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法的超高压天然气射流浓度分布
1
作者 樊旭 董全 +1 位作者 倪佐 夏天峰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基于高压直喷双燃料喷射阀,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成像方法对超高压天然气射流的浓度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天然气射流浓度分布数据处理方法,将天然气射流喷雾划分为激波核心区、浓度速降区、浓度混合区及边界扩散区.结果表明:激波核心... 基于高压直喷双燃料喷射阀,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成像方法对超高压天然气射流的浓度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天然气射流浓度分布数据处理方法,将天然气射流喷雾划分为激波核心区、浓度速降区、浓度混合区及边界扩散区.结果表明:激波核心区受到马赫盘影响,在马赫盘产生位置出现浓度峰值,发现了浓度峰值同马赫盘位置的高度相关性;天然气轴向浓度研究中,喷射压力对喷嘴附近的激波核心区、浓度速降区影响最大,当喷射压力从22 MPa以3MPa步长增加到31 MPa时,激波核心区、浓度速降区区域长度增长均为60%,而浓度混合区长度减少2.2%,边界扩散区受到影响最小,区域长度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天然气径向浓度研究中,同样显示出天然气浓度对喷嘴附近区域的强影响性,激波核心区、浓度速降区径向浓度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加而增大,而在远离喷嘴的浓度混合区及边界扩散区出现浓度波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高压直喷 激光诱导荧光 浓度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模型的影响
2
作者 杨鸽飞 陈敏 +4 位作者 黄熙荣 沈飞 严忠军 贾继荣 陈建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利用激光诱导的方式产生荧光检测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并探究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采集10、20、30、40、50℃下污染AFB_(1)花生油的光谱信息,建立线性判别(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目的利用激光诱导的方式产生荧光检测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并探究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采集10、20、30、40、50℃下污染AFB_(1)花生油的光谱信息,建立线性判别(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模型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单温度LDA模型在预测该温度下样本正确率在84%以上,全局LDA模型比单温度LDA模型预测结果的正确率低,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模型在单温度和混合温度下均不能实现定量预测。对单一品种花生油建立PLSR定量模型的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模型表现最稳定,样品预测结果最好。结论本研究提出在定性判别分析时可建立全局模型以适应温度对检测过程的影响,在定量分析时单温度模型比全局模型更能实现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花生油 黄曲霉毒素B_(1) 温度 全局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萃取-亲和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同时测定纺织品和食品塑料包装中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韦笑笑 周俭 白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199,共6页
通过优化背景电解液酸度及背景电解液中硼砂、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的浓度,利用多环芳烃(PAHs)与CM-β-CD以及PAHs与DM-β-CD亲和力的差异,提出了提示方法。参考GB/T 28189-2011进行样品前处理,将样... 通过优化背景电解液酸度及背景电解液中硼砂、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的浓度,利用多环芳烃(PAHs)与CM-β-CD以及PAHs与DM-β-CD亲和力的差异,提出了提示方法。参考GB/T 28189-2011进行样品前处理,将样品剪成0.5 cm×0.2 cm的细条,分取1 g,加入50 mL环己烷,密封后于50℃超声提取1 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用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分析,背景电解液为含30 mmol·L^(-1)CM-β-CD、20 mmol·L^(-1)DM-β-CD和40 mmol·L^(-1)硼砂的混合溶液(pH 5.0),荧光检测波长为325 nm。结果显示:16种PAHs的质量浓度在0.01~0.5 mg·L^(-1)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2~0.040 m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结果为91.4%~10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40%~6.3%。方法用于3种纺织品以及5种食品塑料包装的分析,8种样品均不同程度地检出了PA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 环糊精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多环芳烃 纺织品 食品塑料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检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
4
作者 王成宏 何学明 +1 位作者 都立辉 沈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64-172,共9页
目的探究激光诱导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LIF)技术检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的可行性,定性和定量分析花生中的AFB_(1)。方法制备不同浓度梯度的污染花生,经LIF系统采集荧光光谱,平滑后分析光谱数... 目的探究激光诱导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LIF)技术检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的可行性,定性和定量分析花生中的AFB_(1)。方法制备不同浓度梯度的污染花生,经LIF系统采集荧光光谱,平滑后分析光谱数据结构。基于全波长光谱使用5种不同建模方法对污染花生定性判别,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BP神经网络(BP neural networks,BPNN)进行定量预测。通过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提取特征波长,研究其对定性和定量预测的影响。结果对于全波长光谱数据,线性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with linear kernel function,SVM(Linear)]建立的判别模型效果最优,预测正确率100.00%。PLSR和BPNN均获得较好的定量预测效果,剩余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3.0,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20μg/kg;对于特征光谱数据,SVM(Linear)定性判别预测正确率93.94%,F1值为0.94,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89。建立的PLSR模型性能优于未提取特征波长的两种定量模型,RPD为3.36,LOD为14.76μg/kg。结论LIF技术检测花生中的AFB_(1)简单快速,定性定量预测模型准确性好,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荧光光谱法 黄曲霉毒素B_(1) 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偶极腔体的氦灰激光诱导荧光诊断实验验证研究
5
作者 江堤 叶孜崇 +3 位作者 靳琛垚 张炜 徐国盛 王亮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48,共7页
利用多偶极腔体模拟聚变堆偏滤器附近氦中性粒子存在环境,通过激光诱导荧光诊断对于氦中性粒子的速度分布谱进行了直接测量,对测量区域的波长标定以及二极管激光器的可调谐范围的拓宽进行了研究。对该方案在聚变堆上的应用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 氦灰排除 氦中性粒子速度分布 激光诱导荧光 波长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6
作者 邸志刚 王娜 +1 位作者 韩玉洁 贾春荣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共6页
激光诱导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LIF)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非破坏性等优点,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LIF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深入了解和解决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疾病诊断等重要问题提供更多可能性,为实现可持续发... 激光诱导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LIF)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非破坏性等优点,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LIF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深入了解和解决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疾病诊断等重要问题提供更多可能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积极贡献。主要介绍LIF技术的原理、检测系统和分类,对现阶段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在土壤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检测、食品安全检测和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最后对LIF技术检测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今后LIF技术在土壤污染、食品安全和生物医学检测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土壤污染 食品安全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H和CH_2O平面激光诱导荧光同时成像火焰结构 被引量:9
7
作者 朱家健 赵国焱 +3 位作者 龙铁汉 孙明波 李庆 梁剑寒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60,87,共7页
OH和CH_2O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同时成像技术在研究火焰结构和燃烧反应中间产物二维分布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OH的分布被用来表征火焰反应区的结构,而CH_2O的分布则被用来显示火焰预热区的分布。利用OH和CH_2O PLIF同时成像技术... OH和CH_2O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同时成像技术在研究火焰结构和燃烧反应中间产物二维分布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OH的分布被用来表征火焰反应区的结构,而CH_2O的分布则被用来显示火焰预热区的分布。利用OH和CH_2O PLIF同时成像技术研究了甲烷/空气部分预混火焰的结构。从实验系统、光路调节、时序同步、OH A-X(1,0)扫谱、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方面讨论了PLIF同时成像技术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OH和CH_2O PLIF同时成像能够分别呈现甲烷/空气部分预混火焰反应区和预热区不同形状的瞬时结构;由于反应区在相邻位置的结合,在火焰中能够局部生成新的分裂的预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激光诱导荧光 激光燃烧诊断 火焰反应区 火焰预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分离中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丙成 关亚风 +1 位作者 黄威东 车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3-507,共5页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LIFD)以其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微柱分离技术中。以检测池为轴线 ,概述了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新进展及其应用。引用了 5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检测池 微柱分离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草甘膦、草胺膦及氨甲基膦酸 被引量:23
9
作者 曹丽伟 梁丝柳 +1 位作者 谭小芳 孟建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95-1300,共6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有机磷除草剂草甘膦、草胺膦和草甘膦的代谢物氨甲基膦酸的方法。将荧光衍生试剂5-(4,6-二氯三嗪基)氨基荧光素(DTAF)成功用于衍生上述3种化合物。最佳衍生条件:DTAF的浓度为1.0... 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有机磷除草剂草甘膦、草胺膦和草甘膦的代谢物氨甲基膦酸的方法。将荧光衍生试剂5-(4,6-二氯三嗪基)氨基荧光素(DTAF)成功用于衍生上述3种化合物。最佳衍生条件:DTAF的浓度为1.0μmol/L,以50 mmol/L硼酸(pH 9.5)作为缓冲溶液,在30℃下反应40 min。以pH 9.5的30 mmol/L硼酸缓冲溶液(含15 mmol/L Brij-35)作为电泳背景电解质,3种衍生物得到基线分离。在优化的条件下,草甘膦、草胺膦、氨甲基膦酸的检出限分别为3.21、6.14和1.99 ng/kg。将该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和土壤中除草剂及代谢物的测定,回收率为91.3%~106.0%。该方法准确、灵敏,可满足环境样品中有机磷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衍生 除草剂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燃烧场内NO的浓度分布 被引量:14
10
作者 关小伟 刘晶儒 +2 位作者 黄梅生 胡志云 张振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29-631,共3页
 介绍了平面激光诱导荧光的原理及实验装置,利用可调谐OPO激光器,在甲烷 空气火焰及一些高能燃剂燃烧火焰中测得了NO分子在不同压力、不同燃烧时刻的系列荧光谱线及二维浓度分布,并给出实验结果分析。
关键词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燃烧场 NO 一氧化氮 浓度分布 激光诊断 测量技术 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农药残留物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玲 周寿桓 +2 位作者 阎吉祥 姜东升 李家泽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7-418,共2页
介绍了一种由3倍频Nd∶YAG激光器、光谱仪、ICCD以及计算机构成的激光荧光光谱检测系统及其测量原理和方法,实际测量了5种农药的荧光谱,该系统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适合用于未来的农药残留物检测。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农药残留物 光谱检测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内燃机双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甲醛和羟基 被引量:21
12
作者 唐青龙 耿超 +2 位作者 李明坤 刘海峰 尧命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69-2277,共9页
双燃料燃烧是一种实现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的新型燃烧方式,国内外对燃用双燃料的内燃机性能和排放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对双燃料缸内燃烧过程的认识有待深入.本文搭建了一套光学发动机缸内燃烧中间产物激光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甲... 双燃料燃烧是一种实现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的新型燃烧方式,国内外对燃用双燃料的内燃机性能和排放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对双燃料缸内燃烧过程的认识有待深入.本文搭建了一套光学发动机缸内燃烧中间产物激光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甲醛和羟基(OH)的二维同时定性测量.为了验证该激光诊断系统的可行性,首先在甲烷层流预混火焰上对甲醛和羟基的激光诱导荧光(UF)光谱和图像进行采集,确定甲醛和OH激发波长分别为355和282.95 nm.随后在光学发动机上对双燃料缸内燃烧过程中甲醛和羟基进行了非同时测量分析了双燃料燃烧双阶段放热过程中甲醛和OH分布区域.光学发动机转速为1200 r·min^(-1),循环当量总油量为30 mg正庚烷.进气冲程初期气道喷射异辛烷,上止点前10°曲轴转角在缸内直喷9 mg正庚烷.激光诱导荧光成像表明,甲醛生成于低温放热阶段,主要分布在缸内直喷燃油油束附近区域,之后甲醛充满整个燃烧室空间高温放热过程中燃烧室壁面附近区域的甲醛首先消耗,伴随甲醛消耗OH首先出现于燃烧室边缘,高温放热阶段过后,甲醛基本消失,OH逐渐充满整个燃烧室.最后对双燃料缸内燃烧过程甲醛和OH同时测量发现,甲醛消耗伴随OH的产生,甲醛和OH分布区域总体而言在空间上是分开存在的,但在局部区域甲醛和OH可能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内燃机 双燃料燃烧 甲醛 羟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法对气相柴油喷雾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定量标定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郭红松 苏万华 +1 位作者 毛立伟 谢腾飞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根据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EF)中Lambert-Beer定律的气相荧光强度与环境温度和压力的依赖关系以及能量守恒基本原理,结合使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拍摄得到的气相喷雾荧光图像,对气相柴油喷雾温度场进行定量标定时考虑了空气卷吸率... 根据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EF)中Lambert-Beer定律的气相荧光强度与环境温度和压力的依赖关系以及能量守恒基本原理,结合使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拍摄得到的气相喷雾荧光图像,对气相柴油喷雾温度场进行定量标定时考虑了空气卷吸率和油滴蒸发率对喷雾温度场的影响;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标定喷雾温度场和浓度场的迭代计算程序.研究发现,利用本标定方法,可以通过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同时完成气相柴油喷雾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定量标定,标定得到的气相喷雾温度场和浓度场强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激光诱导荧光 定量标定 温度场 浓度场 柴油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色平面激光诱导荧光瞬态燃烧场测温实验 被引量:11
14
作者 苏铁 陈爽 +2 位作者 杨富荣 陈力 郑尧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50-1754,共5页
在复杂的燃烧流场等试验研究中,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被用于特定气体分子浓度分布、火焰构造和温度分布的测量。基于双色激光诱导荧光测温原理,设计了双激发PLIF系统,选取两条合适的OH自由基激励线,定量测量了甲烷-空气预混火焰... 在复杂的燃烧流场等试验研究中,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被用于特定气体分子浓度分布、火焰构造和温度分布的测量。基于双色激光诱导荧光测温原理,设计了双激发PLIF系统,选取两条合适的OH自由基激励线,定量测量了甲烷-空气预混火焰的二维瞬态温度场分布。实验中,通过对两个激光脉冲功率和激光轮廓分布监控以及双ICCD成像的空间位置校正,提高了测量的精细程度。给出了测量结果,并与稳态燃烧场火焰的热电偶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不确定度优于5%,这种二维瞬态测温技术能够满足超声速燃烧诊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 OH 瞬态燃烧场 二维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GDI发动机缸内混合气分布 被引量:15
15
作者 马骁 何旭 +1 位作者 王建昕 帅石金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10,共6页
讨论了用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发动机缸内混合气浓度分布时的主要技术问题以及示踪剂特性,对比并改进了定量标定中分步求解标定系数的方法,改进后的标定计算方法没有忽略沿程吸收衰减的步骤。建立了基于光学发动机的缸内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讨论了用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发动机缸内混合气浓度分布时的主要技术问题以及示踪剂特性,对比并改进了定量标定中分步求解标定系数的方法,改进后的标定计算方法没有忽略沿程吸收衰减的步骤。建立了基于光学发动机的缸内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测试平台,定量研究了直喷汽油机在不同喷射策略下的混合气分布。测试结果表明:对于稀燃策略,在进气冲程的早喷形成难以点燃的低浓度均匀场,同样油量在压缩冲程单次喷射会在缸内形成燃空当量比2以上的过浓区域,而两阶段喷射形成的混合气不仅较为均匀,且在火花塞附近形成了燃空当量比1.2左右的浓区,有利于稳定点火和燃烧。对火花塞附近区域的统计结果表明:火花塞附近处于最适合点火燃空比范围的混合气变动量总体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直喷汽油机 激光诱导荧光 缸内混合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共聚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研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丙成 关亚风 +1 位作者 黄威东 车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2-334,共3页
基于共聚焦检测 ,研制了一台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成像观察校准系统使日常校准非常简单。采用毛细管电泳和流动注射方式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 ,以Cy5染料与Cy5标记的色氨酸作为检测物... 基于共聚焦检测 ,研制了一台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成像观察校准系统使日常校准非常简单。采用毛细管电泳和流动注射方式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 ,以Cy5染料与Cy5标记的色氨酸作为检测物质 ,其检测下限为 3 7nmol/L ,线性范围为 10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共聚焦检测 微流控系统 毛细管电泳 流动注射 微型化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结构的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观测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建荣 杨仕润 +1 位作者 俞刚 张新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8,共3页
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PLIF)技术测量了烧煤油的酒精喷灯单脉冲激光诱导荧光 ,由平面荧光图可清晰地看到氢氧基与C2、C3 在火焰中的位置 ,同时 ,也看到了煤油火焰由发生、发展到熄灭过程中火焰结构的变化 ;PLIF技术是研究火焰结构的有力... 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PLIF)技术测量了烧煤油的酒精喷灯单脉冲激光诱导荧光 ,由平面荧光图可清晰地看到氢氧基与C2、C3 在火焰中的位置 ,同时 ,也看到了煤油火焰由发生、发展到熄灭过程中火焰结构的变化 ;PLIF技术是研究火焰结构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氢氧基 C2 C3 火焰结构 单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蒽的激光诱导荧光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俊 邓琥 +1 位作者 武志翔 马有良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常规利用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污染需要复杂的萃取过程,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法直接检测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有利于实现对土壤污染的监控。文章以多环芳烃中的蒽为研究对象,根据蒽的荧光特性,设计了实验光路和样品台,采用Nd:YAG激光... 常规利用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污染需要复杂的萃取过程,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法直接检测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有利于实现对土壤污染的监控。文章以多环芳烃中的蒽为研究对象,根据蒽的荧光特性,设计了实验光路和样品台,采用Nd:YAG激光器355nm波长直接激发蒽和土壤混合样本的荧光,利用光纤光谱仪记录荧光光谱,实验发现在375nm、391nm、419nm和445nm出现了明显的发射荧光峰,不同质量分数和其荧光强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通过实验研究了实验条件的改变对土壤中蒽的荧光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激光诱导荧光的方法对土壤中蒽进行直接定量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土壤 荧光特性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析DNA加合物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汪海林 章大鹏 +4 位作者 王智鑫 李涛 冯峰 王超 高海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2-647,共6页
DNA加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可应用于人体致癌物暴露监测、癌症风险评价和人群易感性研究。DNA加合物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应用需要安全、灵敏、快速的先进分析技术。我们利用免疫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析,发展了高灵敏的DNA加合... DNA加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可应用于人体致癌物暴露监测、癌症风险评价和人群易感性研究。DNA加合物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应用需要安全、灵敏、快速的先进分析技术。我们利用免疫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析,发展了高灵敏的DNA加合物分析方法和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相关的仪器研制及方法学研究。方法学研究涉及DNA加合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和表征、抗体与DNA加合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结合计量学、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稳定化和DNA驱动电泳聚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 DNA加合物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糖-8-氨基芘-1,3,6-三磺酸衍生物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离 被引量:8
20
作者 党福全 陈义 +1 位作者 郭晴 徐桂芸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6-209,共4页
利用自组装的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装置 ,研究了多种寡糖 -8-氨基芘 -1 ,3 ,6-三磺酸 (寡糖 -APTS)衍生物的分离 .考察了电泳介质、浓度及 p H对寡糖 -APTS衍生物分离的影响 ,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 。
关键词 寡糖 葡聚糖 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