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温过低对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中潜伏期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何斯纯 周卓妍 +4 位作者 周丽丽 王彦平 郑辉 姚平 何剑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6-709,共4页
目的 :探讨体温过低对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中潜伏期反应 (MLR)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颅表记录大鼠BAEP和MLR ,体表物理降温法逐步降低大鼠体温 ,传感探头式数字体温计监测大鼠直肠温度 ,体温每降低 1℃测试 1次BAE... 目的 :探讨体温过低对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中潜伏期反应 (MLR)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颅表记录大鼠BAEP和MLR ,体表物理降温法逐步降低大鼠体温 ,传感探头式数字体温计监测大鼠直肠温度 ,体温每降低 1℃测试 1次BAEP和MLR ,观察波峰潜伏期 (PL)和波幅的变化及各波消失的临界体温。结果 :随体温逐渐降低 (36℃ - 2 2℃ ) ,BAEP和MLR各波PL逐步延长 ;BAEPⅠ、Ⅱ、Ⅳ 3主波和MLRN1、P32主波的波幅在体温过低至 2 6℃以下时方先后出现显著降低 ;BAEP和MLR各波在体温 19℃ - 2 1℃全部消失 ,且两者同步消失。结论 :体温过低对大鼠BAEP和MLR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期反应 低温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诱发中潜伏期反应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鲁兆毅 潘滔 马芙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5-208,共4页
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evokedpotential,AEP)是声刺激后由耳蜗至听皮层的听觉系统中不同平面所诱发出的一系列电活动,包括听l生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中潜伏期反应(mid—dielatencyresponse,MLR)及... 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evokedpotential,AEP)是声刺激后由耳蜗至听皮层的听觉系统中不同平面所诱发出的一系列电活动,包括听l生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中潜伏期反应(mid—dielatencyresponse,MLR)及慢皮层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期反应 电刺激诱发 人工耳蜗 听觉诱发电位 听觉系统 脑干反应 听皮层 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颞叶和额叶损害后听觉中潜伏期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胡艾君 包仕尧 赵合庆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豚鼠颞叶、额叶损害后听觉中潜伏期反应变化规律。方法豚鼠未肝素化自体血回注建立颞叶、额叶皮层出血模型以及颞叶皮层烧灼模型,利用KeypointTM肌电\诱发电位仪监测其听觉中潜伏期反应中Pa波的变化。结果Pa波... 目的研究豚鼠颞叶、额叶损害后听觉中潜伏期反应变化规律。方法豚鼠未肝素化自体血回注建立颞叶、额叶皮层出血模型以及颞叶皮层烧灼模型,利用KeypointTM肌电\诱发电位仪监测其听觉中潜伏期反应中Pa波的变化。结果Pa波主要起源于颞叶听皮层;额叶出血后Pa波潜伏期无明显改变(P>0.05);颞叶皮层损害后Pa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甚至消失。结论Pa波改变能够作为颞叶损害的早期、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 潜伏期反应 颞叶出血 额叶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拟滤波参数对中潜伏期反应的影响
4
作者 许政敏 PaulB.vanCauwenberge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1-64,共4页
文中测试了10例听力正常人中潜伏期反应,研究采用不同高通和低通模拟滤波参数对其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滤波频带为25~500Hz或者更窄,同一受体和个体差异的中潜伏期反应波形变异性明显减少.采用滤波频带小于25~500Hz则显著性影响Pa潜伏期... 文中测试了10例听力正常人中潜伏期反应,研究采用不同高通和低通模拟滤波参数对其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滤波频带为25~500Hz或者更窄,同一受体和个体差异的中潜伏期反应波形变异性明显减少.采用滤波频带小于25~500Hz则显著性影响Pa潜伏期,然而,将低通滤波设置从500Hz上升至3000Hz,Pa潜伏期几乎无变化.认为选择滤波频带为25~500Hz既可减少中潜伏期反应波形变异性,又可避免中潜伏期彼形的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期反应 模拟滤波 滤波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发育期甲状腺激素对大鼠听觉中潜伏期反应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尹益勇 刘妮 +1 位作者 李华娇 何斯纯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探讨脑发育期甲状腺激素对大鼠听觉中潜伏期反应(MLR)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效应。方法:孕鼠从孕第1天至仔鼠生后30 d饮含质量浓度为0.3 g/L甲硫咪唑的自来水诱发甲状腺功能低下仔鼠,每天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0.02 mg/kg左旋甲状腺素... 目的:探讨脑发育期甲状腺激素对大鼠听觉中潜伏期反应(MLR)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效应。方法:孕鼠从孕第1天至仔鼠生后30 d饮含质量浓度为0.3 g/L甲硫咪唑的自来水诱发甲状腺功能低下仔鼠,每天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0.02 mg/kg左旋甲状腺素(L-T4)进行替代治疗。分为H组(甲低)、RP1组(生后1-30 d替代治疗)、RP7组(生后7-30 d替代治疗)、RP14组(生后14-30 d替代治疗)、RP21组(生后21-30 d替代治疗)和N组(正常对照)。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或四碘甲腺原氨酸(FT4)。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颅表记录大鼠MLR。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RP1组大鼠MLR引出时间正常,RP7和RP14组大鼠MLR延迟引出,RP21和H组大鼠MLR更晚引出。RP1、RP7、RP14和RP21组大鼠MLR延长的波峰潜伏期(PL)和波峰间潜伏(IPL)可明显改善,正常时间分别为生后20、26、29和39d,H组MLR的PL和IPL在生后60 d仍明显延长。生后60 d,RP1和RP7组大鼠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程正常,但RP14和RP21组大鼠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程明显延长,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程延长更为突出。结论:大鼠听觉功能和学习记忆功能发育依赖甲状腺激素的关键期有所不同,替代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大鼠 听觉 潜伏期反应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极中潜伏期反应的听觉注意特征提取与识别
6
作者 徐梦圆 邹采荣 +2 位作者 梁瑞宇 王力 王青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2-437,共6页
通过提取单电极中潜伏期反应(MLR)的特征差异,研究并实现了正常个体听觉注意与非注意2种状态的识别.首先,对MLR信号进行小波滤波、阈值去伪迹、相干平均等预处理;然后,分析了MLR在2种状态下的成分波差异,并将Na,Pa,Nb波的幅值与能量、... 通过提取单电极中潜伏期反应(MLR)的特征差异,研究并实现了正常个体听觉注意与非注意2种状态的识别.首先,对MLR信号进行小波滤波、阈值去伪迹、相干平均等预处理;然后,分析了MLR在2种状态下的成分波差异,并将Na,Pa,Nb波的幅值与能量、面积、C0复杂度、AR模型系数等传统特征组合成为新的特征向量;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在传统特征向量和新特征向量下进行目标识别.8位被试的实验结果显示,在2种不同状态下,被试的Na,Pa,Nb波幅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潜伏期并无差异.ANN作为分类器时,新特征向量的平均识别正确率可达85.7%.由此可见,利用单电极中潜伏期反应区分听觉注意与非注意状态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注意 潜伏期反应 单电极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潜伏期负反应诊断前庭水管扩大的意义 被引量:40
7
作者 兰兰 于黎明 +4 位作者 陈之慧 郭明丽 赵建东 周娜 王秋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41-244,T0001,共5页
目的分析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测试时出现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 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 ASNR)在诊断前庭水管扩大(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 EVA)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测试时出现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 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 ASNR)在诊断前庭水管扩大(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 EVA)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3年5月-2005年6月收集的141例听力障碍患者的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象分为两组,EVA组为70例(140耳)经CT或MRI确诊的患者;对照组为71例(142耳)平均听阈〉60dBIIL的感音神经性聋、CT扫描无EVA的患者。听力学检查项目包括听性脑干反应、多频稳态反应测试、游戏测听或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等。所有的患者均行颞骨CT扫描或耳蜗水呈像核磁共振检查了解耳蜗及内淋巴囊的发育情况。结果EVA组140耳(70例)ABR测试结果发现106耳(62例)记录到ASNR,占75.71%。在这106耳中,中度听力下降的17耳、重度听力下降的63耳、极重度听力下降的26耳中均引出负相波,ASNR的潜伏期在3.26±0.57ins处。所有记录到负相波的EVA患者,均发现其ABR的波I消失或不易识别,而波V的引出情况则各有不同。对照组71例(142耳)均未记录到ASNR。结论ASNR负相波的出现提示前庭水管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诱发短潜伏期反应 前庭水管扩大 听洼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诱发的短潜伏期负反应与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吴子明 周娜 +3 位作者 张素珍 刘兴健 杨伟炎 韩东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研究声诱发的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的特点,并初步证实该电位的前庭源性,即与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同源。方法分别检... 目的 研究声诱发的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的特点,并初步证实该电位的前庭源性,即与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同源。方法分别检测28例健康成人、16例前庭疾病和1例全聋患者的VEMP和ASNR,比较ASNR与VEMP之间的关系。结果 ASNR正常引出率为87.5%,潜伏期正常值为3.50±0.25ms;2倍标准差作为正常值的上、下限,ASNR潜伏期的范围为3~4ms,阈值为80~90dB nHL。16例前庭疾病患者均行双侧检查,在VEMP消失的9耳(9例)中,ASNR均未引出;VEMP低振幅的8例(8耳)中,5例(5耳)未引出ASNR,3例(3耳)ASNR正常引出。5例梅尼埃病患者接受甘油试验,1例(2耳)甘油试验前后VEMP与ASNR均正常,2例(4耳)双侧VEMP与ASNR甘油试验前异常,甘油试验后正常,1例(1耳)患侧VEMP正常,甘油试验前后无变化,ASNR由异常变为正常;1例(2耳)VEMP甘油试验前双侧异常,甘油试验后正常,但ASNR均未引出。1例听力正常的前庭神经炎患者,患侧VEMP未引出,ASNR电位也未引出。1例先天性全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前,VEMP、ASNR正常引出;植入后,术侧VEMP振幅降低,ASNR未引出。结论 ASNR与VEMP可能均源于球囊。鉴于目前的结果,在不便进行VEMP检测时可用ASNR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诱发短潜伏期反应电位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 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聋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 被引量:22
9
作者 周娜 于黎明 +1 位作者 刘传莲 赵承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度聋患者在检查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时出现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 (acousticallyevokedshortlatencynegativeresponse,ASNR)的特点及来源。方法 回顾分析 1999~ 2 0 0 2年测试的 5 6 2 2例患... 目的 探讨重度聋患者在检查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时出现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 (acousticallyevokedshortlatencynegativeresponse,ASNR)的特点及来源。方法 回顾分析 1999~ 2 0 0 2年测试的 5 6 2 2例患者的ABR结果。结果  5 6 2 2例病例中有重度聋 4 36人 ,74人引出ASNR ,占重度聋人数的 17%。 5 0 %的ASNR出现在 0~ 5岁 ,0~ 10岁占 75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聋 声诱发短潜伏期反应 听性脑干反应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纯音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测试中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商莹莹 倪道凤 +7 位作者 徐春晓 李奉蓉 邹琦娟 张志勇 赵翠霞 高志强 王剑 关静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总结在有听力损失儿童中行短纯音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tbABR)测试时记录到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的特点。方法在有听力损失的0-6岁儿童中应用SmartEP听觉诱发电位仪记录短... 目的总结在有听力损失儿童中行短纯音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tbABR)测试时记录到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的特点。方法在有听力损失的0-6岁儿童中应用SmartEP听觉诱发电位仪记录短声和短纯音ABR的反应阈,在记录到ASNR的受试者中分析其反应阈和潜伏期。结果在所有80受试耳中共7耳(8.75%)在cABR测试中引出ASNR,40耳(50%)在tbABR测试中引出ASNR,其中1 kHz引出率最高(37耳,46.25%),2 kHz次之(25耳,31.25%)。引出ASNR者ABR波V反应阈最低65 dB nHL,ASNR反应阈最低80 dB nHL。0.5、1、2和4 kHz短纯音诱发的ASNR潜伏期分别为6-8、5-7、3-5、3-4 ms。随刺激强度的增加,其潜伏期缩短。结论有听力损失的儿童tbABR测试中可以记录到AS-NR,但不影响以波V反应阈评估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短纯音 声诱发短潜伏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潜伏期听觉电反应在糖尿病大鼠中的动态变化研究
11
作者 周卓妍 何斯纯 +3 位作者 林兴会 周丽丽 郑辉 柏志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潜伏期听觉电反应 (MLR)在早期诊断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 (DCN)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 (STZ)腹腔注射法 ,建立实验性糖尿病 (ED)动物模型 并在成模前后按时间顺序动态观测MLR的变化 结果 :建模后 4周实验性糖尿病 ... 目的 :探讨中潜伏期听觉电反应 (MLR)在早期诊断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 (DCN)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 (STZ)腹腔注射法 ,建立实验性糖尿病 (ED)动物模型 并在成模前后按时间顺序动态观测MLR的变化 结果 :建模后 4周实验性糖尿病 (ED)组出现MLRP0 、Na、Pa、Nb、Pb波峰潜伏期 (PL)延长 (P <0 .0 5) 6周后出现MLR各波PL、Pa-Pb 波峰间潜伏期 (IPL)延长 (P <0 0 1) 8周后MLR各波PL、P0 -Pa、Pa-PbIPL均延长 (P <0 .0 5或P <0 .0 1) ED组血糖与MLR的PL、IPL变化之间无相关 ,ED组病程与MLRNa、Nb、Pb 波PL变化有正相关 结论 :糖尿病早期MLR出现PL和IPL延长 ,该变化与病程进展有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糖尿病 潜伏期听觉电反应 大鼠 中枢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包牡丹碱和马钱子碱对小鼠皮层及下丘听神经元声反应潜伏期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娟 邱强 +2 位作者 唐杰 肖中举 沈钧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55-1060,共6页
频率和强度是声音的两个重要参数,通常以听觉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频次编码这两个参数.研究表明,声反应潜伏期也可编码声音频率和强度,但尚不清楚潜伏期编码这两个参数究竟发生于哪一级听觉核团.如果声音参数由同级中枢编码,则这样的编码... 频率和强度是声音的两个重要参数,通常以听觉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频次编码这两个参数.研究表明,声反应潜伏期也可编码声音频率和强度,但尚不清楚潜伏期编码这两个参数究竟发生于哪一级听觉核团.如果声音参数由同级中枢编码,则这样的编码方式可能发生改变.反之,如果编码方式未发生变化,则意味着声音信息是由低位神经元编码的.GABA和甘氨酸(Gly)是听中枢普遍分布的抑制性递质.通过施加它们的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和马钱子碱,观测小鼠皮层和下丘听觉神经元声反应潜伏期的变化.结果表明,由反应潜伏期表征声音频率和强度的关系不因GABA和Gly作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提示频率和强度与反应潜伏期之间的编码关系可能是由低位听神经元编码并向上传递的,而不是在同级中枢(皮层或下丘)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神经元 反应潜伏期 特征频率 声强 荷包牡丹碱 马钱子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其他内耳畸形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短潜伏期负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卜慧 苏玉佩 +4 位作者 吴正规 徐杨龙 邹彬 李玲波 陈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7-912,共6页
目的探讨合并其他内耳畸形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ABR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SNR特征,为LVAS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176例(339耳)LVAS患者的ABR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按照ABR引出ASNR与否分为两组,比较ASNR引出率的差异。... 目的探讨合并其他内耳畸形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ABR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SNR特征,为LVAS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176例(339耳)LVAS患者的ABR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按照ABR引出ASNR与否分为两组,比较ASNR引出率的差异。结果合并其他内耳畸形的LVAS中,以合并前庭增宽畸形居多,Mondini畸形次之;ASNR的引出率在单纯/合并其他内耳畸形LVAS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8>0.05);不同性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的合并其他内耳畸形LVAS患者ASNR引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342、0.928、0.166,P>0.05);合并不同内耳畸形LVAS患者的ASNR引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0.05)。在仅合并前庭增宽畸形的LVAS患者中,有/无ASNR组患者的前庭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6>0.05);在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畸形(包含前庭增宽畸形)的LVAS患者中,有/无ASNR组患者的前庭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1)。结论 ASNR的引出率与单纯/合并其他内耳畸形LVAS无关;合并其他内耳畸形LVAS患者ASNR引出率与性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无关,与畸形类型有关;在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畸形(包含前庭增宽畸形)LVAS患者中,无ASNR组的前庭增宽畸形程度大于有ASNR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声诱发短潜伏期反应 内耳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短潜伏期负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卜慧 陈平 +3 位作者 吴正规 徐杨龙 邹彬 苏玉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听性脑干反应(ABR)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波(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特征,为LVAS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228例(43...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听性脑干反应(ABR)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波(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特征,为LVAS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228例(438耳)LVAS患者进行ABR检测,按照ABR引出ASNR与否分为两组,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耳别、听力下降程度LVAS患者ASNR引出率的差异。结果 228例(438耳)LVAS患者中ASNR引出率为57.08%(250/438),阈值为80~100 dB nHL。不同性别、年龄LVAS患者ASNR的引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不同听力下降程度LVAS患者ASNR的引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和极重度聋患耳ASNR引出率(60.10%,238/396)高于轻度和中度聋患耳(28.57%,12/42)。双耳患病的LAVS患者中,双耳ASNR引出率(45.24%,95/210)高于单耳引出率(26.19%,55/210)。100 dB nHL刺激强度下ASNR平均潜伏期为3.22±0.21 ms,平均振幅为0.39±0.23μV。不同刺激声强度下ASNR的潜伏期、振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刺激声强度增加,ASNR的潜伏期缩短、振幅增大。结论 LVAS患者ASNR引出与否与性别、年龄无关,与单/双耳、听力下降程度有关;随刺激声强度增加,ASNR的潜伏期缩短、振幅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声诱发短潜伏期反应 振幅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声刺激模式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短潜伏期负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青 陈建勇 +4 位作者 沈佳丽 汪玮 王璐 沈敏 陈向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声刺激模式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LAVS)患者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的影响,建立ASNR引出的最佳声刺激模式。方法选取24例48耳经颞骨CT确诊为L... 目的探讨不同声刺激模式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LAVS)患者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的影响,建立ASNR引出的最佳声刺激模式。方法选取24例48耳经颞骨CT确诊为LAVS、短声听性脑干反应(click ABR)波V阈值大于或等于90 dB nHL的受试者,分别进行click ABR、500 Hz(tone burst 500 Hz,TB-500 Hz)和1 000 Hz(tone burst 1 000 Hz,TB-1 000 Hz)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one burst ABR)测试,记录三种声刺激模式下ASNR的引出率、阈值、95 dB nHL刺激声强下的ASNR幅值和潜伏期。结果①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下ASNR引出率分别为60.41%(29/48)、68.18%(30/44)、52.38%(2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500 Hz ASNR引出率相对较高;②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诱发的ASNR平均阈值分别为90.8±3.48、87.36±4.39、89.23±4.79 dB nHL,TB-500 Hz声刺激下的ASNR阈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诱发的ASNR平均潜伏期分别为3.13±0.29、4.32±0.57、4.12±0.21 ms,click声诱发的ASNR潜伏期较短纯音诱发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诱发的ASNR平均幅值分别为0.29±0.22、0.39±0.31、0.33±0.21μV,TB-500 Hz声刺激下ASNR的幅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AS患者短纯音诱发的ASNR潜伏期较click声诱发的明显延长;利用TB-500 Hz声刺激可获得更高的ASNR引出率及振幅,有利于ASNR的正确识别及可疑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诱发短潜伏期反应 声刺激模式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对球囊和椭圆囊功能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智琳 林颖 +2 位作者 任寸寸 王敏姣 查定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9-613,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和单纯重度-极重度患者神经性聋患者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与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的结果,探讨... 目的通过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和单纯重度-极重度患者神经性聋患者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与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的结果,探讨ASNR与球囊和椭圆囊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3例(46耳)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和38例(76耳)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SNHL)患者,对照组为10例(20耳)健康青年人,分析各组ASNR和VEMP的引出率、潜伏期、振幅等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LVAS和SNHL患者中引出ASNR组cVEMP引出率和振幅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未引出ASNR组cVEMP引出率和振幅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LVAS患者中引出ASNR组oVEMP引出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但振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VAS患者中未引出ASNR组和SNHL引出ASNR组oVEMP引出率显著降低(P<0.01和P<0.05),但振幅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SNHL患者中未引出ASNR组oVEMP引出率和振幅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P<0.05),N1、P1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均为P<0.05)。结论LVAS和SNHL患者中引出ASNR者球囊功能与正常组相似,未引出ASNR者常伴球囊功能减退或丧失;ASNR与反应球囊功能的cVEMP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反应椭圆囊功能的oVEMP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诱发短潜伏期反应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椭圆囊 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儿童声诱发短潜伏期负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雅雯 龙越 +7 位作者 李颖 金欣 周怡 郑之芃 刘一迪 耿江桥 刘海红 倪鑫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儿童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特征。方法对61例确诊为LVAS的儿童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 目的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儿童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特征。方法对61例确诊为LVAS的儿童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evoked response, ABR)测试,分析ASNR引出率、潜伏期,并探讨其与引出强度、听阈和年龄的关系;其中56例(112耳)为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儿童,诊断时年龄8~170月,平均年龄为35.25±33.53月,双耳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 ASSR)反应阈为90~105 dB nHL平均为96.92±10.55 dB nHL;5例为中重度听力损失儿童,诊断时年龄11~71月,平均34.60±22.70月,双耳ASSR反应阈为60~80 dB nHL,平均58.50±5.51 dB nHL;61例中12例(24耳)伴其他内耳畸形。结果刺激声强度100 dB nHL时,56例(112耳)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儿童ASNR引出率为75.89%(85/112),平均潜伏期为2.79±0.33 ms;刺激声强度90 dB nHL时,其ASNR引出率为49.11%(55/112),平均潜伏期3.22±0.25 ms;12例前庭水管扩大伴其它内耳畸形儿童,ASNR引出率为54.17%,平均潜伏期为2.93±0.46 ms,较单纯LVAS儿童引出率低;ASNR的引出与否与听阈无相关性。结论 LVAS儿童ASNR引出率较高,且随着刺激声强度增加,ASNR潜伏期缩短;前庭水管扩大伴多发内耳畸形患儿的ASNR引出率低于单纯LVAS患儿;检测ASNR可以作为LVAS的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声诱发短潜伏期反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辨別反应潛伏期的波动曲綫来看神經衰弱患者大脑皮层动力过程的某些特点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維真 《心理学报》 1959年第5期317-328,共12页
五十年前巴甫洛夫曾在动物身上造成实驗性神經症。他发現引起动物实驗性神經症的因素主要是在外界強烈的或长期持續的刺激下引起高級神經活动过程的过度紧张,并导致它們的破裂。这种破裂正如巴甫洛夫所說的:“表現在两种过程分別削弱或... 五十年前巴甫洛夫曾在动物身上造成实驗性神經症。他发現引起动物实驗性神經症的因素主要是在外界強烈的或长期持續的刺激下引起高級神經活动过程的过度紧张,并导致它們的破裂。这种破裂正如巴甫洛夫所說的:“表現在两种过程分別削弱或同时削弱中,表現在混乱的神經活动中”。当然,这种在实驗过程中引起神經症的原理,也可作为进一步探討人类神經官能症生理机制的理論基础。巴甫洛夫也曾提到过,在狗身上进行的此种实验研究是理解“人类神经病的电切近和电基本的根据”。根据我们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过程 脑皮层 巴甫洛夫 实验研究 生理机制 过度紧张 反应潜伏期 动物实 五十年 官能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幼鱼视觉运动反应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大仁 周仕杰 +2 位作者 刘理东 蔡厚才 郑微云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85年第4期365-373,共9页
对鲻鱼(Mugil cephalus)、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黄鳍鲷(Sparus latus)、鲤鱼(Cyprinus carpio)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5种幼鱼进行了视觉运动反应实验。反应率随照度的降低或屏幕转速的提高而下降。高限可跟刺激频... 对鲻鱼(Mugil cephalus)、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黄鳍鲷(Sparus latus)、鲤鱼(Cyprinus carpio)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5种幼鱼进行了视觉运动反应实验。反应率随照度的降低或屏幕转速的提高而下降。高限可跟刺激频率随照度而提高,在10~2lx下,鲻鱼达37次/秒,鲈鱼26次/秒,黄鳍鲷27次/秒,鲤鱼24次/秒,草鱼29次/秒。明暗视过渡照度值:鲻鱼10~0—10~1lx,鲤鱼和草鱼10^(-1)—10~0lx,鲈鱼和黄鳍鲷10^(-2)—10^(-1)lx。照度和刺激频率对反应潜伏期有一定影响。跟随角速度普遍落后于屏幕角速度,即跟随率低于100%,并且随屏幕转速提高而下降。照度对跟随率无明显影响。几种幼鱼对运动条纹的反应可分为三阶段:跟随、活泼运动、无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鱼 视觉运动反应 反应 照度 刺激频率 跟随角速度 跟随率 反应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圆窗EABR、EMLR与ELLR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文琦 宋新雨 +2 位作者 刘攀 王伟 王林娥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豚鼠圆窗EABR、EMLR与ELLR特征,并分析相关刺激和记录参数。方法选取健康豚鼠6只(12耳),10%水合氯醛麻醉后开放听泡,刺激电极正极置于圆窗龛,刺激电极负极置于同侧乳突皮下,记录电极置于两外耳道口连线与颅正中线交叉处皮下,参... 目的探讨豚鼠圆窗EABR、EMLR与ELLR特征,并分析相关刺激和记录参数。方法选取健康豚鼠6只(12耳),10%水合氯醛麻醉后开放听泡,刺激电极正极置于圆窗龛,刺激电极负极置于同侧乳突皮下,记录电极置于两外耳道口连线与颅正中线交叉处皮下,参考电极置于对侧乳突皮下,地极置于鼻尖皮下,在电刺激条件下通过体表电极记录EABR、EMLR与ELLR波形。结果豚鼠12耳均记录到分化良好且稳定的以III波为主的EABR波形,阈值为0.27±0.05mA,Ⅲ波潜伏期为1.95±0.29ms;7耳记录到EMLR波形,阈值为0.29±0.03mA,Na波潜伏期为6.40±0.44ms,Pa波潜伏期为13.00±1.80ms,Nb波潜伏期为25.23±4.72ms,Pb波潜伏期为38.05±5.32ms;7耳记录到ELLR波形,阈值为0.34±0.10mA,P1波潜伏期为82.96±17.61ms,N1波潜伏期为142.86±21.81ms,P2波潜伏期为202.71±20.83ms,N2波潜伏期为293.75±21.43ms。结论全麻下豚鼠圆窗EABR、EMLR与ELLR可以稳定地记录到,为EABR、EMLR、ELLR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圆窗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电诱发中潜伏期反应 电诱发长潜伏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