北或向东,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渐少;集中分布区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叶城县西南山区海拔2 000~4 500 m的中山带、亚高山带和高山带。在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中,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2013版)收录的种类仅小斑叶兰[Goodyera repens(L.)R.Br.]1种;属于《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的种类有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 Maxim.)和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属于《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的种类有46种,包括极危种2种、濒危种5种、易危种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收录的种类有裸果木和昆仑方枝柏(Sabina centrasiatica Kom.);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的种类有43种,其中,新疆Ⅰ级、Ⅱ级和Ⅲ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有31、10和2种。总体上看,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但由于生境和气候恶劣,加之部分种类的种群规模减小并具有间断分布的特点,这些种类面临较高的灭绝风险。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增加保护强度、优先保护受威胁种类及注重孑遗种的科学研究等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 珍稀濒危植物 种类构成 濒危状况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状况评估及保护对策
5
作者 余燕华 翁舒怡 +2 位作者 雷张博雅 叶道滨 俞群 《福建林业》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法,对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8种及变种,其中极危(CR)11种,濒危(EN)19种,易危(VU)52种;全省仅13个县市分布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且大部分未在保护区内...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法,对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8种及变种,其中极危(CR)11种,濒危(EN)19种,易危(VU)52种;全省仅13个县市分布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且大部分未在保护区内分布。福建省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其中6种分布在保护区内;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1种,87种分布在保护区内;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8种,9种分布在保护区内;福建省内66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未分布在保护区内,占比39.29%。全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濒危原因:人为因素>生理因素>自然因素>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其中受到生境破碎片化和环境污染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保护等级评估 濒危状况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濒危现状与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7
6
作者 温放 符龙飞 +2 位作者 辛子兵 熊驰 韦毅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5-798,共14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已知苦苣苔科植物共有805种(含种下等级,下同),隶属于45个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至华南地区,其中特有种和狭域种十分丰富。由于苦苣苔科大部分种类仅适应于某些特化的微生境,因此极易因自身原因和外界因素的干...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已知苦苣苔科植物共有805种(含种下等级,下同),隶属于45个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至华南地区,其中特有种和狭域种十分丰富。由于苦苣苔科大部分种类仅适应于某些特化的微生境,因此极易因自身原因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致危。为更好地了解中国苦苣苔科已知物种的濒危风险,该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且结合最近发表的新分类群中关于濒危等级评估的相关内容,辅以近年来实地调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苦苣苔科已知物种的濒危等级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重新评估。同时,依托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苦苣苔专业委员会、广西植物研究所国家苦苣苔科种质资源库和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平台,首次创新了从新种发现和发表到濒危状况评估、即时启动保育和园艺新品种培育同步进行的物种保护新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有必要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对苦苣苔科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程度。因此,建议:(1)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紧迫性的认识;(2)针对濒危的尤其是被评估为极危(CR)和濒危(EN)的类群开展“抢救性”保护、迁地与就地保护和野外回归;(3)积极开展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的研究。以上结果和建议是将来苦苣苔科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UCN 苦苣苔科 物种多样性 濒危状况评估 新分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东乡野生稻的濒危现状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大洲 肖叶青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9-31,共3页
东乡野生稻是分布最北的普通野生稻(28°14′N,116°36′E),1978~1982年间,东乡共发现有3处9个群落.20多年后,人为的干扰和生境的破坏已导致6个群落灭绝,除保护2个群落外,1个群落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2000年9、10月普查期间又... 东乡野生稻是分布最北的普通野生稻(28°14′N,116°36′E),1978~1982年间,东乡共发现有3处9个群落.20多年后,人为的干扰和生境的破坏已导致6个群落灭绝,除保护2个群落外,1个群落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2000年9、10月普查期间又新发现2处(九石塘和胜塘)各1个群落.阐述了东乡野生稻濒危现状,探讨了致濒原因,提出了加强保护东乡普通野生稻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 普通野生稻 濒危状况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抢救性调查收集及其抗病性初步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文龙 梁云涛 +11 位作者 罗翠婷 乔卫华 吴宇翔 程云连 何金富 张丽芳 李克敌 徐志健 黄雪琼 肖晓蓉 郑晓明 杨庆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1453,共13页
针对广西野生稻濒危状况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抢救性收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发掘其抗病基因,对广西野生稻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了调查和收集,并对收集的部分资源进行了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广西野生稻原记载的44个分布点中,... 针对广西野生稻濒危状况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抢救性收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发掘其抗病基因,对广西野生稻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了调查和收集,并对收集的部分资源进行了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广西野生稻原记载的44个分布点中,仅剩24个尚有野生稻分布,濒危状况十分严重,近10年来野生稻分布点消失比例高达45.5%,水源被破坏和杂草竞争是危害野生稻生存的主要威胁因素;按照野生稻取样原则,共抢救性收集到11个普通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群体共317份种质资源;利用国际强毒菌株PXO99对177份材料进行白叶枯抗性鉴定,采用离体戳伤叶片鉴定的方法进行不同病菌小种(Guy11、RB22、FJ-3-2、FJ-3-5、FJ-2-3)的稻瘟病抗性鉴定,筛选出白叶枯抗性资源27份,稻瘟病抗性资源105份,兼抗白叶枯和稻瘟病的种质资源5份。针对广西野生稻抗病资源丰富但消失严重的问题,建议加强收集和保护,并加大种质资源鉴定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濒危状况 收集 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鲟鱼适养品种及其种质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细华 褚志鹏 +1 位作者 李罗新 李创举 《科学养鱼》 2020年第2期1-2,共2页
鲟鱼是鲟形目鱼类的俗称,在自然界中现存2科(鲟科和匙吻鲟科)、6属、27种,但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况,有的濒临灭绝,例如分布于中国长江的白鲟(Psephurus gladius)自2003年以来就没有被发现过。鲟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鱼肉脂肪少,无刺... 鲟鱼是鲟形目鱼类的俗称,在自然界中现存2科(鲟科和匙吻鲟科)、6属、27种,但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况,有的濒临灭绝,例如分布于中国长江的白鲟(Psephurus gladius)自2003年以来就没有被发现过。鲟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鱼肉脂肪少,无刺,脊椎骨是软骨,特别是由其卵加工成的鱼子酱更是国际高端食品。依鲟鱼种类不同,目前每千克鱼子酱售价300~1500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特性 濒危状况 鱼子酱 鲟鱼 濒临灭绝 鲟形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信阳民间道教音乐的抢救、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6-99,共4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保护、发展遇到了诸多问题,形势已经十分严峻。那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如民歌、民俗等。北大考古博学院教授孙华先生说:"一个地方想发展,想...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保护、发展遇到了诸多问题,形势已经十分严峻。那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如民歌、民俗等。北大考古博学院教授孙华先生说:"一个地方想发展,想受到别人的尊重,就应该保持自身的特点,对于祖先的遣产,不能无视,更不能蔑视,因为祖先的遗产,是地域自豪感的来源"。[1]因此,对这些处于濒危状况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音乐 道教文化 物质文化遗产 科仪 博学院 濒危状况 孙华 画符念咒 道教信仰 道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4种木本植物新记录及资源现状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鹤 谭兵 +4 位作者 王玉琴 谢延平 邓涛 谢丹 张代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5-898,共4页
2017~2019年,我们在对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本底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若干新记录。本文对其中4种木本植物新记录进行报道,分别为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Chun&C.H.Tsoong)Y.W.Law]、乐昌含笑(Michelia c... 2017~2019年,我们在对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本底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若干新记录。本文对其中4种木本植物新记录进行报道,分别为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Chun&C.H.Tsoong)Y.W.Law]、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峨眉鹅耳枥(Carpinus omeiensis H.H.Hu&D.Fang)和尾叶紫薇(Lagerstroemia caudata Chun&F.C.How ex S.K.Lee&L.F.Lau)。同时,我们也对这4种木本植物的种群现状、濒危状况和资源利用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学 种群现状 濒危状况 资源利用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连苞叶兰(兰科)的重新发现与形态特征增补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雨芊 刘强 +3 位作者 吴训锋 李金龙 王博轶 潘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23-1627,共5页
孟连苞叶兰(Brachycorythis menglianensis)自2001年发表以来,再也没有被发现和记录过。由于能够用于分类学参考的仅为模式标本和依据标本绘制的素描图,加之原始文献的描述不够细致,以致于Henrik Pedersen将其作为长叶苞叶兰(B.henryi)... 孟连苞叶兰(Brachycorythis menglianensis)自2001年发表以来,再也没有被发现和记录过。由于能够用于分类学参考的仅为模式标本和依据标本绘制的素描图,加之原始文献的描述不够细致,以致于Henrik Pedersen将其作为长叶苞叶兰(B.henryi)的异名处理。时隔十五年后,我们在该种的模式产地进行野外兰科植物考察时,有幸重新发现了该种。通过对其新鲜带花植株的详细比对之后,发现孟连苞叶兰与长叶苞叶兰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如孟连苞叶兰叶片卵圆形,叶片大小(2.5-4.7×1.7-2.3 cm)、唇瓣密被疣状突起且先端缺刻或2裂等特征,明显有别于长叶苞叶兰。因此,在该研究中支持孟连苞叶兰的分类学地位,同时对该种的形态特征、生境以及生存现状等信息进行了增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连苞叶兰 兰科 重新发现 形态特征增补 濒危状况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长臂猿保护发展对策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亚东 张剑锋 《热带林业》 2003年第2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海南 长臂猿 灵长目 长臂猿科 种群分布 濒危状况 生态廊道 监测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滨州全面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文杰 孙福来 《中国种业》 2020年第7期78-78,共1页
5月27日,山东省滨州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推进会议召开。会议再动员、再部署,推动全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确保11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滨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由市农业... 5月27日,山东省滨州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推进会议召开。会议再动员、再部署,推动全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确保11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滨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由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工作督查以及材料审核汇总等工作,各县(市、区)承担本辖区内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收集工作。各县(市、区)将通过查阅统计数据和档案资料、民间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基本查清各类作物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更替、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以及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关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种质资源 档案资料 山东省滨州市 生态环境 统计数据 山东滨州 组织协调 濒危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交响曲(一)──悲惨命运
15
作者 于晓平 《野生动物》 2002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朱鶚 日本 朝鲜 历史分布 濒危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救救“长江女神”白鱀豚
16
作者 刘德明 《野生动物》 2002年第1期5-5,共1页
关键词 长江 白暨豚 濒危状况 动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猿猴漫谈
17
作者 郭耕 《野生动物》 2002年第1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猿猴 种类 濒危状况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种“芯片”之一:融水香鸭
18
作者 黄力刚 《中国畜牧业》 2022年第24期55-55,共1页
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推进种业振兴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2021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通过普查,摸清广西畜禽和蜂、蚕遗传资源家底,发掘一批新资源,科学评估资... 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推进种业振兴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2021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通过普查,摸清广西畜禽和蜂、蚕遗传资源家底,发掘一批新资源,科学评估资源珍贵稀有程度和濒危状况,实施有效保护,为实现种业振兴奠定种质资源基础。近期,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畜牧研究院(原广西畜牧研究所)地方水禽品种性能测定团队对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品种融水香鸭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工作,完成了融水香鸭生产性能测定关键的阶段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农业 广西畜牧研究所 畜禽遗传资源 阶段性工作 生产性能测定 资源家底 濒危状况 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政治站位 切实做好河北省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
19
作者 倪慧勇 何旭 辛英霞 《北方牧业》 2021年第17期4-4,共1页
河北省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目的是摸清分布在全省的所有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包括遗传资源名称、分布区域、来源、产区自然生态条件、群体数量及近年来变化情况、主要特征特性、保护现状、濒危状况、开发利用情况等信息。本次普... 河北省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目的是摸清分布在全省的所有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包括遗传资源名称、分布区域、来源、产区自然生态条件、群体数量及近年来变化情况、主要特征特性、保护现状、濒危状况、开发利用情况等信息。本次普查结果,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河北省畜禽种质资源登记、畜禽遗传资源挖掘鉴定与数据库建设、保护主体确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遗传资源 自然生态条件 群体数量 畜禽种质资源 数据库建设 濒危状况 保护现状 开发利用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