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煤和烃源岩镜质组的激光诱导荧光显微特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祖发 肖贤明 +3 位作者 刘德汉 申家贵 张轶男 米敬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2-386,共5页
应用自行组装的激光诱导荧光显微光度计(LIFM)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煤和烃源岩中镜质组的荧光强度及荧光变化,建立了镜质组的荧光变化与成熟度之间的相关模式图(R-I-VRo),该图可解决镜质组反射率抑制问题,并将烃源岩成熟度评价范围扩展到VRo... 应用自行组装的激光诱导荧光显微光度计(LIFM)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煤和烃源岩中镜质组的荧光强度及荧光变化,建立了镜质组的荧光变化与成熟度之间的相关模式图(R-I-VRo),该图可解决镜质组反射率抑制问题,并将烃源岩成熟度评价范围扩展到VRo达2.0%左右,该方法对于正确评价烃源岩成熟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显微光度计 LIFM 烃源岩 镜质组 荧光变化 成熟度 镜质组反射率抑制 含油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荧光显微技术的多波长激光耦合系统
2
作者 周旻超 王振亚 +3 位作者 方懿 罗刚银 张哲 孙晓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332,共9页
为了满足荧光显微镜技术对多波长单模耦合输出激光的需求,研究了400~680 nm内多波长激光耦合进单模光纤的技术,设计了三片式耦合透镜组很好地消除了不同波长耦合时的色差以提高耦合效率,同时考虑光纤耦合调试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了能快速... 为了满足荧光显微镜技术对多波长单模耦合输出激光的需求,研究了400~680 nm内多波长激光耦合进单模光纤的技术,设计了三片式耦合透镜组很好地消除了不同波长耦合时的色差以提高耦合效率,同时考虑光纤耦合调试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了能快速简单完成耦合调节的耦合光纤部件结构以及耦合调试的方法,通过实验测试荧光成像常用的4种波段激光(405,488,561,638 nm),耦合效率均大于65%。实验结果达到了较高的光纤耦合水平,证明该多波长激光耦合器性能优异。同时,由于耦合器装调简单且成本低,本文的工作具有进一步商业化的价值,且为多波长单模耦合激光器国产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技术 单模激光耦合 多波长激光 光纤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毛细管电泳或微芯片电泳的半导体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许旭 高红军 林炳承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2-129,共8页
激光诱导荧光是毛细管电泳和微芯片电泳重要的检测方法。半导体激光器(或称激光二极管)以其价格低、体积小、寿命长、稳定可靠的优势,在激光诱导荧光分析方面,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在分析仪器小型化的时代,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激光诱导荧光是毛细管电泳和微芯片电泳重要的检测方法。半导体激光器(或称激光二极管)以其价格低、体积小、寿命长、稳定可靠的优势,在激光诱导荧光分析方面,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在分析仪器小型化的时代,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就其与毛细管电泳和微芯片电泳联用的检测装置、检测方法、荧光试剂、分析应用和发展趋势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激光诱导荧光 毛细管电泳 荧光染料 芯片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脑微透析液痕量氨基酸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被引量:5
4
作者 韩慧婉 马明生 +1 位作者 熊少祥 刘国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1-464,共4页
使用自制微透析探针和活动体位生化取样装置以及自行组装的毛细管电泳 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 激光诱导荧光系统 ,对鼠脑透析液中的痕量氨基酸以异硫氢酸荧光黄 (FITC)进行柱前衍生后进行了分离和检测 .鼠脑海马CA3区微透析液中游离氨基... 使用自制微透析探针和活动体位生化取样装置以及自行组装的毛细管电泳 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 激光诱导荧光系统 ,对鼠脑透析液中的痕量氨基酸以异硫氢酸荧光黄 (FITC)进行柱前衍生后进行了分离和检测 .鼠脑海马CA3区微透析液中游离氨基酸的浓度为 1 0 - 8~ 1 0 - 6mol/L ,并将其用于学习与记忆的研究 ,为无损伤研究活体脑内神经递质和其他痕量生化物质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透析 激光诱导荧光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焦荧光显微系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平 吴震 向际鹰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7-41,共5页
讨论了激光扫描共焦荧光显微系统的光学设计问题,成象机理,参数确定及其设计关键,介绍了高精度光学扫描器件的设计方法及实现荧光共焦成象中成象器件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 激光扫描 光学系统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电动毛细管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中药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董钰明 陈晓峰 +1 位作者 李春兰 陈兴国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1,共5页
建立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用NBD-Cl衍生后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方法。微乳液母液的组成为w(SDS):w(1-丁醇):w(n-庚烷):w(水)=3.31:6.61:0.80:89.28。优化后的分离条件为:20 mmol/L硼酸钠+体积分数为20%的微乳液+... 建立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用NBD-Cl衍生后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方法。微乳液母液的组成为w(SDS):w(1-丁醇):w(n-庚烷):w(水)=3.31:6.61:0.80:89.28。优化后的分离条件为:20 mmol/L硼酸钠+体积分数为20%的微乳液+体积分数为4%的乙腈(调pH至9.3)组成缓冲液,分离电压20 kV,峰面积和分析物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应用本方法测定2种中药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回收率为95.8%~1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电动毛细管色谱 激光诱导荧光 肾上腺素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V Ⅱ显微分光光度计的扩大应用——一个新的程序设计
7
作者 李素文 薛绍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3年第3期77-80,共4页
我们的 MPVⅡ显微分光光度计是1975年从西德 Leitz 工厂购进的,1980年又购进与它联机操作的 HP-9825 S 计算机和 Tektronix 4006-1显示终端及部分软件.这台仪器能对显微镜分辨本领之内的微小区域进行多种光度测量,例如测量微区的透射光... 我们的 MPVⅡ显微分光光度计是1975年从西德 Leitz 工厂购进的,1980年又购进与它联机操作的 HP-9825 S 计算机和 Tektronix 4006-1显示终端及部分软件.这台仪器能对显微镜分辨本领之内的微小区域进行多种光度测量,例如测量微区的透射光、反射光、荧光以及光程差等,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内获得广泛应用.近年来,我们利用它开展了细胞组织化学、细胞免疫荧光、显微放射自显影,整体放射自显影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计 MPV 放射自 小区域 示终端 联机操作 细胞免疫荧光 光程差 分辨本领 光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及CH滤镜测量微喷管射流火焰OH及CH基元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星 蒋利桥 +2 位作者 杨浩林 张京 赵黛青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9-1125,共7页
微射流火焰形貌观测及火焰中重要基元的准确测量,对利用微尺度火焰燃烧特性研制开发微型燃烧动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微喷管射流火焰实验及光学测量系统,对H_2和CH_4微射流火焰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两种重要基元(CH,OH)的空... 微射流火焰形貌观测及火焰中重要基元的准确测量,对利用微尺度火焰燃烧特性研制开发微型燃烧动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微喷管射流火焰实验及光学测量系统,对H_2和CH_4微射流火焰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两种重要基元(CH,OH)的空间分布。首先,探索了相机曝光时间对H_2微射流火焰成像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流速下H_2微射流火焰形貌的变化规律。其次,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量技术得到了不同燃料流速下H_2及CH_4微射流火焰中OH基元分布,同时还利用单反相机加CH滤镜通过长时间曝光(30s)的方法获得了CH_4微射流火焰中CH基元的分布。结果表明,火焰图像清晰度随曝光时间增加提高,曝光时间30s时可获得H_2微射流火焰的清晰照片;采用分辨率2 048×2 048的ICCD相机可获得微尺度火焰OH基元分布的清晰图像。微射流火焰形貌及重要基元的实验结果表明相关数值计算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激光光谱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射流火焰 OH 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荧光显微探针: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钟宁宁 张大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0-188,共9页
近年来研究沉积有机物的激光诱导荧光特性和发展基于激光的荧光显微探针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采用FAMM-98激光荧光显微探针研究了烃源岩显微组分。研究表明,激光荧光显微探针的微束特性使它几乎可以 对任何显微镜下可辨认... 近年来研究沉积有机物的激光诱导荧光特性和发展基于激光的荧光显微探针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采用FAMM-98激光荧光显微探针研究了烃源岩显微组分。研究表明,激光荧光显微探针的微束特性使它几乎可以 对任何显微镜下可辨认的有机物质颗粒进行微区分析。在激光的诱导下,所有显微组分都会产生可检测到的荧光讯 号。显微组分受激光束辐照最终时刻的荧光强度( F_(400))以及最终荧光强度/初始荧光强度比值( F_(400)/F_0)是反映其荧 光特性的有效参数。运用多显微组分荧光变化(FAMM)分析方法,可以根据 F_(400)-F_(400)/ F_0图解对镜质组反射率测值 进行“校正”,解决镜质组反射率受抑制或被增强的“测不准”难题。研究还表明,显微组分的激光诱导荧光强度随着 其自身富氢程度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长,因此,这种定量关系可以用来分别检测单个显微组分的富氢程度,进而定 量确定其产油气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荧光 探针 激光诱导荧光 生油气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双光子荧光显微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0
作者 秦一凡 李茜 +2 位作者 夏元钦 刘斌 张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共5页
为进行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研究,搭建了一套飞秒激光光源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对超短脉冲锁模激光器的成像优势、双光子激励饱和功率及系统分辨率进行了理论推导,利用飞秒激光器、显微镜、数据采集设备与控制装置及扫描控制软件搭建... 为进行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研究,搭建了一套飞秒激光光源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对超短脉冲锁模激光器的成像优势、双光子激励饱和功率及系统分辨率进行了理论推导,利用飞秒激光器、显微镜、数据采集设备与控制装置及扫描控制软件搭建了显微成像系统,并对Rhodamine B样品进行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超短脉冲锁模激光器的双光子荧光产率为连续光输出激光器的105倍;采用UPLSAPO60XO型物镜时,双光子激励饱和功率为50 m W,理论横向和轴向分辨率为303 nm与727 nm;该系统具有显微成像能力,且实际横向分辨率小于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双光子荧光 罗丹明B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实验中激励激光的光束整形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振荣 王晟 +4 位作者 李国华 赵新艳 叶景峰 胡志云 叶锡生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3期359-364,共6页
分析了激励激光光强分布对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实验中荧光强度的影响。基于柱面微透镜列阵设计了一套激光片状光束匀滑整形系统,并根据PLIF实验的具体要求,通过光线追迹方法优化了系统参数。建立了片状光束整形实验系统,对染料激光... 分析了激励激光光强分布对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实验中荧光强度的影响。基于柱面微透镜列阵设计了一套激光片状光束匀滑整形系统,并根据PLIF实验的具体要求,通过光线追迹方法优化了系统参数。建立了片状光束整形实验系统,对染料激光进行了匀滑整形,获得了不均匀性<4%的均匀片状光束,满足了PLIF实验所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LIF实验系统,获得了酒精灯火焰和CH4/air预混火焰中OH的二维荧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整形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柱面透镜列阵 片状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共焦扫描术的亚心形扁藻显微图像与光谱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冠楠 黄祖芳 +5 位作者 陈荣 林居强 陈建新 杨坤涛 庄惠如 王丽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30-2333,共4页
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针对亚心形扁藻开展了研究。从获得的488 nm Ar+激光单光子激发的亚心形扁藻自体荧光光谱与图像,可知细胞内有一杯状叶绿体物质,其荧光峰值为682 nm,对应叶绿体发出的红色荧光。在单通道模式下,获得800 nm f... 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针对亚心形扁藻开展了研究。从获得的488 nm Ar+激光单光子激发的亚心形扁藻自体荧光光谱与图像,可知细胞内有一杯状叶绿体物质,其荧光峰值为682 nm,对应叶绿体发出的红色荧光。在单通道模式下,获得800 nm fs激光双光子激发的扁藻自体荧光光谱与图像,可知每个杯状叶绿体的内部有一个自体荧光更强的圆形物质。在双通道模式下,可分别获得小圆形物质的自体荧光图像,杯状叶绿体自体荧光图像,以及两个通道图像的叠加。进一步获得了双光子藻细胞荧光图的6个主要的荧光峰。采用单光子激光激发可获得亚心形扁藻叶绿体自体荧光图像及其荧光光谱,而双光子激光激发荧光光谱的多通道以及Lambda模式下采集光谱信号与图像,不仅可观察到亚心形扁藻的内部形态结构,还可能从双光子激发荧光图中研究分析亚心形扁藻生化物质的存在,灵敏度较单光子激发高。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特别是双光子荧光与图像技术可为海藻的检测与研究提供一种快速、实时、有效、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心形扁藻 激光扫描 荧光光谱 双光子荧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毛虫施氏腹柱虫细胞纤毛器微管的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翟羽佳 范鑫鹏 +2 位作者 杨林颖 倪兵 顾福康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56-162,共7页
应用荧光紫杉醇荧光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术显示,土壤纤毛虫施氏腹柱虫(Gastrostyla steinii)细胞纤毛器微管胞器中,口围带和波动膜后端汇合处含口底托架及口后微管束;额腹横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束;左、右缘棘... 应用荧光紫杉醇荧光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术显示,土壤纤毛虫施氏腹柱虫(Gastrostyla steinii)细胞纤毛器微管胞器中,口围带和波动膜后端汇合处含口底托架及口后微管束;额腹横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束;左、右缘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横微管束和基部微管芽。与目前了解的纤毛虫同类微管结构相比较,施氏腹柱虫显示出其适应于土壤环境而与水生纤毛虫有所区别的一些基本特征,其棘毛基部微管的组成及定位具有该种土壤纤毛虫细胞的特异性。形态发生中,老口围带全部保留,老的或先存的微管结构对新结构的发生和形成具有定位和物质贡献的作用,且老结构在新结构分化和成熟期间也经历着行使相应的生理功能及逐渐退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纤毛虫 施氏腹柱虫 荧光紫杉醇荧光标记 激光共聚焦 纤毛器基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显微切割条斑紫菜叶状体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逸飞 李小姣 +2 位作者 曲伟华 茅云翔 杜国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58,共8页
本研究以经济红藻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为研究对象,应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Laser Microdissection,LMD)分离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紫菜叶状体细胞团。统计细胞团中成活细胞比例,测定成活率,并应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法测定成... 本研究以经济红藻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为研究对象,应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Laser Microdissection,LMD)分离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紫菜叶状体细胞团。统计细胞团中成活细胞比例,测定成活率,并应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法测定成活细胞光合活性,建立适合不同类型细胞的激光显微切割流程。结果表明:(1)整个切割流程需要在30 min内完成,不同材料成活率由高到低为:精子囊、成熟紫菜顶部、紫菜幼苗基部、成熟紫菜基部、幼苗顶基部,同株紫菜相同区域的中央与边缘细胞切割后成活率相近;(2)显微切割获得的紫菜细胞团的各项叶绿素荧光参数中,最大光量子传递效率Fv/Fm、实际光量子传递效率Y(Ⅱ)、光化学淬灭qP下降、非光化学淬灭qN上升,其中Fv/Fm、Y(Ⅱ)变动均高于其他参数,可作为指示切割细胞团光合能力的敏感指标;(3)不同时期紫菜适用的切割技术不同:成熟条斑紫菜在10、20、63倍镜下切割的直径100~300μm细胞团,幼苗在6.3、10、20倍镜下切割的直径150~300μm细胞团,成活率高且具有较高的光合活性。本研究针对条斑紫菜不同材料摸索形成适宜的切割技术参数,最少可从100μm直径细胞团(约20细胞)中获取1~6个成活细胞,为细胞的精确分离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激光切割 细胞分离 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 光合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区S_2分子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15
作者 王书龙 向前兰 +2 位作者 赵冬梅 马新文 杨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92-2798,共7页
利用真空脉冲放电超声射流气体束(H_2S/Ar^3%混合气体)的方法产生了气相S_2分子,并研究了30 400~34 400cm^(-1)范围内S_2分子的时间分辨和基态振动频率分辨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获得了184支谱带的高分辨率(0.1cm^(-1))和低分辨率(0.3cm^(... 利用真空脉冲放电超声射流气体束(H_2S/Ar^3%混合气体)的方法产生了气相S_2分子,并研究了30 400~34 400cm^(-1)范围内S_2分子的时间分辨和基态振动频率分辨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获得了184支谱带的高分辨率(0.1cm^(-1))和低分辨率(0.3cm^(-1))转动光谱。实验观测并归属了S_2分子B_u^(Σ-)-X^3Σ_g^-和B″~3Π_u-X^3Σ_g^-共84支振动跃迁,分析得到了激发态B^3Σ_u^-态ν=0~9和B″~3Π_u态ν=2~12的分子常数以及B^3Σ_u^-态的基态平衡分子构型。由于S_2分子B^3Σ_u^-与B″~3Π_u态之间存在微扰,这两个电子激发态的振动能级间隔、自旋分裂常数和自旋-轨道分裂常数变化不规律,转动跃迁强度和跃迁选择定则存在异常,利用~3Σ-~3Π的齐次微扰哈密顿量定性地对这些异常光谱进行了解释,进一步丰富了S_2分子紫外区低能电子激发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分子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低能量激发态 电子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群体内生黏伪鱼腥藻荧光特征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7
16
作者 庄惠如 黄祖芳 +2 位作者 翁笑艳 卢玮 舒惠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3-637,共5页
水华是淡水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现象,蓝藻水华产生的巨大生物量、藻毒素以及异味物质已对公共卫生、人体安全和水体生态系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由此引起的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焦点。微囊藻属(Microcystis Kutz.... 水华是淡水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现象,蓝藻水华产生的巨大生物量、藻毒素以及异味物质已对公共卫生、人体安全和水体生态系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由此引起的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焦点。微囊藻属(Microcystis Kutz.)是主要的水华蓝藻生物,在自然水体中,该植体成微观或目力可见的胶群体。伪鱼腥藻属(Pseudanabaena Lauterborn)则是丝状体型的蓝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伪鱼腥藻 囊藻 荧光光谱 激光扫描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自蔓延烧结Al_(80)-(Fe-Cr)_(20)合金组织及性能研究
17
作者 李刚 张井波 +2 位作者 张明 刘云婷 安亚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04-107,112,共5页
将铝粉和高碳铬铁粉末按80∶20原子比混合压制成坯,并对压坯进行激光诱导自蔓延烧结,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表征烧结合金显微组织及物相结构;采用硬度计、磨粒磨损机及电化学腐蚀仪等,表征烧结合金宏观性能。研究合金表层... 将铝粉和高碳铬铁粉末按80∶20原子比混合压制成坯,并对压坯进行激光诱导自蔓延烧结,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表征烧结合金显微组织及物相结构;采用硬度计、磨粒磨损机及电化学腐蚀仪等,表征烧结合金宏观性能。研究合金表层区、中层区和底层区组织及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烧结合金物相主要有α-Al、Fe_2AlCr、Al_(13)Cr_2、Al_(13)Fe_4及Al_2O_3等,且烧结合金中层区富Al相Al_(13)Cr_2和Al_(13)Fe_4的含量最多,α-Al相含量最少。烧结合金中层区显微组织最细小均匀;硬度值最高,为817.5HV;磨损率最低,为0.08mg/mm^2;耐蚀性能最好,钝化电流最小,为115.8μ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 自蔓延烧结 组织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内环状流薄液膜厚度及波动实验研究
18
作者 阮达 侯静静 +2 位作者 薄紫一 张帅帅 马学虎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78-4187,共10页
微通道中环状流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学品合成等领域,而环状流中薄液膜的流动形态及厚度对反应过程的热质传递影响显著,因此实验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法对薄液膜厚度进行精准在线测量。结果表明,随气相剪切力增大,液膜厚度降低,波动形态由低频... 微通道中环状流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学品合成等领域,而环状流中薄液膜的流动形态及厚度对反应过程的热质传递影响显著,因此实验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法对薄液膜厚度进行精准在线测量。结果表明,随气相剪切力增大,液膜厚度降低,波动形态由低频高振幅波转变为高频低振幅波。二氯甲烷液相流量为3 ml/min、含气率为0.7时波动频率最高可达260 Hz。在相同含气率下,液膜形态由流体黏度和表面张力决定,液膜厚度随流体黏度增大而增大,液膜波动频率随表面张力增大而减小。通过薄液膜在微通道内受力分析,构建了不同流体的薄液膜厚度的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偏差±15%。本研究明晰了微通道内不同物性液体及气速对液膜波动及厚度的影响,为薄液膜强化热质传递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学 两相流 薄液膜波动 激光诱导荧光 含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放大镜、显微镜及显微术
19
《中国光学》 EI CAS 1998年第3期95-95,共1页
TH724 98032052荧光寿命成象显微技术=Fluorescence lifetimeimaging microscopy[刊,中]/屈军乐,牛憨笨,郭保平(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陕西,西安(710068))//应用激光.—1997,17(3).—100—104介绍荧光寿命成象显微(FLIM)技术及其在生物物理... TH724 98032052荧光寿命成象显微技术=Fluorescence lifetimeimaging microscopy[刊,中]/屈军乐,牛憨笨,郭保平(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陕西,西安(710068))//应用激光.—1997,17(3).—100—104介绍荧光寿命成象显微(FLIM)技术及其在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及临床医学诊断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寿命成象 临床医学诊断 发展现状 应用研究 生物化学 激光生命科学 西安 中科院 立体成像系统 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参与调控蟾酥诱导人肺腺癌(ASTC-a-1)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同生 王小平 +2 位作者 孙磊 王会营 王龙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90,共6页
采用基因质粒转染技术、荧光发射谱检测分析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受体光漂白技术,首次在活细胞中实时检测中药蟾酥(Chan-Su,CS或bufonis venenum)诱导人肺腺癌(ASTC-a-1)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活化特性.采用CCK-8(Cell Counei... 采用基因质粒转染技术、荧光发射谱检测分析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受体光漂白技术,首次在活细胞中实时检测中药蟾酥(Chan-Su,CS或bufonis venenum)诱导人肺腺癌(ASTC-a-1)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活化特性.采用CCK-8(Cell Couneing Kit-8)技术检测发现,蟾酥对细胞的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蟾酥处理稳定表达FRET质粒SCAT3的人肺腺癌细胞后,在不同的时间检测活细胞中SCAT3的荧光光谱;利用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检测蟾酥处理后细胞的形态,从而进一步证实蟾酥诱导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a.蟾酥可以有效抑制人肺腺癌(ASTC-a-1)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诱导细胞的死亡.蟾酥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b.蟾酥处理细胞6h后能检测到明显的细胞凋亡小体,连续作用24h后细胞全部皱褶,并有部分细胞破碎;c.蟾酥作用细胞2h就能明显切割细胞内的SCAT3,细胞内SCAT3的切割程度随着蟾酥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h内细胞内的SCAT3完全被切割.受体光漂白实验也证实了该结论,表明caspase-3参与调控了蟾酥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荧光光谱 caspae-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激光共聚焦荧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