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岩采动裂隙演化形态的相似材料模拟实验 被引量:51
1
作者 林海飞 李树刚 +1 位作者 成连华 王红胜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7-512,共6页
煤层开采后,覆岩采动裂隙演化规律及其形态特征与卸压瓦斯抽采密切相关。通过沿工作面走向及倾向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得到覆岩采动破断裂隙的产生、发展为三阶段演化规律,形态呈"M"状。离层裂隙呈两大阶段、两个层位、三个区间... 煤层开采后,覆岩采动裂隙演化规律及其形态特征与卸压瓦斯抽采密切相关。通过沿工作面走向及倾向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得到覆岩采动破断裂隙的产生、发展为三阶段演化规律,形态呈"M"状。离层裂隙呈两大阶段、两个层位、三个区间的演化特征,即在主关键层触矸前,分布形态在垮落的最上位亚关键层上部,呈倒"V"状,下部呈"M"状;当主关键层触矸后,主关键层下部离层分布形态呈"M"状,上部少有离层发育。基于此,得到了覆岩采动裂隙演化形态与特征,提出了"采动裂隙圆角矩形梯台带"工程简化模型,为确定卸压瓦斯抽采钻孔参数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裂隙 演化形态 圆角矩形梯台带 相似材料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总科昆虫的挖掘行为驱动前胸背板和鞘翅的形态演化
2
作者 罗一平 佟一杰 +1 位作者 田哲豪 白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83,共9页
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掩藏着生物演化的规律,在宏观层面探讨高级阶元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生物的演化。然而,受限于适应性特征的选取和形态信息的量化,生物类群间的功能形态演化规律和驱动因素难以解读。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昆虫... 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掩藏着生物演化的规律,在宏观层面探讨高级阶元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生物的演化。然而,受限于适应性特征的选取和形态信息的量化,生物类群间的功能形态演化规律和驱动因素难以解读。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昆虫的挖掘行为被视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化现象,但其与形态演化之间的关系尚未可知。本研究以金龟总科12科600种昆虫为对象,选取前胸背板和鞘翅作为测试特征(二者均为连续性特征,在挖掘行为中具有支持作用且受到中性化的选择压力),利用几何形态学方法探讨金龟总科昆虫形态与挖掘能力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前胸背板和鞘翅的第一主成分沿正方向的长宽比均有变小的趋势,且鞘翅在不同测试组间的差异更显著,其判别正确率均超过87.5%。作为覆盖虫体和保护运动中心的关键特征,鞘翅在金龟类群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适应性进化。本研究为金龟总科昆虫挖掘行为驱动的形态演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对进一步探讨昆虫的适应驱动机制和生态功能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形态演化 金龟总科 挖掘能力 连续性特征 几何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国家安全新兴风险综合体:生成逻辑、形态演化与防范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侯金亮 李超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4,共12页
由传统与新兴安全领域交织而形成的新兴风险综合体,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挑战。文章聚焦数字时代国家安全新兴风险综合体,深入剖析其生成逻辑、形态演化与防范策略。在生成逻辑上,受时空场域叠加、技术革新驱动、社会结... 由传统与新兴安全领域交织而形成的新兴风险综合体,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挑战。文章聚焦数字时代国家安全新兴风险综合体,深入剖析其生成逻辑、形态演化与防范策略。在生成逻辑上,受时空场域叠加、技术革新驱动、社会结构变迁、治理体系转型和国际环境互动的影响,呈现出复杂的生成机理;形态演化方面,展现出风险生成诱因多源、高频突发、全域渗透、快速演变、内外联动等特征,且治理呈现从单一应对向综合防范、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等转型趋势。为适应数字时代国家安全形势任务的重大变化,需从筑牢思想根基、强化体系支撑、锻造核心能力、深化公共治理、夯实社会基础五个维度协同发力,实现对新兴风险综合体的有效防范与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总体国家安全观 新兴风险综合体 形态演化 防范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相流模型分析边坡细沟扩张侵蚀机理与形态演化特征
4
作者 黄文斌 徐湘田 +2 位作者 王永涛 刘宇航 刘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52-3160,共9页
为准确计算边坡细沟侵蚀过程中任意时刻的水动力学参数,规避传统方法中运用平均流速计算水动力学参数造成的误差,基于边坡细沟发育过程的多变性、复杂性以及水-沙两相流特点,采用Euler-Euler两相流模型计算分析扩张侵蚀不同阶段边坡细... 为准确计算边坡细沟侵蚀过程中任意时刻的水动力学参数,规避传统方法中运用平均流速计算水动力学参数造成的误差,基于边坡细沟发育过程的多变性、复杂性以及水-沙两相流特点,采用Euler-Euler两相流模型计算分析扩张侵蚀不同阶段边坡细沟的形态演化特征以及侵蚀机理。结果表明:Euler-Euler两相流模型能够准确描述扩张侵蚀中边坡细沟形态演化过程;基于扩张侵蚀不同阶段边坡细沟的形态演化特征,将边坡细沟扩张侵蚀分成沟壁轻微扩张侵蚀时期(初期)、扩张侵蚀严重且淘涮弧数量及面积显著增加时期(中期)、扩张侵蚀基本结束及细沟形态趋于稳定时期(末期);影响因素边坡坡度、水流初始流速、预设细沟宽度分别对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雷诺数、水流实时流速影响显著;提出边坡细沟发育不同阶段侵蚀弧长、水力半径的最佳表征参数,利于通过表征参数的变化判定边坡细沟发育具体时期以及预测边坡细沟形态发育趋势。研究成果为土壤侵蚀的治理措施提出提供理论依据,对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细沟 两相流模型 扩张侵蚀 形态演化 侵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比例新能源配电网形态演化模型研究
5
作者 王绪利 徐冉 +3 位作者 程啸 张辉 石玲 汤奕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09-716,共8页
首先从政策、市场和技术3个方面分析驱动配电网形态演化的多重因素,然后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考虑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率等多重因素的配电网电源结构演化模型,进而构建考虑网架结构成本和新能源接入能力等多重因素的配电网网架结构演... 首先从政策、市场和技术3个方面分析驱动配电网形态演化的多重因素,然后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考虑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率等多重因素的配电网电源结构演化模型,进而构建考虑网架结构成本和新能源接入能力等多重因素的配电网网架结构演化模型,最后采用东部沿海某省份的相关数据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网拓扑 新能源 系统分析 形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配电系统形态演化与安全高效运行方法综述 被引量:19
6
作者 盛万兴 刘科研 +2 位作者 李昭 白牧可 贾东梨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配电网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点,“双碳”目标驱动的配电网将发生重大变革,已快速从被动配送网络向主动平衡区域电力供需、支撑能源综合利用的资源配置平台转变,呈现更强的“系统化”特征,即从配电网向配电系统转变。在此背景下,该... 配电网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点,“双碳”目标驱动的配电网将发生重大变革,已快速从被动配送网络向主动平衡区域电力供需、支撑能源综合利用的资源配置平台转变,呈现更强的“系统化”特征,即从配电网向配电系统转变。在此背景下,该文首先从形态演化路径、多维度耦合关系以及核心研究手段3个维度梳理总结相关研究,并初步提出新型配电系统未来演化规律与演进方向构想。然后,对新型配电系统演进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即故障保护与自愈技术、振荡分析与抑制技术、系统稳定控制技术与协同调度技术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并进一步通过分析关键技术在典型案例中的应用明确了现阶段技术现状与未来需求的差距。最后,对新型配电系统相关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分布式资源 源网荷储 形态演化 故障与保护 振荡 协调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形态的步进演化:维持细胞稳态的关键在于膜骨架与磷脂双分子层的平衡
7
作者 叶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1-281,共1页
目的针对细胞不同行为,建立相应理论模型一直以来是细胞力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方法以红细胞变形为例,建立细胞形态演化的步进理论模型,进而揭示红细胞形态转化的机理。结果和结论目前,描述细胞变形的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框架,一个是连... 目的针对细胞不同行为,建立相应理论模型一直以来是细胞力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方法以红细胞变形为例,建立细胞形态演化的步进理论模型,进而揭示红细胞形态转化的机理。结果和结论目前,描述细胞变形的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框架,一个是连续型框架,另一个是离散型框架。本研究基于离散型框架,分别对细胞膜骨架和磷脂双分子层进行建模。将细胞膜骨架关联到细胞的局部变形,包括膜骨架拉伸变形、膜骨架弯曲变形,以及膜骨架局部面积变化;将磷脂双分子层关联到细胞的整体变形,包括双分子层表面积变化、双分子层所围体积变化,以及双分子层间面积差的变化。然后,再将膜骨架与双分子层关联,发展一个完整的细胞变形模型,再采用步进方式,实现细胞形态在不同环境下的演化,完成膜骨架与磷脂双分子层的平衡。最后,采用所建立的步进演化模型,数值重现红细胞的口形-圆盘形-棘形间的形态转换。本研究所介绍的模型为理解细胞的力学行提供新视角,为相关疾病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数值模拟细胞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力学 细胞行为 红细胞变形 红细胞形态 双分子层 膜骨架 形态转换 形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形态演化阶段探讨 被引量:32
8
作者 秦夏明 董沛武 李汉铃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0-154,共5页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大多基于产业集群显现阶段的特征、机制与绩效表现等方面,众多学者对产业集群形态界定的多样性正是产业集群持续演化不同阶段的"快照"。本文根据复杂系统演化的分析思路,提出了产业集群演化的阶段...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大多基于产业集群显现阶段的特征、机制与绩效表现等方面,众多学者对产业集群形态界定的多样性正是产业集群持续演化不同阶段的"快照"。本文根据复杂系统演化的分析思路,提出了产业集群演化的阶段分析模型,揭示了产业集群演化的四个阶段形态,并指出集群政策的核心在于促使产业集群自组织向更高级的阶段形态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形态演化 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蜘蛛抱蛋属植物形态演化趋势及其新分类系统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光照 郎楷永 +1 位作者 王任翔 韦毅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1-217,共17页
简述了蜘蛛抱蛋属的研究历史 ,着重探讨它的主要器官分类性状的进化趋势 ,揭示了有关它的性别、花被、花被裂片、雄蕊、雌蕊、柱头、果实、花葶、花梗、叶、根状茎等 14个方面的演化趋势。依据这些演化趋势尤其是柱头构造的差异 ,并参... 简述了蜘蛛抱蛋属的研究历史 ,着重探讨它的主要器官分类性状的进化趋势 ,揭示了有关它的性别、花被、花被裂片、雄蕊、雌蕊、柱头、果实、花葶、花梗、叶、根状茎等 14个方面的演化趋势。依据这些演化趋势尤其是柱头构造的差异 ,并参考了形态分类学、细胞分类学、孢粉学和解剖学研究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抱蛋属 形态演化 新分类系统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霞地貌的坡地形态演化——以浙江新昌丹霞地貌为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善坤 竺国强 +1 位作者 董传万 余仲辉 《热带地理》 200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在对新昌丹霞地貌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国内外的坡地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对丹霞地貌的坡地形态、组成和演化方式及成因进行分析。丹霞地貌坡地在形态和演化方式上的特点比较符合King的坡地理论,在形态组成上可以分为凸形面、自由面、搬运坡... 在对新昌丹霞地貌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国内外的坡地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对丹霞地貌的坡地形态、组成和演化方式及成因进行分析。丹霞地貌坡地在形态和演化方式上的特点比较符合King的坡地理论,在形态组成上可以分为凸形面、自由面、搬运坡和凹形面4部分,在演化上以平行后退和坡地替代两种方式为主。丹霞坡地的类型根据发育阶段可分为幼年期陡壁形态、中年期King型完整King模式形态及老年期丘陵坡地形态。丹霞坡地地貌演化的过程是自由面逐渐后退、缩小的过程,丹霞坡地在坡地退行速度上远小于其他现代坡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坡地 形态演化 新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海滩形态演化特征及时空差异性分析——以秦皇岛浪淘沙浴场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邱若峰 杨燕雄 +1 位作者 庄振业 刘修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74,共8页
海滩养护是修复受侵蚀海滩最快捷而有效的方法,在国内外已得到了大量的工程应用。工程后,海滩地貌形态为适应新的地形、水动力和沉积物条件而调整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中,海滩剖面发生了先急后缓的形态变化。对秦皇岛浪淘沙浴场养滩工... 海滩养护是修复受侵蚀海滩最快捷而有效的方法,在国内外已得到了大量的工程应用。工程后,海滩地貌形态为适应新的地形、水动力和沉积物条件而调整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中,海滩剖面发生了先急后缓的形态变化。对秦皇岛浪淘沙浴场养滩工程后连续36个月的海滩形态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滩单宽体积平均增加约63.87m^3/m,岸线平均向海推进约14m,海滩填沙保存量占填沙总量的79.16%,达到工程目标,养滩效果良好。海滩形态演化过程中,侵蚀强度呈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养滩初期海滩侵蚀严重,之后侵蚀强度呈减弱趋势。受波浪、水位、风向等因素的季节性变化影响,平均海滩侵蚀量夏秋季明显高于冬春季。受东侧基岩岬头和填沙量差异的影响,东段位于遮蔽段内,且相对凹岸,利于淤积,而西侧位于切线段,且相对凸岸,侵蚀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养护 形态演化 侵蚀强度 时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村庄空间形态演化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沈惠新 常江 尤海梅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3-98,共6页
运用实地调查等方法,以徐州市域30个样本村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村庄空间形态的演化类型和演化成因,总结出村庄空间形态演化过程中在村庄肌理、空间结构、功能布局等三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进而探讨其演化规律。最后进一步分析了规律背后... 运用实地调查等方法,以徐州市域30个样本村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村庄空间形态的演化类型和演化成因,总结出村庄空间形态演化过程中在村庄肌理、空间结构、功能布局等三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进而探讨其演化规律。最后进一步分析了规律背后的机制,并对村庄的空间形态优化提出了讨论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空间形态 空间形态演化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内部裂纹愈合形态演化过程的扩散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永军 韩静涛 +1 位作者 刘靖 余万华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扩散反应导致内裂纹的热愈合是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机理。文章利用扩散理论的唯象方法,探讨了热力学环境下所提供的能量补给形式进行的金属材料内裂纹愈合过程的形态演化过程。认为内裂纹愈合过程主要经历局部界面的弓出与接触、界面孔洞... 扩散反应导致内裂纹的热愈合是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机理。文章利用扩散理论的唯象方法,探讨了热力学环境下所提供的能量补给形式进行的金属材料内裂纹愈合过程的形态演化过程。认为内裂纹愈合过程主要经历局部界面的弓出与接触、界面孔洞的形成及球形化、界面消失和球形孔洞的缩小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内裂纹 愈合 形态演化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形态的演化与文化魅力的探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陶松龄 陈蔚镇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上海 城市形态演化 地域文化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K_2Ti_6O__(13)w合成中的形态演化和生长机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艳姬 徐明霞 +1 位作者 申玉田 崔春翔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25-1332,共8页
以纳米TiO_2为原料,通过煅烧反应制备了纳米K_2Ti_6O_(13)晶须,对晶须合成中温度和时间诱导的相变、形态演化和生长机理等进行了原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_2作原料可显著降低晶须合成温度,适宜的煅烧温度为900~1100℃.形态演化观... 以纳米TiO_2为原料,通过煅烧反应制备了纳米K_2Ti_6O_(13)晶须,对晶须合成中温度和时间诱导的相变、形态演化和生长机理等进行了原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_2作原料可显著降低晶须合成温度,适宜的煅烧温度为900~1100℃.形态演化观察和高温XRD分析表明:K_2Ti_6O_(13)晶须的相变及生长对温度极为敏感,形态演化是基于初期爆发式的相变和随后串并联式的长大.K_2Ti_6O_(13)晶须的生长遵守本研究提出的串并联机制,晶须轴向的生长台阶是串并联生长的直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2Ti6O13晶须 形态演化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物熔融混合过程中形态的演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小莉 严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24-29,共6页
综述了关于高聚物在熔融混合过程中能量消耗及初始阶段形态演化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熔融混合 形态演化 高聚物 共混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沟道纵剖面形态演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浦 胡凯衡 陈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0-84,共5页
通过室内水槽试验,探讨了坡度不连续沟道经泥石流侵蚀后纵剖面形态的演化特征。试验中底床纵剖面由3个坡度不连续的坡段组成,相邻坡段间形成了纵向上的坡度转折点,即凹转折点和凸转折点。结果表明:凸转折点附近在侵蚀过程中并没有产生... 通过室内水槽试验,探讨了坡度不连续沟道经泥石流侵蚀后纵剖面形态的演化特征。试验中底床纵剖面由3个坡度不连续的坡段组成,相邻坡段间形成了纵向上的坡度转折点,即凹转折点和凸转折点。结果表明:凸转折点附近在侵蚀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溯源侵蚀,而是逐渐平滑化;凹转折点附近的侵蚀具有明显的冲击侵蚀特性,出现了明显的侵蚀坑;侵蚀后纵剖面起伏与沟床转折角有关,当转折角较小时,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后纵剖面起伏较小,当转折角增大时,重力侵蚀逐渐增强,出现局部崩塌或滑坡,侵蚀后沟道纵剖面起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剖面 形态演化 坡度转折点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城市形态演化的历史时空成因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晓明 王宇 赵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7-141,共5页
0引言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统一于时间和空间中。城市形态作为人类活动的载体,亦统一于历史时空中,即社会和自然环境构成了城市形态演化的历史时空成因。历史时空... 0引言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统一于时间和空间中。城市形态作为人类活动的载体,亦统一于历史时空中,即社会和自然环境构成了城市形态演化的历史时空成因。历史时空成因有两层含义:时间作为描述城市发展的社会属性参数,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因子界定其变迁过程;空间作为限定城市扩张的自然属性参数,通过地貌、山形和水系等自然因子界定其拓展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演化 历史时空 属性参数 城市形态 南京城市 成因研究 城市发展 自然因子 圈层 城市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椴树属形态演化与生物地理学 被引量:39
19
作者 诸葛仁 唐亚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1-14,共14页
椴树属在椴树科中是一个形态很特殊的属,也是唯一的北温带分布属。在属内,由于许多种间缺乏断然可分的形态特征,种内分化和种质渗入现象又交错存在,以至于造成了分类学上的困难。为进行区系比较、分析,各分布区的椴树种数以统一的... 椴树属在椴树科中是一个形态很特殊的属,也是唯一的北温带分布属。在属内,由于许多种间缺乏断然可分的形态特征,种内分化和种质渗入现象又交错存在,以至于造成了分类学上的困难。为进行区系比较、分析,各分布区的椴树种数以统一的标准进行了重新评价。现确认该属共有25种,其中,东亚(含西伯利亚)18种,欧洲(含西亚)5种,北美2种。以果实为主要特征,椴树属中存在三个易于识别的类群,即浆果组、木果组和壳果组。苞片形态演化及化石证据揭示了三个组间的演化关系。椴树属的现代分布与化石分布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1.椴树化石分布纬度远较现代分布偏北,达到了北纬80°附近;2.现今无椴树分布的亚洲大陆腹地有化石记录;3。北美西部椴树至第三纪末完全绝迹,而东部仅在第四纪才有化石记录。结合现代分布、化石证据、地质历史、古气候变迁及形态演化诸方面的资料,文中试图解释上述现象,并推测该属可能在晚白垩纪就已从祖先类群中分化出来,我国东部亚热带山地很可能是该属的最早发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椴树属 分类学 形态演化 生物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开放数据价值治理的理解框架重构:一种价值形态演化视角 被引量:6
20
作者 彭宗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共12页
大数据时代,政府开放数据被认为蕴藏着巨大的潜在价值,而要全面有效地开发利用其潜在价值,构建政府开放数据价值治理体系是一个必要条件。不过,到底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以及怎样构建政府开放数据价值治理体系,在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仍然... 大数据时代,政府开放数据被认为蕴藏着巨大的潜在价值,而要全面有效地开发利用其潜在价值,构建政府开放数据价值治理体系是一个必要条件。不过,到底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以及怎样构建政府开放数据价值治理体系,在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对政府开放数据价值是什么、价值生成机制及其实现过程如何、价值生态系统怎样以及价值形态有哪些等基础性问题进行省思的基础上,通过诠释价值形态演化视角,尝试构建一种包含资源形态、资产形态、知识形态和智慧形态演化阶段/层次的政府开放数据价值治理理解框架。在这种理解框架中,政府开放数据的潜在价值通过从资源、资产到知识再到智慧的演化以及社会化建构将得到充分挖掘和实现,并最终与智慧社会建设深度融合在一起。通过基于价值形态演化的政府开放数据价值治理理解框架可以发现,政府开放数据价值治理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耦合系统。推动构建政府开放数据价值治理体系,需要坚持前瞻性、整体性、发展性思维,完善政府开放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健全政府开放数据制度规范体系、改进政府开放数据价值转化体系、优化政府开放数据价值生态体系、构建政府开放数据人文价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开发利用政府开放数据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开放数据 潜在价值 价值治理 理解框架 价值形态演化 价值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