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携带EB病毒潜伏膜蛋白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制备 被引量:6
1
作者 肖志强 姚开泰 +1 位作者 刘薇 卢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9-154,共6页
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具有致癌活性,构建含金属硫蛋白基因-1(MT-1)调控区和LMP基因的pBR322-MT-LMP质粒,用显微注射法将MT-LMP转基因接种于小鼠受精卵内制备转基因小鼠的动物模型。结果:a.... 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具有致癌活性,构建含金属硫蛋白基因-1(MT-1)调控区和LMP基因的pBR322-MT-LMP质粒,用显微注射法将MT-LMP转基因接种于小鼠受精卵内制备转基因小鼠的动物模型。结果:a.注射后卵的存活率和仔鼠出生率分别为73%和13%;b.转基因鼠尾部组织DNA分析,PCR法证明二只小鼠有LMP基因扩增带,Southern杂交亦显示PCR阳性鼠有特异的LMP杂交信号,这说明LMP基因已整合于鼠基因组,整合率为8%。结果说明,构建携带LMP基因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已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小鼠 MT-1 潜伏膜蛋白基因 EB病毒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潜伏期膜蛋白2A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彭光勇 姚堃 +2 位作者 许琳 徐江英 谢芳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9,共4页
目的 :克隆爱泼斯坦 巴尔病毒 (EBV)潜伏期膜蛋白 2A(LMP2A)基因 ,进一步研究其基因工程疫苗。方法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出EBVB95 8株LMP2A全部编码蛋白的基因 ,并克隆至载体pGEM T中 ,通过α 插入失活、PCR及EcoRⅠ... 目的 :克隆爱泼斯坦 巴尔病毒 (EBV)潜伏期膜蛋白 2A(LMP2A)基因 ,进一步研究其基因工程疫苗。方法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出EBVB95 8株LMP2A全部编码蛋白的基因 ,并克隆至载体pGEM T中 ,通过α 插入失活、PCR及EcoRⅠ、SmaⅠ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等鉴定重组质粒 ;采用Sanger双脱氧终止法测定c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结果 :克隆出LMP2A第 1个外显子到第 8个外显子的全部编码蛋白的cDNA ,测序结果与EB病毒B95 8原型株LMP2AcDNA作同源比较 ,完全一致。结论 :本实验克隆了LMP2A基因的全部编码蛋白的cDNA全长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潜伏膜蛋白基因 逆转当-聚合酶链反应 克隆 鉴定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值反映EB病毒LMP1基因表达的可行性
3
作者 李卉 王德玲 +2 位作者 尹韶晗 耿志君 谢传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ADC值反映EB病毒潜伏膜蛋白质1(LMP1)基因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建立LMP1(+)组[包括CNE2-LMP1(+)亚组、HONE1-LMP1(+)亚组]和LMP1(-)组[包括CNE2-LMP1(-)亚组、HONE1-LMP1(-)亚组]的皮下种植瘤裸鼠模型(每组15只)。待移植瘤体积达9... 目的探讨ADC值反映EB病毒潜伏膜蛋白质1(LMP1)基因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建立LMP1(+)组[包括CNE2-LMP1(+)亚组、HONE1-LMP1(+)亚组]和LMP1(-)组[包括CNE2-LMP1(-)亚组、HONE1-LMP1(-)亚组]的皮下种植瘤裸鼠模型(每组15只)。待移植瘤体积达90~110mm^3后,对实验动物进行常规MR及DWI检查,分别获得两组肿瘤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束后,观察两组实验裸鼠种植瘤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LMP1(+)组肿瘤体积[(98.23±11.42)mm^3]明显大于LMP1(-)组[(87.42±15.14)mm^3;t=6.31,P=0.03]。常规MR扫描示LMP1(+)组肿瘤内坏死较LMP1(-)组更明显。LMP1(+)组肿瘤ADC值为(0.68±0.12)×10^(-3) mm/s^2,LMP1(-)组肿瘤ADC值为(0.87±0.23)×10^(-3) mm/s^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4,P<0.01)。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与LMP1(-)组相比,LMP1(+)组肿瘤细胞更密集,坏死更多见。结论 ADC值可有效反映裸鼠移植瘤中EB病毒LMP1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潜伏膜蛋白基因1 扩散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