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速器滞回模型及其应用
1
作者 程慧明 石照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3-572,共10页
减速器是典型的滞回系统,滞回影响传动性能。现有减速器滞回模型会忽略几何误差的滞回特性,而将其当成常量,导致模型不能完整反映其滞回特性。为此,探究了减速器滞回的产生机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几何误差、摩擦和弹性变形对减速器滞回的影... 减速器是典型的滞回系统,滞回影响传动性能。现有减速器滞回模型会忽略几何误差的滞回特性,而将其当成常量,导致模型不能完整反映其滞回特性。为此,探究了减速器滞回的产生机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几何误差、摩擦和弹性变形对减速器滞回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几何误差滞回特性的减速器滞回模型。在模型的实际应用中,发现了减速器回差的动态性,并推导了动态回差公式。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几何误差对减速器滞回的影响,证实了滞回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改变回差测试时的加载速率,验证了回差的动态性;发现材质不同,受加载速率的影响不同,加载速率每增加0.05(N·m)/s,模数为0.22 mm的小型金属和塑料齿轮减速器的回差测试结果分别下降约3′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速器 滞回模型 动态性 加载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受压屈曲的圆钢管杆单元等效弹塑性滞回模型 被引量:17
2
作者 谢道清 沈金 +1 位作者 邓华 张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0-165,共6页
强震作用下网格结构杆件的破坏形式为受拉屈服和受压屈曲,而常用的理想弹塑性模型却不能考虑杆件受压屈曲的情况。使用LS-DYNA软件对不同长细比圆钢管杆单元的受压极限承载力、屈曲前后平衡路径以及卸载路径进行计算,并分析拉压往复作... 强震作用下网格结构杆件的破坏形式为受拉屈服和受压屈曲,而常用的理想弹塑性模型却不能考虑杆件受压屈曲的情况。使用LS-DYNA软件对不同长细比圆钢管杆单元的受压极限承载力、屈曲前后平衡路径以及卸载路径进行计算,并分析拉压往复作用下的滞回规律。通过统计这些杆单元的轴力、伸长量与长细比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能同时考虑受拉屈服和受压屈曲的圆钢管杆单元的等效弹塑性滞回模型。进一步将该等效弹塑性模型应用于一球面网壳结构的罕遇地震作用时程计算,发现杆件的破坏形式和结构薄弱区域与理想弹塑性模型的结果有明显区别,也反映了该等效弹塑性滞回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杆屈曲 弹塑性本构模型 滞回模型 弹塑性时程分析 网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形圆钢管相贯节点平面外受弯滞回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孟宪德 陈以一 王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4,共7页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X形圆钢管相贯节点的平面外受弯滞回模型进行研究。针对影响节点性能的主要几何参数,建立206个已校验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分析,通过多元回归技术得出基于Menegotto-Pinto方程的节点平面外弯矩-转角曲线方程,以及平...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X形圆钢管相贯节点的平面外受弯滞回模型进行研究。针对影响节点性能的主要几何参数,建立206个已校验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分析,通过多元回归技术得出基于Menegotto-Pinto方程的节点平面外弯矩-转角曲线方程,以及平面外受弯滞回模型,经比较,与数值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通过一个单层网格结构算例,验证了滞回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相贯节点 滞回模型 平面外受弯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滞回模型在锂离子电池SOC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程泽 吕继考 +1 位作者 刘继光 王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70,共8页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的快速准确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锂离子电池这一动态非线性系统,通过测试分析锂离子电池的滞回特性,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的二阶RC滞回模型,并利用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电池荷电状态进行估算.实验结果表...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的快速准确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锂离子电池这一动态非线性系统,通过测试分析锂离子电池的滞回特性,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的二阶RC滞回模型,并利用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电池荷电状态进行估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体现电池的动态滞回特性,而且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在估算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荷电状态 滞回模型 容积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通道有效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测试与滞回模型 被引量:9
5
作者 丁阳 张路 +1 位作者 姚宇飞 李忠献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6,共6页
传统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在活塞上缠绕励磁线圈,导致1/2以上长度阻尼通道无效,影响阻尼器的最大出力。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在前期概念设计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制作了2个全通道有效的磁流变阻尼器模型,测试了其在不同电流输入状态下阻尼... 传统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在活塞上缠绕励磁线圈,导致1/2以上长度阻尼通道无效,影响阻尼器的最大出力。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在前期概念设计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制作了2个全通道有效的磁流变阻尼器模型,测试了其在不同电流输入状态下阻尼通道处的磁场分布以及力-位移、力-速度等力学性能曲线,并通过对改进型Sigmoid模型的参数识别建立了模型阻尼器的动力滞回模型。研究表明,模型阻尼器阻尼通道处的磁场分布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符合,其磁路结构可较好地实现全通道有效;全通道有效磁流变阻尼器的最大阻尼力比传统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的最大阻尼力提高一倍以上,阻尼力调节系数提高70%以上;改进型Sigmoid模型结构形式简单,识别精度高,可作为全通道有效磁流变阻尼器的动力滞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全通道有效 滞回模型 最大阻尼力 阻尼力调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强度和刚度退化及捏拢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滞回模型及其参数识别 被引量:9
6
作者 韩强 董慧慧 郭婕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1-393,共13页
为了有效地模拟强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需要确定钢筋混凝土(RC)桥墩非线性力-位移滞回关系。基于Bouc-Wen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RC桥墩强度和刚度退化以及捏拢效应的改进非线性滞回模型,确定了影响该滞回模型的控制参数,并在... 为了有效地模拟强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需要确定钢筋混凝土(RC)桥墩非线性力-位移滞回关系。基于Bouc-Wen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RC桥墩强度和刚度退化以及捏拢效应的改进非线性滞回模型,确定了影响该滞回模型的控制参数,并在Matlab/Simulink里实现了对RC桥墩各种破坏模式非线性滞回性能预测。同时,通过对1/3比尺的RC桥墩分别在压弯、扭转和弯剪作用下的往复荷载试验研究,试验得到的力-位移关系滞回曲线与所提的改进滞回模型预测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采用汶川地震波对绵州市回澜立交桥匝道桥的RC桥墩的滞后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和桥墩的震害一致,证实了采用本文提出的改进滞回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RC桥墩在强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滞后性能。在此基础上,运用无迹卡尔曼(UKF)方法对Bouc-Wen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拟结果和误差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的估计出改进的Bouc-Wen模型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滞回模型 刚度和强度退化 捏拢效应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弹塑性结构退化和捏拢滑移效应的光滑滞回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冠远 安明喆 +1 位作者 季文玉 王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7,共6页
基于Bouc-Wen微分滞回模型,提出考虑弹塑性结构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和捏拢滑移效应的光滑滞回模型。在该滞回模型中,弹塑性结构滞回反应的刚度退化程度由与加载历史上最大位移延性相关的参数控制,强度退化规律通过引入基于变形和滞回耗... 基于Bouc-Wen微分滞回模型,提出考虑弹塑性结构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和捏拢滑移效应的光滑滞回模型。在该滞回模型中,弹塑性结构滞回反应的刚度退化程度由与加载历史上最大位移延性相关的参数控制,强度退化规律通过引入基于变形和滞回耗能双参数指标的损伤指数描述,捏拢滑移特征通过增加滑移—锁定单元模拟。滞回模型的控制参数为9个,一般只需调整其中与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和捏拢滑移特征相关的6个参数便可模拟多种形状的滞回曲线。应用该滞回模型对弯曲破坏型和剪切破坏型钢筋混凝土柱抗震试验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滞回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不同破坏模式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滞回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弹塑性结构 刚度退化 强度退化 捏拢滑移 滞回模型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滞回模型的一般形式及其参数慢变特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韩清凯 刘杰 闻邦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2000年第3期14-16,共3页
不对称滞回特性是一种特殊的非线性性质。文献 [1]提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分段线性和分段曲线不对称滞回模型 ,本文则给出了一类具有统一形式的分段线性不对称滞回模型。在微分型滞回模型 (Bouc_Wen模型 )的基础上 ,本文引入指数δ ,得到... 不对称滞回特性是一种特殊的非线性性质。文献 [1]提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分段线性和分段曲线不对称滞回模型 ,本文则给出了一类具有统一形式的分段线性不对称滞回模型。在微分型滞回模型 (Bouc_Wen模型 )的基础上 ,本文引入指数δ ,得到微分形式的不对称滞回模型。另外 ,文章还讨论了随着振动作用不断持续 ,滞回参数产生慢变的一些现象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滞回模型 分段线性模型 微分型模型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支撑滞回模型及防倒塌加固效果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唐代远 陆新征 +2 位作者 马玉虎 叶列平 李易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100,共7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18参数的钢支撑滞回模型,可准确模拟普通钢支撑的滞回行为。以一典型RC框架教学楼的钢支撑加固为例,通过推覆分析和基于动力增量分析(IDA)的倒塌易损性分析,研究了普通钢支撑加固的效果。
关键词 钢支撑 滞回模型 倒塌率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滞回模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及其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飏 关新春 欧进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本文在现有磁流变阻尼器性能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可调滞回模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及其试验方法 ,并进行理论、试验及算例分析。首先 ,根据恒定电流下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滞回特性 ,利用磁流变材料特性的电流 (即磁场 )可控特点 ,建立了变... 本文在现有磁流变阻尼器性能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可调滞回模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及其试验方法 ,并进行理论、试验及算例分析。首先 ,根据恒定电流下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滞回特性 ,利用磁流变材料特性的电流 (即磁场 )可控特点 ,建立了变电流下的阻尼力滞回模型 ;其次 ,在试验中通过电路板控制外加电流与装置变形间的函数关系 ,实现了变电流调节的阻尼力滞回模型 ;最后 ,将磁流变阻尼器与橡胶隔震装置结合 ,形成智能磁流变隔震装置 ,并对一个单自由度隔震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效应 磁流变阻尼器 变电流 恢复力模型 限位装置 基础隔震 可调滞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Clough滞回模型下的地震力调整系数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永峰 童根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4-41,共8页
采用反向加载时刚度退化的修正克拉夫(Modified-Clough,MC)滞回模型,计算了单自由度体系(SDOF)在四类场地下各74~106条地震波输入后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响应,得到了不同自振周期、延性、阻尼比和后期刚度系数等参数组合下的地震力调整系数... 采用反向加载时刚度退化的修正克拉夫(Modified-Clough,MC)滞回模型,计算了单自由度体系(SDOF)在四类场地下各74~106条地震波输入后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响应,得到了不同自振周期、延性、阻尼比和后期刚度系数等参数组合下的地震力调整系数R。结果表明,影响R的决定性因素是结构的延性,延性越大R越大;阻尼比、后期刚度对R的影响是第二位的,而且只在短周期范围内比较明显。对R谱的横轴做标准化处理后,较好地保留了R谱在特征周期处的峰值特征,并提出了R的计算公式。为了分析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的影响,将延性和耗能能力作为两个独立变化的因素,分析了理想弹塑性(EPP)、剪切滑移(SSP)和无任何耗能能力的双线性弹性(BIL)模型下的R谱,与MC滞回模型下的R谱一起相互之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延性保持相同的情况下耗能能力在中长周期结构中对地震力调整系数几乎没有影响,这一结论对美日等国近几年引入一些注重延性而不单纯看重耗能能力的细部构造提供了理论解释。在中等周期范围内,刚度退化的MC结构比EPP结构的强度需求反而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地震力调整系数 修正Clough滞回模型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微粒群算法的磁流变阻尼器滞回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璨 王修勇 +2 位作者 陈政清 孙洪鑫 陈丕华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6-480,共5页
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智能减振装置,建立一个有效的模型是使其走向工程应用的关键。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滞回模型来描述磁流变阻尼器的动态特性,开展阻尼器的性能试验,并利用实测数据,在量子微粒群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模型参数识别。识别过程... 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智能减振装置,建立一个有效的模型是使其走向工程应用的关键。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滞回模型来描述磁流变阻尼器的动态特性,开展阻尼器的性能试验,并利用实测数据,在量子微粒群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模型参数识别。识别过程证明,量子微粒群算法计算简便、精度高、收敛速度快。仿真结果表明,磁流变阻尼器改进的滞回模型效果较好,而且物理概念清晰,便于控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改进的滞回模型 量子微粒群优化算法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学嘉 陈梦成 黄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144,共4页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往复荷载下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的荷载—位移全过程进行了计算,有限元模型中考虑了往复荷载下混凝土的刚度和强度退化,同时考虑了钢材的包兴格效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件名义...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往复荷载下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的荷载—位移全过程进行了计算,有限元模型中考虑了往复荷载下混凝土的刚度和强度退化,同时考虑了钢材的包兴格效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件名义含钢率、轴压比、长细比、空心率等对该类构件荷载—位移滞回骨架曲线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位移滞回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 往复荷载 有限元 滞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剪切式MR阻尼器的性能试验与改进滞回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洪鑫 王文熙 +1 位作者 王修勇 陈政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399,共6页
基于Bingham力学模型,设计、制作小尺寸旋转剪切式MR阻尼器,通过数字式特斯拉计测量励磁线圈的磁感应强度。设计了阻尼器试验装置,并对此MR阻尼器进行2种激励位移、11种输入电流和4种激励频率共88种工况的力学性能试验,根据MR阻尼力-速... 基于Bingham力学模型,设计、制作小尺寸旋转剪切式MR阻尼器,通过数字式特斯拉计测量励磁线圈的磁感应强度。设计了阻尼器试验装置,并对此MR阻尼器进行2种激励位移、11种输入电流和4种激励频率共88种工况的力学性能试验,根据MR阻尼力-速度滞回曲线,克服Bingham模型在零速度附近不能说明阻尼力-速度的关系,引入惯性力项方法,提出了改进滞回曲线非线性力学模型。采用智能粒子群算法辨识修正的滞回力学模型参数,通过阻尼器试验数据与修正滞回力学参数值进行对比,证明此滞回模型能很好地描述MR阻尼器强非线性的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阻尼器 旋转剪切式 改进滞回模型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弯薄壁型钢C型构件压弯屈曲机理与滞回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娜 彭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3,共9页
对冷弯薄壁型钢C型构件进行竖向常轴力作用与水平循环荷载同时作用下的加载试验,以探索冷弯薄壁型钢C型构件滞回性能特点以及轴压比、截面宽厚比等参数对试件破坏行为的影响。基于截面应力分布规律和薄板屈曲理论,提出格构机理模型,试... 对冷弯薄壁型钢C型构件进行竖向常轴力作用与水平循环荷载同时作用下的加载试验,以探索冷弯薄壁型钢C型构件滞回性能特点以及轴压比、截面宽厚比等参数对试件破坏行为的影响。基于截面应力分布规律和薄板屈曲理论,提出格构机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薄壁构件压弯屈曲机理,获得薄壁C型构件滞回曲线特征,总结影响其滞回性能的关键影响参数。研究表明:大轴压比对试件滞回性能有极大的削弱作用;过早出现的局部屈曲是薄壁C型构件破坏的关键原因;提出的滞回模型能够体现局部屈曲对构件滞回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冷弯薄壁型钢 屈曲机理 滞回模型 试验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位移滞回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有福 韩林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7-123,共7页
本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位移滞回关系曲线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基于理论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如构件轴压比、长细比、截面含钢率和材料强度等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位移滞... 本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位移滞回关系曲线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基于理论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如构件轴压比、长细比、截面含钢率和材料强度等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的影响。最终提出一种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位移滞回模型及位移延性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圆形截面 性能 滞回模型 延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复杂应变历史的钢材修正双曲面滞回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彤 谢旭 +1 位作者 唐站站 沈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05-1312,共8页
针对兼顾精度和计算效率的钢材弹塑性滞回本构模型——修正双曲面模型在复杂应变历史条件下,由于弹-塑性过渡时塑性模量无穷大导致的应力计算结果不合理的缺陷,通过改进应力-应变路径的判别准则,对既有修正双曲面模型进行再修正,分别给... 针对兼顾精度和计算效率的钢材弹塑性滞回本构模型——修正双曲面模型在复杂应变历史条件下,由于弹-塑性过渡时塑性模量无穷大导致的应力计算结果不合理的缺陷,通过改进应力-应变路径的判别准则,对既有修正双曲面模型进行再修正,分别给出单轴应力状态和三维应力状态下的改进方法.通过与钢材单轴拉压试验结果的对比以及一系列相关算例的对比分析,证明了采用经改进后的双曲面滞回模型能够精确地模拟钢材在复杂应变历史条件下的滞回特性,从材料和结构构件2个层面验证了该改进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对既有修正双曲面模型的改进能够有效地提高模型在复杂应变历史下的应力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双曲面滞回模型 钢材 循环荷载 钢桥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弯矩-曲率滞回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有福 韩林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6-192,共7页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弯矩-曲率滞回关系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各参数,如构件轴压比、截面含钢率和材料强度等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弯矩-曲率滞回曲线的影响。最后,基于系统参数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弯矩-曲率滞回关系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各参数,如构件轴压比、截面含钢率和材料强度等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弯矩-曲率滞回曲线的影响。最后,基于系统参数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弯矩-曲率滞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圆形截面 性能 滞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uc-Wen滞回模型的直接表示形式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培辉 林述温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0-364,共5页
Bouc-Wen模型广泛用于描述工程结构中的非线性滞回特性,然而该模型中的滞回恢复力与相对位移变形量的关系以微分形式给出,不能直接迭代滞回模型到系统运动控制方程,从而增加了解析法分析系统动力响应的难度。文中提出采用直接表示形式代... Bouc-Wen模型广泛用于描述工程结构中的非线性滞回特性,然而该模型中的滞回恢复力与相对位移变形量的关系以微分形式给出,不能直接迭代滞回模型到系统运动控制方程,从而增加了解析法分析系统动力响应的难度。文中提出采用直接表示形式代替Bouc-Wen的微分模型,在弱非线性情况下,假定滞回恢复力可以表示为相对变形位移的指数形式,并进一步用泰勒展开的方法表示为简单的多项式形式。通过实例分析,验证多项式直接表示模型的可行性,其中二阶近似形式比一阶近似形式更为接近微分模型。将该直接表示模型应用于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中,发现系统的动力响应和采用微分模型的响应基本吻合,其中具有软特性的系统响应尤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滞回模型 BOUC-WEN模型 多项式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滞回模型下单自由度系统的位移和能量反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童根树 黄金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3-130,142,共9页
为考察塑性耗能、阻尼耗能、延性以及刚度突变对于抗震和减振的意义,对冲击和简谐荷载作用下的不同滞回模型(理想弹塑性、双折线线性强化型、剪切滑移和非线性弹性模型)的单自由度(SDOF)系统振子进行了理论和数值的分析.通过研究得到了... 为考察塑性耗能、阻尼耗能、延性以及刚度突变对于抗震和减振的意义,对冲击和简谐荷载作用下的不同滞回模型(理想弹塑性、双折线线性强化型、剪切滑移和非线性弹性模型)的单自由度(SDOF)系统振子进行了理论和数值的分析.通过研究得到了冲击荷载下,结构所能承受的荷载等于结构的最大静力承载力;并给出了结构的最大位移、振幅等计算式.在简谐荷载作用下,当荷载频率低于结构自振频率时,总体上振幅随后期刚度增大而减小;当荷载频率远大于结构自振频率时,结构的振幅几乎保持不变.结构的塑性耗能比阻尼耗能更有利于结构振动位移的控制,尤其在共振条件下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反应 单自由度体系 滞回模型 塑性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