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滴灌水量对景电灌区春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孙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27-29,37,共4页
为了明确不同滴灌水量对景电灌区春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于2022年3—7月在景电灌区设置了5个不同灌水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株高随着生长周期变化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处理DM1(滴灌量为最大灌水量的90%)株高在拔节期、孕穗期... 为了明确不同滴灌水量对景电灌区春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于2022年3—7月在景电灌区设置了5个不同灌水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株高随着生长周期变化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处理DM1(滴灌量为最大灌水量的90%)株高在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成熟期以CK(充分灌溉)株高最高;叶面积变化趋势与株高基本一致,春小麦整个生育期内,CK叶面积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而其他处理由于滴灌量减少,叶面积较CK减小,其中处理DM1与CK无显著差异;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生长周期变化呈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且不同生长周期内春小麦干物质量积累速率差异显著,拔节期至抽穗期、灌浆期至成熟期干物质量积累速率均较快。因此,在景电灌区滴灌量减少10%与充分灌溉处理在株高、叶面积及干物质量积累等方面差异不大,适宜的总滴灌量为3 461.1~3 845.7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生长特性 滴灌水量 干物质积累量 株高 叶面积 景电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滴灌水量对干旱荒漠区酿酒葡萄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李昭楠 李唯 +2 位作者 刘继亮 牛瑞雪 秦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24-1329,共6页
在甘肃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研究了覆膜与不覆膜条件下不同滴灌水量对酿酒葡萄生长、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滴灌水量下,葡萄新梢长、二次新梢长和主蔓基部直径均随滴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且覆膜处理下,滴灌水量低于不覆膜... 在甘肃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研究了覆膜与不覆膜条件下不同滴灌水量对酿酒葡萄生长、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滴灌水量下,葡萄新梢长、二次新梢长和主蔓基部直径均随滴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且覆膜处理下,滴灌水量低于不覆膜处理时,上述3项指标等于或略大于不覆膜处理,说明覆膜有利于葡萄生长。不同滴灌水量下,葡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规律相近,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呈降低-升高趋势;滴灌水量为240 mm和300 mm覆膜处理(T1和T2)的光合指标值低于灌水量为360 mm和420 mm的覆膜处理(T3和T4)和滴灌水量为360 mm的不覆膜CK处理。T1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T2、T3、T4和CK处理。回归分析表明,不同滴灌水量下,葡萄的胞间CO2浓度与土壤水分相关性最高,气孔导度次之,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较低。对不同处理下葡萄产量和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各处理的葡萄产量高于不覆膜的CK处理,且含糖量以不覆膜的CK处理最高,灌水量最低(240 mm)的覆膜T1处理次之。T1处理是实现葡萄高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区 酿酒葡萄 滴灌水量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水量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郭绍杰 王文革 +3 位作者 董平 艾克热木 胡地热 张静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2666-2668,共3页
分析了滴灌水量对葡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灌水量处理葡萄的新梢及叶片量显著低于对照,中、高灌水量处理的葡萄新梢生长及叶片生长量明显高于对照。总体上,4 650 m3/hm2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滴灌水量 新梢 叶片 生长 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滴灌水量对设施果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亚威 邓真华 +4 位作者 胡桂萍 傅淑 王丰 王军文 杜贤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62-66,共5页
为优化设施果桑的灌溉制度,以果桑品种“大10”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漫灌水量(T 1组,4000 m^(3)/hm^(2))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滴灌水量处理[常规漫灌水量的85%(T 2组)、70%(T 3组)和55%(T 4组)]对果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T 1相... 为优化设施果桑的灌溉制度,以果桑品种“大10”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漫灌水量(T 1组,4000 m^(3)/hm^(2))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滴灌水量处理[常规漫灌水量的85%(T 2组)、70%(T 3组)和55%(T 4组)]对果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T 1相比,T 2处理下果桑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及产量性状显著提高,T 3处理下果桑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及产量性状无显著差异,T 4处理下果桑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及产量性状显著降低。主成分分析显示,叶绿素、叶片重、株产量、叶宽、氮含量、水分利用率、叶长在PC 1上有较高的负荷,累积贡献率为86.378%;横径在PC 2上有较高的负荷,贡献率为99.4%;综合得分和贡献率乘积之和显示,不同滴灌水量对设施果桑生长特性及产量指标影响排名依次为T 2>T 3>T 1>T 4。由此可知,江西地区设施果桑的滴灌水量宜控制在2800~3400 m^(3)/hm^(2),该滴灌水量栽培下可节约用水量15%~30%,并提高果桑产量19.30%~3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桑 滴灌水量 生长指标 产量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水量与温度对表层土壤CO_2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芳婷 范文波 +2 位作者 张金玺 董倩倩 李长晓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0,共5页
采用土柱试验法,设计3个灌水量(1.0 L、1.5 L、2.0 L),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在灌水后土壤表面CO_2通量的变化过程及特征,进一步分析了温度、含水率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CO_2通量在灌水后连续48 h内呈现出先降低后升... 采用土柱试验法,设计3个灌水量(1.0 L、1.5 L、2.0 L),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在灌水后土壤表面CO_2通量的变化过程及特征,进一步分析了温度、含水率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CO_2通量在灌水后连续48 h内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变化特点,与土壤温度的变化具有一致性;土壤温度对表层土壤CO_2通量的影响显著,呈指数关系,土壤含水率与表层土壤CO_2通量的关系随着滴灌水量的增加逐渐减弱,无显著性;采用通径分析发现,土壤温度和含水率交互影响表层土壤CO_2通量,土壤温度是表层土壤CO_2通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CO2通量 滴灌水量 温度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滴灌灌水量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许进宗 包建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96-1709,共14页
【目的】研究不同滴灌灌水量对新疆库尔勒香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筛选香梨节水灌溉量及提升其贮藏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年生主干形香梨树为试材,设置5个滴灌灌水量梯度W 1(5460m^(3)/hm^(2))、W 2(5880m^(3)/hm^(2))、W 3(6... 【目的】研究不同滴灌灌水量对新疆库尔勒香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筛选香梨节水灌溉量及提升其贮藏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年生主干形香梨树为试材,设置5个滴灌灌水量梯度W 1(5460m^(3)/hm^(2))、W 2(5880m^(3)/hm^(2))、W 3(6380m^(3)/hm^(2))、W 4(6720 m^(3)/hm^(2))和W 5(7140 m^(3)/hm^(2)),成熟期各组随机采摘50个果实,分别贮藏0、10、20、30和40 d,测定果实品质。【结果】W 1(5460 m^(3)/hm^(2))处理果实不耐贮藏,在贮藏40 d时全部腐烂;W 5(7140 m^(3)/hm^(2))处理的果实贮藏品质最佳,贮藏40 d时,果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为2.37 mg/g,果皮VC含量最高,为2.36 mg/100g,果肉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11.6%,主成分综合评价排名第一。【结论】W 5(7140 m^(3)/hm^(2))滴灌灌水量下香梨果实贮藏40 d品质最佳,滴灌灌水量过少时不利于提升香梨果实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水量 库尔勒香梨 果实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大豆不同灌水量的产量与水分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丹丹 张忠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为了分析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09年在黑龙江省西南部的杜蒙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不同灌水量处理的大豆滴灌试验。结果表明,滴灌大豆生育期耗水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 为了分析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09年在黑龙江省西南部的杜蒙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不同灌水量处理的大豆滴灌试验。结果表明,滴灌大豆生育期耗水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日耗水强度在结荚期达到最大,且各处理这一时期的日耗水量分别为4.3、4.8、5.1、5.4、2.3 mm.d-1;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大豆滴灌与不灌相比可使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在超过某一值后,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并不明显;根据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的产量和生长状态的影响,确定滴灌大豆适宜的灌水量为1 090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水量 滴灌水量 产量 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滴灌灌水处理对南疆沙区红枣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家帅 郑旭荣 +4 位作者 王振华 何新林 李朝阳 陈文娟 扁青永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0-43,共4页
以新疆第一师沙区骏枣为试验材料,考虑滴灌方式、灌水量和灌水次数3个因素,设置9个不同的滴灌灌水处理和1个漫灌对照处理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滴灌灌水方式下,不同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对南疆沙区成龄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点源... 以新疆第一师沙区骏枣为试验材料,考虑滴灌方式、灌水量和灌水次数3个因素,设置9个不同的滴灌灌水处理和1个漫灌对照处理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滴灌灌水方式下,不同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对南疆沙区成龄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点源滴灌方式和线源滴灌方式在果形指数、可食率和总糖含量方面规律性一致,中水滴灌可以降低果形指数,低水滴灌可食率均显著低于中高水滴灌处理,总糖含量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灌溉定额1 050mm条件下,滴灌灌水次数18次相比14次、10次分别增加产量8.2%、11.4%,但会相对降低果实品质。所有滴灌处理中灌溉定额1 050mm、灌水次数10次和灌溉定额1 050mm、灌水次数18次处理的产量和品质综合效果较优,比漫灌节约灌溉水量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滴灌灌水方式 滴灌水量 滴灌灌水次数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干播湿出”首次滴水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解艳玲 陈萍 卜建华 《农业科学研究》 2019年第2期18-21,共4页
为明确宁夏灌区滴灌春玉米“干播湿出”首次合理滴水量,以“天赐19”为供试材料,盆栽条件下,设置7个土壤含水量梯度,分别为10%、13%、16%、19%、22%、25%、28%,每个梯度5个重复,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出苗时间及出苗速率的影响.结果表... 为明确宁夏灌区滴灌春玉米“干播湿出”首次合理滴水量,以“天赐19”为供试材料,盆栽条件下,设置7个土壤含水量梯度,分别为10%、13%、16%、19%、22%、25%、28%,每个梯度5个重复,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出苗时间及出苗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质为沙壤土的田块,当土壤含水量为10%时,玉米种子吸水困难,不能正常出苗;当土壤含水量为13%,出苗率只有75%,出苗率太低,不能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当土壤含水量在16%~28%时,玉米出苗率在95%~100%,生产上为节约用水,建议玉米“干播湿出”首次滴灌灌溉量为17.55m^3/666.7m^2,即可保证正常出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滴灌水量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棉田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及测墒配水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利华 贡万辉 +1 位作者 陈玲 张玉萍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6期53-55,共3页
本文通过监测滴灌棉花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了解当前滴灌模式下不同土壤质地棉田滴灌前后水分运移的规律。结果表明,1膜4行2带模式下,棉花各阶段不同土层水分水平分布均匀。但当前滴灌多是壤土和砂壤土灌水量一样,第1次灌... 本文通过监测滴灌棉花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了解当前滴灌模式下不同土壤质地棉田滴灌前后水分运移的规律。结果表明,1膜4行2带模式下,棉花各阶段不同土层水分水平分布均匀。但当前滴灌多是壤土和砂壤土灌水量一样,第1次灌水时间一样,壤土水量偏大且滴灌时间偏早,砂壤土滴灌时间偏晚。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测墒配水的理念,建立了利用棉花需水规律和土壤含水量计算棉花生育期理论灌水量的方法和公式,利用灌水时间精量灌水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的灌水量,以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运移 滴灌水量 测墒配水 水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