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漫反射技术用于固体有机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1
作者 康燕 李爱民 杜一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2-45,共4页
采用漫反射技术研究了玫瑰红、四苯乙烯等固体有机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了研磨、不同的固体稀释剂对玫瑰红漫反射吸收光谱的影响;分析了玫瑰红,四苯乙烯等有机物溶液样本和固体样本吸收光谱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漫反射技术检... 采用漫反射技术研究了玫瑰红、四苯乙烯等固体有机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了研磨、不同的固体稀释剂对玫瑰红漫反射吸收光谱的影响;分析了玫瑰红,四苯乙烯等有机物溶液样本和固体样本吸收光谱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漫反射技术检测粉末状的有机物时,能够得到有机物的特征吸收峰,其峰位和溶液样本的峰位基本相同。此外,重点研究了粉末样本中目标物浓度与吸光度的定量构效关系,结果表明,漫反射技术测试有机物时检测下限为0.5 mg/g,线性范围为1~30 mg/g,表明漫反射吸收光谱在某些特定的应用领域(如聚集诱导发光)可以替代液体样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光谱 漫反射技术 玫瑰红 四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S)技术建立甘薯茎叶重金属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庆贤 沈恒胜 +2 位作者 林斌 官雪芳 汤葆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440-445,共6页
植物样品中的无机离子以一定形式与具有近红外吸收的有机基团结合,因而可以借助近红外光谱技术测测其含量。探讨研究了近红外光谱法快速预测甘薯叶和茎镉、铜、锌含量的可行性,以不同肥料种植的甘薯叶和茎样品各67份,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 植物样品中的无机离子以一定形式与具有近红外吸收的有机基团结合,因而可以借助近红外光谱技术测测其含量。探讨研究了近红外光谱法快速预测甘薯叶和茎镉、铜、锌含量的可行性,以不同肥料种植的甘薯叶和茎样品各67份,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对甘薯叶和茎中水分、蛋白质、镉、铜、锌含量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用于快速预测甘薯叶和茎样品中镉、铜、锌含量趋势,但模型精确度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 甘薯 偏最小二乘法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漫反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年份的大米产地溯源检测 被引量:13
3
作者 宋雪健 钱丽丽 +4 位作者 张东杰 王欣卉 于果 于金池 周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86-291,共6页
通过对试验田大米样品进行特征波段的筛选后,在其范围内利用傅里叶变换漫反射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来自2014、2015年的地理标志产品查哈阳大米和五常大米进行产地溯源检测。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地区的大米样品在波段为5 136~5 501... 通过对试验田大米样品进行特征波段的筛选后,在其范围内利用傅里叶变换漫反射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来自2014、2015年的地理标志产品查哈阳大米和五常大米进行产地溯源检测。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地区的大米样品在波段为5 136~5 501 cm^(-1)处均有显著差异。利用因子化法建立的定性分析模型对2014年查哈阳及五常大米的正确预测率均为100%,对2015年两地区样品的正确预测率分别为100%、91.67%。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对2014年两地区的样品正确预测率为90.90%、95.83%,对2015年两地区的样品正确预测率为91.67%、8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 大米 产地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纸浆卡伯值 被引量:15
4
作者 黎庆涛 李小梅 +5 位作者 余炼 魏远安 王双飞 宋海农 杨崎峰 陈思益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0,共3页
介绍了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在纸浆卡伯值定量分析测定中的应用。用近红外光谱仪对竹浆、蔗渣浆、松木浆样品的卡伯值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用近红外方法对纸浆卡伯值的测定是可行和有效的,样品不需预处理,分析快速、简便、环保,结... 介绍了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在纸浆卡伯值定量分析测定中的应用。用近红外光谱仪对竹浆、蔗渣浆、松木浆样品的卡伯值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用近红外方法对纸浆卡伯值的测定是可行和有效的,样品不需预处理,分析快速、简便、环保,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技术 纸浆 卡伯值 测定方法 近红外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漫反射红外光谱法测定剑麻果胶的酯化度 被引量:4
5
作者 姚先超 张雪红 +2 位作者 韦金锐 黄艳伟 林翠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4-278,共5页
采用小波变换,基于漫反射红外光谱(DR IFTS)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剑麻果胶酯化度(DE)的分析方法。小波变换作为信号处理工具可有效消除信号失真,信噪比(SNR)由84∶1增至96∶1,信号基线比(SBR)由7.7∶1升至8.3∶1,同时提高了果胶样品... 采用小波变换,基于漫反射红外光谱(DR IFTS)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剑麻果胶酯化度(DE)的分析方法。小波变换作为信号处理工具可有效消除信号失真,信噪比(SNR)由84∶1增至96∶1,信号基线比(SBR)由7.7∶1升至8.3∶1,同时提高了果胶样品测定的精确度。以不同酯化度的果胶为标准,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采用漫反射法建立DE与KM1740/(KM1740+KM1630)间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0.988。3种不同工艺提取的剑麻果胶ASP-w、ASP-h、ASP-u的酯化度分别为72.09%、62.98%和35.31%。F检验、t检验及配对t检验显示,DR IFTS法的测定结果与酸碱滴定法无显著差异。该方法具有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 剑麻果胶 酯化度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农业和食品分析上的应用 被引量:235
6
作者 王多加 周向阳 +3 位作者 金同铭 胡祥娜 钟娇娥 吴启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7-450,共4页
近红外光谱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光谱分析技术。阐述了近红外光谱的原理、技术特点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仪、光谱预处理方法以及化学计量学研究的发展过程 ,重点列举了近红外光谱在农业和食品分析中的成功应用实... 近红外光谱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光谱分析技术。阐述了近红外光谱的原理、技术特点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仪、光谱预处理方法以及化学计量学研究的发展过程 ,重点列举了近红外光谱在农业和食品分析中的成功应用实例。资料表明 ,近红外光谱以其速度快、不破坏样品、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效率高等特点 ,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 ,很多近红外光谱分析法被列为标准方法。而我国近红外光谱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 ,虽然某些方面已具国际领先水平 ,但就总体来看与国际水平还有大的差距。文章首次提出了集中优势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 ,建立终端用户和中心数据库资源共享的模式 ,以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 农业 食品分析 漫反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多年际建三江、五常大米产地溯源 被引量:27
7
作者 钱丽丽 宋雪健 +3 位作者 张东杰 张丽媛 阮长青 鹿保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21-327,共7页
研究多年际地理标志大米产地溯源判别技术,保护地理标志大米的品牌效益。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试验田样品进行与产地有关的特征波段筛选,并在其范围内对2013—2015年来自建三江地区及五常地区的291份大米样品进行产地溯源研究。... 研究多年际地理标志大米产地溯源判别技术,保护地理标志大米的品牌效益。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试验田样品进行与产地有关的特征波段筛选,并在其范围内对2013—2015年来自建三江地区及五常地区的291份大米样品进行产地溯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田样品在波段为5 136~5 501 cm^(-1)范围内产地因素差异显著。在此范围内利用因子化法建立的定性分析模型及聚类分析模型对建三江大米及五常大米的正确判别率均高于97.00%。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对两地区大米的正确判别率分别为95.83%、94.00%。因此,应用该技术对多年份大米的产地溯源进行判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产地溯源 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 因子化法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技术快速测定肉鸡粪便主要肥料成分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孔源 韩鲁佳 +1 位作者 贾贵儒 祝诗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51-254,共4页
该文探讨了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快速测定肉鸡粪便主要肥料成分含量的可行性。在饲养试验过程中采集了肉鸡粪便样品183个,利用常规实验室分析方法测定了其中的总氮(TN)、总磷(TP)、总钾(TK)、铵态氮(AN)、有效磷(EP)含量,利用... 该文探讨了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快速测定肉鸡粪便主要肥料成分含量的可行性。在饲养试验过程中采集了肉鸡粪便样品183个,利用常规实验室分析方法测定了其中的总氮(TN)、总磷(TP)、总钾(TK)、铵态氮(AN)、有效磷(EP)含量,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取得了样品在1421.5~2572.2nm波段的光谱,并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结合交互验证(CV)和留一检验法(LOO)建立了肉鸡粪便肥料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同时利用该模型对20个样品的总氮、总磷、总钾、铵态氮、有效磷的含量进行预测,得出的5种主要肥料成分的预测值和真实值(实验室经典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值)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574,0.9590,0.9870,0.9572和0.9650。预测标准差分别为0.0014,0.0012,0.0012,2.3041×10-4和0.3814。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肉鸡粪便风干样品的主要肥料成分进行快速测定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技术 肉鸡 粪便 肥料成分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陈皮粉真伪无损鉴别 被引量:3
9
作者 郑训培 董怡青 +4 位作者 杨清华 余梅 赵芷岚 李跑 郑郁 《中国果菜》 2022年第7期36-41,56,共7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陈皮粉真实性的无损鉴别方法。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新会陈皮粉、假冒及掺假陈皮粉(砂糖橘果皮、沃柑果皮、蜜橘果皮、椪柑果皮、普洱茶水浸泡的沃柑果皮、普洱茶水蒸煮的沃柑果皮、豆浆粉...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陈皮粉真实性的无损鉴别方法。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新会陈皮粉、假冒及掺假陈皮粉(砂糖橘果皮、沃柑果皮、蜜橘果皮、椪柑果皮、普洱茶水浸泡的沃柑果皮、普洱茶水蒸煮的沃柑果皮、豆浆粉、面粉、红薯粉)的漫反射光谱,采用单一及组合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干扰,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鉴别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原始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可实现新会陈皮粉与假冒陈皮粉的准确鉴别;经单一及组合预处理优化后可实现对掺假陈皮粉的准确鉴别。因此,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对陈皮粉的真实性进行无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 陈皮粉 无损鉴别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假冒茯苓块无损鉴别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芷岚 董怡青 +4 位作者 苏光林 郑郁 范伟 杨清华 李跑 《中国果菜》 2022年第10期41-44,共4页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食药同源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以假冒茯苓块代替茯苓块进行销售。本研究基于便携式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构建了一种假冒茯苓块无损鉴别分析方法。利用两种漫反射光谱采集方式(光纤探头和...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食药同源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以假冒茯苓块代替茯苓块进行销售。本研究基于便携式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构建了一种假冒茯苓块无损鉴别分析方法。利用两种漫反射光谱采集方式(光纤探头和积分球)采集了茯苓块和假冒茯苓块(凉薯、冬瓜、白萝卜)的近红外光谱,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消除了光谱中的干扰,结合主成分分析建立了鉴别模型。结果表明,两种光谱采集方式获得的光谱中均有较严重的基线漂移和谱峰重叠干扰,其中光纤探头采集的光谱两端有强噪声干扰;光纤探头模式下,利用原始光谱、去噪后的光谱以及去噪+连续小波变换预处理后的光谱建立的鉴别模型均可实现假冒茯苓块100%鉴别;积分球模式下,利用连续小波变换预处理后的光谱建立的鉴别模型可实现假冒茯苓块100%鉴别。本文基于便携式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有效实现假冒茯苓块准确无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 茯苓块 无损鉴别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在淀粉糖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维旭 张显友 +1 位作者 王雁飞 高春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8-132,共5页
本文论述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检测葡萄糖浆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讨论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校正模型过程中样品预处理及利用常规吸收峰优选波长的方法。经验证:DE、DP分布测量值同浓度参考值具有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 本文论述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检测葡萄糖浆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讨论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校正模型过程中样品预处理及利用常规吸收峰优选波长的方法。经验证:DE、DP分布测量值同浓度参考值具有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9),测量重复性变异系数(CV)优于2%。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以满足葡萄糖浆中主要成分的实际测量要求,为玉米深加工企业提供了淀粉糖生产过程控制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浆 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 检测 淀粉糖 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添加剂L-赖氨酸硫酸盐中L-赖氨酸含量近红外速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守学 陈玉艳 +4 位作者 贾铮 肖志明 王燕妮 刘成新 樊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10-3717,共8页
为了探讨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NIDRS)快速定量分析饲料添加剂L-赖氨酸硫酸盐中L-赖氨酸含量的可行性,本试验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具有代表性的L-赖氨酸硫酸盐添加剂76个,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样品中的L-赖氨酸含量进行化学赋值;用光栅... 为了探讨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NIDRS)快速定量分析饲料添加剂L-赖氨酸硫酸盐中L-赖氨酸含量的可行性,本试验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具有代表性的L-赖氨酸硫酸盐添加剂76个,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样品中的L-赖氨酸含量进行化学赋值;用光栅型近红外光谱仪扫描L-赖氨酸硫酸盐样品,获取了不同物理状态下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依据L-赖氨酸含量将样品分为定标集和验证集,运用适当的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算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L-赖氨酸硫酸盐的近红外定标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全波长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烘干、60目粉碎后的样品结合CARS算法建立的定标模型最优,定标集校正决定系数(R2C)为0.954,校正集标准偏差(SEC)为0.510,交互验证标准偏差(SECV)为0.659;验证集预测决定系数(R2P)为0.952,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554,相对分析误差(RPD)值为3.83。由此可见,NIDRS定量分析L-赖氨酸硫酸盐具有一定可行性,对于丰富我国氨基酸盐及其他氨基酸制品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 速测模型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陈皮真伪无损鉴别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怡青 杨清华 +4 位作者 余梅 赵芷岚 范伟 李跑 郑郁 《中国果菜》 2022年第9期33-39,共7页
本研究利用光栅型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一种陈皮真伪的无损鉴别方法。采集陈皮与假冒陈皮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借助光谱预处理方法以消除光谱中的干扰,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鉴别模型。结果表明,原始光谱结合主成... 本研究利用光栅型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一种陈皮真伪的无损鉴别方法。采集陈皮与假冒陈皮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借助光谱预处理方法以消除光谱中的干扰,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鉴别模型。结果表明,原始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可实现对假冒陈皮(普洱茶浸泡和蒸煮的沃柑果皮)的100%鉴别,但无法实现假冒陈皮(砂糖橘和沃柑果皮)的准确鉴别;经光谱预处理后外壁光谱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可实现陈皮真伪的准确鉴别;其中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去趋势、标准正态变量变换以及多元散射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 陈皮 无损鉴别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