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丽霞 郜艳晖 +1 位作者 张敏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3-716,共4页
目的介绍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在分析纵向研究资料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大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具体实例说明模型参数的指定和结果的解释及如何对不同群体的增长趋势进行比较。结果增长曲线模型不仅可以分析纵向资料的总体发展趋势,而且能对个... 目的介绍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在分析纵向研究资料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大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具体实例说明模型参数的指定和结果的解释及如何对不同群体的增长趋势进行比较。结果增长曲线模型不仅可以分析纵向资料的总体发展趋势,而且能对个体间发展趋势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做出解释。结论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框架下的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是研究者分析纵向资料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多样本比较 增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立业 高彩虹 +2 位作者 王晓成 宋平平 余红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进程中的疾病状态和生命质量相结合,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随疾病状态转移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针对3次随访的纵向资料,以认知正常老化为状态1、轻度认知损害为状态2、中重... 目的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进程中的疾病状态和生命质量相结合,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随疾病状态转移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针对3次随访的纵向资料,以认知正常老化为状态1、轻度认知损害为状态2、中重度认知损害为状态3、阿尔茨海默病为状态4,采用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研究AD进程中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随状态转移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总的来说,初始状态平均生命质量为29.9,处于一般水平,并且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在随访期内,生命质量有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变化速度却不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差异,而且初始时生命质量的高低与后来的变化速度之间相关不显著。各个状态转移组初始状态生命质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状态2→状态3和状态3→状态4这两个转移组生命质量有明显的先升后降趋势,而且前者升高要较后者明显,生命质量的发展速度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差异。状态1→状态2和状态3→状态2这两个转移组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应根据AD进程中不同认知转归结局各自的发展变化,开展疾病分阶段重点防治。潜变量增长模型在纵向研究中考虑到数据个体间差异,在应用中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阿尔茨海默病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状态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老年人抑郁症状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静 江吴边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9-931,共3页
目的构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探讨老年人抑郁症状变化的时间进程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PSS 20.0和Mplus 8.0进行数据分析。基于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分别构建线性、二次函数型和自由估计型无条件潜变... 目的构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探讨老年人抑郁症状变化的时间进程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PSS 20.0和Mplus 8.0进行数据分析。基于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分别构建线性、二次函数型和自由估计型无条件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LGCM),选择拟合效果最佳的模型纳入协变量,构建条件LGCM。结果二次函数型无条件LGCM的拟合效果最优。条件LGCM显示性别、户口类型对斜率和截距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392(P<0.001)、0.145(P<0.05)和-1.954(P<0.001)、0.084(P>0.05)。随时间变化协变量ADL、IADL和自评健康均对同时期一抑郁产生显著预测作用,回归系数在0.8~2.7(P<0.001)。结论老年人抑郁症状初始水平存在显著个体间差异,增长速度无个体间差异,初始抑郁水平高的老年人后期抑郁症状进展较快。性别影响抑郁初始水平和增长速度,户口类型仅影响初始水平。ADL、IADL受损、自评健康状况差是同时期老年人抑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抑郁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动态变化研究
4
作者 厚海伟 赵亚玲 +2 位作者 陈方尧 曾令霞 裴磊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8-593,共6页
目的 探索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动态变化规律,为实现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CHARLS)数据,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消除混杂因... 目的 探索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动态变化规律,为实现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CHARLS)数据,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消除混杂因素,拟合线性增长模型、非线性二次增长模型和不定义曲线类型的增长模型。通过比较模型拟合效果来确定增长函数的最优解,建立合理的增长模型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发展变化。结果 共纳入样本有5 711例(非糖尿病组5 380例,糖尿病组331例),倾向性得分匹配后的样本有1 621例(非糖尿病组1 291例,糖尿病组330例),各混杂因素在两组之间均衡可比。通过拟合3种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结果表明不定义曲线类型的增长模型较其他两种模型为较优模型。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初始状况的平均抑郁评分分别为9.640和10.097,并且都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差异。在追踪期内,两组的抑郁状况都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是非糖尿病组的抑郁评分始终低于糖尿病组,同时两组的变化速度都不存在个体间差异,初始时抑郁评分的高低与后来的变化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通过探究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了解个体心理变化趋势并进一步解释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对患者不同阶段心理状况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得分匹配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糖尿病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描述发展趋势的差异: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被引量:37
5
作者 刘红云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9-544,共6页
在追踪研究中,研究者不仅关心某一特质随时间的发展趋势,而且关注个体之间发展趋势的差异及其存在差异的原因。在总体发展同质的情形下,多层线性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所研究的总体本... 在追踪研究中,研究者不仅关心某一特质随时间的发展趋势,而且关注个体之间发展趋势的差异及其存在差异的原因。在总体发展同质的情形下,多层线性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所研究的总体本身不同质,就需要一种能够描述总体中不同质子总体的不同发展特点的方法。该文简要介绍了一种能够描述不同群体不同发展趋势特征的统计模型——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并通过一个实际例子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应用过程,同时说明了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与多层线性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研究 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多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数据分析方法 被引量:47
6
作者 刘红云 孟庆茂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6-592,共7页
纵向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近年来,国外在纵向研究数据分析方法上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应用上的进展。文章对此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重点阐述了最近发展起来的纵向研究的方法:多层线性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纵向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近年来,国外在纵向研究数据分析方法上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应用上的进展。文章对此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重点阐述了最近发展起来的纵向研究的方法:多层线性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研究 多层线性模型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心理学 研究方法 纵向数据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踪研究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7
作者 胥彦 李超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0-610,共11页
追踪研究是一种通过引入时滞,以探索变量动态变化趋势和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调查研究方法。近年来,在组织行为学中,追踪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追踪研究成果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大多数研究者尤其是国内研究者,对追踪研究尚缺乏全面正... 追踪研究是一种通过引入时滞,以探索变量动态变化趋势和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调查研究方法。近年来,在组织行为学中,追踪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追踪研究成果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大多数研究者尤其是国内研究者,对追踪研究尚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追踪研究设计可以依照重复测量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型对应不同的样本量、调查方式和统计分析方法,未来可以拓展追踪研究在团队和领导力、组织文化和变革以及员工激励等方面的应用,或开展跨文化的追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研究 经验取样法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变计分模型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项目反应理论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王家伟 韩耀风 方亚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6-800,共5页
在医学研究中常借助潜变量增长曲线(LGC)等模型分析纵向量表资料,但存在数据信息利用不充分、难以反映研究对象真实潜在特质水平等不足。纵向项目反应理论(LIRT)模型是近年来提出的研究潜在特质动态变化的一种方法,它在纵向量表资料分... 在医学研究中常借助潜变量增长曲线(LGC)等模型分析纵向量表资料,但存在数据信息利用不充分、难以反映研究对象真实潜在特质水平等不足。纵向项目反应理论(LIRT)模型是近年来提出的研究潜在特质动态变化的一种方法,它在纵向量表资料分析中具有一些独特优势。本文对LIRT模型理论、软件实现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医学研究中纵向量表资料分析提供参考,以精准评估研究对象各时点的潜在特质动态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项目反应理论 在特质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曲利 姜竹青 +3 位作者 万迪 李萍 都鹏超 尹荣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6-31,41,共7页
目的分析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患者终末期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初诊后接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于术前(T1)、首次化疗周期前(T2)、首次化疗周期1~3 d(T3)、首次化疗周期中期(T4)、首... 目的分析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患者终末期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初诊后接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于术前(T1)、首次化疗周期前(T2)、首次化疗周期1~3 d(T3)、首次化疗周期中期(T4)、首次化疗周期结束(T5)和术后3个月(T6)6个时间点调查其姑息性表现。潜变量增长曲线混合模型分析其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结果中晚期肺癌患者T1时姑息性表现水平为(35.00±6.86)%,T2时(31.05±9.09)%,T3时(29.11±11.47)%,T4时30.00(10.00,50.00)%,T5时30.00(10.00,50.00)%,T6时20.00(10.00,50.00)%。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发展曲线分为改善组(41.13%)、恶化组(22.58%)和严重恶化组(36.29%)。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人格分型和自我管理是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整体呈随时间恶化发展趋势,根据不同时间点姑息性表现特征可分为改善组、恶化组和严重恶化组3个发展轨迹类别,高龄、情绪不稳定人格和低自我管理水平是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的危险因素,应结合不同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为其提供更优质的癌症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姑息性表现 变量增长曲线混合模型 姑息护理 发展轨迹 人格分型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