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和激活转录因子4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潘红 王军 +2 位作者 朱冠南 曹修丽 李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73-1577,共5页
目的:了解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p)]、激活转录因子4(ATF4)表达的变化。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和HIBD组,每组各40只。HIBD组采用Rice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 目的:了解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p)]、激活转录因子4(ATF4)表达的变化。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和HIBD组,每组各40只。HIBD组采用Rice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分别于缺氧缺血(HI)后6、12、24和72 h取其脑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变侧大脑皮质eIF2α(p)、ATF4蛋白的表达。假手术组不行缺氧缺血处理,采用同样方法检测其eIF2α(p)、ATF4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eIF2α(p)、ATF4蛋白少量表达,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HIBD组6 h可以观察到较多eIF2α(p)、ATF4蛋白,12 h达到高峰,72 h明显减少,但仍高于假手术组。HIBD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BD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IF2α(p)、ATF4参与了新生大鼠HIBD病理生理过程。HIBD可能诱发了内质网应激反应,启动了PKR样内质网激酶(PERK)介导的未折叠蛋白应答(UPR)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激活转录因子4 未折叠蛋白反应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与转录激活因子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王亚越 栾晓娜 +3 位作者 陈筱涵 马慧慧 李明玉 田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8-524,共7页
目的:探讨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LAMP3)与转录激活因子4(ATF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病变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LAMP3与ATF4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与宫颈癌患者... 目的:探讨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LAMP3)与转录激活因子4(ATF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病变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LAMP3与ATF4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两种蛋白的相关性。结果:LAMP3在正常宫颈组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中均为阴性或低表达,在宫颈癌中高表达率为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13,P=0.001)。ATF4在正常宫颈组中高表达率为26.7%,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中高表达率为10.0%,在宫颈癌组中高表达率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8,P=0.004)。LAMP3的表达与宫颈癌FIGO分期(χ^(2)=10.139,P=0.006)、淋巴结转移(χ^(2)=8.475,P=0.004)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TF4的表达在宫颈癌病灶大小(χ^(2)=4.578,P=0.032)、FIGO分期(χ^(2)=8.971,P=0.009)、淋巴结转移(χ^(2)=7.881,P=0.005)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AMP3与ATF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8,P=0.002)。结论:LAMP3与ATF4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两者的表达程度具有相关性,且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有望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 转录激活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00a/14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轴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进展中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姚曼曼 仇永乐 +4 位作者 刘铁军 路月亭 路华林 尚宏悦 董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83,共11页
目的 基于公共数据库探索微小RNA (miRNA) 200a/14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 (STAT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构建预后模型,探讨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行性。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仿生明胶外泌体颗粒递送miRNA200a/14... 目的 基于公共数据库探索微小RNA (miRNA) 200a/14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 (STAT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构建预后模型,探讨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行性。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仿生明胶外泌体颗粒递送miRNA200a/141进而调节STAT4,评估在OSCC的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核酸保护能力及抗癌作用。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OSCC相关miRNA及信使RNA表达测序数据,使用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评估miRNA200a/141与STAT4的表达水平和临床相关性。制备负载miRNA200a/141的仿生明胶外泌体纳米颗粒(GNP-EXO-miRNA200a/141),进行Transwell迁移、细胞划痕和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评估纳米颗粒对SCC25细胞的作用,并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对SCC25细胞中STAT4表达的影响。结果 miRNA200a/141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其靶标STAT4的表达水平升高,两者呈负相关。制备的GNP-EXO-miRNA200a/141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粒径分布和稳定性。在细胞实验中,GNPEXO-miRNA200a/141显著抑制了SCC2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显著下调了STAT4的表达。结论 miRNA200a/141通过调节STAT4在OSCC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有望成为OSC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潜在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微小RNA 200a/14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 外泌体 明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庞红梅 崔刘福 +4 位作者 房芳 陈红 贾育红 袁伟 杨文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5-627,共3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R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法检测RA患者STAT4基因型,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RA患者抗CC...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R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法检测RA患者STAT4基因型,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RA患者抗CCP抗体水平,乳胶凝集法测定RF水平,分析抗CCP抗体和RF与STAT4的关系。结果 RA携带STAT4 rs7574865等位基因T者与非携带者抗CCP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7,P=0.236),其RF阳性率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262,P=0.261)。结论汉族人群RA患者STAT4 rs7574865基因多态性与抗CCP抗体、RF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基因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 抗CCP抗体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银广 李珠玉 +4 位作者 李婕 侯文汇 李小青 林敏欢 游泽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基因rs10181656及rs16833431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228名子痫前期患者(病例组)和179名健康孕妇(对照组)的STAT4基因rs101...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基因rs10181656及rs16833431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228名子痫前期患者(病例组)和179名健康孕妇(对照组)的STAT4基因rs10181656 C/G及rs16833431 C/T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结果】(1)rs10181656位点在病例组中C/C、C/G及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5.96%、47.81%及16.23%,而对照组中的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46.37%、44.69%及8.94%,C/C、C/G及G/G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1),C、G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9);(2)rs16833431位点:三种基因型和C、T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508,0.461)。【结论】STAT4基因rs10181656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而rs16833431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疹患者外周血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4和白细胞介素-35mRNA水平变化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冯爽 陈宏 +1 位作者 潘小刚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前认为以辅助性T细胞(Th)2细胞占优势地位的Th1和Th2细胞亚群失衡是湿疹发病的重要机制,大量Th2型细胞因子介导了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Ⅳ型变态反应。但新近研究发现,湿疹患者体内存在另外2种Th细胞的失衡状态,
关键词 湿疹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4 白细胞介素-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致HepG2细胞脂质沉积及ATF-4敲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任路平 于贤 +3 位作者 王娜 刘娜 宋光耀 陈树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24-1427,1434,共5页
目的探讨果糖对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激活转录因子4(ATF-4)敲减的干预作用。方法转染针对HepG细胞ATF-4的siRNA,根据处理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C)、高果糖组(F)、高果糖+阴性对照组(F+NC)、高果糖+ATF-4 siRNA组(F+ATF-4-),检测各组... 目的探讨果糖对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激活转录因子4(ATF-4)敲减的干预作用。方法转染针对HepG细胞ATF-4的siRNA,根据处理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C)、高果糖组(F)、高果糖+阴性对照组(F+NC)、高果糖+ATF-4 siRNA组(F+ATF-4-),检测各组肝脏脂质从头合成上游转录因子及内质网应激标志物的基因水平,并检测下游脂质合成的关键酶类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F组SREBP-1c、Ch REBP及GRP78、CHOP的基因表达增加,ATF-4敲减降低了上述基因的表达水平(均P<0.01);与C组比较,F组ACC、FAS、SCD-1的蛋白表达增加(均P<0.01),而ATF-4敲减降低了ACC、FAS、SCD-1的蛋白表达(均P<0.01)。结论 ATF-4敲减通过下调脂质从头合成改善果糖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沉积,提示ATF-4对脂质从头合成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转录因子4 脂质从头合成 脂肪肝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细胞翻译启动因子2B与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
8
作者 潘艳霞 吴晔 +1 位作者 牛争平 姜玉武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8-610,共3页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vanishing white matter(VWM) 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inherited white matter disorders in childhood,and it′s the only known hereditary human disease due to the direct defects in protein sy...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vanishing white matter(VWM) 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inherited white matter disorders in childhood,and it′s the only known hereditary human disease due to the direct defects in protein synthesis process,with the gene defects in EIF2B1-5,encoding the five subunits of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eIF2B α,β,γ,δ and ε) respectively.eIF2B is essential for the protein translation initiation process,and its action is realized via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2(eIF2).Phosphorylation of eIF2α and eIF2Bε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gulate eIF2B function,and thus play a key role in control of the protein translation level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Mutant eIF2B results in functional defects and decrease of the overall protein translation in cells,but in increase the translation of proteins with multiple 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s,such as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FT4),which leads to the susceptibility to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nder stress,and the following apoptosis.The exact pathogenic mechanisms of VWM are far from well understood.It′s suggested that level of AFT4 in cells with eIF2B mutations is higher than in wild type cells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which makes the mutant cells more susceptible to endoplasmic reticulum(ER) stress and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Under stress,the defect eIF2B leads to a vicious cycle of UPR activation,which may underlie the neurological aggravation in VWM patients after minor stress,a specific cli-nical feature of VWM.Elucidating the pathogenesis of VWM will be helpful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protein translation process in eukaryotic cells,and provide a clue for possible therapeutic target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in the future.Abstract:SUMM ARY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vanishing white matter(VWM) 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in-herited white matter d isorders in childhood,and i′ts the only known hered itary human d isease due to the d irect defects in protein synthesis process,with the gene defects inEIF2B1-5,encod ing the five sub-units of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eIF2Bα,β,γ,δandε) respectively.eIF2B is essential for the protein translation initiation process,and its action is realized via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2(eIF2).Phosphorylation of eIF2αand eIF2Bε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gulate eIF2B function,and thus play a key role in control of the protein translation level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 ition.Mutant eIF2B results in functional defects and decrease of the overall protein translation in cells,but in increase the translation of proteins with multiple upstream open read ing frames,such as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FT4),which leads to the susceptibility to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nder stress,and the following apoptosis.The exact pathogenic mechanisms ofVWM are far from well understood.I′ts sugges-ted that level ofAFT4 in cells with eIF2B mutations is higher than in wild type cells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 ition,which makes the mutant cellsmore susceptible to endoplasm ic reticulum(ER) stress and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Under stress,the defect eIF2B leads to a vicious cycle ofUPR activa-tion,which may underlie the neurological aggravation in VWM patients afterm inor stress,a specific cli-nical feature ofVWM.E lucidating the pathogenesis ofVWM will be helpful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pro-tein translation process in eukaryotic cells,and provide a clue for possible therapeutic target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 真核细胞起始因子 磷酰化 激活转录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eIF2α/ATF4/CHOP通路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盼盼 符健 +1 位作者 陈伟 陈丽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5-62,共8页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PGE1)对暴发性肝衰竭(FHF)大鼠对肝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激活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90只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PGE1)对暴发性肝衰竭(FHF)大鼠对肝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激活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90只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PGE1组,除对照组外,其它组大鼠均采用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大肠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FHF大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6 h后,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PGE1组分别尾静脉注射促肝细胞生长素1.36 mg/kg,PGE112.5、25、37.5μ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3 d,对照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造模72 h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解剖取肝组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eIF2α/ATF4/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和蛋白、磷酸化-eIF2α(p-eIF2α)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细胞广泛变性并有局灶性坏死,中央静脉受损,血清ALT、AST、TBIL,肝组织中eIF2α、ATF4、CHOP、Caspase-3 mRNA及p-eIF2α/eIF2α、ATF4、CHOP、Caspase-3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PGE1组肝细胞损害有所降低,坏死细胞数量减少,血清ALT、AST、TBIL水平,肝组织中eIF2α、ATF4、CHOP、Caspase-3 mRNA及p-eIF2α/eIF2α、ATF4、CHOP、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P<0.05);且随着PGE1给药剂量的增加,低、中、高剂量PGE1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肝组织中eIF2α、ATF4、CHOP、Caspase-3 mRNA及p-eIF2α/eIF2α、ATF4、CHOP、Caspase-3蛋白水平依次降低(P<0.05),呈剂量依赖性;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PGE1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肝组织中eIF2α、ATF4、CHOP、Caspase-3 mRNA及p-eIF2α/eIF2α、ATF4、CHOP、Caspase-3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高剂量PGE1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肝组织中eIF2α、ATF4、CHOP、Caspase-3 mRNA及p-eIF2α/eIF2α、ATF4、CHOP、Caspase-3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E1可能通过抑制eIF2α/ATF4/CHOP通路表达,减轻大鼠肝细胞凋亡,达到保护肝的作用,可能作为FHF潜在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大鼠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激活转录因子4 C/EBP同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患者外周血HLA-DR4、PAD4、STAT4 mRNA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吕卓 李娟 +1 位作者 冯知涛 任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Ⅳ型肽精氨酸脱亚氨基酶(PAD4)、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STAT4)的表达及与RA病情活动的关系。方法患者来源于南方医院中医风湿科专科门诊及病房,根据DAS28评分分为活动...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Ⅳ型肽精氨酸脱亚氨基酶(PAD4)、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STAT4)的表达及与RA病情活动的关系。方法患者来源于南方医院中医风湿科专科门诊及病房,根据DAS28评分分为活动期RA患者24例(DAS28≥2.6),缓解期RA患者14例(DAS28<2.6),以1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Quanti Gene Plex(QGB)方法测定外周血HLA-DR4、PAD4、STAT4 mRNA表达水平。分析RA患者HLA-DR4、PAD4、STAT4 mRNA表达水平及与病情活动程度、抗环瓜氨酸(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活动期、缓解期RA HLA-DR4 mRNA表达均上调(P<0.05),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RA PAD4 mRNA表达水平高于缓解期RA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RA较对照组表达升高(P<0.05),活动期RA STAT4 mRNA表达水平高于缓解期RA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RA和对照组两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RA患者HLA-DR4 mRNA表达与DAS28、抗-CCP抗体、RF均无相关性(P>0.05);PAD4 mRNA表达与DAS28、抗-CCP抗体水平呈正相关(P<0.05),STAT4 mRNA表达与DAS28、RF呈正相关((P<0.05)。结论 1、RA患者外周血HLA-DR4、PAD4、STAT4基因表达上调;2、HLA-DR4 mRNA表达水平与RA活动性无明显相关;PAD4、STAT4 mRNA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检测PAD4、STAT4 mRNA表达水平有助于对RA疾病活动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HLA-DR4 Ⅳ型肽精氨酸脱亚氨基酶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4基因rs10181656位点的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银广 李婕 +3 位作者 刘俊 赖嘉杰 何善阳 游泽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1-555,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基因在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表达及其表达量与rs10181656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332名URSA患者和260名健康对照者rs10181656...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基因在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表达及其表达量与rs10181656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332名URSA患者和260名健康对照者rs10181656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中的86名URSA患者及77名健康对照者蜕膜STAT4基因的蛋白表达量。【结果】rs10181656C/G:URSA组中C/C、C/G及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6.45%、46.99%及16.57%,而对照组中的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46.54%、45.38%及8.0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G等位基因增加URSA组发病风险(OR=1.50,P<0.05)。STAT4蛋白表达量在URSA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URSA组内分为C/C、C/G及G/G基因型的三个亚组STAT4蛋白表达:三个亚组的STAT4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亦然(P<0.05),具有G/G基因型样本STAT4蛋白高表达于C/C基因型(P均<0.05);相同基因型在URSA组和对照组中STAT4蛋白表达:C/C基因型样本在URSA组和对照组中STAT4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及G/G基因型样本亦然(P>0.05)。【结论】rs10181656位点多态性通过影响STAT4蛋白表达,从而与增加URSA发病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自然流产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 基因多态性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4基因rs7574865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克罗恩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庞智 郑连民 +2 位作者 尹少朋 皇甫照 施瑞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分析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4(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4,STAT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7574865 G>T的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克罗恩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 目的:分析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4(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4,STAT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7574865 G>T的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克罗恩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汉族克罗恩病患者318例与健康对照者318例作为研究对象,抽提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直接测序方法检测STAT4基因SNP位点rs7574865的基因型,计算基因型与基因频率,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STAT4基因rs7574865多态位点GG、GT和TT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0.110、0.431和0.459,在对照组中分别为0.097、0.450和0.453,G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病例组分别为0.325和0.675,在对照组分别为0.322和0.678,该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TAT4基因rs7574865 G>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克罗恩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4 克罗恩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汉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4信号通路在运动所致大鼠Th1/Th2失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广高 苏全生 +2 位作者 周石 苏利强 张玮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9-144,共6页
通过游泳训练诱发大鼠Th1/Th2失衡,观察和分析JAK2/STAT4通路及其上游因子在该失衡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大运动量训练导致Th1/Th2失衡的分子机制。将清洁级1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游泳训练组(T组),每组根据取... 通过游泳训练诱发大鼠Th1/Th2失衡,观察和分析JAK2/STAT4通路及其上游因子在该失衡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大运动量训练导致Th1/Th2失衡的分子机制。将清洁级1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游泳训练组(T组),每组根据取材时间不同又随机分为24 h组与7 d组。训练采用4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方法。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脏血淋巴细胞pJAK2、pSTAT4、JAK2、STAT4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心脏血血浆IFN-γ、IL-4、IL-12值。结果发现:(1)T组大鼠血浆IFN-γ、IFN-γ/IL-4与IL-12(P<0.01)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1)、(P<0.05)。C组与T组大鼠血浆IL-12与IFN-γ的质量浓度显著相关(P<0.01)。(2)T组大鼠血淋巴细胞pJAK2、pSTAT4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C组(P<0.05)、(P<0.01)。结果说明4周递增负荷训练可能通过减少IL-12的分泌,抑制JAK2/STAT4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JAK2、STAT4的磷酸化过程,降低Th1类细胞因子IFN-γ的合成,诱发Th1/Th2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理学 Th1 Th2平衡 Janus激酶-2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 白细胞介素-12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H9、STAT4、uPA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玉 李璐 +3 位作者 顾开宏 赵宗峰 徐丹 陆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6-381,共6页
目的:探讨MYH9(rs12107)、STAT4(rs3024912)、uPA(rs406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特发性膜性相关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4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为病例组(IMN组),45例IgA肾病(IgA... 目的:探讨MYH9(rs12107)、STAT4(rs3024912)、uPA(rs406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特发性膜性相关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4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为病例组(IMN组),45例IgA肾病(IgAN)患者为疾病对照组(IgAN组),4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选取直接测序方法检测rs12107、rs3024912、rs406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3个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IMN相关性。结果:A组rs12107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48.9%、65.6%)高于B组(13.3%、33.3%)和C组(20.0%、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IMN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2.18倍(95%CI1.19~3.9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s12107位点CC基因型较非CC基因型的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的风险高(OR=5.56,95%CI 1.27~24.29,P=0.023);rs302491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s3024912位点GG基因型的患者是非GG基因型的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风险的6.30倍(95%CI1.48~26.83,P=0.013);rs4065位点只有TT一种基因型,未见到TC、CC基因型。结论:MYH9基因m12107位点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是新疆维吾尔族IMN的易感因素,且CC基因型与肾功能相关:STAT4基因rs3024912位点GG基因型与新疆维吾尔族IMN易感性无关.但与肾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甲状腺素蛋白介导STAT4/miR-223-3p/FBXW7通路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内皮细胞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焦军杰 姚文艳 +4 位作者 张前辉 李秀娇 常昆 马萧萧 李晓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分析转甲状腺素蛋白(TTR)介导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STAT4)/miR-223-3p/F-box WD重复蛋白7(FBXW7)通路对高糖(HG)诱导的人视网膜内皮细胞(hRECs)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hRECs分为对照组、HG组、HG+TTR组、HG+NC mimic组、HG+... 目的分析转甲状腺素蛋白(TTR)介导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STAT4)/miR-223-3p/F-box WD重复蛋白7(FBXW7)通路对高糖(HG)诱导的人视网膜内皮细胞(hRECs)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hRECs分为对照组、HG组、HG+TTR组、HG+NC mimic组、HG+miR-223-3p mimic组和HG+TTR+miR-223-3p mimic组。生物信息学分析STAT4与miR-223-3p的靶向关系,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验证。ELISA检测细胞中TTR水平,RT-PCR检测miR-223-3p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实验分析血管生成率,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TR、STAT4和FBXW7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G组hRECs中TTR水平升高(P<0.05)。培养24 h时,与HG组相比,HG+TTR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与HG组血管生成率(38.12±4.91)%相比,HG+TTR组hRECs血管生成率[(19.46±2.12)%]明显较小(P<0.05)。与HG+NC mimic组相比,HG+miR-223-3p mimic组hRECs中miR-223-3p表达上调,细胞活力增加(均为P<0.05);与HG+miR-223-3p mimic组相比,HG+TTR+miR-223-3p mimic组hRECs中miR-223-3p表达下调,细胞活力下降(均为P<0.05)。与HG+NC mimic组血管生成率(40.11±4.10)%相比,HG+miR-223-3p mimic组hRECs血管生成率[(61.52±6.25)%]增多(P<0.05);与HG+miR-223-3p mimic组相比,HG+TTR+miR-223-3p mimic组hRECs血管生成率[(42.24±4.33)%]减少(P<0.05),且与HG+NC mimi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TAT4与miR-223-3p启动子区域相互作用。与HG组相比,HG+TTR组hRECs中miR-223-3p、STAT4蛋白表达均降低,FBXW7和VEGF蛋白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与HG+TTR组相比,HG+miR-223-3p mimic组hRECs中miR-223-3p、STAT4蛋白表达均升高,FBXW7和VEGF蛋白表达均降低(均为P<0.05);与HG+miR-223-3p mimic组相比,HG+TTR+miR-223-3p mimic组hRECs中miR-223-3p、STAT4蛋白表达均降低,FBXW7和VEGF蛋白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与HG+TTR组相比,HG+TTR+miR-223-3p mimic组hRECs中miR-223-3p、VEGF、STAT4和FBXW7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TTR可能通过调节STAT4/miR-223-3p/FBXW7通路抑制HG诱导的hRECs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甲状腺素蛋白 人视网膜内皮细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 miR-223-3p F-box WD重复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F4在内质网应激调控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媚 陈熙 邹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5,共7页
为避免内质网中未折叠蛋白质的过度累积,真核细胞能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来维持内质网稳态,这个过程称为内质网应激。在骨生长发育中,适宜的内质网应激有助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生长,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为避免内质网中未折叠蛋白质的过度累积,真核细胞能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来维持内质网稳态,这个过程称为内质网应激。在骨生长发育中,适宜的内质网应激有助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生长,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而过度的内质网应激会抑制成骨分化,严重的甚至导致骨质疏松、成骨不全等相关骨病的发生。内质网应激时可激活未折叠蛋白质反应,其主要是通过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上调转录激活因子4(ATF4)的表达。ATF4位于许多成骨分化调节因子的下游,是促进成骨分化的关键因子,在内质网应激对成骨分化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成骨分化过程中,适宜的内质网应激能通过激活PERK信号通路,诱导ATF4表达增加,进而上调骨钙素、骨涎蛋白等成骨所必需基因的表达,促进成骨分化。过度的内质网应激会激活ATF4/CHOP促凋亡途径,并导致Bax、胱天蛋白酶等凋亡信号分子的大量产生,进而导致细胞凋亡,抑制成骨分化。由于ATF4在ERS和成骨分化中的重要作用,ATF4在骨质疏松、成骨不全等骨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述ATF4在内质网应激调控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机制,为相关骨性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转录激活因子4(ATF4) 成骨分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人群STAT4 rs10181656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越琦 薛超 +2 位作者 黎伟 黄莉 何佩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690-3693,共4页
目的探讨STAT4 rs10181656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人群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 associated vasculitides,AAV)的易感性及临床症状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限... 目的探讨STAT4 rs10181656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人群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 associated vasculitides,AAV)的易感性及临床症状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用于122例AAV患者(病例组)及155例健康人(对照组)基因型的测定,分析基因多态性与AAV易感性关系,并收集临床症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STAT4 rs10181656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GG基因型频率及G等位基因频率与AAV发病风险显著相关(基因型:OR=2.827,95%CI:1.207~6.621,P=0.017;等位基因:OR=1.537,95%CI:1.066~2.217,P=0.021)。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有无血尿亚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GG+CG基因型频率及G等位基因频率与血尿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基因型:OR=2.603,95%CI:1.017~2.664,P=0.046;等位基因:OR=2.393,95%CI:1.127~5.081,P=0.023)。结论STAT4 rs10181656基因多态性与广西汉族人群AAV易感性相关,与患者血尿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旗松素调控内质网应激PERK-ATF4通路减轻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余金玉 韩静 +2 位作者 张营 侯亮 余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4-62,共9页
目的探讨花旗松素(TAX)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24只SHR分为SHR对照组(SHR组)、TAX组(20 mg/kg)、TAX+PERK激活剂CCT020312(CCT)组(20 mg/kg TAX+2 mg/kg CCT),每组8只;另选8只正常血压Wistar-Kyoto(WKY... 目的探讨花旗松素(TAX)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24只SHR分为SHR对照组(SHR组)、TAX组(20 mg/kg)、TAX+PERK激活剂CCT020312(CCT)组(20 mg/kg TAX+2 mg/kg CCT),每组8只;另选8只正常血压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持续干预8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血压变化,并于干预结束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判断心肌肥厚程度和心脏功能,计算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小麦胚芽凝集素(WGA)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估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心房钠尿肽(ANP)、B型利钠肽(BNP)、I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和Ⅲ型胶原蛋白α1链(COL3A1)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转录激活因子4(ATF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干预结束后,与WKY组相比,SHR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IVSd、IVSs、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组织ANP、BNP、COL1A1和COL3A1 mRNA表达、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ATF4、C/EBP同源蛋白(CHOP)蛋白水平和p-PERK/PERK比值升高(均P<0.05),LVEF降低(P<0.05);与SHR组相比,TAX组SBP、DBP、IVSd、IVSs、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心肌细胞横截面积、CVF、心肌组织ANP、BNP、COL1A1和COL3A1 mRNA表达、GRP78、ATF4、CHOP蛋白水平和p-PERK/PERK比值降低(均P<0.05),LVEF升高(P<0.05);CCT020312可部分逆转TAX对心脏功能和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结论TAX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ERS),改善高血压心肌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ATF4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肥厚 花旗松素 内质网应激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 转录激活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通过下调内质网应激抑制心肌肥厚 被引量:1
19
作者 边苗苗 孔晨 +2 位作者 吴紫琼 孙雨晴 封启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19-2325,共7页
目的 探讨丹皮酚(paeonol,PAE)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ogen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分为5组,包括对照组、AngⅡ模型组、低浓度丹皮酚组、中浓度丹皮酚组、高浓度丹皮酚组。PAE每天灌胃(25... 目的 探讨丹皮酚(paeonol,PAE)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ogen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分为5组,包括对照组、AngⅡ模型组、低浓度丹皮酚组、中浓度丹皮酚组、高浓度丹皮酚组。PAE每天灌胃(25、50和100 mg·kg^(-1)·d^(-1))1次,连续28 d。通过向H9c2细胞中加入1μmol·L^(-1)的AngⅡ诱导48 h,建立体外肥大模型。结果 在AngⅡ诱导的大鼠中,PAE改善了超声心动图指标,降低了大鼠的心脏肥厚指数,降低了ANP、BN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减轻了心脏纤维化。在体外,PAE减轻了心肌细胞肥大,降低了AngⅡ诱导的H9c2细胞中ANP、BN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也降低了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p-PERK、GRP78、ATF4和CHOP的蛋白表达,并在内质网应激激动剂衣霉素(tunicamycin,TN)处理后逆转。结论 PAE可改善心肌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它可能是延缓心肌肥大发展的一种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丹皮酚 大鼠 内质网应激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 转录激活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在RSV感染小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20
作者 陶双 董善武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6,共6页
为探究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 12,IL-12)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小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体外培养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经RSV感染后观测细胞中IL-12表达的释放规律。采用滴鼻法建立RSV感... 为探究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 12,IL-12)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小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体外培养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经RSV感染后观测细胞中IL-12表达的释放规律。采用滴鼻法建立RSV感染模型,观察IL-12 P40基因敲除[IL-12 P40(-/-)]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BALF中Th1/Th2细胞因子、肺组织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al,STAT4)及气道重塑标记物表达的变化。感染3、12、24 h,感染组IL-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12 P40(-/-)小鼠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IL-5、IL-13、气道炎症病理评分、ColⅠ、FN-1和α-SMA表达水平高于野生型,巨噬细胞数、IL-12、IFN-γ和p-STAT4/STAT4水平低于野生型(P<0.05)。RSV感染诱导AECⅡ细胞和野生型小鼠IL-12水平下调,IL-12缺乏可加重RSV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可能与抑制STAT4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白细胞介素12 气道炎症 转录激活因子4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