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巴胺系统基因调节青少年同伴拒绝与亲社会行为关系:平行潜增长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曦 纪林芹 +3 位作者 迟晓慧 王舒冉 张文新 曹衍淼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4-598,I0001,I0002,共17页
基于动态发展视角和多基因研究范式,对1044名青少年(初测年龄13.32±0.48岁,50.1%女生)进行为期3年的追踪,考察青少年早期同伴拒绝的发展变化与亲社会行为发展变化的关系以及多巴胺系统基因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早期亲社... 基于动态发展视角和多基因研究范式,对1044名青少年(初测年龄13.32±0.48岁,50.1%女生)进行为期3年的追踪,考察青少年早期同伴拒绝的发展变化与亲社会行为发展变化的关系以及多巴胺系统基因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和同伴拒绝均呈线性上升趋势;(2)同伴拒绝的初始水平与增长速度均能预测亲社会行为发展轨迹。较高的同伴拒绝初始水平与较低的亲社会行为初始水平有关,也与更快的亲社会行为上升趋势有关,但是较高的同伴拒绝增长速度降低了亲社会行为的增长速度;(3)多巴胺系统多基因累加分调节同伴拒绝初始水平与亲社会行为初始水平、增长速度间的关系。相比携带较多高多巴胺含量相关等位基因的青少年,携带较少高多巴胺含量相关等位基因的青少年同伴拒绝初始水平越高,其亲社会行为初始水平更低、增长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同伴拒绝 多巴胺系统基因×环境 发展轨迹 平行潜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潜增长模型标度方法及其可比的一阶潜增长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温忠麟 王一帆 +3 位作者 杜铭诗 俞雅慧 张愉蕙 金童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72-1382,共11页
潜增长模型(LGM)是分析纵向数据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在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受到重视。多指标测量的变量,既可以用合成分数建立单变量LGM(一阶LGM),也可以用指标建立潜变量LGM(二阶LGM)。简述了二阶LGM标度方法(包括尺度指标法和... 潜增长模型(LGM)是分析纵向数据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在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受到重视。多指标测量的变量,既可以用合成分数建立单变量LGM(一阶LGM),也可以用指标建立潜变量LGM(二阶LGM)。简述了二阶LGM标度方法(包括尺度指标法和效应编码),提出了有可操作性的潜变量标准化标度方法和合成分数的一阶LGM标准化模型。系统总结了二阶LGM标度方法及其可比的一阶LGM建模,并用多指标变量的实测数据进行示例。推荐使用效应编码法对二阶LGM进行标度和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增长模型 合成分数 标度方法 尺度指标 效应编码 变量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客满意度的潜增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立新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40-41,共2页
顾客满意度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永恒话题。目前较有影响的顾客满意度模型有四分图模型、KANO模型、ACSI模型等。文章以浙江电通公司为个案,对其269个客户的满意度进行为期2年的4次追踪测量,采用结构方程,建立顾客满意度的潜增长模型,... 顾客满意度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永恒话题。目前较有影响的顾客满意度模型有四分图模型、KANO模型、ACSI模型等。文章以浙江电通公司为个案,对其269个客户的满意度进行为期2年的4次追踪测量,采用结构方程,建立顾客满意度的潜增长模型,分别考察整体顾客满意度和个体顾客满意度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整体顾客满意度在两年中呈线性增长,初始满意度与变化趋势不存在显著差异;初始顾客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的增长率存在差异;个体顾客满意度呈不同的变化趋势。顾客满意度的潜增长模型(LGM)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客满意度 潜增长模型 L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发展趋势: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鹏 王宇亮 蒋星雨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为揭示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发展趋势,探究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通过2年共5次问卷调查,对1646名高中生进行测试。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发现:(1)高中生未来职业探索的发展趋势呈两阶段性,即先下降后增长;(2)高中生未来职业投入的发展趋势可分... 为揭示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发展趋势,探究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通过2年共5次问卷调查,对1646名高中生进行测试。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发现:(1)高中生未来职业探索的发展趋势呈两阶段性,即先下降后增长;(2)高中生未来职业投入的发展趋势可分为2个亚组,高投入下降组和低投入增长组;(3)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可以预测高中生未来职业探索的发展速率,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可以预测高中生未来职业投入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公正世界信念对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发展轨迹的预测作用,验证了公正世界信念理论,对高中职业规划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职业规划 变量增长模型 发展趋势 高中生 公正世界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发展轨迹:一项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泽希 伊力扎提·麦麦提 古丽格娜·艾塔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7-611,共5页
背景大学生是强迫症状的高发群体,已有大量横断面研究考察大学生强迫症状的整体发展趋势,但缺少对于大学生强迫症状发展轨迹的研究。目的通过纵向追踪的方式,考察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 背景大学生是强迫症状的高发群体,已有大量横断面研究考察大学生强迫症状的整体发展趋势,但缺少对于大学生强迫症状发展轨迹的研究。目的通过纵向追踪的方式,考察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师范大学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强迫症状分量表与焦虑分量表对大学生进行为期3年的3次追踪测试,第一次施测时间为2020年11月(T1),第二次施测时间为2022年3月(T2),第3次施测时间为2023年3月(T3)。对调查结果使用潜变量增长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采用同时参与3次测量的3289份有效被试数据进行数据分析。3289名大学生中女性1966人(59.8%),汉族2352人(71.5%),首次施测平均年龄(21.0±0.7)岁。大学生焦虑得分分别为:T1(1.48±0.51)分,T2(1.38±0.45)分,T3(1.33±0.43)分;强迫症状得分分别为:T1(1.75±0.58)分,T2(1.66±0.55)分,T3(1.53±0.53)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时间点大学生强迫症状与焦虑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无条件线性模型结果显示拟合良好,模型截距显著>0(P<0.001)、斜率显著<0(P<0.001),截距与斜率之间呈负相关(r=-0.033,P<0.001),表明大学生强迫症状得分呈现下降趋势,起始水平越高下降速度越快。纳入性别协变量(赋值:男=0,女=1)后,发现性别对截距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05,P<0.001),对斜率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01,P>0.05),即女大学生强迫症状起始水平高于男大学生,下降速度不存在差异。纳入焦虑协变量后,发现各时间点焦虑正向影响强迫症状(P<0.001),性别对斜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017,P<0.05),对截距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12,P>0.05),即控制焦虑的影响后,女大学生强迫症状的下降速度低于男大学生。结论大学生强迫症状随年级升高而下降,高起始水平不一定带来长期困扰。焦虑阻碍强迫症状的缓解,并更大程度地影响女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出现及男大学生强迫症状的下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状 发展轨迹 焦虑 性别差异 变量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类别增长模型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暴露后预防就诊者疾病进展恐惧的变化轨迹研究
6
作者 石敏 王慧群 +2 位作者 张利漫 王文慧 徐兴莲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就诊者疾病进展恐惧(fear of progression, FoP)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该类人群的恐惧心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5-10...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就诊者疾病进展恐惧(fear of progression, FoP)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该类人群的恐惧心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5-10月,采用便利抽样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某传染病专科医院的PEP就诊者204例为研究对象,在就诊的第1、14、30天采用疾病进展恐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对其调查,应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其FoP轨迹类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第1、14、30天时就诊者FoP得分分别为47.00(37.25,56.00)分、42.00(33.00,49.00)分和31.50(22.25,45.00)分,其FoP轨迹分为高恐惧缓慢下降组、中恐惧显著下降组和低恐惧组3种类别,其社会支持得分分别为38.00(41.00,47.00)分、47.00(37.00,66.00)分和54.00(38.50,59.00)分;3个类别的PEP就诊者在性别、教育水平、职业和社会支持得分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职业、社会支持是PEP就诊者FoP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发生HIV暴露后就诊者在就诊1个月内,FoP水平变化程度不同,其FoP轨迹存在群体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暴露后预防 疾病进展恐惧 类别增长模型 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心理一致感变化轨迹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韦淑 杨丽 +3 位作者 罗雨婷 梁秋婷 周溢 卢佳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心理一致感的纵向发展轨迹,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便利抽样选取广西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步放化疗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放疗第1次、15次、30...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心理一致感的纵向发展轨迹,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便利抽样选取广西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步放化疗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放疗第1次、15次、30次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困扰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13对其进行调查,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其心理一致感发展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NPC同步放化疗患者,其心理一致感存在3种轨迹,分别为持续低平组(20.00%)、持续下降组(28.00%)、持续上升组(52.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症状严重程度、年龄、学历、居住地、照护者和肿瘤分期是鼻咽癌患者心理一致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心理一致感存在群体异质性,应基于患者心理一致感变化轨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心理一致感 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分类增长模型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动态防控策略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翟咪咪 李亚敏 +4 位作者 刘苏顺 李云霞 刘义婷 李莉 雷先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1-627,共7页
在不同群体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下简称“艾滋病”)的防控需求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这为制订和实施防控策略带来了极大挑战。动态评估不同群体的异质性和疾病进展轨迹至关重要。潜分类增长模型是将纵向数据拟合为不同发展轨迹的N个亚... 在不同群体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下简称“艾滋病”)的防控需求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这为制订和实施防控策略带来了极大挑战。动态评估不同群体的异质性和疾病进展轨迹至关重要。潜分类增长模型是将纵向数据拟合为不同发展轨迹的N个亚组,以识别和分析不同亚组的发展轨迹,从而为疾病的防控策略提供新视角。潜分类增长模型在艾滋病防控领域的应用中显现出显著优势,尤其在深入理解和分析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风险行为、心理研究、检测的异质性和动态变化等方面,总结其优势和局限可为艾滋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增长模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预防控制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年中晚期孤独感的发展轨迹:一项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 被引量:31
9
作者 刘俊升 周颖 李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9-192,共14页
使用问卷法和同伴提名法对884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历时三年的四次追踪测试,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建模,检验小学2~5年级学生孤独感的变化趋势,并考察不同性别儿童孤独感变化的差异性以及同伴接纳对孤独感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1)2~5年... 使用问卷法和同伴提名法对884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历时三年的四次追踪测试,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建模,检验小学2~5年级学生孤独感的变化趋势,并考察不同性别儿童孤独感变化的差异性以及同伴接纳对孤独感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1)2~5年级小学生孤独感呈曲线递减趋势,递减速度逐渐减缓,起始水平及发展速度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2)女孩起始的孤独感水平显著低于男孩,而发展速度、加速度则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较高的同伴接纳对当时儿童孤独感的降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采用孤独感发展的情境观,并结合儿童认知、自我发展的特点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感 发展轨迹 变量增长模型 性别差异 同伴接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丽霞 郜艳晖 +1 位作者 张敏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3-716,共4页
目的介绍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在分析纵向研究资料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大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具体实例说明模型参数的指定和结果的解释及如何对不同群体的增长趋势进行比较。结果增长曲线模型不仅可以分析纵向资料的总体发展趋势,而且能对个... 目的介绍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在分析纵向研究资料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大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具体实例说明模型参数的指定和结果的解释及如何对不同群体的增长趋势进行比较。结果增长曲线模型不仅可以分析纵向资料的总体发展趋势,而且能对个体间发展趋势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做出解释。结论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框架下的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是研究者分析纵向资料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多样本比较 增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立业 高彩虹 +2 位作者 王晓成 宋平平 余红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进程中的疾病状态和生命质量相结合,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随疾病状态转移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针对3次随访的纵向资料,以认知正常老化为状态1、轻度认知损害为状态2、中重... 目的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进程中的疾病状态和生命质量相结合,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随疾病状态转移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针对3次随访的纵向资料,以认知正常老化为状态1、轻度认知损害为状态2、中重度认知损害为状态3、阿尔茨海默病为状态4,采用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研究AD进程中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随状态转移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总的来说,初始状态平均生命质量为29.9,处于一般水平,并且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在随访期内,生命质量有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变化速度却不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差异,而且初始时生命质量的高低与后来的变化速度之间相关不显著。各个状态转移组初始状态生命质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状态2→状态3和状态3→状态4这两个转移组生命质量有明显的先升后降趋势,而且前者升高要较后者明显,生命质量的发展速度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差异。状态1→状态2和状态3→状态2这两个转移组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应根据AD进程中不同认知转归结局各自的发展变化,开展疾病分阶段重点防治。潜变量增长模型在纵向研究中考虑到数据个体间差异,在应用中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阿尔茨海默病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状态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大学生利他行为变化轨迹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苑芮 黄时华 +1 位作者 金艳 鲁丹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7-893,共7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变化轨迹以及自我同情对利他行为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913名高校新生进行3次纵向追踪,每次间隔1年。采用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ABQ-CS)和大学生自我同情问卷(SCQ-CS)测量利他行为和自我同情水平,采用潜变量增... 目的:了解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变化轨迹以及自我同情对利他行为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913名高校新生进行3次纵向追踪,每次间隔1年。采用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ABQ-CS)和大学生自我同情问卷(SCQ-CS)测量利他行为和自我同情水平,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利他行为的变化轨迹和自我同情对利他行为变化的影响。结果:大学3年期间大学生的ABQ-CS得分呈下降趋势(P<0.01);3年间女生ABQ-CS得分均高于男生(均P<0.01);ABQ-CS得分的初始水平和变化速度有个体间差异(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截距和斜率呈负相关(r=-0.46,P<0.01);3个时间点的SCQ-CS得分分别可以正向预测3个时间点的ABQ-CS得分(β=0.53、0.51、0.54)。结论:大学生利他行为水平呈线性下降趋势,女生利他行为水平高于男生;较高的自我同情水平对当时大学生利他行为的上升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他行为 变化轨迹 变量增长模型 性别差异 自我同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描述发展趋势的差异: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被引量:37
13
作者 刘红云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9-544,共6页
在追踪研究中,研究者不仅关心某一特质随时间的发展趋势,而且关注个体之间发展趋势的差异及其存在差异的原因。在总体发展同质的情形下,多层线性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所研究的总体本... 在追踪研究中,研究者不仅关心某一特质随时间的发展趋势,而且关注个体之间发展趋势的差异及其存在差异的原因。在总体发展同质的情形下,多层线性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所研究的总体本身不同质,就需要一种能够描述总体中不同质子总体的不同发展特点的方法。该文简要介绍了一种能够描述不同群体不同发展趋势特征的统计模型——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并通过一个实际例子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应用过程,同时说明了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与多层线性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研究 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多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殊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基于面板数据的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颖 喻炜婷 王建民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4-40,共7页
本研究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运用潜变量增长模型(LGM)探究了特殊教育产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投入方面,我国特殊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比重过小,特殊教育生均经费指数偏低,各地区师生比均... 本研究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运用潜变量增长模型(LGM)探究了特殊教育产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投入方面,我国特殊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比重过小,特殊教育生均经费指数偏低,各地区师生比均远低于国家标准;在产出方面,特殊教育学校数、在校生数以及毕业生数在城乡间、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特殊教育的需求与供给不均衡。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表明,特殊教育产出受自身发展基础的制约,先发优势和累积效应明显;各地特殊教育的产出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但在地区间呈收敛趋势,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特殊教育产出的增长速度越慢。最后,本研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投入 产出 经济发展 变量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年早期社会能力的发展:一个潜变量增长模型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晓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8-1397,共10页
对119名幼儿进行历时两年的三次追踪测试,采用潜变量增长建模,检验童年早期的社会能力是否呈线性增长,并考察气质、性别、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其交互作用对社会能力发展水平与速度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社会能力在两年中呈线性增长,起... 对119名幼儿进行历时两年的三次追踪测试,采用潜变量增长建模,检验童年早期的社会能力是否呈线性增长,并考察气质、性别、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其交互作用对社会能力发展水平与速度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社会能力在两年中呈线性增长,起始水平及发展速度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2)女孩起始的社会能力水平高于男孩;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儿童起始的社会能力水平就越高;(3)气质节律性对社会能力增长速度的预测因儿童性别而异:节律性能够负向预测女孩社会能力的增长速度、正向预测男孩社会能力的增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能力 变量增长模型 气质 母亲受教育程度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学过渡期高中新生大五人格与主观社会地位变化轨迹的关系: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刚 邹燕 +2 位作者 余玮 丁芳媛 贾云丞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2-699,共8页
为了考察入学过渡期高中新生主观社会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SSS)的变化轨迹及人格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对546名高一新生进行了历时4个月的4次追踪测试。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1)SSS呈阶段化线性增长,且个体间差异... 为了考察入学过渡期高中新生主观社会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SSS)的变化轨迹及人格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对546名高一新生进行了历时4个月的4次追踪测试。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1)SSS呈阶段化线性增长,且个体间差异显著;(2)人格中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均能显著预测SSS的初始水平;(3)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对SSS的第一阶段变化速度有显著预测作用。结果表明,SSS会在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初步形成,且人格与其变化轨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新生 入学过渡期 大五人格 主观社会地位 变量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基于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峰青 龚勋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3-128,共6页
考察大学生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变化轨迹及二者间的关系。采用简版社交网站成瘾倾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774名大学生进行了连续三年每年施测一次的追踪调查,使用交叉滞后模型及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 考察大学生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变化轨迹及二者间的关系。采用简版社交网站成瘾倾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774名大学生进行了连续三年每年施测一次的追踪调查,使用交叉滞后模型及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3年期间学生的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slope value=1.052, p<0.01)及睡眠质量(slope value=0.992,p<0.01)均呈恶化趋势;三年中上一年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可以正向预测下一年的睡眠质量,反之则不能;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初始水平可显著预测睡眠质量的初始水平(β=0.445, p<0.01),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发展速度可显著预测睡眠质量的发展速度(β=0.303, p<0.01)。大学生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初始水平及发展是其睡眠质量恶化的推动因素,为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 睡眠质量 交叉滞后模型 平行变量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在学龄儿童体质指数变化轨迹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雷芳 宋桂荣 +3 位作者 刘启贵 胡冬梅 李国荣 唐晓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9-522,527,共5页
目的探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latent growth mixture modeling,GMM)和潜类增长模型(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LCGM)在识别儿童体重增长变化潜在类别上的应用。方法以大连市932名6~12岁学龄儿童的体检纵向数据为例。运用Mplus8.3软件... 目的探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latent growth mixture modeling,GMM)和潜类增长模型(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LCGM)在识别儿童体重增长变化潜在类别上的应用。方法以大连市932名6~12岁学龄儿童的体检纵向数据为例。运用Mplus8.3软件构建不同性别儿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的GMM和LCGM模型。结果LCGM模型对男女学龄儿童的生长轨迹均识别出3个增长趋势不同的亚组:“稳定组”、“肥胖组”、“偏瘦组”;GMM模型对男性学龄儿童的生长轨迹识别出2个增长趋势不同的亚组:“稳定增长组”和“肥胖增长组”。结论GMM和LCGM模型可以识别学龄儿童BMI发展轨迹的异质性,拓展了描述儿童体重动态变化的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体重变化轨迹 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增长模型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老年人衰弱的发展轨迹: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郭凯林 王世强 +3 位作者 李丹 王一杰 王少堃 胥祉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2-749,755,共9页
背景衰弱是人口老龄化突出的表现形式,我国关于老年人衰弱的研究多为横断面研究,忽视了对老年人衰弱发展轨迹的考察。目的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4期追踪数据,考察我国老年人衰弱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 背景衰弱是人口老龄化突出的表现形式,我国关于老年人衰弱的研究多为横断面研究,忽视了对老年人衰弱发展轨迹的考察。目的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4期追踪数据,考察我国老年人衰弱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CHARLS 2011年、2013年、2015年、2018年数据,该调查于2011年开展,随后每2~3年追踪1次,采用多阶段PPS抽样,对我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中老年人群进行家户调查,范围覆盖150个县级单位、450个村级单位。其中2011年为全国基线调查,2013年、2015年和2018年为全国追踪调查。将4期数据通过个人编码匹配合并,最终形成4期调查均参与的2267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衰弱指数(FI)对老年人的衰弱状况进行评估。利用Mplus工具构建3类无条件潜变量增长模型,选取最优的拟合模型确定我国老年人衰弱的发展轨迹,并在最优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条件潜变量增长模型,考察随时间恒定因素(性别、教育程度)和随时间变化因素(体力活动、吸烟、饮酒、睡眠)对老年人衰弱的影响。结果不定义曲线潜变量增长模型能更好地拟合数据,为我国老年人衰弱发展轨迹的最优模型,其中χ^(2)(3)=36.16,比较拟合指数(CFI)=0.992,非规范拟合指数(TLI)=0.984,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0.070,标准化均方根残差(SRMR)=0.022,表明我国老年人衰弱水平呈曲线增长的趋势;模型截距、斜率以及截距的变异和斜率的变异均显著>0(P<0.01),表明老年人衰弱的初始水平和增长速度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恒定因素性别、教育程度对模型截距(性别:β=-0.113,P<0.01;教育程度:β=-0.173,P<0.01)和斜率(性别:β=-0.181,P<0.01;教育程度:β=-0.151,P<0.01)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相比于男性和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女性、低教育程度老年人衰弱的初始水平更高,增长速度更快。时间变化因素中体力活动、睡眠在4期调查中均对老年人衰弱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0.05);吸烟和饮酒分别在2011年、2015年、2018年和2013年、2015年调查中对老年人的衰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05)。结论我国老年人的衰弱呈曲线增长的发展轨迹,初始水平和增长速度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女性、低教育程度能预测衰弱的发展,中高体力活动、睡眠充足有助于衰弱水平的降低,长期吸烟、饮酒过多则会使衰弱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老年人 发展轨迹 变量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儿童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轨迹及其对阅读能力的预测:一个潜变量增长模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程亚华 冯瑶 +5 位作者 李宜逊 马嘉琪 沈岚岚 张文建 伍新春 冯秋迪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74-1086,共13页
对149名小学一年级汉语儿童的口语词汇知识进行历时6年8次的追踪测试,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索了小学儿童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轨迹,并在控制相关变量后,考察了口语词汇知识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对儿童六年级时阅读能力的预测作用。结果发... 对149名小学一年级汉语儿童的口语词汇知识进行历时6年8次的追踪测试,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索了小学儿童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轨迹,并在控制相关变量后,考察了口语词汇知识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对儿童六年级时阅读能力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小学儿童的口语词汇知识呈持续地非线性增长,其中三年级和五年级是儿童口语词汇知识发展的快速增长时期,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表现出差异稳定的发展模式;(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和相关阅读认知技能后,口语词汇知识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可显著预测六年级时的阅读准确性、阅读流畅性及阅读理解,且对阅读准确性和阅读理解的预测比对阅读流畅性的预测更强;相对于起始水平,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速度对阅读能力的预测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词汇知识 阅读准确性 阅读流畅性 阅读理解 变量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