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喷丸复合超声滚压强化2205双相不锈钢抗氢渗透性能
1
作者 温锦锦 黄舒 +8 位作者 盛杰 朱明亮 戴峰泽 Agyenim-Boateng Emmanuel 赵朝俊 沙秦庆 孟宪凯 吴斌 周建忠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10-126,共17页
目的为了提高2205双相不锈钢(Duplex stainless steel,DSS)的抗氢渗透性能,提出一种新的材料表面强化工艺,即利用激光喷丸复合超声滚压强化的方式在2205 DSS表层制备纳米级梯度结构,从而抑制有害化学元素,尤其是氢元素的侵入。方法采用... 目的为了提高2205双相不锈钢(Duplex stainless steel,DSS)的抗氢渗透性能,提出一种新的材料表面强化工艺,即利用激光喷丸复合超声滚压强化的方式在2205 DSS表层制备纳米级梯度结构,从而抑制有害化学元素,尤其是氢元素的侵入。方法采用激光喷丸复合超声滚压强化技术对2205双相不锈钢试样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分析不同工艺参数下2205双相不锈钢试样的显微组织、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对比研究激光喷丸强化(Laser peening,LP)、超声滚压强化(Ultrasonic surface rolling process,USRP)和激光喷丸复合超声滚压强化(Ultrasonic-assisted laser peening,ULP)技术对2205 DSS表面性能的提升效果,深入分析2205 DSS微观组织演变的机理及其对氢脆敏感性的影响。结果通过3种表面处理均可使材料表层晶粒发生细化,经ULP处理的晶粒的细化效果相对最好,其表层晶粒平均尺寸为6.125μm,细化率达到39.51%,并在材料表面制备出深度约为694μm的纳米级梯度结构;与其他2种方法相比,通过ULP处理可获得高达1217 MPa的残余压应力,远大于LP(512 MPa)和USRP试样(1048 MPa)。此外,ULP技术结合了LP和USRP的技术优势,经ULP处理后试样的表面粗糙度仅为0.016μm。氢渗透试验结果表明,ULP处理能够有效抑制氢元素的渗透和扩散。结论ULP处理使得试样的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产生了幅值大且影响层深的残余压应力,晶粒细化效果更加明显,这种纳米级梯度结构的形成对于氢元素的渗透和扩散具有显著抑制效果,ULP技术的提出有助于拓展表面形变强化技术在抗氢脆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5双相不锈钢 激光喷丸复合超声滚压强化 晶粒细化 梯度纳米结构 氢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丸-超声滚压复合强化Cr-Ni-Mo系高强钢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2
作者 张亚龙 夏艳飞 +4 位作者 吴鲁纪 石大鹏 刘乐 屈盛官 何翔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73-185,共13页
目的探究喷丸与超声滚压协同处理工艺对Cr-Ni-Mo系高强钢表层特性及摩擦学性能的作用机制,通过工艺参数优化提升航空传动部件的抗磨损性能和服役稳定性。方法首先通过喷丸强化方法在材料试样表层引入较大的残余压应力,然后利用超声滚压... 目的探究喷丸与超声滚压协同处理工艺对Cr-Ni-Mo系高强钢表层特性及摩擦学性能的作用机制,通过工艺参数优化提升航空传动部件的抗磨损性能和服役稳定性。方法首先通过喷丸强化方法在材料试样表层引入较大的残余压应力,然后利用超声滚压的光整效应改善喷丸表面粗糙度,并增强残余压应力场,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喷丸冲击-超声滚压复合处理对高强钢材料表面完整性(残余应力、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和表面形貌等)多维度响应的作用机制,重点解析它在塑性变形控制、应力场重构及表面功能化方面的协同强化效应。结果复合强化处理试样的表面最大残余压应力为−920 MPa,经过超声滚压光整后,冲击弹坑基本消失,其表面粗糙度降至0.377μm,且经复合强化后试样表层形成了明显的晶粒细化和位错缠结。摩擦因数由原始试样的0.105降至0.064,磨损体积由0.442 mm3降至0.204 mm3,磨损机制由原始试样的疲劳磨损为主转变为氧化磨损、磨粒磨损和黏结磨损的混合失效形式。结论高强钢试样经过喷丸-超声滚压复合强化后,其表面完整性和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 超声滚压 高强钢 表面强化 摩擦磨损 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喷丸-机械喷丸复合强化对GH4169合金表面完整性和振动疲劳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田凯 吴小燕 +3 位作者 李伟 谢超 罗学昆 王欣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7-156,共10页
基于压气机叶片受载特点设计振动疲劳试样,并对试样分别进行机械喷丸、激光喷丸、激光喷丸-机械喷丸复合强化。采用白光干涉仪、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测试仪、显微硬度计和扫描电镜分别对表面强化GH4169合金试样的表面三维形貌、残余应力... 基于压气机叶片受载特点设计振动疲劳试样,并对试样分别进行机械喷丸、激光喷丸、激光喷丸-机械喷丸复合强化。采用白光干涉仪、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测试仪、显微硬度计和扫描电镜分别对表面强化GH4169合金试样的表面三维形貌、残余应力分布、硬度梯度和截面微观组织等表面完整性参数进行表征,研究表面完整性状态对振动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强化表现出喷丸和激光冲击处理的共同优点,消除了机械加工痕迹,引入高幅值(1199 MPa)、大深度(330μm)残余压应力场,产生了深度超过120μm的组织硬化层与超过90μm的塑性变形层。由于复合强化表面完整性的改善,复合强化试样的中值疲劳寿命较未强化、机械喷丸和激光喷丸试样分别提高了77.6倍、4.0倍和14.5倍,使得疲劳源由次表层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喷丸-机械喷丸复合强化 GH4169 表面完整性 振动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滚压表面复合强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5
4
作者 梁浩 潘永智 +3 位作者 孙玉涵 张艺嘉 潘延安 付秀丽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55,109,共16页
超声滚压技术通过位错的湮灭和产生将晶粒细化至纳米级,提高了材料硬度和耐磨损等性能。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升材料的使役性能,通过将超声滚压与其他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复合加工工艺,克服单一超声滚压处理工艺的局限性,如超过塑性变形的... 超声滚压技术通过位错的湮灭和产生将晶粒细化至纳米级,提高了材料硬度和耐磨损等性能。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升材料的使役性能,通过将超声滚压与其他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复合加工工艺,克服单一超声滚压处理工艺的局限性,如超过塑性变形的极限或过度强化带来的起皱、开裂和压溃等。超声滚压表面复合强化技术作为特种复合加工工艺,在零件高性能表面制造中具有明显优势。根据超声滚压在复合工艺中的位置顺序,分别介绍了超声滚压前端强化、同步强化和后续强化3种加工类型。超声滚压前端复合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滚压复合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和超声滚压复合离子注入技术等。在超声滚压同步强化方面,讨论了声电耦合和温度场辅助超声滚压对变形层厚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在超声滚压后续强化方面,介绍了涂层复合超声滚压技术,讨论了它对涂层裂纹、孔隙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此外,分析了超声滚压对复合强化过程中材料微观组织演化和塑性变形的作用机制,总结了这些技术在改善表面强化效果和满足复杂服役要求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超声滚压复合强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强调了它在提高材料使役性能方面的研究价值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滚压 复合强化 微观组织演化 表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与喷丸复合强化TC17钛合金表层残余应力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曹子文 张杰 +1 位作者 车志刚 邹世坤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0-84,共5页
目的分析激光冲击与机械喷丸复合强化钛合金表层残余应力场及其在疲劳载荷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薄壁叶片强化参数先后对TC17钛合金表面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和喷丸强化,利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两种工艺复合强化表层的残余应力分布,并分别在25、... 目的分析激光冲击与机械喷丸复合强化钛合金表层残余应力场及其在疲劳载荷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薄壁叶片强化参数先后对TC17钛合金表面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和喷丸强化,利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两种工艺复合强化表层的残余应力分布,并分别在25、400℃拉-拉疲劳加载条件下分析复合强化表层残余应力的稳定性。结果激光冲击与喷丸复合强化表面残余应力值为-600^-800 MPa,残余压应力幅值沿深度不断递减,压应力层深度为0.7~0.8 mm。表面至0.1 mm深度范围内的残余应力分布梯度较大,其分布特征主要受控于喷丸工艺,而距表面0.1 mm以下的残余应力分布梯度较小,其分布特征受控于激光冲击强化工艺。结论激光冲击和喷丸强化顺序对最表层残余应力的均匀性有一定影响,对最表层以下的残余应力分布影响较小。复合强化表面残余应力在室温疲劳加载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400℃疲劳加载下发生一定量松弛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强化 激光冲击强化 喷丸强化 残余压应力 残余应力松弛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喷丸与渗铝复合工艺提高K417合金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焦阳 何卫锋 +4 位作者 孙岭 周留成 聂祥樊 罗思海 李靖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74-2279,共6页
对渗铝、渗铝后强化、强化后渗铝的K417合金试件分别进行振动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渗铝处理,强化后渗铝试样的疲劳强度提高了50%,而渗铝后强化试样的疲劳强度提高了30%,这说明渗铝与激光喷丸强化复合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疲劳性... 对渗铝、渗铝后强化、强化后渗铝的K417合金试件分别进行振动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渗铝处理,强化后渗铝试样的疲劳强度提高了50%,而渗铝后强化试样的疲劳强度提高了30%,这说明渗铝与激光喷丸强化复合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且强化后渗铝效果更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激光喷丸强化与渗铝复合工艺顺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疲劳性能的改善机理。结果表明,激光喷丸强化促进了渗铝过程,生成大量柱状晶,渗层厚度增加,渗层与基体的结合更加紧密,从而有效提升疲劳性能;而渗铝后强化主要对渗层表面进行了形变强化,疲劳性能的提升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工艺 激光喷丸强化 渗铝 K417合金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与喷丸复合工艺成形性能研究
7
作者 张晓宇 李涤尘 +1 位作者 黄胜 李青宇 《电加工与模具》 2022年第5期45-47,共3页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与喷丸复合增材工艺,是以逐层喷丸的形式将喷丸表面强化原理与增材制造原理相结合,以达到降低工件缺陷和消除拉应力目的的一种复合工艺。比较该工艺机理与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工艺成形FeCrNiBSi合金试样的加工性能与质量,...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与喷丸复合增材工艺,是以逐层喷丸的形式将喷丸表面强化原理与增材制造原理相结合,以达到降低工件缺陷和消除拉应力目的的一种复合工艺。比较该工艺机理与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工艺成形FeCrNiBSi合金试样的加工性能与质量,结果表明:复合工艺可将成形件表面的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与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工艺相比,复合工艺成形的试样密度提高了8.83%、表面粗糙度值降低了35.7%、拉伸强度与屈服强度分别提升了12.13%和53.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喷丸强化 复合工艺 成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8
作者 郑建新 罗傲梅 刘传绍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36,共5页
介绍了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几种超声表面强化技术,如超声喷丸、超声挤压、超声滚压和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脉冲放电等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和研究进展,指出了各类超声表面强化技术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超声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超声表面强化 超声喷丸 超声挤压 超声滚压 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脉冲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紧固孔复合强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余江 姜银方 +1 位作者 戴亚春 李路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3-158,共6页
目的研究激光喷丸-冷挤压复合强化工艺对7050铝合金紧固孔疲劳源、疲劳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ABAQUS软件进行复合强化工艺的有限元仿真,并在强化后施加循环载荷获得残余应力数据,然后在应力水平为195 MPa、应力比为0.1的条件下进行疲劳实... 目的研究激光喷丸-冷挤压复合强化工艺对7050铝合金紧固孔疲劳源、疲劳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ABAQUS软件进行复合强化工艺的有限元仿真,并在强化后施加循环载荷获得残余应力数据,然后在应力水平为195 MPa、应力比为0.1的条件下进行疲劳实验,并把仿真和疲劳实验的结果与激光喷丸、冷挤压进行对比。结果复合强化工艺能同时对表面和孔壁进行强化,复合强化工艺比激光喷丸表面和孔壁的残余压应力大,循环载荷下两者残余应力的差异减小。冷挤压工艺表面全部是拉应力,循环载荷下挤出面孔角附近的残余应力由-928 MPa变为300 MPa。未处理紧固孔的疲劳源位于孔角处,激光冲击强化紧固孔的疲劳源位于中间孔壁处,冷挤压紧固孔的疲劳源位于挤出面孔角附近,复合强化紧固孔的疲劳源位于中间孔壁处,复合强化紧固孔的疲劳裂纹扩展区面积最大。未处理、激光喷丸、冷挤压、复合强化的紧固孔的疲劳寿命分别为65 918、165 117、114494、225 209。结论与未处理的紧固孔的疲劳寿命相比,激光喷丸、冷挤压、复合强化的紧固孔的疲劳寿命都有所增加,复合强化的紧固孔的疲劳寿命最大,复合强化能够进一步提高紧固孔的疲劳寿命。激光喷丸和复合强化诱导的残余压应力层能够抑制疲劳裂纹萌生于表面,而冷挤压工艺则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强化 激光喷丸 冷挤压 疲劳源 疲劳寿命 残余应力 紧固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丸强化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新华 《航空制造技术》 2007年第z1期454-459,共6页
介绍了传统喷丸强化、超声喷丸强化、激光喷丸强化、高压水喷丸强化等表面强化技术,并对这些喷丸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发展喷丸强化技术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喷丸强化技术 超声喷丸 激光喷丸 高压水喷丸 喷丸强化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涂层硬度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国昌 吕杰 +2 位作者 宋宝强 门秀花 付秀丽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5-72,共8页
随着高端制造领域对零部件的表面服役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除了对材料表面进行直接强化工艺,通常采用制备涂层的方式以提高其表面性能。激光熔覆形成的高硬度耐磨涂层是目前涂层强化的有效手段之一,与基体形成了一种冶金结合的薄层,在局... 随着高端制造领域对零部件的表面服役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除了对材料表面进行直接强化工艺,通常采用制备涂层的方式以提高其表面性能。激光熔覆形成的高硬度耐磨涂层是目前涂层强化的有效手段之一,与基体形成了一种冶金结合的薄层,在局部有较强的抗压入和抗机械摩擦的能力。激光熔覆因其高能量密度、高沉积效率、可控制备厚度、低热变形、快速冷却、低稀释率和高合金化程度等特点,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并在国际上逐步推广应用。文章首先概括了激光熔覆促使材料硬度提高的强化机理,包括晶粒细化、晶格畸变和物相变化等,但是由于激光熔覆技术自身的局限性,使涂层容易产生缺陷;然后总结了其他的表面强化技术,如超声滚压技术、热处理等,形成激光熔覆技术的复合强化技术,可使材料表面硬度效果进一步提升,达到更佳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硬度 复合强化 热处理 超声滚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动表层强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彪 王晓强 +3 位作者 田英健 王浩杰 付浩然 曹丽茹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5,共10页
阐述了超声振动滚压技术对工件的表层强化原理,对超声振动滚压技术表面强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现阶段超声振动滚压技术表面强化研究的发展方向。依据超声振动滚压技术的研究思路,对超声振动喷丸技术进行了论述。介绍了超声振... 阐述了超声振动滚压技术对工件的表层强化原理,对超声振动滚压技术表面强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现阶段超声振动滚压技术表面强化研究的发展方向。依据超声振动滚压技术的研究思路,对超声振动喷丸技术进行了论述。介绍了超声振动表面强化与其他技术的复合强化原理及研究现状。对超声振动表层强化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超声强化与其他技术复合和创建工艺参数与强化效果之间的数据库。总结了当前超声振动强化技术及超声振动复合强化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强化 超声滚压 超声喷丸 超声振动复合强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举办“2022年全国喷丸强化技术培训班”的通知
13
作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0-110,共1页
为了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各企业喷丸技术能力和水平,应广大企业及相关单位的要求,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和失效分析分会将于2022年10月24日至10月27日在上海市举办“2022年全国喷丸强化技术培训班”。该培训班由上海材料研究所期刊展... 为了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各企业喷丸技术能力和水平,应广大企业及相关单位的要求,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和失效分析分会将于2022年10月24日至10月27日在上海市举办“2022年全国喷丸强化技术培训班”。该培训班由上海材料研究所期刊展览事业部、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培训内容以常用的机械喷丸强化为主,同时对激光喷丸、超声喷丸等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上海材料研究所 重点实验室 喷丸强化 能力和水平 喷丸技术 激光喷丸 超声喷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举办“2022年全国喷丸强化技术培训班”的通知
14
作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2-112,共1页
为了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各企业喷丸技术能力和水平,应广大企业及相关单位的要求,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和失效分析分会将于2022年12月3日至12月6日在上海市举办“2022年全国喷丸强化技术培训班”。该培训班由上海材料研究所期刊展览... 为了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各企业喷丸技术能力和水平,应广大企业及相关单位的要求,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和失效分析分会将于2022年12月3日至12月6日在上海市举办“2022年全国喷丸强化技术培训班”。该培训班由上海材料研究所期刊展览事业部、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培训内容以常用的机械喷丸强化为主,同时对激光喷丸、超声喷丸等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上海材料研究所 重点实验室 喷丸强化 能力和水平 喷丸技术 激光喷丸 超声喷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举办“2022年全国喷丸强化技术培训班”的通知(第一轮通知)
15
作者 《机械工程材料》编辑部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57,共1页
为了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相关企业喷丸强化技术水平,应广大企业及相关单位的要求,在之前成功举办培训班的基础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和失效分析分会将联合举办“2022年全国喷丸强化技术培训班”,培训班将由上海材料研究所期刊展览... 为了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相关企业喷丸强化技术水平,应广大企业及相关单位的要求,在之前成功举办培训班的基础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和失效分析分会将联合举办“2022年全国喷丸强化技术培训班”,培训班将由上海材料研究所期刊展览事业部、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培训内容仍以常用的机械喷丸强化为主,激光喷丸、超声喷丸等作简要介绍,培训班将特邀全国知名高校从事喷丸研究的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上海材料研究所 重点实验室 知名高校 喷丸强化 激光喷丸 超声喷丸 通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举办“2019年全国喷丸强化技术培训班”的通知(第一轮)
16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68,共1页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联合举办的“2019年全国喷丸强化技术培训班”拟定于2019年6月3~6日在上海材料研究所开班。本次培训内容以常用的机械喷丸强化为主,对激光喷丸、超声喷丸等作简要介绍,特邀全国...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联合举办的“2019年全国喷丸强化技术培训班”拟定于2019年6月3~6日在上海材料研究所开班。本次培训内容以常用的机械喷丸强化为主,对激光喷丸、超声喷丸等作简要介绍,特邀全国知名高校从事喷丸研究的教授,国内一流喷丸设备及丸料生产厂家的技术专家进行授课,还将组织现场参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培训班 喷丸强化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 失效分析 激光喷丸 超声喷丸 技术专家 生产厂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结构件紧固孔强化技术综述 被引量:40
17
作者 钱晓明 姜银方 +1 位作者 管海兵 李志飞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9-753,共5页
对紧固孔强化处理,以提高飞机结构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基于紧固孔强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从强化机制、实施方法、强化效果、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场合等方面,对冷挤压、干涉配合、滚压、机械喷丸和激光冲击强化五种飞机结构件紧固... 对紧固孔强化处理,以提高飞机结构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基于紧固孔强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从强化机制、实施方法、强化效果、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场合等方面,对冷挤压、干涉配合、滚压、机械喷丸和激光冲击强化五种飞机结构件紧固孔强化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分析认为,五种强化技术都各自存在突出问题,激光冲击强化技术优势明显。传统的强化技术仍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作为飞机结构疲劳断裂设计的基本的强化工艺;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由于处理方式的环保性和突出的强化效果,在提高小孔疲劳寿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固孔强化 冷挤压 干涉配合 滚压 机械喷丸 激光冲击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喷丸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黄志超 吕世亮 +1 位作者 谢春辉 卢能芝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1,共5页
综述了先进喷丸表面改性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阐述了微粒子喷丸、激光喷丸、超声/高能喷丸、高压水射流喷丸的基本原理,与传统喷丸对比发现,微粒子喷丸可提高材料的耐磨性,激光喷丸可精确控制定位,超声/高能喷丸可实现材料表面纳米化,高... 综述了先进喷丸表面改性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阐述了微粒子喷丸、激光喷丸、超声/高能喷丸、高压水射流喷丸的基本原理,与传统喷丸对比发现,微粒子喷丸可提高材料的耐磨性,激光喷丸可精确控制定位,超声/高能喷丸可实现材料表面纳米化,高压水射流喷丸可承受半柔性冲击并减少应力集中.此外,对各种喷丸技术综合分析并进行对比,认为超声喷丸、复合喷丸(高能-微粒喷丸,激光-机械喷丸)综合性能最佳,并展望了未来应重点开展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喷丸 激光喷丸 超声/高能喷丸 高压水射流喷丸 复合喷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墨铸铁曲轴表面强化处理技术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兴华 汤小东 薛茂权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153,共3页
柴油机曲轴承受复杂交变的弯曲-扭转载荷和一定的冲击载荷,疲劳断裂是曲轴的主要破坏形式,裂纹源易发生在连杆轴颈与曲臂过渡圆角处,工艺上提高曲轴疲劳强度的方法主要是圆角强化,在其表层形成一定的压应力来实现的。介绍了滚压、淬火... 柴油机曲轴承受复杂交变的弯曲-扭转载荷和一定的冲击载荷,疲劳断裂是曲轴的主要破坏形式,裂纹源易发生在连杆轴颈与曲臂过渡圆角处,工艺上提高曲轴疲劳强度的方法主要是圆角强化,在其表层形成一定的压应力来实现的。介绍了滚压、淬火、氮化、喷丸、激光冲击强化等工艺方法,分析曲轴强化机理和工艺方法,为提高曲轴使用寿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曲轴 滚压 淬火 氮化 喷丸 激光冲击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